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外交最值得关注六大领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171999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35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宪法,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党的十四大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

: 2008-02-05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高危敏感因素增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中国外交最值得关注六大领域

http://topyl.com/view.php?fid=SSTT&id=2698912

第十一世班禅将满18周岁 吴邦国在接见中提出三点希望

http://times.voc.com.cn/Arhttp://times.voc.com.cn/Article/20082/20082194535303.htmlticle/20082/20082194535303.html

美国正请求中国帮助击毁美失控间谍卫星!

http://topyl.com/view.php?fid=JSHT&id=2698848

美国与伊朗已“秘密结盟 ”美国承诺不对伊动武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4822

美军暗示将发展战斗卫星 防中国反卫星武器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4823

日本将采取四大举措应对中国巡航导弹威胁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4832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2/chosun080204.shtml

当下中国的学术批评何以如此难?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698930

恭喜你发财刘德华

http://www.56.com/p78/v_NDIyODIxMzE.html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高危敏感因素增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4:中评社香港2月4日电/《半月谈》杂志发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刘卿的文章说,2007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出现动荡,某些突发事件引发安全板块剧烈震动。展望2008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但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中国维护自身安全面临新的考验。

  ★ 地区热点缓中有紧,局部动荡可能加剧

  2007年,中国周边热点此消彼长。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取得突破,朝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朝关闭宁边核设施幷同意对其“去功能化”,美答应考虑恢复双边正常关系,以及将朝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朝韩元首实现第二次会晤,南北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尼泊尔废除240年君主制,尼共走出山林开始接受议会政治。泰国也举行了自2006年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支持他信的人民力量党成为第一大党,政权交接平稳完成。

  但是,一些热点地区出现新的动荡。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获得连任后卸下军装,但国内党派、教派之争愈演愈烈,恐怖主义活动猖獗。阿富汗冲突升级,塔利班卷土重来,多次袭击北约联军,制造震惊世界的绑架韩国人质事件。斯里兰卡政府军与猛虎组织冲突有增无减。孟加拉国成立看守政府后,国内动乱一直未止。缅甸成为新热点,“袈裟革命”引起局势动荡。

  2008年,周边地区热点缓中有紧。朝核问题不会一帆风顺,美朝在朝申报铀浓缩活动、朝与叙利亚核合作等问题上又起争端,韩新当选总统李明博态度强硬,“阳光政策”蒙上一层阴云,不排除朝核问题下一阶段发生波折的可能。

  南亚则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策源地。新年伊始,斯里兰卡政府正式退出停火协定,和平进程再次中断。巴基斯坦议会选举扑朔迷离,如果穆沙拉夫总统不能与人民党达成和解,政治危机仍将持续。在阿富汗,塔利班势力渗透进首都喀布尔,如现政府不妥善应对,塔利班春季攻势可能猛于往年。巴、阿政局不稳给极端主义分子、激进组织以可乘之机,南亚局势面临极大变数,美国、北约可能进一步强化南亚反恐前沿地位。

    ★ 大国互动继续加深,竞争一面亦在加强

  2007年,大国协调出现新态势。美虽深陷中东困局,但对中国战略关注继续上升,中美战略对话达成多项共识,为防范台海局势紧张影响整个亚太稳定,美亦一再对台“入联公投”发出警告。中日关系回暖,双方确立幷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国东部安全压力减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确定了未来十年关系发展原则和目标。中印保持频繁高层接触,中俄印三方战略协调步入机制化,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008年,中国与周边大国互动将继续加深。今年是纪念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胡锦涛主席今春访日,为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提供新的机遇。印总理辛格新年之初访华,显现两国战略互信关系进一步加深。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陆克文出任总理,中澳关系将进一步拉近。俄总统选举几无悬疑,梅德韦杰夫─普京组合应能成形,中俄友好、中俄战略对话、协作态势将继续深化。

  与此同时,大国利益纠葛继续显现,相互牵制推动地区安全格局加快演化。中印、中日总体互信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边界问题、竞争性崛起继续困扰双边关系,印日在联手制华问题上可能加强合作。澳虽然与美是同盟,但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与美不同,不会完全顺美制华。台湾问题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年是台海问题敏感年,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可能继续玩弄两面手法,以牵制中国的发展步伐。

  ★ 区域合作缓步推进,复杂因素有所增多

  2007年,中国周边区域合作继续深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和总理会晤如期举行,各个领域合作继续加强: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增加了组织的原则性、法律性、可靠性和国际地位;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反恐军演,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东北亚安全合作出现积极变化,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机制进入议事日程。东盟在成立40周年之际召开第13届首脑会议,签署和批准了《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东盟共同体建设有了正式法律章程。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悉尼宣言》,在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建设等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第二次东亚峰会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召开第14届首脑会议,中、日、韩、美和欧盟首次作为观察员应邀出席,南盟发展进入新阶段。

  区域合作在深入发展的同时,其复杂因素也日益显露。上合组织面临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美、欧、日、印加紧介入中亚,平衡中俄影响。美“大中亚计划”继续推进,欧盟打着“合作伙伴关系”旗号进来,日加快推动“中亚对话活动计划”。上合组织内部各国关注重点不尽相同,多边安全合作与国内法律法规存在适用性问题,一些国家欲在组织之外组建新的经济联盟。东北亚安全合作依然坎坷,六方会谈虽有进展但变数依旧,美朝互信未明显增加。东亚共同体建设受诸多因素制约,美担心被排除在东亚合作进程之外,一方面欲强化APEC,提出APEC8以冲淡东亚峰会、10+3等多边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双边关系,将一些国家揽入其编制的轮辐式亚太体系中。

  鉴于负面因素的增加,2008年中国周边区域合作推进节奏可能放缓。东盟在爬上新的平台后,重点可能放在消化合作成果上,夯实基础部分。南盟吸收了观察员,还需要适应期,不会轻易扩大。

     ★ 军事竞争继续升温,部分领域角逐激烈

  2007年,中国周边军事竞争态势明显上升。美继续推动新军事变革,谋求所谓“绝对安全”与军事霸权:大肆推进反导系统实战化;宣布将于 2031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继续扩展空间优势;推出《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新版海上战略,由“远洋进攻”向“以海制陆”战略转变。

  俄加紧制定“新军事学说”,计划从2007年到2015年斥资1890亿美元用于武器系统全面升级,强化战略武器突防能力,俄空军恢复停止了 15年的战略轰炸机远程战略飞行,航空母舰恢复例行远洋航行。日加快向军事大国过渡,将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修改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的“紧急应对要领”,加快导弹防御系统建设;以美国隐形战机F─22为蓝本,加紧自主研制隐形战斗机;执政联盟向国会提交《太空基本法》草案,要求允许自卫队利用太空军事资源。印积极实施“东方海洋战略”,组建了东方海军司令部;不断升级导弹计划,提升核威慑能力。

  2008年,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