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拒绝签署《外太空非武器化条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151996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6121,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提前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2008-02-03 ▲◆●■

西方关注印总理突访“中印争议地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80202/14654555.html

传解放军指挥中心深藏地下 美国再论透明度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802/t20080202_725454.html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之谜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2/0202_2664_388981.shtml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排名全球6大间谍机构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4730

俄总参谋部:信息技术将成为战争胜利的保证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2/0201_342_387570.shtml

美国为何拒绝签署《外太空非武器化条约》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1/0131_342_385416.shtml

中国武器与新形势要求仍有差距

http://news.ifeng.com/mil/2/200802/0201_340_388097.shtml

传中国曝光C4ISR系统 初具发现即摧毁能力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802/t20080202_726193.html

大陆扩张军备牵制台湾 美日盼台军提升战力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802/t20080202_726258.html

大部制势在必行 与小政府不矛盾

http://www.stnn.cc/china/200802/t20080202_726268.html

瞭望吁改造传统政治体制 建立权力制衡体系

http://www.stnn.cc/china/200802/t20080202_725999.html

西方关注印总理突访“中印争议地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80202/14654555.html

2008-02-02 环球网 雷志华: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从1月31日起,开始了对中印存在“领土争议”的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为期两天的访问,并出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落成和开工典礼。西方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广泛报道,并且一致将这次访问解读为“担心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印度时报》甚至以《总理向中国发出清楚信息》为题报道了此事。但中国的印度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辛格对这一这一举动是为了安抚国内在对华关系上的强硬派。

    ● 由于不愿触怒中国,这类访问很罕见

 英国《金融时报》2月1日报道说,辛格是近十年来首个访问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度总理,“反映了新德里对这一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偏远且人口稀少地区的担忧”。报道还说,在两天的访问中,辛格将参加两座水电站的落成典礼,并为该邦新的议会大厦奠基。辛格在邦首府伊塔那噶对公众的讲话中说:“我真诚地希望,阿鲁纳恰尔邦像从东方升起的太阳那样,成长为一颗新星,发展成我们国家最好的地区之一。”

 《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对这一地区的总理级的造访很少,主要是因为新德里尽力不要触怒中国领导层”。

    ● 辛格可能是要安抚对华强硬派

 “辛格此举是对印度国内对华政策强硬派做出的安抚姿态。”中国社科院南亚问题专家孙士海说。这位专家分析说,在辛格访华前后,印度国内就一直存在“在边界问题上不要向中国低头”这样的言论。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辛格不得不要考虑去平衡国内不同的声音。在中印举行了首次联合军演,而且印度总理也成功访华后,辛格需要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做出一定的姿态。《印度时报》1月31日就报道说,印度人民党对辛格的访问不包括达旺进行了批评,称辛格的决定“没有发出正确的信号”,因为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有数名印度士兵在达旺被击毙。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也表示,关于中印“争议地区”问题,辛格面临着来自印度军方不小的压力。傅小强说,整个中印边界地区,印方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落后,印度军方出于军事考虑一直表示担忧,辛格承诺促进中印边境的阿鲁纳恰尔邦经济发展也有出于这种考虑的原因。印度外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就此事接受CNN采访时表现出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焦虑。慕克吉说,中国西藏一侧的基础设施“比我们这边好得多,这是事实,所以我们应该修路并建设其他基础设施。”

    ● 专家:这类举动对中印边界问题谈判不利

 但孙士海也表示,可观地说,发展印度包括阿鲁纳恰尔邦在内的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国大党的既定战略,也是辛格政府这几年来的政策。该专家分析说,印度东北部一直有比较强的离心倾向,也是反政府势力的主要聚集地。印度政府也意识到了,必须要让这些地区跟上印度发展的主流。

     “但不管怎样,印度在一个两国‘具有争议的地区’建电站,做出这样高的姿态,对中印边界问题谈判是不利的。”孙士海说。他认为,印度在还具有国际争议的地区成立邦,建立行政区划本来就是不妥的。目前中印边界问题谈判遇到了一些问题,那是因为随着谈判的深入,所涉及的问题越来越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中印双方都保持谨慎和克制。傅小强也认为,中印边界问题谈判之所以进展缓慢,印度立场不肯做出适当的调整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印度继续做出这样的举动,对整个中印关系发展的大局都是不利的。(环球网 雷志华)▲

传解放军指挥中心深藏地下 美国再论透明度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802/t20080202_725454.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星岛网2008-02-02讯】五角大楼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北京西方最机密的地下紧急指挥部和军事中心,代号为“象鼻谷”。这里的军事复合区可强固抵抗军事攻击,并有两道的地下速道,可从十英里外北京中央领导所在的中南海直达。

  美国近年来频繁向中国“军事透明”发起“进攻”,其中包括军费、太空、导弹、海军等,认为中国始终没有给予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过解放军少将罗援早前表示,军事透明与国别差距的关系,不可能设立统一的标准,穷国和富国不可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美双方目前正在架设军事热线,分析人士指出,相信即将设立的军事热线,能够进一步消除双方的误解,也使美国方面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军事战略。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Google的地球照片在西部丘陵地区仅显示北京植物园,为象鼻谷复合军区的最近地标。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象鼻山身处一庞大的军事复合区,这里被认为是中国“真正的五角大楼”,但十多年的时间一直被中国军方领导人界定为来访的美国军事和国防官员禁区。

  报道指出,美国历任国防部长与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自1990年末便试图访问该设施,但被以各种谎言告知无法参观,从声称该那里没有适合西方人的厕所,到这一设施已关闭而作业已转移至国防部。

  报道表示,中国军方领导人拒绝允许进入该设施,是因为害怕可能有助美国战时攻击,或协助搜集中国军事情报。

  美国国防部官员说,这份包括象鼻谷资料的报告作者是五角大楼顾问白邦瑞。报告是根据中国军事著作和访谈撰写,并指出中国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在2004年根据军方参观五角大楼重新整编军队的作战部。

  报道最后指出,中国军方访客已被允许参访一些美国最敏感的设施;而中国拒绝允许美国访问此设施一直是五角大楼抱怨中国缺乏军事“透明度”的关键因素。▲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之谜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2/0202_2664_388981.shtml

2008年02月02日《领导文萃》 米洛舍维奇真的躲在中国使馆?

美国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有的媒体是为美国和北约的全球战略服务,也就为其炸馆行为辩护,事后为其行为寻找借口。

▲ 说法之一是,轰炸针对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

美国人获取确凿情报证明中国使馆允许米洛舍维奇避难的消息后,断然采取行动,既从肉体上消灭米洛舍维奇,又给坚决反战的中国以难堪。

▲ 说法之二,称米洛舍维奇要于5月7日夜来中国大使馆参加招待会。

这实际上是说法之一的变种。据《中国青年报》载,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局上校情报员彼得科维奇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认为,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