中国的反导系统到底为了对付谁?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25/043016829412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1225日  舜网济南日报

 

  新华社上海1224日专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9、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帖”和“贴”。帖,音tiě,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贴,音tiē,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

 

  10、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周期律。这个词经常被误写为“兴亡周期率”。“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

 

今 日 看 点 : 2010-01-14 ▲◆★●■☆

 

海外媒体揣测中国反导试验、称触及美军痛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猜测中国开发瓦罕走廊意图 涉3个重大工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3093

 

Google发飚了:忍无可忍 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3110

 

吃定台湾的美国五大军火商

http://news.ifeng.com/taiwan/5/201001/0113_2935_1508474.shtml

 

考研学生试卷留千字诗 《长不恨歌》

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20100113/15774082.html

 

中国的反导系统到底为了对付谁?

http://bbs.huanqiu.com/huanqiujunshi/thread-297559-1-1.html

 

南京谢罪并无实质意义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jp100109.shtml

 

日本人为何死也不愿谢罪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jp100112.shtml

 

 

海外媒体揣测中国反导试验 称触及美军痛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0年1月13日电/据1月1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突然宣布成功进行反导试验,引发了12日世界媒体猜谜般的大讨论。一名曾在德国军方工作过的专家12日将中国的反导水平称为“一个谜”,并表示多数西方战略学者和技术专家掌握的信息都“非常有限”;英国《金融时报》同一天的报道颇有不满地说中国官方媒体只有“一句话的声明”。多国媒体12日大都是猜谜般地报道中国反导试验。

  法新社认为,中国选择此时进行并公开类似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武器,意在显示实力,以平衡美国日前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的影响。报道称,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门槛非常高,成员甚至比“核俱乐部”的国家还要少得多。美联社称,中国官方媒体没有报道细节,但据信中国一直在研发能击落隐形战机、打下或破坏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系统。

  英国《卫报》12日援引澳大利亚专家惠斯肯的话说,“我的理解是,中国人早就准备进行试验,而目前刚好有借口进行。”法国86F电台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感到,在防务领域适当透明比一概保密更能产生双重效应,即一方面威慑潜在对手,另一方面鼓舞国民信心。

  香港《南华早报》12日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军事分析家说:“中国知道仅口头抗议不够。试验将触及五角大楼人士的痛处。” ▲

美猜测中国开发瓦罕走廊意图 涉3个重大工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3093

    2010-1-12    文章作者: 格伦 -E-霍华德等   文章译者: 陈一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最近一期文章,原题:中国通过瓦罕走廊与阿富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随着北约部队试图进一步推进阿富汗局势稳定,美国要求其他国家承担更多安全义务的呼声也在上升。虽然中国明显正在增加在阿的商业利益,但当触及到发挥任何军事或安全作用时,北京却迟迟不动。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拒绝做出任何军事承诺以在阿帮助美国。

  最近有报道称,沿着连接新疆与阿富汗400公里长的瓦罕走廊,中国从2009年开始建设3项重大开发工程。这些工程可能预示着中国领导人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因为中国可能面临要越来越多卷入到稳定阿地区局势当中。

  首先,中阿边界一条长75公里的公路正在建设,资金来自中国国防部。这条公路将被中国用于边境巡逻和向边境部队运输供应物资。其次,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在2009年开始建造的一座供给站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投入运行。据报道这将提高负责保护动荡的阿边境的警察部队的食品质量标准。最后,据报道中国已于去年夏天沿瓦罕走廊建了一个移动通信中心,能使边境沿线的移动设备得以运行。此外,还铺设了网络连接的专用光缆。

  与此同时,关于向阿部署部队的可能性,中国官员继续坚持外交部的官方立场,“除非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中国决不会向国外派遣一兵一卒。”但近几个月来,中国安全专家和评论员正展开一场大讨论:中国是否应在帮助稳定阿局势方面发挥作用。还有人认为北约在阿的行动是美国控制中亚战略的一部分。香港媒体建议北京保持警惕,对阿采取谨慎态度。

  这些争论反映出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仍不会愿意在阿扮演任何军事或安全角色。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北京越来越认识到美国在阿的失败可能给中国利益带来更大威胁。

  鉴于中国在阿富汗的“经济足迹”日益增强,沿瓦罕走廊所进行的开发是否会真正转化为中国发挥军事或安全作用的更大意愿,这还有待观察。但考虑到中国努力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这越来越明显地表明,中国意识到在该地区保卫自己利益的需要日益增长,尤其是它在阿富汗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在增长。来源: 中国简报 ▲

Google发飚了:忍无可忍 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3110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早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该公司不愿再对其中国版搜索引擎Google.cn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并承认这项决定可能意味着Google.cn将不得不关闭,可能连谷歌驻中国的办事处也会关闭。

  Google目前正与中国官方交涉,提出取消google.cn (符合中国对于新闻内容检查制度而制定的网站服务)并恢复google.com的服务,如果交涉失败,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有证据显示,一个针对中国异议人士的GMAIL电子邮件帐号的网络攻击可能是源于中国。Google发言人表示,网络袭击是在12月发现的,但是调查目前显示,攻击并不成功。目前只有两个Gmail帐户似乎已被访问,而这一活动仅限于帐户信息,如日期及创建帐号的信息,但应未涉及电子邮件内容。至少有 20多家大公司也同样受到此类攻击。这些公司所在行业包括金融、科技、媒体、化工等。

  Google称,中国是少数被认为具有较强网络攻击力的国家之一,不过美国官员尚未公开指责中国,其原因是很难确定攻击背后发起者。不过,针对中国人权活动者的攻击已在增长,中国政府及其大量代理已成怀疑对象。

  Google 13日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考虑关闭中国运营及网站Google.cn。Google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和首席法律官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表文章“A new approach to China”,谈及Google目前对于中国运营的看法及考虑。

  这篇博文称,这些攻击、攻击所揭示的监视行为,以及在过去一年试图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使得谷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应该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多姆德写道,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审查我们在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因此,如果可能,公司将在未来几周公司和中国政府讨论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我们承认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将不得不关闭Google.cn,以及我们在中国的办公室。

  谷歌在同意审查其搜索结果的情况下于2006年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 ▲

吃定台湾的美国五大军火商
http://news.ifeng.com/taiwan/5/201001/0113_2935_1508474.shtml

台海网2010年1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强)在近期的对台军售风波之中,除了饱受抨击、抗议的美国政府外,频频为台湾提供武器的各色军火商也掉进舆论漩涡,据称两家美国军火巨头已在中国遭到抵制、制裁。

事实上,除了上世纪90年代“突袭”台海市场的法国达索公司(售台60架幻影2000战机)和汤姆逊公司(售台6艘拉法叶巡洋舰)外,近年来活跃在岛内的都是美国军火商,但远不止这两个。自美国政府自封“世界警察”以来,美国的众多军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