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6-11–29▲◆★●■☆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一)★★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王岐山到场指导国监委三步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519.html

中国查扣新加坡装甲车关系重大 传递强硬警告信息★★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949.html

新加坡急于要回被港查扣装甲车 中方表态★★★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126/1464827.shtml

巴基斯坦同意俄使用瓜德尔港 俄欲加入中巴经济走廊★★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61128/1467198.shtml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一)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文章来源: 观察网 2016-11-27

不久前,美国刚刚结束了总统大选。然而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国内矛盾更多:经济需要提振,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严重,底层民众与政治“精英”的价值观分化等等。美国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问题?《人民日报》邀请相关专家撰文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于今天(11月27日)刊登系列文章,这几篇文章从国家治理、精英失势、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冷遇、经济学教学研究的倾向性、西方政治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等几方面对美国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观察者网特转载全文如下:

美国国家治理的深层矛盾(人民观察)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落幕。这次选举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现象,比如候选人背景改变,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主张存在差异等。这些现象引发人们对美国政治未来发展的思考。

此次参选的总统候选人,无论在年龄、精力、品质还是个人魅力上,都存在很多争议,而他们所面临的国内困难又很大。很多美国人担心领导人的能力能否胜任,如果不能的话,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国内政治衰退还要进一步加深。

政治学学者研究认为,有效的国家治理往往需要三个要素:一是政道,即政治价值观正确,并获得社会共识;二是人道,即治理人才能力强、品德高,能够担当领导重任;三是治道,即治理机制高效。用这三“道”来考察美国的政治现实,会看到什么样的状况呢?

主流价值观分化

政道体现的是国家治理的价值观。美国一向以拥有民主、自由、人权自居,以民治、民有、民享为傲,宣称这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和主流价值。但从这次大选可以看出,这些政治价值开始僵化变质,美国社会在价值共识上开始出现裂痕。

民主受到削弱。比如一些美国学者批评说,美国民众正在丧失民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选举被人操纵,还在于富人主导政治,民众的参与度逐渐下降。2011年9月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成为对美国民主的一个新注解。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甚至说,当下美国“属于1%,由1%控制,为了1%”。在自由价值方面,此次选举之前很多主流新闻媒体支持 希拉里,表明所谓新闻自由其实存在强烈的选择倾向。平等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较大进展,主要体现为黑人权利提高;但另一方面,在执法司法中又大量存在对少数族裔的歧视。

民治出现空心化。四年一次的总统、议员、州长等选举,实际上蜕变成“精英”政治,不受限制的政治献金成为左右总统选举以及州长、议员选举的关键。民有的价值一直停留在政治权力的选举权层面上,而政治的实际运作已被利益集团绑架。据统计,过去5年全美200家最热衷于政治活动的公司共花费58亿美元影响美国政策制定,并因此获得共计4.4万亿美元的经济回报。民享程度也在下降。在20世纪50至90年代,中产阶级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美国社会形成了所谓的橄榄型结构。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一进程发生了变化,少数财富集团越来越富,1%的富人占有美国40%的财富。中产阶级的资产在过去20年间非但没有增长,还大幅下滑。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中产阶层人口比例首次低于总人口的一半,中产阶层拥有的财富比例大幅下降,年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由1970年的62%下降至2014年的43%。

治理人才匮乏

美国在国家治理人才的选用上越来越平庸化,治国人才的质量和素质正在走下坡路。美国向来宣称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也并不缺乏国家治理人才。只是在选举政治的体制下,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标准被错位成了选票标准,谁会表演谁的选票就多,与德与才并无直接关系。

不可否认,美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政治制度,发挥着重大作用,从表面看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转与总统关系不大。例如,1800年到1900年先后有23任总统,其中不乏有才能的人。也有一些平庸的总统,但他们的执政并未妨碍美国发展。然而,政治有不同的周期。在国家正常发展的年代,平庸的总统也能混得下去;但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平庸领导人的错误决定,可能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害。

当前美国,国内面临重大改革,需要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一个能真正凝聚两党共识、推进变革的人,一个既能得到华尔街支持又能改善中产阶级状况的人。特朗普 是不是这样的人?人们有不同的答案。

当年, 奥巴马47岁当选总统,年轻气盛,高举变革旗帜,给美国政坛带来一丝新气象。8年过去,人们恍然如南柯一梦,发现一切都还是老样子。除了奥巴马多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和平奖,基本一切照旧。政治僵化照旧,政党对抗照旧,美国到处陈兵照旧,制造业空虚照旧,连喊得最凶的医疗改革也照旧。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改革,美国许多方面的状况还不如过去。

治理能力下降

有了好的价值导向与治理人才,还需要良好的治理能力、治理工具。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执行系统的执行能力、国家治理的各种工具手段等。

美国的治理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达到顶峰。但自那时起,美国就不断地犯错误,丧失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时机。先是 克林顿政府过度发展网络经济,同时在战略上过度挤压 俄罗斯,把俄罗斯逼成竞争对手;后是小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发动对阿战争、对伊战争;再到奥巴马政府错误地发动利比亚战争,推动颜色革命,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甚至公开派 航母到南海 挑衅中国主权。这一切错误决策的后果,在外交上导致中、俄与美关系紧张,客观上支持了中东激进伊斯兰势力的发展,经济上导致美国国内经济空心化,政治上导致国内两党的对立。

近年来,美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乏善可陈。美国每年把几千亿军费花在没有希望达到目标的中亚、中东和东亚等地。奥巴马也坦承,两党间的纷争在其任期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成为他的遗憾。奥巴马政府推行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亚太再平衡战略、大中东民主计划、恢复制造业的计划,可以说全都几近失败。美国2008年服务业比重达78%,制造业只占20%;到2014年,美国服务业的比重还是78%,制造业的比重几乎没有增加。美国人一直忧心忡忡的制造业流失、产业空心化、过于依赖金融服务业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同时,由于把重点放在对外扩张霸权上,国内急需的建设事业被严重延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每四年对国内基建状况评估一次,2013年得出的总成绩是D。

一个国家实现善治需要正确政治观念引领、优秀治理人才支撑以及运行有效的治理机制维持。这三个方面要综合发挥作用,哪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都会使国家治理出现偏差。现在美国国家治理可以说在这三方面都需要变革。从目前来看,特朗普的当选能否使这种状况有明显改善,还需要继续观察。(作者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精英”阶层的迷思(适势求是)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束,从特朗普的胜利可以看出世界的政治态势正在发生变化。从欧洲到美洲大陆,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 、反一体化的政治态度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反映到选举上,就是许多美国人高举民粹旗帜,喊出反全球化口号,排斥异己的国家利己主义政治主张得到很多人支持。这股风潮与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西方传统社会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靠高福利、反思二战、经济全球化支撑的战后资本主义体系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走向用选票向“精英”和特权阶层说不的阶段。希拉里的败选也印证了这一点。

2004年,美国现任国务卿克里与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那时克里的副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提出了“两个美国”的说法。他认为,美国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里:一个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的人的美国,另一个是仍需勤劳工作来维持生计的人的美国。“两个美国”实质就是一个富人的美国和一个穷人的美国,其背后是一个不平等的美国。希拉里和特朗普都是富人的美国的代言人,然而特朗普却是穷人的美国唯一可以选择的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反一体化的代言人,他是华盛顿“精英”和特权圈子的“局外人”。可以说,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上是“两个美国”的对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共同的特征。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在其所著的《逃离不平等》一书中分析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保持稳定,但80年代后增速降低。21世纪最初10年,增速降至0.7%,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2%和-3.6%,而后2011年就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而同期,美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70年代的0.406扩大到21世纪初的0.486。在经济增长趋缓而收入差距又扩大的情况下,被剥夺感和不平等感成为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反一体化政治态度背后的推手。“两个美国”始终存在,在经济发展情况好的时候,大部分人能从增量增长中获益,其矛盾并不明显;但当经济增长停滞而分配机制又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变革的想法会首先从青年人和底层民众中出现。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是蓝领工人,他们集中在本次选举的摇摆州即美国中西部传统工业区;而希拉里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富裕区和全球化受益人群,这正是当前“两个美国”在地域和阶层分布上的生动写照。

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至今犹在。8年时间过去,回头看,其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直接的反映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激进政治思想和行为。第一轮冲击大约发生在2008年到2012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希腊抗议通货紧缩罢工、游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发生了暴力激进行动,如“阿拉伯之春”;第二轮冲击随之在2012年中到2015年爆发,起点是英国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的骚乱,随后 乌克兰“广场革命”爆发、叙利亚内战开始等,表明经济危机的冲击效应进一步扩大,激进政治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扩展;第三轮冲击自2015年年底爆发,直接标志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激进政治思想和行为赢得社会大量支持,而且一些激进政治思想和行为的参与者通过既有的社会体系进入到了政权内部。

随着经济危机加深,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紧缩财政阶段,社会福利开支随之大幅减少且就业不振。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必然会对青年人和底层民众的政治思想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人的诉求得不到解决,他们对感受到的社会不平等必然会有改变的愿望。希拉里竞选的失败,既输在社会发展大气候,也输在个人长期浸染于特权圈子,更关键的是提不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方案。从这次选举可以看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二战以来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正确传统正在发生转变。(作者马峰,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报整版刊文:美国为什么遇到这么多问题?(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435.html

缺乏思想精神支撑(观察者说)

关于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很多学者和媒体都谈到共和、民主两党竞选人均无力提出像样的、能够激发民众政治热情的主张和施政纲领,却很少进一步分析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深刻原因。从美国社会的现实来看,政治“精英”以及受他们影响的一些民众在最近几十年里,仍然坚持比较单一和狭隘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观点,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更加重视政府适度调控的政策尤其是更多关照弱势群体的政策,多采取冷淡甚至敌视的态度。这是导致其参选者治国思想守旧、拿不出新的治理理念的重要原因。

冷战结束并没有终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思想的竞争,金融资本肆无忌惮扩张和中产阶级持续缩小促使美国人再次思考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性。比如,在此次总统竞选中,伯尼·桑德斯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的主张在美国大学生和其他青年人中激起热烈回应。许多人开始反思美国文化敌视和轻视社会主义的传统。桑德斯认为,经济生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还需要关照公共利益,在教育、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应更多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其实,桑德斯本人以及他的想法和政策建议很难用“主义”的语言去理解和表述,关注他开放务实的态度可能更为准确。

英美两位资深学者罗纳德·普雷斯顿和保罗·斯威齐,都曾对21世纪世界的经济走向提出独到见解。普雷斯顿主要研究经济伦理,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非不可以混合,混合二者可以成为更大限度改善公共福利的办法,也是人类在20世纪重要的思想突破。保罗·斯威齐通常被看作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一。他很早提出,混合国有制和私有制的经济模式是比较健康的。斯威齐当然也承认,美国历史上的社会改革和政府经济调控政策并不是要否定市场规律,而是希望对资本主义有所制约。斯威齐对华尔街金融投机在21世纪的加剧和采纳新型模式,较早就有警惕和批评。

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和运动长期在美国居于弱小地位。在2000年,利普塞特和马克斯两位美国学者出版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一书。在他们看来,与西欧和加拿大的情况相比,推行适度有力的政府经济调控在美国一直比较困难,容易受到阻遏,指令性经济和自由市场二者之间难以得到健康平衡。这一现象在政治上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的社会“精英”中,左翼人士和那些不同程度受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人,没有建立起影响力持久广泛的政党,没有实现与民众的密切沟通团结,也没有能够在主流政党内部发挥主导作用。这使得美国中低收入阶层对政策的影响力严重减弱,使得他们在科技进步和经济运作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候更容易遭受冲击和利益损失。此次美国总统竞选闹剧化的深层原因,恰恰就在于两党推出的竞选人都无法真正跳出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都不愿意严肃地探讨美国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根源:贫富分化的加剧和中产阶级的衰落已经使得社会再难选择新模式向前发展。

实际上,20世纪的历史可以证明,那些受到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美国从政者、学者,对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他们持续地推进了各项社会福利改革,帮助改善了美国劳工、黑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的生存状况。但是,时至今日,在私人资本有力控制下的美国高校尤其是其中的经济学科,长期敌视和排斥相对激进的社会思想。很多高校限制经济史教授的职位,把微观经济学当作研究和教学的主流。这不仅割断了经济学科与社会、道德和法律研究之间的联系,也导致一些真正思考社会问题解决之道的经济学观点很难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反映在选举上,无论特朗普还是希拉里都不能超越美国主流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局限,真正去关注和改善社会公平状况。(作者彭小瑜)

递减的制度效用(大势所趋)

今年6月英国出人意料的脱欧公投,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都在改变着以往一些人对美国和西方的美好看法。这些现象也让人感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生活正在发生变化。在经济上,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西方世界传统财富创造机制的活力正在下降,其自我修复机制也没有发挥多大效能;在政治上,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的扩张也受到限制,导致其霸权衰败。随着发展中国家取得群体性进步,全球力量对比正在改变,世界话语权正在部分地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人们开始发现,西方国家用来解决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那些知识体系和制度方案如选举民主、多党制、福利制度等已出现效用递减甚至破产的兆头,试图用西方的文化、价值、制度、理论来做路灯的时代也渐渐走到尽头。

西方国家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危机,就是传统的财富创造机制正在衰弱。自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以来,先是欧洲,然后是美国、 日本等,凭借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及在此背后的科技实力,是西方国家过去两百多年来的主要财富来源,由此形成了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和霸权统治。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优势地位逐步丧失、霸权衰败,主要原因是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国家不断进行产业转移,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内部实体经济越来越空心化。支撑西方政治、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被严重抽空。

西方世界以往用来解决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多问题的知识体系和政策措施,已日益显示出局限性。对于这一点,近年来西方内部的反思也日益增多。美国历史学研究者尼尔·弗格森在《西方的衰落》一书中说,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传统上构成西欧和北美支柱的四大制度优势,曾使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独领风骚,但如今它们都已陷入衰败之途。民主制度和福利制度合在一起,打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给后世子孙;市场已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扭曲,法治也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体现出人们的一种惰性。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近年也频繁撰文谈论美国制度的衰败。他指出,近30年来放松管制的金融资本主义已走到尽头,而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及福利制度也已疲态毕露。美国对外政策研究学者约翰·费弗也认为,资本主义已深陷危机,世界需要出现一位“现代马克思”。

谈论当代西方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的严重问题,并不是要否定西方文明的积极意义及其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西方文明的长处仍值得学习借鉴,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对西方文明不加辨别的盲从以及丧失批判与反思的能力。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的知识和制度体系继续发挥效用的能力有限,不仅难以解决西方国家自身内部的困难,对全球性问题更是应对乏力。从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观察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状况。应当承认,在20世纪西方国家曾发展起对其自身有效的民主制度。然而,这些民主制度能够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当时西方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在失去后者保障的情况下,民主制度运行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当代西方在经济发展停滞、财政状况不佳的境况下,民主体制的退化也就显而易见了。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盲目照搬西式民主,那么,别人今日之困境,必将成为自己明日之难题。

今天谈论西方文明的衰败,是不是对过往类似悲观看法的简单重复?百余年前,梁启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访问欧洲,在其根据所见所闻著述的《欧游心影录》一书中说到了欧洲文明的种种问题,并断言欧洲正走向没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梁启超的认识为什么错了?其实不难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破坏和颠覆西方国家的财富创造机制,其在工业上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能够再次发展起来。但今日西方国家的财富创造机制正在削弱,政治运行必然受到冲击。其文明衰落将如何化解,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作者郭树勇 、程亚文,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王岐山到场指导国监委三步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519.html

长安街知事 2016-11-27:冯小刚的大片,又与中纪委最新精神共振了。

一年前他主演《老炮儿》,在中纪委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发言人引用:《老炮儿》最精彩的一段是向中纪委举报,“我这不是报警,是举报”。这部电影里,群众把纪法分开给解释了,报警是法,举报是纪律。

一年后他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又赶上了大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电影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看上去各级官员并没有贪赃枉法那样的违纪行为,可上访群众偏不认同,还把事情越闹越大。原因很简单,面对群众来访,官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更多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是真正沉下心来真正给群众解决问题。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不作为。

不作为的问题,怎么破,谁来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给出了方向。王岐山书记近日在北京山西浙江调研时就说——

“成立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今后,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人来监督。巧合的是,电影中的官员人设——省长、市长、县长,恰恰都是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

事实上,比电影剧情信息量更大的,就是岐山书记的调研讲话。长安街知事APP发现,新华社刊发的报道千字文,已经大致点明了改革的路线图。这张路线图中,最关键的动作有三个。

2014年10月,黄晓薇空降山西任省纪委书记。此前,她的职务是监察部副部长。她在山西的打虎成绩有目共睹,而在当下,大家似乎对她的履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山西正是此次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之一。

近期,黄晓薇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新身份到省检察院调研,与有关同志就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研讨。

国家推进重大改革之前,一般都会采用试点的工作方法。试点的地区,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王岐山说,在北京、山西、浙江先行先试,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信任。党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纪委是专责,联系本地区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改革全面铺开和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实践基础。由此可见,试点地区是中央慎重选择的,肩负推开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试点,就必须有领导机构。王岐山的最新身份,是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领导下的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

陪同王岐山调研的有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杨晓渡,监察部副部长肖培、陈雍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山西、浙江、北京均已成立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委书记骆惠宁、夏宝龙、郭金龙分别担任所在省份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山西忻州、长治等地级市也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各项试点方案等工作正在准备进行中。

从试点机构设置上就能看出:党委担负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纪委是专责。

但凡谈到改革,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人的问题。因为一改革,就涉及到机构整合,一整合就涉及到队伍稳定。

那么,新组建的监察委员会,到底要整合哪些机构呢?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监察委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成立监察委,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也即是说,原先政府序列中监察局、预防腐败局的职能基本被监察委员会囊括在内。

在岐山书记调研的画面中,各地参会的领导人员主要有如下几位: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和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主责、专责领导自不用说。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省监察委员会,产生后又涉及人事安排,人大主任和组织部长自然要参加。政法委书记和检察长是两位关键人物,因为机构整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政法部分职能的转隶。

此前的制度设计中,反腐败机构涵盖党务(纪委)、行政(监察、腐败预防、审计)以及司法(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和职务犯罪预防)等机关。对于监察委员会职能的新设计,王岐山此次明确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成立监察委员会,作为监督执法机关与纪委合署办公;

二是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

三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试点工作作出有关决定后,试点地区先完成检察机关反贪等部门的转隶。谁在改革的盘子里,一目了然。

据财新网报道,改革试点启动后,山西省委组织部要求各级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预防等三个部门在改革期间人事冻结,干部调入调出和提拔全部停止;相关单位将上述三部门机构设置、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统计汇总后报省检察院。

省委专职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的情形,近年来已经逐渐减少。从检察机关职能调整角度来说,打虎女将黄晓薇此次兼任,对于推动改革试点、加快整合步伐定将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有小伙伴会问,这次改革,怎么很少见到法院院长出面。这个问题,《老炮儿》已经回答了:纪法分开。

转变职能、整合力量,绝不是简单地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增加人员。关键的关键在于:凡是有利于党的领导的就必须坚持和加强。也就是说,要通过改革,让监察委员会这个反腐败机构硬起来。

纪委硬不硬?正国级老虎都拿下了,能不硬么。国监委能不能硬?那就得看改革的制度设计了。

在当下的行政体系中,监察部门是政府组成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根据此次的改革方案,监察委员会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产生”这个词颇有意味。因为,在设置法、检两院的过程也用到了这个词。《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此外,监察委员会将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表述类似,监察委员会相对于现在的政府监察部门,站位是更高的。

熟悉我国法律的小伙伴一定知道,法、检是要在人代会上报告工作的,法、检部门的中高级领导人员也都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免,其独立性可见一斑。

值得关注的是,监察委员会产生后,党的领导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可以预见,未来试点地区的监察委将有望通过监督执法等来遏制权力滥用,通过与纪委合署办公来推动党纪与国法的紧密衔接;监察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与执法、司法机关有机衔接、相互制衡,实现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

简而言之,纪委监督全体党员,监察委员会监督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这就是一个填补监督盲点的动态平衡过程。

“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王书记的一句话道出推动改革的艰难之处。《我不是潘金莲》设置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多年后,因女主角李雪莲告状而丢官的县长偶遇李雪莲。李告诉他当年告状的真实原因,县长怔住了,一句话都没有说。事实上,当年李雪莲拦住他的车时,他一听是来告状的就欺骗李说自己不是县长,并迅速钻进政府大院躲起来。试想,当年如果县长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认真听听李的倾诉,或许自己就不会丢官,李也不会“闹了十年”。▲◆★●■☆

 

中国查扣新加坡装甲车关系重大 传递强硬警告信息★★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7/5803949.html

环球时报 2016-11-27:新加坡装甲车在香港被扣 背后隐藏有秘密(图)

“中国军方可能趁机窥探新加坡的尖端军事技术”——随着“香港海关扣留新加坡AV-81运兵装甲车”事件进入第五天,新加坡方面的焦虑越来越明显,《联合早报》27日提出这样的“担心”。26日,一则真假莫辨的消息在媒体中传开:新成立的香港“传真社”引述海关消息人士的话称,香港海关此次查扣新加坡装甲车,是因为得到中国内地执法机构的举报。“中国此举想传达何种信息?”这引发媒体疯狂猜测。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27日报导,新加坡国防部26日晚发表声明称,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APL商船打开供检查的集装箱已被香港海关密封,9辆装甲车及装备已移至香港海关在内河码头的仓库,这是个安全、出入受控制的地方。新加坡武装部队人员已抵达香港,他们26日与APL航运公司代表会面以检视相关情况,确保装甲运兵车及其装备放置在安全地方。

新加坡官方的声明显然不能平息媒体的猜疑。《联合早报》27日称,香港媒体日前发布的照片显示,香港海关人员不但近距离拍照,更亲自入车内检查,这令人担心新加坡军事机密或因此泄露。该媒体臆测,香港政府很明显不想让这批装甲车尽快运回新加坡,这批装甲车“很有可能被解放军驻港人员以检查为理由,获取内部参数”。报导称,AV-81是新加坡自主研发的王牌装备,性能良好,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青睐,今年3月才取得价值1亿多美元的合约,向美方提供13辆战车作测试用途。“以中国军方对美国尖端军事技术的高度兴趣,AV-81的技术细节肯定是解放军高层想要知道的。不少新加坡和台湾军方的军事通讯参数,也是中国极希望得到的情报资料。”文章还称,“如果中国军方接触过这批装甲车的内部,不但有可能损害新加坡的国防工业,亦会大大损害台湾、美国,甚至英国、澳大利亚等对新加坡军备的信任,这对新加坡的后果极为严重。”

“内地特工举报导致新加坡装甲车被扣”,香港“传真社”26日发文称,运载新加坡装甲车的货船抵港前,其实曾在中国厦门海天码头停靠,当时中国港口人员已发现船上载有军事车辆,香港海关在收到内地执法部门的綫报后採取行动。该消息人士还称,“新加坡如果想拿回这批装备,需要联繫中国外交部,此事已经被上报至北京,是否放行,香港当局已没有决定权。”《联合早报》27日称,香港海关23日扣押新加坡装甲车后曾称是在例行巡查时发现的,香港媒体新的爆料“引发外界揣测北京与这起事件的关联”。英国广播公司称,在香港《基本法》规定下,中国政府负责香港特区的国防与外交事务。不过目前各方声明均未提及北京是否参与处理此事。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直到1990年才与北京建交,但早在1970年代就与台北国民党政权低调合作开展“星光计划”,让新加坡士兵到台湾训练。

对于“传真社”的报导,香港《明报》27日引述香港军事评论员梁国梁的话表示,内地部门未必知道新加坡该批军备是否正式向港方申报,也不知货轮会否临时更改航线不停香港,如果内地方面有心指示香港执法,风险也很大。

“装甲风云,华星角力,港成磨心”香港《东方日报》27日以此为题报导称,这次事件可能涉及複杂的外交角力。新加坡与台湾关係密切,新加坡发展经验又获大陆推崇,因此新加坡长期在两岸之间扮演桥樑角色。大陆对星台军事交流密切虽然不高兴,但由于未将统一台湾放上议事日程,因此一直採取只眼开只眼闭的态度。时移势易,大陆国力崛起,而台湾蔡英文政府拒絶承认“九二共识”,新加坡又在南海争议中站在美日一边,于是北京过去能容忍的,现在恐怕已不能容忍。所以,装载星光部队军备的货轮以前可以在香港顺利通过,这次则被扣查。“新加坡方面低调处理,台湾则讳莫如深,相信必有把柄被抓住,好戏还在后头。”报导引用军事评论员马鼎盛的话称,事件已演变成外交风波,香港陷于两难局面,“接了一个烫手山芋”,但由于事件已曝光,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依法处理。

新加坡《海峡时报》26日认为,鉴于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年度会议将于下月初举行,这批装甲车将很快放行。新加坡隆道研究院研究员李气虹27日告诉《联合早报》,查扣事件发生在香港,而不是中国内地港口,显示中国政府欲保留“迴旋和缓冲的余地”,可避免新中直接对冲,却也能让新加坡难堪。他认为,中国政府其实希望新中关係这个大局不被动摇,但还是要给新加坡一个警告,以表达不满。香格里拉论坛高级研究员钟伟伦说,目前不能排除船运公司出现行政疏忽的可能性,但“也可能是中国隐约向新加坡发出一些外交信号”。他认为,从近期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领导人先后访华来看,北京在处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係上愈发自信,加上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亚太政策尚不明朗,现在正是中国发挥区域影响力的絶佳时机。钟伟伦提醒,“新加坡接下来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处理新中关係”。▲◆★●■☆

 

新加坡急于要回被港查扣装甲车 中方表态★★★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126/1464827.shtml

2016-11-26 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新加坡国防部25日称,新加坡军方已派出一个工作组前往香港,以确保在通过香港时被海关查扣的9辆装甲运兵车能回到新加坡。

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新加坡武装部队一批用于海外军训的装甲车和相关装备近日在经香港运回新加坡时被香港海关扣留。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25日报道,新加坡国防部在文告中说,一批用于海外军训,并没有装上弹药的武装部队轮式装甲运兵车及其装备,23日在香港海关的要求下,于葵涌货柜码头进行例常检查而“被延误”。文告并没有说明这次海外军训的地方,但香港媒体报道,12个装有9辆装甲车及其装备的集装箱是从台湾的高雄运往新加坡的。

据港媒报道,这批装甲车相关的集装箱据信是准备经香港转住新加坡,原本不打算卸货,但香港海关收到线报后到场检查,搜出装甲车等装备后,全部扣留调查。按香港《进出口(战略物品)规例》,若未向香港海关申请及取得进出口许可证,把战略物资运进或运出香港属于违法。

香港媒体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这可能是香港海关20年来查扣的最大一批战略物资。

另据报道,针对香港海关日前在一艘从台湾开往新加坡的货轮上查获多辆装甲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5日说,中方正在核实相关情况,并重申反对建交国与台湾进行军事交流与合作。

台湾“中央社”11月25日援引新加坡国防部24日的消息称,这些装备是新加坡部队在海外例行训练使用的装甲车,相关单位已配合香港海关并提供协助,让这批装甲车尽速回到新加坡。

中国外交部25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询问,台新之间建立长期军事合作且时常被公开讨论,这批装甲车被扣留和检查是否是北京下令?北京是否借此对台新军事关系表达不满?

耿爽说,我方已注意到有关报道,正在核实相关情况。他并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我建交国与台湾地区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包括军事交流与合作。”

据美联社11月25日报道,新加坡国防部25日称,新加坡军方已派出一个工作组前往香港,以确保在通过香港时被海关查扣的9辆装甲运兵车能回到新加坡。

新加坡国防部发表声明说,已经启程的该工作组是为了“处理”23日被香港海关扣押的、新加坡制造的八轮装甲车的“安全”问题。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这些装甲车曾在台湾用于军事训练,为了确保它们的放行,新加坡当局将需要与中国外交部联系。台湾与新加坡军队长期共同训练,这让北京感到愤怒。

报道认为,新加坡还在南中国海争端问题上惹恼中国。尽管并非争端当事国,新加坡却主张有关国家应遵守国际仲裁。有专家猜测中方会借此次查扣事件向新加坡施压,但中国国内军事专家认为中方并不愿因此让仲裁案重新成为话题。▲◆★●■☆

 

巴基斯坦同意俄使用瓜德尔港 俄欲加入中巴经济走廊★★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61128/1467198.shtml

2016-11-28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贾元熙

核心提示:继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之后,俄罗斯已经决定使用瓜德尔港来从事贸易。俄罗斯还希望加入中巴经济走廊来获得最大利益。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外媒称,由于俄罗斯展现出加入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意愿,巴基斯坦26日决定批准俄罗斯的一项请求,允许它使用瓜德尔港出口商品。

据印度《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了解情况的一名高级官员对吉奥新闻电视台说,继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之后,俄罗斯已经决定使用瓜德尔港来从事贸易。

报道称,俄罗斯还希望加入中巴经济走廊来获得最大利益。此外,据吉奥新闻电视台报道,俄罗斯希望同巴基斯坦发展战略防务关系。伊斯兰堡已经为俄罗斯使用瓜德尔港开了绿灯。

巴总理纳瓦兹·谢里夫说,很多国家希望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半个世界都将从该项目中获益。

他宣布将建造铁路和公路,铺设光缆,并建造1680公里长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以加强南亚和中亚的连通性,而此举是为了生活在本地区的世界约一半人口的福祉。

另据俄新社11月26日报道,巴基斯坦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鉴于莫斯科有意参与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项目,巴当局已同意俄罗斯使用瓜德尔港。

巴基斯坦《国际新闻》报网站报道称,在俄罗斯的里海邻国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申请使用瓜德尔港之后,俄也表达了相同愿望以便开展贸易活动。

俄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不久前到访伊斯兰堡并会见了巴情报及国防部门高层。博尔特尼科夫在会见时提出了加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请求。巴当局随后对俄使用瓜德尔港发出了积极信号。

报道称,目前正在土库曼斯坦进行为期两天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对俄罗斯有意加入中巴经济走廊表示欢迎。预计下个月两国将签署有关俄罗斯使用该港口的协议。

瓜德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关键节点。港口于2007年竣工,今年11月13日投入商业运营。港口归巴国有公司所有,由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管理。▲◆★●■☆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