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 美突调核母舰赴中东 伊朗核危机恐升级 ★

今 日 看 点 : 2006-9-28 ★
(01) ★ 泰国政变原因:他信武力镇压伊斯兰骚乱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49
(02) ★ 形势陡变 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计划遭遇”逼宫”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66
(03) ★ 俄罗斯新军事学说被曝光/防中国等盟友会反目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55
(04) ★ 俄罗斯无能力向中国提供军用运输机与加油机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26
(05) ★ 美突调核母舰赴中东 伊朗核危机恐升级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35821033472/20060927/895081.shtml
(06) ★ 美国闹起“特工荒” 情报人才面临危机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9/27/content_5142203.htm
(07) ★ 2006全球竞争力排名:瑞士居首 中国位列第54位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9/27/content_5141643.htm
(08) ★ 邓小平被称做中国“总设计师”的来龙去脉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24
(09) ★ 南 方 周 末 :我 们 为 什 么 反 思 郭 沫 若 ?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12
(10) ★ 美国偷偷供情报/台军实施绑架强占苏联油轮事件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14


★ 泰国政变原因:他信武力镇压伊斯兰骚乱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49
  泰国“9•19”政变的发生令包括他信在内的许多人猝不及防,那么泰国陆军司令颂提为什么突然举兵,推翻他信政府呢?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9月24日披露,有消息人士从泰国军方获悉,他信武力镇压南方穆斯林骚乱,是导致身为穆斯林的颂提决心将他信搞下台的关键因素。
  泰国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只有也拉、北大年和那拉提瓦三个府的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泰国南部相对贫穷,当地穆斯林抱怨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在教育和就业方面。
  在过去两年里,泰国南方那拉提瓦、也拉和北大年三府骚乱已经导致1700多人丧生。三地系1909年根据英国和泰国的条约从马来西亚的伊斯兰地区分割而来,分离运动由来已久。泰国国王审时度势,采取宗教宽容政策,使那里分裂火焰渐趋平息。
  但是,他信2001年上台执政后,背离了国王的“怀柔”策略,任用警界亲信负责南方边境,重拳出击。
  2004年1月,伊斯兰分裂分子袭击了一座军营,杀死了4名士兵,盗走了300多支枪。当年10月,泰国南部那拉提瓦府发生骚乱事件,警方与示威者发生激烈冲突,造成示威者至少6人死亡和20人受伤,另有78人在押解过程中在卡车里被活活闷死。
  从那时开始,伊斯兰武装分子开始进行报复,袭击佛教徒,教师、医生、军人、警察和文职官员。一名曾经在南部骚乱地区驻扎的泰国士兵说,他们在晚上只能呆在军营里,如果外出,就会有生命危险。
  今年9月16日,泰国南部宋卡府首府、商业和旅游中心合艾市发生6起连环爆炸事件,导致包括一位名29岁的加拿大男子在内的4人死亡,70多人受伤。泰国官员震惊之余,担心恐怖主义已经难以遏止,并将进一步向泰国北部旅游区蔓延,对泰国旅游业产生灾难性影响。
  眼看武力镇压难以成功,泰国王室和军方希望恢复国王的“怀柔”政策,但他信对此置若罔闻。
  作为泰国陆军司令和南方平叛总指挥,颂提与他信在对待泰国南方骚乱的问题上也陷入分歧。最终,在2006年9月19日夜,身为穆斯林的泰国陆军司令颂提突然出手,兵围总理府,迫使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总理他信流亡英国。
  在推翻他信后,泰国军队针对南方穆斯林骚乱将采取新的战术。与他信“重拳出击”的方式相反,他们准备与分离主义者谈判,并通过心理战孤立极端暴力分子,希望以此赢回南部穆斯林民心。
  在泰国发生政变时,一些美国中情局官员、五角大楼分析人士和学者恰好在新加坡举行一个会议。会议对泰国南方的局势表示悲观。美国教授阿布扎说:“泰国南部极端宗教活动超乎寻常,而有关与此的情报工作完全失败,没人知道谁是叛乱者。”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 形势陡变 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计划遭遇”逼宫”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66
  9月21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公司(Gazprom,简称“俄气”)能源管理委员会主席Bogdan Budzulyak表示,目前俄罗斯方面已经决定优先建设经过阿尔泰共和国的西线对华输气管道。并称这项计划预计耗资40-50亿美元。这个表态使已经被炒的沸沸扬扬的“西线计划”再度升温。本月初,俄总统普京在会见俄气公司总裁米勒时明确要求其“尽快确定对华输气管道阿尔泰项目的开工日期”。种种迹象显示,在俄罗斯对华东西两条输气管道建设计划中,西线计划尽管提出较晚但却有可能最先付诸实施。
  有关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议论已经持续多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和俄罗斯就开始商讨铺设连接两国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问题。当时酝酿的方案基本是指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起点、中国东北地区为终点的“东线方案”。该线绕贝加尔湖,经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到中国东北。东线天然气管将主要运输科维克塔气田的天然气,该气田位于伊尔库茨克市东北450公里处,探明储量19000万亿立方米,是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田。长久以来,中俄天然气管道都是单指的东线计划。
  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步伐日益加快,俄罗斯有关修建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的计划也逐渐浮出了水面。今年3月21日,中石油与俄气在北京签署了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俄方承诺今后将从东西两线对华供应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西线计划首次公开亮相。
  今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华期间首次提出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方案”,立即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西线天然气管线方案将经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经戈尔诺-阿尔泰斯克,沿新建的阿尔泰天然气管道,到达中俄西部边境,与中国西气东输管线连接,经乌鲁木齐市到上海。西线天然气管道将主要输送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亚马尔天然气田。
  “东线方案”和“西线方案”的气源、路径和终点完全不同,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天然气管道项目。那么,为什么俄罗斯在酝酿了多年“东线方案”之后突然提出“西线方案”,并且把这个线路定为对华出口天然气的优先选择呢?
  这一切都缘于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步伐的加快,今年3月份,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天然气管道协议,承诺自2009年开始每年对华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5月份中哈油管建成输油。这两件事使能源出口大国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亚国家的竞争压力。
  在俄罗斯眼中,来自中亚国家的压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中亚国家通过管道对华出口天然气,将直接影响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西线方案”的命运,在天然气的定价方面也对中俄之间的谈判构成很大影响;中亚国家天然气出口的传统线路都是途经俄罗斯,一旦中亚国家开辟输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对中亚国家天然气过境的垄断地位将随即被打破,形势已经到了逼人的地步。
  今年以来,俄罗斯一改做事不紧不慢的习惯,在讨论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时表现得很着急,而且希望年底以前就能完成“西线方案”的初步商业谈判。3月份,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将修建东西两条输气管线。6月30日俄气在位于北京的俄罗斯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明确表示将优先修建西线天然气管道。9月15日,普京总统召见俄气总裁米勒,要求其尽快确定西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开工日期。这一切迹象似乎都暗示着“西线管道”在遭遇竞争形势的”逼宫”后已经呼之欲出了。▲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俄罗斯新军事学说被曝光/防中国等盟友会反目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0955
  秘密编写的俄新军事学说被曝光/称主要威胁是外国干涉俄内政
  据俄罗斯《报纸报》19日报道,俄政府最近将审议新的军事学说(相当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在此前,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将亲自校正初稿,然后呈报政府大厦,上报最后期限为10月1日。早在8月25日,俄《独立报》就披露,新军事学说的编写工作正在秘密进行中。
  ▲增加境外反恐
  尽管编写工作是在非常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报纸报》还是探听到一些关键内容:新军事学说由原来的临时性变为永久性文件,但“防御性”没有变。
  首先,在“俄罗斯武装力量的运用”一条中指出,俄罗斯现在能够运用武力“保护本国公民在境外的利益,如果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这与俄外交官在伊拉克遇害,普京决定境外反恐有关。
  其次,在对方违反国际法、侵害到本国公民的情况下,俄罗斯可以参与领土周围的边境冲突。专家指出,这显然是针对热点地区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它们的大部分居民都具有俄罗斯国籍。
  第三项改动在“保障军事安全”一节。本条规定,俄罗斯将与独联体国家共同实施联合防御政策,而不是以前的仅包括白俄罗斯。该条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俄罗斯坚决主张不扩散核武器。《报纸报》从国防部接近编写班子的人士处了解到,此举主要是担心伊朗出现核武器。
  在谈到最可能的潜在敌人时,学说制订者提供的顺序是:美国、北约和国际恐怖主义。他们认为,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是外国机构干涉俄内政。
  ▲灵活划分敌友
  不愿透露姓名的俄国防部消息人士指出:“1993年和2002年的军事学说,保证了俄罗斯在过渡时期的军事安全。现在,新军事思想时代已经来临,俄罗斯应根据这一思想体系确定军事威胁来自何方。要清楚地写明,谁是我们的盟友,谁又是我们的敌人。只有知道这一点,国家和军队才能对可能的入侵做好准备。”
  1993年制定的俄罗斯军事学说,在两次车臣战争中遭到了重挫,并在俄军事改革的大旗下彻底崩溃。而2002年的军事学说并没指明在各种类型的战争中,谁是俄罗斯的盟友,这些军事同盟将针对谁。它的主要错误在于,将政治凌驾于军事战略之上,并对反恐斗争关注过少。
  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可能与美国和北约加入同一个军事联盟,如共同反恐或应对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安全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在全球战略格局重组的战争中,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也可能成为俄罗斯的敌人。
  ▲争夺资源是战争起因
  《独立报》认为,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下,争夺自然资源已成为战争的主要起因。
  因此,俄罗斯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始终是侵略的潜在对象,而它的朋友和盟友会很轻易地摇身一变成为敌人。美国、中国、北约国家、近邻伊朗和土耳其,现在与俄罗斯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他们明天就可能会变为对立的一方,使俄罗斯猝不及防。新军事学说应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必须预见到地缘战略形势上的所有类似变化
  《独立报》预言,俄罗斯的下一部当代军事学说,将会完全摒弃苏联时期军事思想体系秉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与和平观,并务实地重新界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青年参考
★ 俄罗斯无能力向中国提供军用运输机与加油机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26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以及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的合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是,负责组装伊尔-76型运输机和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的,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由于该厂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已没有人力资源大批生产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
  9月21日,正在北京参加中俄民航与民航制造业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俄工业与能源部第一副部长列武斯,针对这一消息明确表示,俄将全力贯彻和落实向中国提供大型运输机的合同。
  ▲俄向中印推销大型运输机
  据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从俄购买了14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为进一步提高空运能力,中方一直在同俄方洽谈,准备大量购买伊尔-76军用运输机。
  近年来,俄罗斯也一直向印度推销其大型运输机,而且因客观原因,也曾多次拖延交付,致使印方很不满意。
  2005年夏,中俄两国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后,中方考虑向俄罗斯采购伊尔-76军用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计划向俄罗斯购买34架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和4架伊尔-78MK空中加油机。
  据报道,上述38架飞机将由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组装,其中90%的配件和备件由俄方提供。如果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全部履行合同,就可获得3亿美元。
  ▲伊尔-76、伊尔-78性能怎样
  伊尔-76运输机是俄空军运输航空兵的主要机型,也是俄各航空公司的主要货运飞机。该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由伊留申设计局研制,1971年首飞, 1975年开始装备苏军。该型运输机的载运量为40吨,可运载150名士兵或120名空降兵,也可装运各种装甲车、高射炮或防空导弹。
  伊尔-78加油机由伊尔-76军用运输机改装而成,1978年交付苏联空军使用。该型加油机主要用于为远程轰炸机、航空兵飞机和军用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同时还可用作运输机,并可向机动机场紧急运送燃油。据报道,该型加油机可携带35吨航空油料,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每分钟可加油2200多升。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考虑购买这两种飞机呢?专家分析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快速运送部队及装备,二是提高俄式装备的配套利用效果。
  据专家分析,苏-30MKI战斗机加装与伊尔-78MK相匹配的空中加油接头后,其航程将增大到9000公里,是原有航程的3倍。中国空军中的俄式装备不少,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配套使用之后的威力,中国空军在运输机及加油机方面自然会考虑俄式装备。
  ▲俄罗斯打算易地组装运输机
  俄《生意人报》认为,俄方推迟交付大型运输机可能给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带来一定影响。
  不过,有俄媒体报道说,为能尽早履行大型运输机的合同,俄方已计划将组装伊尔-76军用运输机的工作,从塔什干迁至俄境内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飞机制造厂。俄方甚至不排除,在俄境内组装的可能是运载能力更大、航程更远的伊尔-76MF军用运输机。
  军事专家认为,即便俄方决定在俄境内组装伊尔-76运输机,重新组织生产仍需花费一定时间。
  ▲中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6年3月25日,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烈•杰尼索夫在纽约市立大学莱曼学院召开的题为《关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对话》会议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俄中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透明的,不针对第三国,真正有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
  其实,早在2005年8月的中俄联合军演结束后举行的有中俄等国记者参与的招待会上,中俄国防部长都曾专门提到,演习以及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演习的主要目的是要维护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俄战略核导弹全在境内造
  在苏联时代,为增强军工企业的抗打击能力,苏联的军工企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也就是说,不仅将各军工企业分布在全苏联境内,而且某些大型军工产品配套设备的制造也放到了全国各地。例如,苏联的所有航母,都是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组装下水,但其配属设备则是在全苏各地建造的。伊尔-76的情形也不例外,其总装厂设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但机上的各种设备却是在全国各地建造的。
  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为伊尔-76的系列生产带来了极高的速度:从1975年底投入批量生产之后,到苏联解体时生产了700多架,其年产量都在50架以上。这最终使俄罗斯方面敢于接下为中方在短期内生产38架伊尔-76MD型军用运输机和伊尔-78MK型空中加油机的合同。
  然而,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俄罗斯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军工企业仍然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但是,随着国际局势日益复杂,俄罗斯已经深切感受到了苏联军工企业举国体制为其留下的历史之痛:由于零部件不全以及维护保养不足,就连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库都出现了老化的趋势。因此,俄罗斯不仅全力推出了全部在俄罗斯境内设计及生产的陆基“白杨-M”、海基“布拉瓦”等战略导弹来更新自己的核武库,而且,伊尔-76运输机的最新改进型伊尔-76MF/TF,也已全部改在俄罗斯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厂制造。
  俄罗斯自己生产伊尔-76的改进型飞机,塔什干飞机制造厂就失去了订单来源。尽管俄乌也曾联手开发伊尔-76的改进型飞机,但订单的不足还是让塔什干的飞机制造厂不得不大量裁员,致使大量技术人才流失。▲ www.TopChineseNews.com来源: 国际在线
★ 美突调核母舰赴中东 伊朗核危机恐升级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35821033472/20060927/895081.shtml
2006年09月27日: 美国最新一期《民族》周刊独家披露,美军出现不寻常调动,布殊政府与国防部已悄悄指示提前多个月调遣一支攻击战斗群,包括「艾森豪威尔威尔」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巡航舰、驱逐舰、护卫舰、护航潜艇、补给舰等,朝伊朗西岸的波斯湾一带海域进发,令人担心伊朗核危机可能在短期内骤然升级、中东战云恐再起。
▲配备战斧巡航导弹料下月抵海湾
美国第二舰队发言人卡夫卡表示,配备战斧巡航导弹的艾森豪威尔威尔母舰战斗群,已于逾一周前接获命令驶离美国。《民族》引述国防部多项消息证实,这支攻击力强大的母舰部队预计于10月21日左右抵达伊朗沿岸。报道指出,艾森豪威尔威尔号为翻新和补添核子反应堆燃料,停泊在美国港口已有数年,按原定计划,它在明春之前应不会驶往新任务的驻扎地点,即使最快有调动,也应该是在一个月后。
▲民主党人﹕有人推测中期选举前动武
报道称,舰队临时提早被派往波斯湾的消息,来自舰上一些生气的官员,他们不满突然被派离国,有人更接触反战的退役空军上校加德纳,投诉在未获国会授权下被悄悄派往海湾地区准备攻击伊朗。加德纳认为,舰队突受命在10月21日前到达波斯湾,是华府备战的一个「非常重要证据」。「一些海军部队已接到部署命令,会在10月21日左右进驻波斯湾,这有可能是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日子。」民主党反战代表欣奇表示﹕「有人推测美军在11月7日(即中期选举)前攻打伊朗。若是真的,对中东及美国来说都是个大错误。」布殊因伊战不休等问题,民望跌至谷底,拖累共和党中期选举选情。中东局势紧张,或许有助布殊阵营以反恐之名凝聚人心「枪口对外」。
▲企业号司令﹕预备好应付所有突发情
事实上,过去不少报道指美国早已派了特种部队潜入伊朗。《时代》近日也说,有一组可在海上布雷的军舰士兵近日接到命令,准备于10月1日前往波斯湾。《时代》亦指有像显示「美国可能准备跟伊朗开战」,皆因除了进一步调动扫雷舰外,有消息还指海军作战部长马伦接到命令,须重新审视针对伊朗可能封锁出入波斯湾孔道霍尔木兹海峡(StraitofHormuz)阻挠油船往来的反制计划。
《民族》指出,华府急调艾森豪威尔威尔号往中东的动机,是否企图尽快集结兵力预备动武,其一确凿指标,是目前仍留在印度洋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会否延长留驻于区内。正负责参与轰炸阿富汗塔利班任务的企业号,已接近完成原定为时6个月的区内游弋,理应于稍后调返美国本土。法新社报道,负责领导企业号战斗群的美海军少将斯宾塞周一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企业号已「预备好应付所有突发情」,令人揣测美军是否想对伊朗动武。民族/法新社 ▲
★ 美国闹起“特工荒” 情报人才面临危机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9/27/content_5142203.htm
2006年09月27日国际先驱导报: 合同工超过正式工,吸引人才不敌私人公司,有中情局任高官坦言,如果没有承包商,中情局简直可以关门大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弗吉尼亚州兰利的中情局总部举行秘密行动会议时,会议室就坐的大部分人士并非中情局特工,而是中情局委任的承包商雇员。这种局面令中情局领导备感尴尬。
▲承包商成工作主力
《洛杉矶时报》称,美国情报机关将重要的情报工作外派给私人承包商的情况非常普遍。两年前成立的“全国反恐怖主义中心”超过一半员工都不是由政府聘请,而是承包商的雇员。中情局有四分之三的驻外情报站由私人承包经营,各部门对承包商的依赖甚至不逊于内部员工。例如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是由私人承包经营的;中情局最大的海外基地巴格达,承包商经常会比中情局特工还要多。
针对这个现象,有中情局任高官坦言,如果没有承包商,中情局简直可以关门大吉。有离任的特工表示,各个机关已没法确实掌握有多少承包商的雇员在从事情报工作。估计单在中情局,承包商雇员在过去五年增加了一倍,比中情局的1.8万人编制还多。
美国国家情报总局局长内格罗蓬特已经下令,要求16个情报机关提交承包记录,全面研究评估是否应该将高度敏感的情报工作外派。
▲情报人才面临危机
美国中情局将部分业务外判给承包商,再次暴露出美情报机构工作机制僵化、人才捉襟见肘的宭境。美情报机构不仅在留住人才上面临困境,在如何吸引人才上也面临挑战。今年1月23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刊登分析文章称,如果说Google地图搜索服务引起了全球各国政府对现实安全的忧虑,那么Google对人才的争夺则动摇了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招聘人才总是秘密进行:装在普通信封里的聘书送到被NSA选中的人才家中,随后收信人不声不响地前往华盛顿,满心欢喜地成为美国头号间谍机构的一员。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间谍战的实际就是NSA数学天才与苏联克格勃数学专家之间的角力,双方都在拼命保护自己的密码,同时绞尽脑汁破译对方的密码。
作为美国技术间谍中心,NSA目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数学人才,因为同恐怖分子相关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然而,要获得最好的数学人才,NAS必须面临Google和雅虎等网络巨头的直接竞争。NSA人材招聘办公室主任辛西亚-米勒•温特表示:“我们不得不通过新方式吸引更多数学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NSA甚至斥巨资赞助TOPCODER公司主办的数学大赛。但即便发现了令人满意的数学人才,NSA同Google等网络公司相比仍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该机构只能聘用美国公民。这一限制令NSA陷入困境,因为美国大学每年毕业的2万名数学专业毕业生中,有一半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印度和东欧等国家及地区。
▲难让美国人安心
人才流失与人才难求只是美情报机构弊病重重的冰山一角,近年来,美情报机构的工作作风和效能日益让美民众难以安心。日前,美国《纽约时报》以“美国需要令人安心的情报组织”为题刊文称,随着美国中期选举即将来临,“这个国家最紧要的工作是再次敦促情报机构渲染来自一个中东国家的威胁”。美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彼得•侯厄克斯德最近就发布文件称,“美国人应该了解到,伊朗企图研制核武的野心已经对美国构成了战略威胁。”《纽约时报》的文章认为,这一幕让人想起了布什政府在在伊战争问题上的“情报门”事件,美国已经不能再次承受当权政治家压迫或胁迫情报机构迎合他们意识形态所带来的代价了。 (特约撰稿 冀孝齐) ▲
★ 2006全球竞争力排名:瑞士居首 中国位列第54位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9/27/content_5141643.htm
2006年09月27日新华网: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瑞士、芬兰和瑞典分列前三位,中国排名54位,较去年下降了6个名次。俄罗斯则下跌了9位,排在第62位。印度排在43位——
▲2006全球竞争力排名:
1瑞士/2 芬兰/3 瑞典/4 丹麦5 新加坡6 美国/7 日本/8 德国/9 荷兰/10 英国/—-54 中国
新华网日内瓦9月26日电(记者 刘国远) 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6日公布《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瑞士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芬兰和瑞典分列二三位,而美国的排名则由去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六位。
今年的这份报告覆盖了125个经济体,多于去年的117个。另外,报告还采用全新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加以评估,而往年采用的是增长竞争力指数。为了便于跨年度比较,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项目组还按照新指数对去年的排名进行了调整。比如,美国的排名由第二位升至第一位,中国由第49位升至第48位,印度由第50位升至第45位。
根据报告,丹麦、新加坡、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英国分别占据了今年竞争力排名的第四至第十位。报告显示,和近几年的情况相同,今年北欧国家仍然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占据突出位置;德国和英国继续保持领先位置,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10位;亚洲的领头羊是新加坡和日本,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7位。而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54位和第43位。
拉美国家中,智利排名第27位,领先其他国家。巴西排名第66位,与去年的第57位相比有所下滑。
报告说,瑞士的竞争力排名由去年的第四位跃至第一位,这反映了该国稳健的机构环境、优秀的基础设施、高效的市场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瑞士拥有非常发达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公司大量投入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大,国家的公共机构透明而且稳定。
就美国排名下降,报告指出,美国继续享有优秀的环境和高效的市场,是全球技术开发中心,然而,美国的总体竞争力受到宏观经济严重失衡的威胁,而且财政赤字的屡次出现导致公共负债水平上升,美国的相对排名容易受到对这些失衡可能进行的无序调整的影响,包括长期居高不下的贸易逆差。
世界经济论坛是根据各国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硬数据和对企业高级主管进行的意见调查结果来对全球经济体竞争力进行排名的。由于硬数据在竞争力评估中所占的比重不到三分之一,近年来不少人士开始怀疑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著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每年也公布一份国际竞争力排名,这份排名的结果与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排名结果常常有出入。据了解,双方排名结果之所以不同,原因之一是硬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在评估中所占比重不同,此外,不同指标所占比重的不同也导致排名结果大不相同。(完) ▲
★ 邓小平被称做中国“总设计师”的来龙去脉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24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但是,人们对“总设计师”提法的由来,却不十分清楚。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总设计师”提法就已公开出现。早在1980、1981年,胡耀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等在党内会议上,就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称邓小平为“政治设计者”、“主要设计师”。
  1985年7月26日,李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出访美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邓小平主任(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总设计师”的提法第一次公开出现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前后,“总设计师”提法第一次集中出现。此时,邓小平已从第一线退了下来,这使一些不了解中国政治的外国记者,对邓小平在十三大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表示困惑。
  为澄清疑惑,1987年11月1日,十三大新闻发言人朱穆之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时说:“邓小平对党和国家的功勋是人所共知的。他在我们党和国家中起重要的领导作用,并不是因为他担任了什么职务,而是由于他思想正确而决定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没有担任党的主席,也没有当总书记,但是仍然是党的政策的总设计师。”
  1989年,主要提法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89年6月24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指导者是邓小平同志。”这是中央全会上党的总书记首次使用“总设计师”来称呼邓小平同志。9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对邓小平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邓小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至此,“总设计师”的提法在中央全会的文件中正式确定下来。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称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光明网
★ 南 方 周 末 :我 们 为 什 么 反 思 郭 沫 若 ?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12
  鲁迅之后郭沫若被树为文化旗手。每当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都要发表诗词表态。
  我无权因为譬如《李白与杜甫》的印象,就对大气磅礴的早期郭沫若讥讽……
  ——张承志《文责初检》
  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
  ——闻一多《论郭沫若的学术精神》
  父亲耳背,这是他给我从小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女儿眼中的郭沫若
  一代文豪郭沫若在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巨大的反思空间。在郭老诞辰110周年之际,记者就国内学界对郭沫若的反思和争议采访了学者丁东,在缅怀和颂扬一位世纪老人的时刻,我们也得以从别样的视角审视一代学人。
  ▲南方周末:我们为什么反思郭沫若?
  丁东:鲁迅之后,郭沫若被树为文化旗手。解放后,他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位居科学艺术两界首席,并一直兼任国家要职。毫无疑问,郭沫若是建国后中国知识界主流的代表。
  我们需要探寻的是,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漫长的炼狱中,郭沫若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郭沫若在科学和艺术上都是勤奋的,他并没有因位居高官而松懈著述,对郭老的成就已经有许多传记、论文、回忆文章作了充分的赞扬。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在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中度过的。除“文革”那一场运动对郭老有所伤害之外,他一直充当运动先锋。比如他率先对诸如胡适派、胡风集团、右派分子等革命对象声讨、批判;同时他又盲从和推动个人迷信,他在生前面世的那些白纸黑字,很多已经很难经受历史的检验,有些明显的过头话。
  我们把郭沫若作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加以考察,可以看到他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这种悲剧在每个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千差万别。郭沫若因为经历和地位的特殊,他本身上就有了一种典型意义。
  ▲南方周末:引起人们争议的是郭老的后半生
  丁东: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发表措辞严厉的檄文《斥反动文艺》,把沈从文界定为“桃红色”作家,朱光潜界定为“蓝色”作家,萧乾则是“黑色”作家,“我们今天打击的主要对象是蓝色的、黑色的、桃红色的作家,这一批作家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着”,必须“毫不容情地举行大反攻”。
  据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回忆:1949年2月、3月,沈从文不开心,闹情绪,原因主要是郭沫若发表的那篇《斥反动文艺》,当时他压力很大,受刺激,心里紧张,觉得没有大希望。他想用保险片自杀,割脖子上的血管。沈从文从此彻底告别了他心爱的文学事业。
  ▲类似的声讨式的批判贯穿在郭沫若1948年以后的政治和文化生涯中。
  1955年,胡风问题由文艺思想之争、宗派之争被升级为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同年4月1日,郭沫若发表了《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之后,他又发表文章《请依法处理胡风》。
  南方周末:“焚书”之说也是郭老遭人诟病的地方,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吗?
  丁东:1966年4月14日,郭沫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有一个沉痛的发言,他说:“在一般的朋友、同志们看来,我是一个文化人,甚至于好些人都说我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什么历史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拿着笔杆子在写东西,也翻译了些东西。按字数来讲,恐怕有几百万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这番话的本意并非真的要烧书,无非是以诗人的夸张认定自己的文字“没有一点价值”,以此表示从头改造自己的决心。但4个月后焚书成为一种风潮。有人据此指责郭沫若这番话是开了“文革”大规模焚书的先河,这显然是夸大了郭沫若发言的威力。但是,这番话出自文坛泰斗之口,确实为全盘否定历史的极“左”思潮助长了声势。
  ▲郭老的晚年,每当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往往要发表诗词表态。
  比如,1966年9月9日发表题为《文革》的诗词,歌颂“文革”的到来。“四五”天安门事件之后,写了《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五个月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郭老又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南方周末:作为诗人的自由和作为学者的独立在后期的郭老身上已经难觅踪迹
  丁东:学界对郭沫若的反思除了他的个人品德,还有学术品质。郭老1950年代之后的几乎所有的创作,诗歌也好、戏剧也好,甚至学术研究,都极大程度表现出一种非己的状态,譬如,郭老在评论毛泽东诗词和书法时说:“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家的顶峰。例如以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着豪放不羁的气韵。在这里给我们从事文学艺术的人,乃至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个第一’原则,极其灵活地、极其具体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郭老是饱学之士,对毛泽东出现的错别字、书法中出现的笔误不仅不指出,还要在评论中编出一套说辞,硬把毛泽东这些失误说成是优点,并且发挥到“四个第一”的政治高度。
  1971年10月,郭老建国后惟一的一部关于文学的学术著作《李白和杜甫》出版,这部书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作者力图“以今天的标准”来扬李贬杜。所谓“今天的标准”实际上是在迎合个人崇拜的潮流。郭老在拔高李白的同时对杜甫的人格和作品作了苛于前人的贬损。
  郭老的悲剧在于,作为一代文坛泰斗、史学大师,他不是没有自省能力,而是有心自省,无力自拔。“文革”中,其子被抓,危在旦夕。
  于立群让他在当晚的宴会上向周恩来求救,他竟未能发一言。他内心世界其实极为痛苦,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又加剧着这种痛苦。
  郭沫若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巨大的文化财富,还有晚年的悲剧历程。
  他的内心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冰山,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露出的一个尖顶。其余部分,也许永远无法浮出海面。
  ▲附:郭沫若为庆祝粉碎“四人帮”写的词—《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
  扫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周末
★ 美国偷偷供情报/台军实施绑架强占苏联油轮事件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014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当局为破坏大陆经济,在美国的帮助下实施“闭港政策”,拦截了几十艘与大陆有来往的外国船只,引发多起国际纠纷。其中扣留苏联“图阿普斯”号油船事件影响最大。
  1954年5月25日,苏联黑海航运公司的远洋油船“图阿普斯”号在驶往上海途中,被美国间谍飞机发现,美国情报部门将情况通报台湾海军。台海军总司令马纪壮亲率“丹阳”号等军舰前往拦截。
  6月23日凌晨3时许,“图阿普斯”号行至台湾岛南端125海里处,遭到“丹阳”号等军舰的拦截。“丹阳”号发出信号,命令“图阿普斯”号停止前进,接受检查。“图阿普斯”号船长加里宁在黑暗中无法判明军舰的国籍,决定不予理睬,继续航行。“丹阳”号气急败坏,发炮示威,迫使“图阿普斯”号停船。天亮后,加里宁才看清军舰上的国民党旗帜。很快,100多名国民党官兵登上“图阿普斯”号,扣押了49名苏联船员。随后,“图阿普斯”号在“丹阳”号等军舰的押解下,驶往台湾高雄港。
  事件发生后,苏联政府做出强烈反应,多次照会美国政府,强调台湾海军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抢夺油船的,要求美国政府立即释放苏联船员,交还船只。与此同时,苏联海军派出强大舰队,在台湾海峡附近游弋,试图夺回油船,一时间,台湾海峡内气氛骤然紧张。
  由于当时美国第七舰队已进驻台湾海峡,苏联舰队无法对台海军采取过激动作,台湾当局更加有恃无恐。在美国情报部门的授意下,台当局一方面决定把“图阿普斯”号据为己有,将船重新命名为“会稽”号,作为运输舰编入台湾海军;另一方面对苏联船员进行分别关押,采取威逼、利诱、拉拢等手段,企图使他们投奔“自由世界”。美国甚至以“政治避难”为借口,将部分苏联船员带到美国。
  然而,大多数苏联船员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船长被关进四周包着铝皮的房子里,忍受着亚热带高温的烘烤,始终没有屈服;一些年轻人被关进妓院两个多月,面对女色引诱,依然保持清白。他们以各种方式与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进行着顽强的斗争。1955年7月,第一批29名苏联船员在被关押了13个月后获释,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随后,又有一部分船员,几经周折,从美国回到苏联。只有少数苏联船员受台湾当局蒙蔽,留在台湾,集中居住于宜兰和桃园等地,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光。其中一人难以忍受心灵的折磨而上吊自杀,其他人于80年代陆续离开台湾。
  作为台湾海军“战利品”的“图阿普斯”号,在服役期间因惧怕苏联海军抢回,几乎没有出过海,直到1965年10月退出现役。在两岸紧张对峙的岁月里,这条船上的台军官兵却成了台海军中日子过得最逍遥的人,丝毫不用担心出海的危险。有意思的是,也许正是因为太过悠闲,该舰官兵还因为嫖妓问题与美军发生争执,结果与停泊在高雄港的一艘美国军舰之间展开了一场以高压水龙和瓜果蔬菜为武器的激烈“战斗”,搞得美台军方高官尴尬不已。▲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环球时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