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专家组行程为何无湖北和武汉 中国专家解读★★

今 日 看 点:20200218(上午版)▲◆★●■☆

慕尼黑安全会议 中美猛烈交火:傅莹赢了佩洛西?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2894.html

世卫专家组行程为何无湖北和武汉 中国专家解读★★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3970.html

人类致命大敌?为何跨物种病毒宿主多是蝙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3993.html

慕尼黑安全会议 中美猛烈交火:傅莹赢了佩洛西?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2894.html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2020-02-17

作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安全事务会议,此次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各方并没有给正饱受新冠病毒之苦的中国留多少面子。面对中国,欧洲政客在友好外交辞令的掩护下提出谨慎批评之时,美国则成为向中国“开火”力度最猛的一方。

傅莹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常客”*(资料图片摄于2016年2月13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傅莹驳佩洛西所谓华为威胁论#、”面对中国资深女外交官傅莹的诘问 佩洛西面露尴尬 “、”给力! 傅莹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又实力圈粉啦!”,纵览中国媒体对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中国外交部长傅莹在最新一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问发言的报道。会感觉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面对西方的指责施压,又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而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美国众议院院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德国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在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进行了一次有关民主制度是否面临危机的讨论。在大约50分钟的开放式讨论中,佩洛西表示:中国正在寻求通过电信巨头华为出口它的数字专制主义,威胁对那些不采用其技术的人进行经济上的报复。美国已经将华为视为国家安全的威胁,并将其列入了实体清单,限制它和美国公司的业务往来。

发言中,佩洛西明确指出:”世界各国不应该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把我们的电信基础设施拱手让给中国。这种错误做法只会让习近平更加大胆,让他破坏民主价值观、人权、经济独立性和国家安全”在傅莹提问之前,佩洛西谈到中国说道:”互联网让交流变得民主化。这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如果你扩大这种交流,并且以一种讨好专制的方式进行交流。那么您就是阻碍了更多的民主,这些事情并非无关紧要。”

能在特朗普面前撕稿的佩罗西 已经成为美国政坛“无畏”的象征之一

在坐满了各国议会领导人的观众席中,听取了佩洛西上述表态的傅莹随即问道:”依据我对世界运转方式的理解。技术是一种工具。中国40年前开始改革的时候,我们引进了一系列西方的技术:微软、IBM、亚马逊。它们活跃于中国。从我们使用1G、2G、3G、4G开始,所有的技术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则保住了它的政治体制。由共产党领导的体制越显成功,并没有受到技术的威胁。但为什么现在当华为向西方国家提供5G技术时就会威胁到它们的政治体系呢?您真的认为民主制度已经脆弱到像华为这样单独一家高科技公司就可以给它带来威胁的程度吗?”

傅莹的提问 佩洛西的回应

傅莹的提问引起了部分现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佩洛西就此回应说:”对于你们这些鼓掌的人,我要说的是,华为是在逆向开发美国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是华为起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我们知道华为的能力。我们不想模仿中国的模式,不想就文化、宗教和信仰的问题逮捕数以百万计的维吾尔人、威胁西藏、破坏香港的民主。所以这不是一个’我们拥有华为,可以成为典范,而你为什么害怕华为’的问题。”

佩洛西强调,在贸易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她30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除非你最后想要变成像中国一样,成为一个没有自由企业模式的社会,不然的话我可以毫不犹疑的告诉你,必须非常小心的走眼下这条路……如果你想要信息的自由流通、如果你想要建立一种尊重价值观、人权、尊重他人的集体意识,那就不要选择华为。”

佩洛西做出了上述表态后,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表示同意她所说的一切。在强调必须互相尊重的同时,他也表示:”依据我对中国中央政府全面掌控社会和经济的理解,这和我想要在欧洲实现的确实有所不同。”朔伊布勒的这番表态,也赢得了在场部分观众的掌声。发言过后,他向傅莹的方向挤了挤眼,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德国之声台长的质疑

针对傅莹的提问,同样在现场的德国之声台长林堡(Peter Limbourg)公开表态称,他对傅莹有关华为和技术上的论点表示赞赏。”但是,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允许包括德国之声、BBC在内的媒体在中国落地,开放推特和脸书,您的表态就会有更大的可信度。”这番表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吹哨叫好。

在历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一直需要面对来自与会各方的批评和指责。包括对中国的专制体制,军费增长以及人权状况的担忧。但是在此轮会议上,向中国”开火”力度最猛的当属美国代表团。除佩洛西以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 等人都就中国问题做出了强硬表态。蓬佩奥直接将华为形容为中国情报机关的”特洛伊木马”。埃斯珀则将中国视为”世界秩序最大的威胁”,称”中国共产党正继续向错误的方向行进。”

面对美国的指责,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回应称:原则上可以说,所有(美国)针对中国的指责都是谎言,而要将相关批评应用在美国自己身上,则”那些谎言或许会是事实”。王毅强调,多边主义能否成功,大国发挥着关键作用,承担着重大责任。因此,大国要有担当,不搞本国优先,而是要维护好各国的共同利益;不热衷于划分势力范围,而是应努力保持世界的开放性;不相互对抗拆台,而是要携手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世卫专家组行程为何无湖北和武汉 中国专家解读★★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3970.html

文章来源: 环球网 2020-02-17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7日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介绍称,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外方专家已经陆续抵京,考察组已经开始有关活动。考察组包括来自美国的专家,将赴北京、广东、四川开展现场考察,行程并未包含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和武汉。

北京作为首都,同时也是国家卫健委等有关部门以及国家疾控中心、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的所在地,被安排在专家组的考察行程中合情合理。

之所以选择访问广东,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助理教授、美国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会长陈希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专家考察组前往广东很大可能是为了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交流。上月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免疫病理与传染病中心主任、被誉为“全球最知名病毒猎手”的W·伊恩·利普金教授就曾专程前往广东拜访钟南山。

陈希表示,除了要与钟南山交流外,广东也是在SARS后,中国卫生系统建设最为完善、人员配备最为齐全的地区,和北京是国内的两个标杆,在此次疫情中也做出了较好应对,相信这也是专家考察组需要了解的。

根据行程安排,专家考察组还选择四川作为其中一站。根据四川有关部门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6日24时,四川累计确诊病例495例,并不属于确诊人数最多的几个省份。陈希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专家考察组考虑的因素或许与四川省省长尹力有关,他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丰富经验,且四川省与美国公共卫生学界有着较多交流。根据官方资料,现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的尹力曾在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获得卫生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并长期在原卫生部任职。陈希认为,如果专家考察组需要了解中国应对疫情的一些举措,四川可能是个更加符合专业要求的选择。

对于为何不选择湖北,陈希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湖北当前处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期,接待能力有限。

此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曾对上述专家组的任务做出介绍,专家组将与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之后将对三个省市进行考察,了解城乡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访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科学研究等相关机构,并对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议。据国家卫健委17日介绍,16日晚,专家考察团已经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的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座谈会。

对于此次考察的重点领域和日程安排,米锋表示,这是中方相关部门同世界卫生组织先遣组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一行确定的。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17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是透明公开的,专家组去哪里考察都欢迎,也都可以讨论。

目前,WHO和中国国家卫健委均未透露专家考察组的具体名单。据WHO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博士此前透露,由WHO协调的全球专家组将涉及临床管理、病毒学、疫苗与药物开发、生态调查、动物卫生、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风险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专家考察组包括来自美国的专家。此前,美国卫生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就曾表示美国将派遣专家前往中国,但未提到具体人选。

此次专家考察组的重点工作将是什么?陈希认为,流行病学领域的工作可能至关重要,国际专家可以帮助中国科研人员进行病毒溯源,并在隔离等疫情防控领域提出建议。陈希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大量的医务人员冲在第一线,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存在缺位,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人类致命大敌?为何跨物种病毒宿主多是蝙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17/9143993.html

文章来源: 中央社 2020-02-17

武汉肺炎(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不到一个月时间,全球五大洲全都出现确诊案例。医界一面忙着找治疗药方,一面忙着研究这场疫祸究竟从何而来。WHO初步研判,病毒宿主可能与菊头蝠有关。这已不是蝙蝠第一次成为人类性命的威胁,致命的亨德拉病毒、马堡病毒、SARS冠状病毒,都源自蝙蝠,伊波拉病毒也很有可能源自蝙蝠。为什么这么多病毒都是从蝙蝠传染给人类?

多次以自然史着作获奖的美国作家大卫逵曼(David Quammen)花费5年时间,与一群科学家形影不离地深入世界各地田野调查,写成「下一场人类大瘟疫:跨物种传染病侵袭人类的致命接触」一书,以专章探讨蝙蝠这种「飞天宿主」。中央社取得授权摘录如下:

蝙蝠有许许多多种类。翼手目(「以手为翼」的一群动物)计含1116种,占了所有已知哺乳类物种的四分之一。再讲一遍:每4种哺乳动物当中,就有一种是蝙蝠。这种多样性或许也暗示,蝙蝠庇护的病毒比例,并不高于其他哺乳动物;实际上它们的病毒负荷量,有可能和它们贡献的哺乳类多样性成正比,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高得令人吃惊。它们的病毒对物种比值,或许并不比其他哺乳类动物的比值更高。

种类数量多且群居 可供病毒稳定感染

除了样式繁多之外,蝙蝠数量还非常庞大,而且非常喜欢群居。许多种类都大群集结共同栖息,每群都可能包含数百万只,挤在狭窄的空间。它们还是血统非常古老的类群,大概在5000万年以前已经演化出与现今相似的外型。它们的古老血统,让病毒和蝙蝠能够建立起延续久远的关系,而这种亲密的关联性,或许也促使病毒演化出多样化型式。当一支蝙蝠世系分化出两个新的物种,它们携带的病毒,也或许可以随着它们分化,结果不只生成了更多种蝙蝠,还产生出更多种病毒。再者,尽管许多较年长蝙蝠都生成免疫力,不过或许由于它们数量繁多,栖息或休眠时也都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病毒在这些族群当中存续下来。蝙蝠群落往往都十分庞大,能稳定产出很多易受感染的新生蝙蝠,提供病毒感染,让它们存续下来。

这种情节有个假设,每只蝙蝠只短暂受病毒感染,康复之后就终身免疫,就像人类感染麻疹的情况。另一种情节则称,病毒有办法引发长期的慢性传染病,让一只蝙蝠染病数月甚或数年。若是感染能够持续,那么蝙蝠的平均寿命较长,对病毒就非常有利。有些较小型的食虫蝙蝠能活20年或25年。倘若蝙蝠受了感染并四处散布病毒,那么这般长寿,就能大幅提高病毒在这段岁月散布给其他蝙蝠的加总机会。依照数学家所用的语言:R0值随长期受感染蝙蝠的寿命拉长而提高。R0较大,始终对病原体较有利。

亲近的群居关系也带来好处,许多种蝙蝠喜欢挤在一起,起码当它们休眠或停栖时总爱这样。就以卡尔斯巴德洞窟(Carlsbad Caverns)的墨西哥游离尾蝠(Mexican free-tailed bat)为例,它们在每平方英尺范围内能挤进约300只,恐怕连实验室里超载鼠笼中的老鼠都会受不了。倘若病毒能经由直接接触、体液或细微飞沫来传染,那么这样拥挤的情况就会提高传染机率。卡利什的团队指出,在卡尔斯巴德洞窟那种情况下,已知就连狂犬病也曾经出现空气传播的事例。

谈到空气传播:蝙蝠有个非同小可的特点,它能飞。一只果蝠每晚外出觅食都有可能飞上好几十英里远,每季还可能在不同栖息位置之间移动好几百英里。有些食虫维生的蝙蝠还长途迁徙,夏冬栖地相隔距离远达800英里。啮齿类动物不会这样旅行,较大型哺乳动物能这样旅行的也不多。再者,蝙蝠不只做二维运动,它们能在三维空间跨越地形;它们能向上高飞,向下俯冲,还在中间高度巡航,它们栖居的空间容积远比多数动物都更宽广。它们现身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大。这会不会提高它们(以及它们身上的病毒)和人类接触的可能性?或许吧。

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不到一個月時間,全球五大洲全都出現確診案例。圖為武漢江岸塔子湖方艙醫院醫護人員進入醫院前做好防護措施。(中新社提供)

武汉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不到一个月时间,全球五大洲全都出现确诊案例。图为武汉江岸塔子湖方舱医院医护人员进入医院前做好防护措施。(中新社提供)

当人类包围野生动物栖地 就踏进病原地盘

栖地变更(habitat alteration)是澳洲的一项古老传统,原住民采取火耕辟地,不过近几十年来,土地开垦已经走向更为激烈、也更为机械化的趋势,造成的结果也更为不可逆转,在昆士兰州尤其严重。

浩瀚古老林地遭到砍伐,或者被推土机铲倒,清出空地放牧牛群和扩张都市。民众开辟果园、建立都市公园、栽种开花乔木来美化庭园,无意间在都市和郊区创造出诱饵。「所以蝙蝠已经下定决心,既然它们的原生栖地逐渐消失,既然气候愈来愈变化多端,既然它们的食物来源种类愈来愈稀少,那么到都市地区过日子会比较轻松。」如今它们集结成较大群聚,移动觅食的距离缩短,住在比较靠近人类的地方〈也因此比较接近人类饲养的马匹〉。雪梨有狐蝠,墨尔本有狐蝠,肯因司有狐蝠。还有布利斯班北缘,为一处牧马围场提供庇荫的澳洲大叶榕,也住了一群狐蝠。

那些大型群聚,包含习惯定居在原地的、比较都市化的、比较不需要飞行长距离以寻觅野生食物的蝙蝠,里面的个体倾向于较少彼此重复感染。在感染间歇期,它们会累积出较多易受感染的个体。当病毒果真到来,新感染的蔓延情况就会比较突然、也比较剧烈,病毒的盛行率较高,感染数量也比较多。也有可能,因此比较容易传给另一个物种。

面对人畜共通疾病

科学家监看病原体溢出跨越的边界,当一种新奇病毒设法从黑猩猩、蝙蝠、小鼠、鸭子或猕猴身上侵入人类,说不定还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从而引发一场小规模致命疫情,这时他们就会看出迹象,并发出警报。

不论随后状况如何发展,都取决于科学、政治、社会道德、民意、公众意愿和人类的其他行为而定。最后就取决于身为公民的我们如何因应。所以在我们做出反应之前,不论是沉着或惊慌的反应,也不论是聪明或蠢笨的反应,我们对个中情况都应该有相当程度的认识。

我们应该体察到,最近这些新型人畜共通疾病的爆发,还有老旧疾病的再发和蔓延,都是一种更大模式的环节,而且酿成这种模式的祸首正是人类。我们应该体认,这些疫情反映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并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白,尽管有些人为造成的因素看来似乎势不可挡,另有一些因素依然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专家早已警告我们注意这些因素,要条列出来并不困难。我们的人口数已经增长到了70亿水平,甚至更高。我们生活的许多城市,人口都相当稠密。我们已经渗透侵入这颗星球硕果仅存的广大森林和其他野生生态系,而且我们还继续侵入,逐步破坏、干扰那些地方的实体结构和生态群落。我们披荆斩棘,在刚果,在亚马逊,在婆罗洲,在马达加斯加,在新几内亚和澳洲东北部开山伐林。我们撼动林木,导致东西纷纷掉落出来,这是象征说法,也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在那里找到野生动物,把那当中许多都宰杀吞吃下肚。我们在那些地方落脚,建立村庄、工作基地营、城镇、采矿产业和新都市。我们带进我们的驯化动物,把野生草食动物换成了家畜。

我们繁殖家禽家畜,我们经营工厂规模的庞大养殖产业,养了成千上万只牛、猪、鸡、鸭、绵羊和山羊,更别提还有好几百只竹鼠和果子狸,全都大批关在笼舍围栏里面,而且饲养环境还让这群驯化和半驯化动物,很容易从外界源头(好比在猪圈上方停歇的蝙蝠)染上传染病原体,接着相互感染,并为病原体提供大量机会来演化出各种新类型,其中有些类型除了感染牛或鸭之外,还会侵染人类。我们为这些牲畜施用预防性抗生素和其他药剂,目的不是要为它们治病,而是要促进它们增长体重,保持良好状态,直到能够销售、宰杀、获利,这样一来,我们也助长抗药细菌的演化。

我们从事远距离牲畜进出口贸易,而且速度很快。我们也进出口其他活体动物,供医学研究使用,其中尤以灵长类为多。我们进出口野生动物,当成珍奇宠物来饲养。我们进出口兽皮、违禁丛林肉和植物,其中一些还附带微生物祕密旅客。

我们旅行,在城市间穿梭,往来各大洲,速度更甚于输运牲畜。我们住进有陌生人打了喷嚏和呕吐的大饭店。我们到餐馆吃饭,那里的厨师有可能才刚宰杀了一头豪猪,接着就动手料理我们的扇贝。我们参观亚洲猴庙、印度活体动物市场、南美洲景色如画的村庄、新墨西哥州尘土飞扬的考古现场、荷兰乳农城镇、东非的蝙蝠洞、澳洲的赛马场—呼吸空气、喂养动物、摸东摸西、和友善的当地人握手—然后跳上我们的班机飞回家。我们被蚊子和蜱虫叮咬。我们排放碳,改变全球气候,接着就有可能改变蚊子和蜱虫的栖息纬度范围。我们无所不在,提供大量人体,为雄心勃勃的微生物带来无可抗拒的机会。

这些事项,全都涵括在「人畜共通疾病的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题材里。生态情势提供机会,促成病原体的溢出。演化抓住机会,探索种种可能,协助把溢出转变成大流行。

至于人畜共通疾病有益健康的部分:它们提醒我们,诚如圣方济各这样说过,我们人类和自然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并无所谓的「自然世界」,这是很糟糕的人为措词。世界只有一个,人类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伊波拉属病毒如此,流感病毒和HIV如此,立百、亨德拉和SARS病毒也如此,黑猩猩、蝙蝠、果子狸和斑头雁也都如此,下一种危害人类的凶残病毒,我们还没有侦测到的那一种,也是如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