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今 日 看 点 : 2008-04-06 ▲◆★●■
美军派三架战略侦察机专门收集中国预警机信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陈良宇凭什么五年升三级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7819
出逃印度后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达兰萨拉
http://news.ifeng.com/mil/history/200804/0403_1567_475291.shtml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外相比差距仍很大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04/165215292436.shtml
“藏青会”组建游击队内幕:获美政府基金会支持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04/193715292578.shtml
中国台海暗流肆虐波涛汹涌
http://topyl.com/view.php?fid=RMHT&id=2719543
中国人永远是吓不倒,也压不垮的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719861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缘何成美“第三号敌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7868
以色列要求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
http://news.sina.com.cn/w/2008-04-05/155613689652s.shtml
美军派三架战略侦察机专门收集中国预警机信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4美军从去年初就派出三架RC-135电子侦察机专门用于收集空警2000电子信号。
3月30日,《解放军报》记者发自南京的一篇报道说,解放军空军告别了完全依赖地面指挥引导空中战机的传统模式,新大纲让指挥所由地面“飞”到了空中。在当天的空军航空兵某师机群长空激烈对抗中,团长王卓平担任空中指挥员,敲击机舱内的电脑键盘,瞬息之间便把捕获到的战场动态和相关精确信息发送给空中机群……国外一些媒体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了这条消息,幷据此猜测,解放军空中预警机正式服役。
● 美想找预警机“软肋”
美军《空军时报》、《太平洋星条旗报》网站,以及驻韩美军《晨鸟报》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猜测,解放军空中预警机正式服役。这些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式部署预警机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向境外实施军力投射,同时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可以挑战美军任何形式的介入。在中国部署预警机之前,美军拥有先进的预警机部队,从而使得美国海军在海战中具有压倒性优势。中国大陆如没有空中预警机,那么一旦与台湾、美国和日本发生军事冲突,将置自己于不利位置。
多年来,中国一直试图从以色列、法国、英国和俄罗斯购买预警机,但由于美国强烈反对和其它技术原因,最终迫使中国不得不自行研发预警机。”
中国预警机服役,美军将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美国五角大楼和太平洋美军总部均以“事涉敏感不便评论”为由,拒绝向上述媒体说明,但知情人士向这三家媒体透露,由于亚太美军早就捕捉到解放军空中预警机正式服役的情报,因此已经从三个方面下手专门寻找中国空中预警机“软肋”。
◆ 首先,美国空军的技术与情报人员秘密与以色列军方接洽,研究以色列预警机“费尔康”系统的缺陷,从而研判中国空中预警机的不足,找出应对之策。
美军判定,中国空军的预警机是俄制伊尔-76运输机的改版,其最重要的空中预警系统则是以色列“费尔康”系统的升级版,两者之间应该有“许多相似之处”。
正因为如此,美国空军的技术与情报人员早在一年前,就频频前往以色列,努力说服以色列军方全面开放“费尔康”数据,以及此前中国购买“费尔康”时提出的要求情况。
◆ 其次,在东海和台湾上空“蹲守”中国预警机信号。
自从中国空军的预警机开始试飞以来,美军一直试图截取中国预警机的空对地信号,交由技术部门破译后好吃透中国预警机的真实性能。日常担负截取中国预警机信号任务的,是驻冲绳加手纳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390情报中队的3架RC-135战略侦察机。
知情者透露说,从去年年初开始,这3架RC-135战略侦察机,就特别改装了用于捕捉中国预警机信号的电子系统,幷将侦察重点由朝鲜转为中国南京军区,在东海和台海上空飞行架次增加。经过近一年努力,第390情报中队据说已向“国家、战区和战术指挥官”提供了“相当数量情报”,但具体到中国空中预警机的情况是多少,美军守口如瓶。
● 第三,加大与台军分析中国预警机性能的合作力度。
2006年,当美军研判中国预警机项目“遭遇重挫”时,台军方警告美军说:“大陆有的是办法和资源,我不觉得挫折会对中国空中预警机产生多大影响。”事实证明,台军判断非常准确。加上台湾军方主要面对南京军区,而大陆空中预警机眼下“判定”多驻南京军区,因此美军正加大与台军情报分享。
◆ 台军搜集电子参数
台湾《尖端科技》杂志早就对大陆预警机正式服役后,对台湾进行防卫作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杂志认为,受限于雷达波直线行进的特性与地球曲率的影响,解放军地面雷达站对台湾低空飞行战机与舰艇活动的监视受到相当的限制。而有了预警机以后,大陆对台湾在东海空域战机与舰艇的活动状态将一览无余,台湾战机一升空、舰艇一出海即遭其跟追锁定。未来台湾军方如果发射巡航导弹等反制武器,也可能在海峡上空飞行时就被发现,幷遭到拦截,从而降低突袭的成功机率。甚至连重型坦克的行动都会被侦测到。
《尖端科技》称,在获得空中预警机前,大陆空军在台海正面的战机是由设置于大陆东南沿海的十多个地面雷达站负责空中指挥的,每套雷达仅能指挥 2批战机(每批最多4架),雷达站最多指挥24批96架次战机。因此,解放军在缺乏空中预警指挥能力的情况下,战机数量虽然很多,但战时却不能同时派上用场。而解放军在获得空中预警机后,除能有效掌握低空防空死角外,以1架预警机具30~40架战机的指挥能力计算,解放军只要在台海正面部署数架预警机,战场指挥能力就可以成倍增加,对台湾空防将形成更大的压力。
据台军方透露,针对大陆预警机服役,台军已采取相应对策,除加紧搜集大陆预警机电子参数外,台军开始在金马地区部署有效射程超过200公里的新型“天弓”远程防空导弹,虽然其命中几率幷不高,但可逼迫大陆预警机只能在离岸200公里外,对台湾东部空域活动的战机及舰船进行监视。由于台湾中央山脉可发挥低空遮蔽作用,大陆预警机侦测识别精度多少会有所降低。此外,台军还在研发战机和导弹隐身技术。(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陈良宇凭什么五年升三级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7819
文章提供 于 2008-4-3《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日前在最新一期香港《观察星》周刊上发表文章披露,因涉及上海社保基金案下台的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虽的骄横脾气从未改变,例如,在邓小平于1992年南巡到上海时,陈良宇就曾强闯邓小平下榻的宾馆。
周瑞金在文中指出,从中共建政以来的上海历史看,当过上海市委一把手而落马的,除饶漱石、张春桥两人由于政治野心膨胀原因之外,属经济上违纪违法落马的,陈良宇算是57年来第一人。
文章还披露了陈良宇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周瑞金指出,在1980年代,陈良宇是上海市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有水平、有能力、有生气、思想解放、办事果断,在任上海市副职官员期间,确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干了不少有益的事。但人是会变的。他身上存在的弱点缺点,非但没有伴随他一帆风顺地升迁得以克服或遏制,相反是得到纵容和发展。
例如,陈良宇曾被外派英国进修学习,花了国家一大笔钱,理应完成学业,增强本领,不负民众期望。但为了赶在新一届上海市委改选中能排上位子,他匆忙中断学习,提前回上海就任新职。这无疑助长了他“非我莫属”的骄傲专横的意识。
文章还指出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陈良宇的问题。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到上海,住在西郊宾馆。有天夜里,时任厅局级官员的陈良宇未经批准,就擅闯西郊宾馆打网球,遭中央警卫局人员阻拦后,他大发脾气吵起来。
此事惊动了时任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吴打电话对他说,你有几个脑袋敢干这种事!当场把他斥了回来。这种胆大妄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预示了陈一旦大权在握就自我膨胀的结局。
周瑞金还指出,有关方面让没有经受地方党委一把手考验而又是早就发现其缺乏当党委负责人资质的陈良宇,拔了头筹,官运大亨,由副市长而市长,由市长而市委书记,到中共十六大召开,又跃然升为政治局委员,几个月之内“三级跳”,从一位副市长到忝列党与国家领导人之列,不免让人质疑。
他在文章中称:“这真叫人看不懂,在1997年上海市委换届选举时市委委员得票最少的陈良宇,又有何显著政绩,有何官员民众口碑,五年后竟让他连升三级,成为中国政坛一颗闪亮的政治明星呢。其中,是不是反映了我们官员用人体制上的痼疾和弊端呢?难道不值得党的组织部门认真汲取教训吗?” ▲ 来源: 凤凰卫视
出逃印度后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达兰萨拉
http://news.ifeng.com/mil/history/200804/0403_1567_475291.shtml
2008年04月03日 光明日报: 达兰萨拉位于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西北山区,北面是号称“世界之巅”的喜马拉雅山脉,这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潮湿闷热。
达兰萨拉分上下两部分。下达兰萨拉海拔1250米,主要是当地印度人居住,而海拔约1800米的上达兰萨拉亦称麦罗甘吉,人口有万人左右,相当于我国一个乡镇的人口规模,为中国流亡藏人聚居区,也是分裂分子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栖息地以及“西藏流亡政府”盘踞的地方。达赖集团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裹挟了数万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北部喜马偕尔邦山区这个叫达兰萨拉的小镇。
20世纪60年代初期,达赖集团在达兰萨拉成立所谓“流亡政府”,并以此为基地,从事分裂祖国、破坏西藏稳定和发展的活动。实际上,在西方舆论及一些政客心目中,达兰萨拉已经成为达赖集团的代名词。
● 达赖在这里干什么
近几年来,有外国记者在达兰萨拉采访时,曾这样描述达兰萨拉:“通往达兰萨拉的山道上,看到身着袈裟的僧侣,偶尔也能遇见几位金发碧眼的西方人。道路险峻陡峭狭窄,而且仅一车之宽,急转弯颇多,由碎石和山泥铺成,很不结实,街道比较脏乱,使得许多香客感到失望。学校的校舍均取料于铁皮,房屋低矮,光线昏暗,阴森森的。”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达兰萨拉。
少数人从西藏非法偷渡到达兰萨拉,一方面是受达赖集团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进行的蛊惑宣传,误认为达兰萨拉是衣食无忧的“人间天堂”,也有的人本来在国内就是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远遁达兰萨拉。据印度媒体透露,这些人偷渡至印度后,都得经受“流亡政府”下设的“安全部”严格拷问。一些偷渡到此的年轻藏人,往往没住多久,就大呼上当,觉得达兰萨拉与达赖集团互联网络和“宣传手册”上描绘的情景相去甚远,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于是便在达兰萨拉匆匆中转一下后,就想办法打道去别的地方。过去,达赖“接见”偷渡来印度的藏民时,都要对他们摸顶。但是,“流亡政府”现在一般不让达赖这么做,生怕有人在头上涂抹毒药。
●“流亡政府”十分腐败
其实,目前无论是“流亡政府”的头头脑脑,还是“流亡政府”卵翼下的“臣民”,基本全在印度出生长大,绝大多数人这辈子还没去过西藏。而西藏平叛后 49年的翻天覆地变化,他们更是一无所知。但他们为了赢得国际反华势力的资助,尤其是西方某些敌对势力的支持,在长期反华宣传和教育的双重洗脑下,不断地鹦鹉学舌,用西方反华势力的腔调在这里掀起反华波澜。
有外国记者曾在达兰萨拉看见这样的景象:“到处是一片红色标语,写着‘向中国商品说不’的英文。街上还有一些宣传员,鼓动藏人商店抵制中国货。”而一位“流亡政府”人士私下表示,类似的运动很多,但都是为了政治目的。其实,流亡藏人常让仍在西藏的亲友邮寄中国商品。如果让藏人把家里所有中国货都扔光的话,剩下的大概连裤子都穿不上了。49年过去了,在印流亡藏人生活上仍十分困窘,精神上还要忍受达赖集团“官员”的腐败和内耗。真正富有的是那些所谓的 “流亡政府”“官员”。他们靠“税收”和西方一小撮反华势力以及所谓非政府组织的资助而“发财致富”。他们白天穿着红色的袈裟办公或接待客人,天黑以后,就到酒吧和俱乐部鬼混,甚至吸毒。流亡藏人对这帮毫无道德和良知“官员”的腐败早已司空见惯。他们气愤地说,“国际资助”有一半以上被这些蛀虫用于吃喝嫖赌了,而普通流亡藏人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达赖是“西藏流亡政府”争取西方同情和援助的一个招牌。尽管达赖不遗余力,但他领导的“流亡政府”迄今没有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本来就是一个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腐败机构。
● 在印藏人生活窘迫
流亡印度的藏人并不都居住在达兰萨拉。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容量有限,所以多数藏人只好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地散居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南部居多。在印藏人几乎很少与当地人来往,通婚的更少。按照当地规定,流亡藏人无权购买土地和建房,因此大多数流亡藏人不得不借住印度人的房子。
在印度其他地方的藏人以经商、务农,或开小商店为生。据报道,在印藏人虽然有不少人是在印度出生,但不管是第几代生活在印度,都不能加入当地国籍,永远只能是难民身份,客居他乡,寄人篱下;因为是被人收容的“客人”,所以不能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也不能永久性地购买和拥有土地及房产,一切都只能靠“借与租”。他们大多数都做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勉强糊口。虽然经过多年的“洗脑”,但还是对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不满意,漂泊感始终在心头萦绕不散。流亡藏人与当地印度人争土地争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
印度《亚洲世纪报》执行总编辑考什克不久前参加了中国有关部门组织的外国记者团西藏之行活动。在领略过西藏的文化之美、现代之美后,他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中国的西藏人生活确实比流亡印度的西藏人要好得多。”
同行的印度《南方先驱报》副总编辑南布迪瑞原本对西藏的“破旧”印象则被当今西藏的现代化气息所颠覆:“我被这儿的现代化气息深深感动了,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充分地享受宗教自由,同时还能够享有现代化带来的一切好处。”
自总编辑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