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使赴北京干什么?美国务院: 维护国际团结的需要★★

今 日 看 点:20191220(上午版)▲◆★●■☆

派特使赴北京干什么?美国务院: 维护国际团结的需要★★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8/8955094.html

任正非:华为过去红得发紫 被黑一下才能恢复本色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8/8955134.htm

2千年前古罗马巨大沉船“浮出水面”惊叹文物完好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7/8954423.html

中美不打不相识,不斗不成交★★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912/75697/19036.html

派特使赴北京干什么?美国务院: 维护国际团结的需要★★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8/8955094.html

国际观察  2019-12-18: 一位美国特使,又要来北京了。

今天,韩联社的一篇报道称,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副国务卿被提名人斯蒂芬·比根将从明天(12月19日)起对中国进行访问,为期两天。

此前几天,比根分别访问了韩国和日本,在韩期间还罕见举行了记者会,频频对朝喊话。

那么,比根为何来华?

小锐注意到,美国国务院这次的用词着实有点儿特别,他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讨论在朝鲜问题上维护国际团结的需要。

嗯,你没有看错,确实是这几个字:“维护国际团结”。

临时决定

事实上,比根访华,是一个临时决定。

用韩联社的话说,比根原计划只对韩国和日本进行访问。

在韩国,他12月16日上午会见了文在寅总统。据韩媒猜测,二人在闭门会谈中或就打破朝美对话僵局、维持无核化对话动力的方案进行了集中讨论。

韩联社指出,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授予比根对朝谈判的实权,青瓦台方面期待比根此访能为陷入对峙局面的朝美关系带来转机。

▲12月16日,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斯蒂芬·比根在首尔。(新华社/法新社)

而在同韩国外交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李度勋会谈后,比根在记者会上也表示希望与朝方一起适时解决问题,现在仍为时不晚,并强调“朝美有能力走上一条更好的路”。

“现在该我们来做工作了,让我们完成这件事。我们在这里,你们知道如何联系我们。”比根这样向他的“朝鲜同行”隔空喊话。

但他的喊话并没有收到回音,韩联社12月17日报道称,比根“空手离开韩国”。

在日本,比根同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等人进行了磋商。

相比于在韩国和日本的常规行程,比根临时调整的对华访问吸引了更多关注和分析。

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2月17日发表的声明说,比根此次访华是为了“讨论在朝鲜问题上维护国际团结的需要”。

▲美国国务院网站截图

辽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吕超告诉小锐,比根对朝鲜半岛事务比较熟悉,与此前主张一味对朝施压的博尔顿之流有所不同,他近期一些表态相对务实。

朝美僵局

“当前半岛形势处于重要敏感时期,政治解决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

在昨天(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多次强调这句话。

的确,朝美两国近期多次互放“狠话”,朝鲜半岛已经显现出新的紧张迹象。

路透社12月14日报道称,朝鲜此前一天在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一次“重大试验”,而12月7日,该发射场刚刚进行过一次此类试验。

报道指出,朝鲜进行试验正值该国给美国提的“年底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之际,这引发了人们对两国关系可能再度紧张的担忧。

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同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朴正天警告说,包括美国在内的“敌对势力”如果希望度过一个和平的年底,就应避免挑衅朝鲜。

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朝鲜对美国有敌意之举,就将“失去一切”。

俄新社则认为,“如今球被踢到美国一边:如果美方再度不作反应,或者更糟糕的是,沿用先前的论调,那么局势或将失控。”

或许正是有感于当前形势,外媒在报道比根访问韩日的行程时,屡屡采用“僵局”、“对峙”等词语。

吕超认为,朝鲜近期采取强硬行动,是对美方此前做法的回应。他指出,在朝鲜做出弃核承诺后,美方一直没有给予实质性回应,这是“不合理的”。

“历史责任”

那么,比根此次来华寻求“维护团结”,真的会如愿吗?

小锐注意到的另一个事实是,在美国特使到访亚洲之际,中俄两国已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决议草案。

据耿爽17日介绍,决议草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重申各方应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二是敦促美朝继续对话,呼吁恢复六方会谈;三是决定根据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解除部分对朝制裁措施。

他表示:“中方希望安理会成员保持团结,承担起历史责任,支持中俄决议草案,共同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请注意,中方的用词:“历史责任”

但韩媒在分析比根访华目的时,用词却凸显了一种傲慢——韩联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报道称,在中俄提出决议草案的背景下,比根“闪电”访华意在争取中俄在朝核问题等半岛事务上的“配合”。

吕超就此指出,所谓“配合”一说是不妥当的。他表示,在半岛无核化问题上,中美确实有一致诉求,但是中方是基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立场,与美国在具体做法上存在诸多不同。

“在朝鲜半岛事务上,不能由着美国性子来,否则有可能把事情变得复杂化。”他强调。

但他同时表示,比根此次访华,也表明美国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朝鲜半岛事务必须与中国合作,否则很难取得进展。

在今天(18日)的记者会上,耿爽应询回应称:“中方欢迎比根特别代表来华就朝鲜半岛问题进行沟通。中方有关官员将与其会见,有关情况中方会及时发布消息。”▲◆★●■☆

 

任正非:华为过去红得发紫 被黑一下才能恢复本色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8/8955134.htm

观察者 2019-12-18: 任正非回应争议:华为本色就是灰色 并非红得发紫

12月1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接受拉美、西班牙等国媒体采访,华为“心声社区”12月18日发布采访纪要。

西班牙《世界报》记者就“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和官方媒体上最近出现了批评华为的声音”向任正非提问,此事是否会对华为产生影响。

对此,任正非回答说:“华为过去一段时间红得发紫,如果大家黑一下华为,华为的颜色就变灰一些,恢复了本色。华为本色就是灰色,并不是什么红得发紫。在社会认为华为很好的时候,实际上华为本身也是矛盾重重的。”▲◆★●■☆

 

2千年前古罗马巨大沉船“浮出水面”惊叹文物完好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2/17/8954423.html

海外网 2019-12-17: 近日,研究人员利用声呐等仪器,在地中海东部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古罗马时期船只残骸。科学家们发现这艘船时,船上来自2000年前双耳陶罐依然状态良好。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道,希腊佩特雷大学的考古学家们在对凯法利尼亚岛沿海海床进行声纳探测的调查中,发现了这艘长110英尺(35米)的沉船,上面载满了古罗马时期用来储藏橄榄油和酒的双耳陶罐。沉船日期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船长约50英尺,而该船有110英尺长,被认为是地中海东部发现的最大的古沉船。

佩特雷大学的乔治⋅费伦蒂诺斯表示,这是整个地中海地区有史以来的第四大沉船事故,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表明,菲斯卡多是罗马贸易路线上的重要停靠站。

他与9位同行学者在《华尔街日报》上写道:“船上保存完好的双耳陶罐,有可能揭示那一时期运输路线、贸易、船舶建造等方面信息”。

目前,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这艘沉船。费伦丁告诉CNN,回收这艘船非常困难而且费钱费力。他们的准备制定一个更便宜的方案——使用 DNA技术探测陶罐是否装满了葡萄酒、橄榄油、坚果、小麦或大麦。然后,他们将寻找一位投资者,为沉船设计一个潜水公园。

目前,该船的复制品收藏于凯法利尼亚岛的爱奥尼亚水族馆中,在该岛周围水域发现的其他珍宝也收藏于该馆中。▲◆★●■☆

 

中美不打不相识,不斗不成交★★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912/75697/19036.html

2019-12-17: 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文而化之,文化对人的塑造和影响就如春三月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是一种教化的力量,是人的第二自然,更多的时候是人的一种本能习惯,是下意识潜意识的力量,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一种状态。美国人传统上不喜欢哲学或者形而上学的

正如美国媒体所总结,特朗普一贯使用的极限施压的政策,实质上就是把原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升级到冲突和对抗的层次来解决。中方则强调树欲静而风不止,贸易战也是美国先发动的,中方一贯主张不愿意打,也不想打,但也不怕打。所以,双方的立场和方法决定了中美在现在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将通过不打不相识,不斗不成交的这种基本模式来解决相互之间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将会是中美之间解决贸易关系问题的另一个时间的纵向模式。

本人在9月的"中美贸易谈判进入了双向拖延模式"的博文指出,在几个重大的问题上,中美双方都不愿意作出让步,所以双方会继续对抗并僵持下去,一直要到最后两败俱伤,双方都被打的现出原形来的时候才可能会坐下来谈。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什么条件的变化使特朗普同意做出一定的让步,与中方相向而行,从而达成的第一阶段的协议呢?特朗普商人总统的思维方式说好听点,就是他的MBA推崇的不断变换策略的”追踪决策”,中国及其他目标都是 moving target。说难听点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切最终听从他经验和直觉的判断。当然,可以看出特朗普现在越来越学会听取他智囊团数据和意见,以及华尔街和商业大佬的反馈了。

主要原因首先就是美国的经济形势,第一,尽管美国的就业率和股市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但众所周知,股市向好和经济强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且股市可以在一周之内可一落千丈而进入熊市。就业率虽然高,但正如经济统计的数据一直指出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因为大部分新就业的工作都是低收入或者没有福利的。

第二,受一年多来贸易战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美国GDP分别由第一季度的3.1,掉到到第二季度的1.9和第三季度的2.1。

第三,最近美国国内的一些经贸数据,也促使美国谈判团队重新评估谈判策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2月2日公布的制造业数据显示,11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下降0.2至48.1,连续四个月萎缩。分析人士预计,由于欧盟,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下行造成订货减少,加上短期内美国制造业,尤其是美国汽车制造行业和年产值5000亿的波音公司不仅将难以复苏或将继续面临雪上加霜,所有这些都将可能使美国经济在明年进入衰退阶段。并且不排除明年1月美国联储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第四,自从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国股市保持了向上的势头,尤其是特朗普的为企业减税1.5万亿,更为美国股市锦上添花, 至今为止上涨了至少35%以上。特朗普也自引以为豪,到处夸耀他对股市做出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把他和股市的繁荣,美国华尔街及跨国大公司资本集团的钱袋子紧紧联在一起。其实,美国华尔街资本集团和美国跨国公司资本集团的利益并不同意与中国全面对抗,并且不断的对他们造成巨大伤害,包括特朗普的关税,股市下滑和经济陷入减速,甚至萧条的状况。美国资本是绝不会坐等看着这种事发生的。实际上,美国华尔街精英们为中美贸易战早就给川普准备了A计划和B计划。华尔街A计划的加关税是短期的, 不会引起通胀,结果就是见好就收。而B计划 是贸易战加关税再加上金融战和制裁, 是长期的,必然引发美国未来通胀。在华尔街精英们的战略中,B计划是预案,虽然杀伤力巨大,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以备万一中方一点不让步。 但实施B计划需要做好准备和一个缓冲期, 等美国把至少一半以上的产业链先移出中国后再实施,以降低美国的通胀和对广大消费者的直接伤害。当然,特朗普不仅没有耐性,更是想赌一把,觉得贸易战很好打,很容易赢。他曽派国务卿彭配奥去越南等国,探寻产业链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但空手而归。殊不知比如越南虽然已出口美国大量棉纺织品和鞋子,但几乎所有的原材料供应链的上游都在中国。

所以只剩下A计划,华尔街通过姆努钦不断地劝说特朗普适时见好就收。但特朗普不仅视其它的基本经济关键数据而不顾,一直沉迷于劳动就业率和股市都不断地高涨的成就。还一心想成为第二个里根,想要打垮中国,并为自己再次当选增加更多的资本。所以他不听姆努钦的,不但忘了自己不懂经济,还一个劲怪美联储和他作对。所以今年以来,3月,5月,8月,10月,美国股市至少有四次股市大跌都直接地和特朗普继续对中国施压,拒绝向中国让步的负面新闻相关。比如,8月14日道琼斯指数大跌了800点,虽然是因为长短期证券利率倒挂,但也是由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的。华尔街只能通过给自己放血来告诫特朗普,希望他能听进去姆努钦的劝告。 如果他继续执迷不悟, 华尔街将会继续放血来加大警告。由此美国媒体还总结出来,任何时候只要股票大跌超过5%,特朗普肯定会退让并且出来挽救,接着又重新不断为中美贸易谈判释放正面的消息。这就是今年以来,大家所看到的中美贸易谈判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根源。

第五,特朗普已经全部把他的一切重心转为的竞选连任。也就是说他能不能连任已经高于能不能真正打赢中美贸易战了。没错,选战输掉的话他还能打什么呢?中期大选丢掉的国会众议院和他的贸易战负面影响有关。特朗普清楚地知道他的那三分之一的基本盘是不够的,将近三分之一中间选民他必须争取的胜选目标。不断加深贸易战引起美国股市动荡,触发经济下行,促使通货膨胀,直接的伤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触及社会命脉,必然会导致国内政治动荡冲击他的选情。同时,历史上美国金融寡头及全球垄断资本对任何政治人物包括总统造成的经济下行股市下滑是没有容忍性的,尤其是在大选期间。

第六,当然也必须看到中国为打赢贸易战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包括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和稳经济保金融的各项措施的结果也完全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期。如果继续对中国征收新的关税,将会进一步造成中美的经贸对抗和伤害美国广大消费者利益,从而大大的增加了他赢得下次选举的风险,这都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

总之,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就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回归现实,回归理性,这是任何人做任何事想要成功的根本原理和原则。特朗普终于渐渐悟出这点道理和规律,尽管据美国媒体报道他仍然很不甘愿。大家都见证到在这22月的谈判中如何一波多折。最初是特朗普先反悔,不仅推翻原先承诺的原则协议,还扩大贸易战增加第二轮关税并且威胁第三轮。第二次根据美方的说法,中国领导反悔,不承认所谓原先已经达成的承诺。接着一些明显的变化是特朗普在十月份接见了刘鹤代表团以后,还对记者说中国的贸易谈判者 really tough 之类的话。井且改变了谈判的策略。放弃了原先强调的要达成一个全面的协议而不是部分的局部的协议。由此第一阶段的协议正式的成为双方的努力目标。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从原来的不去除任何已增加的关税到同意减少一部分。有意思的是大家还看到,中美谈着谈着,一直很顽固老练被称为经济沙皇的莱特希泽变成了现实主义派,白宫经济顾问费德洛也不乱说话了,内瓦罗基本上闭嘴了,加上原来的姆吾钦是华尔街的精英理性派总代表,最后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的加入,中美谈判就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了。

当然,还必须提到的就是,美国民主党和国会对特朗普进行的弹劾听证也对特朗普最后的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那天,国会正在进行最后的听证裁决。特朗普显然也需要一个战术对冲效应来抵消美国民主党给他选情带来的负面冲击影响。

最后,中美关系难免一波三折,一波多折。特朗普很可能还会在本国的一些经济情况好转之后,或者在他重新当选之后,又重新对中国强硬起来,找新借口增加关税。希望中美两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打不相识,不斗不成交。打和斗只是手段,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目的。打相识斗成交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相识和成交才是最后的目的,才是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