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70611▲◆★●■☆ 

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 

http://www.CRNTT.com

用发展眼光评判“一国两制”在港实践20年★★

http://news.stnn.cc/hongkong/2017/0611/439006.shtml

国民党路线变化影响国共互信关系

http://news.stnn.cc/lays/2017/0531/436081.shtml

美媒 中东断交纷争考验中国外交★★

http://news.stnn.cc/hwmtkzg/2017/0610/438939.shtml

用发展眼光评判“一国两制”在港实践20年★★

http://news.stnn.cc/hongkong/2017/0611/439006.shtml

中国9年”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 大超市赚得钵满盆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44.html

纽约时报醋意大发:中国在非洲修铁路 撞死10只大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54.html

外媒揭秘纽约无窗摩天大楼:隐藏美监听基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34.html

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 

http://www.CRNTT.com

2017-06-09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今日例行記者會。針對美國務院日前發表了名為“香港重要情況綜述”的涉港文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相關問題,華春瑩指出,“美方發表有關涉港文件,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對此我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要求美方在涉港問題上謹言慎行。”

以下為發布會全文:

作為2017年金磚國家主席國,中方將於6月14日至15日在山東青島舉行金磚國家協調人第二次會議。這次會議將由中方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李保東副外長主持,其他金磚國家協調人、副協調人及新開發銀行代表將出席會議。金磚國家協調人是統籌推進領導人會晤籌備工作的主渠道。青島協調人會議將重點討論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預期成果等問題。

問:朝鮮今早在京畿道一帶朝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疑似地對艦導彈等飛行物,此舉是否違反安理會相關規定?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媒體的報道對於今天上午發射物的性質有不同說法。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朝鮮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活動有明確規定。在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都應保持克制,不要做相互刺激、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各方都應共同努力,為緩和緊張局勢、保持地區穩定作出積極努力。

問:美國國防部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在全球擴張軍事能力,最有可能尋求在與中國長期友好和擁有相似戰略利益的國家建設更多軍事基地,如巴基斯坦。中方對此有何回應?你認為報告準確度如何?

答:昨天,我已就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有關報告原則性地表述了中方立場,也對這份報告稱中國可能在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建更多軍事基地的說法作出初步回應。我想講的是,美方有關報告罔顧事實,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冷戰思維。希望美方能夠客觀和理性地看待中國軍事發展,不要年複一年發表有關報告,應該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係和中美兩軍關係的穩定發展。

任何客觀公正、不帶偏見的人看美國防部這份報告時,都會發現其中的很多矛盾或漏洞。比如,如果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必要的建設和部署必要的防禦設施都算是所謂的“脅迫”,我們想問問美軍方人士,怎麼看待美長期以來在南海以及周邊地區強化軍事部署,頻繁搞抵近軍事偵察及大量針對性很強的軍演?美方這種行為又算是什麼呢?據報道,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有幾百個海外軍事基地,十多艘航母,而且軍費還將繼續增長,但是美方卻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說三道四,指手劃腳,這讓我們想起中方的一句成語,“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中國在吉布提建後勤保障設施,這主要是用於中國軍隊執行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的休整補給保障。這是中國更好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需要,符合包括美方在內的各國利益。相信中美雙方能夠在維護世界和平等領域攜手合作,和諧共處。

我們希望美國軍方有關人士能夠摒棄冷戰思維,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發展,包括中國正常的、合理的、必要的國防建設。

問:據報道,6月7日下午,一架緬甸軍機在緬南部失聯,機上共有100餘人,目前緬軍方正開展相關搜尋工作。緬甸國防軍司令部8日上午發布消息表示,已發現部分乘客遺體和飛機殘骸。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會協助緬方進行搜救?

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緬方遭遇這起不幸事件表示深切慰問,對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中方願根據緬方的願望和需要,為後續工作提供必要協助。

大家可能已經看到了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發表的聲明。中航技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將全力協助緬方進行事故調查等相關工作。

問:據報道,6月7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市同時發生兩起恐怖襲擊事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強烈譴責這次恐怖襲擊事件,向無辜遇難者表示哀悼,對無辜遇難者家屬和傷者表示慰問。

中國在反對恐怖主義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反恐合作,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經中國駐伊朗使館核實,截至目前,沒有收到有中國公民在事件中傷亡的報告。

問:韓方宣布暫停部署“薩德”。這是否將使中國和俄羅斯採取新的措施,比如在“北方四島”部署反導或其他軍事系統向韓國施壓?

答: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立場是堅定和明確的。

追問:中俄是否會就反對“薩德”部署採取更多具體行動或方案?

答:我們多次表示,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不僅無助於半島核問題的解決,也將損害地區戰略平衡。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方面有高度共識和共同利益,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問:據韓聯社等媒體報道,韓國外長提名人康京和在國會稱,對朝制裁和施壓應成為促進半島無核化的手段而非目的。在制裁的同時,她將致力於重啟與朝對話。中方對此作何回應?

答:我們注意到康京和女士的這一表態。的確,中方多次表示,施壓和制裁都只是手段,絕非目的。各方努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半島核問題,維護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穩定。

當前半島形勢高度複雜敏感,正處在一個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近期,包括美韓在內的有關方都表達了希望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問題的意願,我們認為這些積極動向值得各方認真對待。機會來之不易,也可能稍縱即逝。中方支持朝韓雙方加強接觸,增進交流,改善相互關係,推進和解合作。支持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平衡地解決各自合理關切,特別是直接當事方應盡快作出政治決斷,展現誠意,共同探索並努力找到重啟談判的突破口。希望各方都能積極認真考慮並積極回應中方提出的“雙軌並行”思路和“雙暫停”倡議,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善意取代敵意,以信任取代猜忌,給複談以機會,給和平以希望。

問:美國務院日前發表了名為“香港重要情況綜述”的涉港文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得到切實貫徹落實,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充分的權利和自由,這是任何客觀和不帶偏見的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中國政府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不會變。

我想強調,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美方發表有關涉港文件,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對此我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要求美方在涉港問題上謹言慎行。(來源:人民網)▲◆★●■☆

 

用发展眼光评判“一国两制”在港实践20年★★

http://news.stnn.cc/hongkong/2017/0611/439006.shtml

2017-06-11 星岛环球网

中联办主任张晓明10日在“王叔文、肖蔚云、许崇德与基本法理论的奠基与发展——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二十周年”研讨会上发言。图片来源:与会者供图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10日在一场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研讨会上表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政治实践,在发展过程中碰到挫折在所难免。评判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要有发展的眼光,首先要看到它从创造性构想变成深根的现实。他重申张德江委员长上个月的重要讲话是正本清源,凸显了中央对基本法的话语权,并呼吁法律学者加强研究,提高基本法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告慰老一辈基本法理论的奠基者。

据大公网报道,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承办的“王叔文、肖蔚云、许崇德与基本法理论的奠基与发展——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二十周年”研讨会,10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除张晓明外,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委乔晓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港澳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冯巍,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中联办法律部部长、港澳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等重量级嘉宾出席。研讨会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主持。

张晓明发言时首先回忆了自己与王叔文、肖蔚云、许崇德三位法学前辈交往的经歷,并高度评价三位法学家在基本法制定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香港即将迎接回归祖国20周年,评判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需要有全局的、歷史的、发展的眼光。首先要看到“一国两制”从创造性构想变成深根的现实,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阶段性成功,同时又要想到,任何新鲜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何况“一国两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政治实践。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甚至碰到一些挫折,都是正常的,在所难免。

张晓明强调,我们要有对新事物发展规律,及其实践探索的过程应有的尊重,在把握好“一国两制”实践大方向,守住原则底线的同时,更要有自主支持、战略耐力和适度包容。事实上,香港回归以来出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最终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这本身已经恰恰显示出“一国两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显示出基本法的科学性、适应性及制度韧性,而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就是实践到理论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张晓明续说,张德江委员长上个月在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回顾了香港基本法制定和实践的不凡歷程,深刻总结基本法的经验,及贯彻实施“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立法的决心。其中张德江委员长关于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实行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等重大问题的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及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凸显了中央在基本法有关问题上的话语权,产生了正本清源、凝聚共识的社会效应。而这些重要观点和权威论述,正是在王叔文、肖蔚云、许崇德等一批法学家所做的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炼而成的。

他最后指出,展望未来,应该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法学家和法律研究者的政治信仰、法治信念,加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研究,提高基本法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国家对港澳的治理能力,从而促进港澳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对王叔文、肖蔚云、许崇德等基本法理论奠基者们最好的告慰。”▲◆★●■☆

 

国民党路线变化影响国共互信关系

http://news.stnn.cc/lays/2017/0531/436081.shtml

2017-05-31星岛环球网:星岛环球网消息:中评社香港5月28日电,诚如预期,吴敦义在中国国民党20日举行的党主席选举中当选为新任党主席。统计显示,吴敦义得票率为52.24%,远超过谋求连任的现任党主席洪秀柱。吴敦义胜选原因多元,但根本的也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吴敦义的“一中各表”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主张比较符合当前国民党多数党员的取向,而且国民党多数党员以为这一定位与取向有助于国民党赢回政权。但是,正如我们从国共两党领导人在往来贺电遣词造句中看见的端倪,国民党路线的变化正削弱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基础,进而也将会影响到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

一、要求大陆“各表”,路线变化

吴敦义在回电中称“在1992年双方达成‘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它的涵义,双方同意用口头声明方式作各自表述’的共同基础上,历经多年努力,推动制度化协商,签署多项协定,从紧张对立到和平发展,成效有目共睹。显然,吴敦义是在延续马英九“一中各表”。不仅如此,较之于当年马英九的回电,吴敦义显然更是刻意在凸显和强调“各表”部分,要求大陆接受“各表”(把“各表”作为“九二共识”的共识部分)。吴敦义的这种回电诉求是可以理解的,他是在表达当前台湾多数国民党党员的主张与诉求。经过两岸实力的消长变化,国民党多数党员早已认为统一大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在偏安台湾中寻求执政权成为主流意见。此外,近20年来,“两岸两国论”在台湾通过教育、宣传与政治运作已成为主流民意、认知与认同,这无疑也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国民党党员在两岸关系性质上的偏向与诉求。也因此,抱持“一中各表”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主张并凸显与强调“各表”的吴敦义在党主席竞选中能够高票当选。其实,这场选举之争,被外界广泛视为国民党的路线之争。吴敦义回电凸显与强调“各表”,并高票当选,表明国民党路线正在发生显着变化,独台偏安可能将会成为国民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两岸政治主张。

二、回避大陆期待,消极“反独”

正是由于当下台湾普遍民意持两岸两国的认知、认同与诉求,国民党党员在两岸关系性质上的偏向与诉求的变化,以及国民党路线向独台偏安方向的调整,因此,吴敦义在回电中对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中提及的反对台独等的期待,要么打折扣回应,要么避而不谈。吴敦义等抱持“一中各表”、主张独台偏安的国民党党员认为,当下台湾普遍民意持两岸两国的认知与立场,国民党若高调反对台独,总体上是不利于国民党赢得选票,夺回政权的。可以预期,在重新拿回执政权之前,国民党将不太会在反对台独方面有所作为的。事实上,即便在马英九当局期间,国民党也没有抓住完全执政的条件在台湾社会内部利用执政资源开展反对台独的工作。例如,马英九当局没有在第一时间抓住普遍民意的支持与完全执政的条件及时废除台独课纲。结果,台湾社会民意继续绿化,不仅日益制约马英九当局施政,而且致使国民党路线变化。

三、国共两党互信基础正受到削弱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原则与框架,特别是在当前抱持两岸两国论并大搞柔性台独的民进党执政台湾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更是把反对台独工作作为对台工作的两大面向之一(另一面向是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国共产党也期望台湾社会内部蓝营各界特别是国民党也力所能及地肩负起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政治责任。能否抱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原则与框架,能否坚定不移地反对台独,这是中国共产党确认台湾各党派统独性质的根本标准,也是决定党际互信有无及互信强弱的根本基础。如果国民党果真进行上述路线调整与消极反独,那么在其完全放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原则与框架之前,即便不会被划归为独台,也必将因其消极反独而严重削弱国共两党互信的基础。

四、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将受到影响

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与发展与台湾各党派关系的关系,是依据各党派对两岸关系性质的主张与作为而定。国共两党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阶段因两党不同的政治路线而跌宕起伏,但因两党都坚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原则与框架并反对分裂领土与主权而为兄弟之争,也曾经合作与共。而今,如果国民党为求选票与执政而一味顺应当下抱持两岸两国论的所谓的台湾普遍民意,而在政治上拿香跟拜(认同所谓“中华民国”在台湾,甚至认同“中华民国”是台湾),在行动上无所作为(消极反对台独,甚至不作为),那么,在政治互信基础削弱甚至完全摧毁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关系的性质与发展必将受到相应的冲击。

(本文作者唐永红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经济平台执行长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美媒 中东断交纷争考验中国外交★★

http://news.stnn.cc/hwmtkzg/2017/0610/438939.shtml

2017-06-10 星岛环球网: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8日刊发石婷的文章《卡塔尔对峙考验中国在沙特-伊朗对抗上的中立》称,近日,关于让伊朗加入总部在北京的合作集团的谈判突出表明,中国试图避免在中东日益激烈的教派危机中选边站时所面临的挑战。

文章称,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和俄罗斯联合领导的一个集团。8日开始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它将考虑是否吸纳伊朗。该组织的成员国身份将有助于德黑兰加强与莫斯科和北京的联系。

文章称,中国一直在设法向伊朗的对手沙特阿拉伯保证,中国在区域性争斗中长期处于中立。5日上午,在沙特的带头下,4个阿拉伯国家与卡塔尔断绝了贸易和外交关系,这似乎是对后者与伊朗保持联系的惩罚。美国总统特朗普后来在推特中对此举表示支持。

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问题高级分析师蒂莫西·希思说:“伊朗受到美国支持下的沙特联盟的压力,它可能会将中国看作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伙伴。日益严重的风险是,沙特与伊朗的对抗有可能会演变成中美在中东竞争影响力的代理人交锋。”

文章称,两国对于中国旨在扩大其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努力都至关重要。沙特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国,而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中心。

特朗普上个月把沙特作为其任职后海外出访的第一站。特朗普敦促各国孤立伊朗,因为他说该国支持恐怖主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最近的事件影响了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惠来5日重申,中国欢迎并支持伊朗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愿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李国富表示,中国将尽最大努力维护不干涉的原则立场,力图通过外交活动给冲突降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日表示,中方希望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维护团结,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问题资深分析师阿里·瓦埃兹表示,中国与波斯湾裂痕两侧的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沙特国王萨勒曼今年3月访问北京,回国时带着价值650亿美元的经济和贸易协议。伊朗是最早热情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上个月还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既不能疏远它们,也不大可能被它们疏远,”瓦埃兹说,“贸易高于一切。”▲◆★●■☆

 

中国9年”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 大超市赚得钵满盆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44.html

人民日报 2017-06-10: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将塑料袋“绳之以令”。

“您需要塑料袋吗?两毛!”这就是实施9年的“限塑令”吗?

两头蒜、一个西红柿、几个小芒果……别看笔者就买了这么点东西,超市导购依然尽职尽责地用透明手撕连卷塑料袋将它们分类装好、称重、贴价签。结账时,收银员还会问一句:您需要塑料袋吗?大部分人都选择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然后窸窸窣窣地装好物品走人。

您还记得吗?9年前的“六一”不仅是儿童节,更是“限塑令”实施的日子。这份“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9年过去了,“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甚至让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钵满盆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还有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付款时扫码关注,就能免费得“袋”。

塑料袋为何屡禁不止?

首先,其“替代品”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颜值”始终没有显著提升,不仅价格更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装完商品还可以装垃圾,哪怕要为此支付点小钱,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

其次,监管不力,让“限塑令”空有其名。想当初,超市、菜市场几乎天天有人检查政策的执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随着时间推移,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最后,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餐厅“打包”剩菜、在线或线下购物,是否也应听“令”行事?就拿快递过度包装问题来说,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但回收率不足10%。缺乏明文规定的灰色空间,给了塑料袋继续泛滥的机会。

“限塑令”落空的背后,是白色污染卷土重来。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而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很多超薄塑料袋既没有质量安全标识,也没有可降解标识,若被随意丢弃或不经处理进行填埋,可能200年也无法降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质和水体造成极大危害。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环境污染,塑料袋还会产生看不见的“精神污染”——如果家里的大人购物时总是买塑料袋,孩子们又如何养成自觉使用环保袋的习惯?如果身边的污染我们都视而不见,将来又如何治理更困难、更棘手的环境问题?

往昔那些布袋子、菜篮子,实际并没过时,依然能用并且好用,只是大家的观念被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裹挟着向前冲,认为限塑“很麻烦”“没必要”。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滥用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脚踏实地出硬招,减用、限用塑料袋。

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既然“限塑令”当初由政府推行,就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觉来实现。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出狠招、抓落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

二要“疏”,让政令更加接地气。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塑料袋薄利多销,如果适当涨价,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如果通过政府补贴,在超市等地对使用环保袋的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也许能鼓励更多人养成随身携“袋”的好习惯。此外,作为替代品的环保袋大都又贵又笨重。如果能利用新材料技术,做到平价又便携,相信不少人会为其转身。

最后,无论是堵还是疏,都离不开公众意识的转变。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限塑令”的本意不是添麻烦,而是可持续。这是个长期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希望未来,“限塑”能从政令变为习惯。▲◆★●■☆

 

纽约时报醋意大发:中国在非洲修铁路 撞死10只大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54.html

火星方阵 2017-06-10:美国在全世界杀人放火,中国在全世界修桥补路,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中国制造”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令肯尼亚这个东非国家兴奋不已,美国人却不高兴了。纽约时报9日刊发《中资建造的天价铁路,肯尼亚人感叹太疯狂》一文,透着一股浓浓的酸醋味。

该文称,“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内罗毕—蒙巴萨项目提供了大约90%的资金。这项贷款令肯尼亚的债务比国内产值高出50%,而且修建这条铁路需要从中国进口物资,这也令人们对肯尼亚与中国日益恶化的贸易不平衡心存担忧”,“它的疯狂之处在于,在肯雅塔及其集团下台很久后,一代又一代人将仍和中国拴在一起。”

该文还称,“由于成本巨大,且偿还中国贷款的任务同等艰巨,一些肯尼亚人给这条铁路起了个绰号:2号疯狂铁路——一条英国殖民时期造价不菲、导致数千劳工丧命的铁路。”

该文还把一些细节作为攻击中国的证据,“车上的小册子用的是中文,部分工作人员穿的制服是红色和金色——中国国旗的颜色。”“就连火车上的音乐都不是肯尼亚的。”“最惊讶的是在蒙巴萨站看到了一尊毛泽东雕塑。(那其实是15世纪航海到达东非的中国探险家郑和。)”

只要是中国制造、中国理念、中国援助等等,都会招至美欧日媒体的质疑、抹黑。上个月中国铁路在非洲的新旗舰店刚开张,一些英国媒体质疑:“这不过是另一条‘疯狂铁路’”。

当时肯尼亚媒体批驳道,“蒙内铁路项目在建设期间,为肯尼亚创造累计创造3.8万个工作岗位,推动肯尼亚GDP增长1.5%,当地雇员占总员工比例约90%。项目建成后,肯尼亚物流成本可以降低40%。”“曾经乘着火车奔向独立的肯尼亚,如今期待崭新的‘中国制造’铁路助其实现经济腾飞。”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同样的味道,真要让肯尼亚的媒体好好上一课。

看看当年英国人修造的“疯狂铁路”吧。从1896年修建开始到1901年铁路竣工,共有2493名铁路工人死亡。他们多是死于当地部落袭击,疟疾、痢疾等传染病,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察沃的食人狮”,“每一英里米轨铁路,都是由四条铁路工人的生命铺就。”

纽约时报也说了几句中国人好话,“尽管存在此类疑虑,但如果不是中国的贷款和中国按时完工的良好记录,肯尼亚也不会建成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条新铁路——上一条铁路是英国在1901年修建的。这条铁路施工耗时不到四年。”,但又笔锋一转,“中国修建的这条铁路也不是没有争议。据非政府组织“拯救大象”(Save the Elephants)称,施工期间,至少10头大象被火车撞死。

一条英国殖民者修建的铁路,却最终帮助终结了殖民统治,这或许是肯尼亚的米轨铁路给历史留下的最大吊诡。英国在修路时是侵略者,中国则不是,中国不搞殖民,而是互利共赢。以前是“疯狂铁路”现在是“疯狂财路”,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和平与发展才是最基本的人权,西方人永远都不明白这一点。相比中国的实干,他们只会整天搞些标准奇异的排行榜来嘲弄他人,对其评头论足,彰显自己的优越。终有一天,狂妄自大会让他们跌落神坛,而“自由明珠”将是他们唯一的陪葬品。

中国做什么都不对,西方做什么都对,这就是西方媒体,明白这点就好了。我们永远都在帮助别人,宣扬和平,西方媒体一直都在质疑我们。不仅我们的工程要进驻非洲,我们的喉舌也要进驻非洲,不能让非洲的舆论被西方阵营掌握。▲◆★●■☆

 

外媒揭秘纽约无窗摩天大楼:隐藏美监听基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0/6303834.html

参考消息 2017-06-10: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座没有一扇窗户的摩天大楼。这似乎是一座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物,但它就真实地矗立在纽约托马斯大街33号。近日,美国影星汤姆·汉克斯被这座神秘大楼吓了一跳。汉克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大楼照片,并问道:“谁知道这座黑暗的大楼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6月4日报道称,这座大楼名义上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长途电话大厦,在1969年至1974年建成,由旧金山的建筑师约翰·卡尔·沃内基设计。沃内基与肯尼迪政府走得很近,因此被指派为遇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设计陵墓。在沃内基的所有作品中,这座没有窗户的大楼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

报道称,面对公众,它是AT&T的长途电话大厦,里面装的都是通信设备,但几个月前,美国“截击”网站公布了一项调查,曝光了隐藏在钢筋混凝土楼体内的秘密。

“截击”网站报道称,这座无窗大楼里隐藏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个重要监听基地。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带的这座29层大楼被国家安全局用作监听中心。国家安全局的大规模监听行动引发了极大争议,监听对象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至少38个国家,而这些被监听的国家中包括德国、日本、意大利、希腊和法国等美国的长期盟友。

1994年,《纽约时报》就曾在报道中指称无窗大楼是监听中心,并称该大楼可能是美国空前巨大的全球情报网络的重要一环,因为这里每天要接入1.75亿个电话。

报道称,斯诺登揭秘的资料显示,这座大楼在国家安全局监听计划中的代号是“TITANPOINTE”,用途是秘密监听中心,利用接收的海量电话、文传和网络数据进行间谍活动。

曾在大楼里工作过5年的罗杰·皮克拉斯说,大楼里运行着AT&T主要的电信数据处理中心,还设有AT&T的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另外,威瑞森电信公司也在该大楼内存放有一些设备。

报道称,这座没有窗户的29层大楼可以禁得起核爆炸的冲击,被认为是全美国最安全的建筑之一。但皮克拉斯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这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还经常有学生到此进行参观,组织活动。这样的地方能有多安全?

报道称,按照沃内基的最初设计,这座建筑高169米,一扇窗户也没有,地下还有3层。它能抵挡核爆炸冲击和辐射,食品、饮水和燃料储备可以满足1500人在两周时间内的生存需要。▲◆★●■☆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