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首次!美三艘航舰部署南海入口 剑指中国★★

今 日 看 点:20200622(上午版)▲◆★●■☆

三年来首次!美三艘航舰部署南海入口 剑指中国★★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6/21/9588833.html

一至两年内 中印必有一战★★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currentevent/2176055.html

2周7次 解放军多型战机飞临台湾释放重要信号★★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6/21/9587660.html

第12届陆家嘴论坛高层对形势的最新判断★★

https://www.hao123.com/

三年来首次!美三艘航舰部署南海入口 剑指中国★★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6/21/9588833.html

2020-06-21: 美国航空母舰罗斯福号、尼米兹号与雷根号打击群在西太平洋巡航。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打击群,21日在菲律宾海展开联合演习。此外,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布的照片,美国雷根号航舰打击群早前驶离日本横须贺基地,目前正位处菲律宾海展开巡航。

日本时报报导,这是2017年来,美国海军首次将三艘航舰部署在南海入口,可能意在告诉中国,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美军仍将在西太平洋维持强大军力。

虽然目前不清楚美国三艘航舰位在菲律宾海何处,也不知道三艘航舰下一步去处,但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吕宋海峡是进入南海的门户。

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布的讯息,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两艘航空母舰打击群的舰艇和飞机在国际水域展开协同演习,展现美军于近距离运作两支航母打击群的独到能耐。

两支打击群将在海上进行防空演习、海上侦察、海上补给、防御性空战训练、远程打击、协同作战等多项演练。

以罗斯福号为首的第九航空母舰打击群指挥官、海军少将韦瑞西莫表示:“能在复杂局面下一同演练,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共同演练,让我们在区域局势趋紧、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提升自身作战技巧和战备。”

以尼米兹号为首的第十一航空母舰打击群指挥官、海军少将柯克说:“美国海军长久以来,都会在太平洋结合多支航母打击群的力量展开行动。”

柯克说:“我们的行动展现海军的韧性和战备,同时传达强而有力的讯息,美方致力于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并捍卫至关重要的权利、自由,以及海洋的合法用途,造福世界各国。”▲◆★●■☆

 

一至两年内 中印必有一战★★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currentevent/2176055.html

来源: 德世库  2020-06-21: 近日中印边境冲突升级,中国边防部队打死印军20余人,中国解放军亦有伤亡。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国内网民群情激愤。军政两界媒体人士,专业,业余的评论员纷纷出面发表大论,总体意思就是,印度吃了大亏,但终将不敢造次,中印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冲突打不起来,只能限于非开火状态的边境肢体冲突。但我以为,中印之间一年内必有一战,最迟两年内。

中国政军两界,尤其是智囊媒体,在几乎一切的国际形势研判,中外角力中,多忽视中国政府的对外语境,交流的方式,沟通的语言。以此为例,在对印关系上,长期处在自说自话的状态中。要知道你所说的,想的,印度人压根就不明白。当年毛泽东也没明白。但毛泽东明白一点,印度人认可的是武力征服。如果不是因为明白这一点,中印之间根本没必要开战。1962年之后,中印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给后世的中国崛起创造了条件。

印度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殊民族。作为个体,本土出生长大的印度人,即使后来去了海外,他们的行为和看法也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只认权威,而没有面子。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温良恭俭让,其他一切民族,都具有或者部分具有这些东西,但印度人是个例外。印度人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经常对别人提出毫无道理的要求和质疑,用中国思维来说,就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如果不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位置,印度人根本就没有位置感。只有到达了一定的层面,比如种姓阶层,英国征服者,印度人才是大写的服气,天然的屈从。

可惜,中国人没有给他们这种感觉。这个中国必须反省。不管你持有什么观点,必须要知道,必须要理解,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加倍的报复和反弹才能使他们有这种位置感,否则,中国目前采取的对外通用战略,对印度人不适用。反观从1962年中印战争到最近的冲突,面对几乎从不在边境纠纷中采取攻势的中国,印度人的想法和行为都非常奇怪。他们根本就没有从1962年战争中吸取任何教训,其中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

面对中国的崛起,印度忽略了和中国的差距,他们不考虑现实,他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虚幻的东西。这是一个和中国或者是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民族集团。中国对印度的研究根本不充分。在与个体国家角力的时候,都要充分研究这个民族,才能对症下药。对印度,只能通过敏感的高压政策和坚定不移的武力压迫才能使得印度人永远臣服,任何其他方式你都无法使这个国家回到现实中。

印度的政治系统非常复杂怪异,党派林立,信仰众多,利益纷争,各行其是。印度政府经常被这种复杂的,自私的政治系统绑架,做出昏聩的决定,譬如1962年的尼赫鲁。这方面的论述极多。在此次冲突中,印度本来应该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不能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边开战,犯下兵家大忌。但印度政府却对此毫无戒备,我不相信他们愚蠢到如此地步,更多的仿佛是被他们自身的政治体系所夹裹。他们才在这条本不该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印度,中国的挑战很大,但是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一年内,最多两年,中印必有一战。中印边境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沟通已经多年无效,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已经渐行渐远。中国面对印度,按照我们的理解,这两个完全不该发生战争的国家,已经直接略去所有中间环节,走到了战争的前沿。这一切,都是印度这个古怪的国家的责任。

中国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理性国家。中国采用温和的手段不惹麻烦,集中精力对付西方的战略不适用于印度。相反,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声东击西,在西线下手,解决东线问题。通过局部战争彻底或很大程度上解决印度问题。决不能再次采用所谓教训战争的观念对付印度。印度适合这种方式,也将接受这种方式。印度边境问题解决之后,对港独,台独,疆独,藏独和钓鱼岛问题都是极大的震慑。一举改观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压力。历史给本届中国政府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2周7次 解放军多型战机飞临台湾释放重要信号★★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6/21/9587660.html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20-06-21

近日解放军军机在台湾空域活动频繁。继6月19日解放军歼10型战机出现在台湾西南空域后,6月21日,解放军军机再次进入台湾西南空域。这是这两周来解放军军机第7次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

据台媒报道,解放军军机当地时间6月21日中午12时15分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当时有一架美军P-8A侦察机在该空域活动。根据台防务部门对外发布的公开记录,这是解放军今年第14次、自6月9日以来两周之内第7次进入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

此前13次分别是:1月23日(空警500、轰6等)、2月9日(歼11、空警500、轰6等)、2月10日(轰6等)、2月28日(轰6等)、3月16日(空警500、歼11等)、4月10日(歼11、空警500、轰6等)、5月8日(运八型机)、6月9日(多架苏恺30(Su-30)战机)、6月12日(运八型机)、6月16日(歼10型战机)、6月17日(运8、歼10型战机)、6月18日(歼10、歼11型战机)、6月19日(歼10型机)。

解放军军机出现在台湾空域,台媒每每报道,均声称台军进行了“广播驱离”。除此之外,台媒还报道,对于解放军军机多次飞临台湾上空,台防务部门此前连续召开会议,表示将采取“超前部署、航道占位”的措施,通过占据有利位置迫使解放军军机“飞不下去”。台陆军马祖防卫指挥部南竿守备大队也曾实施“云台操演”,模拟解放军战机临空,立即依计划配置兵、火力,阻挡解放军战机。

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6月12日报道,大陆军事问题专家宋忠平表示,解放军多架次军机飞临台湾,传递的必然是震慑“台独”的信号。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空军大校曾就海空兵力战备巡航发表谈话表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军队战备巡航完全正当合法,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角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战区部队有决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台独”分裂活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第12届陆家嘴论坛高层对形势的最新判断★★

https://www.hao123.com/

原创 刘晓博  博闻财经  3天前

正当中美在夏威夷修复关系的时候,今天(6月18日)中国“重量级”的财经大员齐聚上海,出席第12届陆家嘴论坛,并发布了对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最新观点。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刘鹤副总理的书面演讲。在这个致辞里,透露了高层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一系列最新判断。

观点1、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观点2、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一些消费零售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车市和楼市均在回暖。

 观点3、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着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

 观点4、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出台和落实金融改革开放举措,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应创造条件和氛围,排除干扰,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观点5、中央政府将坚持“一国两制”,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各国在港企业和投资人权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这5段话非常重要,值得细细品味。下面是我的点评:

观点1非常重要,这意味高层认为:随着中美博弈加剧、逆全球化浪潮渐起,国际贸易环境有高度不确定性,很难继续成为拉动经济的头号力量。

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内需,所以“国内循环为主”。但中国会继续推进对外开放,高举全球化的大旗,以实现“国际国内互促”,建立“双循环的格局”。

要依靠内需,我认为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让居民收入真正增长,也就是收入增幅跑赢GDP,最好能接近、甚至超过M2的增幅。

二是解决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压力,让他们有钱用于上述三大消费之外。

三是进一步减税降费、放松管制,让民企、小微企业有发展空间,能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说白了,就是让民间有活力。

只有解决这三大问题,内需才能振兴,“强大国内市场”才能建立,“国内循环”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换句话说,未来的内需将是“新内需”,而不再是传统的“旧内需”。“旧内需”主要是房地产、大基建,而“新内需”是新基建、真正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

当然,新旧内需的转换,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旧内需至少在疫情这一轮中,仍然要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切换,可能需要用10到20年才能完成。

观点2也非常值得关注,这是近期高层第一次有人谈到楼市。“一些消费零售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车市和楼市均在回暖”,这句话意味着,高层乐见楼市回暖,把它跟车市的回暖并列。

而在扶持、鼓励政策上,今年对车市支持力度明显要强一些,楼市要弱一些。这句话符合我一直以来的判断:高层乐见楼市回暖,慢牛行情是可以接受的。

观点3谈资本市场,透露了两大信息:

第一,高层急切希望资本市场能发展起来,活跃起来。这很好理解,因为中国的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为主)已经到了极限,企业杠杆率是全球最高的,未来给经济“加油”将主要通过直接融资(股票、债券)。

第二,高层希望股市回暖,至少是成交活跃。所以提出“着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T+0估计会很快出台,这可以大大活跃市场,对券商板块是重要利好。

观点4里“应创造条件和氛围,排除干扰,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最为引人注目,这体现了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底线思维。也就是说,双方都非常顾及对经济的影响。对于股市、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那么对中美落实第一阶段经济贸协议“造成干扰”的是谁?应该是民粹主义思潮,以及美国大选中“捣乱”的议员,他们也需要选票。什么是“创造条件和氛围”?美国最近允许企业跟华为合作制定5G标准,就是一个案例。当然,中国这边也会有行动。

观点5表达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的决心。今天的最新消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已由委员长会议提请6月18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这比我此前在专栏里预测的时间,大幅提前了2到3个月。

这意味着,国家希望快刀斩乱麻,迅速解决问题。也意味着,中美在香港问题上的终极博弈将很快到来。所以,A股行情或许要推后了。

从副总理的表态看,完成这件大事之后,国家会对香港出台一系列利好,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传说中的澳门证券交易所估计很难出来了。这又将怎样影响深圳的定位,以及深圳的扩容预期,都需要进一步观察。

此外,今天在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主要谈了支持上海5个中心的建设——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心、金融的开放中心、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金融科技中心。

易纲还透露,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则表示:

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因而需要为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我们知道,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则表示:这一次由疫情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兼具了1918年大流感、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特征,应对难度前所未有。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

易会满还表示: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细细品味。总之,这次陆家嘴论坛信息量非常大。

另外,在文章最后简评一下最近的两大事件:

一个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金融系统要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有人预言说银行股业绩将大幅下降。我的看法是,未必。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原话是: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可见,这是多个侧面、多个口径计算出来的,其中一些“利”其实是央行新增的,通过银行传递给企业的,有些则是储户手里“抠出来”的,比如银行理财的亏损等等。

我的预测是:估计上市银行的利润会负增长,但下滑幅度应该是个位数。不会伤筋动骨,因为A股估值的基石就是银行股。当然,这也意味着银行股今年利空偏多,投资价值不大。

另外,今天央行给14天逆回购降息了20个基点。有人问是不是降息信号,这其实是一次“补降”,因为4月央行降息之后,14天逆回购是第一次操作,它反映的主要是4月降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