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41-4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41、最好的朋友是你们静坐在游廊上,一句话也不说,当你们各自走开的时候,仍感到你们经历了一场十分精彩的对话。
42、你以为最酸的感觉是吃醋吗?不是的,最酸溜溜的感觉是没权吃醋,根本就轮不到你吃醋,那就是最酸最酸的。
43、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44、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5、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今 日 看 点 : 2008-12-09 ▲◆★◇●■☆
中美战略对话与经济转型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2100
中国出手又快又狠 显示出前从未有的自信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2033
中印再战,中国可有必胜把握?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0&fid=63271&tbid=2454&ismain=
最 近 中 欧 之 间 很 是 热 闹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tbid=1578&fid=116409&id=&bbsid=4&subid=0&ismain=0
解放军刘精松上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08/1508533757.html
专家称改革开放30年教育公平未完成
http://news.sina.com.cn/c/2008-12-08/143416805662.shtml
中 美 战 略 对 话 与 经 济 转 型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2100
2008-12-8: 本月5日下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在北京再一次隆重谢幕。自从两年前在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倡议下对话首开,至今已是五度,胡锦涛当天表示希望继续加强对话,而温家宝也认为对话是“富有远见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由于此轮对话适逢美国两届政府的过渡期,而全球又面临空前巨大的一场金融和经济危机,外界都非常关注这次会议的成果以及会议机制在未来的延续。因此,会议达成的40项成果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
其实,只需要简单回顾前四次SED,就不难发现SED在促进中美贸易发展、乃至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互动中,怕的不是存在理念分歧甚至利益冲突,怕的只是没有交流平台和协商机制。从这一点来讲,SED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意义。
◆ 奥巴马没理由终止SED
本次SED是布什政府任期内最后一届,美国方面白宫即将易主,奥巴马政府会不会延续对话呢?中方曾在各种场合表达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能在奥巴马政府中继续保持,甚至级别有所提升的期待。但这不能百分百的确定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是否保留SED。
从道理上讲如果没有特别的意外发生,SED将在奥巴马政府内延续。不只是因为SED原本就是以“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作为自己的主题,更因为中美两国的确有事关双方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问题需要交流协商,奥巴马政府没有理由终止SED。
我们甚至可以预期,SED会越走越深化。在气候变化和环保议题上,民主党方面比共和党明显热心一些,可望成为下一届SED的看点。
在布什任期接近尾声之际,当务之急仍然是如何应对由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这一问题上,中美两国已然命运共同体。目前中美经济关系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密切,中国已经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今年前八个月,双边贸易就达到267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业已替换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据称外汇储备超过八成是各类美国金融产品,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对美国的国债持有额高达5850亿美元。
这固然提醒中国反省自己的外储政策,但就眼下的现实来讲,中美两国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会议一开始,掌管财经事务的中国副总理王歧山就呼吁美方保障中方在美金融资产的安全。
美国方面怎么救市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的关切,是继续滥印美元,还是也勒紧腰带过日子,抑或是想想别的办法,比如放松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和对中国收购美国企业与股权的管制,进而平衡自己的贸易收支?
◆ 美将快速审批中资金融机构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就建立起以覆盖面广泛、严厉、僵硬而著称的对华出口管制制度。冷战时期,美国对华贸易禁运项目一度高达对苏贸易禁运项目的两倍。
如今当然大有不同,但美国的对华出口管制仍未根本改观。有专家称,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出口管制商品清单》中文版篇幅和重量分别为562页、1斤9 两和388页、1斤3两,以至于制订者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也承认“本条例的厚度和专业术语广泛使用的程度令人生畏”。
令人高兴的是,经过本次SED协商,美国方面终于略开中门,重申“对中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所有申请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些标准也适用于在同等条件下的美国或其它国家的金融机构”,并强调“快速审批中资金融机构的申请”。
事实上,如果美方还能够进一步放松出口管制,中美贸易将更趋平衡。尤其在节能和环保科技这一块,美方完全没有吝啬的理由。
中国当然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尽管美国财政部长、同时也是本次SED主持人的保尔森之前强调人民币要继续升值,在11月20日,美国会顾问团还建议制定法律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但问题的症结其实可能还不在人民币一定要升或一定要降,而是中国的确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转向和启动内需。
◆ 中国应大刀阔斧完成转型
从1984年开始,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的比重,一直处于低水平态势,并持续走低,从1985年的66.36%下降到 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尤其迅速,从1981年的53.1%下降到了2005年的38.2%。特别是“十五”,中国最终消费率急剧下降,2005年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那中国究竟在为谁生产呢?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8.9%,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导向,外贸依存度节节升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更是节节攀升,2001年高达44%,2002年高升 51%,2003跃升60.2%,2004年度甚至接近80%,2006年和2007年都在超过60%、接近70%的高位。
这明显畸形,外贸依存度一般不超过20%。日本以贸易为立国之基,但据称也没有超过20%。
中国政府已启动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不单是基础设施建设大上,也不只是税制有新的改革,同时还出台了多项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的政策。
事实上,在经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一直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战略方针。但效果不理想,几乎是说说而已。这一次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转向内需的压力无疑更大,中国应该顺势而为,大刀阔斧地完成外贸依存度畸高、内需严重不足的转型。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世界经济重要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中美两国能够和衷共济,协商解决好彼切的关切和各自的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全球经济将自然稳定并能可持续发展。来源: 联合早报 ▲
中国出手又快又狠 显示出前从未有的自信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2033
2008-12-7 作者: 杜平 中国单方面取消原定于本周一举行的中国-欧盟年度峰会,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外交行动。此举虽然是针对法国总统萨科齐而来,旨在对其坚持会见达赖喇嘛表达强烈不满,但其力度之大,态度之果决,连欧盟其他26国都感到惊讶。
在中欧交往史上,笔者只记得1989年欧盟凭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强势地位,居高临下地单方面决定断绝与北京的高层政治接触。现在轮到了中国,北京领导人在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可拿高层政治接触做文章。时移势易,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中国曾对个别欧盟国家采取过强硬措施,但总体上很克制,影响范围止于双边经贸和外交领域。例如,为了报复法国向台湾出售“幻影”战斗机,中国关闭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取消了法国参与广州地铁建设的计划;为了报复荷兰向台湾出售军
舰,中国召回了驻荷兰大使,将双边关系降格为代办级。但除此之外,中国基本上都留有余地,控制损害范围,避免伤及高层政治关系,尤其是要避免伤到自身利益。
相比之下,北京此次在盛怒之下取消与欧盟的首脑峰会,显然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反应模式,因为它不仅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而且更上升到多边高层政治。
◆ 为何对法国重拳出击?
再看一下中国历来重视欧盟的程度,就更能发现中国此次的外交决策为何显得非比寻常。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一直把自己与欧盟的关系视为外交战略的支撑点之一。在北京的战略视野里,欧盟不仅是其经济、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伙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借鉴对象,而且更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极,是制衡美国的战略伙伴。简言之,中国对欧盟的身份定性,更多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既然如此,中国为何一反常态,不留余地、不作妥协地报复法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盛怒之下”的举动,但实际上必定经过了一番审视和判断。笔者的感觉是,中国似乎并不担心中欧关系的可能恶化,并且似乎做好了在中短期之内与法国政府持续交恶的准备。我们不妨看一下此次外交出击的背后,可能有哪些现实的考量。
☆ 其一,法国目前正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中国拒绝与会,显然是要羞辱萨科齐,警告法国将来继续带头对抗中国之前要三思而行。北京曾经以“枪打出头鸟”来警告欧洲国家,提醒它们不要在人权、西藏和台湾问题上刁难中国,但过去一直是言语多于行动,包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对萨科齐的言行予以容忍。现在,这一枪终于打在了喜欢“出头”的法国身上,结果不只是中欧峰会受牵连,中国购买法国飞机的大笔订单大概也免不了会遇到波折。
☆ 其二,对于某些外交事务,中国民间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情绪,以至于外交部被形容为“软骨头”,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在与西方国家交往中,显得过于迁就和软弱,包括对萨科齐忍让太多。在奥运会之前,萨科齐在西方领导人中,第一个把拉萨骚乱事件与自己是否出席奥运会挂钩,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至今并未平息。现在奥运会已过,此时又出事端,如释重负的中国政府正好乘势把旧账新账一起算。
☆ 其三,中国很清楚,法国和欧盟此时只关心自己在国际经济秩序重建中的角色,并且对中国有很多要求。至于中国最关心的问题,即欧盟何时取消对华军售禁令,萨科齐和其他国家领导人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因此,对北京而言,此时不出席中欧峰会毫无损失,只会打击法国在欧盟中的威信和领导地位。同时,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组中,中国依然掌握着主动权,欧盟还会主动要求中国支持。
◆ 以前从未有过的自信
然而,以过去的一贯外交风格来看,中国尽管有上述多种考虑,但还是不大可能毫无顾忌地与整个欧盟翻脸,最多只会在双边关系上报复法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不再投鼠忌器,甚至豁出去也要让法国领教一下自己的愤怒?这一行动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考虑?是否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思考方向有所变化?在世界格局再次陷入动荡和重组之际,这一点也许更值得关注。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主要发展目标一直是与国际接轨或者“融入国际社会”,而其外交任务就是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为此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本这一目的,中国在外交上始终强调“维护大局”,主张合作,避免对抗,能忍就忍,能让则让,底线是“斗而不破”。中国民众一直批评中南海领导人“软弱”,甚至“怒其不争”,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特定发展阶段所难以避免的处境。
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切似乎都在悄悄地改变。首先必须指出,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不可能放弃开放政策,还会继续注重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但就趋势来看,中国将会从新的角度、以不同的心境,重新思考“融入国际社会”的方式和进程。
具体地说,此次金融危机虽然使中国经济遭遇冲击,但同时也使中国决策者更清楚地认识了“国际社会”和中国自身的处境与利益需求,并且从中感受到了以前从没有体会过的自信。过去,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大,它在国际事务中就越是受制于人,在外交决策中瞻前顾后的心理也越是明显;现在,既然外部市场的萎缩已成为事实,中国不如索性放弃其他幻想,改而专注于经营内部市场。从过去低三下四地有求于人,并且急于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到现在不惧西方的施压和孤立,自信和自主地自救、自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 外交更突出“以我为主”
固然,中国离不开外部市场与外部合作,但在不能完全指望外部世界的情况下,其发展战略的重心正从“外向”转为“内需”。就如同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一样,这个转变的过程,将必然导致外交决策者的思考角度和反应模式跟着转变。
换言之,在国际事务中,其实也是“无欲则刚”。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的减轻,加上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实力,有助于中国外交决策者放下很多包袱,从而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作出不同寻常的行动。中国此次对法国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也许就是一个标志。
中国当前的国力说强不强,对外开放的程度说全面也非全面,国际地位说高也不是很高,总之是处于尚未完成的大国上升阶段。在外部市场利益减少、外部环境不够友善、外部局势不够稳定的形势下,处于这种历史阶段的中国,其战略视野的焦点很有可能由远而近地收缩,而自力更生、自主图强的信念,将重新回到战略决策过程的显著位置。
最近,北京领导人多次强调,在世界经济动荡混乱的形势下,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既意味着中国将专注于内部发展,也意味着中国在外交上将更加突出“以我为主”的自我意识,其抗拒外部干扰的力度也会更加强烈。中国绝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但其开放的步伐也许会变得更加沉稳和从容。中国大概不会照搬美国当年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但在经济危机横扫全球的特殊时期,也许有必要把它拿来进行一番研究。来源: 凤凰网 ▲
中印再战,中国可有必胜把握?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0&fid=63271&tbid=2454&ismain=
纵观世界大国,仅就地理位置而言,有的幸运,有的不幸。幸运的莫如美国,东西两岸濒临大洋,南墨北加不足为敌,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本土依然完好无损,珍珠港虽曾遭袭不过是一块海外飞地,摩天楼“911”遇难也只是恐怖活动并非正规战争,即便今后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美国仍然易守难攻。不幸者当属中国印度,四大文明古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