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列俄中与“基地组织”为国家安全威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212003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003910,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3 9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 2008-02-09 ▲◆●■

中国还需不需要外部援助?

http://finance.ifeng.com/mtgc/200802/0208_2179_395438.shtml

我军两次边境作战中的撤军之谜

http://topyl.com/view.php?fid=PGLT&id=2699977

吴仪突然放了一炮,三百官员惹得铁娘子勃然大怒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99901

大部制改革将破部门利益牢笼 带动政府转型

http://www.stnn.cc/china/200802/t20080208_728875.html

美国列俄中与“基地组织”为国家安全威胁

http://www.stnn.cc/america/200802/t20080208_728841.html

应把海平面上升纳入沿海地区规划

http://news.sina.com.cn/c/2008-02-08/193414917405.shtml

中国还需不需要外部援助?
http://finance.ifeng.com/mtgc/200802/0208_2179_395438.shtml

2008年02月08日 半月谈: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加大。对此,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认为中国已经脱离发展中国家队伍,不应该再接受国际上给予的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有德国官员提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经济大国,“没有理由继续向中国提供发展援助基金”。在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中,有人声称要履行竞选承诺,取消每年向中国无偿提供的6000万美元发展援助资金。今年,日本将全面停止对华日元贷款,理由之一是中国已“从发展中国家毕业”。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也有人为中国当前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以为中国已经足够富强,不再需要接受外部援助。

中国还需不需要外部援助?发展中的中国有必要冷静分析自己的国情国力,做出符合实际的客观判断。

★ 首先,从国家发展现状看,现阶段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国人均产值虽然已突破2000美元,但发达国家人均高达4万多美元,差距非常明显。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起点较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较低、教育医疗及农村社保等许多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中国需要解决的不少难题,诸如荒漠化、节能减排等,单靠自己的努力将耗费更长时间,付出更大代价,需要外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

★ 第二,外部援助在历史上曾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益处,是推动中国前进诸因素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接受外援有助于我们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1949年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技术禁运。毛泽东主席1950年访问苏联争得了宝贵的援助,156个援助项目对我国基础工业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30年前,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当时资金匮乏,技术紧缺,能源供应紧张,基础产业落后,邓小平同志打破了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视为理想财政状况的思想,积极寻求外部支援,“决心向国外借点钱搞建设”。

1979年,日本提出向中国提供援助。20多年来,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经济援助国,援助总额占24个对华援助国资金的60%以上。日元贷款对中国基础设施的改善、企业技术的升级、出口创汇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起了积极作用,是两国友好的重要篇章。日元援助项目遍布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由日本援建的宝钢一、二期工程,技术水平一直站在世界前沿。

★ 第三,发达国家对中国提供援助可互利“双赢”,也有利于世界共同利益。舆论认为,现在对华援助已主要不是为了解决传统意义上的饥饿问题,而是为了双边和全球的共同利益。减少、终止和取消对华援助的想法,是“目光短浅”和缺乏政治远见的“错误”主张。

从双边利益看,日本通过对华贷款获得了不可低估的实惠:大量增加中国从日本进口,促进日本企业扩大在华市场份额,使许多濒于破产的日本企业起死回生等。从全球共同利益看,发达国家与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和使用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合作,符合全球利益,有助于推动创建和谐世界。

★ 第四,中国积极争取外援,但仍会立足于以我为主、艰苦创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1958年,当赫鲁晓夫向我国提出要在我国海岸建设“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时,毛泽东洞察到苏联意在“控制我们”。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他严词拒绝了苏方的无理要求。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当年中国在最困难的时候都能坚持原则,今天更不会无原则地争取外援。某些外部援助的取消或终止,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

★ 最后,
中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是应该的,也是对中国多年来接受外部援助的回报。中国不是非洲主要债权国,对非洲贷款的数目有限。在消除贫困问题上,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采取更多实质性措施。中国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不应成为发达国家不向中国提供援助的理由和借口。

 

我军两次边境作战中的撤军之谜
http://topyl.com/view.php?fid=PGLT&id=2699977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2-08

● 1979年中越战争边境撤军

▲ 1、关于炮兵火力实际上,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越军对中国军队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中国陆军占压倒优势的炮兵火力。越军战俘反映,与美军作战时从未遇见过这么猛烈的炮火打击。美军由于拥有空中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空中火力支援,而中国军队炮兵的配备密度和火力强度远远超过越战中的美军。通常在师进攻背景下,对尖刀连突破的火力强度为半小时内在1平方公里左右的设防工事区域及敌炮兵、指挥区域进行二至三次火力准备,投射7-8万发炮弹,其中近半为130- 154mm口径炮弹。1970年的一次连进攻实兵演习一个月后,演习场区内原郁郁葱葱的满山树木,竟全部枯黄,死光了。说中国空军力量不足有道理,但说中国陆军炮兵火力不足就外行了。实际上,中国由于沿袭苏联军事理论,高度重视炮兵,其炮兵火力与苏军不相上下,远强于北约各国部队。越军炮兵在79年战争全程中一直被中国炮火有效压制,直到几年后老山战役时得到苏联122mm“冰雹”火箭增程弹后,才得以对中国炮兵进行超射距袭击。79年友谊关突破时中国步兵的较大伤亡,主要是多年来初次作战无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所致。战争开始2-3天后,伤亡率即大幅下降即证明了这一点。

▲ 2、关于伤亡人数人们对中国军队伤亡人数的臆想,大概是出于中国军队人多加上看过去打仗电影得出来的印象所致。实际上,中国军事理论虽强调集中兵力,在突破地域需数倍于敌,但作战时队型相当分散,并非电影里看到的“人海战术”。步兵间隔多在10-20米左右,火炮间隔多为数百米。这样拍电影当然不行,摄影师忙活半天,镜头里只能收进三、五个人或一门炮。观众喜欢的是数十门炮排在一起,一打一大串的火爆场景。但打仗不是那么回事。看过 HistoryChannel最近放的美军特种部队训练的片子吗?没意思吧?就那么三、五个人,枪声稀稀拉拉。真实的情况是,1979年战争的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等,中方约6万多人,越方不到8万人。但中方伤亡中,伤者占大多数,死亡仅6000余人,且多在战争最初几天,越方则死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5 万人。造成如此差别的原因是中方保持着占压倒优势的进攻主动权,作战区域一直向前推进。几乎所有局部战斗结束后,战场均为中方占领,中方伤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