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面临3类安全风险 安保部队已部署到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272005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429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一年后,中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以及健全和完善市场法制等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或阶段性成果。股权分置改革后,发行管理制度可以更加突出对股票发行的市场价格约束和投资者约束。

 

: 2008-07-08 ▲◆●■☆

 

北京奥运面临3类安全风险 安保部队已部署到位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7-07/1118509162.html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缘于彼此错误的定位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us080703a.shtml

钓鱼岛和东海协议:中国外交何去何从?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jp080706a.shtml

紫坪铺大坝 诱发汶川大地震?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eature/pages/feature080706.shtml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1403-1-1.html

 

 

北京奥运面临3类安全风险 安保部队已部署到位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7-07/1118509162.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瞭望》新闻周刊
 
  ★ 奥运安保部队部署到位

  确定动用陆军、海军、空军部分力量,兵力涉及4个军区和海、空军及总部直属部(分)队,包括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和卫勤等专业力量。动用作战飞机、直升机、舰船、地空导弹、雷达、防化、工程保障等武器装备。

  距北京奥运开幕只有一个月了,来自国家有关负责部门的权威判断是:“北京面临的安全形势总体是稳定的,但依然要面对来自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面对来自恐怖势力、分裂势力、极端势力的挑战。”

  去年7月16日,《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海陆空军保卫北京奥运》一稿,引起社会反响。一年后,奥运安保部队准备得如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奥运安保协调小组军队工作部部长田义祥。

  田义祥介绍说,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以来,其安全都是关键因素。世界上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把安全保卫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军队也是奥运安保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届奥运会举办国的安保工作情况看,无论是盐湖城的冬季奥运会,还是悉尼、雅典的夏季奥运会,军队都参加了安全保卫工作,并作为重要力量发挥了显著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借鉴四条成功经验

  田义祥认为,世界上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安保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具体梳理大概有四条特别值得重视:

  ◆ 一是、拥有一个高效的奥运安全保卫指挥管理体系。

    悉尼奥运会专门成立了奥运安全保卫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和协调各安全保卫力量的行动,做到安全保卫行动快速有效;雅典奥运会安全保卫指挥管理体系分决策、运行和执行三个层次。

  ◆ 二是、军队介入提升了安全保卫队伍素质。

    悉尼奥运会从武装部队调集4000名官兵,组成陆、海、空三军联合指挥部,提供立体防范,配合警方行动;雅典奥运会军队启动一级战备机制,采取了二战以来的最大军事行动,动员兵力53363人,使用了大量军事装备,警方与军方密切配合,在每一项奥运设施交付使用前,都要接受军警“扫荡式”的安检,然后守护起来。

  ◆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防止恐怖主义。

    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在筹办和举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受到恐怖主义威胁,但澳大利亚和希腊两国都主动和国际反恐机构加强合作,交换情报信息,把恐怖主义名单输入电脑随时待查,共享反恐资源,增强了防范能力。

  ◆ 四是、大量使用最新安全保卫设备和技术,强化奥运安全保卫措施。

    澳大利亚国防部拨款1000万澳元,给有关国防科研机构作研究经费,希腊政府花巨资2.55亿欧元,从美国购买一套综合作战指挥平台C4I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向指挥中心和奥组委的116个紧急行动中心反馈相关信息。这两届奥运会上大量使用的世界最先进的安全保卫设备,也是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奥运安保部队严阵以待。”在谈及北京奥运的安保情况时,田义祥用最简练的语言作出了回答。

  ★ 多兵种、多武器完成七大安保任务

  中央领导前不久在考察调研北京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时指出,安全保卫工作是办好奥运会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基础条件,对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田义祥介绍说,我军奥运安保工作从2005年初,就开始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奥运安保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计划,现已完成了军队各级奥运安保指挥机构的建立,形成了有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各级、各任务部队都制定了相应的奥运安保方案;军队情报系统纳入了国家奥运安保情报保障体系,建立了军地情报共享研判机制;编印了陆、海、空军奥运安保训练大纲和配套教材,组织了奥运安保针对性训练和演练,参加了“好运北京”测试赛;依托现有指挥体制和指挥手段,实现了军地指挥机构的互通互联;及时为部队补充配发了奥运安保专用装备器材;学习借鉴雅典和悉尼奥运安保成功经验,就一些专业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本刊记者从北京奥运安保协调小组军队工作部了解到,当前,奥运安保部队在奥运安全保卫工作中主要有7项任务:一是负责北京市及京外赛区的空中安全;二是负责濒海地区周边海上安全;三是参加处置核化生恐怖袭击,协助公安部门处置爆炸等恐怖事件;四是提供情报支援;五是组织抢险救援、医学救援和直升机运输等;六是加强奥运会期间边境管理控制,维护边境和海岸地区稳定;七是完成奥运安保工作协调小组赋予的其他任务。

  为了万无一失地完成任务,田义祥指出,我军奥运安保部队将按照就近用兵的原则,确定动用陆军、海军、空军部分力量,兵力涉及4个军区和海、空军及总部直属部(分)队,包括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和卫勤专业力量。动用了作战飞机、直升机、舰船、地空导弹、雷达、防化、工程保障等武器装备。

      ★ 高效顺畅的指挥体系是关键

  参加奥运会的安保工作,对中国军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还有许多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和不断强化提高。

  田义祥说,在奥运安保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以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进展,不断提高实战能力。主要是在军地联合指挥,保证奥运期间空中安全、海上安全,防范和应对核化生恐怖事件,组织灾害救援等5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好并在训练中不断加以强化和提高。

  田义祥进一步介绍说,高效顺畅的指挥管理体系,是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保证安保行动快速有效的重要保证。要完成好奥运安保任务,需要在军地各级指挥机构和任务部队之间,建立有效的跨部门、跨机构协同关系,充分发挥各安保力量的整体效能。为此,军队建立了与国家奥运安保“国家——赛区—— 现场”三级指挥体系相对应的“军队——军区、海军、空军——任务部队指挥组”三级指挥体系,并对应向地方指挥机构派出指挥人员,接受地方相应指挥机构的领导,协助地方有关指挥机构进行协调指挥,实现了军地联合指挥的有效对接。

  “距奥运开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当前我们主要进行有针对性、实战化的训练。”田义祥说,“实战化模拟演练是奥运之前安保准备的主要内容,分层次组织军兵种分练、指挥推演和综合演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各大单位还将围绕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全过程全要素检验性演练,提高联合行动能力。”
   ★ 反恐怖袭击是重中之重

  奥运会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人士沟通思想、交流文化、联络感情,共享奥林匹克魅力与欢乐的盛会,历来是恐怖势力、分裂势力、极端势力制造影响、进行捣乱的重要目标。北京奥运会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呢?

  田义祥指出,“逢奥必扰”已成为敌对势力破坏奥运会的潜规则。反恐怖是奥运安保的重中之重。从奥运会安全保卫方面看,主要面临三类安全风险:恐怖袭击是奥运安保面临的首要威胁。“东突”恐怖势力、“藏独”分裂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甚至极端暴力,干扰、破坏奥运会顺利举行。3月10日“东突”恐怖势力制造的航班爆炸未遂事件、3月14日以来在部分藏区发生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打砸抢烧事件,都充分说明他们破坏北京奥运的企图。此外,境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是奥运安保面临的主要和潜在威胁。

  田义祥介绍说,在应对突发情况、突发事件方面,我军奥运安保部队有明确的对策和措施。为预防和及时处置空中异常情况,特别是空中恐怖袭击,在各赛区空域划设了由远及近的5个区,逐次采取查证、警告、外逼、迫降直至攻击行动。此外,参考其他奥运会举办国的做法,准备在奥运赛区划设限飞区和禁飞区,实行一定范围的净空管理,以确保空中安全。依据风险评估等级,军队协助公安在奥运场馆等重要目标部署了先进的专业安检、检测装备器材,把好“排查封馆、入场安检、管内巡测、定点监测”四道防线,及时发现有毒有害物质,实施先期处置。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将在奥运赛区附近部署防化、工程、医疗卫生、陆军航空兵等专业力量,以确保遇有情况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处置。对海上安全的管控,将针对不同海域特点,划分限航区和禁航区。海上比赛之前,海军将组织潜水兵力、声纳装备对水下情况进行安全检查。比赛期间,海军将在外围海域组织不间断的巡逻警戒,加强对海区的搜索和观察,阻止非法船只及漂浮物、蛙人等进入赛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刘逢安 记者 于滨)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缘于彼此错误的定位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us080703a.shtml

    [1490](2008-07-03)借助2002年以来对全球主要货币持续贬值30%的弱势美元,新近创下140美元每桶历史新高的油价,美国制造业不但成功重返西欧视野,也令外迁订单开始出现回流迹象。横跨太平洋的高昂运费开始大口吞噬中国乃至亚洲已被削弱的成本比价优势,全球制造业出现重新布局的迹象。而一阵阵吹得亚洲制造立地不稳的“北风”,某种意义上,却是美国图谋制造业重现比较优势的“东风”。商业周刊上期推出封面文章“美国能否赢回制造业”,已经彰显出美国的真正用心。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直认为,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等于给中国公司出口提供“补贴”。实际上,伯南克行事很愚蠢,但该观点目前在美国政经领域却还是颇有市场的。今年前几个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虽然减少,但还是超出美国政界人物的预期,这为台下一直在敦促中国应该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升值幅度的美国议员提供了更多的“口实”。

  而美国经济学家罗奇先生又走了另一个极端,他认为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关键在美国,早在去年初他就反对过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补贴”论调的,这位摩根士丹利的前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对中国货币政策和改革状况有失偏颇的评论,评论者没有注意到中国如何制定其货币政策,也没有看到这种所谓‘补贴’给美国带来的好处。”他说“真正的问题是要弄清楚究竟谁在‘补贴’谁。”这位大摩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指出,中国每年新增的外汇储备当中,有60%-70%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按中国外汇储备每年新增2000亿美元计算,意味着每年需购入最少120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没有中国买入美元资产,美元肯定会下滑,美国的利率也会走高,这表明中国正‘补贴’着美国利率。”他还指出,中国“补贴”给美国的还有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罗奇表示,作为一个低成本且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生产商,中国与美国做买卖,无形中是给美国家庭的购买力提供了补贴。“即便终止对华贸易,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会出现在别处,如果是成本较高的生产商,就等同于对美国消费者征税。”

  但我对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的看法不同,我个人矛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美双方都没有站好自己应该站的位置,以比较优势学作为考察的基点方法来看:资源禀赋的提升,即资本、劳动力与资源这三大要素禀赋的提升对经济的增长最重要。一个国家是否充分利用了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在确立竞争优势中最紧要。目前,中国国内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多。因此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密集区段。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穷人靠劳动力挣钱,富人靠资本雇用人挣钱。只有充分就业,穷人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

  但恰好相反中国却偏偏不认这个比较优势的理,还抱一种毛泽东式的有多大胆就多大产的心理,非的搞什么赶超战略”。在这里首先中国自己就定错了位。

  汤恩比曾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里就这个问题有过这样的议论:

  “文明透过某种‘生力’而趋于成长,‘生力’使文明自一个挑战走向另一个更高的挑战。而这种成长必须兼顾表里两个层面。外表层面的成长是通过不断的克服外表环境来加以表现的,至于成长的内在层面,则是通过不断的‘自决’与‘自明’来提升掌握的过程~~~~

  挑战也不完全是自外及里的过程,更多时候是自内发生的,胜利也经常不是表现在对外界环境困难的克服上的,而是表现在内在的‘自决’与‘自明’上的”。

  所以我还是哪个老观点,“自决”“自明”应该是我们发展的中国所应有的心态。

  而同时,美国本身也站错了位置,作为发达国家,美国的比较优势是资本多、创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非常少。他们为了使本国的产业具有竞争力,应该动用资本和创新资源来代替劳动力。但美国现在于中美之间的矛盾,往往就是以劳动力来说事,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认识和定位的错误。

  这里有必要对比较优势学有所认识:在我们的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仅仅只是劳动力,而应该是多种的,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
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也进而形成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也正是基于这种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的现实劳动力多,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下使中国处在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密集区段。同样美国的现实也决定了她应该站到国内的比较优势是资本力和创意力多的时间和空间的事实里而当发展资本和创意力密集型的产业中的资本力密集区段。

  但从美中贸易摩擦来看,显然是彼此都没有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没有站好自己应该站的位置所导致。▲  韩和元   《联合早报网》

钓鱼岛和东海协议:中国外交何去何从?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jp080706a.shtml

    [1037] (2008-07-04) 中国对于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议采取的一贯态度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理由是,目前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留待以后解决,而且"后代的人更有智慧"来解决之。对此,有人评论说,搁置主权是有勇气的表现。问题是,假如中国的对手日本没有搁置主权,假如后代的中国领导人比前代更加缺乏智慧,中国将何以自处?

  笔者认为,所谓搁置主权与其说是有勇气的表现,不如说是缺乏远见更为贴切。原因有二:

      ◆ (1)如果中国搁置或回避主权争议,对方却不搁置,而是步步为营,不断深化主权控制,时间久了,按照国际法通行的"实际控制有效"的原则,中国将失去对钓鱼岛主权的法理权利。

      ◆ (2)中国的搁置换取不了对方的善意,日本这样的国家尤其信奉现实主义(realism)。从现实主义逻辑出发,日本并不认为中国搁置主权争议是出于解决争端的真诚愿望,而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力量不够,不具备收复争议国土的能力;如果将来中国国力上升到那一步,必然会通过武力或以武力为后盾,强行改变现状,夺回争议领土,日本对此必须未雨绸缪。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一厢情愿地搁置主权争议,反而促使日本不动声色加快实施主权化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方面极大的失策。

  但亡羊补牢,事情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中国政府可以派出军舰和战机进入钓鱼岛海域为本国渔民(包括台湾渔民)提供护航,以强硬姿态宣示主权。这样做并不会导致战争。因为国际社会均承认钓鱼岛属于争议领土,既然日本可以进入,那样中国也有进入的权利。如果日本动用军事力量驱逐中国船只,中国就同样以对,将日本船只悉数驱逐出去。日本难道因此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核力量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军舰开火吗?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现实可能性是极小的。此一判断有先例可循。2000年7月18日,中国一艘科学考察船进入了钓鱼岛海域,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军舰的拦截,中国科考船马上急电国内请求支援,中国某沿海基地迅即出动数架飞豹级战斗轰炸机飞临钓鱼岛上空,日舰被迫退出。

  钓鱼岛是中日东海划界之关键,一旦丧失,中国将失去在东中国海大面积经济海域中所应有的权益。联合国大陆礁层委员会规定,2009年 5月12日为有关国家对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要求提出科学依据、完成申请的最后期限。因此中国必须争分夺秒,不仅在口头上,更须通过切实行动对钓鱼岛行使主权,实施有效管辖。如果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继续消极搁置,则贻害极大。中国政府必须尽快采取强硬措施捍卫钓鱼岛主权,派遣武装力量或武装护送民间保钓人士拆除或炸毁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安置的灯塔,并正式巡航钓鱼岛海域,为我国渔船及其他民用船只护航,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对此地"无可争辩的主权",为此不惜与日本发生武装对峙,直至把日本军事力量从钓鱼岛逼退。如果中国不采取言行一致的维护和巩固主权的行动,将来即便有力量彻底收回钓鱼岛,也将付出难以想象的物质和道义代价。就现阶段而言,中国(包括台湾)确实没有完全收复钓鱼岛的能力,但如果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切实行动维护了国家主权,打乱并中止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化进程,也将是了不起的胜利。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问题的激烈争端再次表明:一个国家的实力是解决争端,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定性因素,武力则是解决国际争端的终极手段。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坚决,毫无妥协之意,倚仗的就是其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中国在现阶段实力不足以完全收回钓鱼岛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同等的主权化措施,作为与日本谈判的基础。中国在推进主权化的同时,可仿效韩国强硬捍卫竹岛主权的做法进行举国动员,并在各个国际场合以大量历史事实,向世界反复宣讲中国对钓鱼岛"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困难在于,没有对日本压倒性的实力优势,中国终究无法短期内解决钓鱼岛问题,那么现实的做法就是采取积极搁置、即武装搁置的办法,直到有能力完全收回钓鱼岛。

  关于共同开发。中日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中国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同时依照大陆架优先原则,对350海里大陆架海底资源主张排他性主权权利,与法有据。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日本琉球群岛大陆架与中国东海大陆架并不重叠,不属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两者的界限是位于琉球群岛西侧20海里处的冲绳海槽(Okinawa Trough),此处水深超过2,500米,是中国东海大陆架向东延伸的自然终结点,以及东海大陆架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天然的地质分界线。因此,日本根本无权主张对东海大陆架海底资源的主权权利。然而,日本并不理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认为应当与中国共同拥有东海大陆架,并擅自画出了所谓"日中中间线",企图侵吞属于中国的海底油气资源。

  国家间开展经济合作本无可非议,但必须明确主权和资源权的归属,否则不能进行所谓的"共同开发"或"合作开发",那样将会造成归属不明的既成事实,为日后解决主权争议平添无穷的麻烦。中日双方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就东海问题举行了十一轮磋商,日本曾在首轮磋商中提出在东海全范围内实行"共同开发"。在其后的谈判
中,日本要求共同开发即便是按照日本单方面画出的中间线也完全属于中国的春晓油气田,被中国所拒绝;日本也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对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共同开发的主张,认为尖阁列岛(Senkaku Shoto,即中国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允许中国染指钓鱼岛海域资源权益。2008年6月18日中日达成东海协议,划定共同开发区域;中国同意日本以注资方式"合作开发"早已实现自主生产的中国春晓油气田。而日本方面是否做出了对等让步?两国外交部对此均讳莫如深,无片言透露。这种反常的举动只能被理解为中国单方面做出了重大让步,这样的让步令人惊诧莫名。它将造成怎样的后果?而中国又得到什么呢?

  日本绘制的东海分界图

  首先绝不可能是日本在钓鱼岛主权上的让步,因为主权已然被"搁置"起来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无妥协之意,而且,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也正是日本主张所谓"中间线"的一个重要法理依据。据报道,日本在协议中表示赞成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对于日本而言,这种搁置无非是对现状的确认,日本既然认定"尖阁列岛"是其固有领土,则不会顾忌中国的反对而终止实施"有效管辖"。6月10日,日本公然撞沉中国台湾"联合号"渔船并逮捕船长就是明证,而中国外交部仅仅以"坚决反对、严重关切"之类的虚词敷衍了是。其次,处在非法的"中间线"西侧,从任何意义上都完全属于中国的油气田凭什么让日本参与开发?!日本要求参与开发中国春晓油气田的理由是所谓存在"虹吸现象",即中国的春晓油气田吸走了位于中间线东侧"属于"日本的海底油气资源。中国接受日本参与开发春晓油气田的主张,很难不被人理解为是对日本说辞的认同,那么中国对所谓"中间线"的原则立场实际上就变得含混不清了。中国外长杨洁篪在6月24日就东海协议所做的书面答记者问中,称日本企业参与开发春晓油气田,接受中国法律管辖,"体现了中国对春晓油气田的主权权利";允许日本注资春晓油气田属于两国的"合作开发",而非"共同开发"。杨洁篪在回答有关日本官员不认为合作开发与共同开发存在本质区别的问题时,特别强调指出,"合作开发"与"共同开发"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适用于中国法律,后者则不适用于任何一方当事国的法律。杨表示,中国过去不承认日本的"中间线"主张,今后也不会承认。但问题恰恰在于,6•18中日协议所划定的共同开发区正好位于日本所主张的"中间线"及"中间线"略偏东之间的海域。按照杨的说法,中国对合作开发拥有法律管辖权,即完全的主权权利,而共同开发则不适用于中国法律,那么,中国对从法理上应完全属于中国的东海共同开发区,乃至全部东海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又体现在何处呢?由此可见,中国在春晓油气田上的让步事关重大,并不仅仅具有政治象征意义,而是很容易被看做是对日本所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乃至对日本侵占中国钓鱼岛事实上的默认。换句话说,按照中国对外谈判中一贯奉行的所谓"互谅互让"的精神,在日后的中日谈判中,尽管中国口头上依然不见得会承认日本单方面画出的中间线,但很有可能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考虑",准备"以’中间线’为基础"与日方谈判并达成协议。这也正是允许日本参与开发春晓油气田的危害所在。

  中国政府对自己做出的让步显然并不理直气壮,否则不至于要求日本方面对协议文本严加保密。这种做法本身就足以令人生疑,而且,这种仅仅是用来蒙蔽本国民众的做法,丝毫无助于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如果东海协议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为何不向国民公开展示协议内容?!从中日双方透露出的有限信息中,看不出日本方面做出了什么让步。况且从技术上讲,即便日本有所谓的让步,比如从中间线稍作退让,中国的损失也是实质性的。这是因为,中国从未提出超出国际法依据的过分主张,东海大陆架完全是属于中国的,中国对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拥有完全正当的、排他性的主权权利。而日本则是强词夺理,试图把毫无法理依据的中间线强加给中国;因此,即便日本方面有所后退,其主张仍然是过分的、与法无据的。

  当然,中国方面似乎也并非一无所获,而是通过在资源利益上的重大让步,把东中国海建成"和平、合作、友好之海",改善了中日政治关系。作为回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欣然同意出席今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那么,中日关系是否因中国付出利益上的重大代价从此改弦更张?官方控制的媒体自然是竭其所能向国民兜售中国"外交成就"将实现的和谐世界、和谐亚洲的美好前景。但是,如果中国官方把这样的外交"面子工程"也当成切实的外交成就来大肆吹嘘,那只能说是世界外交史上的奇闻,更是对中国人民智商的侮辱。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在谈判中不过是得到了面子,而日本则是得到了里子。

  事实上,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是否将如中方所愿,其实远在未定之天。可以肯定的说,日本丝毫也不会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在东海资源分界问题上,日本依然会持强硬立场。中国试图通过改善中日政治关系,以分化日美同盟,在战略考虑上有其合理之处。但中国如果想通过经济利益上的让与换取日本的战略合作则完全是打错了算盘。中国目前的做法只会引起日本对中国的蔑视,进而对中国得寸进尺。日本这样一个有大国雄心的国家怎么可能跟一个在经济技术上对西方高度依附,在外交上不讲什么道义原则的、机会主义的中国结成战略同盟?!

  中国要想在战略上拉近和争取日本,只有也必须依靠自身力量的壮大,实现技术自立,建成真正让日本敬畏的、政治上高度文明的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在那样的条件下,日本就会顾虑与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中国对抗将付出的代价,从而考虑与中国实现战略和解的可能。因此,事情总是辩证的,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东亚社会。当前,中国一方面应努力通过与日本平等对话和交流,缓和政治关系;另一方面,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中国则必须态度强硬,寸步不让。在东海大陆架问题上,中国可以和日本谈判,但必须以冲绳海槽为基础,彻底否定日本的中间线原则。如果谈不下来,就搁置谈判。如果日本采取行动侵犯中国海洋权益,中国可以向国际海洋法院控告日本。既然中日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那么均应受此国际法约束。如果国际海洋法院偏袒日本,中国则宣布不再接受这个没有公平可言的国际体系的约束。这将给谋求把中国纳入国际体系,把中国改造成所谓"对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大国"的西方资本主义提出一个大难题。如果因为不能平等对待中国这样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尊敬、对国际安全承担重大责任的大国,如果因为漠视中国的正当利益而"逼反"中国,这对于世界和平将意味着什么?届时谁应当为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