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十年内不会对美本土构成威胁

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八)最重要的提示:“稳定压倒一切”

 

  【点评】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90 年12月24日,他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更将“稳定”、“改革”、“发展”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进行考虑: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

 

今 日 看 点 : 20090417 ▲◆★●■☆

 

中信泰富涉嫌欺诈,荣智健谢幕: 少年荣智健沉浮

http://www.topyl.com/2009/0416/29530.html

 

一个家族的数次磨难,刻下了时代的缕缕印记

http://www.topyl.com/2009/0416/29530.html

 

中国和乌克兰七大军事合作令俄闹心、美国反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176c40100cwwh.html?tj=1

 

中国海军司令表态 西方媒体纷纷解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1660f0100d4ol.html?tj=1

 

中国数十年内不会对美本土构成威胁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4-16/1024548963.html

 

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县、市、省、区

http://topyl.com/bbs/thread-568789-1-1.html

 

信泰富涉嫌欺诈,荣智健谢幕: 少年荣智健沉浮
http://www.topyl.com/2009/0416/29530.html

    2009-04-16: 2009年4月8日,香港最知名的商人之一、荣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而在5天前,作为对中信泰富涉嫌虚假陈述和串谋欺诈行为调查的一部分,香港警方搜查了该公司总部。

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一直被公众高度关注。曾经的中国式民族工商业与政治之间的广泛联系,不但给荣智健这位资本运作的长袖善舞者提供了远较他人华丽的舞台,也提供了他个人成长的非凡际遇。荣智健黯然谢幕,但荣家的故事显然远未结束。荣氏家族的荣耀沉浮,已然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轨迹的重要部分。

中信泰富换帅

2009年4月8日,衔玉而生、商场戎马半生的荣智健,无奈地选择了“退位让贤”,辞去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泰富)董事长及主席职位。当天下午6时15分,67岁的荣智健乘坐一辆灰白色私家车,从香港金钟中信大厦驶出,坐在车上的荣智健神情疲惫,满头白发映衬得脸色黯然。

中信泰富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下称中信集团)新闻发言人冀峰当天发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传真显示:“中信泰富召开董事会,同意荣智健先生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的请求,同意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先生接任中信泰富董事长兼总经理。”

从去年9月中信泰富投资外汇衍生品巨亏以来,中小股东要求荣智健辞职的声音此起彼伏。而截至 3月25日,中信泰富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荣智健仍坦言,“目前仍没有考虑过退休问题。”而该公司的业绩显示,中信泰富在2008年净亏127亿港元,总负债与2007年同比翻番。

事情的急剧转机发生在4月3日。3日9时左右,20多名香港警方商罪科探员到达中信泰富集团,搜查了中信泰富高层人员的办公室,并带走多箱档案及电脑等证物。

“香港警方的高调介入,使荣智健辞职一事最终提上日程。其实在投资巨亏爆出后,荣智健就应该选择安全降落,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被动辞职。”一位接近中信集团高层的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她并且认为,中信泰富是中信集团香港分公司,并非荣家个人的公司,投资巨亏给其他股东带来了损失,作为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的荣智健必须对此负责。

此次由在中信集团位高权重的常振明坐镇中信泰富,香港市场反应良好。4月3日在香港警方介入调查后停牌的中信泰富股票,在4月9日复牌当日从9.47港元迅速回升至10.62港元,全日升幅为10%以上。

被迫“硬着陆”

拥有两万九千名员工的中信泰富,在香港是一个无人小觑的商业王国。香港市场上戏称之为“紫筹股”,意即中信集团作为大股东,等于在这支香港蓝筹股上加了一层红色。

而自去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曝出炒澳元巨亏的消息后,市场对荣智健的去留开始关注。中信泰富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立即引咎辞职。作为财务部主管的荣智健之女荣明方,被降职减薪。

中信泰富在10月20日发表的公告中称,为对冲澳元升值风险,锁定公司在澳洲铁矿项目的开支成本,中信泰富与香港的银行签订了四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同,其中三份涉及澳元,最大交易金额为94.4亿澳元。而令中信泰富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其中一份澳元外汇合约。按照合约内容,中信泰富每月以 0.87:1的固定价格用美元换澳元,合约在2010年10月期满。

由于澳元在2008年下半年大幅贬值,一度跌至0.6:1美元左右,导致中信泰富损失严重。中信泰富在12月2日的公告股东通函显示,由于澳元的进一步走低,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合约亏损总额已扩大至12月2日的186亿港元。

香港政府多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由此展开。去年10月,香港证监会对中信泰富展开调查;12月中旬,香港警方商业犯罪调查科也介入调查,但当时中信泰富相关内部人士并不认为公司高层会被刑事起诉。今年1月17日,调查再次升级,香港证监会开始调查包括荣智健在内的中信泰富17位董事。

4月3日,香港警方商罪科高调突袭中信泰富总部,对中信泰富影响巨大。当日9时许,中信泰富职员刚刚上班,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多位警员就搜查了中信泰富高层人员的办公室,警方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中信泰富内部的工作气氛此后更显紧张。员工接到内部通知,称不排除香港警方进入员工寓所搜查,并呼吁集团员工与香港警方合作。随即,4月7日上午,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来到香港中信大厦。

中信泰富员工已经对高层的人事变动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当这一天到来时,个别女职员仍然禁不住饮泣,气氛伤感。

4月8日下午2时半,与荣智健一同辞职的董事总经理范鸿龄逐一跟员工握手道别,荣智健并没有出现。公司高层表示,常振明上任后,暂不裁员、不减薪。

此时,即将公布重大人事变动的香港金钟中信大厦门口,挤满了记者。据在场的一位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荣智健的车子离开大厦一段距离后,荣智健回头深看了一眼他为之奋斗了20载的中信泰富总部。这一刻的心情,别人也许无法体会。

显然,一个属于荣智健的中信泰富时代已成过去。4月8日,荣智健在辞职函上这样写道:“商业罪案调查科根据搜查令要公司及董事提供资料,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对这个现实,本人觉得退位让贤,对公司最为有利。”

4月3日,中信泰富在停牌公告中明确表示: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要求中信泰富及其董事就 2007年和2008年签订的外汇合约,以及从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3月16日期间发布的公告提供详细资料,以调查中信泰富是否存在“公司董事做出虚假陈述”,或者“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

“外汇衍生品巨亏事件后,市场已经对中信泰富管理层非常失望。警方的调查,更使投资者担心,该公司会否无法持续经营。”国泰君安香港公司分析师罗雷(KEVIN)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直接因袭英美法系的香港证监会,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极为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98条规定,“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为刑事罪行,经循公诉程序定罪,最多可处罚款1000万元及监禁10年。”

时任中信泰富主席的荣智健在去年10月20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曾表示,早在2008年9月7 日,公司已察觉外汇合约会“带来潜在风险”。但9月12日,在中信泰富下发的有关子公司大昌行的股东通函中,却表示“就董事所知,本集团自2007年12 月31日以来的财务及交易状况概无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变动。”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多位香港业界人士认为,香港警方商罪科的高调调查表明,警方已掌握中信泰富高层触犯刑律的确凿证据。而荣智健本人,可能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