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朴槿惠对华外交被曝正坍塌 中韩关系面临考验★★★

170条生理常识(81-90)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5387/201310/7565.htm
81、 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83、粽子的营养全面、84、饭菜不宜”趁热吃”、8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 肾、86、多吃玉米好处多、8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88、多食核桃有益心脏、89、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90、常吃 花生可预防胆结石.
  
今 日 看 点:2016-01-15▲◆★●■☆

朴槿惠对华外交被曝正坍塌 中韩关系面临考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381.html
中国腐败分子的单最后还是老百姓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2879065.html?touping
中巴经济走廊或受阻承受不起在途经争议地区的路线★★
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60113/1051426.shtml
“鬼才”黄奇帆入阁?薄熙来旧将成官场样板★★★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517.html
韩俊发表了一段“反货币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401.html
美国为何这么害怕中国在永暑礁建设的真相★★★
http://mil.xinjunshi.com/20160113/274619.html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迎来111岁华诞★★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63045/c90

朴槿惠对华外交被曝正坍塌 中韩关系面临考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381.html

多维 2016-01-12:朴槿惠2015年不顾美国的反对,参加了中国的大阅兵,中韩政治关系达到新高潮。而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却给中韩关系泼了一碰冷水,朴槿惠还能信中国吗?

《韩国时报》1月11日在题为《朴槿惠中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正在坍塌》(Park’s China-first foreign policy falling down)的文章指责北京在朝鲜核问题上,仍在做骑墙派。

文章称,分析家1月11日说,中国对朝鲜第四次核试验的反应表明,北京永远不会同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惩罚平壤。

这些分析家还说,朴槿惠的外交是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为中心的,并相信这最终会给朝鲜半岛事务带来平衡效果,但是她的外交政策似乎正在坍塌。

首尔希望北京同国际社会遗弃阻止朝鲜的核武器工程,但是北京与此保持距离。中国不合作的态度似乎给朴槿惠的对华外交带来巨大的打击,而此前批评者曾认为朴槿惠的对华外交正在损害韩美同盟关系。

1月11日,朴槿惠仍然没有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电话谈朝鲜问题,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朴槿惠在核试验一天后,就已经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日本首相安倍通话了。

中韩关系面临考验

在这些谈话中,他们都同意合作,对朝鲜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此外,中韩两国外长星期五通话长达70分钟,但是双方对于应对朝鲜的氢弹试验分歧严重。

韩国外长尹炳世敦促中国严厉惩罚朝鲜,但是王毅却只是重申了中国在朝鲜核问题的一贯立场。

自从2013年2月上台以来,机关美国担心韩国倒向北京,但是朴槿惠仍努力改善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对朝鲜施加影响力的国家。朴槿惠甚至不顾美国的反对,参加了中国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

外交专家说,韩国政府将中国的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理解为是为一己之私。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的国内安全顾问千英宇(Chun Yungwoo)说,如果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只说不做,那么朴槿惠对华外交将是一大失败。

在与朴槿惠的6次会晤上,习近平重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并强调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迫切性。

一名外交人士说,通过这些会晤,朴槿惠改善中韩关系的努力使得两国元首的私人关系改善了,但是并没有发展为国家层级的战略对话。

韩国知名智库峨山政策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中心副院长崔江(Choi Kang)说建议韩国政府通过采取更加强硬的对朝安全措施,以向中国明确的警告信号。

崔江说,通过加强美日韩三边合作,或者部署萨德导弹系统,韩国需要提醒中国,控制朝鲜的核武冲动。▲◆★●■☆

 

中国腐败分子的单最后还是老百姓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2879065.html?touping

—-武钢的一位朋友说邓崎琳使多少武钢人失去了为国争光舞台的感慨!

2016-01-13 汪华斌

昨天碰到几个武钢的朋友,大家对处罚邓崎琳很高兴;说这应该是武钢人扬眉吐气的时刻。可是大家很快又冷静下来了,处罚了邓崎琳并不等于就能恢复武钢的竞争力;所以武钢还是困难重重。然而更重要的是被邓崎琳打击报复及排挤的人,这些人可能早就失去了为国争光的舞台;从而跻身于我们社会自谋出路的群体中的一员。有位朋友说当年孙文东剥夺我为国争光的权力时我才是四十几岁,应该是人生中出成果的高峰期;然而孙文东这个腐败分子有权呀,竟然是一句话就能叫你失去为国争光的机会。

是啊!如果说孙文东剥夺我为国争光的权力而证明他自己有贡献的能力还情有可原,问题是事后证明他除了搞垮企业外还真的一无是处;因为他在鄂钢竟然又使那里的几万人没有饭吃了,这难道能证明他是有能力的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实习生中破格提拔的人,竟然是邓崎琳依靠的骨干;因为他就是邓崎琳慧眼识别的,所以成为邓崎琳疯狂腐败的急先锋。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在哪里,最后哪里就会陷入困境;这就是腐败分子的最大功能。

是啊!虽然中纪委通报邓崎琳被开除党籍,主要是因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且还因为收受财物的问题而涉嫌受贿犯罪。更重要的是被开除党籍的邓崎琳严重违反了号称最严处分条例的六大纪律,被网友们被称为“六毒”书记。也就是说邓崎琳竟然将党员不得违背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项纪律全部违反了,所以说这样的腐败分子真的是没有半点党员干部的痕迹;因为他的全部生活就是要与党员干部的要求而背道而驰。看邓崎琳,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而长期搞迷信活动、此外就是还干扰和妨碍巡视工作与对抗组织审查。

邓崎琳在武钢工作了40年,执掌“帅印”将近11年;然而回顾邓崎琳为武钢的贡献,好像就是从实习生中破格提拔孙文东当自己的副总经理;所以鄂钢兼并走向没落、孙文东落马,这些都直指邓崎琳的决策、用人失误。此外就是通报所说的:“邓崎琳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违规多占住房,违规领取奖金;长期占用宾馆客房供个人使用”。所以武钢的人都知道:“邓崎琳对武钢的贡献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用人制度上有问题;不是看能力而是看关系,关系好的就提拔上去;关系不好的就靠边站或下岗。第二点就是搞亲属腐败,他的亲弟弟利用他的关系;武钢采购什么他就卖什么”。邓崎琳的儿子被指通过一家贸易公司低价从武钢获得长协矿,然后又高价转手卖给武钢;最后从中谋取利益。

当然如果邓崎琳只是这两点,说实在的话还不可能将武钢搞垮;邓崎琳在决策上还相当霸道,邓崎琳的前任也有投资失误;但那还是小打小闹;因为武钢地处中部,原来领导的发展理念是品种、质量和效益。邓崎琳当上一把手之后,就一味搞规模;还到国外主要是南美洲搞矿山,亏得一塌糊涂;这些决策都是他做的。正因为如此,结果武钢自己的矿山竟然没有资金开发;从而使武钢全面陷入困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昏迷的腐败分子,竟然高谈阔论自己的收入水平低;如当年针对国企高管高薪的争论,邓崎琳竟然说“我们中国央企高管的工资薪酬水平和同类岗位相比低得多,这是事实。我一年税后工资是40多万,你会信吗?美国GE等大公司年薪是千万美金,民营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央企绝对不可能有这种高工资”。可是这么有能力的人为何不到美国大公司去,而要在国企这里搞腐败;要知道一个高管竟然连住房也要多侵占,就说明这腐败分子是多么贪婪。

腐败分子虽然被查处,腐败的款项也会上缴;然而他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呢?却无人问津,更没有人追查他们造成多少人失去为国争光的机会。就如同孙文东将鄂钢搞垮了,最后是三万多人下岗而自谋出路;同样邓崎琳将武钢全面陷入困境,将使几十万人面临生存困难。这责任如何负,起码现在我们社会还没有声音。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腐败分子的单不是国家埋;而应该是老百姓分散埋,这就是一个腐败分子将使多少人而失去为国争光作贡献的舞台;这也是中国特色。

是啊!我能向孙文东讨回我为国争光的舞台吗?鄂钢的三万多人能向孙文东讨回为国争光的舞台吗?武钢的几十万人能向邓崎琳讨回为国争光的舞台吗?基本上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单由老百姓自谋出路埋了;这就是中国特色。▲◆★●■☆

 

中巴经济走廊或受阻承受不起在途经争议地区的路线★★
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60113/1051426.shtml

2016-01-13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中国一名高级官员对巴基斯坦媒体说:“中国承受不起在一条途经争议地区的路线上投资数百亿美元。”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印媒称,巴基斯坦大力宣传的46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陷入困境,因为北京对途经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路线持保留态度。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月11日报道,巴基斯坦军队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上支持文职政府,但反对派政党对其路线以及所做的多次修改持保留意见。

报道称,中国方面对其中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持保留态度,包括制定途经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的路线,因为该地区被认为是巴基斯坦与印度的争议领土。

印度声称对被称为北部地区的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拥有主权。自从印度脱离英国独立以来,该地区就一直处于争议中。中国对在这个属于国际争端的地区实施工程的合法性表示担忧。

中国一名高级官员对巴基斯坦媒体说:“中国承受不起在一条途经争议地区的路线上投资数百亿美元。”

反对派政党曾扬言,如果总理纳瓦兹·谢里夫领导的政府无视小省份而支持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落户旁遮普省,那么它们将举行抗议活动。

报道称,中国政府的耐心显然已经被消磨掉。中国驻伊斯兰堡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罕见地打破沉默,表明北京对巴基斯坦国内各方分歧所制造的障碍感到失望。

中国大使馆敦促巴基斯坦各方解决分歧。它在声明中说:“中方希望巴基斯坦各个重要党派为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加强协作,共同创造有利条件。”

在被要求对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相关的近期事态发展发表评论时,大使馆发言人说:“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达成的共识,得到了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将覆盖全巴、惠及巴人民。”

但反对派政党不为所动。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领导人沙阿·马哈茂德·库雷希说,他的政党已经保证不会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上做政治手脚。他说:“但我们对联邦政府有一些合理的疑问。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政府在许多问题上都不信任我们。”

报道称,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最强烈反对者是开伯尔-普什图省。该省首席部长佩尔韦兹·哈塔克11日说,谢里夫总理需要在各党派会议上就他作出的“西线”承诺消除误解。

他说,“在采取任何极端举措之前”,开伯尔-普什图省政府将在拟定与谢里夫总理的会晤中为就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达成和解作最后一次努力。

有人抱怨项目投标过程缺乏透明度。观察人士说,目前还不清楚哪些工程将实施,哪些工程将搁置。

报道称,当地劳工领袖对中国承包商在建筑工地使用中国工人的决定持保留意见。(编译/王雷)▲◆★●■☆

 

“鬼才”黄奇帆入阁?薄熙来旧将成官场样板★★★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517.html

多维 于 2016-01-12:“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在三国谋士群中,贾诩是颇为特殊的一个。他胜在能够于复杂时局下,权谋机变、趋利避祸,前后四次改投主人,竟然次次受到重用。而且善出奇谋,当时就赢得了天下“智计之首”的名声。有人说,贾诩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被后人称为“鬼才”。

由史观今,看当下中国官场,若说也有一位官员能够“身怀才能,趋利避祸”,非“六朝元老”、现任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莫属。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年中国股市经历几次寒冬后,有消息传出,黄奇帆经济能力获得习近平认可,或许将进京升任国务院秘书长一职,主管三会(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这被认为是一个重磅“唯贤所用”的信号。如果黄奇帆真的能“老树逢春”,成功进京,将是中共官场用人“规则”又一样板。

“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首先,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黄奇帆,都不能否认他在经济上的才能和成绩。

在中国经济一片低迷的背景下,重庆过去几年的成绩一枝独秀,2015年上半年,在31个省市区GDP增速“排行榜”中,重庆以11%的经济增速高居榜首。并始终保持在10.7%以上的增速,为中国提供了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样板。另外,重庆在民生建设、稳定房地产市场、内陆保税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地权改革、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黄奇帆也被称为“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这无疑是获得中共高层关注的原因。

另一方面,黄奇帆也并非一直在吃“前任”的老本,某种定程度上,他也应该是重庆经济模式的奠基人。2001年10月,49岁的黄奇帆转任重庆市副市长。由于当时中国正在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而重庆又在1997年刚刚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被中央层面认为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城市,因此也足以看出黄奇帆擅长领导经济工作之名已经上达中央。当然黄奇帆也不负众望,重庆2008年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就成长了170%,达到27亿美元,从西部12省市的第6名跃升至第二名,2009年吸引40亿美元的外资,成为西部第一名。

然而,目前中国经济显然遇到了困难。习近平曾经表示,如果要达到2020年实现小康目标,未来五年就必须要保住6.5%的经济增长。这对中共而言是个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重庆的经验显然值得借鉴。这同样是1月4日习近平视察重庆的主要原因,多数观点认为,黄奇帆在重庆的经济政策,已经获得了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共高层认可,由此获得重用并不意外。

黄奇帆仕途走向被外界关注

“私德”有亏 公德无损

尽管黄奇帆属于“有为”官员,但为何在坊间他如此饱受争议,正是因为他的一些“私德”。这里的私德并不是指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而是指他在做人上的一些评价并不讨人欢心,有“迎上”之嫌。

例如他曾自称与已经深陷牢狱之灾的重庆原市委书记薄熙来配合得“如鱼得水”。是薄熙来抓政治,黄奇帆管经济,两人配合默契。黄奇帆曾称,“与薄熙来相处起来非常愉快,整个市委班子心齐气顺。”而当年王立军夜奔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后,薄熙来第一时间派黄奇帆赴美总领馆交涉。

然而,在2012年的薄熙来事件之后,张德江奉命赴重庆“救火”。此时的重庆,有着复杂的形势和局面:外商彷徨,投资进展放慢,内资也在观望。两人搭档应对难题,甘苦自知。2012年11月,在张德江告别重庆的一次会议上,黄奇帆在会上动情地回顾张德江为重庆所做的很多具体工作,并当场落泪。自此事件后,评论分为两种声音,一种是称黄奇帆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心态;而另一种则认为黄奇帆是真性情的流露,恰巧是一种政治忠诚度的体现。

即使黄奇帆“喜好迎上”而饱受争议,但依然由于其出众的经济专业才能而受到“眷顾”。 早在2013年中共制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期间,黄奇帆就与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共同作为仅有的两位进入决定起草组的地方官员,为三中文件提供地方参考意见。

在此之后,还不断有迹象显示出黄奇帆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稍早前中国“股灾”发生时,黄奇帆在一年前发表的股评突然被争相报道;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本人获邀在媒体中现身谈论经济;习近平在9月份访美时,黄奇帆与山东省长郭树清等六位地方政要随团赴美与五位州长进行交流。

不得不说的是,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还曾在“十三五规划”推出之前,特意赴重庆调研,很有可能正是源于习近平等经济决策者的安排。而习近平在新年后首访重庆并对经济高度肯定,也说明,黄奇帆在重庆的经济发展成果,对中国经济有着十足的借鉴意义。

以上足以说明,黄奇帆的重庆经济模式对全国的贡献,足以冲淡他的个人“短板”。而当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方式,也将成为官场的用人新现象。不难发现,虽然官员在个人“细节”上存在问题,但是如果才能出众,且没有触碰到贪腐的红线,其仕途仍然能够更上一层楼。

能者上、庸者下

其实,黄奇帆是一类官员的代表,他们或许在民间有颇多争议,但是经过反腐大潮大浪淘沙,证明他们是“健康”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有魄力,也是中共在经济困难时期最需要的官员。

近些年来,“能上能下”的用人方式,已经成为习近平的用人原则,即“能者上、庸者下”。但是,究竟何为“能人”?李克强在1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给出了答案,即“勤政有为”。分析认为,在习近平提出官员执政能力的第五个现代化之后,官员能否有“作为”,能否干出“实事”,成为中共高层选拔贤能最为看重的一点。

而提出“勤政有为”的背景,是此前包括李克强在内的中共高层,在多种场合指出官员存在“为官不为”的问题。早在2015年3月7日,李克强就已提出,“为官要有为,不能乱作为,但要奋发有为。”有评论指出,这种“不作为”的乱象,一方面严重损害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这种“不作为”的风气在官员之间传播,但在这“染缸”中仍能坚持“作为”的官员,是较易引起习近平注意的一类人。多数观点认为,虽然黄奇帆有狡黠的一面,但是他在重庆期间的经济成绩足以说明,黄奇帆属于“有为”官员。

其实,像黄奇帆这样的官员不在少数,但却可以视为中共官员系统内独树一帜的“另类”。而以“公德”无损为前提,有必要相信,随着习近平用人思路的改变,以“贤能”为首要因素而用人的新思路将得到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之时,邓小平钦定63岁的朱镕基出任副总理,以挽中国经济于既倒。中共十八大之后的中国国务院班底,总体上财经能力比较弱,尤其是面对2015年的股灾时更显力不从心。中共高层需要稳定人心,稳定经济,稳定未来,正因为此,黄奇帆呼仕途才如此引发关注。黄奇帆能否成为救火“奇才”并重演历史,应拭目以待。▲◆★●■☆

 

韩俊发表了一段“反货币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8401.html

凤凰网 2016-01-12: 2016年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股市波动不断。在此背景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1月11日发表了一段“反货币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

1月11日参加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一次活动时,韩俊表示:中国并没有为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目前面临贬值压力,但这是暂时的,从更长期来看,随着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人民币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同时,中国没有追求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希望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反对货币战争。有关人民币会像脱缰野马的看法纯粹是臆想,做空人民币不会成功。
身为中财办副主任,韩俊的观点和言论通常都会成为财经媒体头条。“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早在15年前,习近平博士论文曾引用韩俊的研究数据。

习近平论文曾引用韩俊文章

习近平曾于1998年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并获法学博士学位。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习近平在读博期间曾多次发表论文,其中多数涉及农村问题,如《论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市场化建设》、《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等。

习近平的博士论文为《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文中论述了当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方式。论文第六章为“加入WTO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其中引用了韩俊《“入世”呼唤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一文中的相关数据。

韩俊这篇文章刊登在2000年第1期《农村工作通讯》杂志上。当时正值中国“入世”倒计时阶段,中国农业如何适应对外开放是农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农村工作通讯》特别约请韩俊撰写了这篇文章。彼时,韩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

杜润生“弟子”之一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生于1963年的韩俊,1989年在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后,曾在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成为杜润生的“弟子”之一。

杜润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人物。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并连续5年主持起草“中央一号文件”,推广和完善被视为改变农村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杜润生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光环”是发现、培养了大量人才,王岐山、陈锡文、杜鹰、林毅夫、周其仁、温铁军等,都曾是杜润生的“弟子”,而韩俊也是其中之一。

2015年10月9日,杜润生在京辞世,享年102岁。韩俊发表了回忆文章《杜润生:搞清中国农村真问题》。

“10月9日早上刚上班,陈锡文同志告诉我杜老走了。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我心中充满了对杜老的无尽哀思”,韩俊写到,他在西北农大读博士二年级时,一篇论文引起了杜润生对他的关注,杜润生亲自给陕西省和学校有关领导打招呼,协调他进京工作事宜。“就这样,有幸得到杜老赏识,而且在他的直接过问下,我才有机会走进慕名已久的’九号院’,成为’杜润生徒子徒孙’中的一员。每每念及杜老与我素昧平生,却给了我人生最大的帮助,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感激、感动和温暖。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有幸得到这样一位伟人的指导和关怀,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荣幸”。

“非常重要的刘鹤”的副手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撤消后,韩俊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1年3月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国研中心,韩俊当了9年国研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2010年走上国研中心副主任岗位。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不论是身为学者还是官员,韩俊一直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先后出版了《调查中国农村》、《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等学术著作。

2014年10月,韩俊再次转型,出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成为刘鹤的副手之一。刘鹤现任中财办主任、排名第一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13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向来访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介绍身边的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韩俊的这次职务调整,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评价说:韩俊对农业与农村政策,尤其是土地问题思考和研究颇深,是一个非常谨慎又很有实践与思想的人。其从国研中心到中财办任职,相当于从咨询机构到了决策机构,是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层一般由二至三人组成。韩俊出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一个月之后,舒国增也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转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财办由此形成“一正五副”结构,刘鹤任主任,副主任五人:陈锡文、杨伟民、易纲、韩俊、舒国增。

有评论人士指出,中财办不断“扩军”,体现出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视。

履新中财办副主任后的韩俊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韩俊多次参与党的文件起草工作。2004年起,他长期参与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十三五”编制,他也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名单,由55名来自政府部门、智库的人员组成,中央财办原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任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任副主席,韩俊也在名单中。

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央组建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韩俊是中央宣讲团的成员之一。2015年11月10日,他来到广州作宣讲报告。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了报告会并讲话。报告会前,胡春华还会见了韩俊一行。

这场报告会,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农民进城后村里的房屋、宅基地能否得到保障?”“现行设施农业用地硬底化指标不够,能否给予优惠政策?”“集体土地要出租、出让,如何收税?”现场听众不断向韩俊抛出问题。韩俊回应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致富的源泉。做好土地这篇文章,既要守住底线,又要发挥市场作用,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身为学者时,各界就评价韩俊“敢言直言”。

在一次国务院领导召开的座谈会上,韩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应该“咬牙、跺脚、出实招”。农村的改革、农业的发展都需要财政支持,说穿了,就是必须掏钱。

韩俊自己也曾表示:作为政策研究者,个人价值体现在反映百姓最真实要求的政策建议,被中央采纳,政策实施后又惠及百姓。

2015年5月,在“2015第四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韩俊提出:中国奶业处在生死攸关时刻,特别是三聚氰胺的阴影还未散去。目前奶业面临冲击很大,国内鲜奶一公斤成本价3.7元,低于此农民就无利可图,但是现在收购价已经连续十六周低于这个价格了。

2015年12月,在首届两岸“互联网+现代农业”高峰论坛上,韩俊提出,对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供给侧的改革跟不上,农业就会败下阵来。“有人认为,国外粮食这么便宜,进口就行了”,他说,中国一年大米消费量是1.6亿吨以上,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

 

美国为何这么害怕中国在永暑礁建设的真相★★★
http://mil.xinjunshi.com/20160113/274619.html

2016-01-13 互联网: 中国人与海为伴不知要追溯到多么久远,然而却始终难称海上强者。随着国力不断增强,能力与技术不断进步,直到最近几年,争取和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才渐渐清晰。

那么,中国的海洋权益有哪些,轻重缓急又如何?不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无法决策要用多大的力量予以合理的维护。

一个大国的海洋权益有多少,主要看这个国家由近及远走出的距离,以及对海岸、海岛、海空、水面、水下这几个立体空间的利用能力。以南海永暑礁建设为例,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就向外界证明了海洋建设和利益维护的强大能力及重点。对此,美国的紧盯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海洋利益五花八门,轻重缓急各不相同

近年来,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行动引起国际舆论极大关注。一个原因是海洋的利用价值。以南海为例,澳大利亚罗维国际政策研究所亚洲安全事务专家罗里.梅德卡夫就形容为这是个“价值亿万美元的问题”。但这样的简单形容,无法说明到底什么是中国的海洋利益。 ▲◆★●■☆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迎来111岁华诞★★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63045/c90

日期: 2016/01/12:新闻来源: 澎湃新闻网

1月13日,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化学家、思想家周有光将迎来111(虚)岁华诞。9日,一场名为“走向世界,走向文明——周有光先生111岁华诞座谈会”在上海古籍书店举行,原上海社科院世经所所长伍贻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等十多位嘉宾前来,遥祝周老生日快乐。

座谈会还请到了周有光先生的外甥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马力和其弟弟等亲属参加。张马力教授回忆了与有光舅舅的相处。有光舅舅给她印象最深的,除了沈从文先生评价的“他是个大百科”外,就是他的顽强生命力。去年1月,周老的独子周晓平突然去世,给他带来沉重打击。后来,他病重住院,医院几次发出病危通知,但没想到1个多月后他就出院了。那段时间,张马力等十多位周有光的外甥、外甥女轮流去北京照顾他。张马力和弟弟去年5月进京,看到舅舅整个人都变了,整日蜷缩在家中破旧的沙发上,或者躲在小书房里,不愿意吃饭,任凭他们怎么劝都不愿意。有一天,保姆突然给张马力打电话,说周老开始吃饭了。他终于又活过来了。他要张马力的弟弟唱歌给他听,还要求吃西餐,要去外面的馆子吃正宗的西餐。
如今111岁的周有光,依旧保持着每天看外文报纸的习惯,他也常说:不要从中国看世界,而要从世界看中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在发言中提到,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周老先生至今还在提醒大家要走向世界,走向文明。韦森教授则把周有光看作自己的人生导师之一,他特别提到周老文章中平实的语言,他用这些朴实、浅显的语言去阐释伟大的思想。
许纪霖教授说,他第一次见周有光是在1978年,那年他21岁,周老72岁,如今38年过去了,令他不禁感慨。他觉得,周老的人生经历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走过的路。周有光出生在科举制废除后的第二年,是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也是五四之子。他是世界公民,但也很爱国。寿则多辱,但是令许纪霖敬佩的是,周老越老越有童心。这童心首先表现在有善心,周老有很多话,不是什么深刻的哲理,听起来似常识。然而,这个世界不是靠哲理维持的,普世价值不是什么深刻的道理,而是平庸的、庸常的价值。周老的童心,其次表现在豁达,永远充满好奇心。他在90多岁时,还学会了使用电脑。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提到了汉语拼音方案,他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有光是所有受过小学教育的中国人的导师。他认为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这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对于汉语的世界化、计算机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得不佩服周老当年的预见性,让汉语拉丁化、音素化,使得如今的中国很方便地融入世界主流文化。他说,如今我们依然处在十字路口,更需要学者发现小事、做实事,这对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很大。

百岁后,周有光出版了《朝闻道集》、《拾贝集》等书,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启蒙读物,110岁时他又出版了《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近日,后浪出版公司又推出了周有光谈话集《岁岁年年有光》,收录他在100岁后的谈话录。在这次座谈会的开始,播放了一段视频,是去年周有光110岁生日时拍摄的,镜头中的他活力依旧。最近,网络上又出现了一段庆祝他111岁寿辰的视频,是他过去一年的生活片段的记录。在病房中,他对着镜头,清清楚楚地说出:年纪老了,思想不老。▲◆★●■☆

 

中国制裁朝鲜研究方案曝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12/4869304.html

多维 2016-01-12: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之后,美日韩等国就制裁朝鲜达成一致。有韩媒透露,中国将单独制裁朝鲜,而且制裁的研究方案已经被曝光。

据韩国《新亚日报》新闻网1月12日报道称,中国迟早会对强行进行第四次核试验的朝鲜实施高强度的制裁。

目前中国和朝鲜的主要贸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符合进出口原则的正常贸易,另一种是非法的走私。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对后者进行严格管理。

据中国的消息通透露,中国将打击朝鲜的非法走私活动,这对依靠走私赚取外汇的朝鲜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

消息通还强调,中国目前在研究对鸭绿江银行和图门江银行进行金融制裁。这两个银行是朝鲜对外贸易的主要平台。另外,中国还在研究削减在中国境内的朝鲜劳动者数量、取缔一部分朝鲜饭店等。

总之,朝鲜核试验对中国东北三省造成了环境污染,中国要让朝鲜付出相应的代价。

中韩外长在朝鲜核试验之后紧急通话

报道称,对于国际社会要求中国中断对朝石油供应等高强度制裁,中国不会实施。因为一旦中断对朝鲜石油供应,朝鲜政权会面临崩溃的威胁,随即而来的难民流将会冲击中国东北。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或许会提高制裁朝鲜的水位和强度,但是中国不会完全放弃朝鲜更不会让朝鲜政权崩溃。

据韩联社报道称,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景述表示,朝鲜的石油进口百分百依赖中国,中国断油一周,朝鲜社会便会陷入严重混乱。

金景述表示,中国或许会减少对朝石油供应,但顾及中朝关系,除非乐见朝鲜亡党亡国,中国难以作出全面中断对朝石油供应的决定。而且,中国原油的石蜡含量高,输油管若长时间闲置,管内原油就会凝固,等日后中国重新向朝出口原油时,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去溶解。即便考虑这一点,中国也不会全面中断石油供应。▲◆★●■☆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