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28、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今 日 看 点 : 2008-02-16 ▲◆★●■
鲜为人知:珍宝岛之战后苏军的报复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2/0214_2664_398875.shtml
“鑫诺二号”卫星抢救失败 中国航天局忍痛放弃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5381
“东海争议”? 中国可以说不!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jp080212a.shtml
斯皮尔伯格 辞任北京奥运艺术顾问
http://www.zaobao.com/zg/zg080214_501.shtml
白宫:将从巡洋舰发射导弹打掉失控卫星
http://news.ifeng.com/mil/3/200802/0215_341_400265.shtml
老鼠为何在十二生肖中位列首席
http://book.sina.com.cn/shijinglxy/excerpt/eduhissz/2008-02-13/1435229938.shtml
贺国强、李源潮任中央反腐协调小组正副组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有人欲借中俄阿尔泰走廊问题打压中国!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701251
鲜为人知:珍宝岛之战后苏军的报复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2/0214_2664_398875.shtml
2008年02月14日《军事文摘》
★ 毛泽东强调西北可能出问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司令部。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睡了个很惬意的午觉,此刻刚懒洋洋地走进办公室,便看到了办公桌上置放在醒目位置的6月10日的情况报告。
又是边境事件。龙书金不耐烦地将报告浏览了一遍。因为死了人,他不得不稍为认真地多看了两眼。越界…开枪…这可能吗?…进入6月以来,这类有关苏军越境入侵的报告显著增多,披照惯例,有关外交的纠纷一旦发生,不管事件的大小,管辖哨所必须一式三份,用电报直发军分区、军区和北京外交部。而且做为军区司令员的他,亦必须一一圈阅。据说这一规定是周恩来亲自制定的。龙书金由广州军区副司令调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后,也不得不遵守这一规定。
龙书金对这些多如牛毛的外交纠纷报告早就腻烦透顶。今天是一头羊,明天是一头牛、要么是你打了我一枪,我射了你一弹,在自己的辖区内,中苏边界线长达7000多公里,谁知道一天要发生多少事,而这些事件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假报军情?…!龙书金将报告漫不经心地抛在桌面上,起身缓缓踱到窗前。新疆的6月,窗外炽热如火,花园里的花草绿木,在骄阳的暴晒下蔫搭着头,好似脱干了水分,划一根火柴就可点着。这个鬼地方。龙书金愤愤地咒骂了一句,又回至刚才的思路上去。有些哨所的军官,为了引起上级的重视,得到更充实的供应,故意夸大事实。有时屁大一点事也来报告。这虽然算不上邀功争宠,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边界如此漫长,很多地方又没有边界标志,谁侵犯了谁,有什么根据?再说放牧牛羊跑单的事时有发生,难道这也报告,这也需要我军区司令圈阅?
进入6月,关于外交纠纷的报告沓至纷来,有时一天多达20余份。龙书金觉得实在乏味,便擅自下了一道命令:此后一般性的外交纠纷,可逐级报告,本级能处理的,可不必报告上级。
果然,此类报告顿时骤减下来,龙书金自觉清心了不少。他不懂得:外交无小事,一粒火星,都可触发两国交兵的连绵战火。尤其是在中苏两国大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龙书金立刻得到了血腥的教训。
★ 戈壁滩上的38具中国官兵的尸体
1969年8月10日,北疆军区副司令员任书田到塔城军分区检查工作,塔城军分区政委王新光汇报工作时谈到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的轰鸣声,苏军是否有什么阴谋?任书田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起红旗,这是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的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的赫尔丘上校、安泽菲洛夫中校、巴什捷夫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盂魁武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明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规定,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王新光政委仁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消融入茫茫的戈壁滩。虽然这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王新光的心头却笼罩着驱之不散的浓厚的阴云。
巡逻队的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围着杨政林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
突然,杨政林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杨政林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厉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迸。卧倒,杨政林吼叫着发出了命令。
6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在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三百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
杨政林这才意识到,这是苏军周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巡逻队被四面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退路了。此刻,杨政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抵抗,无异鸡蛋往石头上碰,可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溅它一身黄了。望着呐喊冲来的苏军士兵,杨政林对身旁的机枪手狠狠挥动了一下手臂,打!机枪手也意识到处境的险恶,紧抱着机枪,将一串串子弹,刮风般扫向扑来的敌人。
巡逻队的战士,虽然伏在地上,但无可依托的地物,且被苏军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间或用冲锋枪还击一下,子弹打在坦克的甲板上,只是迸发出几粒火星,对敌军根本构不成威胁。
此时扬政林的左臂已经被子弹射了个洞,他无暇包扎,不断涌出的血水染红了半边军衣。现在,他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些什么了。他将报话机从已牺牲的报话员的身上解下来,大声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10公里处遭敌伏击,苏军坦克6辆,步兵300余人……这时,空中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杨政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两圈,然后向北折去。 杨政林报告完敌情,最后沉重他说: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不会出现一个俘虏……
杨政林扔下话筒,用冲锋枪扫倒几个苏军士兵。正想转身射击,这才发现右腿被炸断了,早已失去了知觉,血水浸透了身下的岩石。苏军似乎知道了这一队中国士兵目前处于的孤立无援的境地,马上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坦克导引步兵冲击,而是将中国士兵团团围住,用准确的炮火逐个进行打靶式的射击。巡逻队马上陷入了拼杀不能,抵抗无望的境地。空旷的戈壁变成了血腥的屠场。有的中国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为苏军射击的目标,尸体上冒着一缕缕中弹后的青烟。中国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依然顽强地抵抗着。
突然,两颗汽油燃烧弹在中国阵地中间炸裂开来,随着四散喷溅的黑色液油,大火如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红的嘴巴。火海里,中国士兵在翻滚、扑跌。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伴着血肉被烧焦的腥臭味,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飘散,回旋……。仅存的两名伤兵爬到了杨政林身边。7班长胡宝杨右眼被击穿,血浆糊了一脸。新战士小王第一次参加执勤,连枪都不会使,手里紧握着一颗未开盖的手榴弹,稚气的脸绒上挂着横七竖八的黑红的血污。他的腿、腹、胸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