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筷子的十二种忌讳(1-2)
http://www.stnn.cc/fsxh/200906/t20090626_1053654.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5-04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今 日 看 点 : 2009–10–11 ▲◆★●■☆
温家宝平壤之行 中国夺回朝核谈判主导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一、金正日亲迎温家宝 中朝巩固传统友谊
二、温家宝打出经济牌 半岛无核化达共识
三、准备重返六方会谈 朝鲜确保核不扩散
四、重新主导朝核谈判 中国对朝更加理智
南朝鲜眼馋了:温家宝带给朝鲜的"大礼包"曝光!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5/83/77/7_1.html
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
http://pindao.gmw.cn/gmw/channel/4560467/4560465/0/147735365/151/52484/0/0
基地专家卧底欧洲核研究所 计划袭击核设施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0/598808.html
美媒:花同样钱 中国获得军备是美军两倍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09-10/598766.html
“东亚共同体”能“共同”什么?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91007/15660001.html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致富光荣到仇富有理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89047
中国人正在上的四个大当,你上当了没?
http://topyl.com/bbs/thread-614055-1-1.html
美国专家:中国导弹部队撒手锏并非DF-31A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10/t20091010_1139441.html
温家宝平壤之行 中国夺回朝核谈判主导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右二)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左二)4日在平壤向前来迎接的群众致意。自从金正日体制1998年上台以来,金正日亲自到机场迎接不是国家首脑的总理,这还是第一次。
2009-10-0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4日至6日访问朝鲜,这是温家宝2003年就任之后首次访朝,也是中国总理时隔18年再度访问朝鲜,还是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访问朝鲜的最高级别外国政要。在朝核谈判停滞不前、六方会谈机制岌岌可危以及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的背景之下,被外界推崇为“对朝鲜尚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平壤之行,能否重启陷入僵局已达一年之久的六方会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季 实)
☆ 一、金正日亲迎温家宝 中朝巩固传统友谊
◆ 1、温总首次出访朝鲜 深化中朝友谊重要契机
10月4日到6日,当中国仍沉浸在60周年大庆的节日气氛之中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温总此访是对今年3月朝鲜总理金英日访华的回访,直接目的是纪念中朝建交60周年及出席“中朝友好年”活动。由于中朝关系特别是朝核问题的复杂敏感性,此访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香港中评网)
行前,有中国媒体注意到,这是继1991年李鹏总理访朝以来,18年里中国总理首访朝鲜。其实另一个背景更具实际意义:自从2006年10月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3年来,这是中国高层首次访朝,也是在今年5月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并退出六方会谈后,中国领导人首次高调访朝。对于这个背景的内涵,再没有人比金正日更能理解和体会的了,所以他一如既往地在“面子”上做足功课:亲自接机;组织数十万军民夹道欢迎;陪同观看他亲自指示重排的歌剧《红楼梦》;陪同出席中朝建交六十周年活动暨中朝友好年闭幕式,并观看大型团体操《阿里郎》;亲自与温总理举行长时间的双边会谈……在热烈隆重的氛围中,两位领导人宣示了一个事实:中朝两国间的友谊与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发生改变。(新加坡《联合早报》)
朝鲜《劳动新闻》4日发表社论,热烈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认为这次访问将揭开朝中友谊的新篇章,极大地推动两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社论说,在迎接朝中建交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温家宝总理来访更使平壤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这次访问“无论从历史还是政治重要性来看,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反映了中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朝中友谊”。除此之外,朝鲜各主要媒体也大量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消息,并强调这次访问是“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之间传统友谊、团结与合作关系的重要契机”。(韩国《东亚日报》)
◆ 2、金正日超规格接待 朝鲜唯一靠山还是中国
温家宝的平壤之行,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寻常的信息:久未露面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打破外交常规,亲自到机场迎接不是国家元首的二把手(总理),并用一个罕见的拥抱为温家宝的平壤之旅奠定了热情的基调。另外还有数十万平壤市民夹道欢迎,高呼“欢迎温家宝”。有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日对温家宝的高规格礼遇,显示朝鲜对于中朝传统友谊的重视。此举也将提高外界对温家宝访朝成果、尤其是朝鲜重回六方会谈的期待值。(香港《文汇报》)
这也是金正日自去年传出健康异常消息后,第一次出现在外国媒体的镜头下。在此前,只有朝鲜官方媒体发布过关于他的图像新闻。在向国际媒体证明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金正日也毫不掩饰对北京的期待。因为朝鲜迫切需要中国的协助,以克服当前经济危机并实现“2012年建设强盛大国”的目标。(广东《羊城晚报》)
金正日如此厚待温家宝,可能是因为在国际社会因核问题而加强对朝制裁和施压力度的情况下,朝鲜再次认识到“唯一的靠山还是中国”。韩国政府的一位有关官员表示:“美国虽然宣布有意同朝鲜接触,但却提出了繁琐的前提条件并不断推迟确定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似乎更加意识到了中国是唯一可以反映朝鲜立场并为朝鲜辩护的国家。中国的对朝影响力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大。”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部分中国官员认为,继续帮助朝鲜是一种负担,朝鲜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朝鲜此举也是因为这种危机感。”(韩国《朝鲜日报》)
◆ 3、温总吊唁烈士陵园 释放中国外交转向信号
10月5日,温家宝专程前往100公里外的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在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代表祖国人民祭拜半个世纪前长眠于此地的中国军人的英魂。“你们的鲜血洒在了异国他乡,你们的伟大精神留给了全世界”,这是温家宝在吊唁英烈们时缓缓说出的话语。(北京《人民日报》)
一直以来,中国的烈士没有能够享受共和国领袖们的吊唁和祭奠,至少是没有公开的吊唁与祭奠。这也许是因为,国家领导人以国家的名义公开大规模地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都或多或少地要触及到某些敏感话题。而温家宝却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在敏感的朝鲜,在全世界众目睽睽的时候,在百忙之中专程 “代表全国人民”看望志愿军烈士。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释放信息,如同当年毛泽东邀请斯诺先生上天安门城楼一样,如同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是需要全世界注意中国将要进行的某些政策调整。
联系到中国南海深陷危机,东海钓鱼岛为日本占领的现实环境,此次温家宝吊唁为国捐躯的烈士们,释放的信号就是:当年贫穷的中国可以为了朝鲜和自己的利益,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集团作战对抗,敢于付出罕见的牺牲,那么今天,中国不能无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侵犯和侵害,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维护中国主权,中国人民敢于不怕牺牲、不惜牺牲,敢于像当年志愿军抗美援朝那样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那些企图抢占中国主权的国家和对手需要注意了,中国不会再沉默于受侵害,不会再忍气吞声。(广东南方报业网)
☆ 二、温家宝打出经济牌 半岛无核化达共识
◆ 1、温家宝访朝送大礼 中国展现朝核谈判诚意
有消息指,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次访朝中,向朝鲜提供了“大礼包”,其规模仅向外界公开的就超过2亿美元,具体包括:无偿经济援助;技术、教育领域的支援协定;旅游相关协定;由中方承担费用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等。而且,由温家宝率领的访北团中包括多位经济部门官员,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主任张平、负责贸易和通商业务的商务部长陈德铭、负责旅游业务的文化部长蔡武等。
据指出,中朝双方至少将讨论规模达数亿美元的石油和粮食援助问题以及两国之间的各项合作项目。(韩国《中央日报》)
据推测,朝鲜迫切需要的石油及粮食无偿援助规模可能达5000万美元以上。2003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访朝时,向朝鲜提供了 5000万美元的援助。中国国内专家们指出,温家宝此次访朝是为了恢复中朝同盟关系和展现说服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的诚意,因此这次无偿援助规模可能比上次更大。在朝鲜经济备受国际制裁的困扰之际,来自中国的协助无疑能让平壤喘一口气。(日本《读卖新闻》)
◆ 2、经贸推动朝核谈判 经济手段迫使朝鲜让步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的经济援助自然希望换回朝鲜在核问题上的某种承诺.于是,温家宝的身后除了外交部长杨洁箎之外,外交部副部长,六方会谈的中方首席谈判代表武大伟也赫然在列。正副部长同时抵达平壤,彰显出经贸谈判的背后,暗藏着核谈判的玄机。(广东《羊城晚报》)
实际上,温家宝4日下午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同朝鲜总理金英日举行会谈时,已经毫无掩饰地透露了希望得到朝鲜“重返六方会谈”承诺的愿望。温家宝说:“中国一直以来都在为发展朝鲜经济和改善民生而竭尽全力提供援助,朝鲜也帮助并支持中国。这种相互合作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实质性利益。”(韩国《朝鲜日报》)
而在白宫迟迟不愿与朝鲜举行双边会谈,并不断提出附加条件之后,金正日也许已经意识到,只有中国才是唯一的靠山,也只有中国,才能为美朝之间的直接接触撘桥铺路。于是,平壤政权动员了数十万民众高唱中朝友谊的赞歌,并用一种不确定的核承诺为中国国庆献上大礼。(香港凤凰网)
◆ 3、“核外交”小礼换大礼 朝鲜涉核谈判左右逢源
《中国日报》头版就以“温家宝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为题报道温家宝访朝,但有英文媒体看来,中朝之间,通过“送礼”,签署协定,而朝鲜可谓是以“小礼”换了中国“大礼”。另有英文媒体指出,朝鲜在美国制裁和中国援助“黑白配”中,可谓左右逢源。温家宝首次访问朝、金正日静候接机的情景,不由让人想起,朝鲜“人质外交”,以记者换前总统克林顿“访朝”,金正日满面春风,克氏表情怪异的一幕。
相比之下,对于克林顿的访问,金正日赚足了面子,也托个人情告诉中国“若对我不好,我可以跟美国人好”。善于钻营的金正日,在与克林顿的会晤中以人质换取国际影响,又用这种影响(主要美朝关系的种种舆论造势),“确保”了中方对于朝鲜援助承诺的到位。在这种一石三鸟的利益交换中,朝鲜成了大赢家。
无论如何,“弱国无外交”,朝鲜,已经是事实上的核国家。核是朝鲜的“金母鸡”,既然靠核吃饭,就理应不会自砸“饭碗”。(香港凤凰网)
☆ 三、准备重返六方会谈 朝鲜确保核不扩散
◆ 1、朝鲜立场出现松动 愿有条件重返六方会谈
朝鲜核问题僵局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平壤之行后出现松动。10月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与到访的温家宝举行会谈时表示,朝鲜愿视与美国会谈的情况,考虑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据了解,第一轮六方会谈2003年8月底在北京召开,美国、朝鲜、中国、日本、韩国与俄罗斯虽然达成了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等六项共识,但接下来的五次谈判,仍因六国立场无法一致、对朝鲜态度不能协调,迄今中断近两年半。(上海《东方早报》)
这是温家宝平壤之行的重大成果之一,在于赢得了朝鲜“有条件重返六方会谈”的承诺。朝方除重申“无核化是金日成主席遗训”以及愿意通过谈判对话解决问题的立场外,更明确释放出另一最重要信号:通过朝美双边会谈,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必须转变为和平关系;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这表明,朝方虽然没能如媒体所预言的那样直接宣布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但也没有再像年初那样坚持所谓“永远退出六方会谈”。言下之意,只要美朝对谈取得实质进展和成效,朝美之间能实现关系正常化、缔结和平协议等,朝鲜的安全得到切实持久充分的保障,六方会谈和其他形式的多边会谈均可接受。(香港中评网)
自5月份进行核试验而遭到联合国制裁后,朝鲜最近几个月开始向国际社会开放。之前,日、韩等媒体关于温家宝访朝的“猜测”屡见报端,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口风颇紧,以“关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的问题,中方目前没有正式的消息要发布”的回答不予确认。此次温家宝访问朝鲜终于成行,表明温总理访朝的“氛围和时机”业已成熟。(香港《大公报》)
◆ 2、六方会谈复谈有望 中国肩负东亚安全重任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晤后,朝鲜随即透过官方媒体表态愿意重返“六方会谈”,学者认为,这凸显中国在东亚区域问题上,掌握了安全杠杆的角色。(广东金羊网)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李明表示,中国倡议六方会谈,除了希望以朝鲜核武议题继续掌握区域安全杠杆角色之外,受到历史因素影响,中国向来认为在朝鲜半岛有其特殊利益,不能让敌对势力占领并进而威胁中国的边境。
从中国国家利益来看,李明指出,如果朝鲜发展核武成功,将可能破坏东亚区域军力的平衡,日本、韩国甚至台湾都有可能仿效,掀起一场核武器的国际竞赛。
为了寻求稳定的周边环境并谋求发展,在“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总方针下,中国将尽全力制止朝鲜半岛发生重大冲突和动乱战争,重新组织和发起六方会谈,则是中国做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台湾中央社)
◆ 3、朝核僵局短期难破 朝鲜弃核态度并未转变
透过与金正日的会谈,温家宝此访带回了关于朝核问题的大量信号。
信号之一是,中方立场依然未变:半岛无核化是原则和目标;谈判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途径;六方会谈仍旧是最好的多边会谈机制。信号之二,则是朝鲜认同半岛无核化这一终极目标;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僵局;通过朝美双边会谈,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必须转变为和平关系;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多边会谈。朝方既没有直接宣布重返六方会谈,也没有坚持所谓“永远退出六方会谈”。由此可以断言,在金正日目前的朝核答案中,美朝对谈优先于其他多边会谈,其他多边会谈优先于六方会谈。
其实,朝鲜的上述信号并不陌生,自从年初朝鲜试射卫星以来,其主要立场就是如此。对于朝鲜抛出的橄榄枝,奥巴马当局已做出了回应,即一方面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地强化对朝制裁,另一方面敞开与朝鲜对
谈的大门,同时兼顾盟友韩日两国以及中国等的立场和关切。透过温总访朝带来的朝核信号可见,由于朝鲜未能无条件立即重回六方会谈,短期内打破朝核僵局的希望恐怕仍很渺茫。(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认为,不能以六方会谈是否复会作为温总理此次访朝成果的一个衡量标准,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朝鲜和中国的问题,是朝鲜和美国、韩国、日本的问题,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做出努力。他强调,现在只是出现了一种对话的气氛和先期的动向,即朝鲜、美国、韩国的关系的松动以及对话实质的开展。(香港星岛环球网)
☆ 四、重新主导朝核谈判 中国对朝更加理智
◆ 1、对朝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悄悄外交”取得成功
今年9月,中国派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为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使访问平壤。当时并没能让金正日谈及重返会谈。此次派出堪称“王牌”的温家宝总理访朝,成功让金正日作出更进一步的发言,展示了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和作为主席国的手腕。温家宝此次前往平壤访问,公开宣布的目的,是要庆祝中朝建交六十周年,并出席“中朝友好年”的活动,但在议事日程上,朝核问题无疑占据相当突出的位置。由于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多年来的首次平壤之行,因此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更是抱有很大的期待。(日本共同社)
作为平壤的长期盟友,北京方面毕竟对金正日政权十分了解。它避免公开突出朝核话题在此次访问中的位置,试图降低外界的期待,同时尽量强调“中朝友谊”与双边合作,这显然是为了更有效地劝说平壤,使之在体面和感到被尊重的情形下,宣布改变立场。(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很大程度上,金正日此次“回心转意”,只是一个姿态,是一个策略。但尽管如此,若没有这个姿态,将来就不会有任何后续发展,朝核问题出现的僵局就无从打破。这是中国“悄悄外交”取得的成功,表明北京对平壤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中国一下子抢回了在朝鲜核问题上似乎被美国抢走的主动权,很多中国人认为朝鲜以核威胁拉近了和美国的关系,或者朝鲜试图越过中国与美国直接谈,而金正日对温家宝的热烈欢迎,即可证明这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香港凤凰网)
◆ 2、既有成就又有考验 中朝关系继往更需开来
当前,业已站在六十年历史新起点上的中朝关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需要正视的挑战与矛盾。
一是、朝核六方会谈能否及何时重新启动并取得不可逆转的实质进展,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自从朝鲜不顾中方严重关切于今年五月再次进行核试验之后,中朝关系就倍受冲击,国际社会质疑中朝战略互信,对中国从大局出发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的决议,朝鲜颇为不满并公开宣称“永远退出”六方会谈,使为六方会谈进程与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殚精竭虑的中国陷入困境。
二是、中朝传统友好关系面临东北亚新变局、尤其是美朝“直接”接触的考验。多方复杂互动带来东北亚新变局,韩国推出南北关系“一揽子方案”,日本民主党新政府强调“融入”亚洲,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软硬兼施的“巧实力”、对朝鲜制裁与接触两手并举。特别是朝鲜早就想与美国展开对话,意图获得美国的认可与援助,以朝美关系“正常化”谋求“战略主动”。
三是、“拥核”后的朝鲜与致力于防扩散的中国的矛盾。朝鲜不仅将核武器作为对外讨价还价的“筹码”,甚至有可能将“拥核”作为其最终目标与根本利益,故“拥核”后的朝鲜决不会轻易“弃核”。(山东《大众日报》)
中朝两国近年来在交往中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特别是在朝核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双边政治互信因此受到损害。朝鲜过去试图利用中美俄之间的矛盾从中获利,现在却借助温家宝访问平壤的机会,使尽浑身解数讨好北京,想必是因为有所反省和醒悟,对自己的处境和大国关系的格局有了重新认识。(新加坡《联合早报》)
◆ 3、朝鲜转移国际压力 美朝互动将成未来焦点
温家宝旋风式访问朝鲜,金正日予以了最高的接待礼遇,中朝关系的特殊性不同一般。最重要的是,温金会晤向世界透露了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有望重启的重大信息,当然,六方会谈最后能否顺利地重启,需要美国端正态度,并需要美朝会谈取得较好的结果。六方会谈原本已经埋在阴霾中,现在乌云仍厚,但是透露出了曙光。(香港中评网)
在理论上,金正日表示愿意回到谈判桌上,有可能使冻结了近半年的朝鲜无核化进程逐步解冻,使僵持的美朝双边互动被重新激活。无论事态如何演变,朝鲜改变“永不参加六方会谈”的立场,都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注意到,朝鲜此次比过去更加明确地强调,改善美朝双边关系是其重回多边谈判的先决条件。这一立场把美朝关系变成朝核问题的焦点。不久前,美国政府表示愿意与朝鲜展开双边直接对话,前天再次表示对双边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但是,它是否同意把美朝关系的改善作为多边会谈的先决条件,还有待观察。(新加坡《联合早报》)
假若华盛顿接受这个先决条件,国际社会对解决朝核问题的期待,就会寄托在美朝双边关系的改善之上;假若美国不予接受,朝核问题的多边谈判又不能重新启动。如何选择,至关重要。过去,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呼吁中国利用其影响力,促使朝鲜改弦易辙,北京为此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现在,朝鲜借温家宝的到访宣布立场的改变,是给中国不小的面子,国际压力随之转移到美国身上。华盛顿究竟是否愿意尽快与朝鲜展开直接对话?能否使双边对话尽快取得进展?朝鲜还得进一步表现出他们要回到六方会谈的诚意。(北京国际在线网) ▲
南朝鲜眼馋了:温家宝带给朝鲜的"大礼包"曝光!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5/83/77/7_1.html
2009-10-09: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次访北朝鲜中,向北朝鲜提供了“大礼包”。其规模仅向外界公开的就超过2亿美元。其中具体包括:无偿经济援助;技术、教育领域的支援协定;旅游相关协定;由中方承担费用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等。
据推测,北朝鲜迫切需要的石油及粮食无偿援助规模可能达5000万美元以上。2003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访北时,向北朝鲜提供了 5000万美元的援助。中国国内专家们指出,温家宝此次访北朝鲜是为了恢复北中血盟关系和说服北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因此这次无偿援助规模可能比上次更大。
日前访问北朝鲜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本月5日在平壤“5.1竞技场”与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一起观看了团体操表演“阿里郎”。图为温家宝正在向观众挥手致意。
就北朝鲜而言,由中方承担1.5亿美元左右工程费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是重圆曾于2002年破灭的“新义州特区”梦想的一张牌。中国从数年前开始就主张除了原来的鸭绿江铁桥外,再建一座新鸭绿江大桥,以满足每年达27亿美元的两国贸易规模。但北朝鲜认为这座桥有可能成为发生紧急事态时,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的通道,因此一直反对建桥。
北朝鲜改变立场同意建设新鸭绿江大桥是因为,这座桥可以成为北朝鲜从2006年开始推进的鸭绿江下游“绯缎岛自由贸易地带”项目的基础设施。新鸭绿江大桥经过绯缎岛。除此之外,北朝鲜通过签署旅游合作协定,为更多的中国游客到北朝鲜观光旅游打开了道路。
除了经济领域外,中国在安全领域也表示了“诚意”。进入21世纪以来,北朝鲜要求中方提供相当于南朝鲜美同盟的安全方面的支援。温家宝这次前往位于平壤以东100公里的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进行了凭吊,表达了发生紧急状况时将会提供安全方面支援的意志。这不禁令人想起240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南朝鲜称“6.25战争”、“韩国战争”)的事实。 ▲
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
http://pindao.gmw.cn/gmw/channel/4560467/4560465/0/147735365/151/52484/0/0
中国新闻网 2009-09-28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披露,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显著,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
中新网9月27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消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26日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披露,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显著,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
据单霁翔介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9年至2014年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时期,其中,2009至2010年为启动阶段,2011至2012年为保护、整治阶段,2013至2014年为申报阶段。
扬州市在此间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52座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汇聚扬州,在古运河旁共同探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古城建设、保护遗产与转换功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四大关系,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等。
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表示,京杭大运河在2000多年的历史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运河申遗,可进一步延续并提升运河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单霁翔说,运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在发展运河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大运河的保护。要使大运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尊严的存在,要看到大运河对城市文化价值创造、城市特色的不可取代的突出贡献,“尊重它的价值,它就有尊严,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整治。”
单霁翔表示,从现在起,距离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目标不到5年,当前最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才有合理的规划、合理的整治和保护的方针。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陈旻) ▲
基地专家卧底欧洲核研究所 计划袭击核设施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0/598808.html
2009-10-10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据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10月9日报道, “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一直处心积虑要袭击美国和其他西方目标,甚至不惜派遣核专家做“卧底”。日前,法国逮捕了一名在世界最大核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的核物理学家,他可能与“基地”组织在阿尔及利亚的分支机构“伊斯兰马格里布”有联系。
据法国警方透露,被捕的是一名32岁的男性核物理学家,是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人,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一同被捕的还有其25岁的弟弟。他们涉嫌向和“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提供了一系列可供恐怖袭击的核设施目标清单。
一名情报官员称,他们在对该国一个向阿富汗输送伊斯兰极端分子的网络实施调查时,这对兄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秘密机关随后对他们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监控。8月份,负责调查此案的法官下令对其展开正式调查。
情报机构拦截到这两位兄弟之间、以及他们与可疑“基地”组织成员之间的数次网上通信联络。一名情报官员说:“这名科学家表达了实施恐怖行动的愿望,但是并没有提及到准备工作。”这对兄弟在法国东部的维埃纳省的家中被逮捕的,警方从他们家中还搜出了两台电脑、三张硬盘和两个U盘。
法国内政部长布里斯-奥尔特弗说:“我们可能避免了一场最糟糕的情景。我们正处于一种长期警惕状态,我们每天跟踪特定组织领导人的各种声明。我们从未放松警惕,危险通常都是长期存在的。”一名美国高级反恐官员说,这名物理学家似乎正在计划一次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袭击,或者利用他的身份了解一些“邪恶的东西”。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嫌犯不是我们的正式雇员,他只是从事和大型强子对撞机有关的分析工作,他从未接触过可能用于恐怖行动的任何技术。我们的研究没有任何军事应用的潜力,而且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公开发表”。 ▲
美媒:花同样钱 中国获得军备是美军两倍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09-10/598766.html
东方网2009年10月10日消息:美国华盛顿时报8日报道称,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国家,其国防工业支持军事现代化的能力将有望超过美国。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共有52型新式先进武器系统(其中包括空降战斗车辆、洲际弹道导弹)与装备精良、整齐划一、神情肃穆的中国战士一同接受了检阅。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近日在谈到中国军力时曾表示,拥有230兵力的解放军在卫星、战机、坦克、火炮、导弹、军舰及潜艇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于世界领先水平”。
文章称,梁光烈将军此言揭示了一个中央情报局早已知晓的事实:中国正在向军事领域注入巨资。据中央情报局估计,在2008年,中国军费开支占其4.4 万亿美元GDP的4.3%,约达1900亿美元。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利用同样的资金,中国获得的军备几乎是五角大楼的两倍。
文章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真正增值的制造业在世界排名第二,是美国产出的60%至70%。在今年8月,中国的汽车市场还首次
超过了美国。据美国经济预测机构IHS/Global Insight预测,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中国8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2.3%,而美国的数字则有所减少。
文章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防工业支持军事现代化的能力将有望超过美国。毕竟,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一流的造船商,电子与化学商品制造商,其钢产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而且还控制着全球稀土氧化物的90%。
文章指出,自1999年以来,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已远远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率——平均增长率在15%至19%之间——军事研究及发展费用增长速率甚至更高。对此,梁光烈表示,中国需要跨越式升级军事科技,以“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文章称,中国军事发展使其邻国心生不安。中国一直声称整个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属于中国“神圣的领土”,而印度媒体最近也频频报道中国边防军屡次非法入境。至于日本方面,中国声称钓鱼岛与25万平方公里蕴含丰富能源的大陆架属中国领土。而且,中国还在南海与其东南亚邻国存在领海争端。另外,北京还在台湾对面部署了1500枚导弹,这些导弹有力的威慑了台湾,使之意识到其与中国经济纠缠过甚,无法实现最终独立。(编译 春风) ▲
“东亚共同体”能“共同”什么?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91007/15660001.html
2009-10-07 中华网论坛 与奥巴马的“新政”异曲同工,新上台的日本民主党政府鸠山政权也搞了一套让人感觉新鲜的东西,这就是所谓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鼓噪。为了推动这个“共同体”,日本极力地窜说中国,先是在美国会见了胡锦涛总书记,刚刚又进行了中日韩三国外长会晤,听说马上还要举行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都重点讨论“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到底是新货色,还是新瓶装旧酒,有多大的意义,这倒是其次,让人倍感滑稽的,是围绕这个“共同体”日本政府的表演。据说,在美国中日首脑会晤时,鸠山首相形容中国和日本是“兄弟之国”,而且提出要把东海变成“友爱之海”,这可真是让人乍舌,当年老鸠山设宴,也只是和我 “交朋友”而已,中日之间恢复邦交三十多年了,朋友做成没做成还难说得很,什么时候成了“兄弟之国”呢?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让人恶心?近几年来,日本对中国一直是恶语相加、恶意揣度、恶计算机,忽然之间,嘴脸大变,到底居心何在?如此急如星火地搞“共同体”所图何来?这里,我们不妨就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有什么能共同的?
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话题,首推战略安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安全问题具有压倒一切的性质。如果彼此在安全上相互依靠,那就是盟友关系;如果在安全上有共同关切,那就是朋友关系;如果在安全上互相提防,那就要视为潜在对头;如果以彼此虎视眈眈,视为假想敌,那就是敌人了。以此来考察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中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答案非常明显,是最后一种关系:日本已经把中国视为假想敌,是中国现实的敌人之一。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军事部署的重心逐渐南移,兵锋所向,剑指中国。就在不久前还要加强在与那国岛的军事力量,只是最近才感到锋芒太露,为了配合“共同体” 的主张,才宣布取消这个决定。事实上,日本的国防建设,包括军事装备建设,战争企划,都是以中国为对象的。以日美同盟为依托,以所谓“周边”有事为借口,谋求日本重新主导东亚以致全亚洲,恢复昔日大日本帝国的荣光,这就是小日本鬼子打的如意算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和日本谈出多少共同的话题?裁军问题能谈吗?日本说我们不透明,说我们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请问我们怎么才算透明,是不是得向日本坦白交待才算?我们怎么才算“确定”,是不是把自己彻底交给美日掌握,让他们能在中国大陆畅行无阻、随心所欲才算“确定”,就如当年军阀时期日本几乎可以操纵中国一样;核裁军与核不扩散问题能谈吗?核裁军日本不配谈。在核不扩散上,日本是既当婊子又树牌坊,一直在搞瞒天过海的伎俩,奉行核武装“最后一根导线”的战略,几十年来储存了大量核武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准备,还要时不时地跳出来表白说不发展核武器,言外之意是提醒世界,不是没能力,而是暂时不发展,正话反说,来得很绝。和这样一个口是心非的家伙能谈吗?军事安全问题不能谈,经济领域的问题又能谈什么呢?在能源上,小日本处处和我们作对,破坏中国的海外供应。人们也许还没忘记,就在前几年,就是因为日本横插上一杠子,使中俄具有战略意义的“安大”线流产。在铁矿石的价格问题上,日本与矿石供应大国一起操纵价格,挤压中国的话语权,可以说,在矿产资源、能源供应、市场空间等各个关键的方面,日本都极力地与中国进行争夺,形成中日之间恶性的竞争关系,谈不上任何“共同”。那么到底能“共同”什么呢?环境、气候问题可以,可以坐在一起议论,争论一番彼此的责任与义务,宣示一些不着痛痒的愿望,策划出台一些云山雾罩的方案或计划,这样的“共同”,说得难听点,不过是国家之间的穷“聊天”:老百姓聊天不会那么正规,很随意;国家间聊天煞有介事。如此而已!
二、在哪里“共同”?
与全局上缺少共同话题相似,在一系列区域性问题上,中日之间也没有任何“共同”,非但不能“共同”,而且还有着尖锐的冲突。在东亚范围内,有台湾问题、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有东海大陆架划分与油气资源之争,有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问题,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中日之间的国家利益都根本对立,没有调和的余地。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小日本始终包藏祸心,骨子里仇视中国实现完全的统一,总是以各种手法鼓励和支持台独势力,跃跃欲试地想和美国联手在军事上干预可能的统一行动。其用心之险恶歹毒,甚至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还什么使东海成为“友爱之海”,说这话时也不脸红害臊?在更大的范围内,日本也充当着美国霸权的马前卒,死心塌地为美国的战略霸权服务。在蒙古、在南中国海、在东南亚,甚至在遥远的南太平洋地区,与中国比实力,争影响,分化拉拢,连远在南亚的印度,因为美印靠拢,日印之间也开始了战略上的勾搭调情。
三、谁能和日本“共同”?
不只中日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对抗,不仅中国不可能与日本去“共同”,而且东亚甚至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也都不可能与日本搞什么“共同”。亚洲人民都会看到,以侵略扩张为基本特征的日本历史,同时就是一部亚洲各国人民的血泪史。东亚和东南亚的哪个国家没有遭受过日本的
侵略?哪个国家没有饱尝日本鬼子的残暴?难道他们就那么容易健忘?就那么容易把血泪做换笑颜?鼓励和支持日本的新扩张?更何况直到今天,日本还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推三阻四,不肯低头。在小日本的心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它只是败给了美国人,而并没有败给中国,更没败给亚洲其它国家,除了对美国主子俯首帖耳之外,在骨子里瞧不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经济上某些的优势,使得它在内心更加骄横狂妄,在和亚洲各国打交道的时候,看似虔诚的面孔下充斥着虚伪和狡诈。所以,尽管今天日本的新扩张变了花样,改头换面了,但是,无论是中国人民、朝鲜人民,还是韩国人民、菲律宾人民以及新加坡、印尼、越南人民等,对日本的本质与本性都有刻骨的认识。日本对朝鲜半岛的狼子野心尽人皆知,对亚洲各国资源的觊觎傻子都明白,有谁真的会和日本去“共同”呢?(当然,中国的台独分子、汉奸和各国的内奸,他们从历史到现在一直在和日本“共同”着)。在东亚,最大的影响力量是美国,退一步说,即使搞什么“东亚共同”,日本只不过是附庸,是走狗,与一条走狗共舞,如果狗主人拉起拴狗绳就走,舞者岂不要顿然失措?还不如直接找其主子来得干脆;重要的影响力量还有俄罗斯,在东亚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把美俄“共同”起来,让美俄站在一边看,这可能吗?俄罗斯或者有可能,美国从来都属于阵阵少不下的角儿,让美国在一边凉快去,小日本可真是长了胆儿啦,能坚持到最后吗?
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地摆在这里。要说小日本不明白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也不然。其实日本人心里比谁都明白,所谓的“东亚共同体”根本就是一个海市蜃楼。但是它现在为什么还要起劲地鼓噪呢?首先,这是其本性所决定的。在战略上,日本历来有鼠偷狗摸的本性。记得一本前苏联的军事著作曾经形容,偷袭是日本对外战略最惊人的特征。在日本历次对外扩张战争中,偷袭是屡试不爽一个手段,甲午战争开始是牙山偷袭、对济远舰偷袭;日俄战争开始是对旅顺俄舰队偷袭,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无一不是偷袭,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对美国珍珠港偷袭,等等。不但军事上这样,经济上也是这样,看看改革开放初期中日经济来往中我们上了多少恶当。外交上、文化上,日本也从来都是能捞就捞一把,鼠目寸光,心胸狭窄。可以说,鼠偷狗摸的本性已经渗透到日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了。笔者估计,提出这个“东亚共同体” 也是日本偷摸战略的一种演绎,因为这个“东亚共同体”不会、不能、也不敢对东亚乃至亚洲战略格局有任何改动,美国不会允许这种现象发生,日本“挟美自重” 的战略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是想在其中捞上一把再说。其次,不排除日本想借此在美国主子面前抬高自己。对于被美国骑在头上,日本是既服从也不甘心,说服从,使因为日本是一个崇尚暴力的民族,对于暴力很沉醉,无论是施暴还是被暴;说不甘心,是日本在野心和自大的驱使下,总想重走帝国、军国之路,总是渴望来一个“战后政治总决算”,搞历史和政治的双重翻案。这就需要搭一个场子,表演一番,就要踩着一些人的肩膀了。这样去和主子耍娇、去要价,才多少点分量,才有些可能。最后,更不能排除日美在上演一出战略双簧戏。奥巴马“新政”了,在搞了一个G20,这是全局上的;局部的呢?鸠山就开始摆宴了,步调一致地用软刀子杀人(软实力杀人),从骗出发,以哄为主,以巧制人,从而达到遏制的战略目的。
所以呀,对于这个怪里怪气的“东亚共同体”,别看广告做的吓人,什么谋求“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之类,实际操作上,全不妨把它当做一个政治笑料调侃上一番,以增加当今国际政治的“乐趣”。 ▲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致富光荣到仇富有理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89047
2009-10-9 作者: 杨恒均 我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报纸媒体上常常有发家致富的事迹,他们是在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指引下最先抓到老鼠的“好猫”,俗称“万元户”。这些人有靠摆摊发家的,有靠搞运输发财的,更多的是靠小工厂发迹,我和周围的人一样,对这些万元户是充满了佩服和向往的。
那时可能早就有了靠不正常手段发财致富的人,但在资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至少我们看到的“万元户”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中的一员。虽然这种印象被八十年代后期不断爆出的贪污腐败案破坏了,但总体感觉“邪不压正”,总觉得大多数致富的人还是靠自己的双手。
可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老百姓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进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变化就越来越显著了。最先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还是“富翁”们自己,他们开始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了。整个九十年代,中国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诞生新富翁,百万富翁取代“万元户”用了十年时间,而千万富翁取代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取代千万富翁则越来越短,甚至给人一夜之间,易如反掌了。
这种看上去越来越容易的致富,渐渐疏远了普通老百姓,也让他们知道了“致富” 与自己越来越无缘了。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你可以摆个小摊,起早贪黑,靠出卖自己的脑力和劳力赚钱,那么,进入新世纪后,你要想大富大贵,已经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出卖了。而这时,最容易致富和换钱的就是公权力、整个国家的道德底线,还有良心。
这个时候,民众依然渴望致富,但对于普通民众,靠勤劳和智慧致富几乎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对于大多数人,致富变成了幻想。而仇富则成了天经地义的。
我不知道西方或者整个世界,从万元户到亿万富翁经历了多长时间,对于中国,也就是十几二十年。这个变化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不可以理解的反而是整个社会对致富和富翁们的态度。
现在常常听到有人说,中国人有“仇富”心理,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多大岁数,但从他们的心理年纪来判断,一定是“80后”,因为,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就一点也不仇富——当大家看到你的财富如何得来,当知道你如何致富的时候,他们对富人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茅于轼老师为富人说话为啥受到攻击?
改革开放后的发家致富是从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小平当时提出“白猫黑猫”理论是有其不可替代的进步意义。中国人被管死,国家被管死的的时间太长了,老百姓发财致富的主观愿望与能动性被压抑得太久。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小平的号召在民间起到比任何政策都有效的作用。当时,能炒瓜子的就去炒瓜子,能蹬三轮的就去骑三轮,会种水果的不再种粮食……每个人的都找到了自己最有利可图的发财资本,
可问题也同时就出现了,这一“不管白猫黑猫”理论也很快渗透到党政机关,国家干部也开始加入致富的行列,要不管白猫黑猫地去抓老鼠了,于是倒卖批文、划地圈地、收受贿赂等等都应运而生。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种黑白不分的“猫理论”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了,我们毫无保留地引进了资本主义那一套市场经济,却把另外一套用来调节和限制市场经济的民主机制(特别是监督机制)摒弃在外。
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底线被拍卖,底线一再被突破;公权力都被投入到自由市场待价而沽,其他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对市场经济的制约的游戏规则被我们拒绝,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游戏规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普通中国人眼里,“富翁”不再是一个“阶层”,而是一个“阶级”,已经越来越接近于文革中以出身来划分的那种“阶级”——是天生带来的,或者命中注定的。
近日香港有媒体刊登了统计数据,宣称中国大陆91%的富翁是高干子弟或者和他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裙带关系,我对于这种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持怀疑态度,可当我和大陆朋友提到这一数据时,他们都认为这个统计是靠谱的。而且更让人寒心的是他们都会加上一句:其实不用统计我们都知道,这是常识!
一个“常识”的形成并深入人心竟然只用了短短十几二十年,当发财致富不再是普通民众可以望其项背,当富翁是一生出来就被注定了的时候,仇富变成了理所当然,于是要为“富人说话的”茅于轼老先生成了众矢之的。
茅老可能至今也没有搞懂他为什么受到攻击,颇感委屈,他老人家不清楚的是,他和攻击他的人都没有错,他们在两个语境中对话,一个在讲经济,一个在说政治。当茅老从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为“富人说话”的时候,那些攻击他的人却在宣告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发财致富不再是经济问题,也不再是是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经常听到有识之士摇头叹气,为社会上的仇富风气担忧,认为这样下去对中国发展不利,可他们倒是很少去担心那个造成仇富的社会现实——造成仇富的社会现实,正在对大多数的老百姓不利。
穷人的心理不正常吗?
当今中国的富翁比30和20年前要多得多了,可媒体报道却少之又少。到现在为止,如果还有媒体和电视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推出一个典型富翁,那无异于是对那个富翁的公开预审。富翁们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不再张扬。可民众的仇富却在与日俱增,直到上个星期,一群工人殴打一位私企经理致死,我看到的竟然是一片“痛快之声”。其实这一现象早就出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有一个大陆的富翁被抓起来,民众几乎是一边倒地欢呼雀跃。
我不同意中国人有仇富情节这个说法,除了上面举的这个例子外,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就我的观察,中国人对于国富民弱是可以容忍的。在过往观察国际问题时,我常常注意到一个现象,虽然中国人均GDP在全世界排名要到一百位以后,属于发展中国家中比较穷的,但中国政府却是一个富有的政府,国家公务员用公费出国的比例可能也是全世界各国中最高的,一个稍微有点级别的领导人出国就大摆排场,国家领导人更是财大气粗,在国际上大摆面子……
这种现象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民众早就不满到要上街游行了,毕竟一个国家所有的钱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得来的。国家花的钱都是大家的,政府花多了,用到老百姓身上的自然就少了。可受到几十年特殊教育的中国人就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国家有面子,强大了,是好事,即便老百姓穷点,少分点钱,也值得。中国人不管多穷,即便勒紧裤腰带,也不会让国家没有“面子”。这样的老百姓在世界上已经成为稀有品种了,主掌这样国家的政府,应该为此感谢苍天。
中国的精英和国外的观察家们早就清楚如下的现象:中国强大了,老百姓平均的生活水平却并不高。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的GDP比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多了几倍,可中国工薪阶层的工资增长速度却比人家慢很多。要知道,日本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增长水平比美国的快了70%.
问题在于,如果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都被“国家”拿走了,老百姓就算继续勒紧裤腰带,也不会仇富或者口出怨言的,问题在于,随着资讯的发达,互联网的成长和媒体的开放,普通百姓越来越看清楚,改革开放的红利都被一小撮“富翁”和权贵占为己有了,而他们这样做的时候,还往往打着“国家”的牌子。大家不妨看看各地征地、拆迁,本来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用市场规律可以搞定的,可是各地都出动了维护国家政权的警察来对付弱势。这是最典型的拿“国家”来帮助富人发财致富的例子。
中国人“不患寡,只患不均”,这个“不均”的并不完全是说的“平均”,而更多地是包含了公正、公平与合理。老百姓为什么一看到有富翁被逮捕就咬牙切齿,甚至认为每抓一个都该杀?因为让富人们致富的游戏规则本身就是违反了国家法律和老百姓心里朴素的价值观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被民众监督的权贵市场经济,很多富人致富之路也就是权钱勾结的犯罪之路。
富人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问中国富人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一定有恶搞的朋友说,当然是国外。这话一点不假,我想,中国当今的富人们即便没有外国护照,没有把孩子送到海外,那么也一定转移了可以供几代人享受的资产到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即便一些新富们,也一定在积极打算“走出去”。
其实,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哪一个毛孔是那么干净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富人积累财富的过程并不比世界其他国家的要邪恶和凶残。问题在于,那些曾经走在我们前面的国家,到今天为止,绝大多数已经走出了困境,而我们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在扩大,仇富情绪在扩张。更糟糕的是,稍微懂得一点历史,看过几本书的人都清楚,我们至今放着河上的桥不走,还在小河沟里摸着石头过河。也难怪,从官员到富翁,到普通老百姓,心里几乎都感觉到,这样故意摸来摸去,总有人要淹死的。所以,能够转移,就转移吧。应了路易十五的话: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过往的社会变革大体可以归结为两条路子,民众自下而上的革命,以及有精英主导的变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由民众的革命推动的,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可惜,被农民起义推动的中国,要说进步,实在乏善可陈。
可见要想社会有一个良性互动,应该是上下一起动,政治、财富和知识精英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就拿中国目前来说,在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精英和富翁们应该反思一下,如何明确致富的游戏规则,
如何用良性的互动推动社会进步,从而也让他们已经获得的财富合法化,让今后所有致富的行为合法化,否则,他们除了转移资产到国外的这条出路,就是等着中纪委半夜来敲门,或者更坏的结果,等到老百姓来收回自己应得的那份。
学界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应该在民主化之后或者同时来分配社会财富(私有化),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和公正。这种情况发生在苏联东欧那里,所以,社会变革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大体上却比较平稳;另外一派认为不妨让富人们能捞多少就捞多少,如果可能的话,把国家都变成私人财产的也在所不惜,希望寄托在捞到钱的富人和权贵身上——当他们把国家瓜分完了,把大家的东西都变成私有财产了,哇塞,私有制不就形成了?!
第一个理论听上去很美,问题在于在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财富再分配” 后,那样做的基础已经没有了。第二个理论听上去不美,但如果能够真实行起来,前景却一样很美。问题在于,中国的富人和权贵会听你的吗?他们是否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在自己的财产达到某一个界限的时候,突然良心发现,突然要从“带头致富”到“共同富裕”?他们能否改弦易辙,抛弃旧的邪恶的致富规则,而重新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在香港的一点感受:路在何方?
我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香港开会,而香港却是一个贫富差距并不小的地区,可我没有在香港感受到弥漫中国大陆的那种仇富情绪。就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注意到开会所在地的香港理工大学,置身在校园的时候,四周一望,几乎所有的楼房上都是香港富翁的名字。原来这些发财了的香港富人,不忘回馈社会,对慈善和教育事业多有捐出。
我很感叹,大陆的教授谈起这个问题,他们说,大陆大学的楼房也越来越多以富翁的名字命名啊。我问他们是什么富翁,他们开口说出了一串名字,我一听,又是我熟悉的港澳台富人的名字,大陆富翁的几乎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当然主要的是大陆富人们钱的来路不正,自然不能高调,否则投入教育事业,“包养”一个教学楼,就会成为别人质疑的对象。于是,和港澳台以及国外一些富翁们争着“包养”大学楼相反,中国大陆富翁们投入大笔的钱包养年轻的女大学生,包养二奶。
还有一个原因,港澳台地区和西方国家的富翁们很清楚,他们能够致富,除了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机遇之外,和社会认同的致富游戏规则分不开,没有公平公正和合法的游戏规则,富裕起来的不一定是他们,于是当他们富裕了,很多时候想到的是回馈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国的富人们对公益和教育事业兴趣不大,但对于投资于政府官员和权贵,却积极热衷。他们很清楚,让他们致富的是官员,于是他们要回馈的不是社会而是官员。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每一个富翁落入法网,就能够牵扯出一长串贪官污吏;而每抓一个贪官污吏,又都能够顺藤摸瓜逮捕一大溜“包养”他们的富翁。权钱交易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以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严肃地警告年轻官员,不要沦为富翁们的“家奴”。
普通民众都怀有一个善良的愿望,期待权贵和借助体制先富起来的人也许会慢慢变得善良一些,更有责任一些吧,愿意制定一些大家都能够受益,都能够看到希望的游戏规则,可没有想到,一些富人继续帮凶,甚至主动作恶。把公仆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家奴,随后,他们和自己的“家奴” 一起,把国家的主人变成了为他们服务的“公仆”。
一个富人再怎么剥削人,甚至花钱去道德败坏,他损害的只是他的雇员和少数愿意被他玩弄的女人,可当这些无良的富人学会了权钱交易的时候,当他们用那些肮脏的钱和官员一起同流合污,继续坑害老百姓的时候,他们污染的是整个国家,损害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普通民众。中国的仇富,也许更多的是出于这些原因吧? 来源: 网讯 ▲
中国人正在上的四个大当,你上当了没?
http://topyl.com/bbs/thread-614055-1-1.html
第一大当:房产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这样以为,但是在中国你并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70年(从现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况下30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当了!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的仍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任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这样写的: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
住,直到永远!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还不是愚民教育的结果,就好象 60 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
而今天所有的狗屁学者又开始了这一套愚弄百姓的旧招:白领一族新标准,成功人士新选择X环X路小户型,X环X路商住型。收了你几十万后,还得每个月收你租金(新物业费),银行利息,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加息、政策等等等等。总之不怕你不被整死,就怕你死得不够惨!老百姓咋就怎么乐于上当,而且百上不厌呢?我真是气得浑身都湿了!
第二大当:就业
当有人终于开始感叹:当年当知青的时候,当有人下岗之后感到没有生路,只能静坐抗议却无人理会,只能沦落街头还被人编首歌嘲笑着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经和今天的白领一样风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也曾经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曾想过20年后的今天!你一样会和他们一样沦落街头,众叛亲离?!
有人说嘿!你不知道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XX保险么?呵呵,我在北京漂泊N年,交了无数保险大概有好几万吧,但失业的时候跑断腿也没人给我啥保险,反而很多保险都被冻结了说我交得断断续续的,我简直又气得……这还不算,你以为你到了60岁真的就可以拿到养老保险了吗?天上又不会掉钱!今天的老年人拿的退休金是我们在挣!而今天30-40岁的人通常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意思就是,今天的老年人能在60岁拿到养老保险是因为有5个人供一个老人!而我们这一代老去之后则是一个人供我们两个老人!钱从哪里来?没得来!您要是能活到90岁估计能领到一些养老保险,嘿保重吧您。然而即使是这样,家长们还是疯了一样的把孩子往各种企事业国有单位里送,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找关系拖朋友,花了七万块钱通过公开招聘把儿子送进了交警队,干上合同制的police。一个月拿800块。结果第三年被竞争上岗给刷下来了。一家人哭哭啼啼,我说刷了好,你上那班一辈子挣不回那七万,赶紧先洗洗睡,改明再凑点钱做小生意去吧!没准还能赚点。
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我不文明用语也是领着我抱着钱,把我往XX部送。我一看负责招工那人那德行,就忍不住的恶心,再一看薪水,不文明用语呀,我这不是白干10年不吃不喝才拿回成本。所以我私下威胁了那家伙一把,吓得那个大腹便便的X科长再也不敢招收我。我才得已:离家出走。
我就想不明白?中国人咋就这么傻?这么迷信国字呢?醒醒吧,思维正常一点行不?做事之前自己算算合算不合算成不?
还有那些年纪轻轻的小白领们,找工作最好把薪水要高点,别要医疗保险和啥保险,然后自己把钱存起来最保险,将来用得着。
第三大当:教育
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印刷成本两块钱顶了天了。一个老师工资多少?嘿,两个学生的学费足够一学期了!一个班的书本印刷多少钱?两个学生的足够了!一个班房租多少钱一学期?嘿嘿两个学生足够了。!嘿!中国教育你凭啥收那么多钱!?
嘿!百姓们!我们为啥要上当?因为从小统治阶级就告诉我们考上秀才才光荣。哦对不起我说错了,是考上大学才光荣。但老百姓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光荣?为什么光荣…… 大学秀才又怎样还不是废物!
你知道你的孩子是什么人在教么?在中国一般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人才会沦为一个教师,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找了几个大学的硕士生做程序。结果有几个人笨得很,完全不给你考虑,非得你守着才干活,而且给个文件明显有一个错别字,也不给改,等你发现了还跟你较真,是这不是他的错,是你给的就是错的。一点责任感,一都不会考虑究竟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还是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事。我还是很心平气和的给他们讲道理:你们必须学会为别人思考,思考别人想要什么结果再去做事情。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结果那几个说:我们才不要去社会上,我们考试成绩好得很,学校要我们留校做老师。再说了本来我们就没什么错,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做,你不安排我们就不做。这是我们的尊严和原则。我说:如果你去守门,老板没安排你下班的时候锁好仓库你就不锁了吗?您心寒吗?以后您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人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您放心么?
难怪现在读大学的同居,逃课,打架,自杀…… 但家长们还是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去,而且是花一辈子的钱。
第四大当:买车
中国人疯了吗?买车?为什么要买车???当然您有了钱花不光了,您爱怎么买怎么买,买车买房,反正油价怎么涨你也花不完钱,房子要拆迁你也不心疼。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呢?
我以前有个同事住北二环,公司西直门那里。每天坐地铁上班最多半小时。可非得买一二手夏利,每天早上8点开始在路上堵着,然后一点一点的挪到公司。嘿,一个月停车费都不少。可人家就觉得开了车自己身份高级一点。别说开个夏利,就是开个奥迪我也没见谁对谁三磕九拜。除了显得自己比别人傻一点外完全没有别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遇见一个月收入才4000的小姑娘,在计划贷款买车。于是我就问她:小姑娘,你又没做生意,自己按时上班,地铁又方便,买车干什么呢?想了半天,实在估计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了就说:有时候去超市买东西吧,打车又觉得近了点不划算,走路又远了点。所以自己开车去了!听得我差点没恶心死。你开车去超市买个方便面不觉得恶心么?装备了大哥大去拣垃圾,也是拣垃圾的!别以为买了车能证明什么。
比如我现在自己做生意,很忙,一天大概要跑4-5个地方,见很多客户。但我就不买车,为什么?我打车随招即来,打完就走,不用担心停车没地方,不用担心挂了碰了,不用担心被贼偷了绑了,无论挂风下雨都有司机。万一碰着个堵车还可以下车坐地铁。一年也就一万多块RMB!要买一车!一年停车费都得一万多!这不是傻么?
说别买车别买车,可就有无数的人疯了一样的去贷款买?一定要嫌自己将来死得不够惨似的!买吧,买完了加息了不是?油价涨疯了不是?停车又贵了不是?后悔了不是?新车一上路就掉价了卖也卖不掉了不是??
告诉你,油价还得涨。一定要涨到和美圆一样的油价。嘿嘿!您拿老美1/10的收入,养和人家一个价的汽油。我看您还得瑟不。
最后说一句,每个人
都不傻,都是从小被愚民教育给弄啥了。傻点不要紧,但性命悠关的事儿您还是紧着点,多盘算盘算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别到头来,房产一跌,油价一涨,交了半辈子钱拿了毕业证还是啥啥不会干,交了几十年苛捐杂税还啥啥福利没有。您亏的可不仅仅是差价几十万。
有人还说什么?哎呀没办法,难道不住了,不买车啦,公车好挤呀。我说全是愚民教育出来的虚荣心在做怪。您看看我,租一个房子住才一千多块一个月,也就相当于有些人的物业费。如果要结婚我还租得起3-4千的,家具装修一应具全。而且还哪方便我住哪儿。不想搬就长期租。也和交物业费一个样。还白白省出还银行贷款、利息、首付一大堆。有事就打车,没事就地铁,一年一万顶天了,还省了车库费,停车费,罚款等一堆,油价涨到10块也乐呵,也不耽误事。俺大学没念完就跑了,一边自学一边自己钻研市场出策划跑业务,不也同样可以进外资企业,上市企业做经理么?还省出好几万学费来。
当然有的人会说:你连个房子都不买,指定结不了婚。我心想:我是没有,您以为您有啊?有人说租房子不划算,租完了还是别人的,嘿嘿,你以为买房子还了几十年贷款,还清了就是你的了啊…… ▲
美国专家:中国导弹部队撒手锏并非DF-31A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10/t20091010_1139441.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10-10 星岛环球网消息:在10月1日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百余枚导弹高调亮相,引起国际军事观察家的极大兴趣。10月5日,长期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的美国核武器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发表题为《北京的导弹之谜》的文章,暗示参阅的中国导弹部队在宣示战略威慑的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实力被有意隐藏。
新型核导弹疑云难消
《青年参考》报道,对于紧盯解放军导弹部队的西方人来讲,在本次大阅兵中亮相的DF-21C(中国官方称东风21丙)中程常规导弹与DF- 31A(东风31甲)洲际核导弹均属首度登场。不过,就作为整个导弹方队“压轴戏”的DF-31A的真面目,作者认为还有些许疑点。
文章援引美国国防部发表的《中国军力报告》指出,作为DF-31型导弹(曾于1999年的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改进型号,DF-31A的射程延伸到11200公里,足够覆盖美国和欧洲全境的目标。这种单弹头导弹从2007年开始服役,目前部署了不到15枚。
让作者困惑的是,通过对比两次阅兵的现场照片,可以看出上述两种导弹的发射筒外形尺寸基本相当,与之配套的8轮牵引车也只有细节上的不同。作为具有10年跨度的两款装备,这种相似有些非同寻常——根据主流资料《简氏战略武器》的说法,较老的DF-31使用两级发动机,长约13米;射程更远的 DF-31A则是三级构造,长度比前者大5米左右——问题在于,10月1日上午驶过天安门的发射车并未体现出这种区别。
另一方面,借助早先拍摄于京郊阅兵村的商用卫星照片,也可以测算出DF-31A发射车的全长仅有16米左右,与外界的估计不符。文章据此猜测称,如果不是《简氏》等提供的数据有误,那么就只能怀疑中方此次展示的并非真正的DF-31A导弹。
神秘撒手锏“宁可信其有”
相较于真身未明的DF-31A,最令西方军事观察家感到遗憾的,要数传说中的DF-41导弹并未在阅兵式上亮相。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官方和美国情报机构均未正式确认该型武器的存在,但多年来广泛流传于互联网上的种种小道消息,还是令外人“宁可信其有”。
到目前为止,DF-41存在与否仍是个谜。不过作者注意到,中国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节目在十一前夕采访解放军二炮部队的一位领导时,也曾提及有关该导弹的话题,后者表示“谜底将在阅兵式上大白于天下”。尽管神秘的DF-41最终并未像人们期盼的那样在国庆大典上现身,但中国军方人士对其不置可否的态度,在作者看来也是耐人寻味的。
此外,一张先前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也提供了某些线索。文章指出,该照片展示了一辆采用整体式设计的重型导弹发射车,其外观与中方已公开的任何类似装备都不同。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DF-41导弹呢?作者希望就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称美军侦察难度增
与DF-41情况类似的,还有作为中国海基核力量支柱的JL-2(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这款新型装备同样无缘今年的国庆阅兵。不过,文章还是根据美国情报部门披露的消息强调说,与上一代装备相比,JL-2的突防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针对DF-31与DF-31A两种导弹的相似性,文章在结尾指出,如果二者果真采用同一款运载平台(发射车),则会给美国军方的侦察工作带来更大困难。作者甚至推论称,在中美两国爆发冲突的极端情况下,由于从外观上不易区分二者,美军可能将DF-31对地区性目标的攻击“误判”为DF-31A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从而导致战局升级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