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富先老”养老问题困扰数千万家庭

中国情诗名句排行榜,哪一句你最钟情?61-65

http://bbs.voc.com.cn/viewthread.php?tid=1955024&extra=page%3D1

 

61、温庭筠: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邵瑞彭: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晏殊: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曹雪芹: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周邦彦:玉楼春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今 日 看 点 : 20091207 ▲◆★●■☆ 

 

2050年上海可能被海水侵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习近平未任军职之谜

http://topyl.com/bbs/thread-640554-1-1.html

 

彭德怀7次请求脱离军职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91207/15725538.html

 

日本媒体称韩国将与中日协商建海底隧道

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91207/15724862.html

 

喜马拉雅冰川溶化将打击中印经济发展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2/653143.html

 

喜马拉雅冰川加速融化 印度恒河20年后可能干枯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2/652045.html

 

我国“未富先老”养老问题困扰数千万家庭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09-12/652527.html

 

 

 

 

2050年上海可能被海水侵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09-12月7日电/上海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每年冬春之交,都要忍受咸潮入侵的困扰。上海也是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天消耗巨大的能量。一年前,这座城市成为住建部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低碳城市试点,开始低碳之路。

  广州日报报道,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参与完成的中美湿地专家的湿地碳汇报告将出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他向该报披露了报告中的研究发现:占陆地面积6.4%、全球面积2%的自然湿地,与占全球面积七成的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相同。

  这个发现不能让我们“松口气”,因为即便是拥有中国最富饶河口湿地资源的上海,由于调水、污染等上游影响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暴露出种种脆弱性,大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湿地的“碳汇”功能“失效”,目前至少三分之一的碳排放无法被吸收。

  现象:海平面上升 咸潮频袭上海

  11月中旬以来,咸潮频频侵袭长江口。“用水高峰时段,我们小区四楼以上居民家水龙头里放不出水”,家住虹口区巴林路的王成,近日不得不打电话叫桶装水应急。“这次是入冬以来的第四次咸潮了。”

  在今年11月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报告指出,近30 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综合国内外各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相对海平面将比2010年上升12厘米,到2050年上升25厘米。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华林博士认为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从理论上说,如果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到2050 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咸潮入侵的频率在过去几年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对上海饮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上海海岸区域将遭受洪水泛滥、湿地丧失、海水侵入淡水水源地等事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徐明说:“长江下游变湿,温度升高,上海将变得更加脆弱。”

     旧物种消亡 刀鱼成天价鱼

  盐水入侵还会造成生物环境的改变,降低生物多样性。

  今年春天,被誉为长江珍稀水产之一的刀鱼,由于产量大不如前,条重150克以上的大刀鱼,在饭店每500克攀升至3000元,天价令上海市民易力无奈放弃从小就爱吃的“刀鱼面”。

  长江口的生态危机不仅是量的减少。据陆健健1985年观测,吴淞口每平方米的颤蚓类达千条甚至万条;西区排污口潮间带的优势物种是霍甫水丝蚓、苏式尾鳃蚓以及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光滑狭口螺,除此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20年后,他再次率领课题组对长江口海陆交互作用的生态环境调查,观测了120多个物种。虽然从总数上与20年前相差无几,但是,上世纪80 年代的30多个新物种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34个耐咸、耐污的物种新记录。“咸水倒灌、水质下降从生物学上得到证实”, 陆健健说。

  出路:上海探索低碳之路、世博会成低碳典范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对上海滨岸土地作过详细调查:除农业与旅游外,对滩涂最大的入侵是现代工业。上海滨岸带共集中了包括宝山工业区、吴淞工业区、高桥工业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山卫工业区等13个工业区。而1999年投入使用的浦东国际机场,就一次性围垦了8.6平方公里的滩涂湿地。

  碳吸收“亏空”三分之一

  “长江口湿地有30万公顷”,陆健健告诉记者,“如果湿地资源处于健康状态,完全可以吸收上海的工业排放,达到碳平衡”,陆健健说,但现在,上海的潮间带高滩湿地只有10余平方公里。目前上海地区碳吸收约“亏空”三分之一。这就要求上海加强保护自然湿地,增加湿地面积,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这座未来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城市,已经开始低碳努力。从2000年开始,上海推出世博环境保护新政,如90号柴油退出上海市场等措施降低碳排放量。

  明年举办的世博会,成为上海市政府宣传低碳的一个窗口:世博展馆都是低碳模式的典范,主题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中国馆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出了“绿色出行看世博”的倡议:国内、外长途参观者,若要乘坐飞机,建议直接或间接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因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长三角周边的中短途参观者,建议优先选择火车、轮船和长途客车;若周边地区参观者需要自驾车出行,建议采用停车换乘方式……总之,尽量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二氧化碳排放没增加

  政府的努力似乎初见成效,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碳通量监测设备数据显示,3年来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增加,陆健健分析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也不排除可能是二氧化碳扩散速度过快,大气中常规的碳容量没有显示增加,“总之,低碳之路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未任军职之谜
http://topyl.com/bbs/thread-640554-1-1.html

早前的中国十七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未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引来诸多猜测。最新一期香港镜报月刊载文,揭开谜底,是习近平主动请求不进。

镜报月刊第十二期载文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筹备中,确有研拟中共中央军委选举安排,准备提请习近平出选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依胡锦涛接班模式递进。但那次全会结束,结果出人意外,引来很多猜测。

这篇题为《习近平未任军职之谜》的文章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给中共中央全会和胡锦涛写了一封信,内容大意是他本人到中央工作时间不长,许多情况还较为陌生,做好分工内的工作需要花很大精力,自己尚不具备承担新工作的能力和条件。

信中也强调,胡锦涛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六年,军队建设各项工作都在积极有效开展,创造了中共党在新老交替中,巩固和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经验新方式,在军队树立起很高的工作权威。这样一个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在保持一段较长时间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不宜对军队工作业巳形成的分工格局轻易变动。

信中还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讨论和研究加强中国党的建设问题非常重要,会上再提人事议题,会分散大家精力,影响会议质量。

习近平事前也将自己这些想法,向中国党内老人征求意见,获得支持,他们也向胡锦涛建议支持习近平的想法。而胡锦涛在中共四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将习近平的请求提交讨论,胡锦涛本人表示同意,而吴邦国、温家宝等也赞同。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共四中全会
没有安排相关议程。

据称,习近平的想法之外,还有一重困扰,即中共十八大前的人事安排,出现请托潮,包括军内一些老人,为自己的亲属、亲信,令习近平不胜其扰,为保政治形象,习近平主动提出不进。 ▲

彭德怀7次请求脱离军职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91207/15725538.html

2009-12-07 人民网

   第一次

 1952年7月周恩来提议彭德怀以军委副主席身份兼代总参谋长以后,彭德怀专门去向毛泽东提出,自己担任总参谋长确实不合适,想担任王震那个角色,去搞农垦事业。说总参谋长可以让高岗来当,列举了高岗的一些优点。毛泽东没有同意,反而问他,高岗难道没有缺点吗?彭德怀又推荐邓小平来当总参谋长。毛泽东肯定了邓小平的才能,并认为他同军队有着较多的联系,是合适的人选,可是他从现在的岗位上抽不出来。交谈的结果,彭德怀的愿望没有实现。
 
 在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彭德怀曾经以军委副主席身份兼代过总参谋长。后来由于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他临危受命,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军委的日常工作和总参谋长的职务,便由周恩来接替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任总参谋长,因病由聂荣臻代理,军委的日常工作仍由周恩来主持。到1951年10月,中共中央确定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他上班仅3个多月,就病倒了。周恩来不得不继续把军委工作管起来,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身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外交事务,已经够他操劳的了,把军委日常工作交给另一人来专管,确已成急需。周恩来提议由彭德怀接管军委日常工作,并经毛泽东同意,历史证明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第二次

    朝鲜停战后,彭德怀于1953年9月8日向毛泽东报告,为解决解放军转入和平时期的建设和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提议召开一次军事会议。毛泽东批示同意后,彭德怀即着手准备会议上的报告稿。11月下旬,毛泽东主持讨论这个报告稿,高岗(此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说报告稿没有思想性。彭德怀建议以高岗为主负责修改,想趁此机会把军委日常工作推给高岗,并由他在会上作报告。但毛泽东一再说,还是以彭为主吧!这样,仍是以彭德怀为主修改,并由他在会上作报告。此时已接近揭露高岗反党活动前夕,唯彭德怀毫不知情。

    第三次

    1954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党中央会议,商讨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宪法草案和中央人民政府机构及人事安排。彭德怀提出不当国防部长,并建议由林彪担任,但未获同意。

    第四次

    1956 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10月11日彭德怀主持军委会议,主要讨论军队继续裁减和增补军委委员名单。会上彭德怀说:“我只搞国防部对外,不搞军委主持人好不好?请另一人来主持军委。或者我只搞军委,不搞国防部。”参加会议的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黄克诚、陈赓、谭政、宋任穷等都不表态。彭德怀这次半脱身的努力,或许又到中央政治局会上提出,但没有结果。

    第五次

 1958 年2月25日,彭德怀传达毛泽东对军队工作的指示:全军员额减至200万人,军费每年50多亿元减至35亿元,保留30个师,每师2万人,其余改为架子师,全国搞几千万民兵,造成民兵海洋,考虑恢复志愿兵制等。或许是趁毛泽东对军事工作有新思路之际,彭德怀同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提出辞去国防部长职务。毛泽东说,现在备案,以后不准再提。

    第六次

    1959年3月25日至 4月1日,毛泽东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人事安排;决定毛泽东不担任国家主席,由刘少奇接任;为八届七中全会做会议准备。彭德怀又趁机提出,不再担任下届政府的国防部长,想去搞农业工作。毛泽东有些误解了,说: “让你当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彭德怀只好不再多说。

    第七次

    1959 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于7月31日、8月1日批判彭德怀。彭德怀在8月1日会上说,管军队要党性纯的人,军委应掌握在一个得力同志手上,我下去,提议另一个人去主持日常事务。毛泽东说: “现在不谈此事,还是你干。” 10天后,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讲: “彭德怀与黄克诚工作改换问题要讨论。”8月16日,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上,即明确写了把彭德怀和黄克诚调离国防工作岗位“是完全必要的”。(据《老年生活报》)(来源:《天津日报》) ▲

日本媒体称韩国将与中日协商建海底隧道
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91207/15724862.html

2009-12-07 汉网-长江日报 “通过海底隧道的高速铁路,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国,4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听起来很新奇,但在韩国,这一构想并非痴人说梦,而且正在受到国家的鼓舞,在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主持下,讨论级别由地方政府上升到中央政府层面。显而易见,韩国对待这一构想越来越认真。除了中国,韩国还想用海底隧道将日本也连接起来。有韩国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果这一构想成为现实,韩国不仅可以从岛国变身为陆地国家,还能在“东亚共同体”中充当枢纽角色。不过,有中国海底隧道专家向记者表示,修建耗资巨大的海底隧道从经济上来说对中国并不划算,中方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也有中国专家对此构想积极回应。

    收回投资可能要近百年

 对于中日韩海底隧道的构想,共同社2日报道说,韩国将和日中两国政府就此事进行协商,为了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地区合作,韩国将海底隧道构想提高到了政府级别。

 事实上,韩中海底隧道构想的基本框架在韩国已经进行了多次讨论。今年10月8日在首尔举行的“中韩海底隧道国际研讨会”上,韩国京畿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应来提出了隧道的4个可行性线路:一是从韩国仁川到中国威海市(341公里),二是从韩国华城到威海(373公里),三是从韩国平泽到威海(386公里),四是从朝鲜瓮津到威海(221公里)。据推算,各线路的工程费用在4296亿元人民币到7302亿人民币之间。

    京畿道政府曾推算,韩中海底隧道项目能够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京畿道分析称,考虑到一般海底隧道的“寿命”超过100年,韩中海底隧道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日韩海底隧道讨论了70年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对韩国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大东亚纵贯铁路构想”,希望通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