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中国军队装备俄式化的隐忧

★中国潜在的两大战争隐患
★中国军队装备俄式化的隐忧
★俄媒:中国离成为世界军事大国还差得远
★对台海战争的三大顾虑
★美国《时代》周刊:太空竞赛 中国2比0领先日本
★“奔月”旅途上的中美较量
★述评:台海局势为何仍严峻
★述评:中美关系—一盘最难解的棋局


★中国潜在的两大战争隐患
  如果本世纪,中国会对外爆发战争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i以下两大隐患!
  其一: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台湾问题
当然讲台湾问题就不得不谈到中日和中美的关系问题,因为台湾是作为外部势力牵制中国的第一工具,即制衡中华的第一道封锁线。在当前的中国尚无能力突破第一岛链的情况下,台湾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就被突现得很厉害,其中台湾对日本而言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旦中国控制了台湾,就会对日本构成间接的但也是致命的威胁,日本作为一个没有战略资源储备同时也没有纵深的国家,能存在到现在无不是因为它的外向型经济,但这种经济的致命弱点就是极度的对外依赖,只要断其咽喉,日本就是一个死岛!这个咽喉的一头就是马六甲,另一头就是台湾。现在的中国没有能力去控制马六甲(美国的势力好象也没能力控制下来,起码现在的马六甲是处于3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共管的阶段,抗衡外部干涉的能力很强。
  那么中国只要拿下台湾就是掐住了日本的七寸,什么时候想让它死了,封一下海就是往他身上扎了一刀,血没了就死了。日本近期在东海闹腾:一是因为资源需要,二是因为可以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
  至于美国,如果第一岛链不存在了,那么第二岛链实际的战略作用就会被大大地削弱,毕竟第一岛链是以第二岛链作为战略支撑点,而对于第二岛链,与其说它具有实际的对华制衡力,更确切地说它是作为美国国土防御的前沿的“第一”据点(兼预警站),但对美国本土防御来说,这条零碎的岛链的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失去第一岛链的美国,就已经注定暴露在更多的导弹之下!
  尽管失去第一岛链美国会很痛苦,但中国是不可能去主动攻击美国的,这点请大家要了解,所以美国的国土依然是安全的,他丢得起台湾!假设中美开战,中国肯定会向西“发展”,美国经营了许久的中东及中亚将会掀起反美浪潮,恐怖组织将卷土重来,各地的反美武装力量将得到中国的大力援助,美国亚洲的基地和势力也会就此存在将消失待尽!
  战后被削弱了的美国,他的地位将会受到欧盟的强力挑战,反美阵营也会空前强大!美国想再次进入亚洲就难上加难,也许就这么进不来了。中国嘛,伤痕累累,勒紧裤腰带接着再干经济!成为反美中心。
  相信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其二:就是南海问题
  南海海域国家众多,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油气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中国极为重要的贸易通道和战略要道,关系到中国今后的生存发展和21世纪全球战略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南海利益,就得有效控制,就必须强大的军事力量存在,就必须做到如有突发事件就应有正确地应对手段和神经质般迅速的军事反应。纵观当今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对中国不利因素仍然是很多的,就南海现状分析如下:
  印尼是这一个二流劣等民族(东南亚一些国家送其称号”印尼猪”),对中国戒备心极强,对华人仇视甚深,屡次排华,奸杀华人侨民,掠夺华侨财富,残杀我国渔民,置中国国家主权于不顾,挑动南海争端,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友好关系… …,使得中国国家利益屡次受损,国家颜面无从,就现阶段而言:不谈复仇,当务之急是如何保证且今后诸如此类恶事不再发生?其关键是唯有中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军事力量存在!   
  南海群岛约有50多个岛礁,越南小霸竟占有28个岛礁之多(菲律宾侵占9个,其他侵占南海诸岛礁的国家还有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等),小霸小动作不断,忘恩负义,大玩夹缝游戏,对我国积怨颇多,却又自视甚高,急需文明古国管理教育,教育的好,就可以恢复汉朝疆域,把他并入中国的经济圈内,如果难以驯化,就整它个生活不能自理,对它的原则是恩威并重,而菲律宾目前并无什么大的动作,但是他们仰仗有老美的支持,不断骚扰中国渔民,不断对我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对此,我们不得不防。
  南亚这个地区的就是亚洲的巴尔干!有人甚至提出,南亚是中国的咽喉,生死之穴!是有道理的,控制南亚,就是控制了马六甲,中国的石油命脉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了。
  现南亚勾欣斗角,不仅在暗地里攫取中国的利益,还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反华同盟”。
  现在中国两面受敌,但两面又是都丢不起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军队装备俄式化的隐忧
在大量使用俄式陆海空军主战装备之后,中国似乎从1980年代中期一度试图倒向欧洲装备的过程中,重新走上了回归俄罗斯装备的道路。大量的俄式装备重新进入中国军队,势必在作战思想、战术等方面,重新打上俄式烙印。尽管在中国军事理论界,存有批判俄式作战教义的声音,并且认为冷战年代使用俄式装备、采纳俄式作战思想的国家,在战争中多数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作为主流认识,中国军队、武器设计者依然充满了亲俄的色彩。
笔者认为,诸多动向显示,中国军队的武器设计以及军事作战思想重新俄式化的趋向,不完全符合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以及现实环境下的作战需求。
就装备动向而言,海空军主张装备具有更多的俄式化色彩。在陆军主战装备中,坦克发展的趋势,依然沿袭了125毫米主炮和炮射导弹的特点,第二代步兵战车则完全引进了俄式BMP3早期型火控系统,底盘的设计也基本是BMP3的仿制品,这种配备100毫米炮的步兵战车可以发射BASTION炮射反坦克导弹。此外,空降兵最近换装的25毫米-30毫米机关炮伞兵战车尽管外形上不完全类似俄式BMP3,但是无论从火炮口径还是战术使用的意义看来,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俄式色彩。
步兵战车面临来自步兵的全方位威胁
时代变了,武器设计的思路及其运用环境当然时过境迁。在阿富汗考察的经验表明,配备73毫米低压炮的BMP1步兵战车遭到攻击之后弹药被诱爆,进而掀翻整个炮塔的现象远远超过配备30毫米机关炮的BMP2。
BMP1在1967年登场,当时主要是为机械化步兵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设计的。因此,作为二线装备,BMP1不强调配备厚实的装甲,基本上处于摸索使用的阶段。而今,由于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日趋完善,射程更远,步兵战车的“二线”作战空间已经大大缩小。BMP1在后冷战时代的局部战争中的运用,证明其防御是非常脆弱的,在300米距离之内,30毫米机关枪都能够击穿其前部装甲,打坏发动机,进而即刻引发火灾,诱爆73毫米炮弹,其原因是在用作城市战等局部战役过程中,步兵战车并不一定是二线装备,它可能面临来自步兵更多的全方位威胁。
当然,西方的步兵战车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防御也异常薄弱,但是,重武器外置是西方甚至日本步兵战车发展的主要特色,同时口径都不超过25-35毫米机关炮,而且炮塔封闭。因此,不为步兵战车配备大口径火炮是其核心。
在这样的变迁之下,笔者惊讶地发现,BMP1不仅开始更多地在2000年以后配备了中国陆军作战部队,甚至进入海军陆战队。由此看来,中国陆军、海军陆战队急于解决“尽快实现机械化”的问题。笔者则认为,让士兵付出更大牺牲的机械化将会丧失机械化的意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经验表明,坦克与处于“二线”的机械化步兵战车如果行进间距超过4000米,一线坦克更有可能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靶标,而如果二者间距不超过4000米,那么步兵战车就不是“二线”位置的主战装备。
俄式武器设计在俄内部也存有争议
在当下,中国军队换装1967年定型的BMP1,显示了其主战装备的过渡性质。
关于BMP3使用大口径火炮的问题,在2005年的阿布达比和2004年莫斯科陆军装备展览会上,KBP设计局的专家向笔者透露,已经研制出了采用BMP3底盘、配备30毫米机关炮的新型陆军步兵战车,未来计划两种形式的BMP3搭配装备部队以及出口,这样解决顾此失彼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看重的俄式武器设计方式,即使在俄罗斯内部都存在争议,而且俄罗斯也在改良之中。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装备BMP3不到5年,陆军要求改良BMP3底盘的呼声不断。这种底盘过于狭小,同时武器舱与士兵舱并未隔离,所有重武器内置,一旦中弹,诱爆的可能性甚至超过BMP1。令笔者惊讶的是,中国的装甲武器设计师在理论上是了解BMP3底盘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但是定型生产的陆军二代步兵战车底盘,甚至比初期生产的三辆二代步兵战车底盘更接近BMP3的底盘设计。
正是由于BMP3在UAE引发了大的争议,因此,许多国家才提出改良BMP3的方案。土耳其FNSS公司以ACV-SW底盘为基础,加装BMP3炮塔形成了新的步兵战车。FNSS声称,UAE正在投标改良BMP3,尤其是对过分狭小的底盘提出了改良要求。
就火力配置而言,作为步兵战车,BMP3应该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设计思路。首先,炮射导弹总共配置8发,M3A1携带10发“TOW”反装甲导弹,数量上BMP3并不占优势。在射程上,BMP3的Arkan反坦克导弹射程为100-5500米,Tow2最大射程3.7米,但这是导弹设计的问题,并非步兵战车的短处。而且反坦克作战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不完全是导弹,观瞄系统,尤其在夜间热成像系统的识别距离具备更大的作用。其次,BMP3配备的导弹与火炮使用同一炮管,在运用上相互掣肘,反而可能降低整个武器系统的反应速度。
当然,作为单一的步兵火力支援车或者不携带步兵的歼击车,笔者依然对BMP3的整套设计持很高的评价,它具备很强的火力,能够在战时对步兵行动和坦克作战作出有效支援。100毫米火炮弹药在对付工事、大型建筑目标方面,拥有比30毫米口径机关炮更为有效的打击力度。
伞兵战车用于实战的能力有待考验
在21世纪防空武器高度发达的现实条件下,中国军方仍为空降兵配备以空降为主要手段的伞兵战车也有可怀疑之处。中国主要面临的对手是防空能力非常有力而缺乏作战纵深的台湾。北京并如当年的莫斯科那样,有控制东欧或者对北约的纵深地区发动发闪电战的要求。笔者甚至认为,苏联当年开发BMP1、BMP2空投伞兵战车的主要战略目的在于威慑东欧,战时对东欧国家的空降作战能够得到亲苏政权的配合。
使用能够空投的伞兵战车,必须具备以下若干条件:一、完全取得空优,使用空降兵、伞兵战车,以机降、空降方式加速政权接管的速度;二、维和的需要,要求开发反应速度较快,具备一定火力,能够迅速实施机降部署的伞兵车辆,否则,开发以空降为主要手段的伞兵战车的实战意义不大。笔者由中国从乌克兰进口重型空降伞的技术性能判断,中国版BMP空降战车的重量应该低于9吨,显示其刻意研制空投伞兵战车的意图。
1960年代出现伞兵战车的前提,是肩扛式防空导弹技术并非进入完全的实用阶段。今天,即使是一个政权被推翻之后,其残余部队也可能因为配备肩扛导弹而对低空空降的飞机构成威胁。因此,空降装甲兵器的实战价值进一步降低。即使是在冷战年代,大批的Il76运输机如何越过战线,把BMP伞兵战车运送到防空网络非常发达的北约后方,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即使是苏军的伞兵战车也从未在实战中进行过真正的空降作战。美空降兵使用的M551伞兵侦察车也具备低空空降的能力,但是从越南战争开始,M551并未进行过哪怕是一次的真正空降作战。M551 使用独特的152毫米口径火炮,这种空降车从服役一开始就备受批评,其弱点与BMP1完全相同,那就是其脆弱的防护装甲一旦中弹,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并且诱爆整个炮塔,所以在1970年就停止生产。
因此,大量发展25-30毫米口径的空降战车是否必要,有待质疑。因为,既然必须满足空降要求,就要在重量上进一步加以限制,BMP2空降战车的重量控制在8.225吨。而实战中在取得对方机场之后,机降的可能性远远大过空降。正因如此,俄罗斯已经看到了未来空降兵作战发生的变化,因此才把BMD3的战斗重量增加到12.9吨,显然也主要是立足于机降作战的需要。
笔者认为,为使空降兵具备更为快速、机动的部署能力,配备25-30毫米机关炮的空降车辆以突击车的发展方向较为符合世界的潮流。最终,未来空降作战,将会朝着以动力伞实施防区外空投的方式发展。
当然发展具备空投、机降潜力的装甲车辆和伞兵战车也并非完全没有现实意义,而且装备快速反应部队实施机降紧急部署的意义更大,尤其是对付小规模快速边境反击战。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一旦遭遇对手国家的突然入侵,空降兵可以快速以机降方式投入战区,同时也可以在抵抗最为薄弱的己方阵地后方,敌一线防空导弹射程之外实施空降作战,迅速组织新的战线,等待重装陆军的增援。
综合上述,中国在开发一系列陆军、特种部队装备时,依然无法摆脱强烈的苏式色彩,而且是1960、1970年代延续下来的概念。▲
★俄媒:中国离成为世界军事大国还差得远
  
  俄罗斯《新消息报》4月22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对俄罗斯国防技术依赖性增加(作者根纳季•涅恰耶夫)
  近30年来,中国倾尽全力试图获得超级大国地位,并在这方面卓有成效。
  这个国家似乎具备一切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居世界第六位的经济实力、核武器、稳定的政治体系、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主开发的载人航天计划。距离梦想的地位只差最后一笔——现代化的武装力量。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军队(230万至250万)。分析家把中国人民解放军比作大型国企。它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电影制片厂、电视中心、出版社、剧团、纺织厂、农场和旅馆。
  这些机构耗尽了每年17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资源。不仅如此,解放军装备的武器也无法与邻国同类型武器匹敌。
  在空军的大约5000架战斗机中,90%还是苏联上世纪40至60年代研制机型的翻版。甚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配备的F-8截击机也是对过时的苏制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不成功的拼装组合,其战斗性能(除航程外)不如后两种机型。军事航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以色列专家密切合作研制的F—10歼击机,甚至从外表就能看出其构造粗糙,诸多缺陷一目了然。
  向俄罗斯购买苏—27和苏—30家族的歼击机多少能缓解这种状况,但这些飞机数量仍然不够,由于是全新的技术装备,因此对其零部件性能掌握得也很缓慢。携带战术核武器的飞机仿效了苏制伊尔—28轰炸机(1949年)和图—16轰炸机(1956年)。
  占解放军70%的陆军情况更糟。如果现代化射击武器、火炮和步兵战车能够保证足够的级别,那么现代化军队的主要进攻力量坦克则可说危机重重。几乎所有中国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始祖——苏制T—54。这种坦克1945年在苏联研制,1949年服役。所有对过时武器升级换代、使其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尝试都失败了。
  解放军的主要坦克59—2型和69型坦克的战斗价值可以从伊拉克的情况中得到判断,当年我们向那里供应了几百辆这种坦克。
  邻国印度拥有完全现代化的武装力量,包括俄(苏)制和西方武器。此外,印度军队还装备了足够数量的最新式坦克T—90,而中国多年来试图向俄罗斯购买一批旧得多的T—72坦克却都没有成功。
  没人会提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原因何在?也许是因为俄印没有共同边界,这样我们的坦克就不会在出现不利势态时开进我们自己的国土。
  权威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离成为世界军事大国还差得远。在军事技术和国防能力上几乎落后俄美20年。中国急需新型高科技武器,而只有通过俄罗斯才能得到。欧盟国家不生产解放军需要的武器,美国的武器系统与中国军队现有设施不匹配。因此,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的话,考虑到中国对我国国防技术的依赖,俄中伙伴关系还将持续20—30年。▲
★对台海战争的三大顾虑
  目前各大媒体上沸沸扬扬的关于台海战争的讨论,大多未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发动战争,岂止是一个输赢的问题。
  台海之战,作为进攻方的大陆所关心的不是打得下打不下台湾岛,而是如何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基础设施,使战后的台湾经济能够迅速恢复,从而大大降低战争成本,减轻国际压力。这是大陆决定对台动武的第一大顾虑。台湾是全球少有的几个先进技术密集、工业基础设施完备、管理先进、熟练技工充足、工程技术力量雄厚的经济区之一,是全球范围内不多的几个高产出、高效率的经济区之一。
  通俗地讲,台湾是一个生产钱的地方,是经济宝岛。对台战争是一场内战,是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战争,并不是一场完全敌对、旨在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不同程度受着传统的、道义的、乃至国际法的约束,任何一方都不能无所顾忌地轰击对方的非军事目标,造成平民的大量伤亡。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打击的规模和力度是十分有限的。电站、油库、港口、铁路、桥梁、高压线路、工业民用建筑、道路等都将是战争中避免破坏的对象,对敌方士兵也以不杀伤或少杀伤为原则,解放军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台湾岛的军事设施。我军发动的军事进攻并不单纯为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包含着促成政治解决的目的在里边。
  发动这场战争的经济成本是很高的。1979年对越战争,中国人民每个人平均掏了两块钱。今天的对台战争,是一场技术武器为主的战争,战争的对手也以技术武器为主要防御手段。战争的胜负是以双方技术武器消耗的承受和补充能力来决定的,而不是以单兵和炮弹的数量来决定的。如果战争持续十天,每天打100个导弹,一枚导弹按300万元计算,这将是30亿人民币。战争如果持续半个月,全部的经济成本相信会是一异乎寻常的数字。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台湾经济的破坏,就是对大陆经济的破坏。
  如果台湾遭受战争重创,大陆在战后必须投入更大量资金来恢复其经济和民生,从而给大陆经济带来巨大负担。更何况,战争既起,外来资金必然减少。如果美国实施经济封锁,将会使中国大陆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甚至会一蹶不振。中国大陆对台到底动不动武,其经济影响是决策者最重要的顾虑之一。来自美国或西方的军事恐吓与威胁决不可能动摇祖国统一的决心。
  相反地,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反对或军事恐吓越厉害,我们对台动武的决心就越大,西方人直到今天,仍然不能了解和掌握中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与中国人打交道,局势和结果常常会出乎他们的意料。
  美国方面,阻碍大陆统一台湾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因为保持现状对美国最有利。但是美国做出事实上介入台海战争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既要介入,美国就必须有成功的把握,能够在军事上彻底摧毁大陆对台的进攻能力和潜力,并进一步支持台湾独立,甚至在台湾驻军。而这等于向中国大陆宣战,逼迫中华民族再次与美国决战。到那时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战争,包括施放中子弹,将整个国家转入战时生产,将是惟一的选择。
  “一门心思沉航母,千万导弹跃海峡”,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空前增加。这样的风险,美国是担不起也不敢担的。毕竟,台海战争不是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和冲突,不存在中美因此走向全面对立和决裂的必要条件。所以,美国在台海战争中军事介入的可能性很小。虽然我们不排除美军偷袭的可能,但在大国间交战,局部军力相当的情况下,再加上先进的侦察手段,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和效果是非常小的。事实上,如果美军真有能力和打算阻止解放军攻台,美国也就没有必要多次申明不支持公投了。一个阿拉伯世界已经让美国受够了。
  在军事直接介入胜算不大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可以使用军事牵制手段达到拖延、阻止台海战争的目的。美国可能会在钓鱼岛,乘中国台海立足未稳之机挑起事端,使中国在军事上不得不卷入,从而陷入一场与美日持久的技术战或海上战争。策略上,利用钓鱼岛牵制中国,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即是在侦知中国即将对台开战之前,鼓动日本军事占领钓鱼岛,从而把美日联合军力向台海推进约400多公里,形成直接威胁台海作战部队的态势,大大压缩解放军的外层防御圈,使中国不得不分出更多舰只,应付美日可能的近距离攻击。中策即是在台海战争打响之后突然占领钓鱼岛,打乱解放军既定布署,使之不得不临阵换炮,削弱对台一线的战略。下策是在战后把解放军拖入与美日海军争夺东海一线战略通道的长期的战略对峙或冲突甚至战争中,使台海战争演变成一场持久战,一场消耗国力军力意志力的战争,辅之以经济封锁等手段,最终达到压垮中国的深远战略目的。
  不论是钓鱼岛之战,还是在日本本土保卫战,美国可以出动的军力是非常有限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生命,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美国海军。而导弹是航空母舰的克星。虽然美国有庞大的造舰能力,但制造航母的速度绝不可能赶上中国制造导弹的速度。只要打掉核心航母,舰队的防空体系就被瓦解,其他舰只就会失去依托和保护,就会成为解放军岸基飞机和潜射导弹的靶标,因而只能作鸟兽散,无法拦阻解放军的进攻。让美国冒着失去全球军力和战略优势的风险,把有主要兵力布署到东太平洋与中国一决雌雄,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国希望日本为美国做出牺牲,让日本的舰队与中国决战。而我国通过许多途径有力地警告日本,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得轻举妄动,否则中国必然报复日本本土。
  钓鱼岛三策,虽然没有军事直接介入对大陆的影响大,但其威胁力足以使解放军三思而后行。这是中国大陆对台动武的第二个顾虑。中国既然决定发动对台战争,就必须有?的战争准备,以便在任何突发情况下有能力拿回钓鱼岛,消除美日利用钓鱼岛作前沿阵地干涉和阻挠解放军台海军事行动的任何企图,甚至乘机消灭日本舰队。中国有两策解决钓鱼岛问题。上策是在台海战后以台湾岛为基地军事收复钓鱼岛。下策是在战前获悉美日有抢占钓鱼岛的军事企图,即以突袭的方式,登上钓鱼岛,在岛上迅速布署地对舰、地对空导弹,在近海布设水雷、潜艇等,严阵以待,准备消灭袭来的日本舰队,并把阻挡美军增援的封锁线向前推进。中国如果在战略上或军事准备上应付不了美日利用钓鱼岛作跳板干涉台海战争的局面,发动台海之战必将招致后患,开打容易停手难,早打不如晚打,能不打则不打。
  所以,台海之战,不是一个战场输羸的问题,而是中美两大国的战略和军事较量,仍然是在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对抗、军事对峙的基本框架中展开的。这场战争打与不打,取决于中国在这场军事对抗中是否取得了某种优势,在紧急关头足以反制对方,有较大把握战胜美日台联合军事围攻。
  除军事手段外,美国还会选择非军事手段使大陆为这场战争付出高昂的代价,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削弱和遏制中国。尽是破坏台湾的高技术工厂和基础,使之不为大陆所用;对中国大陆实施经济封锁,增加中国的战争成本,冻结中国外汇储备,使中国经济遭受打击。这些都是美国可能采取的手段。而对此中国的反击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大陆的第三个顾虑是台海战争中如何保证中华国宝不被台独分子偷运出台湾,如何抓获一干台独战犯,从而使他们不至以流亡政府的名义,大肆挥霍原台湾帐上的外汇,继续与大陆作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战争目的,同时防止美国援助台湾,大陆对台进攻最宜选择封锁战略。先用飞机、舰只和潜艇合围台湾,然后实施导弹攻击,直到攻击基本奏效,或者台湾政府投降,或者大规模陆海空登陆作战开始。因而台海战争不会是一场突然袭击。如果美国企图军事增援台湾,不必等待中东和航母开来,关岛以及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机可以直接攻击福建前线的军事物资集散地,或上海、北京和其它内地城市,以造成攻台解放军后方阵营的混乱。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最可能做的事情是帮助台独政府搬家和逃亡。战争期间,从空中和海上是很难逃掉的。台独分子会把台湾的黄金和中华国宝装上潜艇,连同他自己,一起运往美国。这样,能否实现对台湾的全面有效封锁就成为大陆对台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关键一步。由此推测,大陆对台动武的时间表,取决于大陆的舰船和潜艇的数量和攻击力足以完成对台湾封锁的那一天。
  美国兰德公司的助台三方案,即所谓全渡击之,半渡击之、或全而攻击,是恫吓外行的玩艺儿。中国军队即已全面封锁全岛,舰只、潜艇既可以攻击岛上目标,又可以攻击远方接近的移动目标。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两头封锁海峡,美军的打击力量如何接近海峡、打击渡海目标?中国潜艇部队以静制动,难道美军不存在反潜问题?隐藏在进攻道路上的中国潜艇那么容易在一两天之内被全部肃清?几十只即使最落后的潜艇排开在外海,只要有一两只突入航母防御圈就足够灭亡航母了!只要有一枚导弹自美舰发出,全部美舰就将是中国军力的目标。纵然美军突破解放军外围防御、进入内层防御区,美军还会保持完整、足够的力量渡海或岛上的解放军吗?更何况,解放军对本岛采取封锁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围城打援”。只要打掉航母或台湾上空的预警飞机,美军的所谓远征打击就失去掩护。俄罗斯远东基地的飞机不是两次在美军不知觉的情况下飞临航母上空吗?萨达姆在波斯湾用二战时的水雷不也把美军的现代军舰炸了一个大窟窿吗?看来,美军的攻击力和防御能力有很大水分。
  解放军对台攻略在和平劝阻无效之后,大致分三步展开。第一步是围,第二步是炸,第三步是登陆。夺取澎马是先着,不算什么大的动作,撒网围岛的同时就会解决掉。围岛过程中,岛内仍无投降迹象,以导弹攻击为主的轰炸即开始。导弹攻击是所有攻击手段中效果成本比最佳的一种。大陆军力中最具优势的就是导弹。解放军必然重用导弹。有人讲台湾也有千枚美军给的和自制的导弹,导弹对射,大陆的城市损失可能会更大。其实纵然台湾导弹多多,但导弹战的有利条件仍在大陆一方,因为进攻方有伺机歼灭对方的优势,而对方必须首先能够隐蔽或躲开进攻方的攻击才谈得上反击,而躲避攻击对台军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大陆导弹攻击的目标是台军的军事设施,其中主要目标是其导弹阵地和飞机场。台湾岛没有军事防御纵深,导弹阵地、飞机库等的隐蔽非常困难。要还击,就会被发现。即使藏得很好,藏在山沟里,打几发弹之后,很快会被空中的卫星和围岛的侦察机锁定,台海周围空中舰上待机而发的导弹会迅即展开攻击。假如大陆的一个导弹阵地有机会打10枚导弹,台湾的导弹阵地在被发现之前可能只有打2发的时间,这样台军的导弹就发挥不出威力,其效用就大打折扣。战争既开,台湾岛上的军事调动都是自取灭亡。这听起来荒谬,其实很简单。大陆打导弹战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消灭台军的技术后患,使随后的登陆部队作战不再有大的威胁。岛上的移动军事目标一旦被发现,就很难摆脱追踪。导弹、飞机、坦克等目标抗击空中打击的能力很弱。大陆有专门打击集群目标的导弹。导弹接近目标空域时,会爆裂出千百枚小炸弹,覆盖若干半径内的地面,地表隐藏或活动目标很难躲避。而在大陆方面,福建沿海多山地形有利于导弹及其它军事设施的防护和隐蔽,只要把导弹阵地设在山背后,台军的侦察手段和远程导弹在战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个个找出来打掉它们。
  大陆方面所期待的是台军在遭受导弹饷攻击之后,主要技术防御力量被消灭殆尽,台独政府被迫请降。而台湾方面想的是撑着,撑到美国航空母舰来救驾。在导弹轰炸一个星期之后,解放军会评估整个围堵和轰炸效果以入美国的态度或美军增援情况。如果轰炸达到预期作战目标,即可开始渡海。如果美军增援尚不构成近期威胁,继续轰炸几日促其态度转变也可。如果美军全速开来,解放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全速渡海。炮火仍然是现代战争中反登陆作战最有效的手段。今天的解放军是不会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因为集群的炮兵阵地会在轰炸中大部被摧毁。如果解放军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多少舰只能够登上台湾的。缓慢行进中的船只,在长程、密集、高速的现代炮火轰击下,在近岸的30公里范围内,会大部沉入海底。登陆船只的后面将是解放军各型火力舰。解放军渡海之后,台湾不会有大的战斗了。因为饱经现代商业社会熏陶的台湾军人非常明白如何控制成本以增加收益这个道理。在台独这桩大买卖砸了之后,他们会我把风险较小的买卖去做。比如说,继续活下去,以回归游子的身份到大陆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做生意。
  大陆能成功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当今中国的军事技术和军队练兵瞄准的对象是美军,台军处在极不对称的位置上,只够陪练的水平;其二,泱泱中国是个出将才的地方,目前看来,台湾的政治智商和军事智慧远不足以挑战大陆的对手们;其三,大陆的导弹到底有多厉害,目前还不清楚,但运用导弹远程攻击消灭台军反击能力是绰绰有余的。相信爱国者导弹能够截住大陆纷飞的导弹是一种天真,不相信大陆的导弹能够解放台湾是赌气。未来的战争就是导弹的战争,飞机、舰艇只是发射平台而已,不一定必须非常先进才行。▲
★美国《时代》周刊:太空竞赛 中国2比0领先日本
  中新网10月16日电  香港文汇报转载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说,太空胜利可象征性地证实这么一种说法:中国才是亚洲真正的经济与技术强国,这一地位上个世纪多由日本占据,并不愿拱手相让。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圆满完成,中国的太空优势已是2比0,日本会不会如美国人一样,在前苏联首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如梦方醒般,为了国家荣耀而奋起直追,还是继续将大量资源用于地球上更实际的优先领域中。
   中国宇宙飞船“神舟六号”10月12日于戈壁沙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二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宇宙飞船将用5天时间围绕地球飞行,期间船上两名航天员会进行连串实验。今次“神六”升空的意义还象征着在中日太空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最新一击。
  中国成就 刺激日本追赶
   相对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太空竞赛之高调冷战色彩,亚洲的太空竞赛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弗雷塞表示:“在航天事业上已进入快车道的中国毫无疑问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日本手提电话巨擘NTT
DoCoMo前主席立川敬二于2004年11月上任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新主席,他肩负的使命包括:重新界定机构目标,赢取原本漠不关心的日本民众的支持,确保从多疑的政府中争取更多资源。今年4月,立川敬二宣布“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25目标”,旨在将该机构改头换面,并建立载人航天计划。立川敬二表示,未来10年该机构会致力研究探月计划的可行性,并评估日本是否应发展载人航天计划。他指出过程需时,期望最终于2015年获得日本政府通过。他承认中国最近的航天成果,是刺激日本积极发展其航天事业的强大动力,他说:“中国在这回合领先我们一局,是1比0。我们已充分意识到我们的太空发展计划必须要包括载人宇宙飞船。”
  日航天员靠美发射升空
   现时日本已经有自己的载人计划,可离不开美国的支持。8名在美国太空总署受训的日本航天员中,5名曾乘穿梭机升空(包括今年8月升空的“发现号”)。于东京东北的筑波宇宙中心,日本正耗资32.5亿美元装配“日本实验舱”,这个实验舱计划于2007年由美国的穿梭机送上太空,并装配到国际空间站上,届时每次可有3名日本航天员在其中生活3至6个月,除了进行各种太空实验,更能让日本多了解如何在太空舒适地生活。
   中国一直表明,太空计划纯粹是科学、经济及爱国行为,无意于军事利益。在去年年底于海南举行的科技会议上,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解释说:“探月计划将刺激高科技发展,我无法计算这一投资能带来多少回报。”
  耗费巨大日政府料不支持
   而日本对太空计划的态度却矛盾重重。不知道是否因为其经济强国的地位受到长期及痛苦的打击后民族自信受损,还是出于成熟及理性的思考:不愿被拖入这种浪费的、最终毫无意义的竞赛中。很多日本人质疑,扩张太空计划带来的科技与经济好处是否值得所冒的风险及巨额开支。日本《航空周刊》记者关川说,“2025计划”每年要花掉25-28亿美元,而目前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预算是18亿美元。他认为目前无意太空计划的政府不会支持增加预算。▲
★“奔月”旅途上的中美较量
“中国似乎已下定了决心——发展一个全方位的、成功的空间计划。这对一个要作世界主要大国的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财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空间政策研究所(Space Policy Institute)主任约翰?劳格斯登(John Logsdon)对《中美安全增刊神六专题》说,“总体看,目前中国的实际操作虽然缓慢,但实现这一太空计划的决心却是坚定的。”
绕开备受关注的“神舟”六号发射,充满远见的人们看到的是发射日之后的中国太空走向。在发展载人飞行的同时,中国也在努力研制相关的机器人技术和空间系统设施,以便在2015年之前实现由来已久的“奔月”梦想。而这,恰恰和美国宇航局(NASA)的2018年重返月球项目展开了静悄悄的竞争。
“在太空领域,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智库海军分析研究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is)高级研究员成斌(Dean Cheng)在接受《中美安全增刊神六专题》专访时表示,“我们只能说,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鞭策、刺激了中美之间的竞争,这或许是一种挑战,但谈不上威胁。”
中国的太空雄心
中国的探月工程明确设定了这样的日程表:2007年前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2012年以前把无人驾驶月面车发射到月球;2015年以前通过这一轨道飞行器在登月中进行采样工作,并以此方式执行最初的登月计划。
“很明显,中国想在太阳系的‘机器人探索’方面扮演主要角色,而它的第一步就是‘机器人登月’。”劳格斯登肯定了中国的雄心,“但是,由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步伐较慢,未来10~15年间我很难看到中国人能达到如此的能力。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多的国防预算和加倍的努力。”
成斌将之解释为:“中国要在发展长期的太空计划过程中成为一个太空强国(space power),促进其科学、工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地位。这不光是为了出风头,中国有实际的计划。”
“当我们说‘太空强国’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将之和别的国家做比较。”成斌强调,“中国发展的是和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国家都不一样的模式。回顾历史,美国和前苏联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开始发展太空计划,日本则着重在航天工程的科技层面。欧盟国家又不一样,一方面,它的太空计划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它希望在政治上作为统一的政治实体和美国齐头并进。”
他分析说,“按中国人自己的说法,发展太空计划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1970年代,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冷战时期和美苏竞争的产物,到了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太空发展则转变为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中国的卫星技术已让农业、交通和基础建设从中受益。8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利用卫星技术帮助周边区域进行发展。”
然而,劳格斯登的视角则不同。他并不认为各国发展空间技术是基于竞争关系,也无如此多的模式,“应该说,太空技术对于整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而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很长的发展史,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之后因为文革的缘故被迫停顿。如今,中国在太空发展中重振雄风,是希望借逐渐壮大的经济实力更多地影响这个世界,它的意义既是政治上的,也是军事上的。”
克罗拉多大学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罗杰皮尔克二世(Roger A. Pielke Jr.)在接受《中美安全增刊?神六专题》的访问时,对美国的太空发展动机做了补充:“历史告诉我们,空间政策很典型地成为了国防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利用工具。美国自从1957年开始的太空实验证明,一个空间项目可能被政治决策者用来扮演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但是美国现任政府的空间项目透露出这样的趋势,地缘政治本身并不足以支持长久的空间政策。空间探索的某些本质意义必须和地缘政治的强制命令结合起来考虑。”
也许这更像是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它本身不能在经济上太多地“恩泽”中国,但其中夹杂了政治和技术的考量。
“它更多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地位和科技进步。”成斌说,“无论是环绕月球飞行,还是登陆,对中国而言都发展了计算机控制、模拟等空间技术,这纯粹是个非常好的科学实验。”
中国在和谁竞赛?
2004年年初,面对中国探月工程“嫦娥计划”的启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NASA将在2008年前实施重返月球和未来登陆火星的“航天蓝图”。 而就在“神舟”六号起飞之前,美国众议院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主席、来自加州的共和党众议员肯?卡尔沃特(Ken Calvert)说,他担心中国会在登月计划上超过美国。
“现在我们总是说,美国不能花13年的时间重复已经做过的事(登月)。”卡尔沃特说,“但是如果中国在这一领域打败了我们,将是十分令人难堪的。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不愿意看到这些。我们必须保证在外太空的领先地位。”因此,他支持加速宇航局的重返月球计划。
然而,政客们的担忧在学者们看来往往不够客观。就像美国右翼智库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戴维斯国际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华采尔(Larry. M. Wortzel)对《中美安全增刊神六专题》所说:“我不认为中国的太空发展会影响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我相信美国在太空领域:卫星、传感器、载人和无人太空探索,以及卫星通讯方面都远远先进于中国。二者的差距如果不是几十年的话,至少也有10年。”
“我不相信中国在太空领域正在和美国进行竞争,美国的太空能力非常先进,而中国的项目发展较为缓慢。” 劳格斯登和华采尔不同,他同时看到了中美太空实力的此消彼长,“但是,如果中国继续发展先进的太空技术,而美国不再继续寻求雄心勃勃的项目,这一趋势很可能会在未来20~30年中改变。如果中国能按计划发展出太空运载器,未来就能让神舟飞船在不登陆的情况下绕月球飞行。这样的成就很可能会刺激到美国,使其加快自己的登月计划。”
成斌则将“竞争”和“威胁”放在不同的范畴内审视:“当人们提到中国可能为美国带来的各种技术竞争时,忽略了竞争和威胁的不同。竞争是科技层面的。日本也可以和美国在太空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竞争。但是威胁则是政治上的定位。也许目前的竞争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潜在的威胁,但这仍然是政治定义,中国并没有逼美国做什么。”
“但中美太空实力发展形势在军事用途则有不同。”劳格斯登话锋一转,“中国和美国都已经意识到,太空能力是现代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会为如何保护它们在太空的民用及军用资产感到担忧。美国寻求的是太空主导权,并保证其它国家在发展太空能力时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同时,美国希望双管齐下抑制这种可能——一方面寻求签署保障太空安全的国际条约,一方面发展必要的自我防御模式。”
成斌认为:“在中国一方,人民解放军内部已有人论述:中国在寻求‘制天权’(control of space)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国军事透明度低,‘制天权’是否已成为中国太空政策的一部分,或是仍处于辩论中,我们还不得而知。”
基于此,成斌说,“美国和中国之间并没有太空竞赛。如果说竞赛,可能中国和印度、日本的关系更像”。他认为印度发展轨道仓计划是直接针对中国的。中、印是亚洲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实体,印度在投资、技术、能源乃至国际声望的发展都涉及太空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它是中国最直接的威胁,是综合实力上的竞争者。另一边,虽然日本过去发射的卫星都是基于技术层面,但从经济上看,中、日的太空预算几乎相当,再加上两国在政治关系的紧张和由历史问题引发的焦灼,构成了中日间进行竞争的大环境。
“虽然二者都没有明说,但在外人看来,中日双方已有了太空竞赛的苗头”。成斌分析道,“相比之下,中、美无论在太空预算、规模、财政和基础建设上都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两国在各自发展太空项目时也没有将对方作为瞄准目标,因此谈不上什么竞赛。”
虽然对“竞争”的看法有异,但是劳格斯登和成斌在太空合作上找到了共同点。“中美之间如果能找到太空合作的方式,要比相互竞争好得多。这要求现有的政治关系有一些改变。如果政治气候好,太空领域将是两国进行初期合作的大好机会。”劳格斯登说。
“单是国际航空站的建设,美国在财政上就已经吃不消了。如此昂贵的费用是各国共同合作的潜在机遇。”成斌补充道。
中美面临同样的高额帐单
“为了能在2018年重回月球,美国肯定会增加国家宇航局的预算。但至少在未来几年中,由于美国其它方面的预算紧缺,这一政策几乎不可能。”劳格斯登点中了美国太空计划的“痛处”。
目前,NASA每年的预算是160亿美金,但这笔钱用起来还是捉襟见肘。劳格斯登说:“NASA必须按计划在2010年或之前让现有的航天飞机退役,腾出预算进行太空探索。同时,美国有建立月球空间站的计划,为未来的月球探索提供装备和能量。它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国际空间站,因此美国可征集国际上的捐赠以减轻NASA的财政负担。但问题在于,NASA已无法支撑它目前正在进行的各项计划,也没有足够的钱进行太空探索。因此,未来的选择将是艰难的。”
华采尔提出他的解决之道:“我不认为美国需要重回月球,但是应该保持能重新登上月球的实力。载人飞行、国际空间站、运用机器人、远程控制、无人飞行器登陆和从太空体上分离都是美国应保持的能力。其实,这些事情不一定要NASA来做,私人企业也可以做。”
华采尔说:“美国的太空政策必须和其它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相互平衡,尤其是在预算层面。私营业在探索太空方面比政府要做得好。它们在开发技术和系统上更有效,也更容易盈利,还没有政府那么多的官僚制约。在运作不佳时,私营业更愿意取消某些项目,或是炒掉某些员工,以保证整个太空开发计划的高效运作。”
“中国在预算上面临着和美国一样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程度上而已。”专攻中国太空问题的成斌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虽然中国的政体让它能摈除反对声音,上下齐心发展太空项目。但是就像中国人自己说的,中国并不富裕。而对一个穷国而言,面临的选择将更加艰难。”▲
来源于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 《中美安全增刊 神六专题》 仅供参考。
★述评:台海局势为何仍严峻
经过了今年3月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大陆进一步调整对台政策和政策诉求方向与节奏,与此同时,台湾在野政治势力在诸多外力和内在因素的激荡之下,相继实现了连战、宋楚瑜以及郁慕明的“登陆”之旅,国、亲、新三党和大陆当局的政治破冰和世纪握手,跨越了内战和两岸分治遗留下来的仇恨,和解之风轻轻掠过了台湾海峡。
今年以来,大陆对台政策出现了胡锦涛主政之后的重大策略调整。这种调整,被外界概括为是“软的更软,硬得更硬”。
稍早前,胡锦涛在纽约和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提到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反对“台独”作出积极努力的诉求,被台湾媒体解读为大陆希望和美国一起“共同维护”台海局势,遏制台独。而大陆和台湾在野党分别建立了对话沟通平台,亦被外界认定是大陆对台政策逐渐趋于务实的重要表征。
在访问加拿大的一次公开谈话中,胡锦涛也明确指出,实现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国台办负责人对此的诠释是,台湾问题具有复杂性,解决台湾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意味着没有设定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时间划定指标,这和大陆高层否定制定国家统一法改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旨意是一致的,和所谓的“争取谈,不怕拖,准备打”的对台三方针似乎也相吻合。
“拖”字诀成了两岸“共识”
有趣的是,最近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处于被动、穷于应对的陈水扁,最近在接受路透社独家专访时,主动释放出“不怕谈,努力拖”的两岸政策新思维。无独有偶,这在台海两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互动过程中,是极为罕见的现象,两岸迄今依然是政治敌对,势不两立,大陆对陈水扁已经失去了最后一丝耐性,却未曾料到双方彼此居然在“拖”字诀上,找到了难得的“共识”。
固然,两岸双方的拖,在定位和性质上是迥然不同的。陈水扁的“努力拖”,其实是不想谈、抗拒谈、抵触谈的真情流露。一个拖字,也暴露了台湾在消极抵制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上,原本拥有的筹码的逐渐流失,也可以显见这个“努力拖”,才是民进党以及陈水扁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岸政策重点。
尽管大陆对台决策部门也摆明了不怕拖的姿态,这种不怕拖的立场确立,或者一早就看穿了陈水扁决计一拖再拖,拖到2008年之后再说的图谋。
岛内舆论认为,大陆的拖,和陈水扁的拖,最大的不同在于大陆的拖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辅助于更多积极进取的怀柔措施。
事实上,目前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已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两岸交流热有增无减,大陆对台湾民众释放的诸多善意信息,包括农产品以及水果免关税登陆,进一步放宽台湾民众在大陆就业、求学的限制,推动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观光等等,也获得了台湾社会和多数民意的欢迎和认同。
按照大陆约定俗成的对台八股表述,目前的台海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形势在发展,大多数台湾民众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希望继续发展两岸关系,促进两岸人民交往和各项交流。
大陆仍断定局势严峻
但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大陆对台当局,无论是直接参与对台决策军机的贾庆林,还是具体负责对台事务的国台办负责人,在谈及台海局势时,都不约而同断定,台海局势依然严峻?
为什么大陆制定“十一五规划”过程中,甚至将台湾问题引发的区域冲突或国际冲突,以及2006年、2008年台独势力可能铤而走险视为除了内部金融体制引发金融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社会收入差距和失业加剧造成社会冲突、重大战略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瓶颈和国际冲突之外的一个重要风险系数?
在政治博弈过程中,大陆似乎拥有更多的出牌机会和要价筹码,也呈现出时而静观其变,时而步步进逼的取态,换言之,争取谈是阶段性的目标,准备打是不得已的下策,不怕拖则意味着只要不独,我就不武,大陆拥有以拖待变的自信与条件。
拖的局面,其实也是积极或者消极维持现状的局面。在外界的认知上,大陆或者已经意识到,时间并不在台湾一边,也不在2008年交卸职务的陈水扁一边,大陆对台海互动的“以拖待变”内涵,注入了难得一见的自信与从容,但何以在展示出不怕拖的同时,却反复强调台海局势的严峻性?
在诸多的策略调整和政策诉求运作转向之后,大陆似乎意识到,尽管自我期许和评估甚高,却未能获得主观预期的政策绩效。
陈水扁政府对于大陆诸多的柔性诉求和政策诱惑,采取了坚决的、消极的抗阻措施。
扁政府所拥有的执政优势,以及在野政治势力迫使民进党在两岸关系迈出更大步伐方面难于形成合力,无法促使陈水扁作出更多的屈服;泛蓝阵营各怀鬼胎,无法有效整合,并形成对陈水扁整体一致的钳制力;美国对台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将台独牌作为制约大陆和平发展的有利武器,对陈水扁既打又拉,美台军事合作关系依然在实质层面上获得进展,两岸军事对峙的紧绷局面依然存在,美国因素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对台湾的倾斜度依然明显。这种趋势被大陆一些所谓鹰派色彩明显的人士视为是利独不利统。
另一个不争事实是,尽管陈水扁的民意支持度下跌到25%新低,但那只是台湾民意对其内部施政的不满,并不能成为民进党政府现阶段两岸政策的衡量指标。
1995、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大陆对台政策发言,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是“严峻”;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之后,大陆对台海局势的基本评估也是“严峻”;2000年台湾大选,陈水扁当选之后,大陆对台湾内部局势以及两岸关系的基本评估亦是“严峻”;在2004年台湾选举,三一九枪击案发生之后,五二零陈水扁再度就职之前,大陆对台海局势以及台湾内部政局的整体评估还是“严峻”。
2005年之后的台海局势,尽管发生了诸多之前未曾呈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大陆对台当局亦展现出更多的自信、从容和淡定,确实也抢占到了政治博弈的战略制高点,这些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变化,也获得了外界一致的正面评价,但最终还是得出“严峻”的断论。
如此这般之后的依然严峻,究竟其中有什么政治潜台词,读者诸君不妨试作解读深思。▲
★述评:中美关系—一盘最难解的棋局
在美国霸业史上,三个主要对手(英国、德国与苏联)代表的都是欧洲的阳刚文化。中国的“阴柔”,是美国所不熟悉,难以捉摸的。
在中美这一对当前和未来超级大国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复杂程度史无前例。世人最多只能指望“冷和平”,最坏情况则是军事冲突。
猪肉多少钱一斤?
美国财长斯诺本周在中国访问,美国经济首脑的这趟中国行,被一些人称做“事实调查之旅”:在8天时间里,斯诺走过中国东、西、北三个地区,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到西部工业城市成都;从人口不到4万人的小镇,到四川民航飞行学院;最后回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做高层接触。
在与中国进行更多磋商谈判以前,美国的金融代表团显然有意要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尤其是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斯诺这趟访华不乏“深入群众”色彩。据报道,斯诺走访成都木兰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了解合作社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还和农贸市场的摊贩交流,询问“猪肉一斤多少钱?”。
斯诺的访问,启动了新一轮中美高层的频密接触。今年中以来,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动作始终不间断,美国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佐利克、太平洋舰队司令法伦先后造访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个月中也与布什实现了纽约会晤。
双方密切接触的态势10月进入小高潮。美国三个财经要员斯诺、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与美国证券交易会主席考克斯访中以后,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将在本月18日至20日实现他2001年上任以来的首次对华访问。
下个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估计也将拉近两国关系。
不过,这种密切的来往和“亲密”还有明显距离。中美高层频繁相互“摸底”,可能说明双方还摸不到彼此的“底”。
影响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不明朗因素是:美国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华战略。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方向,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在外界看来也不够明确、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受访时则说,频繁的高层互访只能说明两国关系“重要”,并不表示关系“亲密”。
正因为关系不亲密,缺乏常设性沟通机制,领导人才需要这样“跑来跑去”。
是敌也是友
当中国官员与学术界在思考中美关系发展时,往往抱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历史中每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所引起的世界权力版图改变,无一例外都随之以重大人为灾难。要避免类似灾难重演,很大程度取决于美国与正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在今后数十年以及更长时间里是合作还是对抗,将决定本世纪的历史。
这种认识使学者们更审慎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对于这种关系的现状,一种看法认为中美关系正处于面向积极的微妙转型。此外,也有受访者强调“关系复杂”一词。“复杂”的说法,应合5月底布什对中美关系的论述。
中美关系在911事件后,经过了4年的稳定期。两国经贸日益紧密,中国商品填满美国超市购物架,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也融进了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美在朝核问题上几乎是“盟友”,在伊朗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配合。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始终没有停歇。美国对能否保持其唯一大国地位的担忧经常转化成为对华关系的话语和具体政策,这造成中海油在收购优尼科案中铩羽而归。在美国国会的辩论中,人民币币值、中国纺织品经常成为攻击中国的话柄。
在更为敏感的军事领域,五角大楼今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将中国刻划成野心勃勃、热衷于军事准备的大国。本周,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后,马上有美国战略专家提出中国的航天事业未来可能挑战美国的太空领导地位。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受访时说,中美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仍处于不确定中。中美究竟是友好合作还是矛盾对抗,都不确定。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始终没有明确其对华战略,美国政府则认为中国一直在发展变化,中国自身走势不明,美国相应的对华政策也就无法确定。在两国关系中既有接触、对话、合作的一面,不过,在一些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方面,两国间也互不相让,甚至斗争。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国际关系史中没有先例。
然而,“复杂”不是可以乐观的理由。“复杂”关系里蕴藏的多种因素,任何一种发展导向的可能性都存在。
现在与未来大国间的疑虑
在观察中美关系的时候,金灿荣提到美国的经验。
他说,美国历史上的三个对手:英国、德国与苏联,三者皆代表欧洲的阳刚文化。而带阴柔文化特征的中国,恰是美国前所未遇的对手。全新的历史情况,决定两国关系不能以西方一般简单生硬的标准理解。
美国与中国,都必须学习与这个对手相处,熟悉彼此的环境与话语。斯诺等美国官员频密访华,表现出美方加强认识的意愿,也说明布什总统所代表的“现实派”在美国政坛占据上风。
中美如何增信释疑?楚树龙提出,中国至少可以把自身实行军事现代化的目的说清楚,提高透明度以消除外界的疑虑。
吊诡的是,中国非但不是野心勃勃的“军事家”,反而是谨慎进入现行秩序的国际新成员。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纪梭在他的著作《超越纯真年代》里这么写道:中国所做的几乎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美国的稳定。相反的,美国能做很多事情来造成中国不稳定。
这是两国实力差距的现实。出于对自身脆弱性的敏感,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寻求其他方式来取得与美国的实力平衡。在美国看来,中国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广交朋友,中国与俄罗斯、东欧等进行能源合作,不论有意无意,都可能导致对美国领导地位的威胁或挑战。
同样的,美国宣称对台湾的“义务”,据中国学者评估也同样产生遏制中国的效果。
古话说“一方涨,一方消”。围堵和遏制中国崛起的声音,背后存在同样的逻辑。在国际学界有种看法,认为相对力量的转变必定导致冲突。这一观点意味着,在中美这一对当前和未来超级大国之间,人们最多只能指望“冷和平”,最坏的情况则是军事冲突。
中国能否超越历史,创造一个“和平崛起”的先例,如同它以27年取得今天的成绩一般,令世人惊叹?
学者告诉我们,美国的对华战略基本架构是维持全面的接触,维持建设性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军事发展、台湾问题,中国的战略影响仍维持警觉性的关注。
朱锋说:“(中美)一些基本的了解还是有的,只不过,各自永远都抱有疑虑。” ▲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