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令人恐惧的瘟疫 最后都是怎么消失的?★★

今 日 看 点:20200414(上午版)▲◆★●■☆

金正恩胞妹再度崛起 回任北韩政治局候补委员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2090.html

历史上那些令人恐惧的瘟疫 最后都是怎么消失的?★★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1456.html

尼日利亚公民遭不当对待?中国使馆:并无不妥★★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4-12/doc-iircuyvh7363829.shtml

法国军队隔离1900名海员 规模史无前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1826.html

俄罗斯输入性病例暴增 将中国拖入疫情“加时赛”★★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4-13/doc-iircuyvh7480888.shtml

金正恩胞妹再度崛起 回任北韩政治局候补委员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2090.html

法新社 2020-04-12: 北韩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报导,北韩主要决策机构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昨天进行常务委员会改组,北韩领导人金正恩的胞妹金与正再次成为候补委员,证实她的政治地位攀升。

报导表示,这场会议由金正恩主持,会中决定这次任命。

金与正长期是金正恩核心幕僚之一。分析师指出,金与正之前被解除候补委员身分,据信发生在金正恩与美国总统川普去年于河内召开第2次峰会触礁后。

脱北者出身的首尔研究人员安灿一(Ahn Chan-il,译音)表示:「金与正近来在北韩政治位阶攀升,这次复位是其中一例。」

金与正曾在2018年代表兄长出席在南韩平昌举行的冬季奥运,双方交流当时促使朝鲜半岛上分裂的两韩外交关系迅速暖化。此外,在金正恩与川普或南韩总统文在寅会面时,镜头也多次捕捉到金与正在旁陪伴身影。

不过直到今年3月,金与正才首次开始以自身名义发表具直接政治意涵的文章。分析师认为,这凸显她在北韩政治圈的重要地位。

在金与正发表文章之前,她才被任命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部长,这也是她目前在北韩当局担任的正式职位。

今年1月被任命为北韩外务相的李善权,也在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选为候补委员。▲◆★●■☆

 

历史上那些令人恐惧的瘟疫 最后都是怎么消失的?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1456.html

坏土豆趣科谱 2020-04-12: 几千年来 ,致命的瘟疫时常在折磨着人类,并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在对细菌与病毒束手无策的时代,瘟疫数度改写了人类发展历程,它摧残了曾经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许多国家的毁灭,都与瘟疫相关联。历史上,死于瘟疫的人数,远高于死于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的人口总数。人类与瘟疫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鼠疫引发的瘟疫,在历史上,至少夺走了2亿-3亿人的生命,改写了多个文明的历史;

天花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夺走了4亿人的生命,古罗马等数个文明被天花扑灭;

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仅仅18个月的时间,就夺走了2000万-1亿人的性命,直接提前中止了一战;

在历史上,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微生物和瘟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往往左右着战争的胜负,帝国的兴亡。

但是,人类现代医学的发展,并不如我们想想的那么快:

1683年,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人类第一次看到了细菌;

1898年,荷兰科学家推测出病毒的存在;

1938年后,电子显微镜问世,人类真正可以看到病毒的真容;

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多数时候,我们对瘟疫的肆虐,束手无策。

人类在无奈之下,只能去寻求宗教与神的庇护,认为瘟疫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制裁。那么,在没有技术手段的古代,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瘟疫,是怎么消失的呢?在了解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几个问题再来看这些瘟疫是怎么终结的:

1、病毒要搞定人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在现代医学没有发展之前,免疫系统是人类最好的医生。

3、什么样的病毒能对人类产生真正的威胁;

一、病毒要搞定人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人类惧怕病毒,但病毒要搞定人类,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它既不是生命,也不是非生命,连最基本的细胞核都没有,仅仅是一层蛋白质包裹着遗传物质,只能依靠宿主的细胞来进行复制。在进入人体之前,它啥都做不了,而在侵入之前,病毒啥都不会,既不能生长,也不能繁殖,甚至连动都不会动,一切行动都完全依赖于外力。

可以说,此时的病毒,纯属在等死。至于等多久会死,取决于病毒自身的特点及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可以由几秒到数十天不等。即使病毒侥幸到达人体,也没有那么容易很快开始复制并对人体进行伤害,必须要进入它所能适应的环境,如冠状病毒,在人体的皮肤上时,是无法侵入细胞的。在病毒侵入细胞后,一样,它需要面对的是人体强大免疫系统的绞杀。

二、在现代医学没有发展之前,免疫系统是人类最好的医生

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世界里,病毒与细菌无处不在,随时要侵入我们的身体,如果不是人体具有强大的免疫能力,人类早已灭绝。在切菜时不慎破一个小伤口,各种细菌病毒趁虚而入;在野外散步,吸一口气,百万个病毒已经进入了你的呼吸道,揉下眼睛,数万个细菌进入了你的体内;如果没有免疫系统,这些都可能要了你的命。

当病毒侵入人体的细胞后,它将劫持我们本来健康的细胞进行复制,但是在数个小时内,游弋在人体内的白细胞就会发现它们,巨噬细胞将直接吞噬病毒和被感染的细胞,并将病毒的电子画像通知淋巴细胞;T细胞会快速集结火速驰援至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并根据病毒的特征进行精准捕杀;B细胞启动远程打击,产生无数个抗体在全身循环对病毒进行攻击;而且,人体每次病病毒攻击后,免疫系统将获得病毒的准确信息,在病毒下次攻击的时候对它们进行精准打击。

所以,我们在这个生存着亿万种病毒的世界上,99%以上的病毒,是拿人类无可奈何的。免疫能力较强的人,在每次击败病毒的攻击后,犹如超级赛亚人一样,自动升级自己的免疫系统。

三、什么样的病毒,能对人类产生真正的威胁

在10-20年前,人类最恐惧的是艾滋病,但是目前,艾滋病被人提到的越来越少,是因为被逐渐扑灭了吗?不是,反而艾滋病的数值在不断增长,1981年,艾滋病才在中美洲被发现,不到40年的光景,目前大约有3690万人(包括大约260万儿童)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一份报告,其中约有1710万人不知道他们有这种病毒,约有2200万人无法获得艾滋病毒治疗。为什么艾滋病能够以如此快速的速度进行蔓延?要知道,这种病毒的感染性是非常差的,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非常短,而且只能通过血液与体液进行传播。

对,就是因为“潜伏期长、致死慢”,即使不获得治疗,病人从感染到死亡往往会有数年的存活时间,而且在初期免疫系统被破坏前症状是不明显的,所有病原体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传播。同时,目前的一系列疗法可以让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至普通人的80%甚至更多,人们会放松对病毒的警惕。

而目前人类谈之变色的埃博拉病毒,在人体感染后会快速腐蚀人体的内脏,让人类短期死亡,且死状恐怖。而且,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比HIV要强大的多,可以通过触摸、血液、空气等多种方式传播,几乎无孔不入,尽管让人谈之变色,却几乎没有掀起大的波浪。是因为:

1、潜伏期太短、致死率太强,在非洲感染时,几乎是整个村子的人无一幸免,宿主都没有机会活动,病毒在杀死宿主的同时杀死了自己。

2、快速的致死率和恐怖的死状让人类高度警觉,出现症状后即刻进行隔离。

同时,病毒对人类如果要形成威胁还需要强大的致死率,如感冒病毒,几乎无处不在,但是0.1%的致死率几乎对人类没有影响,却让人的免疫能力不断升级获得抗体。

所以,能够对人类真正构成威胁的病毒需要:

1、潜伏期长;2、感染性强;3、致死率高;

所幸,这样的病毒可能未必存在。根据以上,我们再来看,这些瘟疫,是怎样结束的。

一、天花“历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者”是如何被扑灭的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在人类历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

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

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预计被天花杀死的人类超过5亿人。十八世纪的一百年间,全欧洲死于天花病毒的患者就多达1.5亿人。而且由于天花瘟疫无药可治,只能依赖人体自身抵抗力。所以当时死于天花瘟疫的主要群体,大多是妇女儿童。

中世纪时,中国医生们率先找到了“人痘接种”,把天花患者的“痘苗”接种到健康者身上,就刻预防天花。到18世纪时,中国“人痘接种法”已在欧洲传播。但这办法也问题多多:被接种者能防得了天花,但地其他疾病的免疫力却常下降。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可能本来没有得并,被种上天花以后,结果得天花…..死了。另外痘苗也不易保存,接种能否成功,关键就要看运气。当时欧洲的权威医生们,还常把这叫“手气”,能不能得有效,就得看运气。

詹纳,1749年出生在英国一个牧师家庭,他五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在哥哥的抚养下长大。少年时的詹纳,就出落成一个性情温和的少年,且酷爱动植物标本等课程。对他寄予厚望的哥哥,本盼望能供他读完学业,然后做一个像父亲一样优秀的牧师。那时的英国,正是天花病毒泛滥的年代,大型天花瘟疫多年来就没消停,就连詹纳身边的乡邻们,竟都常见染病。以詹纳晚年的回忆说,那时一旦感染天花,就算幸运捡条命,也会落下严重的后遗症,很多朋友“疯癫或变成了瞎子”

在看够了身边太多类似悲剧后,十三岁的端纳,选择了学医的道路。在哥哥的全力资助下,在三十二岁时拿下学士学位,回到伯克利行医后,更因多次攻克疑难杂症而声誉鹊起。成了当地颇为知名的医生。为攻克天花,詹纳踏遍了乡间,见过各种天花病症,做了数万字的医案笔记。直到四十七岁那年,一个当地奶牛场女工无心的玩笑话“牛得了天花从来不会有事”,却叫苦苦思索的詹纳灵光一现:人如果传染上牛痘病,可能就不会感染天花。兴奋不已的詹纳,立刻果断行动。先出资购买了牛痘脓疱,然后给一位自愿接受实验的男孩接种上。期待已久的景象终于上演了:男孩在牛痘康复后接触天花病毒,竟然丝毫没有染病。天花的克星,终于找到了!

詹纳的牛痘技术,快速传播开来,之后的十年时间,欧洲美洲各国的学者们,都开始尝试詹纳的实验,也都毫无例外,如詹纳预料的那样成功。1979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天花,已经完全从地球上消灭。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要一步,是第一次对病毒的完胜。

二、鼠疫-被称为“上帝制裁”的恐怖杀手

历史上鼠疫首次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极盛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因鼠疫而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拜占庭帝国从此衰败。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城市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中世纪的黑死病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损失,再次之后,鼠疫屡次爆发,但爆发所能持续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在近期,我国也曾在内蒙等地爆发过肺鼠疫,但均在短期内被扑灭。黑死病逐渐被扑灭的原因在于:

1、病症潜伏期短,三天内往往致死,宿主的活动性较低;而过高的致死率在后期人类的警惕性不断增强,快速进行隔离,对死亡的鼠疫患者进行火化或深度掩埋。

2、将容易感染鼠疫的人淘汰掉了,不容易感染鼠疫的留了下来,得病没有死的人也获得了免疫。总体来说人感染鼠疫的几率在下降。

3、卫生习惯的改善。中世纪的欧洲是贫穷、肮脏的,城市里面垃圾任意的丢弃,饮用水也被生活污水污染,百姓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多人常年不洗澡,甚至一辈子就穿一件祖传的衣服,这自然使得蚊蝇臭虫老鼠滋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开始变的富有,也有了可以换洗的衣服,城市系统的完善使得公共卫生变得有了保证,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自然降低了,这也包括横行欧洲几百年的鼠疫。

三、西班牙大流感-短期内夺走了数千万人的性命

1918年,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爆发。疫情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开始。随后,流感传到了西班牙,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在1918年3月到1919年底,全世界大约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医学界保守预计死亡人数约为2000万,而上限的评估人数到了近亿,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

这次流感直接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是造成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各国已经没有精力再投入战争了。印度的大片庄稼无人收割,波兰的农作物在土地里腐烂,非洲和南美的铜矿停止采掘。整个西班牙流感爆发期间,死亡人数占到了当时全球人口的3%-6%,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仅在印度,就有1700万人口因感染而死亡,占全印度人口的5%。

但是,仅仅过了18个月,西班牙流感就神秘的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西班牙流感在短期近一年时间内爆发了3波,第一波的死亡率较低,低于2%,在爆发几个月的时间,并未引起各国政府的注意,对当时一战的战争进程,几乎没有影响,而反而是当时的中立国西班牙由于新闻自由,在媒体上是报道最多的,这也是后续导致这次起源美国的流感结果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的主要原因。而真正致命和引起各国政府恐慌的是第2波流感的爆发,第2波流感的特点是致死速度极快,在记录中,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已经死亡,从症状开始到死亡不足12个小时,有的人上了公交车,直接就在公交车上毙命。

同时第二波流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本上杀死的都是免疫力强的青壮年人,而老人和孩子除了引起的并发症,几乎没有死亡。其原因在于:健全的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感冒病毒的侵入后,免疫系统较强的人体引起过激反应,火力全开,导致呼吸衰竭。

我们在综合1918年的情况,来分析为何这场夺走数千万人生命的流感突然消失:

1、潜伏期短、对青壮年致死率快,让人体很快引起呼吸障碍被夺走生命,在初期,疫情的爆发起于美国军营,在部队这样的环境快速流行。

2、儿童和老人对病毒能够抵御并自愈,目前西班牙流感的平均致死率数据只有2.5%-5%,如果将这个数据放在非青年上,致死率不足1%。

事实上从当时的数据来看,有大量的并发症被列入”西班牙流感“,在推测上,对普通人而言,致死率应只是略高于普通流感。”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上,流感的致死率为0.1%“

3、人类对呼吸感染的认知从20世纪开始有了较为准确的认知,已经知道通过口罩来抵御来自飞沫所带来的呼吸道传染。

免疫能力较强的人快速死亡切断感染源,或自愈后获得抗体,青少年与老人一般自愈获得抗体,加上在后续的数个月,隔离措施的实施,以上,可能是西班牙流感快速消失的原因。▲◆★●■☆

 

尼日利亚公民遭不当对待?中国使馆:并无不妥★★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4-12/doc-iircuyvh7363829.shtml

2020年04月12日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中国大使俯身看桌上视频的动作被误传为“鞠躬道歉”,网传视频引发关注。

对此,2020年4月12日,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官方微信发布驻尼日利亚使馆新闻发言人的声明进行了回应。

2020年4月10日,周平剑大使应约会见尼日利亚众议长巴贾比亚米拉时,观看对方提供的所谓“尼公民在中国广州遭不当对待”手机视频并即明确指出,视频里中方防疫人员行为正当,并无不妥。

中国政府对所有外国在华人员一视同仁,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对歧视性言行更是零容忍。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公民和外国在华人员的共同理解、支持与配合,在华外国人应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中尼关系友好,使馆愿就此同尼方保持沟通。

疫情期间为保持社交距离,对方将播放视频的手机平放在茶几上。对此次会见场景的其他解读均不符合事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

 

法国军队隔离1900名海员 规模史无前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4/12/9351826.html

RFI 2020-04-12: 法国地中海海事局在4月12日星期天下午表示,法国军队已进行规模堪称史无前例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上的海员下船进行健康卫生隔离的行动,共有1900名海员在土伦市接受隔离。

地中海海事局发言人克里斯汀-里布表示,重型物流下船行动已经开始,公交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将按分钟计算,目标是“确保海员不互相接触,减少病毒传染风险…截至目前,没有出现重症,50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所有人都会接受检测”,包括戴高乐航母上服役的约1700名海员,以及超过两百名随行舰队上的成员,隔离期两周,家人也无权探视这座位于瓦尔的军事基地。

在隔离海员的同时,法国军方还决定从下周二开始对飞行器与建筑进行消毒。

戴高乐航母自从1月21日起参加国际反恐活动,提前返航的消息在上周三发布,舰上新冠病毒感染源头还未查出,在3月15日于布列斯特进行短暂靠岸之后,就再没有和外界有过接触,靠岸时间与海员出现症状之间,间隔三周。▲◆★●■☆

 

俄罗斯输入性病例暴增 将中国拖入疫情“加时赛”★★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4-13/doc-iircuyvh7480888.shtml

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  让中国的疫情又出现了一波“小高峰”

4月5日CA910上的旅客4月5日CA910上的旅客

CA910抵达太原后,工作人员登机检查 CA910抵达太原后,工作人员登机检查

载有204人的航班,目前检测出了60例确诊病例。这意味着,一个航班30%的人都确诊了新冠肺炎。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4月12日通报,这趟俄航的SU208航班于4月10日从俄罗斯出发,当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确诊病例都是中国籍。

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让中国的疫情又出现了一波“小高峰”。据统计,黑龙江绥芬河市报告243例,内蒙古满洲里71例,上海60例,山西35例。以上数字,是截至4月13日中午,来自俄罗斯的新冠肺炎输入性确诊病例,总共至少409例。

俄罗斯疫情也开始让人担心。截至发稿时,俄罗斯累计确诊15770例,当日新增2186,是有史以来单日新增最高的一天。这其中,莫斯科累计确诊10158例,是俄罗斯疫情的中心。正如而俄联邦生物医学署长斯科沃尔佐娃几天前所说,10天到14天后,俄罗斯会进入新冠肺炎发病高峰期。

 俄罗斯来的危险航班

4月7日,得知自己乘坐的航班,有25例确诊病例,赵瑜觉得双腿发软。

这趟CA910航班,从莫斯科前往北京,第一入境地是山西太原。她一一核对他们的座位号,发现自己的旁边、前两排、后两排均有确诊病例。之后的几天,这一航班的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已经累计确诊35例。

赵瑜是国内一所高校的教师,目前在俄罗斯攻读博士学位。高校放寒假后,她前往莫斯科,撰写博士论文。她本应在2月中下旬回国,后来因国内疫情以及航班取消等影响,最终于4月5日成行。

来到莫斯科机场,赵瑜没被测体温,直接放行办手续,一路畅通无阻,来到登机口。仅仅佩戴了一个医用外科口罩、一个N95防雾霾口罩的赵瑜,发现周围至少80%的人都穿着防护服,里里外外围个严实。国航的工作人员在他们上飞机前,一一测了体温。不过赵瑜没听说有谁体温不合格,所有人都登上了飞机。

在赵瑜所在的舱位,几乎没有空座。飞行中,乘务员再次前来测体温,并要求所有人填写健康申明卡。赵瑜与领座男生简单聊了几句,发现他感冒、咳嗽,并自行吃过感冒药。在赵瑜的要求下,他补写了症状。

4月6日早晨7点,飞机抵达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海关人员前来,根据大家自行填写的健康申明卡,给自认为健康、无症状的人贴黄标,给有症状的人贴红标。赵瑜的邻座,被贴了红标,留在了飞机上。

下飞机后,赵瑜测了两次体温,被放行入关。航站楼外,警察、医生、护士都穿着防护服等待他们,用大巴将他们送至隔离酒店,并对每一个人做了核酸检测。次日,赵瑜得知,这一航班上有25人被确诊,包括那位原本想填写自己一切正常的邻座。

这趟航班上的确诊病例,基本都是华商,且多来自莫斯科的两个华商聚集的大市场,柳布林诺市场、萨达沃市场。3月28日,俄罗斯实行全民居家隔离政策,两座大市场停业,且陆续有人出现症状。大市场是华人华商的聚集地,空间密闭,且有不少人选择租住在大市场的宾馆内。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宾馆里六人一间,估计住了一两千人,许多是中国住客。

因对俄罗斯疫情以及其抗疫措施心存疑惑,越来越多华商选择回国,导致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突然暴增。

“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多数是华商,且与两个大市场相关”,这一认知,在另一趟飞往上海的航班中再次得到确认。

4月10日,李航与其他203名乘客乘坐SU208航班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机票来的很突然,起飞前几个小时,俄航的朋友告知李航,俄航准备临时加开一趟航班前往上海。李航已有过两个航班取消的惨痛教训,这次直奔机场,现场买票。相比国航已被炒到一万多、两万元的机票,这次的机票不到4000元。

登机前,有朋友告诉李航,航班上有不少来自两个大市场的人。飞机落地后,十人一组下飞机,由工作人员一一询问过去14天行踪、接触史。李航提及,“他们还专门问我们,有没有去过这两个大市场。”

李航近段时间都没有去过大市场,被放行继续入关,量体温、做核酸检测、填写健康状况,而去过大市场的人则被单独留下。次日,上海公布,有80例来自这一航班的疑似病例。李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人恐怕多数与两个大市场有关联。

4月11日上午,旅客们做了新一轮的核酸检测,目前仍在等待检测结果。到目前为止,这个乘坐了204人的SU208航班,检测出了60例确诊病例,也就是,30%的人都确诊了新冠肺炎,是目前国内输入性病例最多的一个航班。

入境前需填写健康申明卡,无症状者被贴黄标入境前需填写健康申明卡,无症状者被贴黄标

俄罗斯输入性病例普遍年轻

“俄罗斯的疫情没这么简单”,回国时,李航抱着这个想法。

截至4月12日上午,俄罗斯累计确诊15770例,单日新增2186例。这是俄罗斯的单日新增首次破2000。此前五天,俄罗斯的单日新增在1000到2000之间徘徊,进入4月,单日新增才突破500。

俄罗斯的病例增长飞速,据俄卫生部传染病专家叶莲娜马琳尼科娃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与很多人不遵守自我隔离规定有关。《俄罗斯龙报》报道,在普京宣布全境“带薪休假”、居家隔离的第一周,莫斯科内就有大量民众在公园里聚会、烧烤,人们把应该“居家隔离”的带薪休假期当成了“真正的假期”。

据报道,最近几天在全俄确诊数量居第三的圣彼得堡发生了25起海外归国公民违反“自我隔离制度”的事件。如,带孩子外出散步、去亲戚家做客等。且在圣彼得堡过去一周之内就有两名确诊的新冠患者从医院出逃的案例。

《俄罗斯龙报》认为,无论在哪个地区,俄罗斯的疫情防控情况在总体上呈现“上紧下松”的状态。它援引俄媒的分析称,部分民众不遵守隔离制度、民众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疫效果。

根据外媒分析,俄罗斯的病例飞速增长还有另一个原因,即最近检测试剂下发到各地。而在3月中上旬,只有西伯利亚的一家实验室可以进行检测。

另外,对俄罗斯来说,其较晚切断的与欧洲来往的航线,是其输入性病例的重要载体。俄罗斯卫生部迪伊•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的病毒学家谢尔盖•阿尔可夫斯基接受《科学》杂志专访时介绍,虽然俄罗斯的前两个病例来自中国,确诊于1月31日,但中俄边境早在1月底就关闭,铁路被停运,航班被取消,只有少数几家航空公司还在运营。但后来他们发现,社区传播的多数来自欧洲,“当疫情已经在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爆发时,限制欧洲航空旅行的措施出台得太晚了。”

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让中国的疫情又出现了一波“小高峰”,也给相关省份带来了新的压力。与俄罗斯接壤的两座小城——7万人口的黑龙江绥芬河、30万人口的内蒙古满洲里,成为了防疫前线。

目前,满洲里共有71例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而绥芬河的情况更为危急,当前,绥芬河共有60例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病例。

这两天,刚刚结束援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均再次出发,驰援绥芬河。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15人检测支援队也已经抵达绥芬河。另外,绥芬河已开建方舱医院,医院改造工程已完工,可以随时启用,将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

有援鄂经历的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倪薪,现任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救治医疗负责人。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重症、危重症被送往红旗医院。据了解,目前,医院已接收了19名重症患者,其中有7名危重症,3人进行插管治疗。

倪薪说,俄罗斯输入性病例普遍年轻,大多二三十岁,基本不到五十岁,重症病例也往往是青壮年,并不像她在湖北接触的重症病例,他们年龄偏大,且有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倪薪分析,因为从俄罗斯回国旅程长,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奔波,心怀恐惧和担忧,无法正常休息,精神状态不好,免疫力低下,病情进展较快,甚至病情会加重,“这对医生来说,都造成了治疗上的挑战。”

4月10日SU208上的旅客 4月10日SU208上的旅客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赵瑜、李航为化名。感谢俄罗斯山东同乡会理事长相华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