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可不知道的知识之八
http://bbs.voc.com.cn/topic-1719066-1-1.html
【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今 日 看 点 : 2009-01-19 ▲◆★◇●■☆
普京警告说,对奥巴马期待过高会有危险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511887
欧洲调整对华政策 渗透失望与不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为何多数官员“怕”财产公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朝韩全面对抗,第二次朝鲜战争一触即发?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511422
中国驻外大使提出“不折腾”英文译法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4423
不顾国力对外援助:中国最好体育建筑在非洲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4394
党报专版论公有制 人大教授:中国决不能私有化
http://www.stnn.cc/china/200901/t20090119_964754.html
普京警告说,对奥巴马期待过高会有危险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511887
2009-1-19 普京一语惊醒十三亿中国人:千万别对奥巴马期望过高!
普京警告说,对奥巴马期待过高会有危险。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俄罗斯总理普京今天表示,他注意到和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有关的"正面讯号",不过,他也审慎表示切勿"期待过高"。
法新社报道,普京在德勒斯登(Dresden)对德国新闻界表示:"我们非常关注这场选举,而且看到针对我国发出的正面讯号。"
他特别指出奥巴马对美在欧洲推行飞弹防御计划以及显然准备迎接乔治亚与乌克兰等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立场。俄罗斯将乔、乌两国视为其势力范围。
他说:"我们听说也完全同意,在解决限制军备竞赛问题的方法上,双方有许多相同看法。"
"我们面临了许多仅能合力解决的共同问题,至于中东问题也是一样的情况,大体上就是伊朗与禁止扩散问题。"
不过他也警告,期待过高会有危险。他说:"我深信,高度期待会导致最大失望"。
☆ 俄媒:普京称将花4万亿卢布升级俄军装备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本周四与政府官员以及国防工业专家的会谈上宣布,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底,俄罗斯将会斥资4万亿卢布(约合1400亿美元)用于军队武器装备的升级计划。
根据俄新社的确认,2009年俄罗斯政府将会提供给国防部1万亿卢布,该笔款项主要是用于购买新式武器技术与装备。普京强调说,那些参与到国家武器订购计划中的军工企业必须要保证完成接受的订单数量,并且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这些军备的顺利按时生产,即使这可能会导致民用产品的生产销售减少也在所不惜。
根据之前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为俄罗斯空军增添大概一百架新型直升机。根据军方的预测,这将有效地把俄罗斯空军的作战能力提高2.5-3 倍,其中最重要的一批军备将会是大约30架新型空中指挥机"卡-52短吻鳄"。除此之外,俄罗斯国防部将会向米格公司购买一批为阿尔及利亚空军定制的战斗机。关于这批军购国防部已经与米格公司签订了合同,根据军方透露,这份合同内容包括28架多功能"米格29SMT"战斗机。另外俄罗斯国防部正在努力于近期内完成关于6架"米格29UB"战斗机的军购谈判。据悉,所有这些战斗机将会在2009年中交付俄罗斯空军。
俄罗斯国防部计划在2009年完成洲际海基弹道导弹"布拉沃"的交付工作,同时计划在本年内完成测试随后投入量产。部分试射工作计划于俄罗斯最新型核潜艇"长臂尤里"上进行,而该最新型核潜艇的交付工作也在2009年内完成。
因低噪音而被称为"黑洞"的俄677型拉达级核潜艇建造计划也于2009年继续进行。据军方透露,该潜艇的建造使用了超过120项革新技术,被认为是"绝对的新式武器"。
从 2009年开始,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将会开始使用新型RS-24洲际导弹系统。俄战略火箭兵司令部指出:"RS-24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有效地突破导弹防御系统,从而增强俄罗斯战略核部队的威慑力。"俄罗斯国防部称,到2009年12月将会组建一个带有该导弹系统的团部,该团配备一个移动指挥所和一个营的后勤兵力。与此同时,"白杨-М"也将被继续纳入到战略导弹部队中。
然而,在未来几年内俄罗斯的裁军计划还将继续进行。到2012年所有的军部将会转化为长期兵役制,陆军和海军的士兵人数将会减少到100万。同时指挥系统也会随之改变,作战指挥"队"将会取代原先的团和营。(海澜)▲
欧洲调整对华政策 渗透失望与不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9年1月19日电/《中国评论》月刊一月号刊登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邢骅的文章“ 直面中欧关系的波折”。文章认为;“中欧关系近几年消极因素浮起的核心因素是欧洲调整了对中国的看法。”而“欧洲调整后的对华政策由此渗透出一种失望与不满的情绪,增加了控制、索取的成份。”文章内容如下:
2008年中欧关系风波迭起。双方年初围绕涉藏、奥运会问题上的争执年中似有缓解,年底却又因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会晤达赖,迫使中国决定推移中欧首脑会晤,使双方的龃龉与不和有所升级,关系受到挫折。
中欧建交35 年来的关系发展顺利。2003年,中欧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定位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升到一个高台阶。人们曾用“蜜月” 、“黄金时光”等美好语言形容关系的密切与融洽。但是,从此以后,中欧关系虽然仍继续前行,但前进路途上难题增加,磕磕碰碰,以致回落到目前困境。人们不禁要问,中欧关系到底怎么了?
☆ 欧洲对中国看法有变
中欧关系近几年消极因素浮起的核心因素是欧洲调整了对中国的看法。与后冷战时代前十余年同为国际舞台上两支上升力量,相互敬重、相互支持的状况相比,如今,欧洲对中国少了些热情与亲切,多了些冷漠与隔阂。这是无可掩饰与忽略的客观事实。这一态度的变化有深刻背景、较大的幅度与影响力。
◆(一)更多地视中国经济成长为对欧洲利益的侵占。
欧洲众多国家在跟随全球化加速、深入发展的大潮中吃力、被动:向前看与美国距离难以缩小;往后望新兴经济强势追赶,而其中新兴经济的挑战尤使欧洲紧张,难以忍受。法国前财长撰文惊呼,新兴力量的风起云涌“部分地撼动了我们社会的基础与生活方式”,而法国与欧洲对此毫无防备能力。前年底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上,欧盟及欧洲国家领导人几乎异口同声地抱怨欧洲在对外经济关系中面临“只授惠于人,而自己吃亏,有来无往的单轨状况”,声称决心扭转此种“不公平待遇”。新兴经济,尤其是中国显然是欧洲抱怨并要对付的重要目标。
在这一思路的促动下,欧盟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中保护主义措施大增。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国确实存在,或被夸大与捏造的缺点在欧洲不加分辨地广泛传播,更被一些急待时机破坏中国形象的政治力量炒作、利用。发源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在欧洲不胫而走。从官方到公众,指责中国“贸易倾销”、“剥夺欧洲就业机会”、“不尊重知识产权”、“商品品质低下”的声音四起。先入为主的误解与偏见极大地影响了欧洲舆论对中国客观、公正的认识与报导。
◆(二)更加强调关系中的思想意识因素
欧洲发展对华关系本具双层考虑:既鼓励中国不断改革、开放,给中国以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