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首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名人名言:10、意志欲望篇:最会原谅自己的是最没出息的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日复一日的、不间断的劳动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秉性。只要这种劳动不是强加于人的,不是超负荷高强度的,那么它就可以使人健康。--张炜
☆不要嫌种子太小,种子总是小的。不要怀疑自己忠诚劳动,劳动总会给你留下果实的。--柯蓝
☆劳动是必需的,但劳动不应该是终极的目标。--梁实秋
☆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路遥
☆与其把自己当作一段僵死的岸,等待小舟的到来,不如把自己变成一艘飞驶的舟,让遥远的岸等待自己;与其把自己当作一块被动的靶,等待箭矢的到来,不如把自己变成一支呼啸的箭,让静止的靶等待自己。--张乃光

今 日 看 点:2015-11-09▲◆★●■☆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首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70072_0.shtml
“第二轮下岗潮”背后是什么★★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65642_0.shtml
朱立伦:蓝营若继续执政 两岸互动还会有高潮★★★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65542_0.shtml
“习马会”有三大历史性意义★★★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69217/308407.html
习主席致父亲的一段话,看完无不感动落泪★★★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57970/309143.html
美防长:中国在南海填海或引发与越菲冲突★★★
http://news.stnn.cc/guoji/2015/1109/257858.shtml
两岸:知己知彼,具体对待★★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10338/309002.html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首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70072_0.shtml

2015年11月09日央视新闻

“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图为王贻芳

央视新闻:【快讯:中国科学家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北京时间今天上午,2016年“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2016年“科学突破奖”揭晓 为科学界第一巨奖

由俄罗斯富翁Yuri Milner领衔资助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11月9日揭晓2016年获奖名单,此次颁发的奖项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

“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以及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夫妇。(来源:科学网)

王贻芳:低调的科学狂人

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2014年02月11日03 版)

对于自己的经历,王贻芳在言辞上十分吝啬。面对10多家媒体,这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只讲了5分钟。

不久前,王贻芳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成为首批入选的6位“杰出人才”之一,他本人因此一度成为热门的采访对象。

而当媒体镜头真正聚焦到他时,他却把发言时间都用来讲述近些年团队所做的实验情况。最后,他以“对个人的报道也挺好,可以让社会上知道搞基础研究的人究竟在做什么”这话作了结尾。

这是记者第三次见他。第一次是2012年4月,那时,由他领衔的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刚刚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第二次是2013年年初,依旧和这项实验有关,该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国内科研院所也随即掀起了一阵探讨实验团队如何“抠门”使用科研经费的浪潮。

低调、内敛,这是王贻芳身边同事对他的评价,“想从他嘴里挖出点有关他个人的故事或细节来,简直比做出中微子的实验数据还难!”

第一次和王贻芳见面,就给王焕玉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时,王焕玉还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党委书记,王贻芳也只是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诸多学生中的一个。

王焕玉清晰地记得,那是在一次国外的学术会议上,本来中国科学家见了面都会热情地打个招呼,或是开几句玩笑,王贻芳却“跟别人不一样”,“他不苟言笑,回答问题也干脆利落”。

再次相见,已是王贻芳回国之际。2000年,自称“打好基础”的王贻芳放弃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回到国内。他给出的理由十分坦诚,“在美国,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如果做我想做的实验,那是不可能的。”

回来不到3年,王贻芳开始让同事见识到生活上低调之外的另一个自己——“工作狂”,“简直是一个科学狂人”。

“如果只是我们科研人员佩服他,那不算什么,关键是实验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人弟兄们都说,‘科学家里面我们最服的就是王贻芳!’这说明,他拼命的劲头大伙儿都看在眼里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工程副经理杨长根说。

一个数据可以佐证当时的王贻芳有多“拼”。

大亚湾中微子这项大科学工程估算下来,需要至少1.5亿元。而王贻芳拿出自己的“百人计划”人才基金,加上高能所特批的几十万元也只有百万元,相比亿元只是杯水车薪。没办法,他只好一个一个“找支持”,最终,包括科技部在内的6家单位共同出资1.57亿元。这一过程被一些媒体戏称为“请来6个‘婆婆’”,一个“请”字道出了其中诸多的不易。

但是,对于中微子这场竞争激烈的赛跑,包括韩国、法国在内的对手可不理会中方经费是如何捉襟见肘,大家只关心“谁先‘捕捉’到中微子”。

不巧的是,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主要合作方中国、美国却在实验方案上出现了分歧:若按照美国的方案走,可以争取到国际合作,但中方的贡献和地位就有限;反之,可能就没有国际合作,项目可能根本无法在国内立项。

这一次,王贻芳让国际同行见识到了他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这句话的“疯狂”实践——“单刀赴会”,“舌战”十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高能物理学家。

“我坚信我的方案最正确。而且国家要花这么多钱,如果把方案让给你们,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他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最后,整个谈判“连手都没有握”不欢而散,但从结果上来说,王贻芳还是帮中方赢得了主导权。

国界之内,王贻芳的这种“疯狂”正好“翻了个个儿”,“有时为了某项科学目标,或年轻科学家的成长,连所谓的部门利益都不顾。”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北京谱仪Ⅲ国际合作组发言人沈肖雁说,这在最初还引起过一些同事的微词。

“起初做北京谱仪这个实验时,仅靠我们高能所自己的研究人员也没啥问题,但他(指王贻芳)却希望北京乃至全国有实力的高校都参与进来,这不是把自己的科研项目让他人分了吗?”沈肖雁说。

迄今,已有24所高校参与到北京谱仪实验项目来,沈和自己的同事也理解了王贻芳的“良苦用心”,“这个实验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了多少人才,这些给我们,给整个中国高能物理界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学术潜力。”

这样的“疯狂”也让“荣誉”纷至沓来: 2012年,王贻芳被评为该年度“十佳全国科技工作者”、CCTV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并荣获第六届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他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和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然而,荣誉似乎并不是王贻芳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了一个很少拿来描述物理学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科研心路——“幸福”。

“对物理学的研究,人为的干扰因素较少,因此它的结论是幸福而可靠的。”他说。

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是,科学家尤其是和大科学实验打交道的科学家,其职业生涯往往用5年、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周期来划分。就像王贻芳,留学在欧洲核子中心10年,他跟着丁肇中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协调大型科学实验”;回国后,他很快投身于北京谱仪实验中,迄今早过了10个年头;从2003年起,他和自己的实验团队开启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到今年正好10年。

如今,这位“科学狂人”和他的团队正全力以赴开展中微子实验二期——江门中微子,用他的话说,“还需要一个10年的时间”。

 

“第二轮下岗潮”背后是什么★★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65642_0.shtml

我们对于就业和经济下行有大体上的正确判断,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但就业的真正形势可能并不为决策层所掌握和了解,这才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人大老博士论坛称,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于研究者没有用,“那个指标根本没有敏感性”。其表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11月8日中国青年网)

下岗,本是市场经济里的常态现象;有下岗,也就有再就业,只要下岗人数不超过社会正常的吸纳能力,下岗其实并不是多么可怕。事实上,在过去一些年里,下岗也是常有的事儿,只是,“下岗潮”并不多。

刘欢唱的《从头再来》,以及黄宏吼出的那一嗓子“我不下岗谁下岗”,很多人再熟悉不过,似乎也总能把今天的人们时不时拽回到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岗潮”的那个时期——某种意义上,国人对于“下岗”的深刻体会大多来自于此。对于今天的不少人来说,那次“下岗潮”,如果不是亲历者,也算是见证者,但现在,倘若真如曾湘泉预警的“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则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中或许再将经历或见证一次“下岗潮”。

媒体上只言片语的报道,并未能呈现曾湘泉这一观点的原原本本,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所预见的这波“潮”会有多高、多久以及又具有多大的破坏性,但“第二轮下岗潮”这几个字眼,已经足以触动甚或刺痛当下人们的内心。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综合媒体和公众对于近期就业形势的关注和看法,可以用“形势不容乐观”来形容,这背后,媒体和公众可能是有点把就业形势想得严重了一点,可是,就业毕竟是民生之本,在经济下行压力中,当就业不足、创业艰难等问题已经显现,困难想得充分一点、严重一点,也并不为过。当然也是希望促动相关部门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解决“民生之本”。就在上个月底,人社部面对记者有关“前段时间企业大规模裁员潮”的提问时,回应称“总的来看,涉及范围不大,人员分流平稳,未发现普遍性的裁员潮”。

应该说,人社部否认有“裁员潮”,这结果让人欣慰,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曾湘泉没过几天就预言“准备迎接第二次下岗潮”。如果说人社部说的是现在,曾湘泉则说的是未来,二者并不矛盾,但关键在于,作为专业研究者,曾湘泉的贡献不在于“预警”,而在于道出了一个关系重大的实情——曾湘泉认为,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于研究者没有用”。如果他所言不虚,那么,即便对于外行来说,也不难想象,劳动市场信号失真,意味着什么?

目前,我们对于就业和经济下行有大体上的正确判断,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但就业的真正形势可能并不为决策层所掌握和了解,这才是很大的问题。曾湘泉“第二次下岗潮”的言论固然能够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但“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其实才是分量最重的一句话。显然,决策者尤其要听到,基于登记失业率等相关统计数据做出的决策需要更加审慎。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杨鹏

原标题:曾湘泉: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中国证券网讯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人大老博士论坛称,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了,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于研究者没有用,“那个指标根本没有敏感性”。其表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朱立伦:蓝营若继续执政 两岸互动还会有高潮★★★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9/46165542_0.shtml

2015年11月09日 凤凰资讯

据台媒报道,“习马会”落幕,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朱立伦昨天说,只要国民党继续执政,两岸互动还会有更多高潮,“(两岸领导人会面)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此外,朱立伦表示,两岸也能在货贸、陆客中转、亚投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等重大议题上持续合作。

朱立伦明日将启程访美,他在昨天接受媒体专访中说,他会清楚地让美方了解,台湾不能自闭于TPP之外,希望TPP第二轮谈判开始时,台湾就能加入。

朱立伦指出,习马会的历史意义,远大于任何一场选举,他不知道反对的人在害怕什么、闪躲什么。他调侃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就像是“网络酸民”,一味看坏习马会。

他表示,习马会正好可让民众看出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不同,一旦国民党继续执政,不只双方领导人可以常态化会晤,更重要的是,可以务实处理两岸所有交流议题,如货贸、亚投行、一带一路、RCEP、互设办事处,甚至是建立热线、撤飞弹等。他认为,习马会后,双方在货贸、陆客中转等议题合作上,都是可以预期的。朱立伦表示“习马会是一个里程碑,能开启双方更多的合作,甚至是参与国际组织。”▲◆★●■☆

 

“习马会”有三大历史性意义★★★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69217/308407.html

2015-11-07: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习马会”举行之时,正值台湾选举升温的敏感时间点。有人认为,“习马会”旨在影响台湾的选情走向,这种研判过于狭隘。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两岸领导人会面后的记者会所言,大陆不介入台湾选举。大陆关心的是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看重的是两岸关系过去66年历程给人们的启迪。

“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习马会”上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阐述,不乏共同点和相互呼应之处。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视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为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应成为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的因素。这三个共同点,实际上构成了两岸关系最大公约数的主要内涵,由此也明确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

“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还在于发出了台海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应当由两岸中国人共同解决的信号。从1993年“汪辜会谈”以来,到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尽管期间两岸关系的发展曾经出现波折,但是从经济交流、人文交流到政治商谈的发展轨迹没有改变,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已初步形成。这证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还在于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对于台湾方面建立两岸热线的呼吁,大陆方面积极予以回应,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有望建立起沟通热线,从而推动两岸高层交往机制化、日常化。对于台湾涉外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大陆愿意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同时,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这些主张不仅有助于提振台湾经济,增进两岸的民心交流,也有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命运共同体演变。

当然也要看到,尽管“习马会”受到台湾多数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逢中必反”、试图绑架两岸关系牟取政治利益的杂音,“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也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习马会”的全部意义,还需要时间来释放,还需要未来去注解。但是,“习马会”已经定锚了两岸关系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未来无论台岛政情如何变化,都需要考量,是遵循过去7年已经得到验证的和平发展之路还是改弦易辙,更有利于台岛未来与台海和平。就此而言,“习马会”必将产生超越现实政治的深远影响。▲◆★●■☆
习主席致父亲的一段话,看完无不感动落泪★★★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57970/309143.html

2015-11-05 老板公开课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作为他最小的儿子,站在他的墓前,对着他的雕像,我想说些什么呢?我能说些什么呢?

他老人家走过的这百年,是中国扭转乾坤、翻覆天地的百年。这百年的中国历史太丰富了,他的人生历程也太丰富了,我看不尽,听不够,也享用不完。我只能在我的思念中寻找,寻找他老人家在我一生中留下最深烙印的东西。

少儿时,父亲就教育我们说: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从小给我们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纵观父亲一生,在党内生活非正常期间,历经冤屈、坎坷、磨难,却从来无怨无悔、顾全大局,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该谦让的,他谦让了;该忍耐的,他忍耐了;该承担的,他承担了;该挺身而出时,他都挺身而出了。

他由衷地说:“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整过人。”人所共知,在党成长的漫长岁月中,无论是在“左”的或“右”的错误发生时,“没整过人”,就是在人一生最艰难的时刻帮了人。在那些蒙冤岁月里,父亲对污蔑不实的所谓“问题”,能揽过来的就坚决揽过来,宁可一个人承担责任,也绝不牵连他人。他说:“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别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许多人听了这话落泪。“没整过人”应该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事情。

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父亲从小对我——他这个小儿子的特别家训。父亲不止一次拿着课本,给我念这一课,拉住我的手,给我讲这一课。谦让,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在家,谦让父母,谦让兄弟姐妹;在外,谦让长辈,谦让同学同事;谦让荣誉、谦让利益、谦让值得谦让的一切。谦让,既意味着自己对个人荣誉、利益、所得的放弃,也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升华。我感谢父亲,走入社会以后,我终于明白,父亲让我从小养就的谦让习惯,在面临复杂社会关系,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利益时,获益良多。不仅使复杂关系、棘手难题的处理容易获得公平、公正的结果,同时容易赢得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普遍尊重。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了不起的英雄。13岁上初中时,父亲就因参加进步活动,进了国民党陕西省监狱。1962年,他因小说《刘志丹》遭遇康生诬陷,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狱7年半。“文革”期间,家人包括我们这些孩子无法探望他。当时,社会上传说很多:有说他提着花岗岩的脑袋去见马克思了;有说他一次批斗以后重病而死了;还有说他自杀了,或失踪了,众说纷纭,杳无音信。我们一家人心上阴云笼罩:父亲可能早已走了,早已不在人世了。

直到1972年,我们一家人利用春节千辛万苦聚首北京,打听到罗瑞卿伯伯的孩子们通过给周总理写信的方式与罗伯伯重逢相见,全家人才重又燃起希望,一起商量说:我们也给周总理写信。给总理的信发出时间不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来人了,其中两位还是父亲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候的老人。来人传达总理的批示说:你们的父亲还健在,不久会安排与家人见面。我们既兴奋又激动,相约见到父亲时,谁都不许哭,不让父亲担心。

1962年,父亲蒙冤时,我才6岁,离开父亲时,我才9岁。在我心里,父亲早已是一个遥远的、可思而不可见的梦。梦里的父亲一头乌发、身材伟岸,既威严又慈祥,可当他一旦走近,我扑过去要抱住他时,他却消失了。7年后,得知他还在人世,我悲喜交集,见父亲的前夜,竟一夜无眠,浮想联翩:父亲的形象一次又一次被我重新描摹,父亲见我的第一句话一次又一次被我反复猜测……

见到父亲时,我震撼了。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父亲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他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说:“我高兴!这是我高兴的眼泪!”

唐朝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年生离,我识父而父不识我,真是彻底颠覆了诗人的语境。一家人最大的欣慰是父亲依然健在。与父亲团聚,长相厮守,是此刻全家人唯一的期盼。一家人感到最振奋的是:虽然岁月无情,但父亲依然是一派壮心不已的气概,我们放心了。

只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疑团:这么多年,没人探望,没人说话,远离亲人,与世隔绝,“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听他慢慢谈起往事,我们才知道,对父亲那些沉重岁月的表述,用“熬过来”这个说法是个天大的谬误。

身在冤狱,父亲对人民、对党的信念没有过丝毫动摇,他一直准备着为亲爱的人民、敬爱的党继续工作。他说,马克思的晚年,不是背诵拉丁文的诗歌,来保持敏锐的思想和记忆吗?没人说话,我就对自己说话!他开始背诵《矛盾论》、背诵《实践论》、背诵“老三篇”,不但磨砺思想,也磨砺语言。慢慢地背诵如流,昼夜不舍,晨昏无辍,本应度日如年的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悄悄流走了。

为了保持一个好身体,父亲坚持了长年锻炼,把枯燥的身体锻炼做成了一天最愉快的事情:每天,他先是做一日两次的斗室转圈,先迈步正着转圈,从1数到10000,然后退步倒着转圈,从10000倒数到1;接着,他用肩膀撞墙,用后背撞墙,用拳、用掌击打全身;最后,仰面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仰面躺着,是当时监管方要求的睡觉姿势。监管方固执地认为,侧身睡不易观察到自杀行为,坚持要求被监管人仰面睡。为了这个“奇葩”规定,父亲仰睡了多年,上千个日夜,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我想,父亲的身体锻炼中奇特地增加了“仰卧起坐”的情节,肯定是为了对这个“奇葩”规定“以毒攻毒”。

还是为了有可以持续作战的身体,父亲对自己多年抽烟的习惯也实行了“严格管制”。他原来每天要抽两包烟,逐步减少到每天只抽一支烟。早饭后,点燃烟,只抽上一口就掐灭;吃完午饭,点燃再抽,这次,抽到一支烟的一半,又掐灭,放在一边;晚饭结束,才是他真正享受抽烟愉悦的时间:这次点燃烟后,可以抽完余下的半支烟,直抽到手指掐捏不住烟卷的时候。

沉冤得雪的父亲回到战友们身边时,大家都十分吃惊。小平和叶帅当时就愣住了,叶帅说:仲勋同志,你16年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毫无疑问,父亲在逆境中长年砥砺的敏捷思维和健康体魄,对他后来主政广东,大胆施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及至年齿渐长,阅世日深,我对父亲蒙冤人生中锲而不舍的身心砥砺有了更深的理解。16年蒙冤,父亲为什么能够天天如一地无畏面对,是因为在他心里,人民至上,党至上,为党和人民而战斗、奋斗,是他心里的无上快乐。“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16个字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顺境如此,逆境亦如此。在这样无私的精神世界里,个人荣辱得失毫无位置。无私方能无畏,父亲蒙冤生涯中的无畏,正是源自他的无私。

父亲一生,参与完成了党的两大历史使命:一个,是与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创建了众所周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而另一个,则是在邓小平、叶剑英的亲自支持、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广东经济特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红军抗日的出发地;而经济特区的创建“杀出一条血路”,对此后中国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起到了“先行一步”的引领作用。参与完成这两大历史使命,父亲都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没有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这两大使命的完成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广东经济特区的建立,我亲历其时其事,有一点集体记忆中的个人补充。改革开放至今35年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老经济特区日新月异,带动浦东、前海、横琴、南沙、上海自贸区等一批新的经济特区成批崛起。父亲要是还在,看到他在中央支持下亲身参与决策、参与实施的特区建设事业发展得这么快,他该多么欣慰啊!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父亲甫一复出,临危受命,主政广东,《光明日报》第一天发表解放思想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东媒体第二天就全文转载,并在全省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不久,又代表省委向中央提出放权,要广东的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他的政治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我总是从不犹疑地回答说:“无私无畏!”

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政治禁区比比皆是,冲破禁区的政治勇气首先来自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要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实实在在“杀出一条血路来”,没有无视安危、不怕犯错、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的无私无畏精神,就不敢大胆颠覆禁锢思想的政治教条,也无法提出任何新观念、新政策、新办法,去面对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如我父亲者,当时有一大批老同志,由于无私无畏,变得有识有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复出履新后的历史贡献。

1978年,我已考入洛阳外国语学院。因为是部队院校,管理甚严,暑假只有7天假期,我匆匆去广东探望父亲。没想到一见面,父亲就给我出了题目,要我陪妈妈到深圳去,一路多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要大胆谈看法,一个年轻大学生的看法。沿途,我看到地里干活儿的几乎都是妇女,当家男人多数跑了,逃港了。我看到被抓的浑身湿漉漉的偷渡者,被铐着,武警牵狗押送着,因为当时偷渡是“敌我矛盾”。我看到深港两地的白昼:深圳这边,沉寂渔村,香港那边,繁华闹市;而两边的夜景,深圳这边,渔火昏暗,香港那边,灯光辉煌。强烈的反差,让我有了强烈的诉说冲动,父亲鼓励年轻大学生说看法,我是“匹夫有责”。

我回到父亲身边时,带去了所见所闻。我说,明摆着,这边贫穷,那边富裕,谁不向往美好生活呢?这边姓“社”,那边姓“资”,老一辈革命一生,要的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还不如500多万人的香港呢!这类议论,也是当时社会上的私下话题。父亲听着,记着,沉思着。

后来我慢慢知道,父亲为了了解第一手资料,不仅跑遍了广东的23个市、县,还与秘书经常悄悄上街买菜,碰见谁,不管认识与否,就家长里短地与人聊天,多方面了解了广东当时的穷困:5500万人,1000万人吃不饱,“鱼米之乡”的老百姓几乎既没鱼吃也没米吃;粤北的主食是红薯,而吃的主菜是空心菜。这可不是今天我们吃的又细又嫩的空心菜,那时的空心菜,又粗又长,产量很高,却难以下咽,号称“无缝钢管”。同时,他也了解了“逃港潮”的一时泛滥,不只是沿海人觉悟出了问题,更是我们的经济出了问题。父亲希望从不同方面得到最真实情况的印证,以形成自己的政治思考、政治决策。我探望父亲的假期之行,恰好被他抓了一个“飞差”。

今天,特区已经发展变化得认不出来原来的模样了。谁能想到,今天深圳第一家上市酒店深圳新都大酒店,当年只是贵州生猪出口基地;而处于更中心位置的深圳五星级阳光大酒店,当年则是湖南生猪出口基地。今天,“那边”,香港人络绎不绝迁居深圳,在深圳安家落户;而“这边”,美丽富足的深圳令民众乐居,“逃港潮”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当时,许多优秀企业家参与了改革,一批国有企业、股份企业、民营企业,现在都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企业航母。

父亲的百年诞辰,他们纷纷表达哀思之情,共同的心声是:广东的先行改革开放,使他们和他们领导的企业提前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而改革开放的红利也给南粤大地带来巨变,无数年轻人享受了伴随巨变而至的稳定工作和舒适生活。我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面含微笑,注视着这一切。父亲当年实施广东先行开放的壮举,遭受过多少无形的政治压力,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政治选择,父亲没有说过,我们亦无从猜测。但有一条是肯定的:父亲内心的使命感来自人民,人民的追求就是对父亲的命令,父亲只是又一次听从了人民的召唤而已。

父亲是农民的儿子,人民是父亲的根。50周年国庆大典,父亲在天安门上观看焰火,焰火十分壮观。当璀璨的光彩一次次照亮父亲面庞时,陪同的领导同志说:“江山是你们老一辈革命家打下来的!”父亲感慨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啊!”父亲一生,始终对得起毛主席给他的评价: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父亲对人民的那个亲,人民对父亲的那个好,我有特别的记忆——

1975年,父亲虽然“解放”了,但还没有结论,在洛阳耐火材料厂“休息”。组织上安排了一套三室的房子给我家,在工人宿舍区。当时,家里热闹,不断人,“谈笑有乡邻,往来皆百姓”。工人们常来串门,谁家来客,我家里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里有了伙食改善,也短不了端给左邻右舍。至于厂里热气腾腾的大澡堂子,工人们喧哗嬉闹的声浪,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景。当时,父亲有了一个泡澡的“癖好”:每天早晨9点,大澡堂子刚换上新水,他就下水泡着;只要我在他身边,就招呼我一起泡。一块儿泡着的,还有下夜班的几十个工人。

我至今记得,父亲那时是最快活的:额上挂满汗珠和水雾,身子泡得红红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笑,大声与工友们说着工厂的事、家庭的事,还有国家的事。现在,改属中钢集团的洛阳耐火材料厂旧址还在,印象中,大澡堂子还热气腾腾地开着呢!回想起来,父亲的泡澡“癖好”其实是与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与人民坦诚相见、交流无碍的“癖好”。我能感觉到:父亲鼓励、敦促乃至命令他的孩子们走近人民、与人民不离不弃、与人民同甘共苦,似乎是他内心本能的呼唤。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们只要与最底层人民贴近了,他就特别高兴。

记得父亲在洛阳耐火材料厂时,我19岁,在北京服务机械厂当工人,先当翻砂工,后来改变工种当车工。当车工时,起先干16车床,后来“进步”了,干18车床、20车床,直至干30车床。30车床加工大部件,走刀时间稍长,走刀间隙,师徒俩够时间互相点颗烟。记得我节假日回到洛阳看父亲,很得意于自己的“进步”,告诉父亲说,终于干上30车床啦,我可以不那么累啦!父亲沉默半晌,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去干翻砂工更好,在最脏最累的岗位上,才能与工人的心贴得更紧,知道幸福来之不易!

父亲的话,对我影响至深:当工人4年,一天没敢懈怠。师傅见我干活踏实,可每天只吃一盒白饭、一勺猪油、一撮盐加白菜,就常常把卷着大葱猪头肉的烙饼塞在我饭盒里。那4年,我几乎每年都评上先进生产者、师徒模范,至今,妈妈还珍藏着已发黄的当年的奖状。

为了让我这个小儿子离人民近些、再近些,父亲还对我提出很严苛的要求:1975年秋天,我和哥哥都回到洛阳看望父亲,待了没几天,父亲就撵我,说:“近平啊,让你哥带着,去他插队的梁家河看看吧。你当了工人,工资虽然低,比起你哥呆的地方,可幸福多了,陕北农村才是最苦的!顺路,去你大姑那儿看看,别忘了大姑一天一碗羊奶的情意!”

大姑是父亲的亲妹。1968年,哥哥15岁,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被有关部门多次关押审查,出来时,身体非常虚弱,全身都是虱子。哥哥到关中富平老家大姑家里休息很长时间,大姑一天一碗鲜羊奶喂着,他才慢慢调养好。

我和哥哥先到了富平县城关镇大姑家,我至今不能忘记,见到父亲的亲妹妹大姑时心里的震撼:大姑一辈子在老家当农民,虽然才50多岁,但头发已经灰白,苍老得让人心酸。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富平地处八百里秦川,曾是汉高祖的粮仓,是陕西的富庶平安之地,当时也处于困厄之中。我们当时过得苦,可老家的农民更苦。这时,我也才理解了为什么父亲临行前,亲自张罗那么沉的礼物带给老家,好几瓶河南当时的名酒,都是父亲一点一点攒下的:鹿邑大曲啦,宝丰大曲啦,张弓大曲啦,林河大曲啦。他在对大姑表达救回哥哥生命的感激。同时,也是在尽自己当时能尽的最大努力,力图犒劳一下在我们一家艰难时伸出援手的老家乡亲们。父亲的礼物分给大姑和乡亲们的时候,真的激起了一片欢腾。可吃饭时,酒可不是一人一杯那么奢侈,而是倒在一个小盅里,一人一小口,转着圈喝。

接下来的行程让我体会了父亲催我陕西之行的深意:他老人家是要让他未到过黄土地的小儿子,认识陕北农民,认识陕北农民的生活。那时,从富平到铜川,坐两小时火车;从铜川到延安,坐一天长途汽车;从延安到延川,坐大半天汽车;从延安到文安驿公社再到梁家河大队,几十公里,徒步。这样的行程让我累得精疲力竭,早早睡下了。可一样行程的哥哥,到达梁家河的当晚,就召开大队党支部会议,直到深夜。陕北农时晚,7月麦收,正是农忙,也正是陕北农村支部书记们最忙的季节。

第二天,哥哥投入紧张的农活,我也上了“火线”。陕北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村里最远的地远在10里路外。这时,我才发觉,与陕北农民相比、与哥哥相比,我差得太远啦!他们力气可真大啊,近百斤重的一捆麦子上了肩膀,10里山路要一气儿走下来,中途不能落地休息,一落地,麦子就散了。就这样,在黄土高原的山路上来来回回,扛着一捆捆麦子,像是小跑,一扛就是一天,直到天黑,衣服被汗湿得能拧出水来。

晚上,哥哥特意把窑洞里他的铺让给我睡,因为他的炕席下面撒了六六粉,可以防虱子、跳蚤、臭虫。可是第二天,我还是被咬了一身水泡,痒得没处抓挠。我问哥哥怎么样,因为他睡的炕席下面没撒六六粉。哥哥笑了,说:“我的皮肉已经被咬结实了,现在,任什么东西再咬,也咬不动啦!”

在梁家河乡亲们眼里,我是远道来的稀客,又是陕北“老革命”的亲子、本大队支部书记的亲弟,由此,我获得了最高礼遇:一家一家派着吃饭。乡亲们用白面馍款待我,而这是他们成年累月也吃不上一次的东西。我清楚地记得,即便是全村孩子最多、最穷的那一家,也用酱油膏煮了汤,下了十几个荷包蛋,做了白面饸饹来管我的饭。只有一件事,家家都是共同的:不上桌的老人妇女后生,吃的全是黑黑的糠馍。我心里流着泪,享受着陕北农民的崇高礼节和深厚情义。

父亲吩咐我的这次陕西之行,既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终身受益。此后,我不止一次回到陕西农村。我慢慢认识了陕西农民和他们的生活,再没有什么苦和难,能在我的眼里称得上是苦和难;也再没有任何障碍,能分离我与陕西老家乡亲们的血肉之情。父亲的葬礼上,我记得一个让我永难忘怀的特别画面:他静卧在鲜花丛中,遗体正前方安放着陕甘的小米、家乡的黄土,送他最后一程。

父亲晚年,守望深圳,守望广东,守望这块他付出心血汗水的南粤大地,默默注视、关心着它的变化。他不说什么,也不做什么,只是每年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一篇“祝辞”,表达他对这块热土的期待和对这里人民的挚爱。新世纪的2001年国庆,父亲对深圳市的“祝辞”这样写道——“今年以来,深圳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重要工作部署,把握大局,大胆开拓,科学决策,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新的起点,在把深圳建成高科技城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在2005年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在2010年左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方面开了好头。我在深圳近十年,对广东,尤其是深圳有很深的感情。对深圳前进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我打心眼里感到十分欣喜。”这是他老人家对南粤人民最后的祝福。234天之后,2002年5月24日,父亲安然离去。

2000年时,父亲在深圳兰园种了一棵榕树。如今,父亲走了,榕树还在,它在兰园长大了,根深叶茂,它在父亲的第二故乡,吮吸着故乡人民给予的雨露甘霖,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我一见到这棵榕树,就想起了父亲,在我心目中,这已成为他老人家扎根在南粤大地人民中的一个象征,他没有离开广东,没有离开深圳,他还和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在一起。

父亲离开工作岗位以后,诸多方面不止一次请求他写回忆录。父亲说:“我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一生,个人是渺小的,个人没什么东西要写的,由历史、由后人去评说吧,我什么也不写!”当然,他确实不必写什么,他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诚,几乎是“存乎于心,发乎于情”的一种天然,不必刻意记载。他不希望被人记住。

父亲百年诞辰,家里陆续收到一些各方面送来的纪念文稿,情浓意挚。文章叙说父亲一生中参与完成党建立陕甘边根据地和建立广东经济特区两大历史使命的光荣,寄托着对百年父亲的哀思,也告慰父亲:人民想着您呢,您在人民中是受到尊敬的。我想,父亲如果天堂有知,党和人民继续着改革开放的事业,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老人家一定会含笑欣慰的。(摘自《中国青年报》)▲◆★●■☆

 

美防长:中国在南海填海或引发与越菲冲突★★★
http://news.stnn.cc/guoji/2015/1109/257858.shtml

2015-11-09 环球网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称,美国“深切关注”中国在南海海域的“扩大开发”,因为“这可能会引发该地区的冲突”。

环球网报道,卡特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军事论坛上发言称,“美国实际上和其他国家一样关注中国在南海开发的速度和规模”。他还表示,“在争议水域的进一步填海可能会引发对该地区宣布拥有主权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宣布对该地区不同海域拥有主权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文莱、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美国“拉森”号驱逐舰10月27日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了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中国外交部对此提出抗议,称这一行径破坏了中国主权,五角大楼证实了自己在南海的行动,也不排除在未来仍有类似行动的可能性。据卡特透露,在未来的数周或数月仍会有所行动。

针对美舰航行南海造成南海紧张局势升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1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中方一贯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只要是在真正的国际航道,行使正当、正常的航行自由,我们从不反对。但反对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做着推动南海军事化,甚至挑衅和威胁其他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事情。我们希望美方的相关行为和意图,能够更加光明磊落和坦荡透明一些。”

针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华春莹表示,中方已多次阐明在有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她强调指出,美方对个别国家长期以来在非法侵占中国岛礁上的建设活动选择性“失声”,却对中方在自己主权范围内合法、合情、合理的正常建设活动说三道四,如果不是习惯了双重标准,就是另有所图。中方有关岛礁建设活动的规模与速度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是相称的。▲◆★●■☆

 

两岸:知己知彼,具体对待★★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1/10338/309002.html

2015-11-08:

一,台湾

昨天看《走进台湾》电视节目,里面的一位评论员以两德统一为模,掩饰不住他对两岸分隔66年仍无法统一的失落和悲哀。他提到经国先生,说原本他的手里握有一把打开统一大门的金钥匙,可是种种原因这扇大门没有能够打开。

我觉得经国先生的年代,台湾仍然姓蒋,且去内战不远,心理攻防意识浓厚;而大陆这边的改革开放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广泛和成熟,两岸经贸往来也还没有发展起来。两岸要在那个年代统一可能性本来就是不大的。

说到金钥匙,历史发展到了李登辉、陈水扁时代,如果他们愿意,两岸统一的黄金时代倒是在那些时候。可悲的是,历史和中华民族再开无情的玩笑。李登辉的台独理念和行动,腰斩了两岸统一的契机和可能。李登辉对两岸统一最大的打击,最深远的负面影响,就是他的去中国化,把所谓的台湾意识深植台湾社会民心。由于李登辉在政党上属于国民党,他的危害就更严重。李登辉思想也从根本上残害了国民党。从此以后,国民党内部也呈现分裂。

和李登辉相比,陈水扁虽然也秉持台独理念,但他的实际影响要小很多。

到了马英九时代,马英九和国民党在执政的这八年大好时光里,可以说也没有好好抓住黄金岁月,从意识形态上积极有效地抑制消减台独的影响,扩大深化大中华意识和两岸中国人共同崛起的理念愿景。马英九委曲求全的时候多,智慧坚守的时候少。当然,这个也没有办法太怨马英九。毕竟,如上所说,国民党内部也已经不是铁板一块。

这样,经过李登辉的强势、陈水扁的继承,台独一揽子理论意识广播台湾岛;而国民党又没有能够在八年执政中起到足够的意识形态拨乱反正的作用。两个因素加起来,造成了今天妨碍两岸统一的最大的障碍:台湾民心的被侵蚀被强夺被扭曲。现在再来谈统一,不管你愿不愿意,有形无形,许多前提无法涉及。现在的唯一前提,就是足够模糊的九二共识。

纵观台湾岛内,现在台湾民众的归属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等非常的模糊和混乱,他们也常常有悲情感。比如他们会觉得台湾总是在关键时刻被抛弃,又比如二战期间台湾的特殊遭遇让他们觉得非常迷茫如此等等。我认为,民众的心理混乱,和政府意识形态的误导(李登辉、民进党)和疲软(国民党)有直接关系。有关台湾民众的归属感和民族意识等,我会试着另文再论。

二,大陆

台湾民心被夺,大陆方面也有责任。本来,应该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很长一段时间,大陆方面没有认真检讨自己,没有或不愿意看到大陆政治形态和台湾的不同,没有深入了解到台湾民心民意经过李、陈之后的转换(再强调一下,本来民意是可以朝另一个方向转变的),并实行有针对性的对台策略和宣传。前天我看了另外一个台湾电视节目《有话好说》。本来该节目好意邀请了一位大陆学者远程参加讨论。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我本来满怀期待,期待这位大陆“学者教授”能够说出一些智慧之语。结果这位教授在空中放傻炮,口口声声说什么两岸统一全在大陆,大陆现在有多强大,台湾再不赶紧融入,今后谈判连筹码都没有了。
且不说别的,两岸统一全决定于大陆吗?如果是这么简单,怎么66年才有个互称先生、没有任何协议宣言的马席会呢??

果不其然,那位大陆学者一离开,节目上的反中分子马上发言,说:瞧大陆人这种高傲样,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听到了。

好一个愚蠢的空中发言。大陆如果靠这样的心态和文宣,那就免谈了吧。

三, 再说台湾和大陆

眼下的“台湾人民”其实已经分裂为不同的板块。

第一类,具有中华民族意识,赞成统一的。
第二类,不反对统一,但是也没有特别的统一热忱。
第三类,不支持统一,但是也不支持独立,希望维持现状的。
第四类,反对统一,支持独立;但他们的台独意识是后来被影响的,不是原生的。
第五类,反对统一,支持独立,他们的台独意识是原生的。

从以上的分类情况可以看出,只要心态、策略对头,台湾人民的主体(第二到第四类台湾人)仍然可能回归他们本来就属于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来,并成为这个大家庭完全平等的、珍贵的一员。如果心态、策略不对头,第二到第四类(第五类暂时认为他们是无可挽回的)的台湾人则都可能流入第五类。这是多么值得大陆方面警醒深思慎行的“台湾人民”的现况。

从以上的分类也可以看出,中国大陆不能对台湾的台独派一概而论,统统祭出飞弹;而应该具体分析对待。对第四类台独派,应该以理性、柔性,有理有据有情有心地进行引导。陈文茜、郑丽文都曾经是民进党里的骨干人物,看看她们今天的全新面貌和她们对两岸的积极作用。就是人人都认为是台独分子的柯文哲,也对中国饶有兴趣,柯文哲还是毛泽东的粉丝。

争取中间三类台湾人民,不仅有待中国大陆政府的努力,也有待中国大陆人民的努力。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大陆整体上朝着越来越富饶强大和文明和善的方向发展,那么台湾人民的主体对中华的向心力就会回升。只要台湾岛内有举足轻重的中华意识,那么,作为两岸关系另一个阴森势力的美国,也将无可奈何。

四, 从有所区别到终极统一

至于说到两岸统一的方式,那可是要花大脑筋动大智慧了。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其他的统一模式可供两岸参考。具体的比如参加国际活动,如果说台湾必须表明中华台湾,那么大陆是否应该标明中华大陆?不知道民主政体是否合适中国大陆,如果说有一天中国大陆也采用民主政体,那么国民党甚至民进党都可以拥有对大陆的某种管理权力。不过我总觉得标明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仍然不是终极统一。终极统一就是不需要再有任何表示,两岸完全融合。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