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 为 什 么 中 国 的 货 币 政 策 如 此 重 要 ? ★

今日看点:2006-6-18
(01):★ 触目惊心: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一)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02):★ 触目惊心: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二)★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03):★ (资料) 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被并购案例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04):★ 美代表访台摸底细/日韩也关注台湾局势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3203&typeid=14
(05):★ 中 日 關 惡 化 的 根 源 在 哪 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6-06-15
(06):★ 俄罗斯为何不建造航母/核潜艇要优先发展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4478797.html
(07):★ 美制裁4家中国公司称其帮助伊朗发展导弹计划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2990&typeid=14
(08):★ 为 什 么 中 国 的 货 币 政 策 如 此 重 要 ?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6702&typeid=14
(09):★ 分 析 中 国 “ 三 农 问 题 ” 产 生 的 原 因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6705&typeid=14
(10):★ 中 日 关 系 松 动 有 三 个 原 因 ★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4478617.html


★ 中 日 关 系 松 动 有 三 个 原 因 ★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4478617.html
2006年06月16日冷却的中日: 关系近来有逐渐回暖的迹象。5月23日,暌违一整年的中日外长,终于在卡塔尔首次碰面;6月6日,日本政府宣布恢复对华提供日元贷款。但中日关系是否就此柳暗花明,相信大部分观察家还是存疑的。
  中日关系之所以跌入谷底,一是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二是中日有东海主权等争执;三是日本极力宣传“中国威胁论”,让政府本身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由于中日是近邻,两国关系紧绷不仅影响东亚国家政经合作,也破坏了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
  中日关系所以又出现松动,原因有三。一是国际现实和力量对比的改变,迫使日本认真思考其国家未来走向,即使战略目标不改,也必须修改当前的战术;二是适逢日本的首相换代期,双方都有了调整战术的下台阶;三是中国的崛起,特别是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事实,选择合作还是对抗,现在成了日本必须明智抉择的课题。
  日本国内,特别是财经界,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就是日本经历了“十年停滞”的痛苦,现在好不容易搭上中国高速经济成长的列车,如果两国关系又从“政冷”发展到“经冷”,不仅日本经济复苏可能再度泡汤,也会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不知何去何从的影响。
  经济复苏让财经界重拾信心,首相换代也带来政坛的异动,检讨过去,展望未来。日本“经济同友会”公开声明,要小泉及其继承人不再参拜,要政府积极改善日中关系。日本政商原本是一家,但近年干预政治的情况已减弱,如今财界再度作出“政治建言”,若不是觉得情况严重,相信不会出此下策。
  中韩两国没有因小泉表面一再示好,而改变其对日政策。一是他们认为,小泉是个没有信义的政客,既不期待他会改弦更张,也不再相信他能及时补救;再就是只要小泉的接班人,能从当前剑拔弩张的形势中,认识到参拜带来的严重后果,承诺不再走小泉的对抗道路,中日关系就有可能恢复正常。
  因此,中韩已把外交战略重心转移到“后小泉时代”,中国从2月开始大量邀请日执政党高层和日中友好团体访华。日本政要如此蜂拥到中国,不仅是近年罕见的现象,就是在中日关系融洽时期也少见,这说明日本政坛有异变,而中国对小泉政权展开的分化战略取得成果。
  中国的日本战略是,一方面将小泉“冷处理”,另一方面广泛接触日本的稳健势力,因此才出现了两国关系改善的迹象。
  中国没有在历史问题上妥协,日本却取消了不给中国日元贷款的威胁。这应是(日本)策略改变的第一步,是在投石问路,看小泉能否因此实现下台前与中国领导人举行“首脑会谈”的愿望。
  与中国外长的首次会晤,对日本外相麻生来说,是个人外交生涯的转机,也可能是中日外交和缓的契机。因此他要求东盟区域论坛7月在马来西亚举行时,第二轮中日外长会议能再举行。
  (然而)即使会晤成功,并不表示中日首脑会谈已经铺平道路。因为小泉至今没对参拜问题作进一步澄清或保证,至少要像访问东南亚的日本天皇,公开劝日本人不忘历史,更不要重蹈覆辙,不然与亚洲和解的道路将是很遥远的。▲
  (摘自6月13日《联合早报》,原题:中日关系解冻的真相,作者黄彬华)
  《环球时报》 ( 2006-06-14 第06版 )
★ 分 析 中 国 “ 三 农 问 题 ” 产 生 的 原 因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6705&typeid=14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客观存在于中国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客观问题,这一些年来一直就只针对“三农问题”这个客观问题进行直接使用这个词汇,绝大多数情况基本上是把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类别来看待,并且是在针对这个具体问题上来如何解决。可是,从一个客观的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对“三农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深刻地坦诚指出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一个怎样的一个过程,基本上都在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我个人认为,再如何去回避,总不是一个办法。本着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通过各自具体的分析,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巨大的社会变革,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是人民公社阶段,一个是分田单干阶段。
  我为什么不把土改阶段到五六年这期间的时间不算,主要是有这么几个因素。平分地权,这在中国历史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曾经实施过。一个是通过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之后,使得很多大土地拥有者被消灭之后的一种平分土地的事实。第二就是新的封建王朝一般在政权的初始建立阶段,也通过一个适当的法律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也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得一些农民获得了一定量的土地。在两千来年的中国封建时代,虽然平分土地的过程没有真正做到彻底,毕竟从缓和社会矛盾来说,还是做了一些的。至于最后土地的家庭保护和买卖,这则是完全的封建过程。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实施的土改,是完全彻底的,并且在相当层面上注意到了严格绝对控制土地的买卖和兼并过程。因此,历史上对于土地的平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客观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变迁。
  而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全面推广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是一种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的新的社会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五十年代末期在一些农村进入到一个极左的方式当中,但是从全国总体上来说,还是有别于苏联等国家的那种集体农庄方式的。这种新的社会方式,是一个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社会管理方式。在管理结构上,是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三级构筑。分配方式是多劳多得以队为最基本的分配的最基本单位。国家在管理过程中,基层政权的行政措施,往往是时刻都牵涉到具体的经济过程来实施的。从相当意义上来说,国家在具体的农村政权的管理过程,其所投入的部分与所获得的部分,是不对应的。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国家的重点,在经济过程中是要尽快奠定一个工业化基础。从整个社会总体过程来说,国家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将最大的积累,投入到新型国家的工业基础建设当中去。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用个人的好坏来评价,而只能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未来存亡的内外现实处境去思考这样的一个发展战略过程。
  进入到这样的一个新的社会状态之中,一个是要尽快去服从战略的大局,尽最大能力去支持工业基础的建设过程。第二就是基本上依靠自力更生的奋斗过程,从一个落后的农村状态,尽快进入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过程当中去。这样的战略进程,表现在中国农村的经济关系,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剪刀差”。表现在社会相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就是中国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三大差别,除了国家战略一时还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之外,也应该客观承认这个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历史长久的遗留问题,是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才能逐步解决的。
  比方说工农差别,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主要还是建国之后基本上形成了这个明显的差别关系的。主要体现的地方,一个是收入水平上,一个是社会保障上。在其他政治方面,工农之间是没有本质上差别的。而另外两个差别,在历史上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存在,是一时还不能彻底解决,只能是通过国家政策,尽最大力量在限制这个差别。
  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基本上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垂直有效系统,在相当程度上通过户籍关系和粮食供应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在控制农村劳动力的随意流动和迁移。这样的一种国家管理方式,我们今天认为是不妥当的。可是,在那样的一个历史现实中,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一个国家管理措施,它是很有效的,是需要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的。
  以上这些特征,表现具体的过程我们可以举出几个。(湖北地区)
  比方说国家计划征购的粮食,稻谷才九分钱,而城市供应的大米的价格是一角五分。类似其他农作物的收购价格,国家制定的是比较低的,这是客观现实。当时,人均水田大约也就一亩左右,按照每亩一七百斤计算(双季稻),假设人均留用七百斤,征购一千斤,从国家那里所获得的收入才七十元,确实是很低。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副业生产,但就农业收入这一块来说,能获得的收入从土地种植上所获得的收入,很难超过一百元。因此,说那个时候中国农民生活很富裕,这是不太现实的。那个时候,一般农村家庭平均都是四个孩子左右,而城市家庭基本上是平均三个孩子左右。总体经济生活中,就城市和那个城市靠近的农村地区来对比,生活水平大约要低百分之三十左右。偏远地区的农村,还要低。
  另外,对于农村这样的一个集体经济及国家管理模式,因为各自的状态不同,其集体经济之上管理所对应的社会群众的生活也是不同的。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
  第一个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最直接的首要因素,过去历史中这往往是很关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其实也包含着这方水土养育的人们的情感特征和心理因素,是长久和有着巨大影响的。相对而言,自然因素优越的地区的人们,其反应的敏捷程度要高一点。自然因素恶劣地区的人们,其反应的敏捷程度要显得迟缓一点。
  第二个是集体经济的组织条件。这一点,在后来的新的形式下的集体经济中,是表现得极其重要的。一个好的集体组织,可以最大限度里克服不利的客观条件,去调动和组织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去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那些集体组织关系很差的,则往往是使得问题愈加复杂,使得向前跃进的过程变得愈加困难。也就是说,集体经济这种模式,对于集体的组织要求是有一定条件的。当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形成的时候,如果其对应的组织不能适合和对应着这个新的组织方式,则反而使得经济生产的过程变得很是被动。
  过去,我们一些文章在介绍某地某社队农村社会现实如何如何差的时候,往往都是在回避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地区的集体组织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很差的。表现在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些事实,很多过程往往就是一个极端主义行为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前程而不顾客观事实,在一个虚伪的多么亮堂的过程中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极端主义行为,本质上是利己主义者,表现形式不是极左就是极右。我们在分析五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中国社会中一切的不良的社会现实在任何地方和时刻的严重错误表现,基本上都是由这些投机的极端主义的利己者所造成的。只是因为时代环境变化了,这些投机者的表现方式不断变换而已。
  第三个就是区域条件。不同农村地区,由于自己所对应的区域条件不同,其发展的模式和速度也不同。也就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社会在国家大的政策上推行一种积极典型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是疏忽了农村地区各自不同的区域条件这一点。比方说现在很典型的华西村,虽然是成功了,一些原则和精神还是应该认真学习的。可是,作为华西成功的过程,是不能随意在全国范围内来推广的。这种区域条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所有关心中国“三农问题”的人必须认真结合具体的现实来具体研究的。
  比方说小岗村,在一九七八年之前的经济落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想一想,从生产队到大队、公社、县等,他们这一系列关联的组织是不是合格的。也就是说,就小岗村自己来说,当时的那个组织是不是没有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进行发展的能力。还有就是其区域性的特点是什么,关联的自然条件如何,这些是不是也应该好好讲一讲。至于这个自然条件及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民风,对于小岗村的具体表现如何?这些至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明,这样所树立的典型过程,就从学习的方面来说,有意义吗?
  在有了以上一个基本的现实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分析“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 首先是农业问题。
  因为农业问题,是一个经济基础的问题。可以说,因为上述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末期,也是很不平衡的。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基本上完成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地区来说,分田单干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倒退的过程。而那些落后的地区,各自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很多反而是更需要集体的这种组织方式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从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点上来说,对于一个地少人多的中国,后来的变化是推迟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
  ▲ 第二个是农村问题。
  七十年代末期,虽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是那么均衡,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集体积累。在能分则分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是当时那个条件没有办法分的。比方说铸造厂、砖厂等这样的集体资产,并不像土地那样能进行分割。
  全国范围内分田单干的时间,大约是从一九八零年开始的,这个过程前后大约用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对于分田单干,在当时中国农村震动很大,当时就有很多人表示了怀疑和反对。可是,一个强制的过程,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快速地进行了。而当时分田单干之后,集体经济的基础虽然没有了,但是这个形式上的组织还是或多或少留有一些资产和资金的。因此,从当时客观上来说,过去集体经济的那个管理惯性,还是在一个短时间内起着作用的。
  另外,那些还存留的过去集体经济的财产,先是一个承包的关系,使得一些农村基层政府的维持所需要的经济支付还是有的。这之后,通过逐步的侵吞和变卖,当一切都彻底成为一个空壳的时候,这个基层政府在财政保障在国家无能为力来全部支付这个膨胀了的欲望的时候,就必然要使得基层的政权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去盘剥农民。这个时候,农村问题就必然要出现。
  挖根是八十年代初期形成的,而断根之后膨胀其欲望的,则是九十年代初期。一个没有基本经济保障而膨胀了欲望的基层国家政权,能不通过各种黑手去使得农村问题变得如此险恶吗?
  ▲ 第三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生计问题。土地耕种面积与人口的压力,在一个极端经济很不发达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所形成的经济能力,必然是很差的。同时,那个不断膨胀了的欲望,又在通过社会各种渠道一同压向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他们能不陷入到一个生计困顿的过程当中去吗?
  国家现在是暂时通过自己的部分承担,在一个范围内适当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这不是一个长久可持续的过程。因为这样的方式,只能是使得国家越来越负担沉重。具体如何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后续的文章中再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因为时间关系,今晚我就仓猝写到这里。▲
★ 为 什 么 中 国 的 货 币 政 策 如 此 重 要 ?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6702&typeid=14
  美国《辛辛那提邮报》6月13日转发了一篇美联社记者David R. Francis撰写的评论,题目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政策如此重要》。现编译如下:
  “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新闻可能已经提不起人们的兴趣,许多人已经对美中之间旷日持久的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辩论变的麻木。不过,人民币汇率政策真的十分重要,它几乎能影响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关键因素,中国汇率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超市货架上商品的价格。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人的生活都可能因人民币汇率调整受到影响。
  对于手中持有股票的人来说,人民币升值不是个好消息。华盛顿经济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Ben Carliner警告说,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和证券市场都将受到影响。
  去年7月份,中国宣布放弃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同时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小幅升值2.1%。这一政策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欢迎。长久以来,美国制造商都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估值较低是导致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自去年升值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在8比1的水平上。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还需要大幅升值。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为了平衡美中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至少还应该再升值15-40%。
  这一论点得到了美国保守派议员的支持。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德西格雷厄姆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人民币在3个月内大幅度升值,否则就将对所有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该议案去年进行程序性表决时得到了63张赞成票。舒默说:“国会现在成了让中国遵守公平贸易规则的唯一场所。”
  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国会议员对要挟人民币升值的做法表示了担心和怀疑,一些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让美国消费者深受其害。
  一个最强烈的担心是: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引起全球性通货膨胀。在油价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再度升值,作为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购买方美国将承受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再次选择加息,这势必会导致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利率的提升,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承受更大的还贷压力。
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美国议员和经济学家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平衡美国贸易逆差,或者放弃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06/06/15)
★ 俄罗斯为何不建造航母/核潜艇要优先发展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4478797.html
2006年06月16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宋江远 任 永: 近些年,好像各国都兴起了建造航母的热潮。英法决定要共同造3艘航母,印度不仅从英俄买来旧航母进行改造,而且还要自己造航母。而此时,曾经拥有强大海军的俄罗斯却传来了相反的声音:近日,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公开表示,俄罗斯在2009年之前没有建造航母的计划。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也称,2015年前不会讨论造航母的问题。
  
▲ 俄仅有一艘航母服役
  沙皇俄国和成立初期的苏联政府都曾有过建造航母的计划,但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落空。直至20世纪60年代,苏联建造了两艘第一代“莫斯科”级航母――“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
  1970年7月,俄第二代基辅级航母首舰“基辅”号开工,1975年5月,该舰下水服役。该级航母后来又建造了3艘:“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1991年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1983年1月,为实现向远洋扩张的计划和确保战略核潜艇的安全,俄第三代库兹涅佐夫级“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开工,该舰1991年1月正式服役。库级航母本计划随后建造“瓦良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但随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整体实力的急速下滑, 1991年,“瓦良格”号停建;199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决定将“乌里扬诺夫斯克”舰拆解为废钢。至此,苏俄的航母制造计划暂时画上了句号。
  从第一艘航母问世,苏联共建造了3代9艘航母。目前,俄罗斯现役的航母只有“库兹涅佐夫”号一艘。由于缺少资金和维护,这唯一的一艘航母在大部分时间中也都是停泊在军港内,很少外出执行战斗巡航任务。
▲ 建航母难度很大
  既然俄只剩一艘航母在服役,那么俄当局为什么在建造航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呢?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航母造价昂贵,俄海军预算支出有限。据俄海军专家估算,现在1艘新型航母的造价为20亿-40亿美元,还要装备舰载歼击机、反潜机、侦察机和各种武器系统,又需要数十亿美元的开支。航母日常服役和维护费用也非常巨大,加上五六千名官兵的工资和战斗训练费用,一年就需要10亿美元左右,以一艘航母30年服役期限来算,仅和平时期的维护和训练费用就需要400多亿美元。俄防长伊万诺夫6月9日宣布,在2015年前国家武器发展计划49390亿卢布(约1830亿美元)的预算拨款中,25%的支出用于海军换装,也就是说,9年内仅有457亿美元左右的拨款,只能保障优先发展的中小型水面舰艇和战略潜艇建设需要,根本无多余财力建造航母。
  其次,技术难度大,造船业实力不足。苏联解体后严重衰退的俄造船业虽然正在逐渐恢复,但其舰船设计和建造实力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航母建造方面,苏联时期唯一的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留在乌克兰境内,俄北方造船厂、海军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北方机械制造企业此前都没有造航母的先例,现在也没有真正的建造能力。
  最后,配套设施建设难度大。俄罗斯所属的造船厂目前没有建造大中型航母所需要的船坞及其他设备。苏联时期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地面模拟系统留在了乌克兰,俄境内的新型训练系统短期内难以建成。☆
▲ 体现俄海军发展战略
  根据俄罗斯制订的“2010年前俄海军政策要点”和“2020年前俄海洋理念”,将提升远洋攻击能力作为俄海军发展的重点。发展核潜艇和航母很显然是提高远洋攻击能力的主要方法。一些媒体认为,建造航母是重大国家行为,虽然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政治决策其实是最重要的。俄罗斯近期内不建造航母,这其中包含着俄罗斯的战略规划。从此次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来看,俄海军将建造5艘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还要建造885型多用途核潜艇、具备反潜能力的新型鱼雷攻击核潜艇、677型“拉达”级柴电潜艇等,这充分证明俄罗斯军政领导人在当前更重视核潜艇在俄罗斯国防战略中的地位。▲
  (《环球时报》2006年6月14日 第8版)
★ 美制裁4家中国公司称其帮助伊朗发展导弹计划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2990&typeid=14
2006年06月15日: 美国财政部13日宣布,将根据布什政府第13382号行政令对4家中国公司和1家美国公司进行金融制裁,因为美认定这些公司在帮助伊朗发展导弹计划,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者”。长期以来,美国多次指控中国公司向与美国不友好的国家出口敏感技术及武器,但美方从没拿出过令人信服的证据。
▲ 中国公司上黑名单
美财政部所说的4家中国公司分别是北京海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LIMMT经贸公司、中国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以及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美国公司则是长城公司的美国代理。美财政部表示,将冻结它们在美的资产,并禁止美企业、银行及个人与它们的业务往来。
美财政部称,这些公司都向伊朗军方和武器扩散者提供了与导弹有关的部件及军民两用的零部件。它们对可发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朗导弹计划已提供或试图提供经济、物质、技术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持。为提高说服力,美还特别提到相关伊朗企业,即伊朗航天工业集团、萨义德•巴克利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及萨义德•希迈德工业集团。美称,伊朗航天工业集团是伊朗导弹计划的总负责单位。萨义德•巴克利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负责生产伊朗射程达200公里的Fatech-110型导弹。萨义德•希迈德工业集团则负责弹道导弹液体燃料的生产。
▲ 美方的指控不合法
中国公司受制裁的消息出来后迅速被各家媒体转载,但美联社在报道时称,美政府制裁上述4家中国公司已不新鲜。上一次是在2004年,美国务院据《2000年伊朗核不扩散法案》,指控这4家公司向伊朗出口敏感设备并帮助伊朗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国广播公司则报道称,自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就中国武器出口一直采取强硬态度。自2001年以来,美方几乎每年都指责中国公司出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予以制裁,涉华企业大大小小已有十几家。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对中国企业的指控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路透社评论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已出台多项武器出口管制规定,强调武器出口对象国都以自卫为目的,对地区和平与稳定不构成任何威胁。中国也曾专门表示,中国对军品出口一向采取慎重、负责态度。在常规军贸领域,中国与许多国家有着正常的合作,这些合作符合中国的军贸政策、法规及承担的国际义务。而且中国是出口武器最少的大国之一。中国所有的常规军品,包括小武器的出口管制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为准,实行统一的军品出口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指控还不合法。专家指出,美方对中国公司进行制裁的依据,无论是《2000年伊朗核不扩散法案》,还是第13382号行政令,都是美国的国内法。而任何国家都无权把自己的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美以其国内法和国别政策为由,对中国公司进行制裁毫无道理。这实际反映了美强烈的本位主义:将自己的国内法看成约束他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将自己的游戏规则当作放之四海的普遍原则。这种表现是对国际法的蔑视,是对他国主权的不尊重。
事实上,美方的作为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美国威斯康星核弹控制项目负责人米尔赫林认为,美财政部的制裁根本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因为这些公司基本上并不跟美政府做生意,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
▲ 这种制裁属霸权行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郭晓兵认为,由财政部采取冻结资产的措施属比较严厉的措施,美此举主要还是针对中国,意在加强技术出口管制。郭晓兵指出,今年3月美国国会曾召开听证会,反华派人士谭慎格带头指责政府对中国管制不利,导致武器扩散。此前伊朗的军事演习,展示了一些先进的武器,可能刺激到美国的神经。
美国对中国的防武器扩散管制采取软硬两手。一方面,美国希望推动两国间的战略对话,加强双方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美又不断制裁中国公司。
郭晓兵还指出,美国在制裁行动上一贯独断独行。西方国家的防导弹扩散基本上在“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框架下进行,该制度针对的是射程在300公里以上的导弹。中国虽然没有参加这一制度,但承诺按照该制度的标准防止导弹技术的扩散。中国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外交承诺。美国进行制裁时显然依据的是其国内法律,这种制裁行为完全是一种霸权行径。▲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济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 美代表访台摸底细/日韩也关注台湾局势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623203&typeid=14
  (2006-06-15)世界新闻报: 6月10日下午,台北暴雨暂歇。凯达格兰大道上,国亲两党声势浩大的“呛扁下台”集会如期举行,台湾政局依然扑朔迷离。
  
  此时此刻,美国的态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挺扁”还是“弃扁”?各路预言家们翻来覆去地“咀嚼”来自华盛顿的只言片语。而对访台的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的一言一行,人们也恨不得用放大镜来审视,希望能嗅出台湾政局未来走向的一些蛛丝马迹。
    ▲ 美国“挺扁”之说是谣传
  
  对台湾“第一家庭”弊案引发的这场政坛风暴,美国一直高度关切。6月2日,台驻美代表李大维在例行的双橡园记者聚会上公开“曝料”:台美间的沟通相当频密,美方对陈水扁“权力下放”的具体内容“相当好奇”。不过,当台湾记者追问美国官员:美国是否已做好台湾领导人更迭的预案、有没有特定支援物件时,得到的回答是:“这是台湾的内部事务,美国关心,但不公开评论。”
  
  话音未落,台湾“中央社”6月5日的一则消息却让美国官员不得不站出来高调辟谣。原来,“中央社”一名林姓记者发自华盛顿的专电说,“据美国国务院的消息来源透露,美国政府对于台湾近来政局急速变化感到忧虑,美国希望台海稳定,也盼陈水扁能顺利完成剩下任期,政府更不要空转。”
  
  消息一出,立即在台湾岛内引起反响。有绿营人士认为这是美国“挺扁”的讯号,于是暗中大喜;而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扁当局自己放的假消息”。
  
  绿营人士的窃喜没能持续多长时间。据台湾媒体报导,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很快发表书面声明,重申不干涉“台湾内部事务”,实际上否认了“挺扁”之说。这时,捅出娄子的“中央社”驻华盛顿记者也承认,“挺扁”之说并非直接来自美国国务院官员,而是经过引述后,被自己过度解读了。
    ▲ 美代表访台摸底细
  
  尽管美国一再申明不会介入台湾局势,但台湾仍有舆论认为,美国对台湾的政局已由关切升高为焦虑。台湾东森新闻发自华盛顿的消息甚至指出,美国国务院官员已针对各种可能进行评估,包括推演台湾领导人变更之后对台海局势和美国利益可能造成的影响。而在这个“多事之秋”访台的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则被认为负有“实地深入观察、瞭解台湾政情”及传话的任务。
  
  薄瑞光是台湾当局的老熟人,1999-2001年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今年2月接任现职。薄瑞光6月7日抵台的当天,韩国某报以斗大的标题字型大小,报导了美国政府支援吕秀莲取代陈水扁的消息。此前,岛内“名嘴”胡忠信曝料称,美方要陈水扁依据“宪政”制度下台,由吕秀莲接任。
  
  6月8日上午,薄瑞光和陈水扁见面,谈了3个多小时,还共进了午餐。据台湾媒体报导:陈水扁除了向美方重申未来两年“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修改宪法中有关‘主权’的部分、不推动有关统独的公民投票”外,还大诉其苦,指责“在野党”把司法案件泛政治化。
  
  8日下午,薄瑞光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密谈了40多分钟。事后,面对媒体的“穷追猛打”,薄瑞光先以“不瞭解你问的问题”搪塞,接着以“外交辞令”应对:“大家可以做任何揣测,这是台湾的内部问题,美国政府没有对该议题表达意见。”
  
  6月9日,美国国务院迅速对陈水扁的“四不”承诺做出反应,对他的承诺表示欢迎。对此,《中国时报》的解读是:美国通过薄瑞光向陈水扁带话,希望陈水扁一切依法行事,不要在台湾内部政治纷争的关头制造两岸事端以转移焦点,并且一旦持续出现大规模街头抗议,当局必须自我克制,避免流血冲突。而陈水扁则通过重申“四不”以换取美国的支持,以化解当前的“罢免”危机。
    ▲ 保持模糊和弹性有利于美采取应对措施
  
  美方一开始对台局势不予置评,是因为美国不瞭解陈水扁及“第一家庭”涉案程度,也没摸清岛内各个政治势力派别对陈水扁政治前途的真实想法。毫无疑问,美方对台湾岛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已有应对预案。在目前情势下,美国不会明确表达对一些事务的看法,保持模糊和弹性更利于美国采取下一步应对措施。
  美国国务院发表书面声明肯定陈水扁重申“四不”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帮了他的忙,但美国这样做也有“画地为牢”之意,希望陈水扁在未来两年不要在两岸问题上制造事端,给布什政府添乱。
考虑国家利益美担心台湾政局不稳
  台湾《中国时报》刊文指出,美国固然一再强调“不选边”,留待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但是台湾与美国的利益至关密切,而且台湾政局变动可能影响两岸与区域安定,从而影响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关系,所以并非单纯的内政问题。
  薄瑞光曾指出,台湾有两个问题需要持续注意,一是“宪改”是否涉及“主权”,一是台湾的防御能力。这两个问题,一个关乎台海的稳定,一个关乎军购案能否过关,都与美国的利益相关。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担心陈水扁会在两岸议题上铤而走险,进而对台海产生负面影响。退一步说,即使陈水扁不出此招,如果未来两年内台湾陷入政治恶斗,导致军购案继续延宕,也非美国所乐见。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台湾政局的动荡还未到让美国紧张的地步,尤其是在陈水扁信誓旦旦地重申“四不”承诺之后。香港中评社的署名评论指出:“这一阶段来,陈水扁忙于自保,还无法把群众运动的方向扭转过来,也无法用‘急独’手段或者是冲撞美国两岸政策的手段改变形势。因此,目前台湾政局还停留在相对稳定的阶段,美国还未看到危险性。”
    ▲ 担心局势突变美正暗中分析评估
  据“中央社”报导,当媒体请薄瑞光预测台湾纷乱还要持续多久、会不会酿成更大风波时,他说:“台湾政坛永远会有戏剧性的事件,所以还要看。”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目前仍在对台湾政局做评估,看不出弃谁挺谁的迹象。台湾媒体引述一位美国前国务院官员的话说,未来各种可能性都存在。有评论更形象地指出:“对美国来说,在台湾当前的政治乱流中,伸出手来求助的人很多,美国需要仔细辨认,哪一只手是最值得拉住的。”不过,从美国对“中央社”“挺扁”消息的高调否认可以看出,至少美国目前是下决心袖手旁观,拒绝向陈水扁伸出援手。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张麟征指出,美国与陈水扁的关系自今年年初以来,从紧缩两岸关系、“终统”事件、“过境”事件,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美国虽然重视台湾的战略价值,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会坚定支持陈水扁本人,但如果决定“弃扁”,美方也肯定需要时间安排好后面的几步棋。比如,如果吕秀莲继任,她的意识形态是否会对两岸关系带来新的冲击,美国还需要掂量掂量。
  有人说,长期以来,美国有形的无形的手,一直掌握着台湾政界人物的命脉,不是不出手,只是时候未到。
    ▲ 日韩关注台湾局势
  日本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台湾的报导。《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这是马英九阵营连续两周举行抗议集会,陈水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朝日新闻》评论说,在野党很可能以陈水扁女婿等丑闻为突破口,加强攻势,乘胜追击。《东京新闻》则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陈水扁政权虽然还有两年才期满结束,但是已经呈现了末期症状。更有《岩手日报》报导,陈水扁已经交出实权,成为“样子总统。”
  日本政府对于动荡的台湾虽然表示关注,但是还没有任何明确的表态。不过,一些政客担心,如果陈水扁被提前罢免,将导致日本对台关系出现新的动向。
  韩国媒体近来也很关注台湾局势。韩国最大的报纸《朝鲜日报》6月7日—9日连续三天,都有数篇有关台湾的报导。
  6月8日,《朝鲜日报》等媒体报导美国对台政策负责人、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7日下午紧急飞抵台北的消息。此前,韩国联合通讯社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台海发生危机时,美国调遣驻韩美军兵力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世界新闻报)
★ 中 日 關 惡 化 的 根 源 在 哪 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6-06-15
鄧小平曾說過:日本的右翼分子人數不多,能量不小。
  中評社香港訊/新加坡《聯合早報網》6月13日載文《中日關係趨於惡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摘要如下:
  在發展中日關係中,鄧小平當年曾這樣論述:日本的右翼分子人數不多,能量不小。
  當前中日關係趨於惡化,其根源其實還是在於日本右翼勢力操縱了政壇,這些人人數不算很多,但能量已經可以與上個世紀20年代的日本軍部匹敵。所以,右翼坐大對於中日關係的發展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日本民族是善於學習的民族,但缺少獨立思考的精神。他們擅長于服從權威和上級,所以,在中日關係惡化的癥結中,日本民族其實是被動的,是被少數右翼政客操縱的。毛澤東當年把日本民族與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分開是非常正確的。
  
最先把日本人稱作機器民族的人是中國學者林語堂,林語堂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學家,尤其對國民性問題有精深的研究,他創作的《吾國吾民》(又翻譯為《中國人》)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闡述中國人民族性最好的著作。
  林語堂先生在研究中國人的國民性時,曾經認真地把中國人與日本人做了精細的對比,林語堂在當時把中國人比做老油條,把日本人比做機器人,他說:“日本成為一個好戰的法西斯國家,是最合適不過的事,因為日本人行動像機器。”
  林語堂先生不僅敏銳地觀察到日本人行動像機器,還注意到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與文化模式也與機器無異:日本把西洋文明整個吞咽下去,連同西方所有的軍國主義、資本主義、國家主義以及維新主義。由此,他的文明變成了機器化,缺少幽默,不近人情。這種機器化而缺少幽默的特徵,可以由呆板莊重的日本海關職員和員警身上看得出來。這也可以由日本人桀驁的性格與軍人的妄動之上看出來。
  走進日本的街道,很少有人不被日本社會的整齊有序所感染。街上一塵不染,人流整齊有序,公共汽車分秒不差。日本從不停電,也不停水,即使是遇到了地震和海嘯,日本人也從來沒有表現出慌亂之態。每個日本人都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忠實地履行著自己職責。整個日本社會也像一部機器,運轉精准,幾乎毫釐不差。
  日本人本身像機器人,而日本人也以製造機器的能力聞名於世。自工業革命以來,製造機器的本領最高的當屬德意志民族,但自從出了日本人,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就從歐洲轉到了日本。日本造猶如一股颶風,橫掃寰宇,不僅德法英這些老牌的工業強國被日本打得丟盔棄甲,就連世界科技的領軍者美國人,也無法與大和民族在製造業上交手。
  日本人與日本造一樣,精准、刻板、一絲不苟,而且不知疲倦。整個日本社會就像一個整齊劃一的機器兵團,行動一致,進退有序。
  1990年廣島亞運會,約有10萬日本人參加了閉幕式,主場散場後,地上沒有留下一個煙蒂,一片紙屑,一絲痰跡,人人動作規矩嚴整,在場的美聯社記者發表評論說:像這樣一個比機器還嚴謹的民族,真是太可怕了。
  日本戰後幾十年了,經濟發展水準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躋身世界前茅。但即使在富得流油的今天,東京夜裏11點時,大部分的辦公樓仍然亮著燈,上班族還在無償加班,這在日本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二戰結束前,日本這個“機器民族”曾經被日本天皇和東條英機調教得走火入魔。整個戰爭期間,這架侵略機器可謂效率驚人,在1943年初,本土面積只有37萬平方公里的日本居然控制著亞洲和大洋洲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這還不包括北至北冰洋、南至澳大利亞的大半個太平洋。整個日本採取全民參戰、整體玉碎的舉國戰爭體制,將整個民族的破壞力發揮到了極致。
  日本這架巨型機器在侵略戰爭中被擊潰,但機器民族的格局並沒有散架。日本戰敗後,不少有遠見的觀察家預計到了這個民族不甘失敗的本性,可惜像麥克亞瑟這樣傲慢自大的美國領導人忽視了這一點,
  日本人服從權威,便於指揮,運轉協調,整齊劃一,如果領導得當,便是得心應手的生產工具,是世界上罕見的優質勞動力集團。但如果領導方向出現偏離,這架機器就會成為人類社會的洪水猛獸。日本兵在先前侵略戰爭中的暴行已經讓世人切齒痛恨,而日本國記憶體在的歐姆真理教的毒氣屠殺行徑也讓世界人民大驚失色。
 
  日本一直是一個有嚴格差別的等級社會,這種等級制度像一個金字塔,位於塔尖的是日本皇室和政治家,下面便是沉默的臣民。觀察日本人的動向,首先就要觀察位於金字塔尖的指揮者的動向。
  跡象表明,日本的極右勢力已經佔據了金字塔的頂層,他們正在發動整個國家機器。阻止其發動機器是不可能的,但採取堅決的措施,遏制其“蠢動”的做法,則是必須的。
  林語堂先生通過對日本這個機器民族的解讀,曾經對日本人如何改善中日關係與遏制軍國主義的衝動提出過中肯的意見:中日兩國的接近,必須日本政府的內部發生變化,文治派領袖能約束軍人,才可以想像到。這一點不成功,即使世界上最佳的戰爭機構也不能把日本從自然的動力和反動力中拯救出來。
  如果不是由和平主義者控制日本的國家機器,那麼日本走向右傾軍國主義方向則幾乎是註定的事情。讓人沮喪的是,日本人正被少數狂人引向無法預知的深淵。
  一個人的悲劇是由其性格決定的,一個民族的悲劇又何嘗不是如此。日本人有超強的經濟實力和科技能力,卻並不表明其具備超強的領導世界的能力。日本人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享受到了絕大的好處,通過貿易和科技完全可以達到一流國家的目標,卻非要發展軍備、追求武功,以戰爭手段確立霸權,這又不能不說是這個民族難以擺脫的悲劇命運。而其悲劇命運的起因,又來源於機器民族的先天因素。
  孫中山先生1918年曾經忠告過日本右翼勢力:日本人既可以成為東方民族王道之幹城,又可以成為西方民族霸道之鷹犬,何去何從,惟日本民族自決自省。
  日本人特別日本右翼政客沒有聽從這位先哲的金玉良言,毅然決然選擇走軍國主義侵略的霸道路線,終於撞得頭破血流。
  如今,日本民族又面臨著新一輪的命運抉擇,是生存還是毀滅,惟日本人自己掂量。如果聽任右翼勢力霸佔政壇,則日本民族由傾覆之憂。如果人民起而抗爭,則右翼勢力亦不可怕。國際社會也應當聲援日本民間主張和平的左翼人士,而不能聽任其孤軍奮戰,趨於沉沒。 

★ 触目惊心: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一)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06/13/2006据商务部《2004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竟然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真是走火入魔。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所剩无几的国有大中型橡胶轮胎企业,还在谈合资!
橡胶工业与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密不可分,除了为国防、航天、舰船、机器、电子、家电及建筑提供必不可少的密封件及橡胶制品之外,作为橡胶工业代表产品的轮胎企业肩负着为汽车、工程车、飞机、火炮、装甲车提供必不可少的轮胎。国家没有这个东西,要紧时刻,汽车不能跑,飞机不能飞,大炮火箭不能移动,装甲车不能前进。
美、英、日、法、德等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汽车、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同时,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自己的轮胎工业,并控有相当实力的与其紧密配套的各种战略物资的生产与储备。
解放初,橡胶是列为禁运的战略物资。新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下,新中国橡胶工业从无到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较苦创业、发奋图强方针指引下,通过科研、开发、生产与引进技术、引进装备和消化吸收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到2000年,我国的生胶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轮胎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年生产规模达8000余万套,曾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积累。
橡胶工业既是劳动力密集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税高利大。我国橡胶行业,因国有企业一度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利润率较低,但安排劳动力就业机会多、资金积累比较大。因轮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争相涌入中国橡胶行业,争夺我国市场。
自 1993年后,国家定点的年产100万套以上的重点轮胎企业,陆续被国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控股。到90年代末,被外商控股的企业已达2/3,这些被外商控股的企业都是我国轮胎企业的骨干,其中包括为我国国防工业、飞机、装甲车提供配套轮胎的生产企业。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
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2000.9.4《上海证券报》报导,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 ——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山东省青岛橡胶二厂、威海三角轮胎厂、荣成成山轮胎厂、河南轮胎厂等企业,也在与外商接触谋求合资。
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剩下的几家企业如再被外商控股,则我们奋斗了五十年所形成的橡胶轮胎工业,就会完全脱离民族工业的怀抱,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0.9.9《参考消息》载:“德国大众计划买断与我合资企业”,德国大众奥迪公司某董事称,中国加入WTO后,要买断合资企业中的中国国有股份,我国民族工业的所有权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如果让外资任其所为,我国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象涉及到整个重工业集中代表的汽车工业,以及与其配套的轮胎工业将都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些更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将会继续存在而不被外资兼并控制呢?
某些人认为:合资能从外国人那里得到新技术,但从我国已经被外资控股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看,外商对关键技术是十分保密的,中方雇员想从那里得到技术是很难的。据说某次戴高乐掌权期间,想参观法国米其林公司轮胎厂,竟遭婉拒,理由是防止技术泄密。可以说,以合资或得高新尖端技术是痴人说梦,即使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点皮毛,或是过时的东西。
不少地方官流行这样的说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获、但求发展。”如果我们所有的(或绝大部分)轮胎企业被外资控股,生产、科研队伍就失去了自主权,中国人就失去了对橡胶行业的领导地位。试想占世界20%人口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能靠跨国集团的资本家们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吗?我们的国防能靠外国资本来保卫吗?
我们呼吁,剩下的几家大中型国有橡胶轮胎生产企业不能再卖了,即使是中方控股也不能再卖了。建议国家对轮胎这一战略性工业予以支持,加大科研、技改投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加快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我国轮胎企业引进了几乎世界上所有各种轮胎制造先进设备,如上海轮胎厂,山东青岛橡胶二厂、三角轮胎、成山轮胎、河南轮胎等厂,这些厂已经都是较大规模的大型企业,都拥有当今轮胎工业的先进设备,几乎成了“万国牌”。这些企业,在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潜力。只要国家继续加以扶持,配备好干部,加强管理,发扬与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其轮胎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产量即经济效益均会年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建议依照现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针,对几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大型专业研究院所进行重组,组建国有大型橡胶工业企业集团,把重点企业及重点产品生产建设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集团优势,提高我国民族橡胶工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克服当前困难,使其快速、健康发展。(2000)
(这是2000年的一份报告,现在情况如何?2004国家工商总局调查: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
★ 触目惊心: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二)★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这是一场强强对决—跨国巨头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
如果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外资并购看作是一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运营演习”,那么今天的外资并购更似一场“廉价掠夺”。因为此时形式上的相近几乎被实质的差异取代,而此前的固步自封可能已演变成了今天的“投怀送抱”。
如今,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接受一场外资并购风暴的冲击,民族工业的大旗亦面临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所追求的百年老店目标,正经受着外资“入侵”的考验……
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就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但是,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行业龙头企业,却正面临着被某些跨国巨头以“资本运作”的合法途径而清洗出局的危险命运。
▲ 特彼勒的中国野心
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在中国展开一场并购扩张风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被列入其并购计划中;对于卡特彼勒发起的这一并购风暴,业界人士认为其 “扩张野心”在于:整合并吃掉中国整个机械制造行业。
▲ “合作意向书”中的强势与霸气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卡特彼勒计划并购的谈判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收购龙头企业还只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扩张野心的一小部分,”某分析人士说,“目前,美国卡特彼勒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也意图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更强有力的的资本吞食。”
该人士的观点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在《中国经济周刊》得到的一份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2003年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卡特彼勒有如下要求:合资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卡特彼勒要求拥有品牌,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原中国企业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能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卡特彼勒还同时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立“既包括生产、采购,也包括物流、营销、金融” 的大公司。
对此,国内同行认为,卡特彼勒不仅仅是要占领中国市场,而是要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从根本上消灭其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作为中国机械制造业龙头之一的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集团),是卡特彼勒的重点目标之一。
▲ 并购“厦工”悬案:外界压力下放缓并购步伐
刚刚进入2006年,中国机械行业内就盛传,厦工集团总经理王昆东正在就并购事宜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进行谈判。一方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另一方是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所以,此消息备受各方关注。
据了解,厦工集团是中国500强和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是具有40多年生产工程机械产品丰富经验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公司资产总额近19亿元人民币,员工6千多人。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关键工艺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有数字显示,近几年来,厦工集团发展很快,生产能力和规模在国内机械制造业中首屈一指。如生产基地从5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发展到近20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具备年产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2000台,叉车3000台,小型工程机械2000台,桥箱2万台套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日产装载机70台的能力让厦工轻松地站在了年产2万台装载机的门槛上。
但业内人士分析说,在此大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目前厦工集团也开始面临着某些现实困扰,如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影响,工程机械市场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典型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又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增减息息相关。近几年,由于民间资本进入建设领域,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市场的内生需求逐渐增大,自2001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高需求高增长;而2004年4月开始的宏观调控,使工程机械的市场急剧降温,“这种低迷状况可能会延续到2006年年底。”该分析人士说。
也就是说,当厦工集团刚刚把产能提高到最高状态时,国内需求市场却由热变冷了。
就在此时,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找上了厦工集团。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卡特彼勒与厦门市政府以及厦工集团的接触从2005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双方曾多次进行谈判。
“到目前为止,不良资产问题仍是双方谈判的焦点。厦门市政府希望卡特彼勒能接手厦工集团的不良资产,而卡特彼勒却不愿意。同时,在控股权和品牌问题上,卡特彼勒提出控股、控品牌。”该知情人士介绍说。
在竞争对手面临困境时重拳出击,这是乘虚而入还是乘人之危?是商海战术还是商家大忌?这显然是商业与道德两个截然不同领域的命题。
无论外人如何议论和评价,现实却是:尽管卡特彼勒提出的并购条件苛刻,在此次厦工集团改制的谈判过程中,至今尚未出现能与卡特彼勒匹敌的竞争对手,“如果不出意外,卡特彼勒胜出的可能性很大。”上述分析人士判断说。
▲ 厦工表示要与跨国公司抗衡
卡特彼勒对厦工集团的这次收购,被人们称为是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对决。
厦工集团是中国500强和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也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厦工”牌装载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行首位;卡特彼勒更是来势凶猛,作为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77位,公司2004年的销售额就达302.5亿美元。
“但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经营业绩并不好,如2003年在华业务仅为40亿元人民币,不足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产量的1/20,更是其全球市场营销中的微末之数。”业内人士分析说。
所以,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于卡特彼勒而言,中国市场无疑充满巨大诱惑,卡特彼勒也开始加快实施其在中国的扩张战略。
该人士还分析说,卡特彼勒熟悉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并且善于打政府牌,同时又具备行业霸主的实力与野心,作风强悍。
“卡特彼勒在中国诸多的并购中,收购厦工集团甚为关键,一旦卡特彼勒竞购厦工集团成功,就基本上确立了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促成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必将提前形成,并将使我国装载机行业几十年积累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随之消失。对行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研究颇深的经济学家白津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
尽管外界对卡特彼勒并购厦工集团予以极大关注,但当事人似乎并不愿发表看法,甚至采取回避行为。如记者在致电厦工集团了解双方谈判进展时,其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应说:“卡特彼勒并购厦工集团是没有的事,我们作为企业的员工都没有听说这样的消息。”
厦工集团的态度与业内传言及媒体报道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反差?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厦工之所以否认并购一事,可能是公司感觉到了某种压力,不排除地方政府施加的压力。作为沿海城市的厦门在搞了20多年的开放以后,当地经济的发展基本是靠外资拉动的,正因如此,当地政府对于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给予了高度认可。照此推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厦工并购案也在常理之中。但问题是,并购事宜一经披露,不料想却质疑声四起,给地方政府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卡特彼勒能否成功并购厦工集团,目前看还是一桩悬案。不过,在2005年11月24—25日厦门举行的“2005年第四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厦工集团董事长王昆东做了主题为“打造工程机械民族品牌、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演讲,王昆东董事长在演讲中说,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介入,厦工的应对措施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之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民族自主品牌,使之成为与跨国公司品牌抗衡的利器;自立自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使之成为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外界评论说,王昆东董事长的发言透露了厦工的“心事”,即厦工集团对跨国巨头对国内企业并购的企图已经高度警觉,厦工集团作为国内工程机械业的排头兵,有决心和勇气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
对卡特彼勒来说,厦工集团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像收购山东工程机械公司(下称山工机械)那样合算的买卖,并非易事。
▲ 卡特彼勒的一单好买卖:低价并购“山工”
卡特彼勒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最初始于1995年,当时它与徐州机械工程集团共同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但直到2003年,它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不理想。因此,要想实现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资源和市场的目标,选择并购之路才是捷径。
于是,在2004年5月,卡特彼勒开始对国内老牌企业——山东工程机械公司进行兼并重组。
据了解,有40多年历史的山工机械,年生产能力5000台,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装载机行业中排名第七,总资产约6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较高,净资产仅436万元。
“此次并购谈判的细节至今没有公开,据说原因是交易额低得可怜。”某知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
2005 年4月,山东省外经贸厅公布:“3月10日,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和10%的股权,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项目投资总额62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436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卡特彼勒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这家销售收入10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有企业40%的股份,顺利地将其纳入自己的中国体系内。而收购山工40%的股份也只是卡特彼勒的一期并购,卡特彼勒提出有权在未来3年内随时收购山工机械的剩余股份。也就是说,其余60%的股份将在适当时机收归美商的氅下。
这是卡特彼勒首次整体收购中国企业,此并购案也是卡特彼勒在华并购战略的第一个实质性战果。对卡特彼勒来说,这应该是“做了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从1995年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建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起,就着眼于对中国工程机械的整体并购战略。在完成对徐工的部分控股之后,又兼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最近,又在试图通过控股投资方式,收购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同时,还在谋求并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如果这一布局得以实现,等于‘通吃’了中国机械工程行业。”经济学家白津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其担忧和警告。
事实上,白津夫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业内人士也认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目的很明确:不仅是要控制中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它要吃掉的是整个行业。而卡特彼勒在中国庞大的行业整合计划,对中国工程机械业的生存已经构成了巨大威胁,因为中国目前只有厦工、柳工、三一重工等为数不多的工程机械强势企业,如果没有了他们,中国自己的民族机械产业可能就是名存实亡。
据悉,目前卡特彼勒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1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和1个培训中心,包括 (卡特彼勒)徐州公司、上海发动机公司、山西铸造公司、天津亚实履带公司等。对于垄断利润的追逐决定了卡特彼勒这个大型跨国巨头不会停下自己攻城掠地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并购计划才刚刚开始。 ▲
★ (资料) 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被并购案例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7602
像卡特彼勒这样力图以资本运作方式“吃掉”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外资并购案例有不少。
2005年10月25日,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3.75亿美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85%的股权。此前的1995年,美国卡特彼勒已经与徐工设立了合资公司;
在油嘴油泵行业,德国博世公司收购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的排头企业——江苏无锡威孚有限公司后,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经过多年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
在轴承行业,四年前全国轴承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与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FAG公司合资,两年后合资公司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由于合资,西北轴承让出了经营了多年的铁路货车轴承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
在化工机械制造行业,占举足轻重地位的“锦西化机”,已与跨国巨头西门子合资,业内人士对这种合作的未来判断是:锦西化机的透平机械核心技术被西门子拿走,国内大型化肥设备的维修要看西门子的“脸色”。
此外,我国重点行业的一批龙头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都被跨国公司紧紧“咬住”不放。其中,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杭齿是我国船舶配套的中高速柴油机、齿轮箱及工程齿轮箱的行业排头兵生产企业,并承担一定的军工任务,如果被外商整体控股,其对军品生产的影响比较大。
另有消息称,中联重科、山东临工等企业的相关谈判也正在进行中。可以说,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的龙头企业正在逐渐地被纳入外资企业的旗下。 ▲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