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度10大语文差错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06news/society/s/20081231/u1a4079869.html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度10大语文差错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06news/society/s/20081231/u1a4079869.html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金鑫 选稿:王逾婷
东方网12月31日消息: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三、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
四、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误为“故裏”。
今 日 看 点 : 2010-01-07 ▲◆★●■☆
中国人的脾气为什么越来越坏?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838
大陆民主化对台湾是福音吗?
http://www.zaobao.com/yl/tx100107_001.shtml
两岸关系:2012-2013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间点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106b.shtml
解放军少将建议制裁美国对台军售企业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1-07/0242579757.html
上海打响俞式反腐战 现实版宋思明落马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17468/c104
惊叹!100亿人民币的大裤衩和15亿美元的迪拜塔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1001/5696343.html
一家之言:西藏、台湾都不是中美关系核心问题
中国人的脾气为什么越来越坏?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838
2010-1-5 友人访印归来,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印度人的脾气格外好,就拿公共交通来讲,车子磕磕碰碰的事情随处可见,却几乎见不到谁为此而争得面红耳赤,更不用说大打出手了。他们大大咧咧地各自走开,仿佛在说:瞧你,老兄,你今天刮蹭了我的车,说不准明天我就会刮蹭别人的车哩。
友人的感受大概并非无的放矢,相形之下,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了。
互联网上不断出现校园暴力的视频画面,你想象不出那样残暴的行为出自未成年人,而且是对自己的同学痛下毒手;饭馆里的一言不合,迅速演变成恶斗,甚至是招来黑恶势力大开杀戒;一个大学生偶尔听说一位老师多年前和自己的女友有过一段感情经历,公然将这位老师杀死在课堂之上。
久矣夫,上述的场景似乎早已不足以影响我们麻木的神经,倒是北京大兴的一起灭门案掀起了几丝微澜。行凶者接连杀死父亲、妹妹、妻子和两个儿子,迅速逃窜至海口,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因为他不差钱。
我很愿意他被证明为一个精神病人,遗憾的是他不是。他告诉法官,其实只是为了些家庭琐事。于是你会感到迷惘,甚或恐惧,一切关于人心、人性和人类行为的解释理论,在他的所作所为面前统统失效了。
这只是一个个案而已,正如学者们已经指出的,当前的社会弥漫着一种戾气,而且正在失去节制和方向。就像卡夫卡的小说所描写的那样,人们一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了形,不是变成了甲壳虫,而是变成了爆破筒,还是揭开了盖的爆破筒,随时扔向无辜者。
中国人的脾气并非一直这样坏。上世纪20年代,国人的脾气竟然好到连来自大洋彼岸的大哲学家罗素都感动不已,说他从泰山挑夫的微笑中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看到中国人的性情,并由此反省人生和幸福的真谛。罗素的说法或多或少有溢美之词,但传统中国人身上那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确实曾经在大洋彼岸有教养的人心中引起过强烈的共鸣。这种风范的背后,是几千余年的周孔教化所孕育的一套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国外伦理学家称为道德金律。儒家向来强调修身,认为“从天子以至于庶人,一皆以修身为本”,梁漱溟先生将重视修身的精神称之为向里用功,这便是中华文明精神软件的核心部件了。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家园,也建构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正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动荡中仍能保持基本的做人操守的主要原因。可是,那些不慎将自己的精神家园弄丢了的人将会怎样呢?
在诸多暴力事件面前,我们禁不住纳闷,中国人的恕道哪里去了?说起来,这可能归功于百余年来不断的所谓文化革命,直到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破除一切的“文化大革命”,索性将传统文化的命根子彻底割掉。传统文化当然不是完美无缺,革命也不就是原罪,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革命有破坏而无建设,最后伤及元气,毁弃人伦,动摇根本,结果既没有了传统文化,又没有西洋文化。国破山河在,文化死了,良心死了,人还活着,活得不像人。
禅宗里有一桩公案,说是一位僧人请一个禅师为他安心,禅师问:“你的心在哪里?”僧人说:“觅心了不可得。”禅师说:“我已经为你安好了。”看来只有知道自己的心已经丢了,别人才能重新为你把心安上。
风起于青萍之末。社会中的种种变态与暴行的源头都在人心的方寸之间。反右运动初期,一位被首先揪出来的大右派曾经忧心忡忡地对他的女儿预言:如此下去,不可收拾的是世道人心啊!历史为诠释这一句话所耗费的时间,竟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最近,一研究单位的负责人在大会上大批所谓抽象的人性论,将普遍的人性说成是资产阶级理论家别有用心的捏造,使人禁不住有时光倒错之感。好的,普遍的人性你也批过了,国人的人性也所剩无几了,然而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中国人的脾气何时才能好起来?来源: 中国青年报
大陆民主化对台湾是福音吗?
http://www.zaobao.com/yl/tx100107_001.shtml
(2010-01-07)● 邓聿文(北京)在两岸关系上,近年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大陆先要民主化,才能谈统一问题。此种看法不仅充斥于台湾的朝野政党和多数学者;大陆内部也有人在呼应。
大陆当然应该民主化,也必须民主化,但是,把大陆的民主化当作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不仅于历史与现实不符,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更重要的是,它必须解答,为什么民主国家也会有分裂势力;以及大陆民主化后,对台湾一定是福音吗?
民主并非国家统一必要条件
先说第一个问题。假定民主是统一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那么,至少从逻辑上讲,在民主国家不应该出现分离势力;以及分离势力提出独立要求后,应该允许他们独立出去,而不是动用包括武力镇压的方式打击分离势力。
然而,历史和现实恰恰给世人呈现的是另一种“图象”,在一些世所公认的民主国家,如英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甚至美国,都长期存在分离势力,而这些国家除个别外,对分离势力的独立诉求,无不是诉诸武力来打击。这里唯一的例外是加拿大。以法裔为主的魁北克长期想从加拿大独立出去,1995年10月,魁北克举行了独立公投,因微弱差距而宣告失败。但设想一下,假如公投通过了,魁北克就一定能从加拿大独立得出去吗?恐怕只有天真的民主人士才会相信。加最高法院1998年发布法规,规定魁北克不能单方面决定独立,而必须得到联邦和其他省份的认可。1999年,联邦政府又推出“清晰法案”,要求今后魁北克省若再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不论结果如何,都必须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才能生效。
为什么民主国家都不基于民主理念允许分离势力独立,而要设置重重障碍甚至不惜用武力来阻止分裂国家的行为?根子就在于,在主权问题上,是不可以让民主来讨价还价的。也就是说,在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上,主权的价值要高于分离的民主。
这是因为,民主和主权统一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虽然它们之间也有联系,相互影响,但在涉及主权问题上,统一具主导作用。民主针对的对象,是内部的治理,即在国家与人民,以及人民与人民的关系上,用一种民主的治理机制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而主权统一则是对外的,即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发展关系时,必须保持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它不允许一国公民,用对内的民主治理机制来分割主权,这势必会造成国家的分裂。所以,国家的分裂,除了某些特殊时刻,从来都是由战争来决定;而且,不论是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对分离势力的分裂行动,无一例外都要打击。
正由于民主和统一分属于不同的价值观,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