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战略大调整,胡六点是对台纲领性文件!

各位网友:感谢一年来您对我工作上的支持,谢谢您的光顾和关照!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关于喝水的17个误区 7、记住利水食物

所谓利水食物是指能增加身体水分排泄的食物,如西瓜、咖啡、茶等含有利尿成分,能促进肾脏尿液的形成;还有粗粮、蔬菜水果等含有膳食纤维,能在肠道结合大量水分,增加粪便的重量;辛辣刺激的成分能促进体表毛细血管的舒张,让人大汗淋漓、体表水分流失。 补也好、利也好,都是达到身体水分平衡的手段。

: 2009-01-01 ▲◆★◇●■☆□

胡锦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讲话 台湾回应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3435

最小官称成了最高称呼 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胡锦涛强调军队要继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绝密文件称英国曾向中国兜售武器

http://topyl.com/news-2811791.html

中共战略大调整,胡六点是对台纲领性文件!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516351-1-1.html

领导怕媒体的根源在于经不起监督

http://news.sina.com.cn/pl/2008-12-31/073116954215.shtml

国内群体性事件敲警钟 化解根本方法是民主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3383

胡锦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讲话 台湾回应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3435

    2008-12-3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六点意见。对此,台湾当局31日下午作出正面回应,表示愿与大陆共创两岸关系新格局。

  据台湾“中央社”12月31日报道,台湾“总统府”当天回应说,胡锦涛的讲话体现了大陆过去30年来对台政策变迁与两岸关系发展思路,“政府”乐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务实促进两岸协商、交流与互惠,并为终结两岸敌对状态,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开创新契机。

  台湾“总统府”认为,近期两岸签署6项协议、中国国民党智库董事长连战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以及“大三通”等,都可以说是两岸在累积互信和突破对立思维后,所展现的成果。

  台“总统府”还说,“政府”期待两岸未来以更多的智慧、理解、创意与包容,克服障碍、继续创造两岸“新格局”。

  附:岛内舆论积极评价胡锦涛对两岸关系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岛内引起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岛内媒体提前预告并在第一时间报道,有关各方作出迅速回应。舆论认为,胡锦涛的讲话为开辟两岸关系新局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国民党乐见胡锦涛讲话内容的实施,更希望在可见未来逐步获致具体成效。他表示,两岸人民有共同血缘,同属中华民族,理所当然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当然两岸间还存在短期不易解决的问题,台湾社会也还有一些不能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疑虑。但两岸唯有坚持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才能持续良性互动。

  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表示,胡锦涛讲话释出两岸关系善意,两岸都应掌握此刻良性互动的契机,为两岸人民争取最大的利益。张荣恭说,胡锦涛讲话等于对未来的两岸经济合作拍板,对两岸达成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阐述,也是历年来最详细的一次,显示两岸在不远的未来有机会就相关议题展开协商。

  台湾军方发言人回应说,两岸能够和平发展是亚太地区共同的意愿,他们乐观其成,同时也已经完成规划,一切将配合政策推行。

  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苏嘉宏说,胡锦涛的讲话理性务实,展示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必将对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胡锦涛针对“台独”人士的讲话,展现了恢宏的气度,显示了实力不断增强的大陆方面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更加自信,更加务实,更有耐心,更具弹性。来源: 综合 ▲

最小官称成了最高称呼 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来,中央机构几经变化。20世纪30年代,中央设立书记处;1966年8月,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时,又恢复了中央书记处。中央书记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与中央政治局是什么关系?这要先了解中共中央机构的变化,这个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紧密相关。

  ◆ 以最小的官称“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谓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中央只设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委员长或总书记“总理各级党务”,既是决策机关,也负责日常工作。

  中共一大时,将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共产党选择最小的官称、与老百姓最近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呼呢?

  中国共产党为表示与旧社会决裂的决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决不当官僚,决不做欺压百姓的老爷,选择了最小的官称“书记”,称呼党的各级领导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

  ◆ 五大时,第一次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

  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到5万多人,成为群众性的大党。中央机关仅有中央局已不足以有效地领导全党。在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将决策机关与负责日常工作的机关第一次分为两个机构。政治局是决策机关,常委处理日常工作。总书记是常委之一,既领导决策机关也领导负责日常工作机关。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沿用五大的惯例,仍是政治局决策,常委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从常委中选举总书记一人。中共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由其本身委员选出政治局,以指导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前后期间内党的政治工作,并选举常务委员会以进行日常工作。”因全国各个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发展,政治局常委分散到各个根据地担任第一把手。此时,各个根据地均受到敌人的包围、“围剿”,难以召开常委会,党的领导力量显得有些薄弱。

   ◆ 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各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达30万人。仅一个总书记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中央书记处成立的确切时间,现在已无据可考。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时,因将装文件的担子挑错了,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的报告,都留在苏区,后被烧毁,不留片纸。

  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毛泽东为主席。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主席”的称谓。

  ◆ 八大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分开了

  1956年9月,召开了中共八大。八大除设中央委员会主席外,第一次设了副主席。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主席。选出的副主席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1958年5月的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副主席。

  八大时,中央书记处第一把手不再称“主席”。新的党章规定选举总书记一人。

  此时的总书记与六大不同,六大的总书记是党的最高领导,而八大最高领导是党中央主席。

  八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时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七大规定“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 ”
,而八大没有规定他们是中央书记处的主席、副主席。这样,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就分开了,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就分开了。中央书记处有很大的权力,如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任总理的国务院要接受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书记处的权力高于政治局委员,甚至副主席。

  毛泽东这样安排自有道理,他说:“我说我们这些人,包括我一个,总司令一个,少奇同志半个(不包括恩来同志、陈云同志跟邓小平同志,他们是少壮派),就是做跑龙套工作的。”他要培养邓小平,因而让邓小平先任中央秘书长,后任书记处总书记。

   ◆ 邓小平不愿当总书记

  邓小平于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有:李富春、谭震林、李雪峰、刘澜涛、宋任穷、马明方、林枫、杨尚昆、胡乔木。当时几乎天天开秘书长会议,讨论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毛泽东召集一次秘书长会议,说得很明确:你们是干事的,对外一律用中央名义,不用秘书长、副秘书长名义。

  酝酿八大中央名单时,邓小平表示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怕不顺。邓小平说:“对总书记这一职务,我只有六个字,一不行,二不顺。”邓小平之所说“不顺”,一是和刘少奇不顺。刘是副主席、党的接班人。另一个是和周恩来不顺。邓小平之所以说“不行”,是因为刘少奇与周恩来同岁,比邓小平大6岁,他们党龄、资历、威望都在邓小平之上。

  毛泽东做邓小平和中央同志的工作,讲得很风趣:“至于秘书长改为总书记,那只是中国话变成外国话。其实,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央的秘书长。 ”邓小平插话:“我还是比较安于秘书长这个职务。”毛泽东解释:“他说不顺,我可以宣传宣传,大家如果都赞成,就顺了。”最终,八大选出的总书记是邓小平。邓小平比毛泽东小11岁,52岁,和毛泽东在开七大时的年龄一样。

  ◆ 书记处的同志比政治局的一些同志消息更灵通

  邓小平曾向毛泽东提出,书记处还是作为政治局办事机构,负责对军队和国务院的文件承送。毛泽东不同意,强调书记处是党中央的办事机构,什么事都要管,中央的事由你们做,发文用中央的名义。凡是党政军各方面送中央常委的报告、文件都要先送书记处。一般问题,书记处讨论决定,即可下达、执行。重大问题,书记处先拿意见再报中央常委讨论、决定。

  书记处要处理大量日常工作,经常每周开会三四次,常常得到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书记处的同志最早听到毛泽东的声音,知道中央核心的决策,反而比政治局的一些同志消息更灵通。

  ◆ 十二大上,总书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职务

  邓小平任总书记3年,1959年4月中央在上海召开八届七中全会,毛泽东说:小平是副统帅。1966年8月12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进行中央领导的补选和选举,林彪排在毛泽东后面,是第二位。邓小平仍然在第六位,但是陶铸、陈伯达排在他的前面。政治局常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书记处的前途。此次全会虽然书记处增补了谢富治、刘宁一两位,但因邓小平受到批评,书记处很快就停止工作。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所决定并在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并且选举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决定,中国共产党不再设主席、副主席。从此,总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最高领导职务。但是,中央政治局仍是决策机关,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下,中央书记处仍负责党政军的日常工作。(来源:《领导文萃》)▲


胡锦涛强调军队要继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 12月28日晚,正在四川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会见了驻成都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幷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2月3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在会见驻成都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解放军报报道,12月28日晚,正在四川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在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治委员张海阳等陪同下来到成都军区,亲切会见驻成都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成都战区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和新年祝福。

  胡锦涛指出,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同志们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在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同志们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国家安全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突出成绩。党、政府和人民感谢你们!

  胡锦涛强调,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安全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任务繁重而又艰巨。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要继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高潮,增强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要继续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大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

  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确保部队自身安全稳定,同时积极支持地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等陪同考察。▲


绝密文件称英国曾向中国兜售武器
http://topyl.com/news-2811791.html

http://www.topyl.com    受众传媒网 2008-12-31  
 
BBC/英国新解密的一份文件称,英国在冷战时试图向华出售军备以促进两国关系,此举引起前苏联强烈愤怒。

这份周二(30日)解密的1978年的文件说,英国认为向中国出售"鹞"式攻击机可以改善两国关系,因为当时官员们正在考虑香港的未来。而中国在毛泽东死后一直希望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人们认为这也是帮助英国工业的一个途径。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拉汉担心英国在对华关系方面落后于法国

当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官员们相信中国想要赶上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

统领英国部队的卡梅伦爵士提出,英国和中国"门口有一个敌人,它的首都是莫斯科"。这激起了前苏联人的愤怒。这项计划遇到了麻烦。

解密文件称,英国在冷战时试图向华出售军备以促进两国关系

◆ 解密文件

伦敦的国家档案馆发布的文件中透露了计划的细节。英国法律规定,绝密文件可以在30年后公开。

卡拉汉在1977年10月说,他想要当时的外交大臣欧文负责"减少英中关系和法中关系之间的差异"。

于是卡梅伦于1978年4月访问了北京。英国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促进对华武器销售。

卡梅伦访问中国前不久,在莫斯科的英国官员警告伦敦说,苏联会把任何英国对华的武器销售视为"不友好的举动",并会造成两国关系"严重"恶化。

◆ 外交关系

卡梅伦在北京的宴会上说:"我们两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一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门口都有一个敌人,它的首都是莫斯科。"这使得情况变得更遭。

一位在莫斯科的英国官员当年五月联系了伦敦办公室,说一位苏联高级官员告诉他:"苏联认为这些声明是针对苏联的挑衅的敌对的举动。"

卡拉汉对此并不担心。根据一份官方谈话记录,他告诉卡梅伦,他提供了过去一周当中唯一有趣的让人兴奋的事情。

但当英国贸易大臣德尔于当年8月即将访问中国时,卡拉汉强调需要采取一个更谨慎的态度,并呼吁德尔的演讲低调一些。

卡拉汉在给欧文的留言最上方写着:"我并不想要成为第一个给中国提供防御性武器的人。欲速则不达。"

卡拉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苏联对英中之间的武器出售计划做出了"极大的例外"。

他还说,中国和英国最终签署了一份7年的经济合同,但因为价格昂贵中国没有买下"鹞"式攻击机。▲


中共战略大调整,胡六点是对台纲领性文件!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516351-1-1.html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评论员 锺维平)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重点提出了六点意见,全面完整地构建了胡锦涛的对台主要论述体系。胡六点是新时期对台纲领文件。   

  胡锦涛的六点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对这六项主张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首先必须回顾胡锦涛的“胡四点”,多年来,胡锦涛喜欢用四段论述来表达对台的政策意见,所以通称为“胡四点”。看一看历史资料,在多达8次的讲话中,当可知道“胡四点”的主要内容:  

  一,2003年3月11日,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时,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四点意见:

    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是、要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是、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四是、要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三,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历史性会谈时,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主张:

    第一,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第二,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第三,开展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

    第四,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瞭解,融合亲情。  

  四,2005年5月12日,胡锦涛在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会谈时,就当前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再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二,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

    第三,早日恢复两岸平等对话和谈判,求同存异、扩大共识;

    第四,增进相互理解,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  

  五,2005年7月12日,胡锦涛在会见郁慕明率领的新党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大陆访问团时,就当前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三,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第四,切实照顾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切身权益。  

  六,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两岸经贸论坛上百位与会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

    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七,在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及在2008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联组会上,胡锦涛都谈到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八,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时也谈到了四点意见: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