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水的17个误区 2、久置的开水
开水久置以后,其中含氮的有机物会不断被分解成亚硝酸盐。尤其是存放过久的开水,难免有细菌污染,此时含氮有机物分解加速,亚硝酸盐的生成也就更多。饮用这样的水后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影响血液的运氧功能。所以,在暖瓶里多日的开水多次煮沸的残留水、放在炉灶上沸腾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经发生变化而不能饮用了。应该喝一次烧开、不超过24小时的水。此外,瓶装、桶装的各种纯净水、矿泉水也不宜存放过久。大瓶的或桶装的纯净水、矿泉水超过3天就不应该喝了。
今 日 看 点 : 2007-12-07 ▲◆★●■
走进美“反华报纸”大本营:探访《华盛顿时报》
http://news.ifeng.com/mil/3/200712/1206_341_323066.shtml
对华军售解禁的输家只有美俄
http://news.ifeng.com/mil/4/200712/1206_342_323308.shtml
布什致信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http://news.sina.com.cn/w/2007-12-06/202914465530.shtml
中国单方面裁军行动范围之广史上所少见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712/1206_17_322546.shtml
中国工资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80540
美军手把手教台军对抗解放军歼-10战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1775
俄前总经理向中国出售导弹技术监禁11年半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1782
美中军事交流品质受到影响
http://www.singtaonet.com/pol_op/200712/t20071205_685738.html
钱利华谈中美两军三大障碍 台湾问题占第一
http://www.singtaonet.com/china/200712/t20071205_685727.html
官方突然叫停林彪百年祭
http://www.singtaonet.com/china/200712/t20071205_685483.html
解开《华盛顿时报》的政治密码
http://news.ifeng.com/mil/3/200712/1206_341_323066.shtml
—-走进美“反华报纸”大本营:探访《华盛顿时报》
2007年12月06日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 解开《华盛顿时报》的政治密码
《华盛顿时报》是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等高级官员的案头读物。其一系列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报道,使这份报纸成为中国上至官方、下至学者媒体批评的对象。
走进处于华府边缘的这家报社,通过一些元老级编辑记者的介绍,《华盛顿时报》及其背后的一股强大政治和舆论力量逐渐清晰
★ 华府边缘探访《华盛顿时报》
《华盛顿时报》被外界视为共和党政府的护卫舰,以及中央情报局和五角大楼的政治风向球
纽约大街3600号。
见过位于华盛顿繁华市区的1100号,并不以为3600号会有多远。直至经过一番地铁、公车、班车和步行周折之后,才发现《华盛顿时报》的地理位置之偏僻,果然“名不虚传”。
★ 社徽上尽是权力象征
沿着纽约大街一直朝着东北方向走,只要足够耐心,便能在路北发现一块电子大屏幕,上有时间、气温等资讯以及“华盛顿时报”字样。满心欢喜以为“终到西天”,却被告知这只是属于《华盛顿时报》的一处房产,还要在这里等候班车再往北行驶五六分钟才是报社的真正大门。
由于报社位置偏离市区,每小时都有一辆班车往来于《华盛顿时报》报社和联邦火车站之间,给报社工作人员提供交通便利。此外,考虑到一部分记者要经常前往白宫、国会和其他位于市区的政府和私人机构采访,报社还在康涅狄格大街的“五月花”饭店长期包租房间作为办公室。
不一会儿,一辆车身上写有“华盛顿时报”的班车果然出现在门前。在从东往西的行车道上逆行而上,一路上又经过几处报社房产,最终停在一座外观并不起眼、内设还颇具古典风格的小楼前。
报社的门口,挂着一块《华盛顿时报》报社社徽。社徽上有白宫、国会和纪念乔治?华盛顿总统的方尖碑,都是华盛顿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权力的象征。大厅内壁有一行字,是类似社训的话语:以更广泛的报道范围,带来一个更光明的未来。旁边还有一块牌匾,上书对于报社建成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士姓名。
★ 目前销量10多万份
迎面走来的是一位个头不高、头发染白、身着简朴、举止谦逊的中年人。“你好,我是戴维?琼斯,《华盛顿时报》国际新闻主编。”他面带笑容地说。
随着琼斯登上二楼,才看到一楼全貌,就像以往在中国南方看到的传统院落一样,中间是场院,四周是小楼,只不过这里的“场院”是一个开放式工作平面,用隔板分开的办公空间,供各个新闻板块记者编辑使用。而主编和报社其他领导层,则大多在二楼以上的独立办公室中工作。
琼斯的办公室看上去只有七八平米,书架、办公桌、沙发和一摞摞报纸使房间看上去更拥挤。
通过琼斯了解《华盛顿时报》再合适不过,毕竟他已经在这里工作20多年。据他介绍,目前报社记者编辑240人左右,还有一些后勤行政人员。报社新闻机构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文化艺术新闻、图片图表新闻。此外,《华盛顿时报》每月还会出版一份内部读物。
据了解,与《华盛顿邮报》一字之差的《华盛顿时报》,每份售价只有25美分,全年定价是100美元,仅在华盛顿地区发行,目前销量10多万份,其中一半是固定订户;而《华盛顿邮报》售价为35美分,是一份全国发行的报纸,发行量近80万份。从采编人员报酬来看,《华盛顿时报》也比《华盛顿邮报》相差不少,从3000美元至7000美元不等,但后者资深记者编辑的月薪通常在1万美元以上。
★ 保守派的媒体护卫舰
从1982年成立至今的短短25年中,《华盛顿时报》被外界视为共和党政府的护卫舰,以及中央情报局和五角大楼的政治风向球。它不仅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还“主动出击”,为保守派观点辩护和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因此在白宫、国会和国防部拥有一定影响和渗透力。
琼斯介绍说,该报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智囊团专家顾问以及学术界人士。与其读者群对应的,《华盛顿时报》的广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除了公司企业外,政策智囊团、游说公司和其他咨询机构也占了不少版面。
由于《华盛顿时报》主要服务于保守派读者,因此民主党人受挫的新闻成为报纸头条的几率要大于《华盛顿邮报》,而对布什政府不利的新闻则轻描淡写。正因如此,在保守派活跃的国防部和司法部,《华盛顿时报》记者经常可以获得不少独家报道,“第一个发现线索”,是他们的取胜之道。
但在国际新闻方面,《华盛顿时报》存在一个明显弱点,就是缺乏国外驻点记者。由于经费紧张,该报只是雇佣当地自由撰稿人以满足报道需要,但国际新闻还是以美国消息来源为主。
★ “反华毒舌”的发迹史
听说《华盛顿时报》被中国某些媒体评为“中国威胁论大本营”,琼斯解释说,该报确实有一名供职多年的国防安全事务记者比尔?格茨,曾经发表一系列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有的甚至险些酿成外交风波。如格茨的一篇宣称中国在“9•11”事件后继续向“基地”组织提供武器的报道,就遭到中国外交部严厉谴责。
虽然未和此人谋面,但同在《华盛顿时报》供职的格茨同事说,现年50多岁的格茨“为人内敛羞涩”,与国防部和中情局过往甚密,在探访消息线索方面拥有过人之处。他基本上不会说中文,仅凭在国防部和其他机构获得的消息为线索,而不寻求中方或者报道涉及的其他国家的意见。
说起格茨“发迹”,琼斯说,克林顿政府时期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政策,引起一些保守派国防和情报官员不满,认为有损美国国家利益,因此故意将一些信息和情报透露给格茨,试图给克林顿政府造成尴尬和麻烦。
★ 正试图向中国派驻记者
此前,一名《华盛顿时报》外交记者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不认为仅凭格茨的文章就可以作出“《华盛顿时报》对中国持有敌意”的判断。他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保守派势力在国防安全方面对中国怀有戒心,但同时也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持积极看法,因此打开国防和经济版面,就会看到两种论调的中国报道。
这种说法也得到琼斯的部分认同。他说,不少保守派势力迄今依然没有消除冷战思维,对于逐渐强大而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存在怀疑和戒心,因此格茨的文章依然在保守派中拥有一定市场。
但琼斯认为,美国保守派人士最终会意识到,理解与合作才是和中国的相处之道。