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有三大“利益交汇点”★★

今 日 看 点:2019–0225(上午版)▲◆★●■☆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有三大“利益交汇点”★★

https://finance.ifeng.com/c/7kYWctIQhl2

中美磋商出现新情况,这三个细节信息量很大★★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22/8111923.html

中国成了救世主?全世界都在等中国的刺激政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24/8114637.html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有三大“利益交汇点”★★

https://finance.ifeng.com/c/7kYWctIQhl2

2019年02月24日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正在华盛顿进行的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贸易平衡、农业、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中美双方的共识在不断增多,原因不难理解:知识产权保护是任何一个创新发展国家的“刚需”,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在这个问题上至少存在三大“利益交汇点”。

首先,从提高经济竞争力来说,保护知识产权是中美共同的诉求。有人说,知识产权好比是座桥梁,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在当前人类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法庭,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使得知识产权的综合实力与保护力度显著提升,极大激发了创新发展的活力:截至2018年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0.2万件,同比增长18.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中国首次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前20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4%……

无疑,中国已经是知识产权保护大国,但仍不是强国。比如专利保护领域仍然存在举证难、成本高、赔偿低等问题;发明专利申请量虽然连续7年位于世界首位,但仍“大而不强、多而不优”……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创新发展和扩大开放就难以获得足够的动力。正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

怎么来加强?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美国是全球领先的创新大国与强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程度和保护力度也是首屈一指,值得中国学习。2017年,中国对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71.3亿美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美国有先发优势,但也有焦虑,希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保持创新领先地位,开拓更大的市场。正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内容近年来多次被列入中美对话的成果清单,也自然成为中美经贸磋商的重点议题。

其次,从国际经贸体制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标配”。现代国际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化。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同样有共同利益点。中国正在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就要与国际贸易体制“对标”得更准。《专利法》修订草案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最高法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推进商标法第四次修改等一系列举措,反映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扩大国际贸易的主动作为。正因此,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一举提升了32位。

在美国,占据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上游的美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当强烈。而为了能使本国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美国政府已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面。数据显示,1975年至今,美国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外国企业侵犯专利权和企业经营秘密权的案件有300多起,其中90%以上是侵犯专利权案件。可以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的重点诉求,这些诉求,中国早已或正在主动实施,当然美国提出来,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提高。

第三,从中美经贸关系来讲,应该相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两国经贸关系如此深度交融,相互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自然上升。

美国要求中国加强对在华美企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一致的。美国爱宝公司知识产权总监威廉•曼斯菲尔德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已有多次成功保护知识产权的经历,说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重视外资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去”,中国也希望国际社会加强对中企的知识产权保护。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发布的美国专利数量排行榜,中国公司2018年获得超过1.25万项美国专利,比前一年增加12%,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美国保护中企知识产权的力度也应不断加强。

目前,中美双方经贸团队正在加倍努力,抓紧磋商,推进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具体磋商中,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利益交汇点的寻求,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无论谈哪个议题,只要中美着眼于双方和全球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识,缩小分歧,就能离达成互利双赢的经贸协议这一目标越来越近。(国际锐评评论员)▲◆★●■☆

 

中美磋商出现新情况,这三个细节信息量很大★★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22/8111923.html

环球网国际 2019-02-22

外交无小事。会见的地点,时间的长短,乃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有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2月22日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再次会见了来美磋商的刘鹤副总理。算起来,这也是一年之内,他第三次会见刘鹤了。社交媒体上,一些照片传得很广,刘鹤大笑,总体气氛很不错。

新华社随后发了消息稿,总共五段话。白宫这次会见,应该是特意对记者们开放,所以美国媒体也有详细报道。综合各路信息,这一轮中美磋商,应该说出现了新的情况,也改变了不少人的行程安排。在牛弹琴看来,至少三个细节吧,真的是信息量很大。

细节一,本轮磋商延长了两天。

本来,中美双方都事先明确:这第七轮中美高级别磋商,时间是两天,即2月21日和22日。牛弹琴了解到,很多中方官员,本来都已定好回程机票,搭乘23日的国航航班回北京。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新情况出现了!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特朗普在会见刘鹤时,有一句话这样说:本轮高级别磋商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为此,双方已决定将本轮磋商延长两天。以前六轮磋商,基本都是两天时间,但最新这一轮,一下延长成四天。前所未有!说明了什么?

很明确:这应该是一个积极信号。接着谈,那就说明有的谈;有的谈,那就说明有重大进展。

特朗普也明确说了: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磋商取得更多成果。我相信双方将最终达成一个有意义、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刘鹤副总理也表示:两天来,两国经贸团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谈判,在贸易平衡、农业、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双方将加倍努力,抓紧磋商,完成好两国元首赋予的重大职责。请注意关键词:富有成效、积极进展、加倍努力、抓紧磋商……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双方团队的情绪都比较乐观。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次磋商,已经进入最后文本阶段,需要时间来敲定。延长两天,双方都是奔着最终的积极成果去的。于是,也就有了这一次破天荒的“第七轮+”磋商;或者说,“加班赶工期”。

细节二,白宫里的一个意外插曲。

这个细节,非常戏剧性,也是美国媒体都捕捉到的一个新闻点。按照国际惯例,考虑到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很多贸易协定会以谅解备忘录(MOUs)的协议出现。在白宫,莱特希泽特意做了一番解释,认为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其实就是一个“Contract”。Contract,翻译过来,就是合同、协议的意思。但特朗普当即表示:我不同意。特朗普随后接着说:对我来说,谅解备忘录不是个事,这不是我想要的最后协议……看到特朗普这样表态,用美国媒体的话说,莱特希泽立刻转换话语说:那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使用备忘录这个概念,我们就说贸易协定吧,其实仍旧是同样的文件,但被称作贸易协定……这个细节,怎么看呢?至少说明一点,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特朗普对中美达成协议,真的非常在意,高度重视,特别期待……特朗普,你也真挺有个性的。但从积极角度看,只要有诚意,那就真不是坏事;如果就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

细节三,中美元首外交的决定性作用。

这次白宫会见,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中美国家元首的密切关系。这是中美外交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变化。特朗普告诉刘鹤副总理:我同习近平主席有着密切而强有力的关系。美中关系极其重要,当前两国关系十分良好。本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为此,双方已决定将本轮磋商延长两天。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磋商取得更多成果。我相信双方将最终达成一个有意义、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晤,共同见证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其中,本轮磋商延长两天,达成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这些前面都说了。最主要的,则是特朗普最后这一句话: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晤,共同见证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事件:中美领导人将再次会面。

时间:不久的将来,应该不会太远。意义:届时见证两国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时刻。毫无疑问,中美关系将因此翻开新的一页。回顾过去一年中美关系,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去年12月1日的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这次重要会晤,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避免了中美经贸谈判的完全脱轨,也为一度陷入僵局的双方团队指明了新的方向。接下来,将是历史性的新会晤了,这毫无疑问将创造新的历史。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肯定是别有一番感慨。一度惊心动魄,转而又柳暗花明,当然,前面肯定还会有挑战,中国一刻大意不得。对中美团队来说,现在无疑是最艰苦的时候。

最后阶段,意味着最棘手最艰巨的任务。最后的成果,不管是称作协议还是备忘录,都必然触及很多实质性内容,双方必定会字斟句酌,反复拉锯,据理力争。别看磋商、会见气氛都很好,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国家利益更是至上,谈判桌上,双方肯定都是寸步不让,甚至经常通宵达旦。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次挑战,对中国来说,何尝不是第二次入世呢?

美方提出的一些结构性诉求,乍一看似乎咄咄逼人,但仔细想想,很多又何尝不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正要做的?没有入世,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这次挑战,中国就不可能这么深刻认识到自己短板;没有因此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这就是化危为机,历史也将会给出明确的答案。当然,对中方团队来说,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要淡定,要养精蓄锐,美国人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关键也更激烈的两天谈判就要开始了……越是这个时候,对方越容易在要价上做文章,还真急不得。▲◆★●■☆

 

中国成了救世主?全世界都在等中国的刺激政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24/8114637.html

智谷趋势 2019-02-24:2月11日,农历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股市迎来难得的开门红,牛市要来了的喜庆荡漾在人们心间。

很少人会注意到,就在那天,一个叫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的风向标已经被连着血洗了16个交易日,从1月18日中国公布创28年新低的GDP增速开始,BDI从1112点一路崩跌至595点。

振奋人心的统计数据和涨停板都无法否认,这其实是个糟糕的开年。因为这个神秘的国际航运指标释放了极为真实的经济信号全球危机没有离我们远去,反而还在一步步靠近。BDI波罗的海指数一直被视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

它是全球铁矿石、煤炭和粮食等散装原材料的运价指数,航运费越涨,就证明国际贸易需求越火热,反之则看出贸易冷淡。而恰恰也因为这些初级商品处于产业链上游,最能提前感受经济变动,加之全球有高达9成的商品通过航运运输,所以BDI也成了反映全球经济景气度的领先指标。

如今,全球航运价格罕见遭遇了1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暴跌。2019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BDI波罗的海指数断崖式腰斩了50%,距离18年年中的高点更是跌去了66%,来到了接近纪录低点的水平。

海上贸易往来的巨轮越来越少了。也许用不着等贸易战的战火重燃,贸易已经冻结了。现在,警报声已经被韩国拉响,韩国出口进入了连续负增长状态:

去年12月,国际上的预测值都来到了2.5%-3.3%的区间,没一个能预料到会这么快就跌入负值,而本周公布的最新数据更是创下了2016年年中以来最大的降幅。

下滑速度越来越快,表明不久之后全球贸易会加速萎缩。

因为韩国的出口数据是极有价值的、世界经济增长的先行信号,被称为煤矿里的金丝雀。

韩国处在国际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出口产品的种类从资本品、中间品到消费品均有涉及,出口范围也广泛涉及消费、生产和资源型经济体,与中、美、欧、日的联系紧密。过去25年中,韩国的出口增长总是能精准地预测出全球企业收益的前景,以及全球需求的强劲与否。

韩国出口的惨状,发出了全球经济或陷入衰退的信号。

实际上,去年4月,韩国出口出现2016年来首次负增长,美银美林当时指出,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都来到危险边缘,对全球市场来说都很不妙。

据华尔街见闻,世界贸易组织(WTO)本周发布的全球贸易季度展望指数为96.3,创下9年以来新低。低于100,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速低于趋势水平。

WTO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贸易势头的持续丧失,凸显了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紧迫性。贸易紧张局势加上持续的政治风险和金融动荡,可能预示着更广泛的经济低迷态势。

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前路会很坎坷,但眼下也已经不好过了。2019年,全球经济再次同步,只不过,经济放缓取代了复苏,现在是一场比惨大会进行时。韩国2018年GDP增速为2.7%,创下了6年新低,1月份失业率升至9年来的高点4%。日本和德国在2018年三季度同时出现了GDP环比负增长,随后的反弹让这第三、第四大经济体与技术性衰退险险擦身而过,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更惨的事情又来了。

日本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了8.4%,制造业PMI这一领先指标在2月份从50.3跌破荣枯线至48.5,这是2年半来日本制造业出现的首次萎缩。德国2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下降至47.6,出现了74个月新低,出口订单创下6年来最大降幅。火车头德国自顾不暇,欧元区2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也跌破了荣枯线至49.2,这是2013年6月以来首次。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国内制造业被拖累,工作岗位受到冲击,经济压力重重。而对于欧洲来说,麻烦的不止是出口,还要面临内部的政治风险。一直陷入脱欧僵局中的英国2018年经济增速创下6年新低,12月GDP增速-0.4%,出现萎缩,惠誉已经将英国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或将下调信用评级。

法国的黄背心抗议活动拖累了经济活力,PMI一直处于荣枯线下,好的是2月综合PMI初值升至了49.9。意大利则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的。意大利已经陷入了技术性衰退中,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成为G7成员国中,自2015年以来第一个经济陷入衰退的国家,也是自2013年以来欧盟第一个进入经济衰退的经济体。

20年来意大利的经济几乎陷入停滞,10年内经历3次衰退,意大利政府认为出口萎缩是主因,欧盟委员会指出意大利自己发展不好别怪别人,问题是在于内需不旺,民粹政府的政策飘忽,公共债务高企。此前保持年均5%左右稳定增长的东南亚也出现了异变。两大强国的贸易摩擦、美国加息给东南亚的新兴国家造成了阴影,2018年5个主要国家的GDP同比增长4.8%,是3年来首次出现增速放缓。日经中文网指出,就连维持高增长的菲律宾也出现了消费乏力的迹象。

2018年最乐观的国家,美国,近期势头也在减弱。

据路透,美国2月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制造业活动自2016年5月以来首次萎缩,1月成屋销售跌至逾3年低点。

最近比较振奋人心的消息,可能是来自世界央行美联储。美联储最近多次释放信号,倾向于年内结束缩表,加息步伐进入尾声,市场预测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可能加息1-2次,甚至有一些投资者开始赌美联储因为经济下行的风险而不会再加息。美联储带来的压力一解除,全球央行蠢蠢欲动。春节之后,印度央行意外降息,市场出现了降息潮来临的声音。但是,局面还是有点尴尬的。现在美联储从2015年以来已经加息9次,而很多国家其实只是停下了宽松步伐、甚至还没完全退出宽松状态,跟随加息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面临现在的经济疲态,即便美联储不加息,其他国家可以宽松空间也所剩不多。现在变成了各国都在等中国的刺激计划。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现在也成了最大的风险敞口。这些受出口拖累的国家,都是与中国经济往来紧密的国家:日本1月份对华出口下降17%,连续2个月下降;新加坡1月对华出口同比减少25%;泰国去年12月对华出口减少了7.3%,连续2个月下滑;韩国2月份前20天对华出口下降14%,连续4个月萎缩;其中出口萎缩最大的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等IT相关产品,其中有贸易摩擦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去年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大幅下滑15.5%。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波及全球,投资者要加大力度留意已经出现的全球贸易下滑:将原因全部归于美中贸易紧张并不合理,美国去年5月份首次加征关税前很长时间,全球贸易下滑已经开始,而且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滑坡尤其显著。由此来看,真正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因此,尽管美中达成任何协议都对出口商和投资者有利,但不太可能扭转全球贸易整体下滑的局面。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断崖式下跌背后也有值得警惕的因素。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煤炭和粮食进口国,BDI的走势实际和中国内需变化关联密切。

中国的内需,不仅关系着大国命运,更是让全世界牵挂于心。中国的宽松已经打开。中国央行在最新的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常说的稳健中性,已经删除了中性二字。但这一次的刺激是要打开财政货币双扩张的局面,财政政策同样要发力,2019年的减税力度要更大力度才行。▲◆★●■☆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