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句話令你大智若愚,細味人生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0&msg_id=4437&level_string=0&page=1
六十六、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
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被批評的。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六十七、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六十八、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今 日 看 点 : 2008-09-11 ▲◆★●■☆
俄罗斯北约“撕破脸”西方面临烫手山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一、一意推动阿南独立 俄国北约硬碰硬
二、对北约失去耐心 俄罗斯不惧“新冷战”
三、俄罗斯握有“能源牌”欧盟自找下台阶
四、上合峰会受考验 中国可望成为赢家
朝鲜60周年大庆 金正日未露面惹外界关注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80
韩国断定金正日健康异常 已开始制定对策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93
美称中国军官留学英国意味对华军售即将解禁
http://mil.qianlong.com/37076/2008/09/10/3943@4652149.htm
俄罗斯北约“撕破脸”西方面临烫手山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7: 进入8月份以来,俄罗斯与美国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在南奥塞梯等问题上的争端迅速升级,俄美关系呈现出冷战后最紧张的状态。就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围绕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问题的一场较量将在所难免。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惧怕冷战。问题是,一场“新冷战”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如何看待俄美关系的恶化?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季 实)
★ 一、一意推动阿南独立 俄国北约硬碰硬
◆ 1、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俄罗斯承认阿南独立
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承认原属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此举等于分裂格鲁吉亚国土,刺痛了西方国家的神经,立即遭到美、英、法等国强烈反对。分析人士认为,在8月8日的格俄冲突渐渐有所缓和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罗斯与西方看来将围绕南阿独立问题展开新一轮博弈,令人担心新一轮冷战是否来临。(香港中评网)
2日,格鲁吉亚外交部照会俄罗斯驻格大使馆,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格外交部当天还正式宣布,格鲁吉亚退出同俄签署的有关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协议。分析人士指出,格鲁吉亚这一举措使本已陷入僵局的俄格关系雪上加霜,而俄格关系的持续紧张也使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北京中国日报网)
分析人士认为,在俄罗斯宣布正式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格鲁吉亚只有把事情做得越来越极端,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也才能得到西方更多的帮助。不过,格鲁吉亚决定与俄罗斯断交的现实则使俄格在解决南奥塞梯冲突中实现对话的前景更为渺茫。两国关系恐怕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紧张。(广东大洋网)
早在今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时,许多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就预言科索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影响也可能会波及全球,甚至动摇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时隔半年,随着俄罗斯承认阿南的独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如法炮制”科索沃模式走上“成为主权独立国家” 的道路。只不过这次俄与西方互换了一下“角色”而已。(北京国际在线网)
◆ 2、美俄争相排兵布阵 黑海火药桶一触即发
8月26日,美国迅速派遣海军“麦克福尔”号导弹驱逐舰、海岸警卫队“达拉斯”号大型执法舰和海军第6舰队旗舰“惠特尼山”号等5艘舰船前往黑海。同时,8艘北约军舰已在黑海北部集结待命,另外还有9艘北约舰艇也正风风火火赶赴现场。北约大军来势汹汹,摆出了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北京环球网)
俄罗斯毫不示弱,黑海舰队旗舰、刚刚击沉一艘小型格军战舰的“莫斯科”号立即重新出港,当着北约军舰的面,大搞包括导弹试射在内的一系列“武器测试”。双方剑拔弩张,横眉怒目,“拥挤”的黑海巨浪滔天,战云密布,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黑海水域是中亚地区能源往欧洲输送的关键区域,也是西方和北约国家渗透俄罗斯中亚腹地的重要通道。这也再次印证了抢夺地盘才是这次各方因南奥塞梯大打出手的真实目的。(上海东方网)
俄黑海舰队前司令日前放言:“20分钟内可全歼北约军舰集群!”这种过于夸大的自信恰恰显示出某种底气不足。对俄武装部队来说,击败比自己规模小得多、装备差得多的格鲁吉亚军队,相当于一次“例行演习”。但这场“演习战”却暴露出了俄军的缺陷——开战第二天,第58军司令官阿纳托利•赫鲁利耶夫便在格军的一次伏击中负伤,险些丧命;俄4架战机,包括一架图—22超音速轰炸机,被格防空武器击落。这都显示出俄军战术的落后,制空、精确制导能力的不足。相对经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实战考验的美国“天军”,一旦“擦枪走火”,俄军胜算确实不大。(浙江在线网)
◆ 3、意在推倒“新柏林墙” 俄国震撼前苏联阵营
8月8日晚上,俄罗斯总理普京人在“鸟巢”,心却不在奥运会开幕式。他所考虑的,是刚刚爆发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俄罗斯要通过这场战事,给坐在“鸟巢”另一边的美国总统布什发出强烈的信息。显然,萨卡什维利犯了严重的误判:他可能以为这天是奥运会开幕,其他国家就不愿干涉。出其意料,俄罗斯迅速增兵南奥塞梯,给格鲁吉亚军队以重创,在世界面前大大地羞辱了格鲁吉亚。而没有行动的,恰恰是格鲁吉亚十分希望接近的新朋友美国。(上海《文汇报》)
格俄冲突喻示着前苏联地区局势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对全球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暗暗积聚的苏联遗产地缘政治之争添加了军事成分。莫斯科愿意而且有能力在国外地区动武,这是一种新局面。而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承认南阿独立,这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首次通过军事手段来改变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和边界,必将动摇整个前苏联阵营的秩序。(俄新社)
德国外交政策委员会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拉尔说,如果西方决心现在让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新的柏林墙恰恰会出现在格鲁吉亚。俄罗斯早已意识到,格鲁吉亚迟早要加入北约,与其让格鲁吉亚带着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加入北约,还不如拉住它们,一方面在西方面前显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在黑海的军事影响,增加自己南向出海口,为将来东山再起做准备。(香港中评网)
★ 二、对北约失去耐心 俄罗斯不惧“新冷战”
◆ 1、北约东扩激化矛盾 俄国西方积怨总爆发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宣布承认格鲁吉亚两个州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步步挤压 ”,从北约东扩到美在捷克、波兰建立反导基地突然达成协议,从格俄在南奥塞梯的军事冲突到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俄罗斯在被步步进逼、忍无可忍下与西方终于撕破了脸,这是俄罗斯与美欧主导的北约之间矛盾的总爆发。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已“今非昔比”,俄就是要想通过承认格两个州的独立,对这种不断“被围”的进程断喝一声。此次俄罗斯的强硬表态为自己占据了非常主动的位置,明确表明自己不可能在国家利益上让步,为今后谈判赢得了主动地位。(北京《光明日报》)
俄罗斯最担心的还是原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特别是担心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这两个地缘位置重要的国家投入北约怀抱。一旦成功,等于
北约向俄西部缓冲地带打入了楔子,使这处二战时期抵御德国进攻的战略西线袒露在北约眼前,给俄本土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广东《广州日报》)
◆ 2、俄罗斯再做大国梦 新对抗西方时代来临
26日,梅德韦杰夫直言不讳,如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惜冒险,俄方将准备与北约“完全中断关系”,“冷战或其他任何事情都吓不倒俄罗斯。俄罗斯不惧怕新的‘冷战’”。这是本月8日格俄冲突以来,俄罗斯展现的最强硬姿态,表明其对美国及北约频繁的小动作正在失去耐心。(香港中评网)
随着俄罗斯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国内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表现得更加充满自信。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曾撰文指出,俄罗斯正在重返国际舞台,受辱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将会伺机反击。(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
◆ 3、冷战未必死灰复燃 俄罗斯受困经济实力
有人担心,目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已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似乎有可能再次濒临新一轮“冷战”的边缘。但也有评论指出,俄美关系转向对峙具有战略历史意义,标志着俄委曲求全、适应西方安全体系时代的终结,但如果把俄美对峙比喻成“冷战再起”,幷没有根据,两个实力一样强大的集团进行军事对抗,才是冷战的前提。尽管俄罗斯实力有所恢复,但还不足以对抗整个西方世界。对俄领导人来说,以往“冷战”失败的惨痛教训,依然记忆犹新。“能源武器 ”固然威力巨大,却是一柄“双刃剑”。俄强硬外交姿态,只是显示它不怕对抗,真实目的恰恰是要避免对抗。(香港中评网)
也有专家从经济层面分析认为,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冷战前的局面。据统计,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相当于美国的14%,超过一半的出口是到欧盟,如果欧洲市场切断,俄罗斯经济将马上陷入危机。另一方面,尽管俄罗斯拥有数量可观的核武器,但已与80年代的超级强权前苏联无法相比。(广东《广州日报》)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在围绕南阿问题上的较量将持续下去,但在美国无力解决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情况下,他们未必有余力开辟新战场。而俄罗斯今后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国力恢复与稳定方面。故此似可预料,双方将把冲突抑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新一轮“冷战”爆发的可能性幷不大。(香港中评网)
★ 三、俄罗斯握有“能源牌” 欧盟自找下台阶
◆ 1、欧俄走向十字路口 对抗不符合长远利益
在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了唯一的霸主,大部分西欧国家无力、也无意去试图矫正美国的霸道,在南斯拉夫解体、北约东扩和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等涉及欧洲的重大问题上,往往追随美国,毫不考虑俄国的观点,顶多也只是维持一个与俄对话的假像,实质上始终将俄国视作潜在的威胁,对其采取防范甚至蔑视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达到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呢?问题是,超级霸主美国可以只信强权、将互信合作踩在脚下,在无暇顾及欧洲纠纷时可做甩手掌柜,而欧盟则被迫面对欧洲的现实,去收拾因强权政治造成的残局和乱局,去抚慰格鲁吉亚(给予援助),去跟重做大国梦、更被美国激怒的“俄国熊”打交道。这种角色不易扮演,其中的滋味更不好受。
回顾欧俄关系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政治领域的忽冷忽热和经济领域的持续升温,几乎已成为常态。特别是东扩后,欧盟的新东欧成员国对“俄罗斯帝国 ”的恐惧根深蒂固,频频为欧盟构建“大欧洲”的梦想踩刹车,波兰和立陶宛两国的强硬立场,更使欧盟仅为启动与俄罗斯新伙伴关系谈判就花去了两年的时间。但欧俄之间的经贸关系却未受政治因素的干扰,2007年,欧盟以占俄罗斯贸易额的51.5%高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累计获得的外国投资76%来自欧盟成员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成为了欧盟最大的独立能源供给者,欧盟42%的天然气、32%的石油和24%的煤依靠俄罗斯进口。欧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俄罗斯需要欧盟的技术和资金,欧俄在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使双方的政治关系始终“斗而不破”。(法国《欧洲时报》)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南奥塞梯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欧俄间的实力对比的变化,欧盟必须重新评估俄“更具进攻性”的外交政策给双边关系带来的挑战。非敌即友的冷战思维已不合时宜,对抗不符合欧俄双方长远利益。未来,欧俄关系能否沿着良好的轨道发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北京《光明日报》)
◆ 2、制裁雷声大雨点小 欧美仍需俄罗斯相助
俄罗斯现在出手教训格鲁吉亚,正是最好时机:格鲁吉亚动武不那么具有国际法支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相比力量相差悬殊;美国身陷两场战争,眼下不可能卷入第三场战争,况且是对占着那么些理儿的有核国家;美国总统大选将临,现政府怕给共和党竞选搅局,不敢轻举妄动;欧盟或北约中的一些国家,尤其是需要购买俄罗斯油气的国家,对俄罗斯也得有所顾忌;伊朗核问题还远非解决,俄罗斯对美欧仍有利用价值。
鉴于那么多的胜算,俄罗斯这次是吃定了西方。不仅支持南奥塞梯独立,而且支持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独立,而后者幷未受到格鲁吉亚政府军的打击。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一致通过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俄总统也已签署命令,承认它们独立。面对最近美国波兰达成反导协议、北约拉拢格鲁吉亚等俄罗斯周边国家一系列不利于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事件,莫斯科终于以动武的方式做出了报复。(上海《文汇报》)
尽管西方反响强烈,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法国总统前往斡旋,说服了俄罗斯从南奥撤军。而美国虽然已对俄罗斯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取消同俄罗斯的联合军演,还可能拒绝俄罗斯加入WTO,或将其逐出G8,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斯蒂文•皮弗指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领域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因此不可能与俄罗斯彻底摊牌。俄罗斯国家杜马前政策顾问阿列克谢•瓦先科也认为,“孤立俄罗斯谁会受到损失?欧洲会发现没有天然气可用,而且如果俄罗斯从美国银行取走大量存款,美国将破产。”因此,有舆论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西方该如何容忍一个东山再起的俄罗斯,而不是谈论如何与俄罗斯交战。(香港中评网)
◆ 3、解决危机难有作为 欧盟恐难制裁俄罗斯
在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冲突的乱局中,欧盟究竟能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这一问题,欧盟在9月1日的特别峰会上实际已经作出答复:无可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