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6-1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6、眼泪的温度有530℃,只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冷,流出来的时候才会降到53℃。 7、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0、只需一分钟能碰到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花尽一生的时间却难忘掉一个人。
今 日 看 点 : 2008-07-13 ▲□◆★●■☆
以色列暗示将袭击伊朗核设施 美称不放弃外交手段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3306
蒙古颜色革命幕后:美想成立“亚洲版”北约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23/20080710/14961052.html
抗击癌症,中国几乎全面溃败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3300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城市和农村癌症死因差异凸显城乡差别之痛
·过多资源用于中晚期患者治疗而忽视了预防
以色列暗示将袭击伊朗核设施 美称不放弃外交手段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3306
2008-7-11 作者: 张乐
就在美伊高调在波斯湾附近举行军演比赛之际,以色列10日暗示,以军方已经做好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准备。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10日对媒体暗示,以色列军方已经做好准备,一旦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以色列将毫不犹豫地袭击伊朗核设施。不过巴拉克随后补充说:“对方的反应也是我们进一步行动的依据。”
巴拉克还把可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的袭击与1981年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未完成的核设施做了对比,暗示以色列打击伊朗的举动“有先例可循”。1981年6月7日,以色列曾出动16架F—16战斗机,长途奔袭摧毁了巴格达附近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
以色列从没放弃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巴拉克的一番话是以色列高层对伊核问题的最新表态。而选在美国和伊朗举行“军演竞赛”时,巴拉克说出这番话,则被西方媒体看作是加强对伊朗的警告。
美国称仍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11日说,伊朗日前进行的多次导弹发射试验并没有改变美国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决心。
佩里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说,伊朗试射多枚导弹是对国际社会的挑衅,将使伊朗更加孤立。她强调,伊朗的这种做法只会使国际社会更加坚定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决心。
据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9日和10日试射多枚导弹,其中包括一枚改进型“流星-3”型中程弹道导弹,其射程可以覆盖以色列全境及美国设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9日发表评论称,伊朗此举证明了美国对伊朗发展远程导弹的担心,以及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必要性。他同时说,美国仍在努力通过外交方式和经济手段促使伊朗政府改变目前坚持核计划的政策。
白宫发言人弗拉托10日说,伊朗试射导弹并没有增加美国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在格鲁吉亚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同日则警告说,美国将坚决捍卫在海湾地区的安全以及以色列和同盟国的利益。
★ 纽约市场油价首次突破每桶147美元
据新华社消息,由于投资者担心中东地区局势紧张有可能影响全球原油供应,11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后历史上首次突破每桶147美元。
当天开盘后,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达到每桶147.25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大幅上涨5.6美元。
据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连日来在海湾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并试射多枚导弹。市场担心中东地区局势紧张有可能影响全球原油供应。此外,尼日利亚南部产油区局势不稳以及巴西石油工人可能在下周举行罢工等因素也助推油价走高。
★ 伊朗石油日均出口将增至350万桶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11日报道,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日前宣布,伊朗将在2010年3月底前将其石油出口量提高至每天350万桶,比目前的日均出口量增加约100万桶。
诺扎里否认了由于伊朗国内消费量增加而将减少石油出口的猜测。他同时呼吁石油消费国对石油生产国加大投资,帮助这些国家增加石油产量。
伊朗虽然是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但由于受到来自美国等国的政治压力及经济制裁,其石油增产计划迟迟不能实现。
今年5月,伊朗宣布将在2009年3月底前将其石油日产量提高至430万桶。来源: 新京报
蒙古颜色革命幕后:美想成立“亚洲版”北约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23/20080710/14961052.html
2008-07-10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侯艾君(中国社科院中亚问题专家)
7月1日,蒙古发生大规模暴乱,期间发生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随即,蒙古国政府采取戒严措施,暴乱目前已经平息。7月6日,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宣布紧急状态正式取消。有俄罗斯媒体认为,暴乱是外部势力挑起的又一起流产的“颜色革命”,并称其为“蒙古包革命”。那么,沉寂多年的“颜色革命”为何又在我国的北方邻国卷土重来?
★ 美想成立“亚洲版”北约
至今为止,各国观察家对蒙古发生的事件仍无定论。赞同“蒙古包革命”说的一方认为,对美国来说,蒙古战略价值重大,是遏制中、俄的最佳战略平台,西方在这里有巨大的军事、经济利益。
在蒙古大呼拉尔(议会)选举期间,讨论的主题涉及蒙古国矿产资源分配的问题(有铀矿、黄金、煤炭等,而其铀矿的探明储量就达10万吨),包括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在内的各党派竞相许诺,要让人民得到最大实惠。虽然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想控制蒙古的矿产资源,但人民革命党领导人宣称:准备将有色金属矿交给中国或俄罗斯的企业开发。
美国早就希望在蒙古拥有军事基地,甚至想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蒙古吸纳进来,成立“亚洲版”北约。但新选举出来的大呼拉尔要是由人民革命党成员占多数,美国在蒙古获得军事基地将会遥遥无期。而且,美军在“可汗探索”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的活动范围,将大大缩小。据说,应中方要求,原计划在近期举行的该项联合军演已被推迟到9月份(北京奥运会)之后。
此外,在大呼拉尔选举前几天,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称:如果美国政府无视俄罗斯对蒙古的觊觎,那么,亚洲的民主发展将受到威胁,美国也将在这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面临战略性挑战。
★ 暴乱参加者说拿了钱
目前,暴乱虽已初步平息,但事件的幕后主使者还未查明。蒙古国的司法和内务部长孟和•奥尔吉表示,警察一共逮捕了728人,但主要的组织者早已逃之夭夭。被捕的参加者大多数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他们都还不是真正的政治活跃分子。在该国的电视节目中,一名暴乱参加者说:他参加暴乱,是因为拿到了100万图格里克(蒙古货币 100万约合6020元人民币)。据目击者称:暴乱人群是有组织的,他们使用了汽油瓶、石块、自制的燃烧弹等。
但是,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反对党领袖,都拒绝对事件承担责任,他们纷纷表示:他们党派的支持者只参加了和平集会,在暴乱发生前,本党的集会者早已散去。
那么,谁是暴乱事件的幕后主使?显然,只有查到元凶,才能确知事件的原委。
不过,赞同“蒙古包革命”说的人认为,幕后主使者显然就是西方国家。
★ 反对外国开发资源
不过,也有人认为,事件的主要推动者在蒙古国内,而不是国外。抗议的组织者应是蒙古民主党,该党宣
称执政党在选举过程中舞弊。因此,这事谈不上是“颜色革命”。
蒙古国的政治多元化进程从1996年就已经开始了。当年,执政多年的人民革命党下台,由反对派组成联盟共同执政。但到了2000年,人民革命党再次执政。2004年,人民革命党与民主党结成联盟,共同执政。但联盟很快破裂,只剩下人民革命党一党继续执政。
2006 年开始,蒙古国内发生多起大规模暴乱和抗议活动,口号就是反对国内的政治腐败、反对外国对蒙古的资源开发(尤其是中国和加拿大企业),等等。按照该国学者判断,虽然人民革命党似乎掌握了权力,但该国多年来已有许多政党和政治反对派在活动,政治多元化趋势已非常明显。
当然,蒙古的这次暴乱也有其社会基础:蒙古的社会经济形势比较差,有1/3的国民生活在贫困线下。
★ 事情还远未结束
游行示威者采取的打、砸、抢、烧的暴力手段,也为蒙古政府的强力镇压提供了理由。蒙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俄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我们认为蒙古政府在乌兰巴托采取的紧急状态是有理由的。”俄罗斯政府甚至明确称:是蒙古民主党在首都搞了这次大规模暴乱,当他们不同意选举结果时,就决定“按照颜色革命的版本,推翻合法政权”。
当然,俄罗斯在蒙古有巨大利益。俄罗斯希望蒙古人民革命党继续执政,因为该党支持俄罗斯投资者开发蒙古国的重要战略资源。此外,俄罗斯企业家还希望参与到蒙古国正在开始的对工业设施的私有化进程中去。
笔者认为,蒙古国的暴乱只是开了个头,还远未结束,很有可能卷土重来。不论这次暴乱是否为“颜色革命”,其组织者都不会就此罢手。因为“颜色革命”的手法虽已无秘密可言,但“颜色革命”的成本非常低廉,这对很多国际政治的大玩家来说,其“低投入、高产出”的诱惑力不言自明。
另外,蒙古国本身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是滋生民众不满的温床:国民贫困、经济恶化、失业率高、政治腐败,等等。考虑到蒙古国是中国的近邻,其事态值得进一步关注。▲
抗击癌症,中国几乎全面溃败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3300
2008-7-11 作者: 李虎军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城市和农村癌症死因差异凸显城乡差别之痛
•过多资源用于中晚期患者治疗而忽视了预防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农村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这实际上是政府为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方面的失误埋单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与公众健康发生激烈冲突的不仅是烟草业,更有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产业力量
在过去数年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乃至最新的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都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构成巨大挑战。
然而,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以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或者说非传染性疾病),却正在成为更主要的长期威胁。今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
其中,癌症位列首位。
2004年,全球有74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的情况则更为严峻。今年4月底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的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八成以上;目前每四到五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总人口,接近200万人。
诚然,癌症患者数字的增长,与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不无关系,因为衰老经常意味着癌症的高发。但仅仅是年龄结构的变化似乎远不足以解释癌症如此高发。实际上,生活方式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致癌因素,都已经在这场悲剧性大幕背后隐约浮现。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与吸烟存在很大关联的肺癌早已取代肝癌,稳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的首位;在淮河流域等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癌症村”星罗棋布,官方最新的调查也证实,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淮河流域地区的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呈现出“梯度上升趋势”。
目前,彻底攻克癌症在科学上仍遥不可及。从国际经验来看,控制这一疾病肆虐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可惜长期以来,中国有限的癌症控制资源大多被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癌症防治工作,就更为薄弱。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卫生部2003年底颁布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年-201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和“以农村为重点”的原则。从2005年起,卫生部启动了中央转移支付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今年每个省份都将至少拥有一个试点。
此外,国家癌症中心也已得到国务院批准,即将挂牌成立,有望在今后癌症防控中扮演核心角色。
不过,中国的癌症防控力度还无法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相比。要彻底扭转癌症增长态势,无论是从体制上还是从国家意志上,中国才刚刚站在新的起点上。
——编者
★ 上篇 癌症大国
人口老龄化、吸烟、环境污染以及城乡差异等多重因素,都是中国不断攀升的癌症死亡率的“贡献者”
身边的癌症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今年上半年,我已经参加了三个朋友的葬礼了。两个死于胃癌,一个死于肺癌。年龄最大的只有37岁。”就职于北京市建国门外一家美资企业的刘女士告诉《财经》记者。“不是说只有老年人才容易得癌症么?”她感慨叹息。
刘女士所讲述的,折射出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癌症已经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两个多月前,中国卫生部就曾经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癌症死亡的“红色警报”,可是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今年4月29日,正值安徽阜阳等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期间,卫生部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以癌症(恶性肿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