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强军计划出台

中国五年强军计划出台
中国下一代导弹技术
中国的战略指针


港媒:中国五年强军计划出台
据香港媒体26日报道: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近作出的新世纪的军事战略决策,就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提高军队现代化防卫作战能力。根据这个决策,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三月十五日在总参召开的各军兵种、各大军区、集团军工作会议上,就三军现代化建设和今后的军事演习等作了具体部署。
  知情人士说,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关于三军现代化建设和今后的军事演习,具体规划是:
  陆军:至二○○六年,百分之四十的集团军建立陆军航空兵团。据悉,目前有第十二集团军、第二十集团军、第五十四集团军、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已建立陆军航空兵团。至二○○九年,百分之八十的集团军建立陆军航空兵团。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第一线陆军建立若干个机动地对地导弹营。
  海军:至二○○六年,八十艘常规潜艇,十艘核动力潜艇,二十艘新型驱逐舰、护卫舰,五十艘各种类型的辅助舰船,二百架以苏30MK2歼七Ⅲ为主的海军航机处于战备状态。至二○○九年,两艘新一代导弹核潜艇服役,完成改装更新十五艘潜艇、四艘核动力潜艇服役,驱逐舰、护卫舰更新电子、雷达、导弹装备,十艘新型舰艇下水,其中若干艘具有威慑力武器装备。再者,海军航空兵机种全部以歼轰七等新一代装备之,并将修建若干流动舰艇基地。
  空军:至二○○六年,第一线空军部队机种,百分之六十以上为苏27、苏30、歼十等新一代机型。至二○○九年,第一线空军部队机种基本上完成换代机种装备,扩建、修建一百个战略机场,更新若干个防空基地装备。
  二炮:至二○○六年,增建若干战略导弹营部队;三至四种新型地对地、地对空导弹服役,装备若干导弹部队。至二○○九年,完成第一阶段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增建若干战略战术中、远程导弹基地,以保障受到敌方核攻击时有反击和再打击的力量。发展铁路、公路、山谷的移动战略导弹基地,并将若干新型威慑力的中子光束武器装备若干营部队。
(转贴)惊人的中国下一代导弹技术
最近美国对中国所谓“窃取”美国核武器技术的指控,也许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发展导弹技术的不断努力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担心。实际上,中国无论是通过隐蔽或是各种公开渠道所做的努力,其目标显然是为了研究下一代导弹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战术和战略弹道导弹、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用来防御飞机和入侵导弹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在下一代导弹系统的研究中,中国最关心的技术可能会有:
先进常规弹头
末端控制和引导系统
可独立行动的对目标能重定位的运载工具(MIRV,核攻击中非常重要的系统)
降低发射系统的雷达截面积(RCS,与系统的隐蔽能力相关)
提高发射系统的机动能力
用于实现定位及武器制导功能的军用卫星系统等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和以色列在军事技术上的合作,如在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ATBM)研制上的努力,应加以关注;但根据简氏防务专家的分析,中国的大部分军事技术合作是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分不开的,其中包括了商用技术交流(但具有潜在的军事用途)带来的一些影响。
一位国际防务咨询专家针对中国的上述努力,曾发表了以下类似的言论:“随着苏联的分裂,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包括伊朗,快速的获得了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全面的军事技术。我知道,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在武器研制和军事技术获取上得到的成功,也许认为原来估计的过高,但我可以做出自己的结论,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正式的协议到秘密的努力,中国人在军事技术和人才两个方面,都获得了关键的‘实际技能’(know-how),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仅仅是从起跑线进行研究的话。”
“我并非认为他们得到了一切,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对一些关键技术不会没有保留”,这位专家还说,“我认为中国不可能获得了俄罗斯最关键的军事技术,如高能推进燃料、在低可探测运载工具(RV)中使用的电磁调制等离子体屏幕装置等;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肯定在定向能武器项目的研制中取得了有利的地位。”
另一位美国分析家说:“当然,很难知道这些获取的技术有多少已经应用于部署的武器系统之中,毕竟,在冷战时代,前苏联虽然从美国获取了大量的关键技术,但直到最后,还有许多没能整合到他们自己的系统中去。当然中国在这方面可能做的比较好,他们建立了一笔重要基金,用于支持高投入研究和实现‘蛙跳’式技术突破的经费。我们已经开始看到的例子,如DF-31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系统的多用途可重部署运载工具(MRV),DF-15型短程弹道导弹(SRBM)系统的GPS制导系统,DF-21型中程弹道导弹系统(MRBM)的雷达末端制导系统等等,都实现了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与中国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当然,不要忘记在他们的18枚(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中,有13枚对准美国。”
“我们可以拿相对简单的短程弹道导弹(SRBM)来讨论,比如由俄罗斯部署的‘Tochka-U’(北约代号:SS-21 圣甲虫),这种导弹可以每秒1000米到1800米的速度飞来,而雷达截面积(RCS)少于0.03米,攻击的有效角度在40度到85度之间,并提供了可编程的末端纠偏功能,能承受高达13g的过载。那我们现在想一下,如果这种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并应用于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话……”
“另外,我们必须考虑到,由于中国可以向国外输出军事技术而大大增强经济实力并带动了科研能力,”这位专家还说,“某些国家一直对大规模破坏性武器很感兴趣,这是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最大威胁,我们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可能会加强在军事技术上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合作。
中国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技术进展
华盛顿亚洲研究中心的分析专家费舍认为,中国最近的一项技术突破是在弹道导弹的制导系统上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例如,费舍提到,在1996年珠海国际航空展上,一位来自北京遥感研究院(以研究导弹制导系统而著名)的工程师对他说,中国已在DF-15短程弹道导弹(出口代号为M-9)上使用了GPS,并提高了打击的精确度,这种导弹曾在1995年到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试射过。
根据较早的评论认为,DF-15只是一种单级火箭,然而从最近的报道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有一个独立的弹头,而这个弹头带有小型推进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允许导弹改变末端轨道。也就是说,导弹在发射后重返大气层,临近目标时,通过使用GPS系统,可以纠正发射前预先输入的目标位置信息,并使用自带的发动机改变轨道,以更精确的打击目标。
费舍在1996年珠海航展上还了解到,DF-21型中程弹道导弹可能安装了一种新型的雷达末端制导系统,与美国现在已经退役的潘兴II型导弹使用的制导系统类似。经过这种改进,DF-21导弹的精确度大幅提高,圆周误差不会超过50米,可以说大大的提高了中国战略导弹力量的效力。根据对这种制导系统的描述,与俄罗斯自动装置中央研究院研制的一种较为接近。
由于中国已在DF-31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中使用了多用途可重部署运载工具(MRV),在衍生的JL-2(巨浪-2)型潜射导弹和射程更远的DF-41系统中也可能使用,因而为了增强导弹在战争中的生命力,中国最感兴趣的技术之一是部署诱饵发射装置,并如何发挥这些假运载工具的效果。当然,要模仿导弹发射的情形,骗过敌人的眼睛,需要对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的丰富经验,对导弹发射全波谱的掌握。不同的资料显示,在1995年晚些时候和1996初,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出访俄罗斯和乌克兰时,对这方面的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目前一个高优先级的项目是研制对地攻击巡航导弹。这种系统可能会用到其它武器系统一些派生的技术,如反舰导弹的技术。中国最近正在对一种身份不明的反舰导弹进行试验(据信可能是CPMIEC研制的YJ-2型的改进型号,与美国AGM-84E SLAM导弹大体性能相当),这种导弹使用了内置的GPS接收装置,用于中途制导。在1997年IDEX和LIMA防务展上,俄罗斯Granit设计局曾展示过类似的反舰导弹制导系统,据说中国在1995年购买了俄罗斯的巡航导弹制造技术,而且有媒体报道中国聘请了俄罗斯的巡航导弹设计小组,并在上海开展工作。另外,中国还对巡航导弹设计中的电磁和红外信号控制技术感兴趣,相信中国和以色列在这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中国对核弹头和常规武器弹头的技术研究也很重视。在核弹头方面,中国技术人员正在寻求如何使弹头降低对爆炸感应,增加弹头稳定性的技术;在常规武器弹头方面,中国正在对一种高穿透力的“暗堡杀手”弹头进行研究,这种弹头设计有灵巧引信。中国也对燃料空气炸弹(FAE)和弹头的末端制导子系统感兴趣。在这些方面,中国人和俄罗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国定向能武器的技术进展
中国很关注的一项军事技术是发展定向能武器系统。由中国核武器之父王淦昌教授等人发起的在国内外很有名的863计划,推动了定向能武器的研究。863计划中,大多数项目是与反卫星、反弹道导弹和防空有关的应用系统,但郭贺中(音译)教授的提议,加快了高能微波(HPM)束武器的研究,这种武器的作用是压制敌人的C3I和防空系统。
HPM武器的威力相当大,如果将巡航导弹的弹头中装入一个高能微波束发生器,它将使目标附近大范围区域中的电子设备失灵,产生的破坏能力比相同大小的常规弹头高了许多倍。在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曾试验了这种技术(可能借鉴了前苏联的技术),目前,美军的AGM-86C巡航导弹经过改进后,装备了HPM弹头。
美国专家曾对中国研制HPM武器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中国在基础物理研究上的丰富经验,加上前苏联专家在开始阶段的一些帮助,使研究工作进展很大。HPM武器的一个核心部件被称为螺旋爆炸电磁流束压缩发生器(FCG),在前苏联时代用于民用和军事用途,FCG提供了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发射时间,适用于HPM武器,相信中国已经研制出了这种装置。
在实验中,中国的科技人员成功的在100纳秒时间内,使脉冲能量输出值达到了3.5亿到4亿安培,下一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使能量“聚焦”,发射在正确的区域和目标之上。如果所有潜在的问题能够解决,那么HPM弹头就能部署在象Kh-55或Kh-65等巡航导弹上,可以破坏的有效范围将达到半径为300到500米的区域,换装更大的爆炸装置后,有效区域还将扩大。估计,中国将在下一个十年中部署.
中国的战略指针
  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模糊合作的准稳态关系
  中美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着的中国,这就决定了中国在中美两国关系中是弱者并且要不断地调整其策略以适应两国关系的现时状态与发展。美国在其两国关系中是强者,其政策是明朗化的。中国在其两国关系中是弱者,其政策只能是模糊的清晰、模棱两可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其政策的策略来适应美国政策环境的氛围,为自己存在发展的时空环境需要来服务的这样一种对美政策态度。
  这种现状的打破基本需要时间的尺度去衡量;不仅如此,还需要空间的尺度,需要未来两国各自发展的状态趋势和整体国际空间发展状况的态势而定。就是说,现在的中美两国关系从战略关系层面上去加以考察,是一种处于半稳态半动态的模糊式准稳态关系。
  基于此,就不难解释这一事实:一方面中国在现在“反分裂法”出台内容中包含着其关键点位内涵蕴涵的寓意存在,另一方面美国对其表示出的半无奈半撇嘴的反应态度了!
  中国以经济崛起为特征的发展基本上不妨碍现存的中美两国关系,美国为此的担忧需要以他本身经济、科技的发展、提升趋势去做必要的努力来弥补、克服此势带来的挑战而保持其超前的优势地位。
  中国在政治发展的模糊性中其清晰性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党本身执政的绝对制、人民代表大会形式的议会制、政协形式的参言参与制度。这与美国模式的权力制度最大区别体现在美国政府执政的轮换制且要受议会、司法的独立性监督上面。
  美国对于现在中国权力制度的政治体制是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的。基于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强盛其政权的事态,美国政府是有着忧虑的。不仅于此,美国对于中国民众政治生活的环境状态也抱其忧郁心态。美国坚持他的全球自由化、民主化的强烈观点是与现在中国政治制度环境状况不相符的,相矛盾的。
基于此,美国对中国是深表忧虑和质疑的–中国经济强大–政权愈加稳固、强盛 –东方社会的政治单边权力体系+东方社会基础的民意控制形式模式就愈加稳固、强盛–这一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混合物的强大政经平台对外必然性地要有所诉求,有所展现–由此洞出之的综合性聚合表现张力最终体现在其对外战略诉求上要强有力地挑战美国政治模式所信仰的在全球实现自由化、民主化的观念主张。就是说,未来中美之间的战略趋向平衡点必然会被打破;准稳态的一时展曲是相对的,多极态的竞时斗争是绝对的。
  基于此,人们就不难把握在中国与台湾之间一旦发生战事,美国是否插手台海战事的比例性占几成的问题。
  自历史演变至于今的现代世界,处处充满了矛盾。纵观天下矛盾之大,莫过于挑战美国的政治信念主张。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越过说教的阶段,要强力实施其自由、民主的政治性观念。美国对于东亚的中国,现在正处于说教的阶段而待之以观。
  中国的政治制度理念与美国的政治制度理念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理念。在过去由苏联集团充担着与西方政治制度理念抗衡的使命,今天苏联集团已经树倒猢狲散,并纷纷加入了美国政治体制理念的天地里,俄罗斯实质也不例外。这样,东亚的中国、朝鲜就显得突出起来了!中国用经济改革的理念时空观转换为消解与美国冲突的政治缓冲区,朝鲜仍旧以正统的理念支撑在与美国抗衡,这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矛盾焦点所指向朝鲜的政治背景所在。
  基于此,状态上是朝鲜在坚持自己原则而不妥协,因其势小力薄岌岌可危,金正日就只此一手“核威慑”的自卫手段了!实际而论,金正日忧虑于西方的商品化资本流通模式在其国内的企业和社会张行会改变其政治制度和信念;但中国恰与之相反,其结果是张行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而保持了其政治权力体系本身。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来,政治权力体系本身不等于政治制度的内涵实质。
  美国政治精英赖斯女士在其亚洲之行曾断言:要用商品消费观念引导中国走向自由世界之途。在这里,暴露出赖斯女士多少处于对东方社会政治和政治谋略权术的一些无知以及由其失之详察而做出的轻率之语!
  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愿意有所作为。但这并不代表是象一般美国人所理解的那样,是因为中国的观念和美国吻合。中国的深意犹如在摔鞭炮要得是一击二响的效果,一响是遂了美国的口径,淡化了中美存在的不和谐局面;二响是向金正日施压,赶着鸭子上架,无言式催促他赶快效仿中国的经济改革。就在这第二响里也不是美国人所理解的是中国本意促使金向美国的商业化模式学习的问题。实际上金正日学不学对于中国来说无管紧要,全因由中国的面子引起。
  中国之大,世界可数。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就当然地非中国莫属,中国在经济改革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变数。朝鲜以马列原则为由,迟迟不效仿中国的经济改革;由于存在着世界的人们质疑中国政治制度的问题,这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这才是中国最为看重的东西。中美联手向朝施压要其放弃核武手段,这样金正日丢了“核威慑”这一手而要能自保,其首选之谋划就只有引进美国商业化资本流通运作的模式了!一旦金正日这样作了,那么,中国经济改革的马列性实践证明就有其活水源头了。这是中国很为看重的一点!有趣的现象是,朝鲜目前正在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在这一方面进行着探讨。
  现在的人们都把世界的焦点放在了中美之间的关系上,这叫做长话短说而不是长话长说。世界上未来的一些实质性战略焦点不是这样单调的,最大的后起之秀当属俄罗斯,俄罗斯具有后来崛起的民族基础和势力基础。如果俄罗斯国内的宗教信仰能不受压抑的自由传播,那么,美国顾虑俄罗斯在政治上的翻盘是多余之举。
  中国的战略指针在原则上应采取:在中美问题上应不与其争;在台湾问题上应不躁动;在日本问题上应力趋使和之途;在印度问题上应修双好之德;在欧盟问题上应施拉拢之举;在第三世界应广结善缘;在与俄罗斯之间应不显能;在经济发展上应避急功冒进;在民间社会问题上应取扶弱安贫之态;在社会管理问题上应注重综合效应;在国内政治问题上应使显透明。
  凡此种种,谨慎做来,中华之崛起有望哉!
  著者:华汉冶子 ·作者是马来西亚孙子兵法学会会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