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 中国研制大推力火箭/全面提升洲际攻击力 ★

今 日 看 点 : 2006-10-18
(01) ★中国研制大推力火箭 全面提升洲际攻击力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5/11737.html
(02) ★ 逐 鹿 伊 朗 中 美 俄 的 惊 天 大 交 易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5/10134.html
(03) ★ 联合国制裁/金正日龙虾美酒样样来 ★
http://www.zaobao.com/gj/gj061015_501.html
(04) ★ 中国组建公共卫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5
(05) ★ 欧盟欲开放伽利略卫星系统军事用途(组图)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0-15/0318404364.html
(06) ★ 朝鲜战争的胜负——志愿军解密文件 ★
http://junshi.daqi.com/bbs/00/827329.html
(07) ★ 国际战略评论:警惕“新冷战”在亚洲爆发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0-16/0922404643.html
(08) ★ 日本不敢与中国打东海战争的决定因素 ★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2006/1014/14368808.html
(09) ★ 台军在近大陆岛屿部署特种飞弹 据称美严重关切 ★
http://www.chinanews.com.cn/tw/twyw/news/2006/10-16/804660.shtml
(10) ★ 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 能推心置腹吗?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868


(01) ★ 中国研制大推力火箭 全面提升洲际攻击力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5/11737.html
WWW.MILCHINA.COM 加入日期2006-10-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2日上午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研制新一代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有分析称,这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太空军事技术以及洲际导弹技术的发展。(上为中国火箭资料图)
  孙来燕指出,目前新型运载火箭的直径是5米,中国的火箭直径一般都是3.35米,要能运载更重飞得更远,那么直径就要扩大,同时还指出,中国将要用新的发动机,因为运载火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发动机,中国过去五年研制了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还有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这些都是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孙来燕称中国发动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了二十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和五艘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发动机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顺利完成,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新一代通信卫星大平台的研制工作已完成,使用该平台的鑫诺二号通信卫星将于近期发射;透过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整体跃升,可以说,过去五年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孙来燕指出,在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 
  为了要达到此一目标,孙来燕表示,中国必须“研制新一代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他指出,虽然中国的航天取得重大成就,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能把九吨重的物体送到三四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也能把五吨重的卫星送到3.6万公里,在航天术语上,“我们叫地球静止轨道,也就是说这个卫星围绕地球的运转速度和地球的自转速度是一致的,这样通讯卫星始终对一个地点来传播信号。”
  孙来燕补充说,新一代的运载火箭研制成功以后,最大运载能力可以把25吨重的一个物体送到近地轨道,能够把14吨重的卫星送到地球静止轨道,“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运载能力有一个大的跃升”,届时,无论对目前研制的卫星、飞船,或是国际商业竞争,都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1958年,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开始兴建。1964年,中国第一枚载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发射,进入了七十千米高空,使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5年后,鉴于中程导弹、各种探空火箭、固体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试验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了必要的技术储备,中国一方面研制远程导弹,另一方面开始着手为发射人造卫星研制运载火箭。从此出现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与远程导弹相比,运载火箭有两项新的要求:一是要能飞出稠密大气层,二是必须达到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能在近地轨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种型号是长征1号,为三级火箭。它的第一级、第二级是在中远程导弹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来,采取这种措施不仅运载能力可以满足要求,成功的把握性大,而且可以保证进度,节省经费。长征1号的第三级是当时新研制的固体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能在六百千米高空实现点火。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轨道。长征1号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和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公开宣言。▲
(02) ★ 逐 鹿 伊 朗 中 美 俄 的 惊 天 大 交 易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5/10134.html
作者/黄鲨: 朝鲜核试过去几天了,大家对于朝核的分析越来越深入细致,联合国正为怎么制裁朝鲜讨价还价,各路人马不时放出些狠话,好不热闹。不过冷静一看朝鲜半岛恰恰是近期发生战争概率很低的地方。原因简单,因为在朝鲜各方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对峙状态,一方如果企图以战争方式破坏这个均势的话付出代价太大,而收益有限,不划算。
  伊核反而显得比较冷清,可是这只是表象,胡哥、小布和普京等巨头心里都明白,真正的交锋所在还是在伊核上面。
  为什么是伊朗?只为伊朗在能源、地源、海上运输、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太重要了,控制伊朗是美霸称霸全球的既定目标和必经之路,是操纵美国政治的能源、军火、犹太等各大特殊利益集团的共同的“最爱”。
  最近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大卫•林道夫在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披露,美国核动力航母“艾森豪威尔”号和与为它护航的巡洋舰、驱逐舰、攻击潜艇已于10月2日离开驻泊地,将于10月21日抵达伊朗附近海域。另一支由扫雷艇和其它舰只组成的第二支舰队也将在同一日期抵达。
  林道夫的军方消息来源称,在伊朗沿海集结美国海军力量是为了准备对伊朗发动空袭,空袭将不仅仅针对伊朗的核设施而且将打击伊朗军方的整个指挥控制体系。
  林道夫说,女记者拉里沙在在线出版物《网络杂志平台》上报道称,她的消息来源说高级领导人是在初步计划已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开始制订(作战)计划的细节的。
  美国这个记者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在美霸统治者心中,它们认为如果和伊朗继续僵持下去,美国霸权只能在损耗中不断衰落,所以虽然攻打伊朗所冒风险很大,美国人认为值得,有道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凡是打仗死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和移民子弟,而胜利了它们将真正的称霸世界。
  也许有人认为霉菌在伊拉克陷入泥潭没有精力进攻伊朗,那可低估了全球超霸的实力和决心了。首先,在军力上虽然美霸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有所损失,但是别的不说,你就看它上十个航母战斗群,如今哪个不完完好好的?连普通军舰都没损失掉一艘。
  其次,我们必须对美国当权者的思维有冷静深刻的认识。它们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和”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思维根深蒂固。它们善于谋划善于及时检讨战术和策略上的不足,但是除非碰得头破血流它们是不会对既定战略思想进行反省的。
  它们认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临的困境根本上不是因为它们打错了,而是打的不够,它们内心断定伊拉克的困局根源在于伊朗以及背后的中俄(主要也是通过伊朗)的干扰。所以他们日思夜想的都是怎么把伊朗搞掉。 它们认为伊朗搞掉了伊拉克的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而其他的一切也会好起来的。
  美霸知道伊朗背后有中俄支持,而且经过这两年的交锋发现中俄联合起来的确不好对付。那怎么办?美霸决定在和中俄进行斗争的同时也策划了几个巨大的交易—-无论是斗争还是交易都是为了独吞伊朗。
  交易的规则就是三方不直接出兵对方的主战场,而它给中俄准备的“肥肉”大体就是:
  对中国:倭寇的适度让步+必要时牺牲台湾省
  对俄罗斯:乌克兰的适度妥协+必要时牺牲格鲁吉亚
  美霸的算盘是以多个局部的退让换取全局的推进。只要实现了全局的推进,局部的利益损失慢慢也能收回来,好如意的算盘啊!
  明白了这点,就知道对朝金融制裁以及泰国军事政变等等都属于“虚晃一枪”。当然了这一枪可能是美霸晃的,也可能是中俄晃的。
  上面说那么多都是站在美霸的角度分析的,站在胡哥的角度该怎么应对呢?大家经常把国际斗争比喻成下棋,有些道理,如果同时以围棋和象棋的思维进行观察分析,那就更有道理了。
  首先,我们要看到我们和俄罗斯联合起来的实力是无法阻止美霸在伊朗这个全局方向的进攻冒险的(有这个动机吗?),而且美霸抛出来的交换条件(对倭寇的共管以及统一台湾省)对于我们来说诱惑的确巨大。俄罗斯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
  既然如此,我们的战略目标就很明了:第一、果敢的吃下美霸打算给我们交换的“肥肉”,这“肥肉”可不是随便吃的,美霸在里面肯定掺了沙子注了毒药(以便它日后夺回);第二、千方百计的迟滞美霸在伊朗方向的推进,具体措施和力度要看形势发展了,不过我建议在军事支持伊朗方面要更大胆点,同时考虑以经济交流的方式向伊朗输入一定的人力(譬如退伍军人)。
  我们在非洲和拉美的经营可以说成是围棋中的布局,不过目前相对优势有限,即使收网也难以对迫在眉梢的大局产生决定性影响。而朝鲜是中俄的“卒”(没贬义,纯粹为了方便理解),台湾省和韩国是美霸的“卒”,而倭寇则是美霸的“马”。从棋子的数量来看咱们处于劣势。
  在中美交易过程中,如果我们大军(“车”)去收复台湾,美霸很可能利用倭寇这个“马”在台湾或朝鲜半岛方向牵制,而且美霸即使打伊朗了在中国周围还是布有相当军力的(“车”),那时我们就很可能会陷入多线作战(台湾方向、朝鲜方向、中东方向…),至少也是多线准备作战,即使最终能吃下“肥肉”代价也非常之高。
  既然这个交易不得不干,那我们如何增加胜算呢?这就该再说说朝鲜核试验了。朝鲜本来这一个“卒”,牵制美霸的几个棋子,劣势明显,而且很可能需要中国动用其他棋子支援。不过,高明的是朝鲜核试验了—-卒”过河了!
  下象棋的有句俗话说“卒”子过河变成小“车”了(可以横冲直闯了,哈哈),所以很多人对敌方的过河“卒”相当头痛。朝鲜不仅变成小“车”能牵制韩国“卒”和倭寇“马”,让它们更不敢在朝鲜半岛和台海方向轻举妄动。而且还有隔山打牛的“炮”的功效。譬如可以通过军事合作等途径支援伊朗。
  万一形势万分危急了,打一场有限核战争的全面战争也不是不可能的。假如倭寇丧心病狂轻举妄动,朝鲜扔几个核弹给倭寇,同时大量移民到中国、韩国和俄罗斯,同时和美霸协商协商准备容忍它扔个小当量的核弹到朝鲜的山沟里(做做样子,难道它会为一条狗和中俄打全面核战争吗?)。
  看到中美俄斗争的本质,也就很好理解为啥胡哥派个特使去美国和俄罗斯走一趟了,而且美国国务卿近期还会来中国走一趟,大家台面上说是谈朝核,背后里更关心的还是各方对伊核的态度。三巨头谁也不愿意面对面的对干,所以还是要保持沟通协调的。
  朝鲜别看地少人穷,对于国际大的斗争局势倒能找准位子,就不知道倭寇、格鲁吉亚和伊朗能否明白个中“阴谋”。伊朗似乎有些察觉了,俄罗斯《生意人报》12日说伊朗私下向俄罗斯承诺“把俄罗斯变成近东地区的关键性参与者”。更对美国私下承诺“保持整个近东地区的稳定,伊朗准备停止对反美力量的支持”。美国会心动吗?战争的扳机就控制在美国手里,虽然战争的发展和结局并不完全由美国控制。▲
(03) ★ 联合国制裁/金正日龙虾美酒样样来 ★
http://www.zaobao.com/gj/gj061015_501.html
  (首尔美联电)联合国安理会要是通过朝鲜制裁案,禁止各国向朝鲜出售奢侈品,朝鲜领袖金正日是不是从此得改变口味,舍弃山珍海味,多吃腌泡菜,少吃鱼子酱了?
  金正日喜爱豪饮法国白兰地,拥有上万瓶法国葡萄佳酿,这些都不是秘密。据变节者、外国官员、记者和厨师爆料,金正日每星期都喝鱼翅汤,专用火车还装满了活龙虾,用餐时使用银制筷子,甚至为了品尝意大利“比萨”,专程用从意大利请来馅饼师傅。
  自称当过金正日专用寿司师傅十余年的日本厨师笨本健二曾经透露,金正日通常在午夜才设宴,一直到早晨才结束,最长的一次宴会维持了四天。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在记者询问为什么要向朝鲜实施奢侈品禁令时,他这么回答:“我认为,朝鲜人口平均高度和重量逐年减低,或许这会给金正日提供一点减肥作用。”
   写过金正日传记的作家迈克尔•布林说,如果生在香港,金正日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稀奇,问题是“他是一个饱受饥荒之苦的国家的领袖,那才叫人觉得恶心”。
  一般相信,朝鲜约有200万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饥荒中饿死。
▲追踪商品贸易不容易
  布林说,朝鲜的超级精英分子根本不知民间疾苦,虽然奢侈品禁令旨在打击朝鲜的领导层,不过他质疑这项措施对金正日的五脏庙会丝毫有所影响,原因是:要追踪商品贸易,谈何容易。
另一名撰写过朝鲜金氏王朝的作家伯蒂尔•林特纳同样指出,朝鲜公司换名如换衣,要追踪这些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它们总有办法避开禁令,继续给金正日送去寿司和鱼翅。▲
(04) ★ 中国组建公共卫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5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第一支成建制特殊卫勤保障快速反应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控制所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大队日前在北京正式组建,这也是国家和军队目前唯一一支公共卫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人民日报报导,该部队主要担负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组织协调、资讯分析及预警等任务,负责国家和军队重大活动卫生防疫保障及应急处理、各军区及部队相关人员的应急业务培训,以及卫生防疫保障预案处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承担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相关应用研究工作。
  大队成立后,将以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建成一支人员素质高、装备性能优、快反能力强、保障效果好的“疾控突击队”,担负起平战时军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国家和军队重大活动卫生防疫保障、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等任务。 ▲
(05) ★ 欧盟欲开放伽利略卫星系统军事用途(组图)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0-15/0318404364.html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华龙网 英报称开放卫星定位系统军事用途有助于欧盟增强军力,但此举料将遭美英反对。
  欧盟委员会一位高级官员13日表示,将考虑开放“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军事用途,改变欧盟此前仅把该系统定位为民用设施的政策。
▲弥补资金空缺
  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的委员雅克•巴罗在卢森堡表示:“我个人认为,‘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仅作为民用在将来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的军队如果连导航定位系统都没有的话,什么也干不了。”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弥补一些“伽利略”计划的资金缺口。据悉,该计划在过去几个月内,总预算已经上升了5亿欧元。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迄今一直被称为民用项目,而且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民用机构手里。
▲美英抱有戒心
  英国《独立报》认为,巴罗的讲话表明,欧盟委员会在“伽利略”系统未来用途上的政策立场将发生重大转变,这很可能会遭到美国和英国反对。美国最初强烈反对欧盟实施“伽利略”系统计划,就是担心该系统被用于军事目的。
  另外,由于中国是“伽利略”计划的参与者之一,美国对此一直抱有戒心。
  《独立报》还认为,开放“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军事用途,将使欧盟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从而为欧盟推行其外交政策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显然是法国乐于看到的。
  据报道,对于巴罗的讲话,英国政府的态度比较“模糊”。英国交通部一名发言人说:“英国的态度是众所周知的:‘伽利略’计划是一个民用机构控制下的民用项目。这个观点在欧盟交通委员会2004年12月的记要中得到了确认。”而美国政府13日没有对巴罗的讲话作出反应。
▲新闻背景
  “伽利略”计划是欧盟2002年正式批准的重大项目,目标是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从而打破美国在同一领域的垄断。
  欧盟将为整个计划投入42亿多美元,并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发射总共30颗卫星,整个“伽利略”系统将从2008年开始使用。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信号覆盖面积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两倍,而且精确度更高。“伽利略”系统既可以为公众提供基本信号,也可以为政府和军方提供高度保密的信号。▲ 据新华社 来源:重庆晨报
(06) ★ 朝鲜战争的胜负——志愿军解密文件(1-4) ★
http://junshi.daqi.com/bbs/00/827329.html
谈朝鲜战争,不能不谈停战谈判。交战双方在谈判桌上交锋激烈的程度一点不亚于战场。人们常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在朝鲜停战谈判中恰恰相反,成为政治是战争的继续。战场上打得好,在谈判桌上口气就硬;反之,仗打得窝囊,就无法在谈判桌上挥洒自如。实际谈判的结果也确实反映了当时战场的形势。中国主流媒体一谈朝鲜战争,无不以胜利者自居,认为自己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但却无法解释,大胜仗为何不能导致谈判桌上哪怕一点点小胜呢?这点在当前信息开放的时代应当重新检讨,目的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停战谈判在中国主流媒体出现的机会较少,主要是因为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直得炫耀的,吃了亏自然没有脸面大声声张。偶尔提及,也是尽量避免细节,尽讲些官话,如谴责美帝国主义如何傲慢无理,没有谈判诚意,而我方又如何有理有力有节地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最后逼迫美帝乖乖地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对小学生式的说教是无法令有思考能力的人信服的。如今我们面对前苏联的解密文件,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在一九五一年中,五次战役结束后,战场进入相持阶段。这时交战双方都意识到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不约而同想到了停战。以前也有几次其中一方提出停战被另一方拒绝的,因为拒绝的一方认为打下去有利可图。现在不同,打下去谁都没好处。但是,要停战就要讲条件,双方都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
朝鲜战争志愿军【解密文件】 之一
http://junshi.daqi.com/bbs/00/827329.html
  毛泽东在同斯大林协商后提出了如下条件:
  1、1951年__月__日,双方同时发布停火命令,双方在朝鲜的陆、海、空军力量停止敌对行动。
  2、双方陆、海、空力量从三八线各后撤10公里,在三八线向北和向南10公里地区建立非军事区。在非军事区的民政机关恢复到1 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三八线以北属於朝鲜人民政府管辖,三八线以南属於南朝鲜政府管辖。
  3、双方停止从外部向朝鲜调运装备,调动或补充人员(包括陆、海、空运输)。
  4、双方遣送战俘。在停止军事行动后3个月期限内,每一方应分批全部交换战俘。
  5、在朝鲜所有交战的外国军队,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3个月期限内应分批全部撤离南北朝鲜。
  6、南北朝鲜难民在4个月内应返回从前居住的地区。”
毛泽东
  1951年7月5日
  从这些条件来看,不卑不亢,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可惜的是,这五条全部被否决了,否决得那么彻底,居然连一条都没有保留下来,能不感到屈辱吗?
  首先,第5和第6条被自己主动否决掉。美国方面对第5条态度很强硬,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第5条等於是把美国赶出朝鲜半岛,那南韩还不是随时会被吃掉?毛泽东是真有谈判的诚意,一看,这样一来,谈判还没开始就走入死胡同,只好妥协,把这条拿掉。第6条在技术上行不通,况且对双方的利益都不造成重大影响,为枝节问题影响谈判显得不明智,这条轻而易举地去掉了。
  这样焦点就集中到前4条上。实际上,前4条可概括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包括前3条,即如何达成停火;第二个问题是交换战俘问题。整个谈判主要围绕这两个核 心问题,其间的攻防引人入胜,值得探讨。 ▲
朝鲜战争志愿军【解密文件】 之二
http://junshi.daqi.com/bbs/00/827329.html
  ★【解密文件】毛泽东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我方策略致斯大林电
  (1951年8月11日)敌方在其关于8月10日会议结果的公报中指责我方‘坚决拒绝讨论下列问题:
  1、关于确定以战线作为可能的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2、关于确定以除三八线以外的其他某种界线作为可能的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3、除第2项议程以外的任何其他项议程。
  首先双方在军事分界线上看法大相径庭。中方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自认为合情合理,战前就是这条线,既然你战前能接受这条线,现在怎么接受不了呢?美方则认为,你别给我来战前战后,让我退回到三八线难道这仗白打了?我要的是以战线作为军事分界线,也就是说,我能打到哪儿,哪儿就是分界线。你想要三八线为分界线吗?有本事你把我打回三八线去。美方态度虽然有些蛮横,但也有它的道理,是一种军事决定政治的做法。
  另一重大分歧是,中方要求在谈判其间,双方立即停火,给谈判造成良好气氛。美方断然拒绝这一条,美方坚持,只有在停战协议签字后,才能停火。列位看官评论一下,谁的方法好?不可否认,美方的办法可行性较高。中方的办法为做弊留下后路。你想,如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就停火,那么其中一方想拖就可无限期地拖下起,那么停战协议就可能永远达不成,到时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在战场上解决。那样的话,还不如在谈判其间一直打下去,这样给双方都有压力,谁要是想拖吗?那么就要忍受己方天天死人的事实。美国人不愧为制定规章制度的好手,搞出来的制度不一定完美,但一般比别人的漏洞少。
  从美方的观点可以看出两点,一,当时战场美方所处的位置远好于三八线。美方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二,美方对战场未来的发展胸有成竹,是主动的一方。虽然美方不愿意打下去,但也不怕打下去,打是美方给对方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朝鲜首先在美方的压力下顶不住了,多次要求同意美方的条件,尽快达成停火。
  有些具有阿Q精神的人认为当时的战线与三八线比并不吃亏,因为占到开城这一古城,对朝鲜人心理影响极大云云。这等於说中朝双方谈判的官员都是傻瓜,放着美国人开出的好条件不要,非要去争一个不包括开城的三八线,他们肯定没有研究过朝鲜人民的心理,差点儿做了伤害朝鲜人民感情的事。还是美国佬比较了解朝鲜人民的心理,为朝鲜人民谋了福利。可是,中朝方为了争这三八线,又付出了数万士兵生命的代价。是不是说,这些士兵的死是毫无意义的,他们放着手里的一个好条件不要,却要为一个坏条件去送命。与三八线相比,中朝往南多占2460平方公里,而美国往北多得5364平方公里,一倍还多。
由於美方的态度坚决,中方从三八线的立场退却了。下面,毛泽东的一番话为此做了解释。
朝鲜战争志愿军【解密文件】 之三
http://junshi.daqi.com/bbs/00/827329.html
  ★【解密文件】1951年11月14日
  我们之所以建议在当前战线地区停止军事行动,我们之所以同意推迟解决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和在召开政治会议之前所有外国 军队撤出朝鲜等问题,不仅因为目前进行的谈判是停战谈判,以及敌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立即以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山区来交换三八线以南的西部低地,而是因为在敌方拒绝放弃东部山区的情况下,我们在那里也有有利於防御的山区;至於三八线以南的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则它对我们有利,是因为那里居住着比东部地区多得多的居民,还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开城地区是夺取汉城的前哨阵地。
  但是,美方认为中方退得还不够,与美方的立场还有差距。差距在於,要以当前战线划线,而美方要以停战时的战线划线。别看一词之差,意义大不相同。美方认为,继续打下去,他占便宜;而中方则认为未来的战线不如当前的战线对自己有利,这点,双方对形势的估计是一致的。最后还是采取了美方的提法,无奈,美方的军事压力实在太大。
  是什么因素使中朝在原有的立场上退却了呢?可不是中朝为了对美国人民表示友好而发扬的高姿态,而是他们各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战争在经济上极大地拖累了中朝两国,使他们渐感不支。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交战双方是在拼经济实力。
苏中朝三国加起来与美国相比经济实力相差甚远,拼下去一定会先垮下去。且看中国的经济困境。▲
(07) ★ 国际战略评论:警惕“新冷战”在亚洲爆发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0-16/0922404643.html
  ●与传统的冷战殊途同归,新冷战地区的形势一样高度紧张,常常处于和平与冲突的混合和混沌状态
  ●新军备竞赛隐然出现,加上三股势力搅局、大国插手干预,亚洲已埋下了新冷战的隐患
  ●若新冷战在亚洲爆发,将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更难以实现某种秩序,可能比传统冷战中的核平衡更危险
  2006年10月16日环球时报: 冷战结束已经十多年了,很多人对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仍然记忆犹新。“美苏对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这三大特征构成了冷战的基本内容。但是,今天需要警惕的是:一种新的冷战正在悄悄逼近我们,它既不是大国之间的全面对抗,也没有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还看不见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和较量,更没有全球范围的特征。与传统的冷战形态不同,新冷战可能在地区范围内展开,以中小国家为主,又有大国争夺的背景,大国与小国以及中小国家之间的较量、对抗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三股势力的活动介入其中,以新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扩散为主要表现形式。 它虽然不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却是多种军事势力的相互或多重对峙。
  新冷战的结果与传统的冷战殊途同归,即:地区形势高度紧张,常常处于和平与冲突的混合和混沌状态,和平与冲突的两种特征贯穿于冷战始终,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冷战的有关各方往往采取战争边缘政策等等。
  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近来亚洲形势发展初露的某些端倪,似乎接近于上述特征,值得人们警惕。
▲与其他地区相比,亚洲是当今世界冷战遗产最多的地区
  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震荡,欧洲的局势现已趋于平稳,建立大欧洲的计划在曲折中不断取得进展。但历史上的东西方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却继续影响着今天亚洲的局势,使亚洲成为当今世界冷战遗产最多的地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问题。
  众所周知,半岛的分裂是东西方冷战的结果,朝鲜半岛在冷战时期一直是热点地区。冷战结束后,南北双方的政治和军事相互对峙局面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改变。首先,双方重兵对峙。目前,在半岛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结了约150万军队,双方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地域和海域内,各投入约2/3的兵力。其次,“停战机制”仍未转变为“和平机制”,双方没有签署和平条约,从国际法角度看,目前仍处于战争状态。再有,美国坚持在半岛驻军,没有改变对朝鲜的遏制政策,更未解除对朝鲜实施了几十年的封锁和制裁,两国从未宣布结束战争状态,美朝关系远未正常化。加之朝鲜搞核开发,进行导弹试验,进一步增加了朝美关系正常化的难度。美日借口“朝鲜威胁”,加快了研制和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调整在东北亚和亚太的军事部署,加强军事同盟关系。美韩继续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南北双方都曾宣布进入高度戒备或战时状态,几度剑拔弩张。
  此外,亚洲的冷战遗产还有台湾问题、南亚问题、中东问题、伊朗问题等。
▲亚洲的潜在热点和爆发点较多,成为新冷战温床
  两极格局瓦解以后,由于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不断挤压,加之欧亚结合部的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凸显,欧亚地缘战略板块的重心出现了从西欧和中东向欧亚大陆腹地内缩的趋势。在这个地域内存在着三条“弧形热点线”,一是中东波斯湾前苏联势力范围南缘热点线;二是中东、中亚伊斯兰新月形热点线;三是南亚次大陆热点线。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经西南亚的阿富汗到印巴次大陆的克什米尔地区,由中印边界、经缅甸到东南亚,形成了一条亚洲大陆热点线。随着海洋权益争夺的加剧,加之美日加强军事同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在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走向构成了一条海洋热点线,即东起日俄北方领土之争,到日韩竹岛(独岛)之争,以及朝核危机和半岛的军事对峙,东海、黄海、南海有关国家的海洋权益之争,再到台湾海峡的统独之争等,潜在和现实的热点、爆发点较多,而且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连带效应。一旦处理失当,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很大。这些潜在热点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民族宗教矛盾,还有大国的介入,错综复杂,成为新冷战的温床。
  传统冷战中,美苏军备竞赛虽然没有导致世界大战乃至核大战,但公认的事实是,由于他们之间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使国际形势高度紧张,世界大战的危险始终存在,它就像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人们不得不生活在战争恐怖的阴影之下。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大战的结构不存在了,大战的可能性在不断减小,但战争的威胁并没有消除,一些地区人们的恐惧感也未减轻。究其原因无非有四:一是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不降反升,其频率和数量远远超过冷战时期;二是民族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大行其道,成为局部动荡的根源之一。三股势力越是猖獗的地区,人们的安全感就越是下降,这已经成为普遍规律;三是一些大国插手干预地区事务,特别是借反恐实现扩张的野心膨胀,是导致动荡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为新的冷战埋下了隐患。
  进入21世纪以后,亚洲一些国家不惜投入巨资发展军备,纷纷加快了利用高新技术实行质量建军的步伐,特别是重点加强海空军力量及发展中远程制导武器。日本和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大型常规武器的最大进口国。东盟国家以海空军为重点,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独立防御作战能力。我国的台湾也是当今世界上众所周知的最大的军火购买地区之一。亚洲地区已隐然出现了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它虽然与传统军备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给地区安全带来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却是一样的。
  亚洲也是当今世界三股势力的滋生地和活跃地之一,特别是西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恐怖主义猖獗,暴力恐怖活动不断,使本已复杂的地区安全形势和国际关系更加难以把握,这些新的不稳定因素更增加了新冷战爆发的可能性。
  “9•11”事件为美国实现其21世纪全球战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这以后,亚洲成为美国主导下的反恐战争的主战场。而相关国家也利用这一事件搭美国“反恐便车”,以加快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由此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增添了新的变数。
▲朝鲜核试爆如果导致核扩散升级,将意味着新冷战爆发
  核扩散不是冷战结束后的产物,冷战时期就已开始,但冷战结束后,核扩散的危险比冷战时期大大增加了,在亚洲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除了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效应导致核扩散以外,民族主义泛滥和地区冲突不断也促使一些国家研制自己的核武器。近年来,这一势头在亚洲有增无减,与该地区地缘政治变迁、冷战遗产较多、力量对比失衡、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大国争夺激烈、局部安全恶化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而核扩散本身又反过来加剧了局部的紧张,从而构成了新冷战的一个怪圈,即安全环境恶化——核扩散——进一步恶化——再扩散,实际上是导致了更大的“安全困境”。从上世纪90年代朝鲜核危机到印巴成为有核国家,再到近年来的伊朗核问题,以及时有传闻的中东和东亚一些国家的核计划等,都成为地区安全形势紧张的导火索之一,并使相关国家和地区陷入“安全困境”。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执意进行核试爆,并不是偶然的。做出这一决策,既同朝鲜半岛作为“冷战的最后一块冰川”的处境分不开,也同美国长期制裁和封锁朝鲜的政策相联系,更同朝鲜对其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密切相关。说到底,朝鲜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惊天之举,向世界特别是向美国表明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有核国家,以此来争取和美国等有核国的平等抗争地位,并增强自己的安全系数。但在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反对核武器并加入核不扩散体系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核武装来维护安全的想法已越来越不合时宜。更何况,对一个资源有限、国土狭小,实力较弱、核能力与大国比相距甚远的小国来说,核武器能否真正发挥其威慑作用非常值得怀疑。
  朝鲜核试爆标志着其跨越了核门槛,不仅会恶化朝鲜的国际生存环境,也使亚洲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如果这次核试爆导致亚洲的核扩散进一步升级,形成安全领域的恶性循环,使亚洲的“安全困境”更加突出,那无疑意味着亚洲新冷战的爆发。
  美苏冷战对峙的双方目标明确,尽管双方都处于核威慑的危险之中,但很容易达成核平衡,进而形成某种冷战秩序。但是,倘若新冷战在亚洲爆发,将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更难以实现某种秩序。因此,这个与冷战遗产相关的新冷战,却可能比冷战更危险,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作者孟祥青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
(08) ★ 日本不敢与中国打东海战争的决定因素 ★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2006/1014/14368808.html
发表时间: 2006-10-14 如果要与中国爆发武力冲突乃至东海战争的话,日本将遇到下列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日本就是一个二流国家、并且不敢与目前的中国轻易动武开战—
▲第一、道义问题/合法性问题:
中国的几个油田全部在日本认可的“中间线”西侧,如果攻击中国的油田设施,则等于侵略中国领土,在世界面前丧失道义和合法性。至于“争议区”如果爆发战争,在国际上自然引起对于日本的争议。中国同样有“法理依据”自卫。
▲第二、日方的武力准备问题:
▲(一)空军:日本动武的空军准备也没有完全做好,如果在“争议区”(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和中国主张的“海沟线”之间区域)发生与中国的武力冲突,则日本派到“争议区”的岸基航空兵滞空时间短,不能有效提供制空权。在此区域作战的日本八八舰队或九十舰队、十十舰队,将面临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J8、JH7、SU30 “盘中餐”的风险。日本急于引进更多F15J替代F5战机,以及引进加油机,原因之一就在此。但是,目前毕竟引进尚在进行中。也即:日本动武的空军准备也没有完全做好。
▲(二)导弹防御系统:不足以应付中国中程导弹对于日本本土的反击能力。也即:日本动武的导弹防御准备也没有完全做好。更不谈应付中国的核反击。日本国土小,战略纵深很小。不具备单独同中国、俄国这样大国真正打大战、尤其是打核战争的本钱。日本本身的国情决定了它是一个二流国家,它作为一个国家比较理想的结果不过是在西太平洋当美国的代理人或者走狗,牵制中国发展而已。
▲(三)海军等武力对比问题:中国二炮和海空军不是软柿子,日本即使占据优势也不是绝对优势,双方各有千秋。如果日本同中国动武,则至少面临中国下列军事优势:
▲(1)中国海军的“舰对舰”攻击能力强于日本。中国海军配备的C803、YJ12等杀手锏武器,射程远于日本配备的美式导弹,在超视距攻击中占据优势。
▲(2)中国潜艇部队的群狼战术日本未曾接触和适应过。毕竟中国潜艇部队数量庞大。
▲(3)中国潜艇部队的“潜对舰”导弹攻击能力。等等。日军头疼的不止一桩。搞得不好,中国为美国航母准备的杀手锏,可以先在日本身上试验,日本军队成了中国武器的试验品。
▲第三、经济代价问题:
如果日本为了东海油田问题与中国动武、发动战争,则中日经济关系将大倒退、大破裂。在日本经济复苏极大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背景下,与中国动武等于丧失庞大的中国市场。不要忘记:日本经济90年以后衰退了十五年,是借助中国经济大发展而有复苏迹象。并且,中国当然随时可以查封敌国在华资产。而日资在华资产巨大,遭受查封对于日本经济是难以想象的不可思议的惨重的打击。再则,如果日本战败,则日本连“联合开发东海”的资格都将丧失,可谓鸡飞蛋打。
▲第四、国际关系问题:
将进一步招致韩国、朝鲜、俄国等各个国家对于日本的戒心和不信任。毕竟日本与俄国、韩国、中国等等,都有领土纠纷。
综合上述,在日本军事上尚无把握、法律上暂时找不到动武借口、经济和政治上面临巨大风险和代价的情况下,日本右翼再凶、再怎么叫嚷战争,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对于日本而言,东海开发只有和平合作开发一条路是上策。对于日本而言的中策则是不断制造矛盾和麻烦,在乱局中寻找机会、逼迫中国承认中间线。下策才是战争。日本右翼再疯狂,拳头面前走极端也是他自己不可取的。 ▲
(09) ★ 台军在近大陆岛屿部署特种飞弹 据称美严重关切 ★
http://www.chinanews.com.cn/tw/twyw/news/2006/10-16/804660.shtml
  中新网10月16日电 综合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国防部”正在建立第一支“战略部队”,且明年起将具有小规模战备能力。报道称,相关计划属极机密,据了解台军正于“某一接近大陆的外岛”,增建飞弹阵地设置,往后按年度逐次增添部署“战略武器”,作为直接攻击大陆本土的发射台。
  由于台军从未拥有“战略武器”,相关议题多年来未经讨论。台“中科院”四十多年前成立之初,就要建立原子弹和弹道飞弹作为战略武力。不过美国阻挠,一九八一年“天马”中程弹道飞弹计划被迫中止,一九八八年台“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叛逃美国,完全摧毁核武计划。
  直到一九九五和九六年,台湾“中科院”开始低调展开研发弹道飞弹和攻陆巡航飞弹的计划。待二000年“政权”更替,陈水扁更加支持相关计划,而且民进党一向主张发展攻击性武器,以对抗大陆。
  报道说,据了解,台“国防部”部署射程介于六百至一千公里的飞弹,可攻击大陆的范围,超出以往台军局限四百五十五公里(美方限定的二百五十浬范围)之外,譬如上海、香港等地。消息还显示,台军正循管道引进更好的技术,希望延伸射程到二千公里,据称可以打到北京。
  报道声称,射程如此长的武器,其用途远远跨越“战术”范畴,迈入“战略”领域。根据上月出版的台军最新版“国防报告书”,台军方已于“参谋本部”下设立“飞弹指挥部”,将建立“特种飞弹”作战能量。
▲美严重关切 派将官来了解
  《联合报》另一篇报道则指出,台军发展并部署可以直接攻击大陆的“特种飞弹”,引起美国严重关切。据了解,八月份美国曾派遣将领级官员来台湾接触“国安”及“国防”相关单位,了解台方意图。
  美国曾在一九八一年压迫台湾当局,放弃了“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中的“天马计划”,令射程一千公里的弹道飞弹研发在开始不久就中止。美方这次严重关切国军“特种飞弹”发展和部署情形,更秘密派遣将领级官员来台探底,最后会不会采取类似政治动作,值得观察。
  消息人士透露,美方人员除拜会台“国安”和“国防”系统重要官员,也到“中科院”接受简报说明。美方除想了解相关武器的性能,更注意台方使用这些武器的用兵准则和战略指导。
  美国“国防周刊”七月份曾经报导,美政府开始关切台湾研发巡航飞弹和弹道飞弹的问题。此外,美国也曾怀疑,台湾近年是否意图重新研发或由秘密管道获得核子武器。 ▲
(10) ★ 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 能推心置腹吗?★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868
文章提供 于 2006-10-15: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邀请,日本国会参议院议长扇千景率日本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15日抵京开始访华。
  东方早报说,同时,应日本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5日离京赴日,参加“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扇千景或传安倍口信。据新华社报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15日在北京会见了应邀来访的扇千景。
  扇千景将于10月15日至17日率日本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访华,就进一步推进中国全国人大和日本参议院之间的议员交流,加强双方议员互访等议题进行磋商。
  据扇千景的秘书透露,访华期间,她有望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多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举行会晤。
  扇千景将是继1999年4月访华的斋藤十朗后,七年半来首位访华的参院议长。有媒体称,作为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后,首位访华的日本高官,很可能向中国政府转达安倍的口信。执政党讨论历史研究
  据日本媒体报导,第二次“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将于16日至18日在东京召开。日方打算通过此次会议巩固一周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后出现的两国关系改善的势头。
  此外,双方还计画在此次会议期间就中日在各领域内的合作方式和历史研究等问题进行讲演及自由讨论。中川表示,他期待双方能够“推心置腹地进行讨论”。但是,围绕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中日双方仍有可能产生对立。今年以来,除正式启动“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外,中方还邀请了日本自民党、民主党、社民党及共产党的领导人和代表团访华,为发展中日关系不断地做着积累。
  分析人士表示,对话长达五天,这显示了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后,缓和了长期处于僵持状态的外交僵局,令两国关系重新出现良性互动之势。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中评社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