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要落空★★★★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传统不会是单一的。用甲传统反乙传统,这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金克木

    ☆传统本身也要发展,既有昨天的传统,还有明天的传统。--冉淮舟

    ☆传统的变革必须借传统来讲行,这并非悖论,而是历史发展的通例。任何破坏传统发展连续性的做法都将危及传统本身和每一个体。--金忠明

    ☆传统既然是活的现实存在,而不只是某种表层的思想衣装,它便不是你想扔掉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李泽厚

    ☆在一种传统里长大的人不容易承认世界上还有其它不同的活法。--费孝通

今 日 看 点:2016-12–16▲◆★●■☆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要落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5/5847139.html

放言抛弃“一中政策” 只因川普要实现里根未竟之志?★★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4885.html

中国需要习近平主席这样强势的领导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3377.html

美军司令称已准备好在南海对抗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3975.html

中国一年内117篇论文被国际刊物撤稿 不仅是丢脸★★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5/5846690.html

“一中”问题交锋之际 中国先发制人回击特朗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5538.html

习近平大力反腐的同时推行经济改革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5745.html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要落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5/5847139.html

光明天下眼 2016-12-15:文/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

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日本山口县长门市,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安倍政府对普京此次对日本的访问期待以久,指望俄罗斯总统在访日期间会“突然同意将北方四岛还给日本”。如果说俄方对俄日双方领土问题的态度一直含混不清且充满不确定性,那么普京日前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则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俄方的定论”。普京说,两国不存在领土问题,是“日本单方面认为与俄罗斯存在领土纠纷”。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看来要落空 对安倍政府来说,此次普京访日的核心议题自然是日俄领土问题,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普京根本不愿与安倍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因为俄总统并不认为俄日之间存在领土纠纷。若在谈判中果真如此,安倍不仅失望,更将在国内政坛上陷入被动。安倍本以为在俄罗斯面临经济困境的背景下,俄政府会在领土问题上向日妥协,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但在普京做出上述明确表态之后,安倍不得不思考他谋划了近一年的针对俄罗斯的“一场大型外交行动”是否完全落空。

一场落空的“大计划”

事实上,安倍政府为了促成“北方四岛回归”的确花费了很大功夫。安倍不仅亲自前往俄罗斯南部城市与普京会面,说服华盛顿默许日本与俄频繁互动和加大经济合作,甚至还设立了“对俄经济领域合作大臣”的职位,并规划了涉及100多亿美元的8大对俄投资项目。

就在普京公开表示“俄日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的前一天,安倍仍在对日本民众说,他愿意举行元首会谈,“为日俄领土问题划上句号”。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看来要落空 舆论之所以认为俄日关系一直扑朔迷离、混乱不清,就是因为双方在决定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上,一直自说自话,各自表述。俄罗斯方面从未对任何人承诺将南千岛群岛中的四个岛屿归还日本。俄方认为,这四个岛屿按照所有国际法标准都是俄罗斯领土,是俄方的二战胜利成果。普京的高级外交政策顾问尤里·乌沙科夫日前表示,不要期望俄总统普京访日给俄日两国领土问题带来某种突破,“俄罗斯既没做好准备,也没有兴趣来解决这个长久的(领土)问题”。

此外,地缘政治也是令所谓“北方四岛回归”难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报道,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上个月在与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会谈时,被帕特鲁舍夫问到,如果俄方像1956年俄日联合声明中所载明的那样向日方移交两个岛屿,日本“是否会在岛上部署美军基地”。谷内回答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谷内的回答再次提醒俄方不要忘记日本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发展对日关系问题上,俄罗斯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美国因素。

俄日经济合作也难实现

在俄方看来,俄日关系实现“突破”的真正内涵是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其中包括北方四岛的开发合作项目。普京提出,俄日双方可以共同开发岛屿及扩大无需签证的人员往来。他强调,俄方愿意同日方在千岛群岛开展全面的经济合作。据俄罗斯外交部官员透露,普京访日后,俄日双方或将就双方在千岛群岛联合开展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条件进行谈判。“我们正在讨论在群岛上开展经济活动的可能性。”俄舆论认为,“共同开发”是化解俄日领土争端的最好方式。俄日双方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小心谨慎”地建立相互信任,从而让经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重心。

普京的表态让安倍崩溃,日本的一场大计划看来要落空 俄总统府早些时候透露的相关信息表明,俄日首脑会谈的主要内容离不开经济合作议题,如果不出意外,普京访日期间双方可能会签署三十几份经济合作协议。俄罗斯对日本加入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经济开发进程充满期待,但日本企业对向俄罗斯投资抱有多大信心仍然是个疑问。

据俄媒体报道,安倍政府的确为促进日俄经济合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不少工作,但日本企业似乎对安倍政府的努力并未做出相应的回应。俄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不能快速营建让日本企业满意的投资环境,日本企业向俄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放言抛弃“一中政策” 只因川普要实现里根未竟之志?★★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4885.html

RFI 2016-12-14: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时,美国已经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与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一年多了。里根承诺如果当选,他将恢复美国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但里根当政八年,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为什么呢?不是里根不想,而是他不得不那样做。

1978年12月16日清晨,美国驻台大使安克志突然到台湾总统蒋经国寓所,通知蒋经国,美国政府决定在1979年1月和中华民国断交,同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粗暴断交行为,此后一年多,美国政界和舆论界一直有批评卡特政府与台湾断交的声音。为消除这些声音,美国国会于1979年3月制定和通过了《台湾关系法》,规定美国有义务出售防御性武器给台湾。

但《台湾关系法》并未能消除批评的声音,这声音延续到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与台湾断交成为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的里根抨击谋求连任的民主党总统卡特的话题。里根承诺,如果他当选,将恢复美国与台湾的外交关系。这为风雨飘摇的台湾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然而没想到,里根当选后,不但没兑现诺言与台湾复交,反而在上任不久就和中国大陆签署《八一七公报》,明定对台军售要逐年减少,这对台湾犹如晴天霹雳。里根会为什么做出如此令台湾致命的决定呢,这背后有美国更大国家利益的考虑。

里根时代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崛起和强大、威胁西方民主阵营的时代,美苏军备竞赛如火如荼。里根政府为了击败苏联这个主要敌人,不得不承袭尼克松拉拢中国大陆这个次要敌人的政策,外交上向中国示好,也开始向中国提供军援,期望中国牵制苏联。

里根也理解台湾的处境,他做出“六项保证”安抚台湾,一再强调美台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台湾关系法》之上。并以转移技术的变通方式,帮助台湾提高生产军备的能力。台湾的成功级巡防舰、经国号战机都是当年变通的产物。

里根1989年卸任,苏联东欧集团在里根卸任后覆亡。里根任内最终未能兑现与台湾复交的承诺。如果里根在苏联覆亡后卸任,美台也许会复交,但历史没有“也许”。

30多年后的今天,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中台关系已经没有了苏联的因素,俄国成了美国的友邦,中国取代苏联成为对美国最大的威胁与侵害者。特朗普表示:“我完全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美国必须受到这个政策的束缚。”特朗普要让美国重回里根时代,那么是否包括兑现里根未曾兑现的承诺,恢复美国与台湾中华民国的邦交呢?美台断交后,台湾的中华民国遭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国”原则30多年的凌辱,美国似乎应该还台湾一个公道了。 ▲◆★●■☆

 

中国需要习近平主席这样强势的领导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3377.html

纽约时报 2016-12-14: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目前没有他将任命可能继任者的迹象,这暗示他可能会延长自己的任期。

中国需要习近平主席这样强势的领导人。只有坚定自信的国家元首才可以重组无效的官僚机构,让这个国家走上有意义的改革之路。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共产党一直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以确保领导层权力过渡的有序进行,防止毛式独裁再次出现。总书记的任期一共为10年,在任期接近一半时,他会在党内元老的帮助下提名继任者。也就是说,习近平需要在明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任命一个继任者。

以往总书记的任期到了这个时候,潜在继任者的名字已经出现了。但是这次既没有公开讨论,也没有继任者是谁的传闻。虽然有可能是习近平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挑选继任者,但也有迹象表明,他可能会打破惯例,在10年任期之后继续担任党总书记。

近几个月来,习近平把很多亲信提拔到了党和政府的关键位置上,以填补官员退休或清除政敌腾出的空位。他一直在整顿军队,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没有能够做过如此幅度的调整。

是什么让习近平相信他可以这样掌握权力?

首先,共产党章程对高层领导并没有明文设定任期限制。10年的期限只是个不成文的惯例。

习近平的反腐获得了民众的热烈支持。自2012年上台以来,他开展了一场大受欢迎的反贪腐运动,这是自1949年共产党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厉的反腐运动,有近190名省部级以上高级官员和成千上万腐败的地方官员遭到了惩处,从而改变了政治局面。

习近平也在重新塑造中国周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格局。他在南海领土争端上的坚定立场,为他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政治支持。

习近平没有强大的政敌。他利用反腐运动肃清了不忠的党内和军内领导人,同时也削弱了其他政治局常委的权力。

习近平缺少共产主义中国建政元勋的威望和资历。尽管中国公众似乎对一位强势的领导人表示欢迎,但恐怕也不会容忍持久的一人独裁统治,那会让人想到毛泽东。后者从1949年掌权,直至1976年去世。

公众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操纵。政府发现对网上的内容进行控制已经变得更加困难。抗议习近平及其政府的信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

习近平在人们心中的信誉取决于他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的最佳选择是解决权力的合法性,彻底改变共产党的治理体系。据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智库和宪法学者在就如何合法地延长习近平的执政时间展开秘密研究。包括曹思源在内的一些学者提议采取一种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国家主席选举制度。

这看起来或许未必能实现,但这样一个体系会为习近平继续执政提供合法性和公开的支持,这正是他所渴望的。没有选举赋予的合法性——哪怕以西方标准看是有缺陷的选举,他将不得不在2022年下台;或者,明目张胆地无视党的制度,把自己变成一名独裁者,始终生活在可能被推翻的恐惧之中。

在向一个选举制度的转变中,习近平可以在2022年任期结束时修改中国的宪法,加强国家主席的权力。一旦国家主席被赋予掌控政府和军队的权力,习近平就可以废除政治局常委会,摆脱党总书记的职衔,为一个新的获得授权的总统任期参加竞选。

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可以提名候选人,人大委员可以被赋予在竞争的激烈中选择国家主席的权力。(在目前的制度下,也是由人大委员选举国家主席,但那不过是走过场。)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改变会为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铺就道路。考虑到他受欢迎的程度和在党内的影响力,习近平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担任中国领导人的时间。

这样的一个制度可能与俄罗斯有瑕疵的总统选举制度有些类似——这或许对习近平有一定的吸引力,据说他对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紧握权力的能力颇为赞赏。但朝民主的方向迈出的任何一步,都是受欢迎的。▲◆★●■☆

 

美军司令称已准备好在南海对抗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3975.html

外交部网 2016-12-14

2016年1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今天在澳大利亚称,如果中国继续在南海采取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动,美方已做好准备在南海对抗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没有改变。当前,在中国和南海有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正趋于稳定,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希望美方能够恪守在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多做有助于促进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问: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称,台湾应增加军费以应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威胁。中方对上述言论有何评论?

答:中方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我们敦促美方恪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的承诺,谨慎、稳妥处理台湾问题,避免中美关系大局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问:中方在安理会对阿勒颇停火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中方是否认为当前阿勒颇局势是中方投票反对的结果?

答:关于中国在安理会的投票立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已经全面阐述了中方立场,我的同事在上周也已经做了补充和回应。

我想强调,中方在叙利亚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从事情的是非曲直及中国的一贯政策和立场来决定我们的投票立场。事实证明,叙利亚问题只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单方面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希望叙利亚局势能够尽快恢复和平稳定,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尽快重启叙人主导的和谈进程。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形成反恐合力。

问:阿勒颇地区在过去的24小时发生了激烈战斗。中方对阿勒颇最新局势有何评论?

答:中方对叙利亚部分地区,包括阿勒颇形势高度关注。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要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方向,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重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的轨道。中方多次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在恢复停火、政治和谈、合作反恐和人道救援四条轨道并行开展工作,同时要坚持发挥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尽快重启日内瓦和谈。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政治解决。

问:据报道,中方愿考虑向菲律宾方面提供包括轻型武器在内的援助,以帮助菲打击恐怖主义和贩毒行为。你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

答:前天我已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随着中菲关系的改善,中方愿同菲方恢复并加强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军事交流与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支持杜特尔特总统依法在国内采取的反恐和打击毒品犯罪的行动。

问:据报道,发改委不具名官员称,中方将惩罚美国汽车制造商垄断市场的行为。你能否证实并提供更多细节?有人认为,这是中方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有关涉台言论的报复行动。你对此怎么看?

答:我无法向你提供细节,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向主管部门去了解。作为原则,我们多次强调,中方欢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同时它们也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中国一年内117篇论文被国际刊物撤稿 不仅是丢脸★★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5/5846690.html

综合新闻 2016-12-15:2016年12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召开通报会,通报了2015-2016年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通报会披露,自2015年3月份开始,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等国际出版集团4批集中撤稿,涉及到中国作者论文117篇。其中有23篇被撤论文标注了科学基金资助,有5篇被撤论文被列入已获得资助的项目申请书中。

这些论文被撤销的主要原因是“同行评议涉嫌造假”。通俗地简单地说,就是学术造假。而这些论文作者,都是有身份的人。有医生、大学教习、研究员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更可怜的是,有些论文作者是专业论文造假公司帮助制造的。《南方周末》曾报导,一家名叫南京德亨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代笔公司,提供一篇SCI论文,从合同签订到发表文章需要一年时间,价格是64000美元,如果加急半年价格则是68000美元。有一位枪手,写出并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的论文达100多篇,算他个人一篇只赚3万美元(在造假产业链上,其他参与人也需要分些钱),也300多万美元了。300多万美元依现时的汇率,2000多万元人民币。

专业论文造假公司就是雇用一帮职业化写手,专门研究国际权威期刊的用稿风格,量身订制种种论文。这种论文造假公司有中国的,有国外的,也有中外合作的,不论哪种,“中国大陆客户”需求旺盛。2016年9月20日,美国论文抄袭监测网站PlagiarismWatch宣布,他们通过查重软件发现了一起中国论文造假事件,并且有充分证据显示,这是一起由论文造假公司和“掠夺性”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杂志默契合作的针对中国作者的“职业化”造假事件。被点名的巴西杂志《遗传学和分子研究》(简称GMR),2015年发表的中国学者文章达到1605篇,占总发表量的78.1%。

专业论文造假公司进行大批量代笔行为,那也就顾不得精细加工。GMR中至少11篇SCI论文,有着完全一模一样的实验图表。如果没有举报信,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很难识别,其中一个名为图表三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出场率更高达9次。

论文造假,在中国有着特殊的需求。其中最强烈的是职称评选需求。中国高级职称评选往往需要有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要求。其次是聘用考核要求,要你一年有N篇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被称作“任务”。再次是专业人员取得的政府或社会机构的科研项目,要求也是要将成果到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但是,许多人对此没有头绪,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花钱找枪手代劳。国际核心期刊要求非常严格,有人虽然曾经用掉半条命发表过自己的论文,已经对高水平的论文有了自己的经验,但面对职称、职业考评和科研项目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他们也只好选择向现实妥协。有人本来就是学术混混,既然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就是一种刚性的标准,那他们也就更愿意主动向专业论文造假公司购买论文。

国际核心期刊,对中国来说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自己也有些学术期刊,有些也被列为中国核心期刊,但非常尴尬的是没有一家中国学术期刊具有国际核心期刊的高度与信誉。在学界,在所谓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和其他期刊一样,早就玩坏了自己,让那些刊物在国际学界基本就不值一提了。因此,中国检验学术成果的最好办法就是看论文能不能在《自然》、《细胞》、《科学》这全球三大顶级杂志及被列入SC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名录的杂志发表。国际核心期刊与所谓中国核心期刊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家不讲情面,不看官职,不把金钱诱惑当回事,异常高傲、清高,学术至上,油水不进。

不过,国际核心期刊也有短板。由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论文,他们又爱死心眼与缺心眼,坚持每篇论文都要认真看,并做出正确评估,就十分烧脑子、磨时间。一些人专门研究他们的选稿标准与要求,主动迎合,精心编造而不是胡乱编造,把假的东西山寨得像真的一样,那些编辑不小心,也就上当了。

对付造假,国际核心期刊固然要不断提高编辑水平与断稿能力,但更有效的措施是对造假论文和无法实证论文作撤稿处理。这在国际学界,是最严厉的处罚。2014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小保方晴子的两篇论文被《自然》撤稿后,她的博士学位被早稻田大学取消。她的导师、具有国际声誉的日本著名细胞生物学专家笹井芳树为此羞愧难当,自杀身亡。但在山寨有理不丢人的中国,遇到这样的事,莫说自杀,当事人辞职的都很少。中国一直说要振兴科技,但在对待学术这个基本是非问题上,国际社会使用的是国际逻辑,中国使用的是中国逻辑,两者完全不一样。

2015年3月,英国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论文,其中41篇系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

2015年年8月,全球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出自中国学者之手。

2015年10月,爱思唯尔(Elsevier)撤销了9篇论文,9篇也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这三次撤稿风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同行评价涉嫌造假”,也就是审稿人邮箱是假冒的。

如此明白张胆、无所畏惧地学术造假,对中国学人的国际声誉损害不用多讲,小葱抖豆腐,一清二楚。这当然也是中国学界业态的一个真实面目,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总在欺诈,糊弄社会,也糊弄整个世界,在侮辱学术,在突破学人最起码的良知与底线。而这,又是不良制度倒逼产生的严重后果,有点逼良为倡的体制性野蛮。学术掺假水分太多了,他一定动摇真学人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反而变成学界的“傻子”,并且让他们失去应有机会和必要的科研资源。会做的不如会闹的,会闹的不如会吹的,会吹的不如会骗的,基本价值观扭曲变态了,那整体学术水平及真实性可想而知。

中国学界还有一个苦恼之处,就是信息流通不畅,对国际前沿科技走向、探索与交流信息的获取比较困难。比如google学术搜索等,已经是全球学者的关键数据库,但中国学者却很难有机会使用。学术研究,在起点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科技查新,以决定正确的研究方向。不然,你辛苦几年摸索出来的东西,人家早就有了,你的研究就很可能是白费几年时光,至多只起到对他人成果旁证的作用。实用科技方面,别人先有了,你后面跟上来,但人家的科技体制好,会立即取得国际专利,并且迅速生产转化。你跟在人家后面,则可能什么也不是,至多就在中国市场有点机会,但中国科技生产转化中的肠梗阻太多,收益有限。若是技术属于国外禁运类的,机会稍多些,但惯常的问题是技术升级跟不上。有些技术前几年还差不太大,过了几年,却又与人家拉了一大截。甚至像屠呦呦当年发表的青蒿素,原本中国领先于世界,却又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变成落后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一系列新专利与新产品市场,中国目前只主要起到原材料提供者的作用。

因之,中国科技虽然“捷报”频传,不断有了重大“突破”,填补了中国或世界的“空白”,不断有东西让欧美日“吓尿了”、“后悔了”、“眼红了”、“折服了”,但在整体科技水平上,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上,不说别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欧美日依然维持1990年代以来对中国的高科技与尖端武器禁运之策。若中国科技真提升到与他们比肩与接近的程度,或者有不少科技为中国独有,那种禁运早就被打破了。再看国际优秀学人,哪儿好哪儿去。他们主要的流向依然是美国。当然,比之于过去,中国现在要好很多了。海归多了,有些机构也引来了国际学人,有些成果确实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上的差距在那里,却又必须承认。你要强大,千万不可以仅仅强大在自己的幻觉之中。

本文写就时,又见到河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屠巧平和丈夫孟庆铭在假冒的《教育研究与试验》杂志发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路径新探》论文一事。屠巧平说,其丈夫想发论文评职称,想着她是教授,挂上她的名字好发表些,就把她的名字挂在了前面,为此他们交了1000元的版面费。就这个假期刊,令众多人上当,就在河南大学,就还有其他人。虽然假的,屠巧平还因此获得过商学院奖金5000元。事件被捅了出来,屠巧平认为自己与丈夫都是受害者,5000元退还学校,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职务被撤了,就没啥事了。由于舆论紧抓此事不放,学校或许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之类的。反正在中国,遇到如此丢脸的事,处罚基本都是罚洒三杯那种性质。从屠巧平这个案例来看,作假发表的论文,花1000元可得5000元及其他荣誉、收益,也挺划得来的。那些花六七万美元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假论文的人,同样会赚回来的。假论文、假学术,相关当事人仅从经济上来看,都有得赚,而且赚头可不少呢。那谁又是真正的冤大头呢?▲◆★●■☆

 

“一中”问题交锋之际 中国先发制人回击特朗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5538.html

多维 2016-12-14:在中美两国因“一中”问题交锋之际,中国政府机构突然宣布考虑处罚一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垄断行为,分析认为,此举是北京方面发出的一个警告,矛头直指特朗普。

综合媒体12月15日报道,中国监管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14日称,调查人员发现这家汽车制造商早在2014年就指示经销商固定价格。但在接受采访时拒绝说明是哪一家公司。

分析人士猜测,这一时机可能与特朗普支持台湾有某种关联。

《金融时报》称,此举是北京方面发出的一个警告,矛头指向给双边关系带来紧张的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领导的新一届行政当局。

特朗普公开质疑“一中”政策引发北京不满(图源:Reuters/VCG)

“政府选择了这个时机,因为现在是美中关系的一个过渡期,”北京分析师称“在那么多公司中挑出美国公司作为执法对象,说明中国正在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表明北京方面有能力控制贸易。”

此前,特朗普打破近40年的外交惯例,接听了台湾领导人蔡英文(Tsai Ing-wen)的道贺电话,此举引起北京方面不快。后者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紧接着,特朗普更进一步,质疑“一个中国”政策,美国正是按照这项政策在1979年撤销对台湾的外交承认,转而承认北京方面。中国作出回击,称该政策是两国关系的“基石”。

中国媒体也不断发出警告,《环球时报》更是建言政府不惜与美国硬碰硬,考虑武力收复台湾。▲◆★●■☆

 

习近平大力反腐的同时推行经济改革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14/5845745.html

英国媒体周三(12月14日)关注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与经济局面、特朗普的国务卿人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金融时报》该报记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认为,被冠以”核心”的习近平有两大任务:反腐和改革经济。

该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的腐败与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发生,腐败并没有阻碍财富的增长,相反二者一起并行,甚至相辅相成:腐败为增长加油,增长反过来为腐败注资。

作者写道:”然而问题是,在将大量贪官送进监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习近平的回答似乎更加列宁主义和更加市场化。但是这样的组合很有问题。”

文章认为,邓小平当年提倡权力下放是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别无他法。而今天,经济的复杂性使政治上的集中掌控更加不可行。

实际上,中央不可能控制所有机构的活动,也不能让这些机构向人民负责,因为这会毁掉共产党对权力的垄断。

文章预计,习近平将加强党纪与开放市场相结合的努力如果不成功,当权者将面对更进一步的危机。

危机”不一定很快就来,但是最终肯定会来。”

美国国务卿人选提名雷克斯·蒂勒森

《卫报》周三网络版报道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雷克斯·蒂勒森出任国务卿,中国表示担忧。

北京方面担心,特朗普与克里姆林宫交好,可能是孤立中国大胆策略的一部分。

虽然蒂勒森自2008年来至少去过五次中国,但他与俄罗斯的关系、▲◆★●■☆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