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温总理报告 外媒关注什么?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三十感悟:选择依靠知命乐天—-保存退路

 

当眼前的太阳已经沉没,背后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们站在黑暗中,应该做点什么呢?

 

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脚下的土地,依靠繁花硕果的春秋,依靠自己的努力拚搏,坚持不懈。

 

今 日 看 点 : 2011-0306▲◆★●■☆

 

温总理报告 外媒关注什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达赖在忙些什么?忙着给印度当儿子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8382&page=1

 

在教育问题上为什么难寻共识?

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5/nw.D110000zgqnb_20110305_3-01.htm

 

院士王梦恕深恶痛绝高铁工程师不坐高铁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2011lianghui/20110304/3570171.shtml

 

郑永年:中国的改革需要“给力”

http://www.bjzmw.cn/viewnews-7390.html

 

“中国正式邀请金正恩访华”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1/03/110305_china_n_korea.shtml

 

歼-20比F-15都有显著差距 更别提抗衡F-22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1_03/05/4989155_0.shtml

 

蒋介石逃亡台湾是因孙中山遗训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8332

 

 

 

温总理报告 外媒关注什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1年3月6日电(实习记者 梁栋编译报道)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出炉,立即引起海外各媒体热议。抑制通货膨胀、提高人民收入、控制粮油房价、维护社会稳定等议题成为了海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国政府201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8%左右,并且今年的首要任务是抗击通胀。对此,《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8%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中国连续第七年维持一个主要具象征意义的增长目标,而实际上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都会超过其预期目标。此次坚持8%的目标说明,中国政府希望保持在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和抑制通胀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此来维持社会稳定。

  在提及报告中有关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时,文章特别指出,食品和住房价格飙升会助长公众的失望情绪,较高的通胀水平历来都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中国政府要把提高人民收入和控制物价做为长期优先的任务。

  文章中还提及,为了抑制国内的通胀问题,中国政府将不惜放慢经济增长速度,表明此次中国政府打击通胀的决心十足。
 
       彭博社则发表文章关注人民收入和分配问题,其中特别引用中国的基尼指数已经由15年前的0.3攀升到现在的0.5。基尼指数主要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国际上常用其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该指数大于0.4则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

  彭博社文章称中国应该致力于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消费能力来解决收入及分配问题,其中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2000元人民币的门槛。而这一提案已于日前由国务院审议通过。

  路透社在有关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中则特别提到了中国有意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点,以改变之前过度依赖低价出口和基础建设投资的增长模式。

  同时,路透社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六大亮点”,分别是发展目标、稳定物价、促进国内需求、房地产价格、全球挑战、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并且还提及温家宝总理在做工作报告时,语气肯定,态度坚定,从中展示了一个其经济连续二十年两位数增长的世界大国的自信心。▲◆★●■☆

达赖在忙些什么?忙着给印度当儿子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8382&page=1

   2011-3-4: 人民网-中国西藏网刊载文章说,每年临近三月,达赖集团照例要为“纪念”其当年在西藏发动武装叛乱喧嚣一番。今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又在印度忙些什么?

  ● 忙着给印度当儿子

  据《印度时报》报道,1月30日达赖在印度班加罗尔演讲时再次当众声明“我是印度的儿子”,理由很具体:“我的脑子被那烂陀思想填充,我的身体是印度的大米、大豆和印度甩饼做成的。”人们记得,从2009年3月起,达赖在不同场合多次宣称自己为“印度之子”,理由无非他是“吃印度饭生活的”、印度是其 “精神上师”一类。为此,笔者撰文指出,达赖此举太丑恶、太离谱、太丢人。此后,有少数几个达赖的追随者撰文为达赖辩护,替达赖论证给印度当儿子之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经笔者开示,自2010年6月之后,达赖及其追随者似乎终于搞明白“印度之子”不是什么体面话题,从此不再吭声。现在达赖突然高调重拾这个已经冷下去的话题,其良苦用心不可不察焉。

  据外电报,1月26日,印度警方突然查扣一辆前往达兰萨拉的载有大量钱物的车辆,紧接着1 月27日,印方搜查了十七世噶玛巴在达兰萨拉的寺院,带走了噶玛巴的助手,1月28日又到寺院进行盘查。此事在境外藏人中引起很大波动。从1月28日起事态扩大,数千名噶玛巴信徒挤满了噶玛巴住所并举行游行活动以支持噶玛巴。此种情景是境外藏人几十年来少有的。境外舆论普遍认为,此事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其特殊背景,有多种势力在发生作用。有网上舆论直指,“事实上,自噶玛巴到印度后,一直在‘西藏流亡政府’安全人员监护之下”,“毫无疑问,本次事件幕后黑手就是十四世达赖,目的是消除噶玛巴对达赖的潜在威胁。”事情发生后,达赖陷于多重困境,既要绝对服从印方意志,又要面对躁动不安的流亡藏人,还要洗刷自己“幕后之手”的嫌疑,一时无所适从,表态自相矛盾。据“挪威西藏之声”报道,达赖2月7日见印度记者时竭力将大事化小,声言 “没有必要看得这么严重,这一事件根本不会给印度和流亡藏人社区之间的长远关系带来任何影响或打击”。可见,与印度的关系才是达赖必须时时考量的第一要素。达赖此时不顾颜面,重提“印度之子”话题,无非是向印方表明:儿子是决不会对爸爸有任何不利举动的,如果此时为了安抚流亡藏人而不能完全顺着印方的意图说话,请万勿在意。不过,“印度之子”与印度之间此番结下的梁子是否就此可以消融,恐怕还要看今后。

  笔者多次指出,迄今印度方面从官到民,无一人肯认达赖是儿子,更可悲的是,连达赖集团内部从上到下也没有一人愿意跟着他以“印度之子”或“印度之孙”自许。在这个问题上,达赖已经落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地步。

达赖在印度再次当众声明“我是印度的儿子”

  ● 忙着把西藏出卖给印度

  2007年1月23日达赖曾对印度媒体声称,“1914年西藏政府和英属印度都承认了麦克马洪线,根据当时的条约,阿鲁那恰尔邦成为印度的一部分”,此后数年间频繁发表中国西藏藏南地区归属印度的卖国言论。时至今日,达赖认为仅仅叫卖西藏的一部分已经不够,进而开始叫卖整个西藏。据《国际西藏邮报》报道,2月7日达赖在印度果阿邦一个集会上声称“西藏的问题便是印度的问题”。2月10日,据《印度时报》报道,达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藏人社团” 集会上,先是大肆恭维印度在“自由道德、公民权利诸方面比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然后宣称:由于印度和西藏亲密的关系,加之藏传佛教来源于印度且从西藏的边界沿线拉达克盛行到阿鲁那恰尔邦,“印度比中国更有理由拥有西藏主权”。这里,达赖把为寄人檐下而不惜出卖故土的心态展示无遗。

  中国与印度互为重要邻邦,发展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印之间在边境上存在领土争端,但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从未就整个西藏提出领土要求。达赖编造理由,
把西藏的主权“奉送”印度,不简单是为了取悦印度,更明摆着是为挑拨破坏两国关系,诱骗印度为他自己火中取栗。一个如此居心的角色,谁敢认做“儿子”!

  ● 忙着做推翻中国共产党的美梦

  世界上形形色色企图分裂中国的黑暗势力,尽管为了各自利益经常相互打得头破血流,但是在一个问题上却有着牢固的共识,那就是:要想分裂中国,必须先推翻中国共产党。据这类势力的代言者之一“自由亚洲电台”报道,1月8日,达赖在印度德里会见了一个老牌海外动乱分子,双方相谈甚欢。这个动乱分子大侃其人生目的就是“鼓动中国各个省独立”,即使丧了命,也要“乘愿再来,继续反共”。达赖闻言大乐,鼓励道:“你乘愿再来的时候,可能你所反对的共产党已经不在了,可能我的寿命要比共产党长一些”。

  其实,达赖此类美梦已经做过多年。更远的不说,1989年后发生苏东剧变,达赖认定苏联、东欧发生的场景将很快在中国上演,一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西方媒体对此有大量报道。他多次预言“共产主义在东欧已垮,因而在中国亦必然”,“苏联的事实,给西藏独立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希望”,“中共政权末日可数”,……他先是预言“中国5-10年内肯定会发生变化,西藏独立的理想完全可以实现”,然后又迅速缩短为“三年内一定要把西藏搞成独立国家”,最后打下包票,“苏联的解体,将增强藏人的西藏独立的信念,少至一年,中国将发生重大变化”。基于此类判断,他悍然宣布“收回五点和平计划和七条新建议,不再与中共政府谈判”。然而春宵苦短,仅仅到1991年,同样是这个达赖,又开始低首下心请求中国政府再次与他接谈,而“西藏独立”又悄悄变回到“中间道路”。

  最近北非西亚地区一些国家政局动荡,达赖的口风马上又转了。2月18日达赖在印度孟买称,目前在埃及和突尼斯发生的政治运动能给世界带来“许多变革”,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支持西藏事业”,“西藏问题在有生之年肯定得到解决”。而在此之前,据“挪威西藏之声”报道, 2月9日达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对年青藏人煽动道,“2008年发生西藏事件时,包括10岁以上的年轻人,约百分之九十九的藏人参与了活动,这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毫不掩饰他对拉萨3.14事件中犯罪分子杀人放火血腥暴行的赞许和向往。

  达赖从1959年发动武装叛乱失败逃亡国外,50多年来无数次预言中国共产党将垮台、中国将分裂、西藏将独立。但是历史却恰恰朝他预言相反的方向走去。笔者只作一个预言:如果达赖不改变他的分裂主义立场,活得越久,越会遭受更多预言破产的痛苦和尴尬!来源: 中评社▲◆★●■☆


在教育问题上为什么难寻共识?
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5/nw.D110000zgqnb_20110305_3-01.htm

本报记者 张国 原春琳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5日)

    坐出租车的时候,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经常会问司机:“日子怎么样?”

    他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啊呀,日子倒还好,就孩子上学的问题……

    提起教育,仿佛每个人都是专家——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委员的体会。他说,现在不光搞教育的关注教育,不同群体、不同个体都在关注教育,而且“每个人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从政协提案就能看出来,各界、各组都会提教育问题。

    在有关教育的所有方面,都存在截然相反的理念和利益冲突。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为国人描绘了10年间的教育蓝图。还从来没有哪一个专项工作,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反复征集民众意见。但即便是这样制定出来的改革和发展方略,仍然不能令人人都满意。

    各方意见最一致的是“加钱”——教育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4%。这是很多人尤其是教育界多年呼吁解决的问题。据政府有关部门消息,这个问题今年即将画上句号。

    但即便是“加钱”的意向,其实也一直有人反对。有相当多信奉“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经济学者对教改发表意见,头一条就是取消公立学校,把教育完全交给市场。如果非得办公立校不可,也要实行“教育券”制度。投资私立营利性教育的企业家们更是一直为此呼吁。

    最近各方意见分歧最大的,则首属大学自主招生。报纸上、网络上已经炒了近半年。

    在教育问题上为什么难寻共识?教育为何动辄得骂?

    用叶公好龙的态度迎接改革?

    “不同的利益群体,诉求不同。我觉得批评多是好事。”钟秉林对记者说,“我们国家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了,越来越多人想接受教育,想接受好的教育,这是好事。我个人倒是有平和的心态。”

    最常挨骂的是高考。高考被世人诟病最多的是模式太僵化,“一考定终身”的方法不科学。

    后来,高考有了改革,根据每个地域不同的特点,尝试分省命题。批评的声音又来了,甚至远远盖过了对这种探索的表扬。

    北京市尝试单独命题,第一年的重点分数线大大提高,被外界批评:在全国一张卷子的情况下,北京重点分数线位居全国后几位,北京故意把题出得很简单,是给自己擦粉吧?

    过几年,北京试卷出难了,批评又来了:这是为难考生,难题并不能考察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体现区分度。

    自主招生就更是如此。2003年,教育部放权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很多人叫好,认为自主招生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更多元的“尺子”。但同时就有很多人担心:公平性怎么保证?那些试点的名校是不是为了“掐尖”?农村的孩子有机会参与这场游戏吗?

    “当改革真正来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求全责备太多了一点。”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这样的改革,人们应该少一点“叶公好龙”的态度。

    “我们都呼吁‘不要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但是当我们多了几把尺子的时候,我们就反对它,说这个可能有社会不公问题,可能有腐败问题,可能选不出所需要的人才。有一些批评,我认为是非理性的。”张志勇说。

    张志勇指出,应当注意到,社会上很多人也在倡导教育改革,但是如果按照他们的改革方案走下去,反而可能会导致倒退。

    “现在的环境真是太不好了。”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委员说,各校都处在摸索阶段,探索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探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