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 关岛军事演习刚刚结束/美国“吃回请”急不可耐 ★

今 日 看 点 :2006-7-05
(01):★ 关岛军事演习刚刚结束/美国“吃回请”急不可耐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43
(02):★ 青藏铁路吸引世界/意义重大非比寻常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39
(03):★ 乌克兰向中国出口三十类军事装备和技术★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64
(04):★ 美国难觅佐利克接班人/中美关系将保持大局稳定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7/03/content_4787949.htm
(05):★ 中 国 航 天 业 用 开 放 打 消 西 方 疑 虑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01848.html
(06):★ 中 日 军 事 交 流 还 属 低 层 面 低 水 平 徘 徊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54618.html
(07):★ 石 破 茂 :谈 “ 军 事 威 胁 ” 没 意 义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54618.html
(08):★ “ 日 本 偷 测 新 疆 ” 意 味 着 什 么?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94869&typeid=14
(09):★ 谁 将 攸 关 中 美 关 系 未 来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94835&typeid=14
(10):★ 2006 年 世 界 最 贵 酒 店 房 间 排 行 ★
http://life.qianlong.com/28687/2006/06/30/2160@3274298.htm


★ 关岛军事演习刚刚结束/美国“吃回请”急不可耐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43
关岛军演刚刚结束,美军就表示期待着中国军队“投桃报李”,邀请美军观摩上海合作组织的军事演习。
  6月22日,五角大楼部长办公室亚太事务主管约翰•艾伦表示,“美国最近邀请中国军方观摩在关岛附近举行的‘英勇盾牌’海军军演并参观军事基地,美方希望中国对此作出回报。”这时距离演习结束只有区区三天。美军对回访的急切期待甚至让人怀疑此前的盛情邀请是不是就是为了吃回请。这倒不是小人之心,因为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罗德曼已经用自己的话为美军邀请函没有写明的目的作出了最好的注解,这位助理部长说:“如果他们(中国军方)不以某种形式作出回报,将会影响我们的开放性。”这已经是明明白白的开条件了。 ▲
★ 青藏铁路吸引世界/意义重大非比寻常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39
许多人把去往西藏的旅途称为“天路”。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2006年的7月1日,这个预言将被打破。困惑中的世界铁路经济也将受到一次空前的鼓舞。
  ▲世界关注:“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在欧洲、美洲很多年都出不了一条像样的铁路的时代,青藏铁路的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一阵阵赞叹和感慨。“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中国公共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都是西方媒体对青藏铁路的评价。
  英国广播公司报导说,这条铁路线是世界最高的,它攀爬到海拔5072米的最高点,横穿白雪覆盖的青藏高原,火车的轰鸣声将响彻世界屋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也可以达到平均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车厢将采用和飞机机舱一样的豪华设计,全部密封以防止乘客发生高山反应,车窗采用有色玻璃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车内还将配备氧气、洗浴和餐饮设备。
  英国《卫报》记者特意到青藏铁路沿线采访,并发表了一篇上万字的题为《穿越世界屋脊的铁路》的特别报导。文章说,人们说建造通到西藏的铁路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有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12公里宽的河谷,上千公里无法承受铁轨重量的冰雪;而且,谁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的岩石中钻隧道,在吸氧才能走路的情况下铺设铁轨?中国可以,而且比预定计划提前完成。青藏铁路体现出中国的“能做”精神以及技术力量。
  考察过青藏铁路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着名冻土专家文森教授说:“青藏铁路是21世纪工程建设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德国《明镜》周刊认为,青藏铁路建设遇到了工地气温低、高原缺氧、永久冻土等问题,还有地震、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等难题,但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媒体也对青藏铁路进行了详细报导。日本着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丽泽大学教授三潴特别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中国政府在这种艰苦的工程建设中,还非常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尽可能绕过那些宝贵的绿地,为动物提供生存的通道等。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东亚经济问题专家拉希德说,今后不论哪个国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修筑类似的铁路时,都将从中吸取经验。他说,正如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最近所说,中巴边界上的红其拉甫山口海拔为4000多米,而青藏铁路最高段的海拔已超过了这一高度,这给人们一个启示:今后修建一条穿越喀喇昆仑山、将中巴两国连接起来的铁路,在技术上并非不可能。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教授倪军博士对记者说:“作为一位生在青海的海外华人,我对自己的家乡取得这一辉煌业绩感到无比自豪!”他认为,青藏铁路建成将对世界铁路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拓展了人类在高海拔和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修建铁路的知识,必将为世界其他地方的铁路建设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印度的关切
  近几年来,印度媒体对青藏铁路的报导很多;政府部门及智囊机构也多次召开专家会议,讨论青藏铁路对印度乃至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影响。印度对青藏铁路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感叹中国建设高难度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预期中印双边贸易将由此大幅受惠,担心铁路建成会“对西藏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宣称印度未来可能会面临严峻的战略威胁。
  《今日印度》曾发表文章表示,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军事机动及后勤供给能力”。印度知名智库“观察研究基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研究员则对记者表示,青藏铁路的建成使得西藏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更紧密,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是尼泊尔和孟加拉“进一步向中国靠近”,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战略形势届时都将受到深刻影响。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胡仕胜指出,应该注意到,这些言论不是出自印度官方,中印都在致力于建设两国之间的战略关系,这是大势所趋。在青藏铁路正式开通后第五天,中印边境的乃堆拉边贸口岸将正式开放,这是两国对密切双边关系有信心的表示,也可以视为两国互信增强的一个标志。有意思的是,一些印度国内的媒体也把那些指责青藏铁路威胁印度安全的人称作“新德里失眠的偏执狂”。
  据悉,印度在其中印边境的东部实控区内将很快开始修建7条公路,此前,印度考虑到中印之间的边境争议,一直不愿意上马这些基础建设项目。胡仕胜认为,现在,印度政府显然意识到中国的发展会给印度带来很多的经贸机会,印方需要为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问题不必担心
  一些西方媒体也“习惯性地”对中国修建青藏铁路说风凉话。早在2002年8月,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就刊登了一篇题为《一条被认为通往毁灭的道路》的文章,内容极其偏激,还有些西方媒体生拉硬拽,借青藏铁路攻击中国的民族政策。
  专家指出,保护藏文化、保护西藏环境正是中国所做的。青藏铁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修到了格尔木,20多年没有继续修建,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就是如何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环保的论证不充分,保护条件不具备,坚决不动工。
  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哥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青藏铁路,用于各种环保工程的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这么大的环保投资量在全世界的单项工程中也十分罕见。在施工中,一次为了让9000只临产的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五道梁建设工地前往可哥西里的卓乃尔湖地区产仔,工程硬是不惜损失,暂停了一些地段的施工。
  ▲尼泊尔盼青藏铁路修到该国
  对青藏铁路的建成,尼泊尔各界和媒体均给予了积极报导。尼泊尔各派政治力量一直以来纷争不断,但在推动中尼经贸关系问题上,立场和政策却出奇地一致。执政的尼泊尔大会党常委、前外交大臣巴斯托拉对本报记者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通车可以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他说,尼泊尔政府最盼望的,是青藏铁路未来能通到尼泊尔。
  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主席、着名战略问题分析家瑞格米先生表示,尼泊尔人民期盼这条由北京通往拉萨的铁路能通到加德满都,并深信随之而来的绝不是中国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干涉。他说青藏铁路将帮助尼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真正的天堂之旅”
  如今,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列车的日子。而且这条铁路从运营的第一天,就与现代旅游等服务业紧密挂上钩,在世界各国的筑路史上,这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
  曾几何时,雪山、草地、美丽的喇嘛庙,可哥西里、唐古喇山、沱沱河……都是那么遥不可及,即使去过西藏的人也难得目睹。如今,青藏铁路沿途将如一个巨大的画廊,把这神秘的风光直接展现在成千上万的普通旅客的面前。青藏铁路将一系列着名旅游景点串在一起,几乎囊括千年唐蕃古道文化的精髓。据悉,日本有关旅行社推出了前往观看青藏铁路建设的旅行专线,吸引了很多日本铁路迷,有的旅行社还将青藏铁路冠以“天空列车”的美名,让人充满向往。柏林居民埃丽卡女士也认为,这将是真正的“天堂之旅”。 ▲
★ 乌克兰向中国出口三十类军事装备和技术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9264
最新一期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三十大类的军事装备和技术,内容包括陆、海、空、第二炮兵和航天工业的合作。
  中新社报道,汉和防务评论月刊总编辑平可夫3日表示,乌克兰先后向中国出口了US1工作机械、Diana3M维修数据平台,中国空军用于Su-27SK战斗机的技术维修。
  乌克兰UTSK航空维修厂和MIGREMONT航空维修厂一直在帮助中国维修Su-27SK战斗机和AL31FN、AL31F发动机;乌克兰还向中国出口R-27ER1、R27ET1空空导弹。
  他说,乌克兰还通过俄罗斯向中国提供了ST68UM(36D6)搜索雷达,用于S300PMU地对空导弹,以及至少五套Kolchuga雷达,用于探测隐形飞机。
  平可夫指出,乌克兰对中国海军的发展贡献最大。乌克兰ZORYA公司向中国提供DA80燃气轮机供052B/C 导弹驱逐舰,并且转移了生产技术。他认为,没有乌克兰提供的燃气轮机,中国海军的新一代驱逐舰就不能下水。
  他又说,乌克兰还了出售“瓦亚戈”号航空母舰以及蓝图给中国。平可夫说,至关重要的是航空母舰蓝图的提供,它帮助中国逐步掌握大型航母的设计。
  此外,乌克兰还向中国提供了SS-24型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的火车发射装置的设计经验。中国由此设计出自己的火车发射型洲际弹道导弹。乌克兰还向中国走私出售至少五枚H55系列巡航导弹样品给中国。这对于中国自己的巡航导弹设计也有莫大的帮助。
  平可夫指出,尽管上述技术合作的金额不如中国与俄罗斯的成套设备进口,但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
  他认为,随着乌克兰距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大门越来越近,乌中军事技术合作的前景将趋于黯淡。即使乌克兰在2008年以前不正式加入北约,但若成为“成员资格行动计划”的成员,也将对乌克兰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产生影响,届时北约有权对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出口进行“资格审查”。
  平可夫认为,依照目前乌克兰与美国、北约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乌克兰不可能再进行类似九十年代前、中期那样的秘密军事合作。这些合作可能包括走私H55巡航导弹样品等。
他说,在成为“成员资格行动计划”成员国之后,乌克兰在向中国出口武器时,所受到的限制将会增多,而且必须更加公开。届时中国的戒心也会增大,进而从另一方面降低这种合作势头。中国对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依赖预料将进一步加深。▲
★ 美国难觅佐利克接班人/中美关系将保持大局稳定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7/03/content_4787949.htm
2006年07月03日国际先驱导报: 直到今年7月之前,佐利克仍在继续尽职,而接任的人选仍在酝酿之中
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6月19日宣布辞职时,站在他右侧的赖斯直皱眉头。 新华/法新
视频:赖斯宣布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已经辞职
近期布什政府的两位高官的一进一出很值得关注:保尔森从高盛来到财政部,佐利克从国务院回归高盛(多年前他曾就职高盛顾问)。
▲接任人选尚在酝酿
就佐利克而言,他的离职既具有个人选择的色彩,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过去的18个月里,佐利克通过“利益攸关方”理念的提出,把中美关系提到了更趋稳定和理性的层面,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人们对中美关系的认识。随着布什、赖斯等人对这一理念的认可,即便是一些对华持有偏见和强硬态度的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在“利益攸关”的语境中谈论中美关系的前景。佐利克的这一系列贡献足以令他对自己在国务院的工作感到欣慰,也使得他的继任者感到一丝压力。
如今,佐利克仍在继续尽职,将持续到7月份,而接任的人选也尚在酝酿之中,但无论是从国务院内部提拔,还是从财政部到其他部门选调,客观地说,都很难找到一个如此了解中国、站在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理性地评估中国的发展、灵活地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枝节问题而不使之影响大局的人。这也正是赖斯对佐利克的离去感到遗憾的原因之一。
仅就中美关系的发展来说,尽管佐利克的离去不至于对双边关系的大局产生影响,但人事的变动自有其微妙之处,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国际关系中的“蝴蝶效应”从来都不可小视。
  ▲新任财长延用佐利克语境
耐人寻味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佐利克的选择的保尔森,已经开始微妙地发挥作用了。6月27日,在任职确认听证会上,保尔森对参议员们表示,对中国施压将推动更广泛的经济改革,包括中国转向由市场决定的汇率。与那些单纯的人民币升值的施压者不同,这位未来的财政部长把侧重点放在了中国金融业改革、而不是汇率问题上。
有意思的是,保尔森也是在佐利克的语境中表达他的见解:“我们将不得不做、且不得不相当积极去做的事情,是鼓励他们去做不仅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而且也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的事情。”
但与长期在政府中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佐利克有所区别的是,保尔森更多的时间是在金融界做事,习惯于站在急切地希望打开中国金融大门的行业利益上考虑问题,两者的差别将很可能在今后的中美经贸纷争中体现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佐利克的去和保尔森的来,也部分表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贸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将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而为了更好地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保尔森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将很可能更深切地关注和介入中国的内部改革问题,而这恰恰却可能会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中美关系的延续性
新任财长在佐利克的语境里说话似乎也预示着佐利克的继任者不论为何人,也仍将在既定的中美关系框架中行事。无论如何,华盛顿的人事变化对中美关系的本质性影响是有限的,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的中国观已愈发理性,也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太多挑战的美国,是很清楚“中国对华盛顿是有帮助的”这个事实的。从美国的国家利益角度来看,中国在解决朝鲜和伊朗核问题方面都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在反恐战争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中国的作用都不可替代。
不仅如此,在美国非常关注的亚太安全和发展问题上,中国也在发挥着较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作用。就连美国学者也承认,中国新的温和安全概念在亚洲获得了高分,中国在亚洲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已大大增加,而中国对外政策总的目标是创造稳定环境,帮助经济发展,这与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并不矛盾。并且,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越大,也就越发受到华盛顿的重视,中美关系的稳定系数也就会越高,而这正是佐利克所意识到和多次阐述的。▲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张国庆报道)
★ 中 国 航 天 业 用 开 放 打 消 西 方 疑 虑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01848.html
《华盛顿邮报》6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向外界展示其秘密太空指挥中心
中国于周三允许外国记者一窥其实施空间计划的中枢,这是北京旨在说服华盛顿准许其参与国际太空项目而发动的一场魅力攻势。
中国希望借此举平息外国对其太空计划的不安,为本国科学家赴美参加航空航天会议赢得更多机会,以及加入国际空间站。华盛顿智库全球安全网的航天分析家查尔斯•维克认为:“此举肯定比中国以前的做法要重要得多。他们可以通过开放来打消疑虑,并带来合作前景。”
这次参观的高潮是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出场,杨强调,中国希望“和平发展太空事业”。不过,华盛顿反对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不愿与中国分享技术。
《印度教徒报》6月29日文章,原题:太空不再是专属区 乍一看,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不像是见证中国辉煌空间技术实力的地方。但在这一幢幢毫不起眼的白色建筑里面,正在发展的航天工程是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
这里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所在地,其指挥和控制大厅拥有宽敞空间,可当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理想拍摄场地。大厅内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四块明亮、分隔的屏幕,中间两块显示的是一幅世界地图及发射后的航天器的飞行轨道。另外两块屏幕则是在轨飞船的内部拍摄的场景。这个大厅指挥和控制着所有“神舟”飞船的发射。
中国的太空计划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工程。不过,对太空拥有远大抱负的并不只有中国。紧邻的印度和日本也在积极计划在未来10年进行太空探索。印度将于2008年前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很显然,未来太空探索必定会超出至今在该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有人问美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在月球上可能会有什么,他开玩笑说:“俄国人。”如今或许要换成这样的回答:“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
英国《独立报》6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为加入空间站发动公关攻势 中国的太空计划似乎重现了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市场力量在一度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之间搭起桥梁,太空竞赛已成为展现国家实力的过时方式。中国高级科学家强调,中国的航天工程用于和平目的,不是退回到太空竞赛年代。中国将太空计划作为其追赶发达国家的努力的一部分,并希望拥有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相称的现代国家的象征,比如一流的航天工程。
中国用于航天工程的成本相对较低。迄今为止,中国11年的太空计划总支出为12亿英镑,只相当于美国一架航天飞机将一人送入太空的成本。
中国的太空事业是爱国情绪的一种表达载体,在百姓中广受欢迎。此外,中国发展太空事业还有合理的商业和技术原因,比如发展卫星导航系统。▲ (汪析译)《环球时报》 ( 2006-06-30 第06版 )
★ 石 破 茂 :谈 “ 军 事 威 胁 ” 没 意 义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54618.html
本报特约记者 于 洋 本报记者 王一萍
  近日,由日本校级自卫队官员组成的代表团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他们除了访问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参观北京军区第六装甲师外,还将首次参观广东湛江南海舰队海军基地和空军第九师,因而该访问团行程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
  ▲民间财团支持日官员访华
  6月27日,日本《朝日新闻》以《中国,对日热烈友好》为题报道了日本自卫队官员将访问中国广东湛江海军基地情况。报道指出,这个基地是首次对外国代表团开放。自卫队官员们都明显地感觉到,中国对日本展开友好攻势,正在寻求交流扩大和军事透明化。
  据悉,这次访问的主办方是日本的民间团体“川日中友好基金”。2000年10月,中日达成了推动两国民间安全保障交流的意向。一直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日本川和平财团很快便促成了为期十年的“日中校级官员交流事业”,主要是选派校级官员代表赴对方访问。按规划,该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期,至今已成功进行了五期,有50多名日本自卫队官员和100多名中国军官参加。这次访问活动是第六期。据透露,此次访华的13名日官员中,有9人是第一次来华。
   ▲石破茂:谈“军事威胁”没意义
  前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是此次日本访华团的顾问。他曾在2003年9月任防卫厅长官期间访问过中国,与中方磋商包括两国军舰互访等军事交流问题。据中国军事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江新凤博士介绍,石破茂极为聪明,年仅48岁,是日本国防族中的中坚力量,属于知识型人才。
  6月26日在北京举行记者见面会时,石破茂在回答有关“中国军事威胁”和军费等问题时说:目前日本国内有不少人强调中国的“军事威胁”,而在他看来,这种争论没有太大的意义。他相信,来到中国实地参观能使日本的青年官员了解中国解放军的防卫思想。因为“武器不会说谎,军人也不会说谎,亲眼见识了,才能消除疑虑”。
  石破茂指出,日中最高层军事互访这两年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原因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庆幸的是,通过民间“第二管道”开展的军事交流持续进行,这与日中持续政治对话具同样重要意义。
  此次石破茂撇开“中国军事威胁”,发表了相对务实的谈话,强调日中两国武装力量交流的重要性,这被日本媒体解读为中日关系有所升温的迹象之一。
  ▲专家:有助促进军方高层对话
  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对于中日双方的军事交流活动有着长期的观察与思考。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自卫队青年官员赴南海舰队参观,可以解读为中方的一种善举,为中日两国停滞不前的军事交流,打开了一道核心部门对话的切入口。
  长期来,日方一直要求中方实现军事透明化。邱震海认为应鼓励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日双方缺乏系统军事对话机制,中日两国武装力量青年官员互访因而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虽然在短时间内也许无法体现在高层军事战略上,但这些青年官员很可能成为军方将来的中坚力量,10多年后就会显得别具意义。”
  中国军事科学院江新凤博士曾参与中日青年官员交流活动,她认为,访问团首次参观湛江南海舰队基地对打破“中国威胁论”以及“中国军力不透明”等说法都有积极意义。
  她说,中日双方的军事交流比较少,日本很想了解中国,“日本的青年官员来到中国之后感触颇多,他们认为这种交流使他们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 中日军事交流还属低层面低水平徘徊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3/154618.html
  本报特约记者 于 洋 李大光 本报记者 王一萍
  ▲中日军事交流低水平徘徊
  中日军事交流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正如石破茂所指出的那样,由于日本方面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军事交流近年起伏不断。客观地讲,中日军事交流还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是双方防务首脑互访时断时续,没有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从2003年至今,最高层军事互访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二是交流的层次还很低,近年主要集中在校级军官以下,且多以民间力量推动,权威性、代表性不够;三是交流内容停留于表面,没有实质性进展,多数是参观、研讨和学习,而像举行联合军演、派员观摩对方演习、互通演习信息等实质性内容,至今仍是无法突破的禁区。
  ▲军事交流时断时续责任在日方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日军事交流上,日方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中国,经常不顾两国政治环境,片面地提出军事交流意向;另一方面,一再以顽固的政治态度,破坏和解气氛,影响军事交流。
  日方交流愿望迫切,自然是“事出有因”,背后隐藏着多种目的。一是想解释自己的防卫政策,尤其是日美同盟关系,使中国消除对日本的疑虑;二是想探解放军虚实,了解中国防卫政策和军事能力;三是想获得中国对朝鲜半岛稳定的支持,劝阻朝鲜发展导弹技术。此外,还想借机表达对中国防务政策的“疑虑”,寻求中国对军费增长的解释。
  尽管如此“用心良苦”,但由于日本想“鱼和熊掌兼得”,顽固地坚持保守政治立场,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致使军事交流时断时续。比如,2001年上半年,中日军事交流势头良好:2月,解放军空军司令员首次访问日本;5月,日本防卫厅事务次官佐藤谦访问中国。但是,8月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冲击了两国的军事交流,当年下半年便停止了所有交流活动。
  无独有偶。2002年3月,时值中日建交30周年,根据双方约定,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两国计划进行两项重要军事交流,一是日本防卫厅长官访华,并与时任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举行1998年以来首次部长级军事会议;二是两国军舰进行首次互访,先由中国军舰出访日本,而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则在第二年回访。有关各方已做好准备,但由于当年4月初,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两项交流活动被迫中断。
  由此不难看出,历史问题已成为中日军事交流的瓶颈。此外,日美军事同盟、台湾问题也困扰着中日发展实质性军事关系。近年,日美军事同盟不断强化,矛头越来越明显地针对中国,干预台海冲突的企图也昭然若揭,这给中日军事关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据最新消息,日本防卫厅起草的将于7月公布的2006年版《防卫白皮书》将一步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同时呼吁提升日本与印度的防务交流。
  鉴于以上原因,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邱震海指出,目前中日双方的军事互动不可能达到紧密的程度。这些复杂的原因,造成双方在举行联合军演等高层军事交流的不现实,然而“舰队互访还是可以推进的”。邱震海说,在日本国内就有声音呼吁,双方进行舰队互访具有可操作性。
  ▲新闻链接 中日军事交流有几种渠道
  1972年中日建交两年后,两国于1974年互设武官处,军事交流也随之展开。鲜为人知的是,中日军事交流同政治交流一样,一直通过官方民间等多种渠道进行。
  中日防卫首脑互访开始于1978年,这一年11月,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在访美途中顺访日本,开启了两国高层军事往来的大门。1989年6月后,日本追随西方制裁中国的政策,单方面中断了同中国的军事交流。1995年日本参联会主席西元彻访华,双方的军方高层交往得以重新启动。
  在军事高层交流的推动下,两国开拓了一系列军事交流渠道。一是中国国防大学和日本防卫研究所互相派遣学员到对方留学和进修,这项活动从2003年开始,双方每年都互派留学生;二是日本防卫医科大学专家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属于学术研讨性质;此外,还有一些民间形式的交流。
  鲜为人知的是,共同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也为中日军事交流提供机会。1992年9月和10月,中日分别派遣工兵部队参加柬埔寨的维和活动。期间,两国维和人员曾开展多方面的交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后,还计划在交流信息、培训干部上,加强协调合作。
  此外,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也是两国军事交流的渠道。比如,中日都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该论坛是东亚地区有关安全问题的唯一官方对话渠道,双方借助这一渠道,进行了有意义的交流。▲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谁 将 攸 关 中 美 关 系 未 来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94835&typeid=14
2006年07月03日《环球》杂志: 6月1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宣布,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已经辞职。这是2003年11月4日,佐利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6月19日这一天,通往美国高盛公司和白宫之间的旋转门又一次被打开了,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宣布辞职,转而就任美国高盛公司全球副总裁。而半个月前,布什刚刚任命高盛集团董事长亨利保尔森就任美国财政部长。这一来一去似乎充满了戏剧性的效果。
王晋燕
▲轰动美国外交界的熊猫事件
在佐利克辞职新闻发布会上,佐利克的顶头上司、美国国务卿赖斯回忆了当年任命佐利克作为自己副手时的情景——赖斯说:“……当然,我们需要一位副手,他能够鼓起勇气,卷起袖子,甚至偶尔还能拥抱一下熊猫。因此,总统和我一致认为这个职位非佐利克莫属。”
赖斯所提到的“拥抱熊猫”已经成为美国外交界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次事件。
2006年1月下旬,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再次来到中国,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向不苟言笑的佐利克怀抱熊猫晶晶开怀而笑。随后,他怀抱晶晶的大幅照片立刻出现在了全世界的媒体上。美国多家报纸针对佐利克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纷纷发表了评论。有分析家甚至称,佐利克这一举动在美国外交圈子所引起的震动绝不亚于当年的卡特里娜飓风。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2006年1月2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这篇题为《美国特使热衷熊猫外交》的文章指出,佐利克“一个简单的拥抱充满了象征意义”。作者认为,佐利克的这一举动一方面向中国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他所希望的美中关系的走向;另一方面,也向美国人传达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即他在华盛顿对华政策圈中所站的立场。
“以这种方式来解读的话,可以说(佐利克)成为一个公开的‘拥抱熊猫者’就是在明白无误地表明,与北京方面积极接触的方式是对美国来说最好的途径,而中国崛起为亚洲有影响力的大国并不一定意味着太平洋的冲突。”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
此外,文章还透露了佐利克拥抱大熊猫晶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原来当时就佐利克是否应该拥抱熊猫这件事还曾引来了不少的争论。他的几位助手都曾表示质疑,认为怀抱熊猫的形象有可能会向外界传达引起误解的信息,但是佐利克却以幽默化解了助手们的疑惑。他表示,由于自己的太太非常想让他留一张与熊猫在一起的合影,因此“在我这样的年纪,自然要听太太的话”。
就这样,尽管佐利克亚洲之行安排了很多活动,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报纸刊登的都是佐利克怀抱熊猫开怀微笑的照片。
▲美国对华政策的“建筑师”之一
“你们想知道熊猫摸起来的感觉怎么样吗?她很柔软。”佐利克在抱完熊猫晶晶后兴奋地对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对于和中国打交道,佐利克算是个老手。自从就任美国副国务卿以来,他多次到访中国。作为布什政府中为数不多的对华决策核心人物,其顶头上司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处理中国问题时,非常倚仗佐利克。
2005年秋天,佐利克提出的中国“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一词,已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之一。可以说,佐利克不仅仅是对华政策的“建筑师”,还是美国政府与中国打交道走在最前沿的“政策代言人”,他曾参与了中美之间几轮战略对话。因此有分析家指出,佐利克的淡出很可能会是布什对华政策的一大损失。
尽管佐利克所提出的“利益攸关方”概念存在积极的因素,与美国鹰派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有所不同,但是佐利克也指出,中国要想解决分歧,成为“利益攸关方”,必须担负起“责任”。佐利克率先提出“利益攸关方”的概念与他兼具务实色彩的新保守派政治背景不无关系。
尽管佐利克很少被看作是布什内阁典型的新保守派,但是他却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标杆性新保守派人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也是布什外交政策班底中首先提出所谓存在“邪恶国家”的人之一。
早在2000年1月美国《外交事务》月刊上,佐利克就曾发表了一篇题为《2000年竞选:共和党的外交政策》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着邪恶——他们是那些仇恨美国以及美国所支持的精神的人。如今,我们面对的敌人正在努力制造各种核生化武器,研究可携带核武器的导弹。美国必须保持警惕,并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打败这些敌人。那些受仇恨驱使或者想称霸的人不会对任何理性的原由或善意的表示作出回应。他们为达到自己野蛮的目的会操控一切文明的准则。”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两年前,佐利克曾与美国新保守派的政要拉姆斯菲尔德、保罗沃尔福维茨、里查德珀尔以及现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伯尔顿等人于1998年1月26日共同签署了一封写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在这封信中要求“推翻萨达姆政权”。当时佐利克与其他人同属于美国新保守派的核心智囊机构新美国世纪的成员。
也许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讽刺杂志《反击》上一篇评论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赖斯还是佐利克都是非意识形态化的外交政策操盘手,他们不是新保守主义理想的信徒。他们更应该被看作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接受美国新保守派关于美国全球霸权的假设,但是同时他们想要更明智地操控这一权力,从而进一步推广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对于佐利克的辞职,日本一些媒体心中窃喜。他们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布什政权能更加重视与日本的关系。佐利克的前任阿米蒂奇以重视对日关系而著名,佐利克接任后,日本曾一度感觉有些失落。如今重视对华关系的佐利克辞职,日本开始猜测美国的东亚政策是否又有新的风向。
▲谁将接替佐利克的职位?
按照《华盛顿邮报》透露的消息,佐利克走后,有可能接替他的热门人选包括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以及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吉米特。吉米特当年与佐利克都曾跟随老布什政府的前任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而且据说当年两人共事时相处不睦。不过一些分析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接班人还是美国国务院第三把手尼古拉斯伯恩斯。
对于佐利克的离职,美国外交圈子里流传的说法是,佐利克感到被“边缘化”了。而让佐利克感到被边缘化的正是伯恩斯。《纽约时报》引述佐利克友人的话说,佐利克在美国国务院常有被边缘化的感觉,许多涉及伊朗、伊拉克、中东以及朝鲜等重大议题,都由比他低一阶的下属负责处理,其中就包括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
美印核合作协议背后也有伯恩斯的影子。2006年2月24日伯恩斯在新德里为美国总统布什出访印度做筹备工作时发表讲话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和世界上最老的民主将会结为战略伙伴,那将是国际政治一个非常重大的发展。”
伯恩斯认为,“印度是崛起中的全球大国,经济增长迅速。本世纪头25年,它很有可能进入全球5大经济体之列。它不久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结构带来大量熟练而年轻的劳动力。印度的军事力量将保持庞大规模和良好的战斗能力,而且会越来越先进。”这种对印度重要性的认识,在美国引起了很多共鸣。
3月,伯恩斯曾经接受了美国公共电视台著名的夜间访谈节目《查里罗斯秀》的采访,在这次访谈中伯恩斯详细地阐述了他对美、中、印三国关系的看法。
当主持人问及美印核协议是否会让中国人感到担心,认为这是在该地区遏止中国的第一步时,伯恩斯的回答是:
“不,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有自身的基础。这个国家太强大了、太大了,你无法去遏制它。而且我们与印度建立的这种关系当然并不意味着某种与中国关系的平衡制约。我的意思是,假如我们要达到我们最终的目标,即为了今后亚洲的和平的话,我们应该与中国建立一种友好以及富有建设性的关系,一种与中国的生意关系,一种与中国对话的方式。”
随后,伯恩斯也提到了美国对华政策所提出的“利益攸关方”的概念。他指出“中国已经孤立了几百年,它现在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和巴西、南非以及印度这些对全世界负有责任的国家组成的董事会的一员,好好考虑一些自身的政策。”
▲“佐利克之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然而对佐利克、伯恩斯一再提及的“利益攸关方”的概念,美国国内却存在不同的解读。就在佐利克怀抱熊猫开怀而笑的图片刊登在美国各大报纸之后不久,2006年2月21日,华盛顿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谭慎格在美国新保守派旗帜性刊物《标准周刊》上发表文章指出,不要误读佐利克拥抱熊猫的举动。
这篇题为《拥抱熊猫者的复仇》的文章在一开头就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写道,“千万不要让美国副国务卿对于熊猫的宠爱误导你。布什内阁的中国政策正在经历一个平静的变形,而现在则增加了新的冷酷内涵”。
谭慎格认为,“美国官方对于到底中国的崛起会否取代美国甚至称霸世界等等的不可知论似乎正在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政府正倾向于认定,中国并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美国必须阻止中国的这场赌博”。
“就在佐利克拥抱大熊猫两个星期后,即2月3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表了四年一度的《防务报告》……报告发表后,我曾与五角大楼的几位中国通交谈,他们不约而同地让我特别注意报告第29页和30页的内容,他们指出,这也是在美国《防务报告》中首次如此明确地提到假想敌国的名字。”
五角大楼《防务报告》中的这段文字如下:“在主要的正在崛起的势力中,中国拥有最大的潜力与美国展开军事上的竞争,并能够不断提升毁灭性的军事技术逐渐抵消美国传统的军事优势,使美国缺乏反击战略。”
在谭慎格看来,佐利克怀抱大熊猫晶晶这一举动,从表面上看似乎表明布什内阁的对华政策有所“软化”,但是实际上却是白宫发出的一个信号,即布什政府前一段时间对中国的积极接触政策已经快接近尾声,中国需要积极的行动起来有所表示。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更有可能的是布什政府现在已经接近与中国拉锯战的尾声了。现在中国正在悄然成为一个新的‘竞争者’,美国将不得不设计出新的西太平洋战略。除非中国对世界和平、防核扩散问题以及人权问题做出关键贡献,另外也不要忘记它与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
谭慎格还不惜笔墨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详细剖析了佐利克怀抱熊猫这一举动背后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佐利克)穿着消过毒的兽医工作服,戴着手套,怀抱显然很不舒服的熊猫宝宝,本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证明,即布什内阁在对付中国上稍稍有些软化。”
“事实上,布什内阁的中国怀疑派们对于佐利克的这一举动着实吃惊不小。但是随后,我们就感到放心了,原来佐利克本人确实对于熊猫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这源于他当年服务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顾问委员会的经历,而且佐利克的太太确实也希望他能够有这么一张照片。佐利克本人也认为,他希望与熊猫的这一合影能让中国人感到安心,即让他们明白如果中国人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开始行事的话,‘全球对话’的大门仍然是敞开的。”
其实,无论谁接替佐利克,只剩下两年多任期的布什政府也不会立刻改变佐利克的“利益攸关方”政策,但很可能会对其进行“补充”,尤其是在有关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态度上和对台政策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佐利克辞职前一天开始的美军“勇敢盾牌2006”关岛演习上,美国首次在西北太平洋方向上集结了3艘攻击型航母打击编队,如果加上在冲绳的一个战斗机联队和关岛的一个战斗机联队,这就意味着美国未来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台湾海峡地区可快速部署拥有400~500架战斗机的空中打击力量。
这样的打击规模到底是威慑谁呢?这难道是对“利益攸关方”政策的一个“补充”?难怪一些分析家认为,佐利克离职后,以五角大楼为代表的鹰派势力可能上升,而白宫的一系列人事变迁背后其实也都是相互关联的。
•资料:中国外交部对佐利克辞职的反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月20日在回答记者关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辞职问题时说,佐利克担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期间,重视并积极致力于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为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做出了积极努力,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去年中美正式启动战略对话机制,并进行了两次富有成效的对话。中方期待着与佐利克的继任者继续搞好战略对话,为促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做出努力。
•资料:“布什和赖斯说了算”
佐利克的离职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会有太大影响。这是因为美国的对华政策主要由两个人来决定——布什和赖斯,他们的立场没有改变。
佐利克毕竟是赖斯的副手,他本人也未必能制定出怎样的政策。虽然他可能会有一些提议,但是这也需要得到布什和赖斯的首肯,所以,佐利克的离任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美国来说,对华政策与其他政策不同,它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务院与白宫应该是一致的。今后不管谁来接替佐利克,他都很难背离布什以往的对华政策——对中国两面下注。
对于佐利克的离职,日本持欢迎的态度。因为佐利克在亚洲事务中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比较主张积极地发展中美关系,所以日本自然不太高兴。而佐利克的前任阿米蒂奇则是比较亲日的。佐利克上任以来,对日本的政策与阿米蒂奇不太相同,于是日本感到有些失落。但是现在,佐利克的离任则让日本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过去十几年来,美国在亚洲更重视哪个国家,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来决定的。就是在阿米蒂奇在任时期,美国的亚洲事务也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国家的地位决定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又决定了政策的重点。(《环球》杂志记者/刘新宇采访整理)
•资料:“美对华政策制定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方向,并不会因为佐利克的离职而有所改变。虽然佐利克近年来对中美关系投入较多,但美国对华政策并不是由他个人的思想决定的,而是布什圈子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改变。
虽然佐利克是美国第一副国务卿,但在美国政府里,对华政策通常由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来操作。佐利克近年来在对华事务上投入较多,是因为他本人对中国比较感兴趣,而并非职务安排。
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程序到底是怎样的,现在我们还没有研究得很清楚。一般来讲,美国政府中在对华政策上最有决定作用的依次是以下三个部门:国务院、国安会和国防部。最关键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国安会的亚洲事务主任和国防部负责东亚事务的副部长。
但是近年来,商务部、农业部等部门也参与了进来。因此,在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由国务院、国安会和国防部这三个部门来决定,而是多个因素共同参与。有时总统本人也会介入,国会也会起很大作用,另外,各个媒体、利益集团、思想库,也都会参与进来,所以,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
而佐利克的离职,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行为。他本来希望能当财政部长,但现在新财长已被任命,他没有希望了,因此,离职只是他为了个人未来而做的一个选择。▲ (环球》杂志记者/夏海淑采访整理)
★ “ 日 本 偷 测 新 疆 ” 意 味 着 什 么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94869&typeid=14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即便卫星能够提供0.3米分辨率的地面影像,同样需要配合以地面校正,才能给导弹精确导航
  本刊特约撰稿/远林
  大林成行是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东俊孝是他的学生。2005年9月23日,他们两人携带两台高精度GPS接收机,到达新疆和田机场附近李某家,在其屋顶上安装了GPS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一台GPS作为流动站,装在他们乘坐的汽车里采集数据。就这样,在没有经过中国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采集了和田机场、和田市至当地重要水利设施公路的地理坐标数据。结果被新疆国家安全部门当场发现,暂扣了相关器材和物品,并将两人递解出境。因此案属违法测绘案件,按照规定移交新疆测绘局处理。
  2006年4月6日,新疆测绘局依法对此次日本人在中国新疆非法测绘一案做出处罚,最终决定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处8万元人民币的行政罚款。
  人们普遍支持对日本人非法测绘的处罚。但日本当事人喊冤,中国也有相当多的人不理解非法测绘的危害。有人在网上说:美国的民用卫星是公开的,卫星影像已经精确得吓人,五角大楼外面停车场里的汽车是大巴还是轿车都分得清楚。日本人在新疆测量得到的数据难道还能比Google Earth上的还要精确直观?
  ▲卫星影像的局限性
  据报道,日本已经违背承诺(日本曾向全世界承诺“航天技术非军事化”),发射了多颗间谍卫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此外日本还能从美国获得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
  然而,给你一张0.3米分辨率的、毫无变形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根据卫星拍摄时的位置,你可以确定这张影像的大概位置;你可以看清“五角大楼里面汽车的颜色和人数”,但你显然无法确定五角大楼的精确地理坐标。由于卫星往往是斜穿过目标区上空的,你甚至在卫星影像上难以确定正北方。这就是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的定位难题。
  另外,细心的人会发现,专业相机拍出的照片上景物也有细微变形,普通家用的就更明显,只是人们不注意罢了。同样,航拍或卫星拍摄影像时,因为地球是圆的、大气折射、倾斜照相和镜头及相机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最终获得的影像必然存在一定误差。所以用户购买卫星影像时,出售卫星影像的部门总是等一定的周期后才能提供影像产品,原来,他们要用电脑对原始卫星影像做非常复杂的加工调整后才能提供给用户。
  在Google Earth上面,一些卫星照片接缝处景物明显对不上,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较大误差的存在。航拍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制成的地图,如果没有经过地面控制点的精确校正,就不够精确。所以目前各国炮兵一般都不是靠地图量距离,而是用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火炮到目标的距离。
  ▲地面校正弥补卫星影像缺陷
  人们在Google Earth上面看到的卫星影像,已经标上了较精确的地理坐标,但这些坐标是用其他方式获得的。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地图的精度不可能很高,连带卫星影像的地理坐标精度也有限。
  冷战时期美国也无法在苏联领土上精确测绘,所以一直在提高影像卫星的精确定位的能力,以此获得地面精确的地理坐标。美国通过航天合成孔径雷达测绘,已经绘制了全球30米精度三维地图。这种不精确的地图却不影响陆军使用。但就算美国的军用平面地图比这个精度高十倍,足够引导美国核导弹精确打击俄罗斯核导弹发射井,也可以勉强引导导弹攻击,可是要用于引导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或JDAM炸弹精确攻击扎卡维的房间,考率到导弹本身也有误差,这个精度就不够了。
  由于距离太大,加上地球的曲率,激光测距仪肯定也不能使用。这时就需要有更高精度的电子地图。而这样的地图往往需要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加地面控制点校正的方法才能完成。
  此外,日本是世界上惟一偷袭过美国的国家,美国影像卫星精确定位的技术未必提供给日本,所以日本将更依赖地面校正。
  今天GPS可简单分为民用导航机和专业测绘机。民用导航机的精度大约在10~20米,而专业测绘机的精度最高可以达到毫米级。民用导航机精度不高,如今广泛运用于汽车和运动方面。而外国人未经允许在中国使用专业测绘机就将违反中国测绘法。新疆测绘局指出,此次日本人所持的测绘工具属于高精度仪器,采用的测量方法已经可以将数据精确到20至50厘米,超出了普通游客的使用性质,所得数据完全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这在世界各国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调查人员还发现,两人被扣的便携式电脑里还有中国其他省市的相关测绘数据信息。
  ▲入侵者的秘密
  在近年美军发动的多次战争前,美军曾借助原有资料和卫星影像,紧急制作了整个战地的电子地图,据说精度在10米左右。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游击战期间,美军地面部队搜寻恐怖组织头子时使用这种地图已经足够。但这样的精度显然不够用来引导高精度导弹。伊拉克战争期间,人们都知道美军导弹命中率奇高。但很少有人知道,萨达姆同国际社会合作,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当中的英美专家,公开核查伊拉克的所有重要军事设施,并允许高精度GPS设备定位,这也是美军导弹命中率奇高的重要原因。
  《国际先驱导报》披露,虽然此案是新疆首例,但外国人来华非法测绘受到处罚的例子在中国不是第一例,其他省市也都依法处理过类似案件。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历史上也由来已久。
  过去,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盲目推行友好政策,对日本在中国的非法测绘没有有效遏制,结果1874年,日本陆军就出版了《清国渤海地方图》。这些地图和资料对当时尚弱小的日本战胜庞大但腐败的清军,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飞机便偷偷在整个中国东北实施航拍。但是这些航拍照片难以定位,所以日本不得不偷偷派出大量人员,携带测量器材,测量一些地面控制点。然后在航拍照片上找到这些地面控制点实施校准,就可以较精确地推算出航拍照片的方位和地理坐标。日本人就是这样基本完成了中国东北1:20万军用地图的测绘,并用它侵占中国东北的。
  1931年6月,发生的“中村事件”(见资讯)是日本侵华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其实中村独立绘制这个山区的10万分之一军用地图是有困难的,他多半是为了测量地面控制点,从而帮助校准日军航拍绘制的军用地图。
  全面抗战前的一段时期,日本竟然派出千余人到中国非法测绘。由于日本可以在中国随意地测绘并校正地图,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军用地图竟然比中国军队自己的地图还要精确得多。这些地图往往精确到地表的一棵树一间房,标注尤其细致入微,一些当地人多数都不知道的小路在日本军用地图上竟然标注得清清楚楚,结果在战斗中使中国军队一再遭受不应有的失败。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2006 年 世 界 最 贵 酒 店 房 间 排 行 ★
http://life.qianlong.com/28687/2006/06/30/2160@3274298.htm
  豪华产品如今随处可以看见。你可以花21.5万美元购买一瓶Clive Christian的香水,也可以在纽约市DB Bistro Moderne餐厅享受120美元一个的汉堡包。在这个追求奢侈品的潮流中,世界各地的酒店业也不落后。
  在《福布斯》杂志日前评选出的2006年“世界各地最昂贵的酒店房间”名单的前10名之中,头5名的每晚住宿费都在2.5万美元以上,位列榜首的法国戛纳的马丁内斯酒店的楼顶套房每晚更要价3.72万美元。该套房拥有4间卧室和一个阳台,在这里你除了可以享受到豪华的极可意牌按摩浴缸和观赏到美丽的地中海风光之外,还要加上身处最昂贵酒店房间的那种心里满足感。
▲(01): 法国戛纳马丁内斯酒店,楼顶套房每晚3.72万美元
▲(02): 瑞士日内瓦威尔逊总统酒店,豪景套房每晚3.5万美元
  独立电梯直达套房,所有房门和窗户都是防弹设计,从多个方向可以看到日内瓦湖全境。
▲(03): 希腊雅典Lagonissi大酒店,皇家别墅每晚34088美元
  别墅拥有装备齐全的健身房和厨房,还有宽敞的起居室和餐厅。
  这种“超级套房”的爆发式增加使人疑惑:普通的5000美元每晚的套房是什么时候变得过时的?“超级套房”的数量有天将超过传统酒店的一般房间吗?
▲(04): 意大利撒丁岛Cala di Volpe酒店,总统套房每晚27277美元
  套房阳光充足,拥有一个室外海水池、一个私人观景亭和阳光浴室。
▲(05): 巴哈马天堂岛亚特兰蒂斯酒店,拱桥套房每晚2.5万美元
普华永道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负责酒店业调查的比约恩•汉森说:“(客人对奢侈环境的)期望值如今到达了空前的程度,套房档次以及里面的装潢和娱乐消遣设施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铺张程度。”
  套房里的10个房间正好架在酒店的双塔之间,建筑外观就仿佛是一座桥展现在眼前。美国谈话节目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芙瑞、歌星迈克尔•杰克逊都在此住过。
▲(06): 希腊克里特岛Elounda海滩酒店,宫殿套房每晚21030美元
根据业界分析,一些国际游客如今能够为满足自己的这种奢望而掏腰包,其支付能力远远超过从前。
  PKF咨询公司的副总裁马可•伍德沃斯表示,世界最富有的那千分之一人对价格毫不在意,他们无论到哪里都要得到最好的,而且他们的财富还在不断增涨,这是推动这类设施需求上涨的原因之一。他还说,尽管这类“超级套房”由于造价高而永远不会像经济套房那样普遍,但酒店老板们仍需要通过它们获得实际的好处。伍德沃斯说,酒店业者正在通过建造“超级套房”抬高身价以与同行竞争,因为这类设施将提升所在酒店的整体形象。
▲(07): 法国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皇家套房每晚17494美元
同时,对于顾客而言,“超级套房”也并非只是烧钱充面子的摆设。汉森说,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战略会议地点安排在这种套房中,“因为这里既有一个私人性质的空间,还可以为与会者提供过夜的地方”。这样,公司就不必再在总裁套房以外,为使用会议室而多花钱了。
  这里可以看见埃菲尔铁塔和著名的蒙塔涅大街。套房保卫措施严密,除了阳台上安装有监视器以外,入口处还安装了指纹识别系统
  另外,有些时候,公司根本就不必为“超级套房”单独破费。汉森说,“这类套房经常是为会议大量订房而附赠的,这一点公众并不总是了解的。”
▲(08): 加勒比海安圭拉岛Altamer酒店,“非洲蓝宝石别墅”套房每晚11428美元
 对于缺少阳光照射的欧洲人而言,夏季的戛纳就是天堂,戛纳电影节也是夏季的亮点之一。楼顶套房位于酒店7层,它的阳台上可以看见地中海的美景。   
  别墅拥有管家、佣人和私人厨师,还有一个练习潜水的泻湖
▲(09): 中国香港洲际酒店,总统套房每晚11183美元
  套房总面积达650平方米,可以眺望维多利亚湾夜色。 
▲(10): 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酒店(Burj Al Arab),皇家套房每晚10900美元
  套房的特色是带有红色顶棚的圆形卧床,床下的地板可以旋转。主人浴室内有圆形极可意牌按摩浴缸。套房拥有一部独立电梯和电影厅。 (中华网)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