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澳大利亚美国欲邀请中国举行3国联合军演

湛空法师:体会人生点滴的美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36279.html

 

人生在世不容易,我们要多一些“输得起”,少一些计较。

 

我们多要谅解别人的无心的过错和致命的误会。

 

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是相对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去批判他人,因为你总是会不自觉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

 

记得听过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情节记不清了,好象说的是一个毒枭临终讲了这么一句话:“我没有错,如果没有我,吸毒的人,和种值毒的人这么生活、这么生存?这么养育他们的二老和妻儿?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的我们的贡献,我们也是支持社会发展的一分子,我们做的事业是正确的!”

 

故事乍听让人啼笑皆非,但听过去以后让人心为之颤抖!

 

这里面就要谈到道德观,价值观等等的问题。

 

是的,我们不能拿我们的道德去衡量他们,社会有社会的公德,正如他们有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来评价他们,取决他们。

 

一个人在世上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是群体性。它有自然性,社会性,生物性。当然有它的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不可能做到像圣·皮埃尔那样伟大,离群索居。他说,人的合群性大慨与他的知识缺乏性成正比!

 

“早岁那知世事艰”。

 

今 日 看 点 : 20090904 ▲◆★●■☆

 

澳大利亚美国欲邀请中国举行3国联合军演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9-03/0742564565.html

 

中国博士超美国 泡沫令人担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写给达赖的公开信:您究竟在想什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普京批准在中俄边境开赌场

http://news.sohu.com/20090901/n266355365.shtml

 

中国周边地区赌场“风生水起” 年吸百亿元赌资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87466

 

邓小平警句18条: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党内

http://history.huanqiu.com/people/2009-09/565754.html

 

习近平总结中共五个必须有现实意义

http://www.stnn.cc/china/200909/t20090903_1115435.html

 

速度不够致卫星未被送入预定轨道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90903/15625646_1.html

 

 

澳大利亚美国欲邀请中国举行3国联合军演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9-03/0742564565.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  东方早报

  眼下正遭遇低谷的中澳关系有望在军事领域转暖,澳大利亚媒体昨天披露,澳大利亚和美国将邀请中国参加一个由这3个国家举行的史无前例的联合军演。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蒂姆西·基廷与澳大利亚国防军司令安格斯·休斯敦周二在悉尼会晤,双方同意分别与中国国防部门接触,试图说服中国参加演习,并“尽早”地与中国发展军事关系。

  此外,还有报道称,中国能源巨头在刚刚与澳大利亚签署500亿澳元的天然气合同后,意欲再度每年购买澳大利亚200万吨天然气。

  从小规模海陆活动开始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基廷说,演习将从小规模的海上和陆地活动开始,然后将是人员交流,这也是双方提高关系过程中的一大突破。“如果安格斯·休斯敦能够说服中国政府同意参加军演,我们很乐意加入。反过来,如果我们说服了中国,澳大利亚也会加入。”他说。

  当被问及这些举动是否会让美澳的传统盟友和地区大国如日本、韩国和印度感到不快时,他说:“(安格斯·休斯敦和我)当然讨论了这一点……我们能控制这种阻力,并会邀请这些国家参加或作为观察员国。这是很简单的事。”

  澳大利亚国防部一名发言人说,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建立与中国的军事联系,类似的演习对于发展双方对各自防务力量和动机的互信非常迫切。陆克文刚刚在今年5月公布了新的国防白皮书,渲染了“中国威胁论”。

  “能够坦率地对类似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议题发表看法,也是中澳关系发展的一种象征。”这名发言人说。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称,未被授权就军演议题发表看法。

  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基廷表示,中国军事建设值得非常仔细地关注,但他没表示中国会构成威胁。他说,美国正在监测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他说,“我将把中国称为这样的一个国家,即它的军事发展值得非常仔细地关注。”但他接着说,“我不把他们称作一个威胁。”“我们很急切地想与中国接触,我们想比现在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中国的确出版了国防白皮书,但我们认为还不足够。”他说。

  “我们会与中国紧密合作,我们不想他们变成一个威胁,我也不认为中国希望威胁任何一个人。”基廷补充说。他还表示,美国“多次”要求中国军队同美军建立一个“规模很小”的伙伴关系。“我们所有人在亚太地区都有足够的空间。”

  同时,基廷也对澳大利亚今年5月公布的国防白皮书赞赏有加。基廷称,国防白皮书中的战略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非常一致”。

  而基廷在昨天谈到美国与新西兰发展军事关系时,也就中国的军事力量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再次强调说,美国希望与中国合作,但中国仍在发展某种武器和军事力量,“这没能支持他们(中国)和平发展和和谐融入的理念。”

  基廷指出,最重要的是中国会利用这些军事能力做些什么,但“我不会谈具体的情况”。

  基廷还说,中国逮捕力拓员工胡士泰以及北京对热比娅访问澳大利亚的反应是“不幸的”,同时也折射出双方提高军事和外交关系的必要性。他还说,澳大利亚可以在加强中美关系和促进中国开放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中海油中石化也想买

  另据报道,两名消息人士称,中国能源巨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正在与雪佛龙公司进行谈判,就出售高更(Gorgon)油气田每年两百多万吨的未提交份额天然气进行商讨。

  雪佛龙公司目前拥有高更油气田50%的股份,高更油气田年产量为1500万吨,雪佛龙对其中的750万吨天然气拥有支配权,其余的750吨支配权由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共同拥有。本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有条件批准了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与中石油签署的液化天然气销售协议,中石油将在20年内每年从高更项目进口225万吨液化天然气。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8月26日曾表示:“我们的人正在同任何一个潜在的卖方谈判,但我不知道会同哪个卖方达成协议。”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则在8月24日表示,中石化正在同澳大利亚商谈购买液化天然气,但他没有透露具体项目。

  马英九:两岸和美国可以“三方三赢”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1日接见“美国在台协会”新任台北办事处长司徒文时,重申上任以来一方面改善两岸关系,同时也改善台湾跟美国的关系,符合各方利益,“可找到三方三赢的情况”。

  不过,马英九同时表示,虽然日前他曾宣布减少采购15架黑鹰直升机,把经费用来买救灾直升机;但经防卫部门建议,仍然决定维持向美采购60架黑鹰直升机,其中15架做为救灾用途。 (马毅达) ▲

中国博士超美国 泡沫令人担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以数量来算,中国己成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中评社北京2009年9月2日电(评论员 张沐)最近,中国教育部发出通知指出,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比上年增长5%左右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比上年增长1.7%安排。8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专门公布了明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研大纲。现在,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学界普遍认为,其中的“博士大跃进”泡沫,令人担忧,亟待加以必要的整顿、充实和提高,真正回归精英教育,实现高学历与高水准的学术精英、创新人才相匹配,才能将虚胖的博士教育“大国”,向扎扎实实的“强国”转变。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指出,在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历的大学有700多所,美国有1000多所;但中国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 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6年美国培养出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的博士数超过5万人,2008年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事实上,相比较欧美国家来说,中国的博士教育起步很晚。全国高校教育经受了10年文革动乱的严重破坏,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科研水平,都还处于相当一段时间的整顿恢复期。1978年,中国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1982年6月,马中骐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这是新中国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培养出的第一批博士。尔后,中国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据统计,硕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10778人发展到2007年的360590
人,年均增幅为15.07%;博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302人发展到2007年的58002人,年均增幅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幅。截至2007年,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达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大,目前博士生在学规模已超过20万人。预计到2010年,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都将超过5万人。美国有100多年博士教育的历史,而中国仅27-8年就实现了超越。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来形容这种“赶美超英”的速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加之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推动了博士教育的快速发展。1999年全国高校本科生开始扩招,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促使博士教育规模扩张的动力。据调查,中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平均每名博士生导师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加以实际科研项目数量有限,不少博士生从事的科研方向并不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有的则长时间限于一些低水平横向开发项目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博并不是为了学术和科研。由于多年来大学扩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选择读博是为了继续留在学校,推迟就业。近些年还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出于各种需要开始“回炉” 或突击在职读博。

  天津南开大学负责人薛进文指出,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层次,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问题,乃至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博士“泛滥”不仅是教育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国民教育资源滥砍滥伐。

教育学者熊丙奇撰文谈到,今天国内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养学术人才,而是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说白了就是对“博士头衔”的畸形需要,这导致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因此,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博士教育只保留“不起眼”的学术功能,从根本上把大学“还原”为教育机构、学术机构,明确只追求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最近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指出,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中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对官员和老板考博更是一路绿灯。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据了解,如今除了高校教职岗位、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需要从业者有高学历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也纷纷提高学历门槛。有的地方招聘处级干部,就明确提出应聘者须有博士学历;还有的地方,在职务晋升中,高学历也是成了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标准。这同样影响到包括教授、研究员、工程师、艺术家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其实他们有的人专业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博士水平,只是没有这个头衔,而相关部门又有硬性规定,于是就出现当了多年教授,甚至已经指导过博士生,却要在职读博士的怪事。一些成就斐然的演员、画家、运动员,也往往要在自己的巅峰阶段去拿一个博士学位。不少用人单位对博士学位盲目崇拜。中学教师招博士早已不是新闻,博士当小学教师或到幼儿园任职也不再引人注目。至于这些博士的专业是否对口,一些用人单位并不在乎,看重的只是学位。在高校内部也是如此。博士点和博士生的数量成为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统计指标,博士生导师也成了一种身份和待遇。

  于是,相当一些人仅为找好工作或晋升而读博,使得培养国家研究型顶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结果形成了读博功利化现象。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北大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说,如今部分单位,比如高校在录用教职人员时都会盯着博士,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据称,哈佛大学虽然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职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甚至将哈佛大学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排在全美最后一位。“高校需要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校出成果,加分数。但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

  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博士论文抄袭现象,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博士三年,论文一篇。东拼西凑,也能评优。”“剪刀一剪,浆糊一粘,大名一签,长长一篇。”“课题不掺假,典型一大傻。”有关博士论文造假引发的学术诚信问题,已被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华东师大何青教授说,目前一些博士生论文质量堪忧,这与博士生淘汰率极低且毕业又相对较容易有关,“像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的淘汰率高达47%,而我们国内只要考上了博士生,就几乎人人可以拿博士文凭了,这也造成了有个别博士生不专心学问,不认真从事课题研究。”何教授提出,根据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博士淘汰率应当保持10%至20%的比例。日前,南开大学公布了《关于超期未毕业博士研究生的处理决定》,有28名博士生因未达到毕业要求而不授予学衔,只能拿到结业证书。使该校成为中国第一所勇于向博士生培养零淘汰现象说“不”的高校。轰动一时的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公忿。7月 15日,该校宣布取消黄庆教授的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并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44.1%的人对博士生的印象是“抄袭严重,水分很多”;56.8%的人认为一心为搞研究读博士的人太少了;50.6%的人感到现在的博士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还有29.0%的人对博士的印象是“书呆子,创新能力较弱”。对一直以来都令社会不齿甚至愤怒的“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认为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其理由无非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过,王义遒谈到在参与北大博士生论文答辩时发现,很多博士论文质量远超过10年前的水平,加之现在国内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和国际接轨,博士生的眼界和能力也大大提高。当然,“各个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不过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博士太多,师资不够。”他认为,如今博士质量下降也许主要是指部分文科博士生和在职博士生。特别是文科在职博士生,有很多官员和企业家就读,含金量较小,“北大现在已经不招文科在职博士生了。”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黄沛杰通过对104名在读博士的走访调查,近日完成了一份《中国博士的理想与徘徊》专题报告。受访者包括普通博士、硕博连读、直博。调查发现,有60%的人表示读博士是为了提升能力,从而找到更好的工作;30%的人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