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今 日 看 点:20200322(上午版)▲◆★●■☆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http://www.CRNTT.com

真相|沒想到,印度患者已全部治愈,且再无新增病例…★★

https://mp.weixin.qq.com/s?

比尔·盖茨回答了关于新冠肺炎的31个问题(图)★★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20/9261403.html

特朗普改讲稿甩锅中国,背后有更大的算计!

https://mp.weixin.qq.com/s?

黄奇帆:美若爆金融危机 是人民币国际化良机★★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20/9261926.html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http://www.CRNTT.com

2020-03-20: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晚應約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習近平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凶猛,中國必須迎難而上,勇敢應對,因為這不僅關乎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還關乎全世界公共衛生安全。經過艱苦努力,當前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贏得疫情防控戰的最終勝利。中方願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一道,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國際防疫合作,開展防控和救治經驗分享,推動聯合科研攻關,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習近平強調,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中俄相互支持、守望相助,開展了密切合作,體現了新時代中俄關係高水平。中俄合作基礎牢固,內生動力強勁。雙方要以中俄科技創新年為契機,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中方堅定支持俄羅斯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採取的重要舉措,相信在普京總統領導下,俄羅斯人民將繼續沿著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團結奮進,不斷取得新成就。

普京表示,中國政府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卓有成效的舉措,不僅控制了國內疫情,也為保護世界人民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俄方高度讚賞中國的努力並為此感到高興。中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中國的行動是對個別國家挑釁和污名化中國的響亮回答。俄方希望同中方繼續就抗擊疫情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不斷深化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來源:新華網)

▲◆★●■☆

真相|沒想到,印度患者已全部治愈,且再无新增病例…★★

https://mp.weixin.qq.com/s?

揭露事件真相 老崔实话实説 昨天

【世界真相】据中新网报道,近日,印度公开表示,此前确诊的喀拉拉邦的三名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全部治愈,截止到今天,印度境内再也没有确诊患者。目前印度是全球唯一一个出现新冠疫情,但再也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的国家。这不得不说,印度真的太“神奇”了!

据悉,这个消息得到了喀拉拉邦财政大臣托马斯·伊萨克的证实。

13亿人仅3人确诊

截至2020年2月28日,印度确诊3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这三例还是在2月初确诊的,根据印度有关部门的消息,在2月14日的时候,这三例已经出院。

也就是说:治愈率100%。

另外,当初印度从武汉撤回了645位侨民,经过了14天的隔离,结果这些人当中均未被感染。日本侨民的数据可是10%左右啊。

大家可能还记得,最初新闻报道印度爆发冠状病毒疫情,约对3218多人进行了隔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口密集的印度,其卫生状态、居住环境、医疗条件、国家能力都令人堪忧,所以很多人担心疫情在印度将不可收拾。

结果着实让我们感到意外。病毒到印度去已经二十几天了,仅仅三个输入病例,没有一例本地传播!这实力秒杀一众发达国家。

为什么印度能够如此有效控制住此次疫情呢,或许是以下几个原因:

1、体质——印度人超强的免疫力

   环境差、卫生习惯差,导致印度人的免疫能力偏强。

印度人饮用着浸泡过垃圾的恒河水,用手擦屁屁,在各种苍蝇乱飞的环境下制作食物,人家根本没事,而中国人到印度去出差的,喝了印度的水,几乎没有不得病的。

而经过科学研究,印度人的身体免疫能力,确实比其他种族的人群更强大,印度在环境的影响下身体拥有了可以激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基因,可以在通过识别病杀死病原体来保护身体免遭疾病。

一个人如果一直在提纯无微生物的封闭环境中生活,一旦离开这个环境,接触到现实的空气和水源,他可能很快就挂了,因为他的免疫能力几乎从来没有使用和升级过。

印度人这也算因祸得福,自身的劣势在特殊情况下变成优势!(但是,这点也不用去羡慕,印度人的平均寿命比中日韩都低(比中国人大约低7年)

2、印度人由于宗教信仰,崇尚素食

由于印度的宗教信仰,印度人都吃素。印度人吃素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印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者,人数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特别是在南印度,几乎全民素食。据科学研究发现,常食素食有利于身份抵抗疾病。

他们不会去吃野生动物,自然也很难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病毒。

3、印度天气

病毒和细菌不同,细菌喜欢高温炎热的天气,而病毒往往喜欢寒冷潮湿的天气。印度一年四季高温,病毒在阳光和高温之下很难存活。

4、饮食习惯

印度菜大多用洋葱和番茄作为底料,再加上含有姜黄、大蒜、紅辣椒粉、豆蔻等等香料,这些香料不仅可以促消化、袪寒抗感冒等,长期食用这样的菜肴,会让人增加对流感等病毒疾病的抵抗力。

还有,印度人不管吃什么,其实都习惯于经过猛火高温久煮。

印度人不多其他国家一样喜欢吃半生不熟的东西或生疏菜。就是人们常吃的香蕉,苹果等印度人都喜欢油炸着吃。

印度人的主食咖喱饭是经过高温消毒的,还有就是印度人非常喜欢吃洋葱,不管疏菜还是鸡鸭鱼肉都是必须加洋葱一顿猛炒猛炖。

除了洋葱,印度人煮菜非常喜欢加大量的咖喱和各种各样奇怪的香料。

分餐制能有效防止感染

印度人吃饭是用盘子分好咖喱饭和菜,一人一份,各吃各的。印度人喝水也是一人一个水杯,绝不混用。

印度人吃饭还有个特点是喜欢一字排开,保持距离,吃饭时不喜欢边吃边聊天。印度是用手指伴饭吃的,吃完饭后把手指吮干净而不是洗手。

5、政府高度警惕,及时出台了隔离防疫措施

在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中,印度的反应是超强度的,在中国疫情爆发后,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包括对有症状的乘客采取及时隔离与监测措施、火速从武汉撤侨、暂时禁止所有中国人入境、对海、空入境的20万中国人进行体温测试和定期回访等措施。

而且在发现了第一例病例后,就及时隔离了3000多人,追踪了9452人的健康情况。

印度卫生部官方网页在头版头条就是关于新型冠状病的警告,指导民众如何避免感染、旅行提示、自我报告格式、样本采取方式、个案调查方式、筛查方式等。

在喀拉拉邦出现三名病例之后,当地参加诊疗的医护人员按照最高防护标准进入工作状态,数千名密切接触者被予以社区观察。即使印度政府宣布的隔离时限为14天,但喀拉拉邦依然决定本邦需要隔离28天。

中印都是文明古国,也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两个10亿人口级别的国家。

面对这次新冠病毒,印度对待疫情的重视和措施,还有饮食习惯等方面,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 ▲◆★●■☆

 

比尔·盖茨回答了关于新冠肺炎的31个问题(图)★★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20/9261403.html

盖茨基金会 2020-03-20

昨天我在Reddit(一个社交新闻站点)的“问我任何事”栏目上做了一场新冠病毒(COVID-19)的专题问答。像往常一样,Reddit的网友问了很多聪明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得以基于事实来讨论这场大流行病,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预防下一次的疫情(正如我在这场交流中谈到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能有如此积极的互动,真是非常好的一次经历)。

本文就是这些问题以及我所做出的回答(篇幅略有调整)。

我将在“盖茨笔记(gatesnotes.com)”和其他的社交媒体上分享更多关于新冠病毒(COVID-19)的信息。*文末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原文地址。

同时,祝大家保持健康,勤洗手!

1. 当前的疫情危机中,最让你担心的是什么?什么给了你最大的希望?

当前,很多富裕国家也深陷疫情。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检测以及“保持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我称之为“闭关”(Shut down),那么在2到3个月之内,这些国家应该就能避免大规模感染。我担心疫情带来的所有经济损失,更糟的是,这一切将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他们无法像富裕国家那样进行隔离,医疗条件也要差很多。

2. 你能简单说说在此危机时刻大多数美国人应该如何帮助他人吗?

关键就是在你的社区采取刚才我提到的“闭关”措施,感染率会因此急剧下降并让我们的生活尽快回复正轨。医护人员的作为堪称英勇,我们需要支持他们的工作。即使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冷静。

3. 18个月的疫苗研发周期能缩短吗?能缩短多少?

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目前同时进行的疫苗研发方式超过6种。有人在采用一种名为RNA的新方法。针对不同的方法,我们都将进行大量研制,因为我们知道有些方法会失败。我们将需要数十亿剂的疫苗来保护世界。疫苗需要经过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有效。而有些疫苗,如流感疫苗,并不适合老年人接种。

我们获得的首批疫苗将提供给医护人员及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如果一切顺利,或许用不了18个月,但我们和安东尼· 福奇(美国传染病专家Anthony Fauci博士)以及其他人,都需要谨慎地避免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承诺。疫苗研发的工作正在全速进行。

4. 我也想问问关于有效疗法的进展。

有效的治疗办法应该会比疫苗早出现。理想的情况下,这将减少需要采用呼吸机等措施的重症监护病例。盖茨基金会已经组织了一个“治疗加速器”(Therapeutics Accelerator)项目来发掘最有前景的治疗办法并汇集整个行业的能力。我期待能催生出有前景的方案,可能是抗病毒药物,抗体或其他治疗办法。

目前正在探索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已被治愈病例的血液(血浆),其中或有抗体能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确实有效,这将是保护医护人员和危重症患者的最快方法。

5.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能为学生们做些什么?特别是这段时间无法获得技术支持的低收入学生。我试过给他们发安慰的邮件(还放上了猫咪的图片),但还是担心疫情对教育和学生们的健康会造成长期影响。

未来几个月,学校很可能会关闭,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师都用到了富有创意的远程教学方式(如果您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感谢您所做的这项工作)。但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进行远程教学。现在线上也有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可汗学院、CommonLit、图解数学、Zearn和Scholastic等等。Comcast和其他网络连通的供应商正在实施专项计划来帮人获取这些在线资源。微软和其他公司也在努力提供硬件,但供应链的压力非常大。不幸的是,这种情况下低收入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对他们提供帮助。

6. 您如何评价中国应对疫情暴发做出的反应?如果从1到10评分,您会给中国打几分?

1月23日之后,中国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然后实行了强有力的隔离措施,收效显著。当然,隔离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困难,但确实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其他国家的做法会有所不同,但检测和隔离的结合,显然行之有效。在获得疫苗之前,我们只能这么做。

7. 无论这场大流行病持续多久,在它结束之后,您认为作为一个地球村我们应当采取的首要措施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下一场大流行病?

2015年我在TED演讲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具备迅速扩大诊断、药品和疫苗规模的能力。如果投资方向正确,现有的技术就能做到这一点。各国可以在这方面共同努力。我们创建了CEPI (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它在疫苗方面已经做了些工作,但还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才能让全球具备随时量产的能力。

8. 您和其他专家都要对此类事件发出过警告,为何世界上的大多数政府都没做好准备呢?

没人能预测一种新的病毒出现的几率。但是我们知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发生,而世界缺乏针对这个问题的专项资金。盖茨基金会、惠康公司,以及挪威、日本、德国和英国等政府共同资助创建了CEPI,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我们会为可能发生的火灾与战争做好准备,现在,我们必须为同样严重的流行病做好准备。好消息是,我们的生物工具,包括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的新方法,让我们有能力建起一个针对自然引起的流行病的强有力的应对系统。

9. 我和您一样住在西雅图,感觉我们的测试并没有增加。我们的确诊病例数也比其他州少。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还是测试不够?

美国的病毒检测还没有组织起来。接下来的几周,我希望政府能建一个网站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在网站上了解家庭检测等跟疫情相关的信息。目前的检测工作有点儿混乱。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每天可进行数千例检测,但这些检测并没有连接到国家追踪系统。

只要发现一例阳性,就应该进行报告以追踪这个病例在哪里出现,并决定是否需要加强隔离。韩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建立了数字化的追踪系统。

10. 我阅读了帝国理工大学新冠肺炎COVID-19响应小组的报告,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分析。基本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将有40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通过缓解策略,即“保持社交距离”以及“拉平曲线”,将有110万到20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不过,报告还指出,如果采取强有力的“压制策略”,也就是“全面封锁18个月”,只会出现几千个死亡病例。你赞同这些数字吗?如果是,为什么不能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就地避难”(shelter in place)政策?

值得庆幸的是,该研究使用的模型参数似乎过于负面。中国的经验是我们能获得的最关键的数据。他们实行了有效封锁,减少了确诊病例。他们进行了广泛的检测,所以马上就看到确诊病例的大幅上扬,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增病例数已经很少了,中国成功避免了大规模的感染。帝国理工大学采用的模型,并不符合中国的情况。一个模型的好坏取决于其中的假设条件。有人正在研究跟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更吻合的模型,这将成为一个关键工具。我资助的一个名为“疾病建模研究所”(Institute for Disease Modeling)的组织,就是在此领域开展工作的组织之一。

11. 新冠病毒的检测标准似乎对富人和名人更有利,这很不公平。正在接受检测的都是职业运动员之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的人。我不是说医护工作者或坚守重要岗位的人,而是诸如演员、运动员这类人。而另一方面,来自华盛顿Kaiser健康基金会的指导意见是,你必须发烧至华氏101.5度(38.6摄氏度),并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剧烈咳嗽才能去做检测,而即使这样,检测结果也要等5天或更长时间。

为什么即使像新冠病毒检测这类应该由政府管理的项目,富人和名人也能获得特殊待遇?是不是有大量检测都要留给所谓的“重要人物”?其他人都被告知他们需要关注公共利益,避免对医疗体系提出过高要求,而富人名人们却在需要时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这不是很虚伪吗?

我们需要通过疾控中心的网站来扩大检测系统并使其“民主化”,人们可以登录网站,输入自己的情况。而优先情况应在24小时内得到检测。这是很可能实现的,因为很多国家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医护工作者和年长者就应该享有这个优先权。我们将能够在系统就位后的几周内满足测试需求。没有这样的系统,我们就无从得知到底缺什么— 是采集拭子还是试剂等。

12. 您如何看待荷兰目前对抗疫情的策略?他们不会完全“闭关”,而是试图控制疫情的蔓延速度,以实现“群体免疫”。

目前已知的唯一有效的模式就是严格保持社交距离(闭关)。如果不这样做,被感染的人口比例会很高,医院也会超负荷运转。因此,尽管“闭关”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也应该采取严格措施。如果某个国家不能控制好,那么其他国家将会阻止任何人进出该国。我认为荷兰最终会采取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管控措施。

13. 您如何评价氯喹/羟氯喹?

有很多治疗药物正在测试,氯喹或羟氯喹就是其中之一,但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如果有效,我们需要将有限的供给提供给最有需要的人。我们正在对此进行研究,我们同时也在筛选和寻找其他有效的药物,因为候选药物的数量非常庞大,只有最有前景的药物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测试。中国做过一些测试,但他们的病例越来越少,所以需要在其他地方开展测试。

14. 您的基金会能对疫情防控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捐钱,还是为医护工作者生产产品?

盖茨基金会正在与所有从事诊断、治疗和疫苗工作的组织展开合作,以确保正确的举措获得优先考虑。我们希望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获得有效的工具。我们在二月份就为应对此次疫情的一系列工作捐赠了1亿美元,我们还将做更多的事。其中一个优先事项就是确保我们有足够的产能用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生产。我们还做了其他一些工作,比如我们的教育项目组正努力确保面向学生的在线资源尽可能的有所助益。

15. 您能帮助生产呼吸机吗?

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工作正在开展。如果我们有效地保持社交距离(闭关),病例数就不会激增。我们基金会的专长在于诊断、治疗和疫苗,所以目前我们没有介入呼吸机的相关工作。但如果疫情蔓延至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那基金会也可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

16.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就地避难”(shelter in place)政策吗?

大多数人可以在家里避难,但对那些无法做到的人来说,应该向他们提供避难场所。我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把病毒测试包寄给待在家里的人,这样他们就不必出门,而那些需要优先考虑的人就能在家进行测试。美国当前仍然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检测措施。

17. 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商业运作方式做出怎样的调整来维持经济?

哪些企业应该继续经营是个棘手的问题。食物供应和卫生系统当然应该正常运转。我们还需要水电和网络,这些关键物资的供应链需要维持。各国对此都在探索之中。

最终,我们将采用健康电子证书,显示哪些人是康复者或谁最近做了检测,或当我们有了疫苗时,哪些人已经进行了接种。

18. 这一切何时才能结束?

为了在全球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我们需要疫苗。如果采取了合理的措施,许多富裕国家(包括美国)都能使病例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发展中国家将很难阻止疫情蔓延,因此疫苗至关重要。一旦我们有了批量生产的疫苗,那么像Gavi(The 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sation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这样帮助发展中国家采购疫苗的组织将发挥关键作用。

19. 当前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这将因国家而异。中国的病例已降至低点,他们的检测和“闭关”措施非常有效。如果一个国家在检测方面做好,并且能在6到10周内进行“闭关”,那么他们应该也能看到病例的大幅降低,并能够重新开放。

20. 如果“闭关”结束,会出现疫情“反弹”吗?

这取决于你如何应对入境人群,以及检测力度。到目前为止,中国疫情的反弹幅度很低。他们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边控措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在这一点上都做得非常好。如果我们也能做好,反弹病例也应该相当少。

21. 一个月内的确诊病例预计会到多少?三个月?六个月呢?您认为中国解除封锁后情况会怎样?第二波疫情会出现吗?

中国报告的反弹病例并不多。韩国也朝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如果确诊的病例都能自我隔离,传染速度会非常慢。越早知道感染情况,越能尽早进行隔离。

22. 你能估计一下世界上有多少人会被感染吗?

这将因国家而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反应都很迅速,病例将非常少。中国大陆的感染比例也将会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不到0.01%),泰国是另一个好的案例。不幸的是,对贫困国家而言,隔离要困难得多。人们居住的很密集,还需要持续工作来获取食物,所以可能出现病毒广泛传播的国家。

23. 考虑到这些隔离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您的基金会除了直接的医疗干预外,还会致力于其他工作吗?例如,增加对“食品银行”的投资,在政治上支持为工人提供收入以及病假的法案等等。

我们的基金会专注于这些专业领域:诊断、治疗和疫苗。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机会捐助这些社会服务组织,包括食品银行等等,人们对此会慷慨解囊。一旦有人确诊,我们就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在保持隔离的同时获得所需的食物和药品。

24. 我有一位朋友是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医生,从昨天开始,他就一直在没有口罩的状态下工作,因为口罩用完了。我想问谁占用了所有口罩?

我对这个消息深表遗憾。这也正说明了,人们为什么需要保持社交距离,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例数量,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让国家检测网络和数据库尽快投入使用。

25. 《纽约时报》刚出了一篇报道,说根据一份泄露的政府文件,这次疫情将为期18个月并出现多次反复。您对此做何评价?

有许多模型可用来预测。那篇文章的基础是一套源自流感模型的假设,与中国甚至韩国的情况都不相符,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所知道的保持谦逊的态度。现在看来,保持社交距离加上有效的检测,就能使病例下降到较低水平。

26. 但是当解除隔离的时候,疫情是否会反弹?治愈的总人数与仍可能被感染的总人数相比,仍然是个非常小的数字。

我们的目标是将感染控制在很小的比例之内。在强有力的措施之下,中国只有不到0.01%的人口被感染。而大多数富裕国家也应该能将感染比例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一些发展中国家将无法做到这一点。

27. 你相信来自中国的消息吗?

中国正在做大量的检测,韩国在检测方面也做得很好。中国在今年一月疫情非常严峻的时候,他们的消息已经相当公开。好消息是,他们现在的感染病例已经非常少。美国需要把检测系统组织起来,我们才能看清趋势。

28. 在向祖父母们递送生活物品时,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与他们的接触?

洗手是关键,并保持距离。如果你自己正在发烧或咳嗽,就让别人代劳。

29. 为什么美国还没“闭关”?

我们将要进入闭关状态。但回想起来,我们应该更早这么做。这件事做得越及时,就越容易使病例数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30. 在您看来,疫情结束后经济会恢复吗?

最终会的。“闭关”对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但如果做得好(包括我一直提到的检测环节),那么我们最终将会回复正轨。

31. 您认为应对这场大流行病的长期战略是什么?经此一战,能让我们为下一次疫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吗?

我认为,在这一切得到控制之后,各国政府和其他组织都将大举投资,为下一次危机做好准备。对于帮助受害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合作尤为重要。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无论疾病发生在哪里,都需要测试治疗方法来帮到全世界。因为病毒,不分国界。▲◆★●■☆

 

特朗普改讲稿甩锅中国,背后有更大的算计!

https://mp.weixin.qq.com/s?

原创 朱志宏 战略观察家 昨天

CNN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的讲稿,被记者拍下。照片显示,稿件上的“新冠病毒”被划掉,手写改为了“中国病毒”。

CNN报道称,随着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与日俱增,特朗普开始改变调门,努力想把中国当成“替罪羊”。

截至美东时间3月19日晚9点,美国累计确诊13678例,在不到24小时内新增确诊逾4000例。累计死亡则达到200人。

笔者认为,特朗普故意将“新冠病毒”改为“中国病毒”,不单单是把中国当成“替罪羊”这么简单,而是“深谋远虑”有更大的算计。如果说,之前美国国务卿蓬佩澳将“新冠病毒”有意说成是“武汉病毒”是为了污名化中国和甩锅中国的话,特朗普将“新冠病毒”刻意说成是“中国病毒”并非简单的甩锅行为。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新冠肺炎为COVID-19,而且多次强调,不能将病毒和地域联系起来。之后,美国政客不断用“武汉病毒”和“中国病毒”代替新冠病毒或COVID-19,遭到世卫组织的多次谴责。但特朗普是最近才使用“中国病毒”一词的,而且是故意使用的。特朗普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商人,他不是不知道这样会伤害到中国人民的感情,阻碍美国从中国获得帮助。恰恰在美国最需要得到中国帮助的时候,他却偏偏故意使用“中国病毒”一词,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有更大算计。

欧洲国家,意大利率先向中国求助,中国第二天就派出医疗专家组和一飞机物资救援意大利,接着又派出第二批医疗专家组给意大利送去更多的救援物资。欧洲其他国家看的眼热,纷纷要求中国予以援助,就连法国也动心了。

如果中国的医疗专家组和救援物资,再到了英国,美国怎么办?如果特朗普硬扛着不向中国求援,肯定会遭到美国人民的抱怨。但如果向中国求援,除了丢了老大的面子外,更重要的是会坏了特朗普的“好事”。

那么,特朗普心里想的“好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的“群体免疫”。约翰逊由于公开提出“群体免疫”遭到批评后,不得不往后退了退,至少不敢公开坚持“群体免疫”的说法。但17日,约翰逊在每日新冠疫情例会上的表态,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约翰逊“战时政府”的重点工作还是“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本国的经济”。

笔者曾指出,新教国家抗疫意志是最差的,也是最难的。因此特朗普同样选择了“群体免疫”法。所谓“群体免疫”法就是直接向病毒投降、任由病毒肆虐,让病毒将老人、病人和穷人杀死,而将年轻健康的人群留下。在特朗普看来,这才是抗疫的“最佳”选择。“群体免疫”不仅“优化”了美国人口结构,还使美国政府摆脱了很多养老费用,真是“一举两得”的“妙法”。

特朗普比约翰逊聪明之处是只做不说,而且他做的非常 “到位”。他推出的抗疫措施是,给每个美国人送1000元,鼓励他们的疫情之下大胆出来消费。你拿着这白得的1000元,下馆子也行、看电影也行、旅游也行,最好是哪里人多到哪里,这样才有利于病毒的传播,才有利于美国快速摆脱病毒的干扰。

如果把特朗普内心的“好事”看清楚,回过头来看他故意恶心中国就好解释了。他就是要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激怒中国政府,省的中国带着救援物资跑到美国“干扰”“群体免疫”法的实施。因此,用“武汉病毒”就不“恰当”了,用“中国病毒”才“恰当”,才更容易达到目的。 ▲◆★●■☆

 

黄奇帆:美若爆金融危机 是人民币国际化良机★★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20/9261926.html

联合新闻 2020-03-20: 蓝迪国际智库联合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美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大陆要利用好此机遇期,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黄奇帆是前重庆市长,大陆媒体《中国经济网》报导,黄奇帆指出,美国发生新一轮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将是大陆自身经济产业更好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过程。

黄奇帆表示,美国股市自2008年的6,000多点,十年来已达到29,000点,这已到达峰顶,现在属于高台跳水(高档暴跌)。这十年期间,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总债务已达到28兆美元,占GDP的140%。

黄奇帆指出,若以这十年的债务增长速度继续发展,美国政府每年还本、付息金额将会逐渐超过每年的财政收入,带来严重危机,甚至导致美元崩盘。

黄奇帆表示,美国资本市场上这几年各种问题严重叠加在一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造成美股暴跌,而这场暴跌完全可能给美国带来一次新的金融危机。

【相关阅读】美商务部长一语引爆舆论:中国疫情“有助制造业回流美国”

就在中国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却抛出疫情将“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等言论。这类言论不只冷血,更是荒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本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举措远超出《国际卫生条例》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对中方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反观罗斯,在这个时候不仅没有丝毫人文关怀,反而幸灾乐祸。这种冷漠、冷血,令人寒心、痛心。

不过也不用太把他的话当回事。制造业会不会加速回流美国,不是罗斯说了算。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看到,中国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创新动力,已经成为吸引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全球各类企业的强大磁力。

更要看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张开双臂的中国,也将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还要看到,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近两年连续跃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会停歇,只会加速。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某些人的荒谬言论,必将不攻自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