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再度通话 元首会落空 刘鹤传下月赴美签协议★★

今 日 看 点:20191223▲◆★●■☆

北京大学己成最赚钱的企业和工具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912/72378/23551.html

《环球时报》2020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2524.html

中国学者预测:4G改变生活 5G可以改变社会★★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2655.html

习特再度通话 元首会落空 刘鹤传下月赴美签协议★★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3189.html

北京大学己成最赚钱的企业和工具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912/72378/23551.html

2019-12-21: 北京大学己成最赚钱的企业和工具

首先来看一则新闻《中国最有钱高校!   北大2019年总收入340亿》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报道,11月30日,在首届北京大学全球校友论坛上,北大校长郝平表示,将卫健委和教育部收入合并统计,2019年北大总收入达340亿,北大总收入中国高校第一 。在位近7万人的北京大学的总收入达到340亿元。

看到2019年北大总收入达到340亿人民币的报道,不觉震惊得目瞪口呆! 关于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改革到了学生“男为奴,女为娼”的最悲惨地步,也培养了大批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更养育和造就了洋奴卖办迷洋不认中国籍的精英人才,  但更没有想到会把北京大学改革成为最赚钱的工具,   让全中国最能赚钱的房地产大资本家都自叹弗如的更大资本家。这绝不是讥讽嘲弄的儿戏之言,而是当今中国实实在在的真实状况。2018年中国房地产排行榜高居榜首的万达地产,当年运营总收入是317亿人民币,绝对低于北大的340亿人民币。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排名,北大人均收入约50万人民币,相当于7万美元,在世界人均GDP排名的国家中位列第7名,低于挪威,高于卡塔尔和美国;  在国内人均城市GDP排名中,高于排在第一位的深圳市近三倍。可以说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一大批大学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赚钱的企业。

所以中国大学里的传统称呼才会荡然无存,唯一流行的称呼就是一个——大资本家大老板!  学生称呼老师为老板,老师称呼领导为老板,领导称呼更高的领导是大老板。这个称呼最准确不过地概括了当今学校的真实关系——老板和打工仔的关系,主宰和被宰者的关系,庄园主和奴隶的关系,侯门和奴婢的关系……总之,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黑暗最野蛮最腐败最肮脏的学校里的师生关系。

莫说是当年学费收入只有10块腊肉的教育大师孔子难以想象,恐怕是随便找一个外国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界人士问问也不会相信,中国一所大学的收入能够超过全国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商的收入。要知道古往今来学校都是公益机构,是吃草吐奶的公共服务机构,是依靠社会捐赠赞助的半慈善机构,而如今却变成了瓜分社会财富的抢劫机构,而且其抢劫社会财富的速度和规模,居然把当代最黑的房地产商都抛在了后头,可见中国的大学已堕落黑暗到了何等程度!

此前,当政府官员号召实行教育产业化,最近更是号召要把教育变成支柱产业,变成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据说另外两匹马是同样可怕的医疗和养老时,一般老百姓还不知道什么叫产业化,不知道什么叫支柱产业,今天北大校长十分具体地做了一个带有普及性质的形象宣传,告诉了人们所谓教育产业化,所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就是大学收入要超过房地产大亨的收入,人均收入进入世界前10名!

无需上过多少学,只要简单估算一下,就会知道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意义有多么惊天动地。全国有52万所各类学校,莫说是像北大这样每年创收340亿,就是创收一个亿,全国就是50多万亿,是中国去年GDP增长额的10多倍,你说这是多么令人目瞪口呆的宏大计划!  如果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那两匹马也能各自创造50万亿,那中国的GDP一年就能翻两番,把美国加上欧洲连同日本一起都远远抛在后面,成为美国人想都不敢想,一想就会吓尿裤子的世界最庞大国家。

中国啊,该坐下来好好想想了,好好想想什么叫经济,社会又为什么发展经济了!  教育,医疗,养老,这本来是社会的消费部门,是公共消费领域,是经济发展后的消费对象,怎么能够变成产业,并且还是支柱产业呢?  请问把教育,医疗,养老变成产业,是要赚谁的钱?  又是在为谁赚钱?   赚了钱又要干什么?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讲国家,就是说国和家是一个道理,一个家庭挣钱不就是为了让自家孩子能上学,让自家父母能看病,让自家爷爷奶奶能养老吗?

如果孩子上学,父母看病,爷爷奶奶养老,咱家不仅不给钱,还要再向孩子他们收钱,并且还视为是咱家创收的主要手段,请问咱这还是一个家吗?  还有基本的伦理天良吗?   将来外人打进来时还有人去捍卫这个家吗?   特别是如果闯进来的外人收的钱比咱家收的还少,所有家庭成员还会站在咱家一边吗?   问题问到这里恐怕很多人已经明白了,所谓教育医疗养老的产业化,其实就是要在卖完资源后再把老百姓积攒的最后一点儿财产,也要打包带走,带到太平洋彼岸去过逍遥生活,而根本不管这块土地上14亿人民将来的死活。

中国政府天天自豪地炫耀,改革前的七十年代中国GDP只有4000亿人民币,现在已经达到90万亿人民币,超过那时200多倍,可是为什么现在老百姓反而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甚至死都死不起了呢?  北大一年收入340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或许有人会说北大的340亿主要是来自于科研创收,主要不是来自于高额学费。暂且不论是否真的是来自于科研创收,以及这种巨额科研创收是利是弊,单凭一年收入340亿这个规模来讲,那么就应该恢复教育的公共性质,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收取高额学费,让老百姓上学成为负担,让国家养学校成为负担了。而现在,却恰恰是在学校变成大资本家的暴富过程中,老百姓上学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这就没有了任何理由。

改革前的七十年代中国的毛泽东时代的人民教育,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工厂、车间、班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课堂,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全面落实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覆盖工人教育,农民教育,解放军战士教育,机关干部教育,大中小幼学校教育。覆盖面广,普及率高,深入基层群众,是真正的人民教育。

工人教育,国营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普遍设有职工学校,对本系统职工进行普遍的短期,中期或者长期培训教育。以铁路系统为例,最基础的教育培训由基层单位的文化教育室和文化教员定期完成。高一级的是职工学校,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教育。还有干部学校,党校教育,专业的还有部委办的铁道学院,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还有七十年代普遍兴起的七二一工人大学,整个系统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也都是学生,都在学习文化和技术,终身都在受教育,终身都在学习。铁路职工的教育是免费教育,脱产进修的还带工资。

农民教育,有农民业余学校,农业中专和大学,基础教育,初级小学不出村,大队有高小,公社有初中。农村的师资主要来自县级师范。也有一部分代课教师。七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和知青普遍充实农村基础教育。高级人才下基层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几乎接近免费教育。毛泽东时代的农村基础教育是历史上最普及和繁荣时期。整个农村的社会风气也是历史上最好的,犯罪率是最低的,没有黄赌毒黑。

人民解放军就是一所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基层连队有专职文化教员,有国定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军队内部还有各种军事院校。

全国亿万工农兵的教育都是义务教育,也就是公费教育。没有任何企事业单位把教育当做赚钱的产业来办的,也没有任何个人依靠办学来牟取个人私利的,更没有教育腐败现象。教育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在生产劳动中进行教育。教学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实际生活是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本色,也从不滥发所谓文凭和学历证书。毛泽东时代的教育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的典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精神遗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谁为普通老百姓谁为赚钱先富不是很清楚了吗。▲◆★●■☆

 

《环球时报》2020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2524.html

环球时报 2019-12-21: 今天(12月21日),《环球时报》2020年年会在北京举行。百余位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和舆论界的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年会。

此次年会中的议题,也都是当下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政治议题,如香港的命运、台湾的统一、中美博弈和民粹全球化的问题等等。

这里,我们给各位奉上这次年会上最“火爆”的一场:2020年,是不是统一台湾的关键点。

对于这个话题,原南京军区副司令、中将王洪光的态度十分强烈。他也因此成为了这场议题中最焦点的一个人物。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中将王洪光

他说,2020年确实是关键阶段,并提出了他对2020年有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台独势力”已经在岛内占了多数,这个趋势不可逆转;第二个判断是,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在统独问题上的意见背向而行,渐行渐远;第三个判断是,时不我待,再有5-10年,解放台湾、统一台湾的时候,将是两岸不可承受之重。

王洪光说,蔡英文讲动员年轻人“芒果干”(亡国感的谐音),就是这些年轻人已经把台湾作为国家来对待,且这个趋势越来越快、越来越急。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认为,这次台湾选举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台湾问题也比较严峻,对台湾民意“支持独立还是赞成统一”的调查,也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大陆敢不敢打,美国敢不敢援。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

他说,美国国会近年来通过多项涉台法案条款,2018年允许美国军舰停靠台湾,2019年允许美国军队与台湾军队进行联合演习,前11个月美国军队9次通过台湾海峡。这些对中美关系颠覆性的破坏,中国必须要有反应。

但罗援也表示,台湾也有一个确定因素,即不管台湾哪个政党当选,绝对不敢公开宣布“台独”,因为敢宣布“台独”,就意味着它的死亡。“前段时间蔡英文说,统一不是台湾的唯一选项,我跟了一句话,统一必须是台湾的唯一选项,而和平统一才未必是统一的唯一选项”。

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也表示,台湾明年的选举是台湾选举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别复杂、斗争特别激烈、变化特别无常。

▲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

他说,从目前的民调情况来看,蔡英文稍占优势,因为她现在在执政,可以动用公权力;此外,民进党内部比较抱团;第三,美国的因素、香港的因素,现在对她比较有利。但从造势情况来看,韩国瑜还是有希望的,冲击力、爆发力比较强。所以谁输谁赢,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但王在希表示,他个人的看法是,我们没必要太关注台湾选举谁输谁赢,因为最终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是大陆。连台湾民进党人士的研究分析报告也认为,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在大陆。所以什么时候解决台湾问题、用什么方式来统一,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实力、我们的决心以及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从宏观来讲,国民党选胜了,两岸关系会缓和,但是统一的时间更长;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关系会紧张,但有可能加速统一的进程。

王在希尤其谈到,现在民进党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支持“港独分子”闹事,不断给大陆制造麻烦,这样最终将迫使大陆不得不下决心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历史证明,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则认为,问题的重点其实是美国。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

他说,统一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稳定和平实现统一,另一个是动荡实现统一。哪个路径最终成为现实,一方面取决于台湾,另一方面和美国对台政策相关。他说,美国认为2020年蔡英文当选已成定局,所以预计明年美国对台政策会有大突破。

吴心伯进一步表示,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目前正在发生变化。他说,如果中美之间能够维持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稳定共识与框架,台湾岛内的选择余地很有限,但现在美国正在动摇中美台湾问题的既定框架,也就是美国在中美竞争大格局下重新定义台湾的价值。

他指出,这届美国政府是中美建交以来对台湾支持力度最大的。美国现在在全方位——从法律、外交、经济安全方面,提升美台关系,这也是过去没有过的。而最危险的变化是美国试图突破两岸关系的底线,提升台湾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针对这种变化该如何应对,吴心伯表示,如果蔡英文连任,工作重点并不在台湾,不要对蔡英文抱有希望,工作重点是针对美国。要明确美一旦挑战在台海问题形成的既定框架,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随着美国对台湾问题的转变,反制力度必须加强,这次危机的力度超过1995、1996年的危机。”

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认为,2020年是否是统一关键节点,要从“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和“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三个矛盾中来看。

▲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

他说,首先要看中美关系在2020年是不是到了关键点。因为台湾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中美关系的一部分,所以明年是不是我们统一的关键点,要判断一下2020年中美关系,尤其是不仅台湾地区领导人明年选举,美国明年也是总统选举,美国国内政局变化会牵动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必将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与台湾这第二组矛盾中,戴旭认为主动权应该是操刀在我,我们是不是认为台湾统一已经到了关键点,应从国家利益、全局来考虑。

至于第三组矛盾,戴旭表示不应该把政治、经济与军事的关系对立起来,甚至割裂开来。军事与经济一样,都是促进台湾统一的方式与手段,我们没必要把武力统一想象得门槛这么高,或者看得这么严峻,也不要把台湾两党执政形势看得那么严峻。

“我们要冷静地分析,不管哪个党执政,要分析是不是有利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有没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机会。”

另一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表示,解决台湾问题,当下在于探索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

周志怀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统一前的问题,统一前要民主协商,协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然后从制度性安排过渡到台湾方案。

但他也指出,现在蔡英文当局在反和平操作,比如昨天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辩论的时候,提及签和平协议就要损失主权。他说,台湾方面要想清楚与我们谈判的资本实力和条件,这个黄金交叉点早已过去,因此台湾越和我们早谈,越好。

“他们如果可以拿出自己的方案,从议题设计到方案实施,做出符合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我想对台湾2300万老百姓是福祉很大的。”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落实“两制”的台湾方案,可现在确实没有看到具体的原则、和平协议。他说,这对大陆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统一之前必须做的工作,而且要从未来台湾年轻一代怎么看统一的问题,来分析两岸关系的走向,要注意台湾年轻人的情绪。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

孙哲还提示说,谈到台湾问题不能学术脱钩,对美国的判断要非常非常准确。他认为不能忽视美国国会对台湾通过的四个法律,但是现在大多解读远远不够。

至于来自台湾的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则提出了来自台湾视角的观点。他认为两岸应该谈一些结束敌对到统一前的工作。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

张亚中说,“武统”是选择,但他担心美国把台湾当成中美关系的“武器”。他提示说,美国战略家不惜鼓动台湾跟大陆发生冲突,让台湾成为阿富汗,对美国来讲牺牲台湾有什么关系,可如果这样,中国就恰恰掉进美国的战略陷阱,他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

张亚中还尤其表示,他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统一前的工作,特别是大陆要有一个大论述,因为直接从敌对马上调到统一后,跨越太大了,跨越过程当中,台湾老百姓没办法跟大陆沟通。因此两岸要共同建筑统一大架构,再缩小。

在随后的探讨环节,对台立场强烈的王洪光,与认为应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张亚中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王洪光坚持认为统一时间紧迫,台湾很多人已经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了,张亚中则坚持认为应该争取人心。

但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的观点得到了最多的掌声,他认为还是要坚持做群众工作。他还说共产党就是靠做群众工作起家的,如果做不好工作,我们其实应该检讨自己。▲◆★●■☆

 

中国学者预测:4G改变生活 5G可以改变社会★★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2655.html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于 2019-12-21

2020年的中国会怎么样?在12月21日举行的环球时报2020年年会夜话上,中国通讯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提出了以下几点预测:

首先,项立刚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将很难持续下去。他描绘了截至今天为止,中美之间贸易的一副基本图景:中国牺牲了本国的环境及人民的劳动时间,还牺牲了大量资源,卖便宜产品给美国人,美国人享受了很好的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对美国一点好处没有。”他说。

中国通讯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

项立刚同时也预测称,中美之间在科技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残酷。“美国人现在为什么要打贸易战?毫无疑问,根本原因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所发展,美国认为这是要动它的墙角。”他说。

最后,项立刚还展望了未来一年中国5G的发展前景。他认为,中国如今在5G领域毫无疑问处于全世界最先进的地位,明年中国将会补建一百万个基站,这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地区的基站总和。“大家都知道,4G改变生活,但5G可以改变社会,提高社会效率,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能力。”他说,“我不相信软实力,我相信硬实力,有了硬实力就有软实力!”▲◆★●■☆

 

习特再度通话 元首会落空 刘鹤传下月赴美签协议★★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21/8963189.html

信报 2019-12-21:中美已达成首阶段贸易协议,惟签署安排仍待落实。市场早前预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趁明年1月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举行「习特会」,并签署首阶段贸易协议。然而,彭博引述消息报道,习近平没有计划出席达沃斯论坛,换言之不会有「习特会」。

不过,报道引述官员指出,北京仍计划由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下月初前往华盛顿,签署首阶段贸易协议。

特:谈及贸易北韩与香港

特朗普周五在Twitter发帖文透露,他与习近平就两国的贸易协议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对话,又指中国已开始大手购买美国农产品,并正安排签署协议;双方还谈及北韩问题,也谈到香港。中央电视台则报道,习近平周五应约与特朗普通电话。

中美经过多轮磋商,终在本月13日宣布达成首阶段协议。之前外电多次引述消息称,首阶段协议会由中美元首在会面中敲定及签署。早在今年10月曾传出,中美有意11月中在智利APEC峰会期间举行「习特会」并签署协议,惟后来智利以当地示威活动愈趋激烈为由,取消举办峰会,连带「习特会」亦随之落空。其后,也曾传出多个举行「习特会」的可能地点,包括拉斯维加斯、伦敦,甚至澳门,最终都不了了之。

习新春前料按传统不外访

至近期,市场憧憬中美元首将在明年1月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碰面及签署协议。不过,在下月21日至24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闭幕当天刚好为农曆年三十。彭博引述消息说,习近平并无计划参加论坛,意味在当地举行「习特会」及签署协议的机会甚微。

报道解释,根据传统,中国领导人包括习近平会在春节前走访小城市和城镇,为民众送上新春祝福,这传统由九十年代初持续至今。事实上,习近平在2012年成为最高领导人后,仅在2017年首次参与达沃斯论坛,之后未再有出席,而今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则是由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率团出席。

彭博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称,中方重视世界经济论坛的作用,多年来均由高级别代表团参会,将会适时公布出席明年1月份经济论坛代表团的消息。

另一方面,据报北京将派遣刘鹤下月初前往华盛顿签署协议。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早前预计与刘鹤于1月初签署协议,惟中美至今仍未公布确实的签署日期及地点。

美国财长努钦周四接受CNBC访问时表示,对于中美可按照计划签定首阶段贸易协议,感到「非常有信心」,又称两国目前正就首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进行技术方面及法律方面的程序,双方即将公布协议文本,并在下月初签署。

此外,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资料显示,上周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升至逾10个月以来新高;截至12月12日当周,美国猪肉出口总量为1.53万吨。中国农业部透露,进口商上周淨购买5940吨美国猪肉,将在今年底之前发货,同时淨取消先前购买于2020年发货的4238吨猪肉。

美国农业部资料显示,在始于9月1日的2019/20市场年度,上周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总量为68.96万吨,是3周高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