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关注蒙古战略位置 中国东北受威胁

七十二句話令你大智若愚,細味人生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0&msg_id=4437&level_string=0&page=1

六十一、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六十二、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

六十三、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六十四、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六十五、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 2008-09-10 ▲◆●■☆

前空军专机师师长:林彪“叛逃”的四大迷题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7&msg_id=9612&n=66914

萨马兰奇:我为什么热爱中国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898

陈云与邓小平李先念密商“交班”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0257-1-1.html

中国新建西沙群岛机场和情报监听站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809/t20080909_861518.html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政改和民主出现三大走势

http://www.zaobao.com/zg/zg080909_505.shtml

金正日未出席朝鲜建国60周年阅兵

http://www.sina.com.cn

以色列部长暗示可能绑架伊朗总统内贾德

http://news.sina.com.cn/w/2008-09-10/023714426457s.shtml

美军关注蒙古战略位置 中国东北受威胁

http://phtv.ifeng.com/program/jqgcs/200809/0905_1650_767684.shtml

前空军专机师师长:林彪“叛逃”的四大迷题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7&msg_id=9612&n=66914

    2008-9-6:  前空军专机师师长时念堂:1971年“9•13”事件发生时,我正在空军专机师任师长兼驾驶员。林彪叛逃所乘坐的256号三叉戟飞机及其机组人员都属于我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和一些战友一直在从空军飞行专业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9•13”问题。

  ★ “黑匣子”之谜
 
  “黑匣子”是飞机飞行情况的整个记 录系统,它主要有两个部件:一个放在机尾,是飞机状态记录器:一个放在机头,是飞机语音记录器,记录飞机上人们的谈话和其他声响。但是,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蒙古国温都尔汗坠落后、我驻蒙使馆人员到达现场时,所有“黑匣子”都没有见到。究竟是人们没有找到它们、现在仍然抛弃荒野呢?还是被先我到达现场的外国人取走了?

  以我们飞行专业的眼光判断,这些“黑匣子”一定还保存在某个地方。其根据是:256号三叉戟飞机的机尾是全机中最大的一块没有燃烧爆炸的金属物,据此可断定:装在这里面的飞机状态记录器会完好无损且不会被抛出去。在机头部位,盛着语音记录器的架子,也仍然完好无损,因此也可以断定:语音记录器“黑匣子” 也不会损坏。

  随着“黑匣子”这个“母谜”的出现,一些“子谜”也浮出了水面:

    ◆ 一、256号三叉戟飞机驾驶员、空军专机师副政委潘景寅被炸死后,先是作为林彪死党和叛徒追查的。后来,中央实事求是,将其定为“正常死亡”。那么,潘景寅在空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有没有企图把飞机开往别处?

    ◆ 二、机组人员和林彪一家子说了些什么?

    ◆ 三、飞机上是否发生了争斗?

    ◆ 四、林彪叛逃起飞后,周恩来曾经通过航空联络系统对他喊话,希望他回来,林彪没有回话。那么,林彪是否听到了周恩来的喊话?如果听见了,他是怎样表示的?

  ★ 加油量之谜

  飞机的加油量能明白地显示飞机要飞往哪个地方的哪个机场。加油量不能少,少了就达不到目的地;但加油量也不能多,多了还会影响飞行速度、高度和飞行时间,更会带来落地爆炸的危险。
 
  林彪一家是在1971年的9月12日下午6点把256号三叉戟飞机从北京调往山海关的。在北京,要求机械师李平加油,加油量原定16吨而实际的加油量是15吨。飞机于当日下午6点半左右到达山海关机场,查看油量,还剩了12.5吨。这时候,潘景寅又叫李平把油量加大到17吨。但是,油车上的加油设备和三叉戟飞机上的加油设备不配套,油加不进去。当时,李平向潘景寅说明了情况,并请示是否采用别的办法加油。潘景寅思考了一下,说:不用了,明天早晨再说吧!
 
  这一系列的加油量说明了256号三叉戟飞机不是飞回北京的。因为,到山海关这样短的距离其来回根本用不了这样大的加油量;也不是飞往苏联的。飞往苏联的油量,至少需要20多吨;只有可能是飞广州。从山海关到广州比从北京到广州稍远一点,所以加油量从16吨提高到17吨,中间不用落地加油。

  第二天0点05分,潘景寅接到了一个电话,之后便开始了紧急行动。潘景寅指示给飞机加油,但是,仍然加不进去。正在这时,林彪的轿车开过来了。只见林彪被飞机上面的人拉着、被飞机下面的人推着,好不容易地上了飞机。之后,叶群急忙下令:马上起飞!还没等加油车完全离开,飞机就冲了出去。这时,256号三叉戟飞机上的存油量仍然是12.5吨,这就向我们摆列出了一系列的谜:

  ◆ 一、林彪一伙逃跑,究竟原想逃往哪里?

    ◆ 二、潘景寅非常清楚:12.5吨的加油量,只是飞往苏联实际所需量的一半。但他还是向苏联飞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绕大圈之谜
 
  飞机在空中飞行,航向是用“度”来标示的。按照顺时针方向,一周为360度。正北方向为0度(N),正东方向为90度(E),正南方向为180度 S ,正西方向为270度(W)。其他方向可参照这些正方向来确定。

  林彪叛逃所乘坐的256号三叉戟飞机,按照正常的飞行程序,它必须在上升到100米至150米之间转弯到航线的航向上去即目的地的方向上去(林彪外逃的航向,应该是325度),然后再继续爬高,到达预定的高度之后,再改为平直飞行。完成这个过程,三叉戟飞机只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然而,256号三叉戟飞机却用了20来分钟的时间:

◆ 第一阶段:飞机起飞的方向与去广州的航向基本一致,为244度。飞机在这个航向上稳定了四分钟左右;

◆ 第二阶段:航向270度至280度。飞机在这个航向上又稳定了4分钟左右,这个航向,是从山海关回到北京的航向。

◆ 第三阶段:航向从290度越过叛逃航向 325度而到达航向340度。第四阶段:飞机稳定在叛逃航向上即325度上。飞机在山海关机场起飞后,在空中画了一个硕大的问号。这就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 一、256号三叉戟飞机仅剩下12.5吨的油料,是飞到苏联实际所需油料的一半左右,那么,林彪叛逃去苏联,就得最大限度地节省油料作直线飞行。然而,飞机却在空中绕起了大圈,浪费油料。这是为什么?

◆ 二、中央曾经结论说:256号三叉戟飞机的飞行员是“正常死亡”。那么,机组人员在空中是否与林彪一家保持了一致?

◆ 三、林彪一伙在山海关机场起飞后,是否曾经想去广州?是否有人曾经想回北京?如果是,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航向?四、飞机的航向曾经从 290度越过叛逃的航向325度到达340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古怪航向?这是要干什么?

  ★ 自行降落之谜

  有人怀疑,256号三叉戟飞机的坠毁是被导弹击中的结果,其根据是:飞机上有一个孔洞。但“9•13”事件发生后不几天,根据我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孙一先拍摄的256号三叉戟飞机降落爆炸的现场照片及他所掌握的现场情况,以及我所掌握的256号三叉戟飞机的情况及飞行专业知识,我否定了这种说法。
 
  我的根据是:

    ◆ 一、256号三叉戟飞机上的孔洞,直径约30厘米,且呈不规则形,这不是导弹的射径:

    ◆ 二、孔洞在机翼下面,位于“中国民航”的“航”字旁。孔洞只在机翼下面有,而在机翼上面没有。如果是导弹击中,则上下两面都要有孔洞;

    ◆ 三、导弹打下来的飞机,不会再滑行。而256号飞机在地面上滑行了29 米。既然飞机不是导弹打下来的,那么,只能是飞机自行降落的。

    可问题来了:根据我们的测算,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落地爆炸前,油箱里至少还有2500公斤的存油,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飞了?为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