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19–11–21(上午版)▲◆★●■☆
南开大学校长涉嫌论文造假发酵 牵扯近两百人★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628.html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混凝土报告造假 12人罪名成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691.html
工行上海分行行长落马 通报定性用词极为罕见★★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943.html
南开大学校长涉嫌论文造假发酵 牵扯近两百人★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628.html
财新网2019-11-20: 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及多名论文相关作者于18日,在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就不当复制论文图像的指责作出回应称,复查工作已经开展。
曹雪涛表示,“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对我现在和以前的学生、我的职工和同事、我的同行和学术共同体感到极其抱歉。对于我的任何失察及由此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据财新网,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博士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14日在PubPeer网站上发文表示,以曹雪涛为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的论文涉嫌不当图像复制。
被比克标记存在问题的论文有47篇,主要为实验图像问题。截至11月18日0点,这些论文已涉及196名研究者,其中13名研究者参与署名论文5篇及以上,其中包括曹雪涛的学生、现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楠(22篇),及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陈涛涌(12篇)、刘秋燕(7篇)、万涛(7篇)等人。
随后,比克在推特上继续跟进表示,她仍在研究曹雪涛团队的所有论文(超过300篇)。目前,PubPeer上标记的曹雪涛相关论文已有50篇。
据报导,在这些以曹雪涛为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论文里,出现了两次实验结果图像完全一致;一幅实验图中,局部点图多次“复制、黏贴”,两幅实验图中,部分一致,部分疑似有增添、删减等修图操作的现象。
比克在11月15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她在2014年就发现了曹雪涛作为通讯作者的3篇论文实验图像异常。
中国屡曝论文造假及抄袭事件,涉及不仅学术界,而且包括中共官员。现任中共政治局委员陈全国、前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最高法院副院长张述元等都曾被法新社发现涉嫌论文抄袭。▲◆★●■☆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混凝土报告造假 12人罪名成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691.html
观察者 2019-11-20: 港珠澳大桥开通已一年有余,一年来经大桥往来三地口岸的旅客已超2000万人次,超出预测客运量,然而其香港段部分仍风波未平。
2017年,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被发现混凝土压力测试涉嫌造假。19名土木工程拓展署承包商前职员被香港廉政公署(简称,廉署)拘捕,涉嫌篡改报告结果,同被控一项串谋诈骗罪。其中7人早前认罪,其余12人此前在受审中拒绝认罪。
综合《橙新闻》等港媒报道,案件于今日(20日)开审,经审讯后,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最终裁定12人罪成。
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图自港媒
法官李庆年裁决,大桥的混凝土砖测试报告显示出本案背景,而各被告口供的招认部分提供了案中实情,他们企图以辩解免除及减少个人罪责,但他们的结案陈辞内容空洞、子虚乌有、阴谋论多。
12名被告此前辩称,首被告麦培盛为涉案试验所的负责人,次被告实验室技术员吴启尧指示他们作假。(观察者网注:麦培盛为前高级工地实验室技术员,吴启尧为前工地实验室技术员,与12名被告同属于承包商嘉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前雇员,2人此前已认罪。)
但法官指出,他们为心智成熟的人,明知混凝土测试要在指定时间内进行及实时报告,但各被告都在指定时间外进行测试及虚报时间;又明知要以真正的样本砖进行测试,却以替代品佯装为样本砖以进行测试,而他们一旦选择参与在其中便已构成串谋诈骗的控罪元素。
根据案例,即使被告指自己是为势所逼,若然拒绝上级指示会令计划不保,他们亦不能以此作开脱的借口,听从上司命令而犯事不可作为辩解。
而各被告辩称自己不知改时间属非法行为,并以“改正”作为辩解的理由,法官指这话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改正”,一般人理解就如默书有错字改正,而不是用虚假资料,隐瞒错误,令到首席技术员错误发出质量认证。
论,他们清楚知道“错了便改”和“错了便骗”的分别,不接纳他们真诚相信改时间或使用替代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裁定所有被告罪名成立。
部分被告走出法院,图自港媒
【延伸阅读】
2017年,香港廉政公署收到土木工程拓展署转达的贪污投诉,而后展开调查。17年5月23日,廉署发布新闻稿,证实在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建设中,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一家承包商涉嫌贪污,并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虚假混凝土压力测试报告。
2017年5月25日,港府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在记者会中回应,路政署在得悉事件后已就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完成初步的结构检查,确认全部结构良好,未发现异常迹象,也未发现裂纹,余下的工程可以继续按原计划和目标进行。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事件曝光后,复核测试纪录,而路政署亦在大桥多处进行撞击测试,政府因此额外花费逾5008万(港元)。
随后,廉署对21名涉案人员进行拘捕调查,其中19人被起诉:1人被控一项制造虚假文件罪名,被判8个月;18人涉及一项串谋诈骗罪名,其中12人不认罪。
12名被告是嘉科前工地实验室技术员及助理,依次为谢德礼(36岁)、余维德(29岁)、李咏晖(25岁)、薛家俊(25岁)、陈锐铿(23岁)、姚宇峰(49岁)、叶德杰(28岁)、李志勤(24岁)、吴汶鸿(27岁)、张嘉明(29岁)、陈志成(59岁)和郭文辉(35岁)。▲◆★●■☆
工行上海分行行长落马 通报定性用词极为罕见★★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1/20/8874943.html
文章来源: 政知道 2019-11-20:金融反腐继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1月20日消息显示,日前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顾国明已经被双开。
政知道从通报中发现,针对顾国明所涉违纪违法问题,中央纪委的措辞异常严厉。
通报屡现罕见表述
中央纪委通报指出:
顾国明身为中管金融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崩塌,党性修养缺失,毫无敬畏之心,人生观严重扭曲,价值观极度物化,把国家托付管理的金融资源当做交易筹码,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相互利用,甘于被“围猎”,涉嫌受贿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知止,性质十分严重,影响十分恶劣,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利益,应予严肃处理。
政知道检索中央纪委网站发现,直指落马官员干部“人生观严重扭曲”这样的措辞,在金融系统中仅顾国明一例。将视角放大至其他系统,也只有浙江省农发集团原党委委员翁云翔曾被如此定性。此外,“价值观极度物化”也只被用在顾国明一人身上。
事实上,不仅双开通报,顾国明落马被查的通报同样“不寻常”。
今年6月,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顾国明个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政知道盘点梳理过很多落马官员,其通报中大多直接阐明“涉嫌违纪违法”,在此之前加上“个人”这一表述的十分罕见。
梳理中央纪委网站,落马官员被指“个人涉嫌违纪违法”的还有两人。一个是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桑自国,另一个是赖小民。
道德败坏、生活腐化
顾国明是金融专业科班出身,其简历不可谓不漂亮。简历显示,顾国明是上海本地人,今年52岁。1989年7月至1999年7月,顾国明历任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科员、资金科副科长、资金科科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上海巴黎国际银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历任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处代处长、处长,国际业务部总经理;2002年6月至2015年8月,任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任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此前报道显示,顾国明还曾被评为“2018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贡献人物”。但这名表面光鲜的金融“明星”,却背离初心,违纪违法,甚至与他人串供、隐匿财物、销毁证据,对抗组织审查。中央纪委通报还指出:
顾国明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串供、隐匿财物、销毁证据,对抗组织审查;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违规接受他人为其高尔夫球会员卡充值,违规收受贵重礼品、礼金,无偿借用管理服务对象住房和车辆,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取私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为关系人“量身定做”选拔任用方案;严重违反生活纪律,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
通报中顾国明被指“道德败坏,生活腐化”,政知道(微信ID:uolitics)注意到《南方都市报》刊发网文披露,“在网上可搜索到大量‘顾国明主动招供多名女下属被自己潜规则’的消息,但并无官方对此事的调查和结论,而此次双开通报中称顾国明‘生活腐化’,可以一窥端倪。”在顾国明落马前不久,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谢明被查,离其退休已过去一年多时间。
派驻纪检监察组透露调查细节
谈及不断加码的金融反腐,有必要提及一个制度层面的背景。去年年底,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部署会上明确,将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这是纪检监察系统一项重大改革动作。另外,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中提到,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
顾国明被查后,工商银行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谢明、顾国明两人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此刊文指出,伴随着中管金融企业派驻机构改革的深化,驻中管金融企业纪检监察组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与地方纪委监委协作配合,金融领域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进一步加强,为深入开展金融领域反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制度保障。这篇文章的标题为“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加大的背后:中管金融企业派驻机构强化与地方纪委监委协作配合”。上述文章披露,驻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分别与重庆市纪委监委、上海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展对谢明、顾国明案的审查调查工作,先后抽调纪检、信贷、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多名业务骨干协助做好账户资金流向分析、贷款合规性审查等工作,提高取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金融领域各方面监督正进一步贯通起来,驻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漏洞查漏补缺,通过“制度+科技”强化对权力的制约,重点监督领导干部与企业保持“亲”“清”关系,做到与信贷企业零物质往来,避免被腐蚀和“围猎”。政知道梳理发现,工商银行今年6月正式印发派驻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派驻改革不仅仅是总行层面的改革,更是全行纪检条线体制机制的战略重构,要求上下贯通、整体推进。6月6日,顾国明被查的消息被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