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20–02–22▲◆★●■☆
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新判断★★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0-02-22/doc-iimxyqvz4870542.shtml
何亞非:後疫情時代下的中美關係與中國外交★★
世衛: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 三週後揭曉結果★
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正在中國開展實地工作★
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新判断★★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0-02-22/doc-iimxyqvz4870542.shtml
视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习近平主持会议
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治愈出院人数较快增长,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会议指出,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来源:新闻联播▲◆★●■☆
何亞非:後疫情時代下的中美關係與中國外交★★
2020-02-21(來源:觀點中國)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作者:何亞非,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這次疫情對中國外交同樣是重大的考驗和挑戰。首先,堅持“中國是世界的中國”,在互聯互通如此緊密的今天,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一、疫情是對中國外交和世界安全的重大考驗和挑戰
傳染性疾病是對全球非傳統安全的重大挑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對世界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習近平主席的堅強領導下,舉全國之力,緊急動員起來,迎擊疫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這不僅是為了中國人民的生命安全,也是為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
這次疫情對中國外交同樣是重大的考驗和挑戰。首先,堅持“中國是世界的中國”,在互聯互通如此緊密的今天,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應對傳染病暴發是全球衛生治理的重要內容,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深知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從疫情一開始就採取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與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各國積極合作,及時通報信息,盡全力阻止疫情在全球傳播。迄今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對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捐贈實物的國家也達到幾十個,遍布全球的華人華僑都踴躍參加當地的捐贈。中國人民深感溫暖,更加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其次,整體外交的內涵和外延都在日益擴大。從參與範圍看,外交不僅僅涉及政府與政府的官方來往,而且涵蓋社會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往來。在這次抗擊疫情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習近平主席就與多國元首通了電話,許多國家的民眾自發地向中國人民提供醫療物資支持。企業、媒體、非政府組織、個人都參與到抗擊疫情的對外交往之中。從外交內涵看,包括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網絡安全、衛生健康、能源安全等等方面。外交需要關注和投入的領域是全方位、全體系的,涉及全球治理的方方面面。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就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當時的外交重點就是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共同應對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G20成為外交的焦點和主要平台。這次疫情一暴發,中國就與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的相關專家進行了密切的接觸和合作。去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病毒疫情後,中國派出醫療隊給予支持,充分體現了全球衛生合作的重要性。
二、面對中國疫情,美國的態度將呈現兩面性的發展趨勢
在特朗普政府鎖定中國為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以後,中美關係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競爭面大於合作面。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我們也需要制定相應的戰略和政策。
面對中國的疫情,美國呈現兩面性,一方面有意願與中國共同合作應對疫情,但另一方面遏制中國發展的“脫鈎戰略”也依然在推進。最近美國宣布進一步制裁中國企業。美國商務部長聲稱,中國疫情有利於美國製造業回歸美國。
美國大選年是比較特殊的年份,對美國政治有很大影響。一是選民對經濟更加看重,因為老百姓關心的是口袋裡的錢;二是美國政治承受能力下降,國內外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被大選政治放大;三是“抨擊中國”(China-Bashing)再次成為共和、民主兩黨爭取選票的工具。從大選年看,中美貿易第二階段談判即使如期展開,變數也會增加。對此,要冷靜觀察、清醒認識,有些事情不一定急於下結論。
三、講好中國故事要有自信,更要有本事
中美關係的走向目前尚不明朗。“文明衝突論”、“修昔底德陷阱”等美國一些人士不斷鼓吹的論調雖然尚未成為主流思想,但是對美國正在制定的對華政策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對此,我們要有戰略定力,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平發展、推進國際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70年的發展成就、國內治理成功經驗、中國兼顧市場效率和社會公平的長期實踐,都是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礎。
中國既有重大進步也有不足之處。要讓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有幾個要素需要注意:一是好的故事,在我們身邊俯拾皆是;二是講故事可以借用有影響力的平台,也需要培育自己的平台,在社交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更要關注社交媒體平台;三是要有各領域、各層面、官方和民間的講故事的人。至於話語體系(Narrative)問題,需要兼顧西方和中國話語體系的“兼容”,既不能隨西方話語體系起舞,也不能只顧自己的話語體系自言自語,要做到“入腦、入心”,能讓聽故事的人願意聽,聽後心服口服的接受。
四、病毒無國界,全球需要中美來合作抗疫
中美作為兩個全球大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其外溢效應肯定比其他國家要大得多。兩國合作則事半功倍,兩國相悖則事倍功半,這是毋容置疑的。
就全球公共衛生和防止傳染病傳播而言,鑒於兩國都有類似的教訓和經歷,中美合作共同應對就顯得格外重要。“病毒無國界”,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國際合作特別是大國合作至關重要。這次中國新冠病毒暴發後,美國專家即赴中國與中國專家一起共同研究抗擊疫情、制服病毒的有效方法,就是很好的例子。中美應該建立事關公共衛生和防止傳染病傳播的協商協調機制。這個機制可以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框架內進行,也可以在兩國衛生部門和疾控中心之間進行。還需要加強兩國醫院、醫生、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設立共同研究項目。不管以後疫情發生在世界哪個國家,中美都有責任共同參與抗擊疫情,為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貢獻。
五、消除“治理赤字”,中國與世界需要共同努力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中國採取的措施是及時、正確和有效的。疫情也是總體可控、可治的。儘管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早日戰勝疫情。這證明中國在衛生治理領域是有能力的。自2003年遭遇“非典”疫情以後,我國已經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這次疫情對中國的應急體系和物資儲備也是一次考驗,可以使之更加有效,反應更加及時。
世界衛生組織是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有效平台,“治理赤字”在世界範圍都存在,在公共衛生領域也不例外。通過這次疫情,中美都需要重新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在應對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尊重其決定,並繼續給予世衛組織堅定的支持。
如果說經驗教訓,有一條值得注意:這次疫情發生以後,世衛組織一直在密切關注,也作出了相應的判斷和建議。為此,有些國家採取了加強檢測的措施,合情合理;但也有一些國家反應過度,引發不必要的恐慌,這不符合世衛組織的建議。這樣做對世界經濟和國家交往都會造成損害。(來源:觀點中國)▲◆★●■☆
世衛: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 三週後揭曉結果★
2020-02-21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世衛組織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目前正進行2項藥物的臨床試驗,預計約3週會有初步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今晚(當地時間)公布最新疫情報告,新冠肺炎全球確診達7萬5748例,其中在中國為7萬4675例,單日新增399例,相較19日單日新增1752例大幅減少,引起矚目。
至於中國境外感染新冠肺炎人數也累積達到1073人,蔓延26國。
中央社報道,世衛秘書長譚德塞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世衛在等待2項藥物療法的臨床試驗結果,預計再3週會有初步結果。
譚德塞說,一種是將2項治療愛滋病的藥物“洛匹那韋”(Lopinavir)及“利托那韋”(Ritonavir)結合在一起,另一種是測試名為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抗病毒藥物。病人愈早接受檢測和治療,痊癒機會愈高。。▲◆★●■☆
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正在中國開展實地工作★
2020-02-21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情況。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國際專家組正在中國開展實地工作,與中國同行共同研究病毒的傳染性以及中國所採取的措施的作用。國際專家組匯聚了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美國等國的頂尖專家,研究方向包括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疫情控制和公共衛生領域。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強調,由於中國積極努力從源頭控制疫情,為世界贏得了時間,並敦促各國利用中國創造的窗口期機會,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譚德塞同時呼籲,不要對疫情妄加推測或傳播謠言,一切應以事實為依據。(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