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三个动武新指标

预示台海何时开战
http://www.zgjswx.com/ 
加入日期:2004-8-7
编辑:中军网


凤凰卫视7月28日消息 最近,若干台海情势的因素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形势备受瞩目,最新一期的《?t望》杂志刊载长文,回顾五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和平统一政策,指出和平统一台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该杂志文章还指出,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最务实可行;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在集体学习中,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台湾《商业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赞成和大陆打仗的台湾民众的比例有多达34.7%之多。同时,两岸的军演仍在持续进行之中。
在目前台湾情势复杂多变的情势之下,如何研判两岸形势的未来发展,必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这里,我们把7月27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中,时事评论员石齐平的观点进行摘要刊载,仅供参考。
7月27日在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中,石齐平先生主要观点摘要:
北京对台政策的演变
关于台湾问题,邓小平曾经表示,台湾问题就留到下一代再说吧,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一个感觉就是大陆方面已经基本放弃,或者至少把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放在后面,而优先以一种和平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邓小平特别在国家发展大战略上认为,国防建设必须要服从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1994年以后,由于台湾政局发生变动,李登辉慢慢开始背离,甚至模糊一个中国政策之后,两岸形势就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
李登辉执政之后,甚至到陈水扁执政之后,中国大陆以和平优先的对台湾政策基本上都没有改变,但是,1995年李登辉访问美国,触发了两岸紧张形势,1996年,海峡两岸的形势都没有缓解,一直到96年3月,台湾领导人大选之前,美国派了两个航空母舰群进来,北京因而也再一次体验到美国因素在处理两岸问题上的一个关键的作用,但是即使那个时候,北京对台湾政策还提出两个寄希望,第一个就是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第二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但是这种寄希望随着李登辉最后提出了“两国论”,“两国论”之后陈水扁又提出了“一边一国论”,到前年又提出06年公投,08年实施“新宪”,这一连串动作,北京终于没有办法再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了,换句话说,两个寄希望当中已经少掉了一个,他最后只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了。
三个动武条件已经不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原来寄两个希望,现在只寄一个希望了,这样大家就会关心,两岸之间的和战气氛是不是因此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中国大陆对于台湾问题要不要用武力解决曾经提出过三个条件,一个是外国势力介入的时候,第二个是台湾走上台独的时候,第三个条件有一点变化,比较早的时候好象说台湾有内乱的时候。但是几年以前有一个对台政策白皮书,对于三个条件有不同的说法,台湾当局如果是久拖不谈,也成为一个用武力解决的理由。
但是,现在仔细去分析,这三个条件实际上都已经存在了,外国势力介入,从某个角度来讲,今天美国对台湾的内政也好,对于台湾的军事上的一种合作关系也好,实际上都已经在介入了,这次“汉光演习”很多美军顾问实际上都已经参与其中了,甚至可以说都不掩人耳目了、明目张胆,这个条件已经出现;
第二,台湾是不是走上台独了,许多人的看法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分歧,过去还是口头上,现在都已经变成一个行动了;
第三,是不是久拖不谈,两岸之间谈判有一个共同比较重要的基础,一个诚信、一个互信,一个中国原则,现在台湾已经公然说没有一个中国原则,应该说已经把谈判的基础都去掉了,根本不是拖不拖的问题,而是台湾当局根本就不愿意在这个基础上和大陆谈。
为何没有动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大陆曾经说,如果有任何一个条件发生的时候都要用武力解决,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都存在了,今天中国大陆为什么还没有采取武力动作,应该只有下面三个解释,第一个就是兵学上有一个说法,兵者凶业,打仗毕竟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情,不能随便轻举妄动;
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80年代中期的时候,当时邓小平制定了一个很重要的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是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而且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基本经济建设,这个思路基本上并没有改变;
第三个很重要的是大陆还有希望可寄。虽然台湾当局慢慢已经让北京失望了,但是台湾老百姓还被大陆寄于希望,同时还有一个寄希望,口头上没有讲,但实际上是这样的,最近这几年,北京迂回通过美国对台湾产生一种影响力,换句话说,也寄希望于美国当局,所以北京还是有两个寄希望,一个是美国当局,一个是台湾人民。
两个“寄望”发生变化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形势会不会出现变化,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变化了。
首先看美国当局,小布什执政当局上去以后,实际上就把中国大陆看成是一个潜在的敌人,今天是因为“911”,而在战术上不得不把中国大陆当做是一个合作的伙伴来共同对付反恐问题,即便是如此,美国对台湾当局的默许“台独”、怂恿“台独”、增加台湾军事实力的做法,这是公开的事实,美国在这个方向继续怎么走,大陆方面会怎么评估,能不能再寄希望这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台湾《商业周刊》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显示,有34.7%的台湾人赞成和大陆打仗),这个调查显示出来,台湾人也在出现一些变化。过去台湾民众,在更早期的调查中,更多是主张统一,然后是主张维持现状,现在有更多的出现这种趋势的话,当然,这个趋势现在还不是太明显,还没有超过50%,如果继续往这个方向走,对北京来讲,两个寄希望都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中国大陆会构成什么样的挑战,这是需要关心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种情势变化,北京到底应该怎么办?北京在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希望局势能够稳下来的,同时基于整个大陆的发展需要,始终把和平放在武力之前,但是这里面都有几个重要的基本假定,但现在问题是这些基本假定都在开始动摇了,包括台湾当局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寄希望了,美国当局现在对于是否真的遵守包括三个公报,从大陆方面的解释,根本就是虚晃一招。
而台湾如果再出现所谓民调里面所看到的趋势的话,这对于北京来讲,则是提供了很多很重要的一些讯息。
三个动武新指标
在上个星期周末的时候,中共中央高层在进行第15次集体学习时,找到了两位军方专家,谈到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之间要怎样能够均衡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中的语气当然非常含蓄,但是从目前的背景里分析,在80年代到90年代一贯是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国家经济建设基本上是优先于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服从于经济建设,但是现在已经传达出一个非常清楚的信息,就是对于以前的战略是不是要做一定程度的修正,这或许是北京正在思考的问题,也许北京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已经有这这种需要了。
过去的对台湾采取武力动作的那三个条件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这些条件现实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关键是三个指标,第一个是台湾内地老百姓人民的动向,如果北京对于台湾老百姓终于在两岸之间的统独问题上或者战与不战的问题上真正彻底失望,表示没有挽回余地的时候,这是一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中国大陆的军事现代化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能不能跟美国的军力,特别是太平洋军力一搏的地步;
第三个指标,如果中国大陆一旦决定要采取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话,当武力解决告一个段落之后,台湾后面的政局要怎么安定、怎么管理、怎么发展的问题。
在这三个指标中,台湾民众赞成说要与大陆打一仗的比例,会否因时间而人数会增加,这个因素又跟美国在对台的政策上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
中国大陆过去或许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在今天整个大形势情况之下,未尝不会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