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官员反思医改 最大损失是迷失方向

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1-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1、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2、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那就控制好自己。

3、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眼泪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4、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哭,唯一值得你为他哭的那个人,永远都不会让你为他哭。

5、两人相爱时,渴求无限甜蜜的吻,但为何在争吵时,却要用接吻的嘴互相伤害呢?

: 2008-09-23 ▲◆●■☆

胡锦涛清华上学时一文突显了成为改革开放领导人的基础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8928-1-1.html

国家发改委官员反思医改 最大损失是迷失方向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7736

是朝鲜政局变数让越南对中国爱妒交加吗?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27528.html

"举国体制"的资源错置与社会不公

http://newsvote.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90000/newsid_7591600/7591621.stm

什么原因使江泽民在文革中遭迫害较轻?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8306-1-1.html

大家都在看 中国怎样处置“三鹿案”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7705

站在海外看祖国:西方惧怕中国只因中国能办大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27371.html

站在海外看祖国:奶粉事件的国家危机公关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23279-1.html#comments


胡锦涛清华上学时一文突显了成为改革开放领导人的基础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8928-1-1.html

    胡锦涛同志在四十四年前,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上了生动的一课毛泽东思想的颂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文章,是非常及时的,也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胡锦涛同志这篇文章,向我们提示了党的改革开放领导人勇于进取的三大基础,从而,让我们更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那么,党的改革开放领导人勇于进取的三大基础是什么呢?

★ 其一,党的改革开放领导人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

在改革开放初始,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四项基本原理”。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政治纲领,也是改革开放理论的出发点。因此说,改革开放理论就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正确地运用毛泽东思想,决不是引用毛泽东同志的只言片语,而是,完整地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于实践中。比如:毛泽东在其两篇著名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并没有引用马克思列宁的只言片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是完整地运用了马列主义哲学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案例,来揭示中国革命规律。同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也是如此。由此可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 其二,党的改革开放领导人的感情基础是忠诚党的革命事业。

党的事业是什么?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幸福;邓小平一心一意地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执政为民”都是对党的革命事业忠诚的体现。

★ 其三,党的改革开放领导人的现实基础。

不同时期的党的领导人,所面临的现实基础也不同,因此,他们谋略也不会相同。这就是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一特征,就是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同样,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坚持这一特征。正是如此,我党的领导人虽然都坚持马列主义,却从不重复过去的方式。毛泽东没有重复俄国十月革命,同样,邓小平也没有重复毛泽东做过的事。因为,党的领导人都尊重现实。

当然,真正跟党走的人,也必然会有这三个基础。不然,他就不能理解党的精神,就不能辨别前进方向。因此,不具备这三个基础的人,哪怕是只缺一个基础的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者!

★ 附:胡锦涛早年一文:

上了生动的一课 毛泽东思想的颂歌

——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清华大学学生 胡锦涛)

人民日报1964.10.06 第 6 版  

看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旧中国沉重的苦难,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鲜血从事艰巨的革命斗争,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情景,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都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我从内心感到: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受过旧社会苦的年青人来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给予我们深刻的忆苦思甜教育。从《旧中国的苦难》一场里,我看到在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食不糊口、衣不遮体,他们肩上压着沉重的负担,在皮鞭下牛马似的干着活,却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残酷的国民党反动派还要抓壮丁,弄得劳动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无耻的帝国主义者,他们吸尽了中国人民的鲜血,还任意残杀中国人民。的确“不懂得剥削,就不懂得革命!”这种阶级的深仇大恨,国家民族的耻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我们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要把黑暗的剥削制度从地球上消灭干净!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我们党和毛主席的伟大和英明,使我下定决心,更加坚定地跟着党走。歌舞中充分地显示了从党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革命就走上了新的历程,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以后,我国的革命事业更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是在毛主席的指引下,红军完成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解放区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生产运动;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耀下,今天我们又高举三面红旗,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一切都雄辩地证明,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他代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他代表了我们六亿五千万人民的革命呼声,我要更好地听毛主席的话,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定地跟着党走,永远前进在毛主席领队的革命行列中!  

看了这场歌舞,联想到今天大好的革命形势,我深深感到我们青年一代肩上担子的重大。我们的革命先辈吃尽了千辛万苦,打下了今天的江山。我们青年一代能不能接好革命的班,这是关系到我们的党会不会变质,我们的国家会不会变颜色,我们的革命事业能不能进行到底的严重问题。我们决不能把先辈们流血牺牲得来的革命果实从我们手中丢掉。我是一个青年学生,要更好地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努力吸取革命先辈的革命经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走革命化的道路,走劳动化的道路,决不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

国家发改委官员反思医改 最大损失是迷失方向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7736

    2008-9-22 作者: 周凯   
    
  在昨日举行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表示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迷失、从业者对宗旨灵魂的败坏、医患关系紧张。并指出医改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9月21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就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迷失和对宗旨灵魂的败坏,以及医患关系紧张。

  王东生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进行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先进的医疗设备大量配置,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因资源短缺造成的看病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但同时,改革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医药费用大幅度增长,个人支付比例增加。王东生列举了一些数据,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增长了68倍,同期政府和社会投入由
78.8%下降到50.7%,个人支出由21.2%增加到49.3%,看病贵、看不起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二是对医疗机构监管不力,医德医风每况愈下。在放开搞活、鼓励创收政策引导下,医疗机构逐利行为不断增强,花样不断翻新,医疗费用成倍增长。行政管理部门疏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更加剧了医疗机构和医生不规范行为的发展。

  王东生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市场经济机制改革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分清市场与政府的职责,把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用市场化的办法进行改革必然走向趋利化,违背了公益事业的发展规律,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必须回归其公益性质”。▲ 来源: 中国网

是朝鲜政局变数让越南对中国爱妒交加吗?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27528.html

2008-09-21 李奉先 文 : 前不久,越共总书记向中国政府求援,度过了经济危机。没多久越南便与美国埃克森-美孚达成了一项油气初步勘探合作协议,而勘探地点恰位于南海中越争议海域。越南将上百南沙油气区全球招标,美俄法英德等国公司已与越南签订合同,开采的却是中国的石油。越南甚至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是什么原因促使越南既有求于中国又敢开罪中国呢?难道是朝鲜半岛的政治波动促使越南这样做吗?笔者认为不单单如此:

◆ 1、越南的经济现状迫使它试图通过南海问题转移国内对政府的抱怨情绪。

 中国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越南是南沙争端中我国最危险也是最难解决的对手。”在南沙主权问题上,越南的既得利益最多,它占据了23个岛屿,并且每年开采三千万吨石油,而中国实际控制仅仅6个岛屿。越南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后,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国际上公开招标。

招标的目的是引狼入室,从而染指更多的经济利益。以此激发国内民族的向心力,让国内民众很快忘记中国对越南的无私援助,越南当局此举自认为最上手的如意算盘。

◆ 2.妄图靠国际因素借力打力。

 近几年来,越南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上述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历史上的西方列强,签定合同后,将试图给中国制造麻烦和难题,使主权之争演变成国际问题的多方外交纠葛。越南当局明白:南沙的石油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仅2006年上半年,越南油气总公司油气开采产量就达1237万吨,其中原油为860万吨,天然气37.6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约为820万吨,出口额达41.4亿美元。越南不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将世界主要大国都牵扯这一争议性的课题。

◆ 3、越南面对中国在越的影响力深为恐惧,牵制中国它才能再其势力范围内军事称霸。其实越南很自卑,越是歇斯底地叫嚣越反映其里子的虚无。越南对中国的感情:又怕又爱。虽然频频挑衅,却又频频败北,消弱中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才能使其具备备底气,这一点,笔者认为越南与韩国很相似。

◆ 4、中国因为国内经济建设,越南担心中国走民族复兴之路,会使其本身再次中华化。越南明白自己过去曾经是中国的地方政府,疑虑和戒备促使其打出“中国威胁论”的牌子。想要借题发挥,南海问题便是很好的话题。

于是越南不断与中国表面亲昵互动,一边又积极推进与强国的军事合作。正如香港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先生认为:“越南为了能够在东南亚抗衡中国,冷战时代是依靠苏联支持搞地方霸权主义,现在它又积极推进与美国、日本及印度的军事合作,并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其矛头当然首先是对准中国。”

◆ 5、历史上南海主权的争论,越南担心自己的证据无法站稳脚跟,有必要引发东盟的关注。

以东盟或南海各当事国之力共同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食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 6、越南认为自己有能力打造强势海军,必须有中国的默许和支持,它才能称雄该地区。越共九大后,越南大力推行海洋发展战略,没有中国的杯葛,它将能为所欲为。所以它得与中国“恩爱”,尽管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不恩爱,害怕中国真的震怒……

◆ 7、越南担心中国想把它抱得太紧,因此越南试图通过求助于美国,再借助另一个大国俄罗斯与中国相抗衡,于是它认为有向中国骄人和叫板的资本。

越南军方人士称:“自200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越南海军的空战能力大大增强,而购买苏-30MK、米-28H、卡-31和苏-39等先进战机的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越南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

越南国防部长范文查甚至放风说:“如果没有美国驻军,我们都知道谁会过来。等我们明白时,中国人可能在南沙站稳了脚。”范文查公开表示:“希望把金兰湾和美国作新一轮的妥协交换,换取美国的军事合作。”

◆ 8、越南当局认为台湾因素和美日因素一直牵制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根本没精力没时间和越南转趋交恶,意识形态问题使中国忍气吞声。台湾为了寻求所谓的“国际空间”,不惜贸然接近越南。这给大陆在处理越南局势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而越南地处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日石油运输线的必经之地。美日围堵中国的都必须利用东盟来牵制和制约中国。

最后指出:朝鲜半岛变数起伏,越南需要中国维持其国内政局稳定,但也渴望朝鲜因素制约着中国的战略布局。美国“和平演变”越南的方针,一直没有改变,越南夹在中美大国博弈之间,不得不权衡利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对越南素来以德报怨,但关系主权尊严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只是隐忍不发罢了。向来“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中国其实洞若观火,中国仍以最大的诚意和博大的胸怀珍惜中越友谊,只希望越南迷途知返,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则已。▲ 2008-09-21 李奉先 文

"举国体制"的资源错置与社会不公
http://newsvote.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90000/newsid_7591600
/7591621.stm

透视中国、何清涟
 
中国政府为北京奥运做出巨大投资

北京奥运盛宴结束,中国终于用金山银海堆出了"金牌第一大国",这很让中国政府受到鼓舞,于是官方人士放话,今后还要坚持体育的"举国体制"。因此,我想讨论一下举国体制的两大弊端:资源严重错置与社会不公。

★ 资源错置:教育、公共福利与奥运金牌孰轻孰重?

先列举一组数据说明中国财政收入的支出流向。即使按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且大大缩水的430亿美元(另一个北京奥组委顾问黄为透露的数据是5200亿人民币,计700多亿美元),这一投入也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