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16-2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16、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
17、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毁掉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他人。
18、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19、思恋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20、得不到你所爱的,就爱你所得的。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今 日 看 点 : 2009–03-09 ▲◆★●■☆
朝鲜韩国如何宣传中国抗美援朝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3/05/content_894010.htm
美国智库称美应支持菲律宾对南海主权要求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08/1004544750.html
南海争端:中国最担心这两个问题!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551917-1-1.html
1950年蒋氏父子密派李次白回大陆求和内幕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903/0307_2664_1049430.shtml
专家称民间73、84岁老人易亡有科学依据
http://www.topyl.com/news-2826528.html
文怀沙:“国学大师”是怎样出世的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3-04/150417335232.shtml
“国学大师”的经营之道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4/150417335232_2.shtml
朱大可:这是一次文坛的“清理门户”行动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4/150417335232_3.shtml
利用“锦衣卫”反腐靠不住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3/06/content_894739.htm
朝鲜韩国如何宣传中国抗美援朝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3/05/content_894010.htm
2009-03-05 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王锦思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56年,朝鲜半岛局势仍然紧张,分裂依旧,统一遥遥无期。重新回顾审视有关各方对于朝鲜战争的解释,也许有助于去伪存真,求得历史的真意。
中国人都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和巨大牺牲,
才保住了金日成政权。中国志愿军长驱直入,将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击溃三百多公里,收复被沦陷达49天的朝鲜首都平壤,并进而攻占汉城。但是历史的解读却因国因人而异,千奇百怪,辜负了36.6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莫大牺牲。
关于战争起因,朝鲜认为,“1950年6月25日,美国及其走狗挑起了战争。”“美帝国主义长期加紧进行了侵略战争的准备,唆使李承晚傀儡集团终于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而韩国、美国等许多国家认为,朝鲜率先进攻,越过三八线,试图统一朝鲜半岛,中国军队于是介入,酿成三年血战。
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宣传,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率领朝鲜军队赶走美国人。“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全国军民为金日成主席精力充沛的领导所鼓舞,发挥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痛歼敌人,终于取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由此可见,许多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并没有宣传中国志愿军的流血牺牲,而是归功于“金日成主席”和他领导的朝鲜军民。尽管朝鲜版的《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书提到了志愿军,但是里面描述金日成对彭德怀说:“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请看清楚,这里是 “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
三八线以北、朝鲜一侧板门店一千多平米的停战签字会场,是志愿军连夜建造的。有人看到,如今陈列室里数以百计的图片中,竟然找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任何身影。当中国旅游者问朝鲜导游志愿军代表在哪里的时候,一脸迷茫的朝鲜导游很奇怪的回答:“他们也参加停战签字了吗?”对于这种回答,相信每个为志愿军深感自豪无限骄傲的中国人无不心酸含悲。当然,中朝两国领导人会晤也说“鲜血凝成的友谊”,但是绝大多数朝鲜群众根本不知所以。
当年美国和韩国为了瓦解中国军队的斗志,制作了很多丑化歪曲中国的宣传品试图降低志愿军的士气,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大部分宣传实际上并没达到预想的效果。韩国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有座志愿军炸毁的桥梁。我看到,这里的宣传材料极尽渲染中朝军队的无能,将俘虏照片醒目示众,宣传资料把朝鲜半岛不能统一归罪于“100万中国军队以人海战术向前推进”。
正如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朝鲜战争更是如此。那段历史已经走远,数百万人的鲜血在不同政治团体和国度进行不同的解读,这就是历史。只是对于经受过这场战争创伤、付出惨重牺牲的中国人民来说,任何有辱牺牲的说法都未免不敬。▲
美国智库称美应支持菲律宾对南海主权要求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08/1004544750.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8日 环球网: 美国学者沃尔特-罗曼日前发表文章称,美国应该“明确支持”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同时还指出中国在该区域的领土要求具有“侵略性,是不合理的 ”。中国国际问题专家表示,沃尔特-罗曼的观点有损南海局势的稳定,是对正在被美国主流战略思想所抛弃的新保守主义的“迷恋”。
据《菲律宾星报》2009年3月6日报道,沃尔特-罗曼在其发表的题为《《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我南沙群岛):对美国在南中国海领导地位的挑战》的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罗曼称,中国的领土要求是“周围有8个国家提出领土要求的 64.8万平方英里海域,这根本站不住脚,并且美国也应当这样说”。他还说,“菲律宾向世界提醒了中国的野心。”“最终,在自己的盟友和地区竞争对手—— 中国的纠纷中,美国不能继续保持中立。”
罗曼海宣称,南沙群岛的纷争不仅仅是菲律宾的问题,对于美国和依靠美国领导的所有亚太国家来说是更为严重的问题。他警告说,“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某一天美国太平洋舰队需要得到中国的允许才能在此活动。”“如果中国以这样的速度不断发展海军,再需要10年,就将会给美国造成现实的威胁。”
罗曼称中国的要求“不断膨胀”,他说,中国不仅对斯普拉特利群岛有主权要求,而且对南中国海80%的区域提出了领土要求。“这种领土要求得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的支持(军事经费的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先进的军舰和潜艇使其舰队不断扩充),伴随着这种增长,中国的战略意图更加模糊。”罗曼还宣称,美国需要履行同菲律宾签署的相关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沃尔特-罗曼是美国保守主义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早在2007年,他就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军事交流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东盟军事合作背后的大陷阱》的文章,称中国对东南亚强烈的吸引力已经牢牢地将东盟控制在了手中。罗曼在文章中写道,中国—东盟联合军事演习已经引起了美国关于军事原则、技术和技巧转换的强烈关注。“任何潜在的能使解放军具有更好的作战军力的合作,对美国来说都是头等大事。”罗曼还警告称,中国与东盟的军事合作将最终将东盟抛入一个分裂的太平洋。
中国一位东南亚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目前来看,沃尔特-罗曼这种观点在美国学术界激起不了多大涟漪,更不用说上升到政策层面。 “充其量只能是对正在被美国主流战略思想所抛弃的新保守主义的‘迷恋’”。这位专家说,“一方面,南中国海争端问题还排不上奥巴马政府的议事日程;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布什离开白宫,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在学术圈日渐式微,在外交政策决策圈更是难有立足之地。”不过该专家也表示,在菲律宾议会前不久通过有关南沙岛屿的法案后,沃尔特-罗曼发表这样的带有明显挑衅意味的文章用意险恶,中国绝不能掉以轻心。▲
南海争端:中国最担心这两个问题!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551917-1-1.html
最近南海争端愈发激烈,在国际上前几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海洋基线法案”,将本属于中国领土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所属岛屿”。近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3月5日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宣示马对该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
在中国国内,无论是官方和民间乃至网络上,
纷纷要求强硬对待南海岛屿和领海争端。中国军方近日也表示中国将会在南海问题上先礼后兵,决不放弃中国在南海的权益。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宽容态度主要是囿于军事实力上的不足,中国在南海一旦开战,由于南海的许多岛屿远离中国本土依托,属于远距离作战,而中国海军不仅缺少远洋作战平台,而且就空军而言,中国空军主力战机的作战半径都稍嫌不足。这将严重的制约中国军事实力的发挥。
其实,虽然中国海军缺乏远距离作战力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南海各国的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综合军事实力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如果真的决定武力解决南海问题,南海各国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中国的对手。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东海舰队原司令员赵国钧中将3日对香港《大公报》表示,从力量上看,中国海军完全具备保卫南海的实力。
尽管如此,为什么中国迟迟不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实质性解决措施呢?中国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奉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中国除了要保证经济发展的和平局面,在南海问题上还有两个最令中国担心、最想避免的问题:
一,南海各国因领土争端而团结一致把枪口对准中国。
纵观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南海各国,都是一些小国,在综合实力上与中国都很大的差距。虽然如此,但很多时候,双拳难敌四手,一旦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贸然采取一些强硬的政策,很有可能在南海各国中引起连锁效应,使得各国因畏惧中国的强大而团结起来把枪口对中国。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各国中一直采取分化策略,使得各国之间在领海争端问题上一直是“各自为战”,包括越南、菲律宾在内的各国一直是“单挑”中国,中国方面则是毫不客气的“棒打出头鸟”,防止“一国带头、他国起哄”局面的发生,这一直策略极大的减轻的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压力,也使南海问题一直处在可控的范围内,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战略缓冲时间。
二,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
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这一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内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解决便可以了。但近几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的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应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南海各国内部近年来也出现的要求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呼声,个别国家如越南甚至采取了一些行,如要求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到南海开采石油,力图是南海国际化,引来其他国家的插手。国际力量进入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最为忌惮的事情,中国也一直在力图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比如西藏问题、达赖问题就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扰而一直困扰到现在。
在笔者看来,虽然同样是领海和领土争端,但南海问题不同于钓鱼岛问题和东海问题。东海、钓鱼岛问题只是涉及日本一个国家,如果谈判不能解决问题,一战便可定乾坤。但南海问题涉及到多个国家,仅凭武力是很难彻底解决这一个问题,难道中国能通南海各国都开战吗?
因此说,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后盾,箭在弦上,引而不发才最具有威慑效力。所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方面要武力备战,形成强大的威慑效应;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寻求政治途径解决南海问题,毕竟都是一些小国,胡萝卜加大棒最有效果。作者:国政强人▲
1950年蒋氏父子密派李次白回大陆求和内幕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903/0307_2664_1049430.shtml
2009年03月07日 湖南在线 台湾当时人口600万,日本占领期间留下一些工业基础,而大部分岛民世代以耕作农田为生。从大陆突然拥入的国民党军队使这个封闭的岛屿骤然紧张起来。物价飞涨,物资奇缺,而解放军马上就要进攻的消息和美国“弃台”的政策使这个本已混乱的岛屿更加惶惶不安。从大陆掠夺了不少金条的国民党显贵们开始设法再次出逃,台湾政权在“保密防谍”口号的伪装下,下令禁止台湾人员出岛,大有“ 要完蛋大家一起完蛋”的架势,但却更加剧了全岛人心崩溃的进程。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号称60万人的军队,其实一半是已毫无斗志的散兵,飞机没有零件,汽油的库存仅够使用两个月,破旧的军舰有一半根本不能参加战斗,分散在沿海各个小岛屿上的国民党士兵衣衫破旧,饥肠辘辘,他们作战方案中最详细的内容就是当解放军到来的时候如何逃命,况且绝大部分出逃的士兵家属、亲人还在大陆,对父母妻儿的思念在风雨飘摇的时刻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于1950年3月复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虽在被海水包围着的台湾岛上反复强调“台湾一定能守得住”这句话,但他心里非常清楚一个军事上的简单事实:150海里的台湾海峡在300年前尚且阻挡不了郑成功的木船船队和手持冷武器的兵勇,现在又如何能抵挡得住排山倒海的人民解放军?据送到他手上的情报说,中共几十万精锐部队、各种型号的船只皆在准备之中。
最令他吃惊的是,装备很差的解放军竟然有飞机,“彼等所准备的空军,到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已有飞机四百架”、“上海的龙华机场一度为我政府炸毁者,现已借助俄人之助,修复至可以使用”、“长江以南各地约有三十个空军基地,包括对日作战时英国所修筑的若干基地,亦已恢复可供使用之程度”。在他看来危在旦夕之时惟一可以救命的稻草是美国的援助、甚至是军事的干预,但是美国人的做法却是雪上加霜把他推上了绝路。他已作了最坏的准备:“如果台湾沦陷,就以身殉国。”他所谓的国,指的是早已丧失人心的“中华民国”。
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政治部主任的蒋经国,面对台湾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局势也忧心如焚,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中,他决意抛去个人的荣辱向他父亲蒋介石进言。
一天夜深人静时,他大胆地对蒋介石说:“父亲,我们是否和中共谈谈?”
蒋介石闻言沉默不语。蒋经国按蒋氏家规只好悄然退出。
第二天,蒋介石却对蒋经国说:“我决定派遣秘密使者前往大陆,试探国共和谈的可能性,以争取好的结局。这事,就由你负责。”
蒋经国很清楚,此时已今非昔比,中共是胜利之师,国民党成了败军之将,要与中共谈判,必须选择一个能在共产党方面说得上话的人,他反复考虑,总觉得没有合适人选,当时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的汤恩伯闻知此事推荐李次白。
李次白,原
国民党将领,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在黄埔学习时,汤恩伯也是该期学生兼任大队长,既是李次白的同学,又是他的老上司,因此李与汤的关系很好。李次白的兄嫂均为中共党员,他的妹妹又嫁给了中共大名鼎鼎的陈毅的哥哥陈孟熙。由于这些牵连,李次白在国民党内得不到升迁,极不得志,后来,国民党军统竟怀疑他是共产党员,李次白一气之下于1946年脱离了国民党军队,在台湾高雄市开了饭店,当起了老板,发誓不再介入政治。
蒋经国认为李次白很合适大陆之行,随即派其亲信胡伟克去请李次白出山。
胡伟克曾是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校长,与李次白有过交往。他受命后很快找到了李次白,双方寒暄后,胡伟克便直截了当切入正题。他告诉李次白:“党国目前处境非常困难,犹如在火山之巅,为摆脱困境,蒋总统想和共产党重开谈判。令妹是陈毅的大嫂子,妹夫陈孟熙也深得共产党的信任,这就是你和共产党对话的资本。你如能出山,到大陆走一趟,就等于挽救了整个党国的命运。”
李次白毕竟是国民党人,他考虑到蒋经国对自己的信任,也想到这一使命的成功将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同时也想去看望分别多年的妹妹和妹夫,于是欣然接受了去大陆的使命。
5月3日,蒋经国在台北亲自召见李次白,向李次白交待了去大陆的任务。他说:“李先生,现在谈国共合作,我看希望不大,共产党席卷大陆,踌躇满志,幸金门一仗,显示了我国军潜在威力,尚不容小看。你和陈毅是至亲,我看可以深谈,最低限度,希望不进攻台湾。”
5月下旬,李次白离开台湾先到香港,再由香港转赴上海,并在上海很顺利地见到了妹妹和妹夫,妹夫陈孟熙得知李次白来意后,即打电话告诉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说李有要事相商。陈毅正准备赴北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得知台湾亲戚李次白有要事相商的消息后,便从万忙中抽出时间会见李次白。
在陈毅家中,李次白受到了热情接待。一番客套后,李次白便将蒋经国所托之事直言相告,说台湾方面想与中共重开谈判,并提出了国民党的条件,通过谈判解决两党之争,将来共走美国两党制道路;最低限度要求不进攻台湾。李次白要求陈毅把以上意思转达给北京方面。
对李次白转达的台湾方面希望重开国共谈判的信息,陈毅显然没有思想准备,作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知道目前中共中央所考虑的是如何以武力进攻台湾、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台湾的问题,还没有考虑过与国民党重开谈判的问题,因此,陈毅十分干脆地说:“国共合作的话题,现在先不提,现在提为时尚早,以后会有机会的。”但陈毅表示,愿将这一信息转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
李次白即将陈毅的意见和在大陆的情况,按预先约定的联络地址写信到香港,再转告台湾的胡伟克。同时,李继续留在上海,表面上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实际上是在等中共中央的消息,希望其能讨论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问题,并有所决定。李次白盼望陈毅开完会回到上海,能得到中共中央关于这一问题的意向。
当时,种种迹象表明,战也好,和也好,祖国统一大业,已是指日可待!▲
专家称民间73、84岁老人易亡有科学依据
http://www.topyl.com/news-2826528.html
http://www.topyl.com 受众传媒网 发表日期:2009-03-08
医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在某些时间段人的生命力特别脆弱,最易被病魔所击倒,被称为“魔鬼时间”。现在,专家们已大致弄清了这个“魔鬼时刻”的变化情况。专家特别提醒说,这几个时段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引起大家重视,从而做好预防工作。
◆ 一天之中的“魔鬼时刻”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便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魔鬼时间”段(清晨6~9时),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就在你的身边蠢蠢欲动,例如,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为早晨7~8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时最频繁。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过4769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8% 在早晨6~10时发病。
一天中的另一个魔鬼时间段是在傍晚以后,此时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假如你在晚间7时左右饮酒,肝脏排除酒精所需的时间比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都要长,故此时饮酒最易醉人,肝脏也最易受损。
一天中,人最危险的时刻要数黎明。据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时分,血压、体温变低,血液流动缓慢,血液较浓稠,肌肉松弛,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调查显示,凌晨死亡的人数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
◆ 一周之中的“魔鬼时刻”
在一个星期中,星期一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危险时间,发病及死亡危险比其他几天高出40%,在德国称为“黑色的星期一”。
此外,芬兰专家也证明,星期一中风最多,星期天下降至最低。
防范措施是:清晨起床后服一片阿司匹林,不要出远门,老年人要有家人陪伴,以防不测。
◆ 一月之中的“魔鬼时刻”
一个月里对生命最有威胁的是农历月中,这与天文气象有关。众所周知,月亮具有吸引力,它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样,作用于人体的体液。
每当月中明月高挂之时,人体内血液压力可变低,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压强差特别大,这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 一年之中的“魔鬼时刻”
一年中,有四个魔鬼时间段,即最热与最冷的几个月,一般说来,当夏日气温升至35℃以上,即对人体构成威胁。至于冬春季节,寒潮是继酷暑之后的又一“杀手”。每一次寒潮降临,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数都会骤增,死亡率也会上升。对生命而言,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12月。调查表明,该月份死亡人数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总数的10.4%。
据分析,这与气候寒冷、环境萧瑟,人到岁末年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抵抗力、新陈代谢低等有关。此时,一些慢性病常常会加重或病情变化大。值得一提的是,史学家通过考证发现,明朝、清朝的二十几位皇帝90%死于最热的7、8两月和最冷的腊月、正月,这正是对以上规律的印证。
◆ 一生之中的“魔鬼时刻”
人的一生,中年是个危险的年龄阶段。人到中年,生理状况开始变化,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家庭、工作、经济、人际关系等压力增大,增大的种种负担导致中年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意思是说这两个年龄的人很容易去世。有道理吗?科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大致是7~8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每个周期中存在着生命活动的高潮和低潮。一般周期的中间年龄
为高潮,而周期的始末为低潮。高潮称健康稳定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强,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称健康减弱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弱,去世的人相对较多。
7年的周期为7、14、21、28直至84岁;8年的周期为8、16、24、32至72岁,而73和84这两个年龄都超过了古稀之年,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了,再加上处于生命周期的低潮期,去世的人相对就会多一些。▲
文怀沙:“国学大师”是怎样出世的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3-04/150417335232.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中国新闻周刊
事出之后,学者们称其“无突出学术成就”,中国屈原研究学会的两位副会长更直言“文怀沙没有什么学术论文,所以在研究领域可以说没什么地位。”
那么这位享名多年的“大师”又是如何名满天下的呢?
本刊记者/杨时旸
近日,学者李辉在北京某媒体发文,质疑一直以来被称为“国学大师”的文怀沙存在年龄造假、文革时期入狱原因造假以及学术水准低下等三重问题。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事后,文怀沙发出书面声明予以解释,但并未做出针对性回应。其“国学大师”的名号成为这次风波中的敏感词,也因这个意外事件开始动摇。
文怀沙如何走上“大师”的神坛?在神坛之上,又有多少利益链条?这些“不为人知”因为这个风波而逐渐浮出水面。
采访过程中,《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联系当事双方、文怀沙弟子,均未得到回应。
◆ 从销声匿迹到媒体明星
1986年10月,《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我国已故著名文学家文怀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本期《作家与作品介绍》将播送他生前为电台吟诵和讲解《诗经》中的两首诗:《伯兮》(卫风)和《黍离》(王风)。文怀沙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我们理解这两首诗将有所裨益。尤其文怀沙先生的古诗吟诵,用的是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吟诵方法,对于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来说,是难得的一饱耳福的机会。
这条有关文怀沙“已故”的消息最先被文的亲友看到,随后上海电台编辑部也得知消息出错。这个错误来源于电台一位名叫马学鸿的编辑,他偶然找到上世纪50年代文怀沙在广播电台讲解《诗经》的录音之后,萌生将录音再次搬进播音室的想法。得知文怀沙的出生年是1910年,且从50年代后,三十多年来没有文怀沙的消息,便认为此人已逝。由此发出了错误消息。
但是,这个不经意的错误却使得文怀沙重新出现在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内。
此事发生后,文怀沙致信编辑部请求不要责难相关人员,并以高姿态与当事编辑见面。不久,马学鸿以及电台文学部主任郭在精分别在报刊撰写文章《深情一往唱屈原》和《复活者》,文怀沙的老友峻青也在1988年撰写长文《沙翁复活记》。在文中,峻青陈述了电台出错的前后,以及文怀沙在旧中国击恶扬善、在文革中不屈抗争的故事。
伴随电台节目及相关报道,被人遗忘许久的文怀沙在公众中“复活”了。此后,这段故事,每有媒体采访,文怀沙经常提及。
而至此,在文怀沙公开的履历中,可查的“成就”来自1953年,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当年文在四人中年龄最小。同一时期,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中国古典文学讲座》四年。
而在第一篇“打假”文《文怀沙的真实年龄及其他》中,李辉指出当时的历史事实是:“五十年代初,舒芜先生与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共事,一同参与了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工作。据舒芜在《老吾老》(载《万象》2008年第10期)一文中回忆,当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冯雪峰先生,安排编辑部同人各选一种古典名著自任整理,探索“以马列主义指导古典文学整理出版”,其主要工作是校注。……即便如此,文注《屈原集》问世后,随即受到过其他专家的批评,而“‘文先生一出手就这样砸了锅,随即调离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辉,《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历史文人传记作者,近年来他致力于现当代文学历史钩沉。在研究历史的学者中,他以注重史实资料和扎实的考据而受到业界的尊重。
文怀沙“复活”之后,以研究楚辞专家的身份开始频繁为众多书籍或艺术展览题字,如1989年12月,为《文集书艺》题词;1990年,为《卓然画展》作前言……同时受聘担任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以及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根据文怀沙个人网站的记载,在随后的90年代,文怀沙为各种书籍和纪念活动作序、题跋,多达30多种。除此之外,这些年间,并未发表任何有关《楚辞》的著作。
那时,在为数不多的报道中,文怀沙尚未被称为“国学大师”,仍只是一位高寿的文化界老人。
◆ 国学热引发“国学大师”
近日,文怀沙遭受质疑的事件发生后,画家崔自默自愿承担为文怀沙“辩护”的任务。崔自默是著名画家范曾的弟子,而范曾曾称是文怀沙的弟子。文怀沙本人也多次对他人谈及此师承关系。崔自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他1999年于范曾家中与文怀沙结识,从此开始交往,他记得,“国学热之后,文老才被称为国学大师,之前一直称呼楚辞专家。”
“国学热”发生在2000年初,据媒体报道,在2001年的北京市人大会上,有代表提出“大力推进经典诵读工程”的提案,颇受各方关注和重视;在国家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有140篇之多,《论语》《孟子》《庄子》《荀子》《诗经》等选篇比过去有了明显增加。各地私人和高校设置的国学班风起云涌,直到2004年,孔子故里曲阜市官方举行新中国首次官方祭祀孔子大典,国学热一时达到高潮。
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年事颇高的文怀沙凭借“近百岁高龄”的神奇,以及上世纪50年代出版《屈原九歌今译》以及在电台开设四年《中国古典文学讲座》的资历,和频繁出席各种活动的知名度,使“国学大师”的光环逐渐花落自身。
“20年前文老在电视里也讲一些东西有一些镜头,但书法等等还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出镜率和报道率不像现在这么多。”崔自默对记者分析说,“我认识他以后,重大活动都会请老先生来,书名也请老先生来写。当然老先生岁数很重要,同样一句话,我说就不如文老说出来分量大,民众认为胡子多就是学问大的象征,民众有吹捧大师、锦上添花的习性。”
作为“范曾弟子”“文怀沙徒孙”,崔自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其画室中人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