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今 日 看 点 : 2008-03-28 ▲◆★●■
抢夺北冰洋 苏联美国潜艇冰下秘密竞争
http://www.stnn.cc/reveal/200803/t20080325_752369.html
国家大剧院、中国“巨蛋”引起的骚动
http://www.stnn.cc/ed_china/200803/t20080324_751793.html
大陆买家表示有意购买张学良台湾故居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8/03/26/3502@4367303.htm
漂亮翻身战:拉萨得以迅速平息真实原因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715329
平民诈骗7亿判死刑 祝均一挪用158亿判18年
http://www.stnn.cc/china/200803/t20080325_751891.html
中央党校内部论坛讨论大部制:需厘清权力边界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7/012415231672.shtml
中央党校讨论关注中央与地方关系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7/012415231673.shtml
解读大部制改革:重点指向政出多门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6/135115229822.shtml
美俄猜测伊朗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意图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3/0326_342_460841.shtml
抢夺北冰洋 苏联美国潜艇冰下秘密竞争
http://www.stnn.cc/reveal/200803/t20080325_752369.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北冰洋的冰层之下本来一直保持着安静与和平,但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潜艇人员在那里秘密地工作了几十年。如今神秘被打破,当初那些可能会导致世界末日的计划中一些细节被披露。
由曾任美国核潜艇指挥官的麦凯伦撰写、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秘密航行回忆录《未名水域》,叙述了1970年美国核潜艇“皇后鱼”号的北极之行。“皇后鱼”是在北极浮冰下潜航的先驱者,美国这样做是为了秘密准备北极潜艇军事行动,并在军事竞赛中不输给苏联。
★ “冰冻坟墓”很可怕
《未名水域》的作者麦凯伦正是“皇后鱼”的指挥官及艇长。麦凯伦所指挥的这个墨黑色的“大怪物”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它是当时第一艘巨型潜艇,是美国专为在极地的全年军事行动而设计。
“皇后鱼”拥有一套先进的专业声学传动装置,以帮助其看清浮冰下的世界。例如,潜艇有一套特殊传感器,用于发现海底冰山。从船首到船尾,它共有7件声敏组件以帮助工作人员判断冰山的厚度。
在麦凯伦的指挥下,”皇后鱼”在冰下隐秘而安静地穿梭着。为了寻找潜艇航行的安全路线,它要绘制上千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海床地图,而这些海床是以前地图上从未标明的。为了执行任务,它还不得不在浅水区和冰层之间游荡,或深入100多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海底。这给潜艇本身和117名工作人员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
另外,潜艇还有被严寒冻在水下的危险,在这个“冰冻坟墓”里既没有出路,也没有食物和其它供给品的援助,只能等待救援。
“皇后鱼”曾一度滑向死亡的边缘,救援工作持续了一个小时,潜艇才从冰冻坟墓中被解救出来。
美国海洋与大气总署前高级科学家、海洋研究员塞尔维亚•厄尔勒评价道,危险水域中的壮举使麦凯伦成为了英雄,“这艘潜艇在航行中有可能会消失,那样就没有人知道关于它的任何事情。然而,他们克服了困难走到了最后,真是一次妙不可言的探险历程!”
美国海军军事行动评论员及作家诺曼•波马称,极地环境对潜艇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因为潜艇的主要“眼睛”是声波定位仪,它是通过从底部发出声波,由声波环绕物体再反馈给仪器来监视物体的。而水面的浮冰摇摇晃晃在不断地变换大小和形状,这使声波定位仪不能起到有效作用。
他还补充道,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还是认为北极是“一笔大买卖”,因为在那里,它们可以实施许多秘密军事行动。
★ 没有标识被误认苏联潜艇
麦凯伦在书中说到,“皇后鱼”被拿掉了所有可以证明身份的标识并载满鱼雷,于1970年8月5日抵达北极。它从水中升上来,在冰面上,穿着红衣服的圣诞老人还与船员们玩耍嬉戏。然后潜艇驶向西伯利亚大陆架,开始了它的侦察之旅。但绘制海底地图的任务也曾将潜艇拉向死亡的边缘。
当时,船员们正在看最喜欢的西部电影《谢恩》,一名传令兵拍着麦凯伦的背小声地说,潜艇要搁浅了。他在书中写到:“我的心几乎要跳了出来,我跑向控制室的后舱口,看到冰山侦查器上满是从四面八方发来的冰山海面反射讯号。”麦凯伦命令所有船员都动起来,他和其它的看守人员则跑向了螺旋推进器、方向舵和船尾,以使”皇后鱼”缓慢后退。最终,潜艇驶入深海区,全体船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两个月的航行过去,潜艇最终到达阿拉斯加的诺母镇。在那里,潜艇和船员都遭到了冷遇,由于没有任何标识,镇长和村民把这看起来险恶的家伙当成是苏联的了。
★ 冰下“偷窥”苏联舰船
在麦凯伦完成任务之后,北极便变成了军事战区。苏联曾试图在那儿的浮冰边缘隐藏载有核导弹的潜艇,美国则想用潜艇跟踪它们,目的是在它们向美国发射导弹和核弹头之前,能够及时反应并迅速摧毁苏联潜艇。”皇后鱼”也充当过护航舰,麦凯伦在书中写道:“有一次,我能辨认出苏联的6艘船,其中包括一艘载有坦克的碎冰船、4艘货船,它们在杂乱的浮冰上来回穿梭着。”
美国历史学家说北极的潜艇行动加快了冷战步伐,在“皇后鱼”完成任务之后,苏美双方又派遣了更多的潜艇去了北极冰下,美国又先后为”皇后鱼”定制了36艘“鳟鱼”级潜艇。
莫斯科曾称领土以外200海里(约368公里)的水域属于其领海,其中包括了几百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深的海水和海床。然而华盛顿认为只有12海里(约21.6公里)的局域性限制,并且通知麦凯伦按此行事。正如书中记载的那样,潜艇经常冒险在苏联海岸附近游荡,它们还在北地群岛侦查了十月革命岛和布尔什维克岛。迈阿密大学法律系的海洋法专家奥克斯曼认为,1970年的北极行程“其实是国家的一次军事演习,并且表明美国拒绝承认苏联所谓的领海”。
★ 冰下世界常有战争警报
很少有人知道北极地区开发的事情,但在那个冰下世界里时常会发出战争警报。1984年,美国一颗卫星监测到苏联一艘潜艇突破了西伯利亚海的冰层,来测试能搭载核武器的远程导弹。
麦凯伦认为,无论是在俄罗斯的领海还是在其它备受争论的蛮荒之地,他所完成的任务是航海自由史上的里程碑。如今由于极地冰川融化打开了新的海洋航路,海洋探险这一话题就变得越来越热门。
麦凯伦说:“保护海洋自由航行是非常重要的,那也是我们国家起初就在争取的东西。全球变暖,极地浮冰不断融化,这些都创造了新的机遇和任务,我们应该站好岗。当然,他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说的这些话,而他们争取的这些自由,却恰恰可能埋下战争的种子,阻碍其它一些国家在争取的和平。▲
国家大剧院、中国“巨蛋”引起的骚动
http://www.stnn.cc/ed_china/200803/t20080324_751793.html
来源: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北京居民对这座建筑又爱又恨。
国家大剧院浮在水面上,散发着冷光,犹如明珠,或者升起的太阳。至少这是它的法国建筑师希望创造的印象。
这座造价3.6亿美元的、奇特的钛玻璃建筑比纽约林肯中心或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都要大,要向全世界高喊既是经济之都又是文化之都北京来了。但对这里的很多人而言,这个中心不过是一枚砸进一锅沸水里的蛋。
事实上,这座建筑已经获得“巨蛋”的称号。在中文里,“蛋”可不是什么讨喜的称号,让人想起诸如“笨蛋”等轻慢的词。
巨蛋
位于池中,是向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理念的致敬。但许多传统主义者认为这个现代设计破坏了北京的风水,因此破坏了国家的风水。
21世纪的北京变成世界上一些最为大胆创新的建筑的展示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as)造价6亿美元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就像一个大摇大摆地走动的巨大机器人。瑞士公司Herzog & de Meuron设计了“鸟巢”。
这些确实很惊人,但批评者抱怨说这些新建筑就像是时装模特荒谬的装备:看上去有趣,但你不会在现实生活中穿戴。清华大学建筑教授彭培根(音译,Peng Peigen)表示,这些欧洲建筑师在中国做他们在国内不敢做的事,把中国当作试验场地。他认为位于水池中央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意味着进出口在地下,在紧急情况下难以疏散人流。
大剧院的豪华展现了中国现任领袖接受西方文化(至少是高级文化)的程度。事实上,在它开张的头六个星期,大剧院接待了女高音卡娜娃(Kiri te Kanawa),男高音卡雷拉斯(Jose Carreras)、指挥家马祖尔(Kurt Masur)和小泽征尔(Seiji Ozawa),以及基洛夫芭蕾舞团(The Kirov Ballet)。中国希望通过提供场地,它的表演者将在西方表演艺术方面提高到世界级的水平。
当然,西方文化可不便宜。国际表演者的票价和西方差不多。在这个很多人还在为贫富差距日增而愤恨的国家,这个艺术中心更像是不快的源头。
有幸和班级一起参观大剧院的16岁学生曾环(音译,Zeng Huan)表示,票太贵了,在正常情况下家里人绝无机会来这个地方看。
在中国新年期间,数以百计的来自中国农村的游客在入口附近转悠,但无法通过检票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人们很快就可以以较低的票价参观这座建筑。(作者 Barbara Demick)▲
大陆买家表示有意购买张学良台湾故居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8/03/26/3502@4367303.htm
http://www.qianlong.com/2008-03-26:中国新闻网
张学良与赵一荻1947年5月于台湾井上温泉。(图:金羊网)
中新网3月26日电一名来自大陆的买家日前表示有意购买张学良在台湾的故居。张学良的台湾故居位于台北北部温泉胜地北投区复兴三路70号一幢三层楼的住宅。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房主目前正在考虑出售这幢房子,大陆人来购买的可能性非常高。”参与销售的房屋中介刘陈传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房产,买卖的情感因素甚于商业目的。”
该建筑始建于日本占据时期。当张学良离开台湾去夏威夷时,国民党无意收回房子,而是允许其家人在公开市场上出售。
报道称,在台湾,学校老师很少向学生提及张学良。年纪大一些的人或许还记得他,年轻人基本上对他一无所知。▲
漂亮翻身战:拉萨得以迅速平息真实原因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715329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3-25:3.14拉萨藏独暴乱举国震惊,也令世界瞩目,有谴责中国政府的,也有谴责藏独势力的,各种人物尽相表演,好不热闹。
与过去的政治事件不同的是,此次暴乱发生后,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对于此次事件的性质几乎从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界定,因而可以说一致支持中央政府的态度和后续处理措施。藏族各界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宗教界领袖和其他社会团体负责人都同声谴责此次凶残的暴乱。尽管包括美国CNN在内的国际媒体和台湾媒体都迅速作出了反应,但其严重歪曲事实的报道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反感和强烈谴责,使他们丢尽了脸面。更有甚者,德国国家电视台居然用尼泊尔警察暴打本国国民的镜头张冠李戴于拉萨警察,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还提出要见达赖。欧美人在此次事件过程中闭着眼睛丑化中国政府的低劣表演,更加让中国人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看清了他们企图亡中国之心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台湾的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包括马英九在内都出面攻击中国政府的所谓"暴政",并迫不及待地与达赖集团勾结,过后发现也是想借机闹事,充分暴露了他们伺机分裂中国实现其台独野心的真正目的。
总之,一个看上去是坏事的事件反而将那些与中华民族为敌的人们一个个撕去了伪装,将他们的狼子野心袒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不能不说正应了一句古话:有所失必有所得,或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那么,是什么原因是事件的真相很快公之于世呢?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此次事件发生过程看上去简直可以用经过精心编排来形容。我们不妨回顾回顾:
◆ 1.暴乱者的行动开始后不久,包括西藏电视台、西藏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从不同角度对暴乱过程几乎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远近镜头一应俱全;
◆ 2.暴乱发生后,中国的媒体并没有迅速将所得的资料公之于众,反而是国外和台湾媒体进行了各种报道,使世界为之惊讶,从而使此次事件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让各种人物尽量粉墨登场;
◆ 3.先是按照惯例由西藏人民政府负责人出面发表谈话,接着是温家宝总理亲自出面谴责肇事者和达赖及其集团,将事件的性质定性为有组织的分裂暴乱,然后逐步公布图片和录像,使事件真相全面公布,让藏独分子残暴的本性得到了举世公认,同时也使包括CNN在内的欧美媒体造谣滋事的丑恶面目一并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将台独分子的险恶用心和马英九的伪君子本性再次得以曝光,真可谓一箭多雕。
◆ 4.在事件真相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对于国外藏独分子冲击我驻外使领馆的暴行,我国政府理直气壮地进行了严厉谴责并要求所在国切实负起保护的责任,同时坦坦荡荡地公开通缉暴乱分子,使整个事件完全向按照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愿望转变。在此情况下,达赖集团剩下的只有急于为自己开脱的份,再没有还口的理由了。
由此我们可以说,此次事件中我国政府打了一个漂亮翻身战,确实值得可喜可贺。▲
平民诈骗7亿判死刑 祝均一挪用158亿判18年
http://www.stnn.cc/china/200803/t20080325_751891.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美容院女老板杜益敏因非法集资7亿元,于3月21日被浙江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犯有集资诈骗罪,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杜益敏一审被判死刑的前一天,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因挪用小城镇保险基金达158.56亿元,被吉林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数罪并罚(受贿、挪用公款以及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
《中国青年报》文章称,这是两个很有典型意义的经济案,但处罚结果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是非法集资7亿元判了死刑,一个是挪用公款158.56亿元,却被判18年。后者所涉及的金额是前者的22.6倍,但获得的惩罚却远远轻于前者。而且后者所导致的损失是,截至案发前尚有124.21亿元没有收回。另外,后者是数罪并罚才判18年,而前者只是
一个“集资诈骗罪”就判死刑。难道集资诈骗这个罪行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要远远大于受贿、挪用公款以及滥用职权加在一起的罪恶吗?
从目前刑法规定对集资诈骗罪的最高处罚来看,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杜益敏死刑有法可依;而对于祝均一的数罪并罚,则有让人质疑之处。
◆ 其一是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且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要从重处罚。仅这一条,对祝均一的量刑就可以是无期徒刑。
◆ 其二是祝均一的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其三是祝均一的受贿罪。刑法规定,受贿罪有9个量刑档次,其中最重的处罚是: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依据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宣判,祝均一因受贿、挪用公款以及滥用职权三宗罪名成立,其中被认定受贿160万元,如果按数量,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
文章称,当然,也许杜益敏案和祝均一案还有不同的情节,而不能以损失、受贿、贪污的金钱数额为唯一的量刑依据,但是审判者应当向公众明确地解释,有哪些情节足以让毁掉158.56亿元和受贿160万元的祝均一,比诈骗7亿元的杜益敏罪恶更小?
而且,从表面上看,公众更有理由相信祝均一的犯罪更为恶劣,造成的损失更严重,因为他是政府官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而且动用的是人们的养老钱。而对于杜益敏,千万不能让公众产生“不杀不足以灭口”的推论。
文章称,许霆案已经在让公众思考、激辩现行的法律缺陷,杜益敏案和祝均一案,更需要我们关注现行法律量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中央党校内部论坛讨论大部制:需厘清权力边界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7/012415231672.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东方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部制向何处去,是现阶段大部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刚刚结束的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双月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烟草专卖局官员和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委制与政府职能转变”成为这次讨论的主要议题。
“即将推开的机构改革,应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多下工夫,以防止权力的横向转移。”一位与会官员提醒说。按照既定计划,6月底前先期进行大部制试点的5个部门将完成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
而在3月25日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减少政府微观干预”相呼应,给外界以乐观期待。
● 发改委和烟草专卖局官员的对话
依照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本次国务院系统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原有的28个部委经过重组后减成27个。
“从国外经验来看,实行大部委制的国家,其部委数量一般都不会超过20个。”宁夏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表示。
“我们现在是27个,仍然有点多,可以视作是改革的第一步。”张来武称。
而另一位参加讨论的发改委官员,则强调了另一方面:“我觉得数字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是看政府职能是不是到位。”
在这名国家发改委官员看来,要考虑到国内外政府组织结构的异同,最关键的是要厘定“市场与政府间定位的问题”。
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所存在的“缺位、越位、错位”的情况,一直为人所诟病。这名发改委官员介绍,以行政审批为例,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法制办刚刚清理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到发改委的即达到三、四十项,整个国务院系统行政审批还要更多。
该官员表示,改革下一步“要注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这名发改委官员在减少行政审批上的姿态,并没有取得主动。在场的一名国家烟草专卖局官员当场回应说,烟草行业从农业、工业、商业、外贸再到市场监管都是一体化监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但是,每年烟叶的种植计划、卷烟的生产计划,仍然要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发改委的人说‘只有半个人管你们烟草的事’,我们一个大楼的人还管不好,你们半个人就能管了?”上述烟草专卖局官员笑着说。
该烟草专卖局官员建议,类似于发改委这样的部门,“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宏观调控搞好,更好地向市场化进程进一步的推进,这是大部委制应该兼顾的。”
对于大部制改革,这名烟草专卖局官员如此理解:“我觉得现在提出的大部委制和前一阶段搞的减少行政审批制,是一种协同推进的过程,而减少行政审批也为大部委制创造了条件。”
承接上述意思,宁夏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认为,深化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亟须培育社会中介体系并逐步理清政府、市场和中介组织之间的配置。
“从中国现在的治理结构来看,跟很多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相比,我们政府过强,市场偏弱,中间组织的培育应该加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宏观室主任梁朋教授回应说。
但与会人士多认为,中间组织的发育在当下中国并非一蹴而就,这涉及到政府从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的一个漫长过程。
张来武用十月怀胎来比喻这个过程的艰辛:中国政府很辛苦,就像一个十月怀胎的妇女,要在肚子里生出一个未来的公民社会,而不能永远代替你的子女。
“如果政府有这样的智慧并能把握好节奏,改革将既能解决目前的平稳,又能面对未来的社会的规范。”张来武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中央党校讨论关注中央与地方关系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7/012415231673.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东方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防止权力横向转移
“其实,发改委本身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大部委了,为什么还引发大家这么多的争议?”一位与会的中央党校专家表示。
现场官员学者将其归咎于改革的不彻底,“政府职能没有下放,而是进行了横向转移”。
据与会的一名国家发改委官员介绍,这样的情况早在上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就存在。
1998年,国务院机构合并,国家发改委一下子合并了十几个部门。与之同时,有些职能本应该下放给企业、市场或是地方的,并没有随着机构改革而相应发生改变,权力只是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了一次横向的转移。
比如,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只有40多人,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