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中国为何在利比亚问题上“后知后觉”

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91

 

▲4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42、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43、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44、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45、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今 日 看 点 : 2011-0910▲◆★●■☆

 

中国为何在利比亚问题上“后知后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初步建立防范腐败官员外逃长效机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需警惕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6513/c7

 

为什么没人救得了雅虎

http://bbs.wenxuecity.com/wsj/3857.html

 

中国仅有思想解放还不够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5055

 

港媒猜解放军要建第四舰队 舰队总部设三亚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5068

 

科普小知识我们为什么衰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5063

 

中国为何在利比亚问题上“后知后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年8月22日凌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被反对派攻占,意味着卡扎菲在利比亚长达42年的统治画上句号。

  中评社香港2011年9月10日电/美国《世界日报》9月8日载文《中国为何在利比亚问题上“后知后觉”》,摘要如下:

  利比亚战局正在走向尾声,虽然支持卡扎菲的残余势力,仍然在做困兽斗,但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范围,卡扎菲及其儿子所代表的旧势力,已经没有卷土重来的希望,独裁者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定局,下场如何,还有待观察。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舆论依照惯例,还将“全国过渡委员会”称为“反对派”,可谓“落后形势”。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之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利比亚国际之友”会议,就是让“全国过渡委员会”登台亮相,接受“冠冕”。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欧盟主要国家,美国、联合国、阿拉伯联盟国家、非洲联盟国家,总数计有60多国,但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独领风骚的金砖国家,只是以观察员的身分列席,其中包括中国。会议的主角,则是一直号称要让法国重返非洲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连美国的锋头都没有其劲。

  这也难怪,当初利比亚反对派竖起造反的大旗,法国和英国率先支持,在说服联合国让北约在其大旗下设立“禁飞区”之后,又是法国战机率先在卡扎菲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投下第一枚炸弹,随后又第一个正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如今又组织第一次国际会议,让国际社会解冻利比亚高达15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重建,萨科齐的“豪赌”,为他赢得了“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头号座上宾地位,让美国望尘莫及,让原来是利比亚最大的西方贸易伙伴意大利也紧张万分。

美国在利比亚问题上不占上风,这不能怪总统奥巴马没有眼光,他在第一时间参与军事干预,但遭到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弹,认为总统在战争问题上“擅权自重”,因此百般阻挠。加上美国经济复苏迟缓,高失业率迟迟没有好转的迹象,因此奥巴马担心民意反弹,也难以独断专行,在利比亚军事干预上投入更多的战争资源,只能放手法国、英国带领北约军事力量,在利比亚纵横,美国成了配角。如今,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投桃报李,重视法国、英国,美国也就认了。利比亚问题,造成了北约在国际军事干预的领域中主导力量变更,欧盟声音强化,对未来影响如何,是否显示美国霸权的进一步衰落,值得后续观察。

  而在这样的新形势中,地位最尴尬的,当属中国。利比亚变局,中国蒙受的经济损失最为惨重,当时撤出的劳工,数目也最大。在国际力量的合纵连横过程中,中国勉强在联合国同意设立“禁飞区”的问题上投了赞成票,但事后对北约扩大“禁飞区”为空中军事打击和干预的机制,一直持批评态度,对反对派势力,也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给人“脚踏两头船”,政策有矛盾,偏向卡扎菲的印象。

  造成这种局势判断“失误”的原因有好几个,一是机械地坚持所谓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更把忧虑茉莉花革命的“国内视野”,投射到对利比亚局势的观察之中,内心期待卡扎菲当局能够挫败“反对派势力”,而没有看到卡扎菲的42年独裁统治,已经造成人心思变,外强中干,众叛亲离的局面,从而无法客观看待利比亚的变局,采取相应的务实措施;其二,中国的主流学术界,基本上是“揣摩上意”,为上面解释政策的学者居多,提不出独立的观察和见解,从而在国际事务上,尤其是面临局势突变的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起不到任何积极的幕僚作用。其三,中国新闻机构的战地采访,常常是“瞎子摸象”,为既定政策提供片面的现场注脚,而不是实事求是,传达真相,反映民意,导致领导的“误判”,更为严重。事实上,在8月底,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领袖已经公开宣称,未来新的石油合同或者其他重建合同,不会给予没有积极支持反对派的中国、印度等国。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反省自己,不要把意识形态或者好恶投射到对国际事务的判断上,认清外交永远是现实的国家利益,积极弥补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关系,一方面则是要通过法国,以及中国与阿盟非盟的传统友好关系,多渠道下功夫,利用中国的经济优势,努力参与利比亚的战后重建,争取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


中国初步建立防范腐败官员外逃长效机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1年9月9日电/中央纪委监察部消息,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大力开展境外缉捕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源头预防工作,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分子外逃体系,加强防逃制度建设,针对重点环节建立健全防范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初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新华社报道,切实做好防范工作,是遏制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的治本之策。据介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严格执行2010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及时掌握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

  近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境外缉捕和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这两项工作建立起了联络协调机制。通过引渡、遣返、劝返等方式,中国成功将原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宋士合、原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主任杨忠万、原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胡星、原辽宁省华曦集团副总经理袁同顺、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挪用公款案主犯余振东等一批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并促使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件另两名主犯许超凡、许国俊等人在外国受到法律制裁。据统计,2002年以来,仅全国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就抓获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500余名,其中就包括部分国家工作人员。

  同时,通过防逃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部署和推动防逃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出国(境)证照审批保管、因私出国(境)登记备案、出入境资金监测等重点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建立起防逃网络,成功防堵了一批企图外逃人员,对确保案件查办工作顺利进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黑龙江、上海等十省(市)将开展建立省级防逃追逃协调机制试点工作,这标志着防逃追逃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医院院长成腐败高危职业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6517/c90

       2011/09/09: 中国近年高调治理官员腐败,不过,腐败依然保持高发势头,且腐败领域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