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20–06–01▲◆★●■☆
習近平回信科技工作者 勉攻克核心技術★★
地摊“复活”,商铺业主哭诉,“谁来可怜我们?”★
这个消息,令所有人担忧,新冠病毒比想象中可怕★★
科学家首次透露:“中国天眼”预计9月可启动地外文明搜索★
https://news.ifeng.com/c/7wvqUgpvrxw
習近平回信科技工作者 勉攻克核心技術★★
2020-05-30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9日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們並向全國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大家對創新創造的思考和實踐,體現了新時代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的情懷。
習近平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臨床救治、疫苗研發、物質保障、大數據應用等方面夜以繼日攻關,為疫情防控鬥爭提供了科技支撐。
習近平強調,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於攀登科技高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近日,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了在新時代創新創造創業生動實踐中建功立業的決心。▲◆★●■☆
地摊“复活”,商铺业主哭诉,“谁来可怜我们?”★
时间:2020-05-27 来源:刀嘴公
城市地摊纷纷“复活”,对此,人们态度可谓泾渭分明,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欢逛街的人最近可能惊喜地发现,消失已久的地摊又重出江湖了。
至于地摊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长期以来地摊被认为是城市脏乱差的代表,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于是被逐渐限制或者取缔。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地摊雪上加霜,最终销声匿迹。
地摊价格亲民、琳琅满目,非常接地气,更重要的是逛地摊所带来的放松和愉悦往往是高大上的商场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地摊从古至今生命力旺盛,备受人们喜欢的重要原因。
允许地摊重新出街,其中的逻辑自然也非常清晰,地摊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有众多的积极意义。
但地摊显然也并不是招所有人都喜欢,面对地摊的重生,许多商铺业主着实高兴不起来。
重新允许地摊出街,可能会造成商铺租户分流,对商铺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冲击,这自然引起了商铺业主们的担忧。
当前商铺的处境不容乐观,许多商铺租金低廉,还有一些商铺长年空置,无人问津,如今地摊又重新来抢生意。一些租户为了降低成本会舍弃租用商铺而选择摆地摊,导致商铺更加不好出租。
有商铺业主就哭诉说,“我们才是弱势群体,有谁可怜我们?”
但商铺业主对地摊的抱怨也许言过其实,因为商铺的没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近些年楼市火爆,许多城市的住宅市场量价齐升,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铺却十分惨淡,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约在十年之前,商铺的江湖地位截然不同,许多商铺一铺难求。当时,在同一区域,商铺的价格往往是住宅的三到四倍,甚至更高,租金回报率大多也能达到8%以上,因此,有了一铺养三代的说法。
时过境迁,当前商铺却让投资者谈虎色变,敬而远之。
当住宅价格在突飞猛进之时,许多商铺的价格却原地踏步,甚至目前有些楼盘的商铺和住宅价格竟然形成了“倒置”的格局,即商铺价格比住宅还要低一些,商铺的处境可见一斑。
商铺的本质是商业,原本应该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如今为何却让业主们叫苦不迭?除了商铺高昂的水电物业费等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外,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以下两方面。
其一,电商的冲击。
电商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形成了较大冲击。电商让商品的销售成本更低,更便捷,更高效。尤其是传统的零售商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看到,现在大街上的商铺除了理发、足浴、干洗、中介等服务行业之外,其它大部分店面都已经被电商取代了。
其二,市场存量高。
目前楼盘开发时在商住比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尽管开发商知道商铺并不容易销售,也只能硬着头皮建造一定体量的商业。不仅小区有配套商业,城市还有众多商业街、商业广场等纯商业体。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存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商铺也必然越来越不值钱。
由此可见,当前商铺不仅承受着电商的巨大冲击,还处于供过于求的境地,这些都是导致商铺越来越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一些商铺业主把怨气撒到地摊身上,其实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即便地摊彻底消失,也很难让一些商铺起死回生。
我们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商铺的投资价值,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人流多、展示性好的商铺仍然会升值保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商铺的两极分化趋势将会加剧,许多商铺都将不可避免地沦落到租不出卖不掉的境地。
显然,对商铺的投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要更加专业,更加谨慎,如果盲目下手,就很可能会交上一笔高昂的学费!▲◆★●■☆
这个消息,令所有人担忧,新冠病毒比想象中可怕★★
2020-05-28 环球网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消息来看,全球已经接连数天的时间,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确诊病例日增超十万的情况,不得不说,这释放了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看起来全球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原来新冠病毒当真是远远要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厉害,让所有人不得不为此担忧。这简直让人们一直抱有的摆脱新冠病毒的愿望,也几乎是在一瞬间彻底落空。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专家所声明的病毒会伴随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而消失这样的言论,也在数据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不攻自破!
从新冠病毒成为全球大流行传染病毒开始,全球就一直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因为很大程度上来讲,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直以来,美国不管是确诊病例还是死亡病例,都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这让全球都不禁为美国捏了一把汗。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慢慢忽略了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关注。俄罗斯专家曾经说过,欧洲地区已经成为了新冠病毒不断滋生的温床,看起来,在一些国家的疫情正在慢慢缓和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以巴西为例,最近几天的情况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巴西境内目前的疫情情况,简直是让人不忍直视。原本非洲地区才是全球最担心的地区,现在看来,在同样的条件下,巴西还不如非洲一些国家呢!病例的迅速增加,不禁让很多专家开始怀疑,巴西到底有没有全面的进行新冠检测,会不会现在的数据仍然不是巴西目前真实的情况?事实上,从一开始巴西总统的态度来看,他们对新冠肺炎的重视程度就没有多么的紧张。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巴西总统又开始听信谣言,给国内的民众们使用羟氯喹药物,更是让国内疫情走向变得更加复杂。
当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除了巴西以外,印度的确还是全球重点担心的一个国家。在防疫措施的问题上,印度一开始就已经有所重视,但是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重视,可由于国家实力有限,国内又拥有大量的贫民窟,当真是很难做到全面排查。所以,别看目前印度的感染病例没有那么的夸张,事实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仍然没有接受检测。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印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恢复发展了,这对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至于瑞典,从一开始瑞典的情况就很不乐观,由于国内的不重视,加上坚持要实施群体免疫措施,也就使得国内疫情走向进一步恶化。但是以目前瑞典的情况来看,瑞典似乎仍然没有放弃群体免疫的措施,颇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显然瑞典已经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群体免疫,如今瑞典的死亡人数已经对瑞典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任凭群体免疫措施继续这么实施下去,难免不会让瑞典面临更惨重的损失,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瑞典才能够幡然醒悟!
过早放松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国内民众的不负责任,很大程度上也是给其周边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在新冠疫苗研制出来之前,不管怎么样都值得引起重视。专家判定,夏季高温天气会让疫情情况变得缓和,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作用,病毒蔓延速度依旧居高不下。所以看起来,如果在夏季不能将其有所控制的话,那么秋季到来之后,新冠病毒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伤害。▲◆★●■☆
科学家首次透露:“中国天眼”预计9月可启动地外文明搜索★
https://news.ifeng.com/c/7wvqUgpvrxw
2020年06月01日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无论是霍金的警告,还是游牧外星人的假想,都让人们津津乐道。数千年来,人类仰首苍穹,试图弄清楚自己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却一无所获。外星人在哪?为什么没有半点蛛丝马迹呢?也许是宇宙太大,也许是缺少了像“中国天眼”这样的巡天利器。
搜索地外文明,原本就是“中国天眼”5个主要的科学目标之一。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国际宇航大会(IAC)搜索地外文明计划常设委员会(IAA SETI)会员、中国地外文明搜寻(SETI)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张同杰教授首次透露,在设备升级后,“中国天眼”预计9月可正式启动针对地外文明的搜索。
中国天眼与巡天同步
“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事实上,“中国天眼”针对外星人的搜寻行动,早就开始了。
2018年,“中国天眼”安装并调试了专门用于地外文明搜索的后端设备。这个功能有点像筛子的后端设备,主要就是从“中国天眼”浩如烟海的电磁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窄带候选信号,而把天体和人工信号排除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外文明研究团队基于几十年的地外文明搜索经验,携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中国天眼”量身开发了这套专门设备。
“中国天眼”追逐外星人的姿势,和它的巡天模式有关,除了借助地球自转静悄悄地“偷看”天空外,还能向特定的目标天体暗送“秋波”,反复观测。
这里面,有无可能隐藏着外星人的蛛丝马迹?对此,张同杰坦陈,虽然目前捕获的可疑信号还有待进一步甄别,但经过验证,“中国天眼”的后端设备非常有效。高分辨率,对宇宙噪音的处理能力非常出色,这将让“中国天眼”在外星人搜寻上如虎添翼。针对后端设备的调试效果,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发表了三篇与地外文明搜索相关的论文,包括“中国天眼”第一批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成果、“中国天眼”进行地外文明探索巡天的量化展望和地外文明的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天眼’正在升级后端设备,预计9月后可以投入新观测。”张同杰透露,“中国天眼”正在酝酿新的观测计划,届时,地外文明搜索也将同步启动。不过,由于采取共时观测模式,外星人搜寻并不会干扰“中国天眼”正常的科学观测。
张同杰教授
用“中国天眼”搜寻外星人靠谱吗?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10亿个类似地球的宜居星球,而宇宙中充斥着约2万亿个星系。外星人是否真的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
在屡屡辟谣“月球上没有外星人”后,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都不忘强调一下自己的“希望”。没错,正是因为心存希望,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搜寻外星人。
在圈内,射电望远镜一直是探索地外文明的主力军。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开启了第一个现代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实验,他使用当时美国最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展开搜索,结果一无所获。
能在几毫秒内释放出相当于太阳释放一整天的高能量,关于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信号的猜测,在最近几年多了起来,但在科学上至今没有定论。不过,有关外星人的话题,却被各种荒诞演绎和神化,以至于一提起地外文明搜索,往往略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不免在心里先打上一个问号。
用“中国天眼”搜寻外星人真的是靠谱、严肃的科学研究吗?张同杰的回答是“YES”。“研究和探索地外文明,绝对不是天文爱好者和科幻作家的事,而是天文学家正儿八经的任务,只不过,要用科学的手段。”
相较于所谓“黑暗森林说”,张同杰提倡“黑暗大海说”。“在黑暗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如果看到远处一小点星光,那是来自另一艘帆船。此时,人们是像穿过黑暗森林的猎人一样相互猎杀,还是守望相助?”张同杰倾向于后者。他认为搜寻外星人不仅有科学意义,对于人类今后的太空移民计划更有现实意义。
外星人在影视作品中被各种演绎。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搜寻外星人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张志嵩说,“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将大大增加探测的概率。口径比阿雷西博大,而且采用了独创的主动反射面设计,装上了19波束接收机,“中国天眼”不仅观测视野远比阿雷西博大得多,还可以同时观测19个天区,接收更多的电磁信号。
按照张同杰的说法,“中国天眼”有潜力探测到数千颗地外行星上的类地文明或拥有更先进技术的文明,如果它们存在的话。未来,“中国天眼”势必会成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军,引领地外文明搜索的复兴。
没有专门经费支持 科研屡陷尴尬
也许是知道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在地外文明的观测上,很多望远镜都不想给它时间,由此发展出了一套叫共时观测的模式。这样,科学家在观测其他科学目标时,地外文明搜索的研究者才得以“蹭”观测,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分享其观测数据,并以地外文明搜索为科学目标进行数据分析。“中国天眼”的观测模式,也是如此。
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研究者无需大笔科研经费即可开展地外文明搜索。其背后透视出的,正是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尴尬现状。
张同杰说,在美国,外星人搜寻一度被嘲讽为薅资本主义纳税人羊毛的无用之学,最近这二三十年,官方基本停止这方面的经费支持。经费的匮乏,导致地外文明搜索研究出现严重人才断层。全世界以地外文明为研究方向毕业的博士生不超过三人。在国内,目前同样还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
让张同杰担忧的是,伴随着“中国天眼”对地外文明搜索的正式开启,海量的数据将源源不断,针对数据的储存和计算能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有个几百万,就可以把数据中心建起来。另外,设备购买、人才建设和学术交流,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迄今为止,在搜寻外星人上最大的一个手笔,是俄罗斯巨贾尤里·米尔纳联手霍金组织的“突破性聆听”。历时10年,耗资一亿美金,全由尤里·米尔纳支持。在中国的富豪之中,马化腾对天文学尤为感兴趣。张同杰说,他如果能像尤里·米尔纳一样资助地外文明研究就好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系与宜居行星中心Jason T. Wright起草了由126名科学家签名的美国地外文明2020年白皮书,分析了当前国际地外文明研究现状,倡导推动国际地外文明的研究。张同杰特别强调,不能因为希望渺茫就认为没价值,就不去做。
或者说,不能因为一杯水里没有找到鱼,就武断地认定整个海洋里没有鱼。
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G.Cocconi and P.Morrison 1959年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结尾说:“寻找地外文明成功的可能性很难估计,但如果我们从不去寻找,成功的可能性是零”。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