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可不知道的知识之七
http://bbs.voc.com.cn/topic-1719066-1-1.html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 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今 日 看 点 : 2009-01-18 ▲◆★◇●■☆
朝鲜宣布将进入对韩国全面对抗状态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17/214717065711.shtml
民用科学项目取得进展的新闻,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cb4240100ciso.html?tj=1
中国海军60周年4月阅兵 护航舰队成主角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1/hongkong090117a.shtml
温总理对“参事”讲话为啥很值得研究?
http://topyl.com/bbs/thread-524091-1-1.html
中国是今年唯一一个可能取得亮丽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4329
筑牢抵御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防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朝鲜宣布将进入对韩国全面对抗状态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17/214717065711.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 新华网
新华网平壤1月17日电(记者 张滨阳)据朝鲜中央通讯社17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当天下午发表声明说,鉴于韩国李明博政府继续执行对朝敌视政策,朝鲜将对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
发言人说,李明博政府在外国势力支持下选择对抗,否定民族和解和合作,朝鲜革命军队被迫采取全面对抗态度,以粉碎韩国政府的对抗政策。
发言人说,朝鲜革命军队将采取强有力的军事报复措施,消灭叫嚣“先发制人”和“惩罚朝鲜”的韩国战争鹰派。这些军事报复措施包括“不受限制、毫不留情的打击”以及“用世界任何尖端手段都无法估量的果断行动”。
发言人说,朝鲜不承认所谓的“北方界限”,将坚决捍卫军事分界线的海上延长线作为两国在朝鲜西海的海上分界线。
发言人指责韩国军队对朝鲜频繁挑衅,妄图再次挑起西海军事冲突,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也达到了令朝鲜“无法袖手旁观的境地”,这些说明李明博政府的反朝活动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自韩国总统李明博2008年2月上任后,朝韩关系趋于冷淡。朝鲜从去年12月1日起采取了5项有关朝韩关系的措施,包括驱逐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的部分韩方人士和车辆、中断开城旅游、禁止朝韩铁路通行等。▲
民用科学项目取得进展的新闻,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cb4240100ciso.html?tj=1
2009-01-16:从中国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传来一则消息,中国在中山站附近计划建设的一部高频雷达的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将主要用于对极地地区空间环境的探测和研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用科学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的新闻,却引起了大洋彼岸美国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美国世界论坛网站日前引述一些美国安全专家的话宣称,“中国的南极高频雷达可能会被用来发展反卫星激光能力,以破坏或中断美国通过南极的侦察卫星”云云。这些所谓的“安全专家”还胡乱指责说,“中国的空间项目与美国的空间项目完全不同,都与中国军方操作有直接关系”,并举出五角大楼去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为例,称中国正在计划发展反卫星系统(ASAT systems)。
◆ 美报无端指责
美方对此的无端指责,引起了国际间科学界的强烈反响。具体负责高频雷达筹建工作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胡红桥博士介绍说,这一雷达站点这是中国极地 “十五”能力建设计划中在南极现场投入最多的一个科考设施,作为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将主要用于对极区空间环境的探测和研究。
中国即将在南极建设的这部高频雷达的相关资料也是对外公开的,据专家介绍,天线阵共由二十个天线单元组成,其中主天线有十六个天线单元,副天线有四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高二十米,天线间距约十四米,天线阵总长度约二百三十米。这部高频雷达主要是用于探测3000公里范围内的电离层对流,它将被纳入我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观测子午链”,有利于提升我国极区空间环境的探测和研究水平,扩大我国极地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程师郝战军也指出,这个项目来源于1995年,由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5家单位联合向国家的一项建议,其目的是为了解空间环境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及中国上空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更好地保证我国在空间运行的卫星和受电离层影响的各类通信导航设施的安全,因此可以说与美国的间谍卫星丝毫扯不上一点关系,不是危害卫星安全的工程,反而是保护卫星不受电离层影响的工程。美国空基反卫星激光武器
◆ 美国自曝极轨间谍卫星
而有军事专家就向本报指出,反观美国这些“安全专家”的担心,倒是不打自招的暴露了美国才是真正利用极地空间对他国实施侦察拍照,进行电子刺探等军事活动的真正的活跃分子。
据军事专家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通常被分为三种,即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轨道。其中极轨轨道是指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采用此轨道。由于美国在太空科技中的领先地位,其对极轨卫星的发射也十分重视。比如由美国国家海洋气象管理局、国防部、NASA共同开发的极轨运行环境卫星系统(NPOESS)计划就是一个耗资超过30亿美元的庞大军事侦察项目,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向地球极地轨道上空发射数颗军事气象侦察卫星,向美军提供3-7天的天气预测,而且美军还计划在这种卫星上加装一个 Landsat成像仪,这将使这些气象侦察卫星兼具侦照的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间谍卫星。
◆ 美反卫星武器研制剑指中国
同时,各种资料显示,美国几十年来在反卫星武器研发方面也是独步全球,而其中的主要假想敌也正是中国。2003年美空军就宣称要研发反通讯系统和反监视侦察系统 (CSRS),并将于2009年部署这两套反卫星系统。虽然美空军后来承认,反监视侦察系统项目已经被取消。不过,美空军称,反通讯系统目前已经具备作战能力。这套系统是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哈里斯公司共同研制,研发成本达2200万美元。据悉,该系统以无线电频率为基础,可以干扰卫星通讯,从而可以使美国实现航天优势,对敌对国家的卫星通讯进行干扰。
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的负责人兰斯•洛德将军在接受《华盛顿时报》采访时就说,空军已经部署了一支能够干扰敌方卫星的电子战部队,他的司令部在太空监测、保护卫星免遭袭击或干扰、准备对敌机发动攻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名将军还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在注意中国。未来中国将是强有力的潜在竞争者。他们在提防我们;我们也在提防他们。”其剑指中国的意图不言自明。
迄今为止,美国已经研发或者正在研发的相关武器就包括空基反卫星拦截器和天基反卫星拦截器两大类型,装备了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动能拦截弹、智能卵石拦截弹、外大气层拦截器以及电磁炮等多种反卫星武器,而拥有这样的反卫星能力,却贼喊抓贼,无端指责中国的正常科学民用试验和设备威胁美国的安全。▲
美空军成立全球打击指挥中心以对付中俄核力量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17/1426539112.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中青在线-青年参考特约撰稿
、罗山爱: “美利坚没有忘记它的大棒!”据美联社报道,1月12日,美国空军在华盛顿特区的博林基地正式启动了全球打击指挥中心(GSC),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上将亲自把一枚棒形钥匙,交给博林基地司令官詹姆斯•M•科瓦尔斯基准将,并表示GSC将确保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美国此举是为摆脱“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僵局,确保美国有能力“一次性摧毁俄罗斯或中国所有远程核力量”。
◆ GSC掌管美空军核战主力
据美国《空军时报》13日透露,GSC目前有大约55名空军人员,按计划在今年9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空军尚未选定GSC的司令官,但据称有深厚核事务背景的副参谋长助理弗兰克•克罗兹是头号人选,他曾于2005~2007年间在空军航天司令部担任副司令官,2001~2003年间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核政策与武器控制主任。
GSC负责统管美国空军的核事务,旨在加强空军战略核打击力量的统一管理、训练和指挥,提高对全球战略目标的空中打击能力,尤其增强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空中战略威慑。但奇怪的是,GSC所在地博林并未部署任何洲际导弹或具有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按照美国空军发言人的说法,博林基地中选,是因靠近五角大楼及某些核研究机构,便于同国防部高层沟通和利用该地区在核领域的专门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GSC的权威,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煞费苦心地说服空军作战司令部(ACC)和空军空间司令部(AFSPC),要它们各自交出第8军和第20军的管辖权,这意味着GSC将同时拥有陆基洲际导弹和远程轰炸机两大王牌。第8军是美国最强大的载人核轰炸机部队,拥有B-2A、 B-1B等战略轰炸机,其地位相当于俄罗斯第37航空集团军(装备图-160轰炸机)。而第20军则负责操作和维护美国现有的500枚“民兵Ⅲ”洲际导弹,它是美军现役惟一的陆基洲际导弹,分别部署全国三大基地,能袭击1万公里外的战略目标,该导弹一旦进入戒备,可在一分钟内升空作战。如果美国与其他大国发生全面冲突,GSC的任务是为其他联合司令部(如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提供战备加强部队,对敌实施致命打击。
◆ 让战略打击力量“核常兼备”
美国全球安全组织负责人约翰•派克强调,GSC的成立将推动美国空军战略打击力量向“核常兼备”方向发展。为了证明战略核部队的存在价值,美国空军积极整合原来分散给不同职能部门的核力量,打造新的指挥中枢,并加快实施核导弹用于常规战争的改造计划。目前,美国空军正在起草远程打击导弹的设计方案,这种被称为常规打击导弹(CSM)的武器沿用“民兵Ⅲ”的动力及导航系统,换装常规弹头,可攻击那些不宜采用核弹头的目标,如乘车潜逃的恐怖分子、深藏敌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设备等,可从上万公里外完成精确打击,并无须受领空权的限制。经过CSM改造的“民兵Ⅲ”,预计在2013~2015年前后全面部署。实际上,GSC就是为美国空军战略核打击部队朝“核常兼备”发展,所作出的组织准备。
自从2006年3月美国学者凯尔•莱伯和达丽尔•普列斯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提出美国有能力“一次性摧毁俄罗斯或中国所有远程核力量”后,外界恍然大悟,清楚地了解到美国军力根本没有被反恐战争拖住。俄《独立报》曾评论,“时刻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仍然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头等大事。从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就试图摆脱“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僵局,为了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美国大力开发包括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同时利用俄罗斯多年来的经济危机,怂恿其削弱核力量。事实上,美国已经在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况且美国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的单边绝对核优势地位相当稳固。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核戒备”状态也在悄然提高。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中国政府在不久前处决的间谍沃维汉,曾向美国情报部门透露大量有关中国二炮部队的情报,包括许多涉及二炮发展洲际导弹及大量“核常兼备的中短程导弹”的细节,这都促使美国战略核部队作出调整。▲
中国海军60周年4月阅兵 护航舰队成主角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1/hongkong090117a.shtml
香港 2009-01-17:中国方面引述大量论据反驳金融危机的“中国责任论”,并要求美国为自身责任做深刻的自我批评。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今年10月1日是建国60周年大庆,北京正如火如荼地准备阅兵仪式。外界关注国庆当日会有怎样盛大的仪式,西方媒体更关注当天解放军会否展示一些中国的最新式军备。其实,中国今年展示现代化军事力量,并不限于国庆日,今年4月23日也是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京城有消息传出,届时中央可能会举行大型海上阅兵仪式及示范表演。
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大陆节节败退,4月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舰艇长联席会议在少将司令林遵的主持下进行,主题是舰队何去何从问题。经过激辩,多数舰长赞成归顺共军,林遵于是宣布舰队起义。
当日,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也宣布成立,并被定为解放军海军成立日。
★ 20年来最受注目 海军西征
在建国近60年以来,海军相对陆军来说,对外作战的机会不多,比较重要的是针对越南(包括南越)的1974年的西沙之战及1988年的赤瓜礁海战。而中国这次派出3艘军舰到索马里海域护航,可说是海军近20年最受注目的军事行动。由于首波编队护航任务为期3个月(去年12月26日启程,预定今年3月25日左右返航)。在4月23日,这批从非洲海域执行任务归来的舰艇官兵肯定会成为海上阅兵仪式的主角之一。
内地民众和国际军事分析家都在猜测,中国极可能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以实现远洋作战能力,这一切都令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变得更惹人猜想。
★ 阅兵不宜近台湾 首选青岛
至于阅兵的地点,相信不会太接近台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想,影响刚刚回暖的两岸关系。由于山东青岛曾作为京奥协办城市,风景秀丽,国际形象良好,应该是海军大阅兵的首选海域。▲
温总理对“参事”讲话为啥很值得研究?
http://topyl.com/bbs/thread-524091-1-1.html
温总理对“参事”讲话为啥很值得研究?温总理讲话风格是那么真诚、率真,即充满感情,又富有贴近性;聆听温总理讲话,往往能引起共鸣,往往能使与聆听者和阅读者受到感染、感动;体会温总理讲话,即博又精,即容易理解,又值得研究……1月16日,新聘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聘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举行。温家宝向新聘的9位国务院参事和6位中央文史馆馆员颁发聘书。随后,温家宝和部分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