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一年后,中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以及健全和完善市场法制等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或阶段性成果。股权分置改革后,发行管理制度可以更加突出对股票发行的市场价格约束和投资者约束。
今 日 看 点 : 2008-02-15 ▲◆★●■
中国防空能力对美国威胁已超过俄罗斯
http://bbs.hnol.net/topic-1395082-1-1.html
中国雪灾的影响有多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分析之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分析之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分析之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林彪死得不明不白
http://topyl.com/contenthistory.php?fid=PGLT&id=2403877
解放军专家称亮相新型尖端武器不是威胁而是威慑
http://news.ifeng.com/mil/2/200802/0213_340_398112.shtml
中国防空能力对美国威胁已超过俄罗斯
http://bbs.hnol.net/topic-1395082-1-1.html
在中国的各种武器和设备几乎都被美国担心了一遍以后,某周刊20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综合防空能力对美国的潜在威胁已经超过了俄罗斯。”
文章称,在美国电子战争机构中越来越流行一种观点:中国的防空能力是基于廉价的、有时甚至是“偷窃”来的电子科技。对于商业产品的大规模使用使得中国的防空网络变得十分灵活、易于升级。
文章说,中国的防空支出仅为美国的1/10。中国能够承担得起防空体系建设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经常使用偷窃自美国的科技。低成本使得中国的防空体系能够得到迅速升级。英国BAE系统公司信息战争部主管兰斯•沃雷斯顿说:“与其他没有充裕资金支持防卫项目的国家一样,中国将商业科技转变为了军事能力。他们并没有建造许多独特的设施,它们的综合防空体系使用的是商业标准,如GSM(全球移动通信技术,俗称全球通)和VOIP(网络语音传输技术,即IP电话) 等。”
文章援引美国空军一名前高级采购官员的话说:“中国多年来在防空体系的建设上花费了巨资。他们确实采用了商业科技,但他们也同俄罗斯和其他国家购买、共同开发先进的导弹和雷达系统。”文章还援引美国情报机构分析人士的话说,“与其他领域一样,中国在防空领域采取了多种发展途径,他们既购买系统,又开发自己的高端和低端系统。”
美国情报官员说,中国部队正在使用网络语音传输技术,这给美国带来了难题,因为它使美国无法截取无线信号。真主党同样在黎巴嫩南部采取了相同的通信技术,使得黎巴嫩军队和以色列军队无法截取他们的通信信号。
对于这种观点,中国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说法是“中国威胁论”的最新版本———“中国防空威胁论”。说中国防空是美国空军的头号威胁完全是主观臆断,是有意的诬陷和恶意的评价,因为这种说法完全没有事实证据的支持。美国军方如此夸张中国军力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军费,有可能是与在装备F-22战斗机遇到的预算困难有关,凭空臆造出这样的威胁,好为其筹备预算扫清障碍。▲
中国雪灾的影响有多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 2008年2月10日电/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大范围降温、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煤电油运紧张、春运客流受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当期的经济活动,工业生产、投资、消费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刊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王莹文章称,这场由50年不遇的罕见恶劣天气引发的灾害仍在肆虐,冰冻危机可能还没有结束。不少专家表示,这场雪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恐怕至少将达千亿元人民币,而它间接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恐怕更为严重。
● CPI将创新高
文章指出,雪灾将给本已持续高烧的CPI再浇上一勺热油。由于大雪冰冻影响蔬菜生长、采摘,幷且会带来交通运输不畅,鲜菜价格涨幅明显较大。发改委1月30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受灾省份的蔬菜价格正在上涨,大白菜、青菜、萝卜等主要蔬菜价格涨幅达50%以上,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的价格甚至翻番。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在冰雪导致食品供应不畅的形势下,原本认为去年已达到顶峰的通胀幅度将会再度跃升至更高点位。
根据农业部的农产品价格数据,截至2月2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1月份同比上涨了20.9%。考察过去“菜篮子”价格指数和CPI之间的关系,我们估计1月份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将会超过19%,假设除食品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同比增速保持在去年12月的水平,则1月份CPI同比增速将会达到7.1%以上。考虑到大范围雪灾使得南方各地的公路、铁路运输受到阻碍,会影响产品的顺利运输,造成部分地区物资短缺,势必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另外,由于正值春运期间,大量返乡旅客被滞留在各个交通枢纽城市,也会加剧部分地区的物资短缺。而最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在1月下旬才开始加速的,随着灾害天气的继续和春节的影响,2月份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更大。
● 工农业生产影响有限
文章表示,雪灾对工业的破坏性主要在于对整个货运体系及电力供应方面的负面影响。货运体系的瘫痪使得工业品原材料、能源的输入变得困难,也影响了正常的销售行为。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行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带来的交通运输受阻也使煤炭运输出现瓶颈,目前许多电厂存煤低于警戒线、全国因缺煤停机4000多万千瓦;而由于输电线路覆冰,导致输电设施大面积受损,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和供应。全国已经有19个省出现拉闸限电,这将对工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也会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
目前的冰冻天气可能还要延续半个月至一个月,这使得1、2月份的工业生产数据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一季度的工业活动与一年当中的其他时期相比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此段时间内节假日较为集中,企业生产活动本来就不太密集,所以可能产生的生产损失较为有限。
由于中国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雪灾对农业的影响更加直接。冰冻天气对蔬菜、粮食等生产都构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农业部公布,截至1月29日上午,全国16个省因低温冻害作物受灾1.03亿亩,其中成灾5301万亩,绝收1103万亩。而对于黄河流域来说,前期恰恰是瑞雪兆丰年,大雪有助于杀灭病虫害,利于小麦增产。两处均衡结果,我们认为整体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应在较低水平。
● GDP增速将放缓
文章分析,除了对CPI产生影响,很显然,雪灾对宏观经济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
根据民政部数据,雪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如果把直接经济损失简单地理解为固定资产减值,2007年一季度GDP为50287 亿元,假设2008年一季度可以保持10%的经济增速,如果未来总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到1000亿元,则将会使一季度增速放缓2%。当然,如此测算非常粗略,对间接经济损失幷没有进行估算,而且灾后重建也会提高后几个月的GDP,雪灾对GDP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核算。
不过,雪灾对经济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将是短期的。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就将恢复正常增长,一些领域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从2003年“非典”疫情集中暴发后,对二季度经济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从三季度经济增速却出现明显回升看,我们认为,随着气候的逐渐转暖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全社会经济运行将很快步入正常轨道。
● 宏观调控经受考验
文章认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不仅考验着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和能力,对从2007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