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印军叫嚣“进军拉萨和北京” 狂妄底气从何来?★★★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宗教是个去处。它使做了好事的人有地方去欣喜,做了坏事的人有地方去仟悔;失望的得了希望,绝望的至少得了安慰。--陈凯歌

    ☆所谓上帝所想的东西,事实上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思想。那是我们想像会存在上帝心中的思想。--林语堂

    ☆上帝行事,总由老百姓代表。老百姓怨望,便是上帝怨望。老百姓动怒,便是上帝动怒。老百姓要暴动,发明断头台(法国革命),便是上帝认为暴动发明断头台的时机已到。老百姓犹豫未决,便是上帝犹豫未决。老百姓回家卖刀买牛,安居乐业,上帝便得意微笑。--林语堂

    ☆上帝的存在,是因为人类这种生物很脆弱,也很懒惰,不愿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只好把心灵一古脑交给上帝托管。--韩少功

    ☆哲学自疑人,而宗教自信人。--蔡元培

今 日 看 点:20170719▲◆★●■☆

印军叫嚣“进军拉萨和北京” 狂妄底气从何来?★★★

http://mil.firefox.sina.com/17/0718/08/ZARECO0NJXYBP46S.html

新加坡若执意玩弄旧式中美平衡太不明智★★

http://news.ifeng.com/a/20170718/51449800_0.shtml?_zbs_firefox

重庆迷雾再现孙政才去职后“去向不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0456.html

筹钱发展核武 金正恩送5万人当俄奴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1165.html

美国迈出最危险一步 迫使北京对其摊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0720.html

香港再有2名议员面临被剥夺资格 案件26日提讯

http://domestic.firefox.sina.com/17/0717/19/SZWQ9BELHG06OM7X.html

清朝疏解北京人口:鼓励退休官员回原籍养老

http://news.ifeng.com/a/20170716/51439576_0.shtml?_phtv

印军叫嚣“进军拉萨和北京” 狂妄底气从何来?★★★

http://mil.firefox.sina.com/17/0718/08/ZARECO0NJXYBP46S.html

2017年07月18日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印军“进军拉萨和北京”底气何来?

中印边境的紧张,印度军队的越界不走,印度还装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妄图骗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然而,正是印度的此番顽固不撤离,让中国人更知道了印度军队狂言“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事情。

各位看官,请看下图印度陆军的标语牌:印度陆军的一个标语牌,上面竟毫不掩饰写到“LHASA… BEIJING…WE WILL BE THERE(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

印军叫嚣的标语“迟早进军拉萨和北京!”

印军为什么要叫嚣进军拉萨和北京?印军到底有没有叫嚣进军拉萨和北京有的能耐?请看至诚大兵我的粗浅观察与分析:

“中印边境将有一战”、“LHASA… BEIJING…WE WILL BE THERE(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这就是近期走红媒体与网络,让人难以想象的印度军方雷人语言与标语。

雷人语言只是表象,支撑印度嚣张的是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的军事扩张野心,是印军急于报仇雪耻心态膨胀的大暴露。

目睹此图片,联系近期印度的种种表现,随着印度“复仇”民族主义的高涨,看来极度膨胀而又野心勃勃的印度果真要想在中印边境挑起一场大战,想动手打垮中国,试图报1962年遭中国军队痛击惨败的一箭之仇。

可是,印度陆军标语牌上面的确明明白白地写道“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

我国边防军人打出英文横幅劝印军后撤

分析印度的举动,回顾近期印度异常活跃的针对中国的诸多军事活动,印度通过越南结盟插手南海、充当蒙古“第三邻国”军演、联合澳大利亚日本及美军军演等举措,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加紧配合“演戏”,大力帮助美国亚重返太战略而推行包围中国的战略,企图通过与美日澳越和蒙古的“划圈”合作,对中国南北夹攻甚至全方位包围的态势。再就是印度通过强化中印边境兵力,在两国边境部署24万人的大军,以及在印度东北部积极部署苏-30MKI战斗机、间谍无人机以及导弹编队等,确保能对中国产生“有效的威慑作用”,以反制中国军力。

如此等等,自然印度军队感觉自己已经今非昔比,那里还是当年被解放军打得屁滚尿流的那个不堪一击的状态,如今的“世界强国”印度,必须向中国强硬报仇,那打败中国解放军,“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就是他们眼里顺理成章“的事情。

否则,印度军队怎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竖起高大的牌子,上书“LHASA… BEIJING…WE WILL BE THERE(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大字!

这一块高大的牌子,通过网络的传播,无疑刺痛了我们的中国心,让所有中国人无法想象、无比心痛。

印度军队的标语自大雷人,当然不是偶然。印度近年在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裁军的时候,却逆流而动,不断扩军增兵,印度政府与军方自以为“羽翼丰满”,以为完全可以打败中国解放军,野心再次高度膨胀,既然有印度高级将领以及众多专家“中印边境将有一战”的鼓噪,当然就少不了印军“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叫嚣!

它们一起非常可信地反映出印度政府和军方始终想对中国进行无限扩张的“推进”政策的继续,反映了印度军队企图通过对华扩张而报仇雪恨的野心。

印度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总是不停地对外声称诸如“中国可在藏南部署军队约80万”之类的谎言,力图让全世界都像印军将领渲染的那样,“中国正在‘富有侵略性’地加强其在西藏的军事力量”,便于印度大肆组建新的部队,增强军事实力反制中国。

印军在藏南大增兵的基础上,配合印度专家代表军方出面鼓噪和声称“中印边境将有一战”,再加之印军那看似战争挑衅“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大牌子戮眼,意在表明印军自以为其作战力已经很强,似乎不打一仗不足以说明问题似的。总之一切为了雪耻打中国,一切为了更多更好地占领中国领土,妄图在中国面前称王称霸。

印度叫嚣“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意欲挑起中印之战而雪耻,我军应该怎么办?面对印度军方高度膨胀的野心,面对印军在边境地区的大肆增兵,面对印度咄咄逼人的战争鼓噪与叫嚣,中国不能不警惕,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我国即便要想回避战争,可凡事要朝着最坏着想,中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战争的可能性更大。为了粉碎印度雪耻阴谋,为了能够制敌打得赢,我军西藏部队及相关部队,一定要加强战备,扎扎实实做好特殊地域作战的准备,对印军保持高度警惕。在尽量避免战争的同时,做到印度胆敢将战争强加给我国,我军定要将阿三打得屁滚尿流,要打得比1962年还要惨,倘若印度果真在中印边境挑起一场大战,中国正好将计就计,完全彻底收复所有被印度占领的中国神圣国土主权!

膨胀的野心与自身实力不匹配,却要妄想“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这是印度野心勃勃妄想挑起中印大战图谋的大暴露,奉劝印军尊重现实,好好衡量自身到底有几斤几两,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叫嚣“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倒是方便,可是要想在幻想中的“将有一战”中报仇雪耻,公众敢断定必然是痴心妄想。印度真想报仇雪耻的话,绝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全世界面前再次留下天大的笑柄。

至诚大兵觉得,“自大”思维在印军里根深蒂固,印度还是不要太自大,人要有自知之明,国家同样需要自知之明,否则摔了大跟头,才知道痛那就晚了。奉劝印军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千万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痛。(作者署名:至诚大兵)▲◆★●■☆

 

新加坡若执意玩弄旧式中美平衡太不明智★★

http://news.ifeng.com/a/20170718/51449800_0.shtml?_zbs_firefox

2017年07月18日环球时报:新加坡平衡外交急需进入2.0版

孙喜:日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就新加坡与中国、美国关系问题表示,新加坡要同时做中国和美国的好朋友。近来,新加坡国内则爆发了关于其外交理念的大论战,李显龙先生这一表态以及之前“小国认清现实与捍卫自身根本利益相辅相成”的立场,可以说为新加坡当前外交路线定调。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过世,新加坡正式步入后李光耀时代。笔者当时便在《环球时报》撰文,“新加坡恐将面对内忧外患的诸多挑战,其中就包括如何继续保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外交平衡术”。果不其然,新加坡近年来在外交上确实表现出不少冒进和失算。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不久前警告,新加坡应牢记“小国应有小国的作为”,立场一致性和遵守原则固然重要,但是小国外交必须务实。不过,这一观点遭到新加坡多位外交高官的反驳。

新加坡向来不相信“小国无外交”的宿命,并一直追逐着“小国大外交”的梦想。李光耀生前推崇大国平衡外交,因为他笃信的是“大象打架,脚下的草地必定遭殃”。这一理念在新加坡处理与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1990年10月,新加坡才与中国建交,旋即11月便与美国签订军事合作备忘录,向美国提供海空军基地。

新加坡的外交布局,其实一直保持了连贯性,甚至是有点死板,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军事上亲美、经济上亲中、政治上独立”。军事上,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却被穆斯林强邻环伺,并一度被嘲讽为“小红点”,国家安全面对挑战,因此期望获得世界上最强军力美国的庇护。经济上,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微不足道,不过却有着中英双语优势,因此希望顺搭中国崛起的快车,实现自身外向型经济发展。政治上,新加坡则强调主权独立、多元种族和谐共处、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和“亚洲价值观”。

由此可见,新加坡对于中国若即若离的态度和立场,虽然令人失望,但其实并不出乎意料。其实,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在外交上不仅不会对中国格外亲近,有时反而会更加疏远。

首先,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唯一一个由华人统治的独立主权国家,新加坡的华人并不像其他国家的华人一样有种“寄人篱下”的无奈,因此他们也自然没有把中国当成“娘家”的需求。

其次,新加坡社会向来崇尚精英主义,治国精英们大多接受西式教育,对于西方世界有着自然的好感,即便是华人,也未必就认同中华文化,而且不少对于中国政治体制,仍存有一定戒心。

最后,新加坡最重要的天然优势,就是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贸易和军事要塞,随着中国从传统陆地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与其利益冲突难免会日益增多。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新加坡此前孤注一掷“押宝”希拉里,希望她上台后能领导美国继续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熟料天上掉下个“一心自扫门前雪”的特朗普,毅然决然地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且竟能把李显龙先生错认成印尼总统佐科,此种“友谊”令人尴尬。而与此同时,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中国则把“一带一路”倡议运作得风生水起。国际风云如此剧变,新加坡若仍执意玩弄旧式中美平衡,未免太不明智。

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外交,巧妙利用“大国平衡术”,破解了小国生存困境,实现了“小国大外交”。只不过,远见卓识、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并不像权力一样可以继承,而且世界格局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新加坡外交,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能在坚持原则、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和具备策略灵活性、务实之间求得“精妙的平衡”。否则,一旦失衡,代价恐将十分惨痛。(作者:孙喜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国籍独立时评作家,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校友)▲◆★●■☆

 

重庆迷雾再现孙政才去职后“去向不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0456.html

多维 2017-07-17:北京时间7月15日,中国政府发布公告称,十八届政治局委员孙政才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改由现任贵州省委书记、现年56岁的陈敏尔接任。

此公报一经公布,外界就关注到它与正常的人事调整通报的不同,不仅在通报中使用了“中央从大局出发,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这种罕见措辞,而且对于孙政才的未来去向,也无“另有任用”一说。

中共的政治用词中,“另有任用”大有含义。

通常当一个官员有“党职”时,才会有另有任用。如果是政府的职务,比如国务院副部长,由国务院发出任免令,而部长则由中国人大常委会发出任免令,皆不会在后面有“另有任用”这四个字。而若担任人大、政协职务,因为是要经过选举程序,因此也不会有“另有任用”。第三种极端情况就是该官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孙政才去向仍是个未知数(图源:VCG)

值得注意的,1963年出生的孙政才今年5月连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如今不再主政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这名过去被广泛视为中共第六代领导人接班人的未来去向不明。

更为离奇的是,在7月14日和15日召开的两个重要会议中,孙政才罕见缺席。

中国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于7月14日召开,因为该会议是5年一度的重磅会议,因此除外访的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外,其他所有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有出席,独缺孙政才。

此外在重庆的换届领导大会上,按照中共官场惯例,正常的地方“一把手”调动,前书记应到场与新书记交接工作。但是无论是现场视频,还是官方报道中,7月15日重庆官员会议上只有中组部部长赵乐际、新任书记陈敏尔和市长张国清的身影,孙政才仍未现身,这在以往其他省份的正常换届中从未出现。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带队宣布任命的中组部部长赵乐际,还是孙政才的接任者陈敏尔,在肯定历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集体领导作用的同时,都刻意回避对孙政才有任何讨论,这和其他重大人事调整往往会强调前任主官的贡献不同,其中内涵耐人寻味。

截至发稿时,对于这种特殊情况,中国官方尚未给出正式回应。

孙政才最近一次露面是在7月12日,他主持召开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孙政才曾表示重庆是“双欠”、“四大”地区,应重新划分重庆功能区域,提出“五个功能区”战略。

值得关注的是,在孙政才就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中央第十一巡视组曾向重庆市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称,清除“薄、王”思想遗毒不彻底。

针对以上发生在孙政才身上的“反常”情况,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香港《明报》分别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孙政才是7月14日在出席北京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期间,被带走调查。

如果对4年前的“薄熙来案”进行回顾可以发现,2013年,重庆市原市委书记薄熙来被撤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时,官方通报中也称其为“同志”,且只有“不再兼任”,而未提“另有任用”,因为当时薄仍未被开除党籍。约1个月后,中国官方才宣布其涉嫌严重违纪,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这时才没有称其“同志”。

目前,海内外各方仍在密切关注中国方面对孙政才的相关报道。

中共十九大人事布局突发重大变动,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去职后“去向不明”。通告细节显示,孙此次遭遇或关乎薄熙来,有细节与2012年薄失势期间相同。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7月15日通告,孙政才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改由陈敏尔担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在中共官方报道中,孙政才更是罕见缺席重庆官员会议和中国全国金融会议两大重要会议。

作为重庆原市委书记薄熙来的继任者,孙政才一度被视为“入常热门”。但有港媒已披露,孙政才涉案被扣在北京。

与其前任薄熙来被撤职时“待遇”相同,在新华社宣布孙政才被免职的通告中称孙为“同志”,显示其还未被双开,但并无提及“另有任用”。

“另有任用”在中共政治用词中大有含义。通常当一个官员有“党职”时,才会有另有任用。除了国务院官员任免或改任职人大、政协,面临接受调查等“极端情况”才会不被提及“另有任用”。

孙政才或与其前任一样面临“极端情况”(图源:Reuters)

另外,孙政才是在出席北京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期间被带走调查。这一点也与薄熙来相似,薄2012年3月赴京参加中共两会时被扣在北京,“有去无回”。

孙政才是现任中共政治局25名委员之一,属中共“国家领导人“级别。薄熙来当年落马时也是政治局委员。

2017年2月份,中共中巡组对重庆进行”回头看〞时,做出了尖锐批评,包括,肃清“薄、王”余毒不力。

薄熙来落马后,中共中央指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暂代重庆“一把手”,孙政才随后接掌重庆。迥异于薄熙来的搞到风格,孙政才在重庆行事低调,有外界分析称他是中共未来接班人的热门人选之一。

但中共19大前夕传出对孙政才不利的消息。中共中央巡视组2月赴重庆视察,批评重庆“带病提拔”,肃清“薄王余毒”不力。孙政才随后公开表示“全面彻底清除薄王思想遗毒”。

甚至香港《文汇报》前记者姜维平也批评孙政才书生气“太窝囊”,在重庆打不开“死局”。

 

筹钱发展核武 金正恩送5万人当俄奴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1165.html

:世界日报 2017-07-17:韩国人权组织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北韩送五万名劳工到俄罗斯工作。据悉,这些北韩劳工们长期遭平壤当局压榨,连工资也遭侵吞,有些人甚至被抽取90%工资。

综合媒体报导,“北韩人权数据库中心”近日发表的报告显示,北韩领导人金正恩为满足发展核武的野心,大举输出数万名北韩劳工至俄罗斯赚取外汇。目前约有五万名北韩劳工在俄罗斯工作,而这些劳工的九成薪资收入,都被贪污的北韩官员占为己有。他们每年为平壤当局赚取1亿2000万美元外汇。

同样的情况在美国国务院月前发布的报告中也有提到。据悉,在俄国的北韩劳工过著奴隶般的生活,不仅被剥夺工资,还遭受身体虐待,大部分都在缺乏安全措施和极端恶劣的生活条件下生活。日前还发生一名北韩工人在圣彼得堡兴建足球场工程中死亡,另外两名北韩劳工被发现死在莫斯科豪华公寓附近的破旧旅舍内。

尽管在俄罗斯的工作环境恶劣,许多北韩民众仍选择贿赂官员到俄罗斯工作,因为北韩当地的情况更惨。 ▲◆★●■☆

 

美国迈出最危险一步 迫使北京对其摊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7/17/6410720.html

环球网 2017-07-17:美国众议院14日通过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含美台军舰可以互停对方港口的条款。接下来该法案将在参议院闯关,参众两院还需调整双方一致的法案文本,最终交由总统签字后生效。如果中方不施加足够强大压力的话,那么该法案最终生效将是高概率事件。

▲图为美参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马侃(左)在讨论法案内容。

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军事力量撤出台湾,新国防授权法一旦闯关成功,意味着美国军事力量将可以“合法”地回到台湾。尽管有一两艘军舰在台湾港口停靠对如今的台海形势来说只有“象征意义”,但是美国军舰的出现将是对“台独”的一针强心剂。而且很难说这是美台军事合作的“尽头”,华盛顿的鹰派今后还不知能做出什么更危险的动作。

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美国通过了这一法案,但行政当局并不真的派军舰去台湾停靠,而是把该法案作为要挟中国的筹码。但是那样一来,必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对美关系的成本,也将导致中美战略博弈中北京进一步的被动。

想想看,如果今后美国驱逐舰去台湾了,我们能无动于衷吗?如果去的是航母呢?如果不是停靠几天,而是一呆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赖着不走呢?还有,如果不是一般停靠,而是两岸关系一紧张美国军舰就过来,甚至在高雄的港口专门辟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营舍呢?

在美国军舰停靠台湾港口的问题上,我们恐怕需要走一步看几步,如果美方接下来可能有的那几步大陆接受不了,届时不惜摊牌也要阻止之,那么不妨现在就行动起来,把红线给美台都划清楚。

台湾问题的病根在美国,这个分析有道理,但不可极端化。马英九时期华盛顿会通过这样的国防授权法案吗?即使通过了,它有用吗,国民党政府会欢迎美国军舰的停靠吗?

从“川蔡通话”到美国国会推动美舰停靠台湾,蔡英文当局都起了关键作用。蔡当局表面柔和,骨子里却很嚣张。大陆方面通过几个外交行动压了压她的气焰,但蔡英文及其同僚显然没有接受教训,甚至企图反扑。美国军舰停靠台湾港口的主意,当中就有这种“反扑”的影子。

必须指出,美舰重返台湾,这将是几十年以来最危险、最严重的支持“台独”动作,也是真正改变台海现状的行动。如果蔡英文与美一唱一和,迈出这一步,那她在“台独”方向上就比陈水扁走的更远了。

对蔡英文当局只施加外交压力看来远远不够,大陆大幅提升对台军事压力看来势在必行。更何况美舰停靠台湾本身就是军事行动,大陆如果不以军事手段加以反制,台海现有政治军事态势势必将会改写。

我们主张,大陆应将美舰停靠台湾视为对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侵犯,北京应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回应,并将它们公之于众。那些措施应当包括,对台接纳美国军舰的军港设施实施军事打击,如果台方还击,解放军将对开展还击的台军实施再打击。如果美舰参与还击,中方就将美舰击沉。

我们并非要推动向台美宣战,而是主张清晰划出台海问题的底线,那就是美国军事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停驻台湾地区。

两岸要和平还是战争,要由台湾当局选择。台海的游戏规则不能是这样的:无论台当局怎么往前拱,它都是安全的。台海必须有一条台当局一旦碰了,它就注定完蛋的真正红线。

中国大陆致力于和平崛起,但必须敢战。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军事实力才能转化为对“台独”势力以及对外部力量的有力威慑,我们所划的红线才能是严肃的和被认真对待的。

蔡英文当局断不敢与大陆开战,一旦发生解放军打击台湾地区本岛军事设施的情况,岛内必将大乱,民进党料将被赶下台。因此一旦大陆宣布美舰停靠台湾将导致军事打击的后果,蔡当局定将退缩。

2005年大陆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但台当局投向该法律的注意力远不如他们投向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多。该是让他们清醒过来,随时将言行对照《反分裂国家法》的时候了。▲◆★●■☆

 

香港再有2名议员面临被剥夺资格 案件26日提讯

http://domestic.firefox.sina.com/17/0717/19/SZWQ9BELHG06OM7X.html

2017年07月17日 环球网

原标题:香港再有两名立法会议员面临被剥夺资格 案件将于26日提讯

朱凯迪(左)与郑松泰(右)(图片来源:东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东网”7月17日报道,香港立法会再有两名非建制派议员被挑战议员资格,随时面临失去议席。有香港市民早前委托律师入禀复核“自决派”议员朱凯迪及“热血公民”议员郑松泰宣誓就职时,违反《基本法》和《宣誓及声明条例》,亦未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宣誓条件,要求法庭裁定2名议员应否被禠夺议员资格。根据香港司法机构的网页显示,有关宣誓复核案已排期在本月26日早上9时半提讯。

资料显示,原告罗景杨于今年3月初,委托律师入禀高等法院提出2宗诉讼,指朱凯迪和郑松泰在宣誓就职时违反《基本法》和《宣誓及声明条例》。入禀状指,朱凯迪在宣誓时高叫“民主自决”和“暴政必亡”,而郑松泰在宣誓时大叫“抗争运动”、“全民制宪”和“重新立约”。

原告认为,两人的宣誓不符合人大释法提及宣誓的法定形式要求,已违反香港《基本法》第104条,并要求法庭裁定两名议员应否被禠夺议员资格,以及是否应该颁发禁制令,阻止两人以立法会议员身份行事。

香港高等法院14日发布书面判决,裁定罗冠聪、梁国雄、刘小丽及姚松炎四名议员的宣誓没有法律效力,议员资格被取消。根据法院发布的判词,法庭分别裁定罗冠聪、梁国雄、刘小丽及姚松炎在宣誓时作出的誓言是不合法和无效的,并自2016年10月12日起丧失出任或就任立法会议员的资格。▲◆★●■☆

 

清朝疏解北京人口:鼓励退休官员回原籍养老

http://news.ifeng.com/a/20170716/51439576_0.shtml?_phtv

2017年07月16日光明网 作者:姜涛

核心提示:清朝退休制度规定,年满60岁的官员即可退休。退休官员一般均回原籍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但不少人不愿离京返乡。如,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陈宏谋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病且年事已高辞官,但想留在京城久居。乾隆皇帝亲自劝其返乡,并设酒席为其饯行,同时令其回乡所经过之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料理护行。

乾隆帝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姜涛,原题: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疏解城市人口,古已有之。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明清时期就曾采取过多项措施疏解人口,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疏解之策对于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经过自发离散和明太祖强制迁徙,原元大都地区居民大量流失,只有9.6万。此后人口恢复和增长主要得益于军卫人口和塞外军民等新移民的大量迁入。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嘉靖后期至万历初期,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以每户5口人计,则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如果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万历六年(1578年)京城人口已达17.9万户、85万人。按照内外城62平方千米面积计算,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达13710人/平方千米。

清代建都北京,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包括内城、外城和城属(京营四郊)三个地域单元,但顺治初定都北京即于内城“分八列旗,拱卫皇居”,并迁移内城汉人之官民商贾于外城,推行兵民分城居住。由于大量旗人内迁和北京内城被圈占,以及北京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内城八旗户口的迅速增殖,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1.7万户,55.6万人,其中内城八旗人口计约8万户,40万人。随着政权的稳定,北京人口不断增加。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乾隆末年(1795年),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5.74万户,74万人。至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城市人口21.8万户,108万人,人口密度达17419人/平方千米,形成了“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局面。

为缓解京城人口增长压力,明朝廷从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隆庆、万历年间仍继续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清朝从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明弘治年间开始外迁驻军兵力,减轻京城人口供养压力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疏解城市军事人口,加强外围防御,弘治年间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实行边戍屯居。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亦称“九边”),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他们大多亦兵亦农,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堡”“卫”等而称的地名,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卫所军士迁离京师、戍边屯居有关。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外迁八旗兵丁及家眷。一是逐步放松对京师旗下官兵严格集中聚居的管理,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和镶蓝等旗分别建房于城郊,迁移部分内城兵丁携眷分驻。至乾隆中期,清政府于四郊建造营房累计达4.8万多间,派驻京师八旗子弟人口总计约8万余,连同家眷共约9万余人。如,乾隆十四年(1749年),于香山设立健锐营,常规编制2000多人,另有家眷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蓝靛厂火器营,有各种营房、官房1700多间。

二是外迁闲散旗人移驻京畿或东北屯种。雍正二年(1724年),以京畿新城、固安官地341顷制为井田,令无业旗人屯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再次疏解闲散旗人,原定计划三千户,分为六旗,每年派遣一旗,每旗500户,仍是按旗摊派,而且规定要“择其族众,有眷属者拣派”,眷属一律不准留京。从《清实录》记载看,从北京迁往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市)、阿勒楚喀(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京旗闲散人共有3000多户,以每户5口计,共1.5万人。

三是将部分汉军旗人“出旗为民”,占籍州县。康熙后期,即已准许部分汉军旗下壮丁“出旗为民”,但数量较少。至乾隆初期,不仅汉军旗下壮丁,而且连同汉军八旗兵丁自身在内,均成为出旗为民、占籍州县的对象。清末,京师八旗人口的贫困化,迫使清政府进一步放松对京师旗人的禁锢,规定“八旗准出外贸易及在外寄籍”,且“准与该地方民人互相嫁娶”。对京师旗人“弛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其生”的政策,不仅改变了京师旗人“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依赖国家粮饷生计的状况,而且也达到了疏散内城旗人,减轻清政府财政与经济压力的目的。

总体上看,这项措施为缓解明清时期京师人口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效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是北京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创举。

明朝开始劝返外籍流民,整治关厢,严控占籍京城

明代朱棣称帝初期,为巩固自己的政权,曾实行移民政策,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充实京城及京畿人口。但随着人口膨胀,那些外来移民又成了疏解对象。一是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鼓励移民返乡。如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远近,给予一定的盘缠(路费)和安置费等,所以不少人愿意返乡。短短几年就有不少人返回故乡,其中以来自山西的移民居多。二是整治关厢,遣散游民。《明史·食货志》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为“关厢”,也就是泛指城门外两三里之内的居民聚集地。这些地区也是大量商贩和无业游民聚集地。从隆庆年间开始,朝廷令顺天府会同五城兵马指挥司整治关厢内外,并令所辖大兴、宛平二县配合,将整治重点锁定于永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关厢,因这四个城门处于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城门内外聚集的人员最多。特别是德外关厢,区域最大,居住人口最多。顺天府制定了相应整治政策:没有“京籍”者,须搬至离京百里之地;房子可以拆走,如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到一些补偿款;有“纳户执照”者(即工商执照),“营业者不得超过五人,超者裁之”。经过几年的整治,到万历初期,各关厢内外居民大为减少。

清代前期,由于民族压迫,京畿圈地,土地兼并及自然灾害等,有大量破产农民等不断涌入北京谋取生计,致使京城人口迅速增加。清代首先对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来人口实行严格控制,按流寓人口编定保甲。租住民房的客民,必须有切实可靠的保人,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以房管人。“官府按月点卯,酌量分定日期,俾得逐一查照循环号簿,详细诘问,毋许容留来历不明之人。”其次就是遣散流民回原籍。雍正初年提出“就食京师流民,清查口数,资送回籍”,此后又规定:“闲散游荡,立宜摈逐。惟候补、候造之人,读书之人,贸易生理之人,方可听其在北京居住。”直省人民不得入居京师,便滞留、占籍于宛、大二县,造成“顺天大、宛两县,土著甚少,各省人民来京,居住稍久,遂尔占籍”的现象。这一方面限制了外城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另一方面却加速了大、宛二县人口的机械增长。

不过,乾隆中期之后,清政府限制直省人口占籍京师的政策明显改变。乾隆初年,乾隆帝即认识到,“流民资送势亦有所难行,不如听其自为觅食谋生”。这是清政府对资送流民问题认识上的重要变化。至咸丰年间,据《清文宗圣训》载:“流民中谋生者,多系故土并无田庐依倚之人,而必抑令复还,即还其故乡,仍一无业之人耳。”据此推断,自乾隆中期开始,即逐步放松了对流民的驱逐,也就造成了流民在京谋取职业、占籍北京外城的机会。当时,除京畿移民之外,来自山东、山西以至南京等地的谋生者颇多。

清代限制致仕官员胥吏寄籍京城,鼓励返乡养老

清代还有一项针对特定官员胥吏群体的疏解措施。康熙中期规定,凡京官革职、休致、解任,严催起程。后来虽对解任、休致、丁忧官有所其自便的宽容政策,但事实上囿于成例,即使留居京师,亦多占籍大、宛二县。故至乾隆中,“大、宛等县,多士云集,土著寄居,不免搀杂”。至于各部院衙门书吏,五年役满考职后,即严催回籍;若潜匿京城或私自来京均要问罪,遂成为一项制度。

清朝退休制度规定,年满60岁的官员即可退休。退休官员一般均回原籍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但不少人不愿离京返乡。如,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陈宏谋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病且年事已高辞官,但想留在京城久居。乾隆皇帝亲自劝其返乡,并设酒席为其饯行,同时令其回乡所经过之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料理护行。陈宏谋深感皇恩浩荡,10日后带着家眷及佣人30余口返乡。乾隆帝此举使不少退职、辞职官员打消了留京久居的念头,纷纷离京返乡。这些出自政治原因的政策,同样减缓了京师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明清时期北京城市人口的疏解之策,有效缓解了城市承载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今天我们疏解北京人口,尤其是城区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要明确人口疏解的重点群体。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尊崇“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商业人口相对较少。作为皇城帝都,明清时期拱卫京城的驻军兵力占京城人口的比例逐渐加重,这成为供养压力的重要因素。如今的北京,与首都定位不相匹配的功能繁多,相应的人口承载压力过大、过重,因此要突出去除非首都功能,以产业疏解带动重点人群疏解。二是要坚持人口疏解的有效路径。对于人口疏解中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要敢于坚持,不能朝令夕改,不能畏于权贵、因人而异。如对于大批京官革职、退休、卸任,应形成鼓励返乡养老、减少久居或寄籍北京的机制,还应当上行下效,形成自觉的习惯和风气。三是统筹人口疏解的区域协同。古有京城(顺天府)与京畿等地区的协同配合,今有建立行政副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搞好区域联动,方能真正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北京人口适度承载,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