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19–11–28(上午版)▲◆★●■☆
习近平普京拟于12月视频连线 启动中俄天然气大项目★★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financenews/10487.html
近百万人参加今年国考笔试 平均40人竞争1岗★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5/8893719.html
袒护海豹突击队员?特朗普开掉海军高官的真实原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6/8894674.html
那一晚, 默克尔当面对马克龙发飙★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5/8893544.html
习近平普京拟于12月视频连线 启动中俄天然气大项目★★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financenews/10487.htm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19-11-25: 俄罗斯方面透露,中俄领导人商定将于12月2日通过视频连线,启动两国的天然气大项目。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拟于12月2日举行视频连线活动,届时将联手启动“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投产工作。
报道称,据此前消息,俄中领导人12月将通过视频启动“西伯利亚力量”东线(俄中东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
中俄政治和经贸近年来合作不断深化。俄方透露,12月2日,两国领导人将启动天然气合作项目。
中国外交部此前也证实,中俄领导人将于12月共同启动天然气合作项目,但是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日期。
佩斯科夫说:“正在筹备视频连线,这是普京和习近平在巴西利亚会晤期间商定的。当然,视频连线正在筹备中。”
佩斯科夫在谈到视频连线活动的时间时说:“拟于12月2日举行。”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Yuri Ushakov)11月11日就曾向记者表示,普京与习近平今年12月将通过视频连线联手启动东线对华供气。 但是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日期。
乌沙科夫说:“俄中元首12月将通过视频连线启动东线对华供气。”
乌沙科夫指出,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此外,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方也是诺瓦泰克-“北极LNG-2”项目股东。双方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也正在得到发展。
对于此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1月12日在记者会上回应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项目预计于今年12月投产通气,届时将举行相关仪式庆祝这一重要项目建成。我们会及时发布有关消息,请你保持关注。”
2014年5月,俄气与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为期30年的东线供气合同,约定俄方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拟于2019年12月1日启动。2019年10月底,俄气完成向“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注气。▲◆★●■☆
近百万人参加今年国考笔试 平均40人竞争1岗★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5/8893719.html
中国新闻网 2019-11-25: 11月2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7个城市、927个考点同时举行。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消息,96.5万人实际参加本次考试,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0:1。
96.5万人参加国考笔试 平均40人竞争1岗
2020年度国考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86个单位、23个直属机构,共有13849个招录职位,计划招录24128人。从计划招录的总人数来看,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了较大幅增加。
尽管计划招录人数有所上升,但竞争依旧较大。根据今年10月26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2020年国考报名最终数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共有143.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0:1。
不过,11月24日笔试当天,最终有96万余人走进国考笔试考场。国家公务员局24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中,共有114.2万考生考前进行了缴费确认、96.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为84.5%,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0:1。
国家公务员局介绍,今年,国家公务员局进一步加大诚信考试工作力度,加强宣传引导,会同教育、无线电管理、公安等部门维护考试安全,严肃考风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各地按照统一部署,扎实细致做好考务实施工作,共有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广大考生认真遵守考试纪律,诚实参考、文明参考,总体考试秩序良好。
弃考现象依旧存在 超过47万报名考生弃考
从报名资格过审的143.7万人,到实际参加笔试的96.5万人,超过47万考生在报名后放弃了笔试机会。
其实,国考报名后的“弃考”现象近年来一直存在。记者梳理过去几年的数据发现,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选择放弃考试。
例如,2019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为137.93万,缴费人数为108万,而实际参加笔试的考生数量为92万;2018年国考共有165.97万人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129.22万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113.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而在2017年度国考,148.63万名过审考生中有98.4万人最终参加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国考报名开始之际,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诚信报考 从我做起》的通知要求,提醒考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招考环节,认真践行每一项招考要求,不轻易放弃、不轻易爽约考前承诺,珍惜机会,珍惜信誉。
此外,对于笔试之后的环节,国家公务员局还提醒,特别是进入面试以后,不要临时随意放弃面试资格和录用资格,以免错失实现职业理想的机会,影响其他考生权益和招录机关的正常补员需求。
笔试成绩明年1月可查
在笔试结束后,考生还需注意哪些时间节点?
按照国家公务员局此前公布的招考公告,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各类职位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报考者可于2020年1月登陆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
根据公告,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招考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公告、职位及相关事宜,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袒护海豹突击队员?特朗普开掉海军高官的真实原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6/8894674.html
新京报 2019-11-26 美海军部长斯宾塞被免职
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乔纳森·霍夫曼宣布,由于对海军处理海豹突击队员加拉格尔被指控犯有伊拉克战争罪的案件失去了信心,国防部长埃斯珀已经要求海军部长理查德·斯宾塞辞职。
加拉格尔案是特朗普亲自干预的案件。自11月中旬以来,他就此事发了一系列推文,批评斯宾塞的处理方式。
在斯宾塞被辞职后,特朗普在推文中又给斯宾塞加了一条过失:海军的福特号航母工程延缓导致大笔费用超支。特朗普随后宣布,将提名退役海军少将、美国驻挪威大使布莱斯威特担任新海军部长。
一名海豹突击队员让海军部长丢了饭碗,本身已有点离奇。随这件事带出来的,还有美国对海豹突击队的政治保护潜规则,以及美国福特号航母工程的糟心事。
加拉格尔案的来龙去脉
加拉格尔案是从聊天群里发酵的。
今年早些时候,从伊拉克战场返回美国的海豹突击队第七分队A 排的一群队员建了一个聊天群,在这个群里讨论起了他们的排长加拉格尔在伊拉克犯下的战争罪行。
加拉格尔在军中的代号叫“恶魔”。他手下的海豹队员们称,2017年在伊拉克部署期间,加拉格尔曾将一名战俘刺死,并枪击伊拉克平民。
这件事曝光后,五角大楼起初采取的是“捂盖子”的办法--与美国电影《西点军校》的情节如出一辙。
负责案件的检察官和调查人员先后以“泄露机密”、“非法追踪保密部队邮件”等理由被调离。
不过,今年5月加拉格尔还是上了军事法庭。但是,由于一些证据丢失,出庭作证的海豹队员们的证词也不尽一致,7月法庭作出裁决:加拉格尔从蓄意杀人罪等6项指控中脱罪。但因为与被打死的“伊斯兰国”武装成员合影违纪,予以降职处理。
本月15日,白宫宣布特朗普赦免两名被控或被判在阿富汗犯有战争罪的陆军军人,同时恢复了加拉格尔的军衔。20日,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科林·格林少将提出,应该组成不受干扰的复审委员会,以确定是否将加拉格尔从部队中逐出。特朗普再次在推特上进行了干预。
斯宾塞认为,总统在推特上说的不算正式命令,所以没有当回事。但为了彻底了结此案,斯宾塞绕过国防部长埃斯珀,与白宫私下协商,最终惹恼了埃斯珀。由于特朗普对海军建设也不满意,斯宾塞出局就此成了定局。
海豹突击队年年出丑闻
海豹突击队人数只占美军总数的1%左右。但多年来在打击海盗、击毙本·拉登等行动中表现突出,因此,海豹突击队成为了美军样板。他们被权力层层保护,被影视文化层层刷金漆,显得很光辉。但事实上,这支精英部队丑闻缠身。
2017年,一名特种部队士兵在马里被勒死,海豹突击队6队的两名成员被指参与了这次谋杀。6队正是击毙本·拉登的队。
去年初,海豹突击队一些成员因在手机上录制虐待儿童图像而被定罪。5月,海豹突击队10队的六名成员又因服用可卡因而被捕,他们在此前的药物测试中多次作弊从而逃过了惩处。
今年7月,一名海豹突击队7队的成员在驻外被控性侵。在对这名队员所在的排调查时,又发现了对抗调查、酗酒等一系列违纪违法问题。最终,全排被调回国。
虽然年年出丑闻,但这些事被有意控制了知情范围。外界很难知道涉案队员最终被怎么定案的。《华盛顿邮报》曾报道称,“为保护这柄‘杀人利刃’,五角大楼曾多次试图掩盖‘海豹’队员的战争罪行。”在加拉格尔案上也是如此。
斯宾塞被辞职未必只因为加拉格尔
回到斯宾塞被辞职上来。虽然加拉格尔案让斯宾塞与特朗普不对付,但显然这不足以导致斯宾塞丢掉饭碗。实际上,斯宾塞私下与白宫沟通的方案,和特朗普的态度已经很接近了。
斯宾塞首先是犯了办公室政治的忌讳。表面上对抗特朗普,却越级向白宫提私下解决方案,埃斯珀肯定不干。更何况,斯宾塞当初也是国防部长的可能人选之一。
此外,斯宾塞的海军部在福特号工程上确实不够积极。作为尼米兹级航母的迭代舰,美国正同时建造两艘福特号。
本来计划今年7月完工交付军队,但武器升降机--主要是电磁弹射器一直有问题。特朗普一度提出干脆用蒸汽弹射代替。斯宾塞曾经立下军令状,说7月肯定能完工,结果没做到。
我在京酿馆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特朗普之所以选埃斯珀当国防部长,是因为看重埃斯珀有雷神副总裁的背景。(特朗普提名新防长,为何选中了国务卿的同学?)特朗普时代五角大楼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军工业以带动制造业。而斯宾塞没做到的事,就等于是埃斯珀没做到。所以,把斯宾塞丢出去,是让他当背锅侠。
因此,特朗普在推文中特意给斯宾塞加的那一条过失,或许不是为埃斯珀开掉斯宾塞辩护,而是告诉埃斯珀:我知道你的那点心思,只是没点破。至于加拉格尔案,开头是导火索,最后就成了一个幌子。▲◆★●■☆
那一晚, 默克尔当面对马克龙发飙★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5/8893544.html
观察者网 2019-11-25: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 ” 北约脑死亡论 ” 近来引起不少争论,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质疑者之一。
11月10日晚,德国举行纪念柏林墙倒塌 30 周年庆祝活动晚宴。《纽约时报》11 月 23 日的报道,描述了晚宴上默克尔见到马克龙的场景。
报道称,默克尔对着马克龙 ” 一反常态地发火 “(uncharacteristically furious),她说:” 我理解你对于破坏性政治的偏好,可是我厌倦了一次又一次收拾你打破的瓷器碎片,把它们粘合起来,以便下次再跟你坐在一起喝茶。”
在当面受到默克尔指责后,马克龙为自己辩解称,鉴于北约目前的状况,特别是美国和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所作所为,他不可能若无其事地在 12月初前往伦敦参加北约会议,他说,” 我不能坐在那里,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
这段话的背景就是《经济学人》6日刊登的马克龙采访,这位法国总统对记者直言不讳,表示美国正在 ” 背弃我们 “,”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 “。他警告欧洲正站在 ” 悬崖边上 “,首先需要做的是,要从战略上把自己视为地缘政治大国;否则,欧洲将 ” 不再掌握自己的命运 “。
在采访刊登的第二天(7日),默克尔就已经提出异议,她认为马克龙的 ” 激烈言语 ” 没有必要,” 这不是我的观点 …… 我认为,即使我们面临问题,即使我们需要更多协调和理解,这样一通狠批没有必要 “。
不过,德国《世界报》消息称,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Steffen Seibert)25 日否认默克尔曾与马克龙因北约问题产生激烈争执:” 在总理有关那天晚上所发生事情的记忆中,没有抱怨,没有愤怒。也没有争吵,两位领导人当天讨论了长期存在于德法两国的不同政治见解,以便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始终在共寻解决方案的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的 ” 北约脑死亡 ” 论尽管遭到了美、欧各方纷纷反驳,但也有不少欧洲高管私下对此表示赞同。德国外长马斯呼吁注入” 政治上的鲜活细胞 “以从概念和政治上进一步拓展北约。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马斯的这番话,似乎是间接承认了马克龙做出的 ” 脑死亡 ” 诊断。
此外,马克龙与默克尔的分歧不止于北约。10月,马克龙还否决了北马其顿加入欧盟的谈判,是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中的唯一一位。
《纽约时报》分析称,默克尔与马克龙 10日晚宴上的对话凸显了法德关系的紧张,也显示出即将于伦敦举行的北约会议的紧张气氛。这次会议已经从峰会降级为各国领导人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的聚会。
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安全分析师克劳迪娅 · 梅杰(Claudia Major)表示:” 我很久没有看到法德关系处于如此低点了。我很少看到这样的怨恨和误解。”
她说,马克龙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法国总统,他急于提出长期的战略建议,但他对默克尔的实用主义、停滞的德国及其分裂联盟越发不耐烦。在德国,左倾的社会民主党阻止他的欧洲军事和安全建议,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阻止他建议的更多经济一体化、更高的支出和欧元区改革。
一名法国高级官员说,马克龙误读了默克尔,他以为她在最后一个任期内会像前总理赫尔穆特 · 科尔接受欧元那样,为欧洲创造一项历史遗产。但默克尔的谨慎,几乎让马克龙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梅杰说,这是对默克尔的误解,她 ” 没有远大的愿景,非常务实,10 年后也不会改变。”
另外,热衷于 ” 退群 “,日常对北约不满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给本就矛盾升级的北约带来了更加不稳定的因素。报道称,法国有官员提出需要制定一个新的战略,毕竟目前的战略还是 2010 年制定的,已经严重过时。但是,大多数国家更想等到明年,看特朗普是否连任后再做决定。▲◆★●■☆
今 日 看 点:2019–11–29▲◆★●■☆
法官裁定他必须到国会作证 弹劾总统下周进入新阶段★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6/8895557.html
侨报 2019-11-26: 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25日裁定,前白宫法律顾问麦克加恩必须到国会作证。白宫随后表示将就此上诉。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联邦法官杰克逊在裁决书中驳回了川普政府关于白宫高级官员享有“绝对豁免权”,不必遵守国会传票的说法。杰克逊说,不存在所谓“绝对豁免权”;即便总统下令,总统身边官员也不得忽视或抵制国会的强制性程序。
新华社报道,白宫新闻祕书斯蒂芬妮·格里沙姆回应说,这一裁决与长期以来美国两党政府的合法先例相冲突,川普政府将就此提出上诉。
民主党掌控的国会衆议院在发起弹劾调查数月前,就要求麦克加恩前往国会,就川普涉嫌妨碍前司法部特别检察官米勒“通俄”调查作证,麦克加恩在白宫指示下予以拒绝。
目前,多名川普政府官员根据白宫指示,拒绝配合国会衆议院正在进行的弹劾调查。麦克加恩一案结果因而广受关注。
白宫法律顾问负责就与总统及其政府相关的所有法律问题提供意见建议。麦克加恩于2018年下半年去职。据美媒披露,任职期间,他曾接受米勒调查团队约30个小时询问,与米勒调查进行“广泛合作”。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华盛顿地区法官克坦吉·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表示,即将在週一发佈裁决,支持衆议院情报委员会寻求强制白宫顾问唐纳德·麦克加恩(Don McGahn)作证的做法。
杰克逊曾在10月口头暗示将会支持国会衆议院。川普政府则争辩说美国宪法并未给予国会强迫管理层高层作证的权力。
法院支持强制麦克加恩作证的裁决将不会作用于其他官员,并且几乎一定会遭人起诉。但一些律师表示,博尔顿等人如果决定作证,爲保证自身利益,他们可以利用裁决来佐证他们与国会对话的合理性。
本月,博尔顿的律师曾在信中说,如果法官做出裁决,即国会有权强制其作证,那麽博尔顿“已准备好”作证。不过,博尔顿并未现身本月7日召开的一个内部听证会。
“这(指裁决)会给那些想要作证但需要有理由这样做的人提供一个温暖的拥抱。”洛约拉法学院(Loyola Law School)教授杰西卡·莱文森(Jessica Levinson)说。“这会给那些想要站出来的人以政治上的保护。”
博尔顿的律师查尔斯·库珀(Charles Cooper)并未就杰克逊法官即将做出的裁决置评,麦克加恩的律师威廉·伯克(William Burck)也拒绝评论。
据美媒报道,衆院民主党人的弹劾调查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Adam Schiff)25日表示,负责监督弹劾调查的多个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报告提交给司法委员会。该委员会最终将决定是否对总统提起正式的弹劾。
希夫25日在一封给同僚的信中表示,一方面,情报、外交事务、监督、改革等诸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总统川普;但另一方面,相关报告预计将在感恩节休假后不久,提交给司法委员会。
希夫也不排除可能会安排更多听证会或取证,但他表示,调查人员不希望被行政部门可能发起的诉讼拖延。
希夫在信中表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川普曾在数个月的时期内,出于他个人和政治利益,又一次寻求让外国势力干涉我们的大选,而这以我们的国家利益爲代价。”
“证据有力地证明,川普爲新任乌克兰总统极爲可望的白宫会谈和亟需的美国军事援助设置条件,即乌方宣佈发起抹黑式、以政治爲动机的调查,进而帮助川普2020年竞选连任,”希夫写道。
他还表示,“7月25日,川普和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通话中直白表示出的腐败意图,已进一步被大量证据支持;这些证据显示总统滥用权力的广度,不论是在7月25日通话之前还是之后。总统下令的行爲不仅变得更隐蔽,而且爲副总统、幕僚长、国务卿以及其他高层官员所知。”
川普被指在与泽连斯基7月的一次通话中,要求其调查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的儿子,并且在通话前一週冻结了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该事件又被称爲“通话门”事件中。受该事件影响,衆议院议长佩洛西开啓了弹劾总统调查。▲◆★●■☆
宁和青山共白头,不与流沙争短长★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911/68733/27952.html
2019-11-25: 第一次知道流沙河,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他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让我懂了反复咏叹法的魅力。第二次入耳流沙河,却正是大学宿舍的卧谈会上,别人拿了他写给妻子的情诗来念,那时,我只是想,能做他的妻子一定是前生修来的福气吧。不知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不记得,当时有谁说过,他的妻子是xxx的女儿,那在当时是一个常在新闻联播里出现的名字。
我虽喜欢文学,但对现代诗却不甚热爱,一方面是我觉得它们全然没有古诗的韵味,另一方面实在是因为有徐志摩,顾城这些领军人物,让我心生抵触。于是,我很快便将流沙河忘却了。前两日,在网上浏览新闻,忽然就看到著名诗人流沙河去世的消息。这本和我并不相干,可我却莫名其妙地去网上“勾勾”他的生平。这一看就看出问题来了。很多文章都在说,他和他的前妻何洁一段旷世奇恋,何洁认识他时,才十五岁,是成都川剧团的演员,一个漂亮的川妹子。而那时的流沙河不但已二十五岁,且还是个被毛泽东亲自点名的闻名全国的右派。像大部分右派一样他也被发配,流放回了老家,做了锯木工人。而此时的何洁像所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姑娘一样,不顾亲友的阻挠,义无反顾地去了他的家乡。嫁给大右派的结果,不仅仅是丢了工作,还要陪他吃苦挨斗。像所有的文人一样,流沙河并不懂得持家,婚后家里的材米油盐全要靠何洁筹谋。何洁给人做过保姆,卖过唱,想尽各种方法谋生。他们患难与共了二十几年,膝下还有一双儿女。
1978年,右派的春天来了,此时,流沙河一家也回到了成都。我一直以为这样患难与共的感情,是最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的。可是几乎大部分的文章都在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文革结束了,他们却离婚了。然后,便是顾左右而言他,我觉得大家似乎都在刻意隐瞒或回避着什么。也许是我的以前搞调研的职业病又犯了,又或许我实在无法接受,那样美好的一段感情,竟如此莫名其妙地结束。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大量地搜索,嘿,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这又是一个看似 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让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故园时,何洁曾养过一条大狗,据何洁讲,那是对她全家有救命之恩的一条狗,可某次何洁去赶集时,回来却发现那只狗被流沙河吊死了,给出的理由是“镇上干部路过时,它狂吠,会惹祸。” 此时的流沙河全然忘了,多少个他挨批的夜晚,都是这条”不懂事“的狗陪着何洁去接他回家的。其实,我觉得,如果何洁够聪明,应该在那时,会多多少少地预感到自己未来的命运吧,如果这样,她以后或许也不会那样痛苦,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才能让自己活下去。是,离婚十几年后,那时何洁早已移居香港,忽然动了回乡的念头。说是回去看儿子,可箱子里装的却全是流沙河想要的,却在当时大陆无法买到的那些书,见面后,流沙河回报的却是,让何洁去保姆房间去等儿子归来,然后自己却和妻子拉手拦腰出去吃饭了。我不知道何洁当时在窗前看到这种情形时,会是怎样一种的心情?我只知道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我已无比的心痛,薄情寡义到如此地步,让当年的何洁情何以堪。从此,何洁发誓,此生与他再也不复相见。何洁不仅生得美貌,且也颇具才情,在文坛也很有些地位。而流沙河与之离婚的理由却是:”一个屋檐下,容不得两个天才。“这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上中学时,我得知我同学的爷爷是个省部级干部,但他们却从不来往。有一次她爷爷出差路过,想来看看孙子孙女,被她爸直接拒绝。说没这个爹。后来,我才从同学口中得知,原来她爷爷解放前一直从事地下工作,家中的老人孩子全是自己的媳妇在伺候和照看。
含辛茹苦十几年,解放了,原以为苦尽甘来,谁知却等来了老公一句”离婚,无共同语言。”刚强的妇女主任,没有像何洁一样,有大彻大悟的智慧,在老公迎娶市歌舞团的美娇娘的时刻,她直接找了根麻绳把自己给解决了。可怜的是我同学的爸,那时才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怒之下,一人跑到大西北,流浪乞讨了好几年,才遇到好心的师傅,被收留进厂。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和解,都能被原谅。我希望,每个人最后的时候,都有一个最终的审判,那样,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错,错又错在了哪里?我很庆幸,我在年轻时,没有知晓这样的故事。这让那时的我还有追求爱情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